作者简介:史蒂坚(1963-),男,讲师,研究方向体育锻炼与学生体质。
摘要:以足球选项班的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运用作者设计的12min足球运球绕杆射门的距离,作为监测大学心肺功能的指标,并以研究对象12min跑的成绩作为效标,采用积差相关法进行有效性估价,研究结果表明两指标之间相关程度密切,能有效地监测大学生的心肺功能。调查表明采用12min足球运球绕杆射门作为肺功能的监测指标,比采用3000m跑与12min跑更易于被大学生接受。
关键词:心肺功能;效标;大学生;12rain足球运球绕杆射门;12min跑
中图分类号:G843.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6)05-0720-02
自1979年全国青少儿体质大规模调研课题完成后,二十多年来各种形式、规模的学生体质调查研究结果均表明,我国学生的心肺功能水平较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低,耐力素质呈持续下降的趋势”,。学生有氧工作能力的降低,对健康与学习会造成严重的影响,专家们已经意识到这种状况的严重性。
实验室采用最大吸氧量的直接测定法,虽然是公认的评价心肺功能的有效指标,但由于多种原因不能作为群体测试的方法。如前所述,在体质的群体测试中,采用3000m或12rain跑作为测试指标来评价心肺功能,虽然有效、易测,但可接受的程度差。作者采用12min快走监测中老年人心肺功能[2],蔡秋采用20m往返跑预测大学生的最大吸氧量[3]的研究结果均表明其研究的意义与作用。因此,探讨有效、简单易测、易于被大学生接受的心肺功能测试指标与提高人体有氧工作能力的训练手段,成为体育科学领域中亟待解决的课题。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本课题研究的实验对象为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的中南大学2002级足球选项班的134名男生,年龄为19.83±2.72岁,身高为170.21±5.39cm,体重为61.14±4.81kg。
1.2研究方案与测试场地两次测试时间分别安排在开学与期末,开学时按照测试要求对全体实验对象进行12rain跑的测试,经过一学期足球选项课学习(其中包括课内外12rain足球运球绕杆射门训练)后,期末对实验对象进行12min跑与12min足球运球绕杆射门测试。
12min足球运球绕杆射门测试场地设计为起点在足球场中线,距起点5m开始设置竹杆,杆距为6m,共设置5杆,射门点距离最后一杆6m,从起点至射门点的直线距离为35m,往返一次为70m。测试时,从起点开始运球绕杆至射门点将球射出,射门后转身跑回起点,开始下一个往返运球绕杆射门,以学生在12min内完成的距离作为测试成绩(70m×往返的次数+最后一个往返的距离),不足1m舍去不计。
12min跑的测试在标准400m跑道上进行,每隔10m为一区段,并划出标志线和表明该段离起点的距离。记录受试者全力跑完12min的距离为测试成绩(400m×圈数+最后一圈的距离),不足1m则舍去不计。
2结果与分析
2.1学生12min跑与12min运球绕杆射门测试结果与分析测试结果表明(表1),中南大学2002级足球选项班学生开学与期末时,两次12min跑的测试成绩均在良好水平,采用日本体育科学中心制订的由12min跑成绩推测最大吸氧量的标准[4],推测实验对象的最大吸氧量为45.9~50mL/kg/min。经过――学期足球选项课学习后,期末对实验对象进行的12rain跑测试成绩较开学时的测试成绩明显提高(p<0.01)。足球选项班的大学生经课内、外12min足球运球绕杆射门训练,耐力素质显著提高,研究结果表明,采用12min足球运球绕杆射门训练,能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心肺功能水平,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高等学校终身体育教育的实施。问卷调查表明,作为评价心肺功能评价指标,足球选项班有97.77%的大学生愿意接受12min足球运球绕杆射门的测试,仅有3名学生表示也可以接受3000m与12min跑。
足球选项班大学生12min足球运球绕杆射门成绩与12rain跑的积差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表1),12rain足球运球绕杆射门成绩与12min跑的成绩之间存在密切的相关关系,经检验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说明12min足球运球绕杆射门能够有效地评价大学生的心肺功能;两者之间的相关程度,虽然随大学生耐力素质与足球专项能力的提高而提高,但12min足球运球绕杆射门成绩与两次12min跑成绩的相关系数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足球专项技术水平对12min足球运球绕杆射门测试成绩影响不显著,12min足球运球绕杆射门是评价大学生足球爱好者心肺功能的有效指标。
2.2制订12min运球绕杆射门评价标准
2.2.1采用标准分评价大学生心肺功能本研究采用标准分的方法[4,6]以中南大学足球选项班学生12min足球运球绕杆射门测试成绩为依据,制订大学生足球爱好者心肺功能评价标准(表2)。评价标准以平均数±1.28标准差为优秀与中下(及格)标准,查正态分布表可知优秀与下等(不及格)人数各约为10%,即成绩在中下(及格)的学生为90%以上。测试结果虽然表明,足球选项班学生的心肺功能水平较高(表1),但制订标准时应考虑标准的激励作用,是学生必须经过努力才能达到的。
2.2.2累进计分评价标准体育教学中,学生的体育成绩通常采用百分制评价,且体育项目具有随运动水平的提高成绩提高难度增大的特点,故本研究采用累进计分的方法制订体育成绩评价评价标准(表3)。及格标准定在平均数―1.o标准差,100分定在平均数+2.0标准差,按照累进计分的方法制订评价标准[4,6]。
2.1.3评价标准的适用对象本评价标准的适用对象仅限于男性大学生,但不局限于他们中有较好足球专项技术的学生。因为首先在评价标准的分级上,已充分考虑了足球专项技术对测试成绩的影响。且本研究已表明,12min足球运球绕杆射门的成绩与12min跑的成绩之间呈正相关。其次,在测试方法的设计上,为避免足球技术水平对测试成绩的影响,实质上仅涉及到运球这个技术动作,但把绕杆的杆间距离已加宽至6m后,在保证趣味性的同时,便大大降低了运球的难度,达到了使没有接受过正规训练的普通在校大学生,经过体育课教学的练习,在短时间内完全能掌握测试方法所要求的运球技术水平;测试中虽涉及到射门这一技术动作,但射门的准确与否对成绩毫无影响。因此,评价标准对适用对象在足球专项技术水平方面要求非常低,故适用对象很广。
3结论与建议
大学生经12min足球运球杆射门训练,耐力素质显著提高,是提高人体有氧工作能力的有效训练手段,表明12mln足球运球绕杆射门训练,能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心肺功能水平。
12min足球运球绕杆射门是有效、简单易测、易于被大学生接受的评价大学生足球爱好者心肺功能的测试指标,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做到学什么、练什么、爱好什么就测什么,有利于高等学校终身体育教育的实施。
采用标准分与累进计分的方法制订的大学生足球爱好者心肺功能评价标准,符合大学生的实际水平,是学生需要经过努力才能达到的,具有激励作用。
本实验研究的结果为探讨如何设计有效、简单易测、易于被具有不同体育爱好的学生接受的心肺功能测试指标;为研究适合足球专项特点,评价我国专业足球运动员有氧工作能力的测试指标提供了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于道中,侯明新.我国体质工作的研究现况[J],体育科学研究现况与展望,中国体育科学学会,2000:147~158.
[2]黄益苏,吏绍蓉.采用11分钟快走监测心肺功能的研究[J]。体育学刊,1998,3:41―42.
[3]蔡秋.用12分钟跑和20m往返跑预测最大吸氧量的比较研究[J].硕士学位论文,1993.
[4]编写组.人体测量与评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5:13-21,184-185,202.
一、运球绕杆射门项目的易失分环节分析
足球专项运球绕杆射门考试项目分为三个环节,即起动运球环节;运球变向绕杆环节;绕杆后的射门环节。笔者通过对近几年所带足球专项考生的训练与考试情况,分三个阶段进行分析。
1.运球起动阶段分析
(1)摆放球位置选择不合理
由图1可知,三条切入线路A、B、C,从A点出发时距离第一、二两杆中点的距离是3.75m,此时路程最短,但要绕过第一杆,即增加了一次绕杆,故时间延长,心理上也较为紧张,容易碰杆增加失误率。选择从B、C两点出发时,能直接进入第一、二两根杆的中点,且B点距离第一、二两杆中点的距离为3.82m,C点距离第一、二两杆中点的距离为4.04m,分别仅仅比最短距离长了0.07m和0.29m,距离上虽稍长,但不影响过杆速度,而且在切入后,在全程过杆中的侧移距离能较好地控制。据观察,学生只要在稳定的心态下进行练习,都能顺利过完全程并取得较好成绩。因此,起动位置最理想的选择为B、C两点之间的位置,足球能紧贴第一杆,并顺利通过第一、二两杆中点。
(2)踢球力量、方向控制欠佳
起点位置踢出球的方向和力量至关重要,部分考生在练习和考试中,第一脚触球方向就偏出,碰到第一杆使球反弹,或球的运行轨迹不经过第一、二两杆中点,破坏了运球节奏,球不在控制范围内。部分考生踢球力量控制不好,力量过大,还没追上球,球就越过了第二杆;力量过小,人跑在球前面,进行第二、三次调整,影响运球速度。这主要是因为考生的心理负担过重,思想压力太大或怯场,造成动作僵硬、不协调或脚触球部位不准确,不是脚弓推球而是脚的其他部位踢球,造成球速过快、力量过大,从而使球失控。用脚弓推球时一定要控制好力量,防止球速过快或过慢。
2.变向绕杆阶段分析
起动进入绕杆区域,合理的过杆节奏是过杆的关键。通过观察,发现考生经常会出现运球节奏不好,球碰杆、漏杆、失控,造成运球次数过多,个别地方触球三次甚至以上,造成运球时间浪费。从出发点至绕过第三杆时,大部分考生经过四次触球,而第二次触球主要起调整球的方向的作用,过每一杆超过两次以上触球影响运球速度。从训练观察和统计成绩看,成绩较好的考生过杆节奏控制的较好,触球次数也少。相反拖泥带水,过杆节奏紊乱,多次碰杆甚至漏杆的考生,考试成绩不理想。原因如下:一是脚触球部位不准;二是上体后仰,球失控;三是步幅太大,破坏运球节奏;四是身体重心与球的运行不能有机结合,造成球失控;五是急于求成、欲速则不达。
3.射门阶段分析
运球绕过最后一杆射门是运球绕杆射门考试项目的关键环节,它对总成绩起决定性作用。许多考生在顺利绕过最后一杆射门,球踢偏、踢高,踢出的球不能进球门,该项成绩为零;部分考生踢成地滚球,球速过慢,影响得分。因此,第一,考生在出最后一根杆时,一定要控制好球的速度,身体重心要快速跟上球的移动,尽可能使射门的角度大。如果最后出杆时运球过快,身体跟不上球,球就会滚远,射门的角度会越来越小,稳定性降低,在追赶球上浪费时间。第二,由于踢的是运动中的球,即球正向斜前方滚动,因此射门时支撑脚的位置一定要有提前量。第三、踢球时一定要踢准部位,不能踢球的后下部,要踢球的后中部,切忌身体后仰,否则球很容易踢高。第四、射门时尽量用脚内侧射门,脚内侧踢球时脚与球的接触面积大,踢出去的球稳定性高,失误小,球速相对较慢;也可以采用脚背内侧或脚背正面射门,球速相对较快,但是稳定性稍差。
二、易失分环节的解决策略
1.多进行球性练习
在平时或专项训练的准备部分加强对学生的足球球性练习,多进行对球的推、拉、拨、扣、挑、颠等的练习,熟悉球性,建立球感,提高学生对足球的控制能力。
2.提高脚内侧踢球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运球起动采用脚内侧推球,主要是因为脚内侧推球给球的受力面积大,方向比较准确。能直接将球传到第二杆的切入点,减少对球的调整。起动前将球放在起点线的外端(图1:B、C之间的位置,以右脚射门为例),上体稍前倾,重心移至左脚,左脚脚尖指向第一、二杆中点。左脚站起点线前,右脚稍抬起,用脚内侧触球中后部,推球运行,身体重心跟上球的运行,第一次触球一定要控制在球到达第一、二两杆中点位置,人也能正好以自己最快的速度到达此位置,并能顺利的控制球为宜,要达到这种要求,需要反复练习以下内容:(1)多练习左右脚内侧推拨球练习;(2)两人一组4~5m之间的脚内侧传接球练习,以达到脚内侧踢球固定脚型的目的;(3)反复练习第一、二杆之间脚内侧推球跟进练习,提高对球的力量和方向的控制。
3.选择合理的过杆技术,减少触球次数
要合理的选择运球过杆技术,减少各杆间的触球次数,提高运球变向的动作质量和过杆后的动作衔接。运球的技术方法有多种,但在绕杆射门中,一般选择脚内侧推拨运球,这种方法触球面积大,可控性强,出球稳,动作简单,身体重心易控制,而且运球是左右替运球,对于考生来说比较容易掌握,是运球绕杆首选的运球变向方法。脚内侧运球时注意重心的跟进,身体稍侧转,动作自然协调,上体前倾,运球脚提起外转,膝微屈外转提踵,脚尖外转,使脚内侧正对运球方向,在所绕杆的侧前方,用脚内侧推拨球,节奏感很重要,可采用稳定进杆后逐渐加速将杆绕过。切忌进第一杆时速度过快、过猛失误。运球时也可采用脚外侧交替运球或单脚一拨一扣式运球过杆方法,但这两种运球方法,对重心的控制要求很高,不易掌握,稳定性也差一些。
用脚内侧运球时,辅助练习方法:(1)两脚内侧拨球前进、后退练习;(2)原地左、右脚脚内侧的圆形拨球练习;(3)左、右脚的脚背左右侧无球的插肩垫步练习,要求身体尽量贴杆,熟悉路线和脚步动作;(4)有球慢速绕杆练习,在每个标杆的平行处30~50cm处推拨球。
4.提高绕杆后的射门成功率
射门的方法有多种,各有各的优点,脚内侧踢球射门时脚接触球的面积大,方向容易控制,但力量相对较小;脚背内侧、脚背外侧和脚背正面踢球射门时力量相对较大,尤其是脚背正面射门力量最大,但是这三种射门方法对于考生来说较难掌握,射出去的球,方向较难控制。因此脚内侧射门技术是运球绕杆射门的首选技术。在平时的训练中要多做以下练习:(1)两人一组一人用前脚掌踩住球另一人上步击球练习,主要练习击球时支撑脚的站位、击球的部位和小腿摆动;(2)两人一球,相距15m左右,用脚内侧踢空中球练习或脚内侧踢半高球的对墙练习;(3)两人一组一人脚内侧传球,一人快速跟进的脚内侧射门练习;(4)倒数第二标杆处接传球快速跟进射门练习。
5.加强心理素质训练
心理素质决定着考试中技术水平的发挥,在考试中考生容易因心理紧张而造成发挥失常,因此在训练中要注意提高考生的心理素质水平,加强心理素质训练。在各种天气条件下进行训练,定期进行队内测验和模拟考试,让考生熟悉考试气氛和考试过程,提高考生的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
[1]江苏省教育考试院.江苏省2011年普通高校招生体育专业统考考试方案及评分标准[S].江苏:2011,4
Abstract:ThroughdeeplyanalyzingtheteachingcontentandtestappraisalsystemofcurrentfootballgeneralcourseinphysicaleducationdepartmentofShaanxiprovince,wefindtheproblemandsummarizeexperience,trytoestablishnew,scientificandrationaltestsysteminthenewtime,reformandformulatetestcontentandresultproportionoffootballgeneralcourse,soastohighlightteachingcontentofenhancingthestudents’ability,advancefootballeducationalreformofsportscollegestoprovidereferenceforraisingtheoutstandinggyminstructorswhoadapttheeducationforall-arounddevelopmentandthesocietyneedsintherequirementofneweducation.
关键词:足球普修;考试评价;体系;改革方案
Keywords:footballgeneralcourse;testappraisal;system;reformplan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7-0244-02
0引言
成绩考评体系是教学体系中的重要内容。成绩评价是对学生的学,教师的教的有效、客观的评价,是教学内容的真实体现。有效的、科学合理的考试评价体系是制定引导科学教学内容的重要的依据,是教育培养新型优秀人才的必行之路。
1新时期内对足球普修课程的要求
足球普修课一直是体育教育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在体育教学课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新课标要求,提出了新型体育教师的培养目标:必须适应素质基础教育,适应基础学校需要什么样的足球教师。因此足球课程考试评价体系必须符合新型体育教育学生的培养目标。新的目标必须要有新的体系来支持和实现,根据新要求和目标来调整改革评价体系的内容,确定足球普修课各项考核内容及成绩比例,既要使学生能扎实地掌握基本的技术、战术,还得使学生更多地熟练的掌握足球理论、教学方法、训练手段、游戏及足球前沿问题。确保学生懂得如何学,如何思考问题,如何去教。为什么这样教,更要注重学生实际的能力提高,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使学生毕业后能尽快的、更好的在工作中符合学生、学校、社会的需要。否则将成为为学而学,而不是为学而用的人才培养目标。
2目前足球课程考试体系的状况
通过对我省体育院系足球课程考试体系的调查研究表明:有86%的依然以传统的体育教学为主,以学习技术为主,一味强调技术动作的规范化、学习系统化、教师依然按部就班地进行“填鸭式”的教学,学生则无条件的接受无选择的学。足球考试体系依然是以技术为主,达标是成绩的主要部分。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学生只围绕考试项目重复死练,教师则围绕考试项目反复的教。学生为考试而学,教师为考试而教的习惯,造成足球教学的方法、理念、内容长期不变,得不到发展,学生毕业后不能适应新课标的需要。随着我院的发展,体育设施的完善,滞后的考试体系以不能适应教学的发展和社会对新型体育教师的要求,导致我们的学生在毕业后不能及时地融入学校社会的需要,加上就业的竞争激烈,前景不容乐观,我们深深感到责任的重大,必须通过有效、合理的改革调整,使进我院体育教育的发展。
3新足球普修课考试体系的具体方案
3.1考试考评内容及成绩比例足球普修课考试评价在国内体育院系中所执行的,大都是以技术测试为主,技评为辅及理论为参考的评价体系。而对足球有关的前沿问题,教学方法、训练、规则及游戏都不够重视,形成了教学及考试标准更强调学生向运动员发展。背离了培养成为体育教育的教育目标,这样学生就必须要在毕业后很长一段时间去重新学习、掌握、理解才能达到新时期内对体育教师的要求,同时加上足球普修课学时的减少更使足球教学背离了球类教学的特点和规律。造成学生的学习周期减少,无法保证学生完成对球性、技战术、理念知识、教学能力等方面的练习时间。当前足球普修课学时仅为36个学时,一个学期的学习,这样导致足球教学只能完成部分教学内容。虽然增加了提高课,但却打断了学习知识的连续性,提高课的内容及考评基本和普修课没有两样,只能说是重复而以。因此足球普修课的总学时应不低于72个学时,并调整、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及考评的成绩比例。
3.2考核内容的制定长期以来,体育院系足球普修考核内容固定的技术脚内侧传接球、过杆、射门、定点踢球、头顶球四项考核及理论。应调整为技术综合考核(传、接、运、射、踢、顶等项目随机考核抽取),理论及裁判法,教学能力及裁判能力和考勤四项考核内容。第一学期:考勤成绩以出勤及上课态度为标准打分;理论成绩以作业及提问为标准打分,以足球技战术理论及相关足球知识裁判法为主要考核内容,教学中结合现代多媒体教学,使学生通过视感来了解足球运动,喜爱上足球运动,能看懂足球比赛,方法要以讲解为主。技术综合考评:以足球基本技战术为主达标为辅,使学生扎实的基本技术及简单应用配合;教学能力及裁判法考核:主要以对技术动作标准性讲解示范为主,使学生初步掌握体育教学中的常规及要领。第二学期:在考勤和技评上相对减少一些,但要求特别是技评成绩更要注重,技术的自动化和技术动作之间的连结,考试内容是几项的组合,如:停―运―射,传―接―射等组合内容的考核。加大理论成绩比例和教学能力的比例,第二学期成绩作为结业成绩。理论在第一学期的基础上加深、拓展,以技战术的制定,对阵型打法、科学训练、足球理念提高为重点,并能编排组织正规的足球赛事,使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更贴近实且性。教学能力考核内容:以足球教学的组织教法、口令、讲解示范的灵活应用能力为主加以对足球游戏、足球健身方法、训练带队能力来评分,后将各项成绩累加得出结业成绩。
3.3以考核内容促进教学改革通过对足球普修课考评体系及内容的科学合理制定和调整,建立新考试评价体系。推促体育教育专业足球课的教学改革,以考评体系为指导,改进教学内容;提升教学理念,使学生达到“四会”、“三能”:会学、会讲、会做、会教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新时期下高素质的学生。
4结束语
随着新课标、新纲要的出台,面对新时期教育转型对新型体育教师的要求,现行传统的足球普修教学及考评体系以及远远不能满足基础教育,教学和社会和的实际需要。通过对我院足球普修课考试评价体系的改革和制定来促进和调整我院足球教学更合理、更实际的发展,改革制定相应的科学内容及合理的教学时数,为体育院系培养出更具社会时代要求,一专多能,全面优秀的新型体育老师而服务。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