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保护环境、爱我家园
2、建设天蓝地绿人和气美好长治
3、全民动员、全民参与、掀起爱国卫生运动新高潮
4、创文明城市、做文明市民
5、清洁卫生、健康生活
6、营造清洁卫生环境,共建健康美好生活
7、清洁城乡,保护健康
8、精神卫生系万家,健康和谐你我他。
9、微笑是一种境界,微笑是一种态度,更是人生最好的名片。
10、消除偏见歧视,关注精神健康。
11、消除歧视,增进和谐,共享健康。
12、精神健康共促进,消除歧视是关键。
13、精神卫生关系大,关注惠及千万家。
14、精神卫生人人参与,和谐社会家家受益。
15、精神卫生人人出力,健康心理个个受益。
16、精神卫生手拉手,和谐家园心连心。
17、提倡心理咨询,促进精神健康。
18、精神卫生一小步,健康人生一大步。
19、开展精神卫生宣传活动,普及精神疾病防治知识。
20、快乐心情,健康行为。
21、宽容理解博爱,追求理想。
22、理解关爱,邻里和谐。
23、理解关爱呵护,人人享有健康。
24、精神健康,用爱担当。
25、牵手心理健康,相约幸福生活。
26、人人关注精神卫生,家家享受幸福生活。
27、坦诚互信,惬意工作。
28、健康精神卫生,幸福精彩人生。
29、健康体魄+健康心理=美好人生。
30、健身健心,你我同行。
31、老龄化与健康:健康有益长寿
32、讲究卫生、提高健康水平
33、讲卫生爱清洁是每个市民的美德
34、你我多一份自觉,郑州多一份清洁
35、从我做起,从不乱扔垃圾做起
36、请您辛苦点,把杂物扔进果皮箱
37、保护环境、爱我家园
38、建设天蓝地绿人和气美好长治
39、全民动员、全民参与、掀起爱国卫生运动新高潮
40、创文明城市、做文明市民
41、清洁卫生、健康生活
42、营造清洁卫生环境,共建健康美好生活
43、清洁城乡,保护健康
44、老龄化与健康:健康有益长寿
45、讲究卫生、提高健康水平
46、讲卫生爱清洁是每个市民的美德
47、你我多一份自觉,郑州多一份清洁
48、从我做起,从不乱扔垃圾做起
49、请您辛苦点,把杂物扔进果皮箱
50、普及精神卫生知识,关爱大众心理健康。
51、齐心协力,整洁卫生!
52、倡导文明新风,共建美好家园。
53、卫生关联你我他,齐抓共管靠大家。
54、胡乐是我家,卫生靠大家。
55、有了您的真心呵护,xx才会更加美丽!
56、全民参与,治理环境,建设村容整洁的新农村!
57、整好农村卫生,造福农民群众
58、清洁家园,从我做起。
59、全民发动,积极开展村庄环境整治活动。
60、村庄是我家,卫生靠大家。
61、万众成一心,脏乱不近身。
62、关注农村卫生,促进经济发展,推进农村建设。
63、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建设文明整洁新农村
64、人人动手,消灭四害,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65、积极推进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营造整洁优美的人居环境。
66、建设新农村,倡导新生活。
67、环境你不爱,美景不常在。
68、环境卫生整治,从娃娃抓起、从家庭抓起!
69、新政策,新农村,新农民,新形象。
70、环境关联你我他,齐抓共管靠大家。
71、全党动员,全民参与,共建文明卫生新农村。
72、倡导文明新风,共建卫生家园。
73、卫生整治,从我做起。
74、要想生活好,洁净离不了。
75、坚持五改”,除害防病。
76、洁净向我走来,我为洁净添彩。
77、为小家,为大家,搞好卫生人人夸。
78、你我多一份自觉,村庄多一份清洁。
79、热心卫生工作,创造美好环境。
80、开展环境卫生整治,营造清洁生活环境!
81、建设新农村,卫生要先行。
82、农民素质高一分,农村形象美十分。
83、以关心整洁农村为荣,损害环境卫生为耻。
84、提高卫生意识,建立文明健康生活方式
85、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建设文明卫生新农村。
86、热爱村庄,热心卫生。
87、xx是我家,卫生靠大家!
88、开展环境卫生整治营造清洁生活环境
89、清扫清洁坚持做,亮丽环境真不错。
90、家家讲卫生,户户比洁净。
91、建新绿色生态村,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
92、全党动员,全民参与,共建实力胡乐、美丽胡乐、幸福胡乐”
93、食品卫生,连着你和我,连着千万家。
94、革除生活陋习,美化人居环境,优化生存空间。
95、手拉手,心连心,创建xx新天地!
96、干群齐动手,村庄焕新颜。
97、鲜花还需绿叶扶,村庄更需村民护。
98、整洁家园,人人有责。
【关键词】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城市社区
健康教育是向人民群众传播防病知识与技能,促其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提高生命质量的重要手段。健康促进是政府出台和改进有关健康的政策,改善人们生存的物质、社会环境,提高综合保健服务水平,动员全社会参与健康促进行动。社区健康教育与促进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其能促使人们建立良好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健康的危险因素,是社区综合防治疾病的重要措施,也是促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公民素质的有效途径[1]。现就该议题浅析如下。
1发展概况
城市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已成为现代城市管理和城市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2]。社区健康教育在预防疾病、促进居民生活质量改善方面的重要作用正被人们认识和关注,究其原因为城市居民的健康教育需求大大增加。政府的加强城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与培育扶持,为城市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发展创造了良好机遇。即大力开展社区健康促进活动,才能提高社区居民的健康素养和健康责任感,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从而维护健康。我国大多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不同程度地开展了健康教育,主要以建立健康教育示范小区、示范户,卫生科普宣传入户,开办健康教育学校、健康大课堂等形式,针对城市社区的常见慢性病、不良生活习惯等健康危险因素,实施健康教育干预。有文献报道近60%的慢性病患者,依靠行为干预改变生活方式,是可以避免或者推迟发病[3]。社区卫生服务的内容包括基本医疗、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健康教育6大内容,其中健康教育是灵魂,属于一级预防。我国城市社区健康教育已取得一定成效,也得到基层政府的大力支持。
2存在的问题
总结我国城市社区健康教育与促进工作经验,分析、解决存在的问题,提高活动效果,促进健康城市建设,是当前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2.1支持环境不良
2.1.1政策力度不够2005年1月,卫生部下发《全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5年工作规划纲要》,提出我国城市社区健康教育工作的总目标: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将健康教育与促进纳入目标管理和工作计划;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发展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体系。然而,各项政策在基层落实情况不到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础条件较差、设备简陋等现象普遍存在,健康教育相关器具、社区急救、康复设备等缺口较大,社区健康教育流于形式,即现行政策难以为社区健康教育提供制度保障。
2.1.2机制运作不佳从社会大环境来看,我国尚未形成支持健康教育的社会氛围,人们对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缺乏有效的社会激励机制;从社区健康教育的工作环境来看,社区健康教育大多缺乏固定的工作地点,绝大部分是挂靠在居委会,社区健康教育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没有被充分调动起来;现有的社区健康教育人员体系管理有较大伸缩性,没有一套相对规范和严格的机制去监督、管理、领导和激励专业人才去充分发挥其积极性。
2.1.3法律强度不够社区健康观念和卫生法规普及滞后,而且缺少卫生基本法,我国尚没有一部卫生基本法律[4]。虽然宪法中对此作了基本原则的规定,但尚不能充分体现公共卫生特点,特别是城市社区健康教育与促进立法方面[5]。
2.2网络功能不强
2.2.1组织网络由于学科结构等人为因素造成预防与治疗长期分割,给疾病防治带来许多困难。目前社区健康教育与促进缺乏政策及社会动员等组织方面的支持与配合,未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多部门、多学科的共同参与。
2.2.2网站服务中国健康教育网站在“技术服务”、“下载服务”、“在线服务”、“特色服务”等方面功能不强。能下载的文章还不能满足公众需要,不能直接与读者进行在线交流,基本上没有提供特色服务等,如城市社区健康教育与促进,无专业学科网站[6]。
2.3人力资源与能力欠缺我国地方行政管理体系中,街道办事处无管理社区卫生的专门机构和职能,无专人负责社区健康教育与促进[7],更谈不上专业人力资源[8]。而目前的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甚至还有无学历人员随意开展健康教育的现象,社区医护专业人员技术水平不高,公共卫生专业人员知识较陈旧等[9],均为阻碍社区健康教育与促进活动深入开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2.4教育形式单一目前的社区健康教育活动形式、内容单调,仅停留于卫生宣传水平,无法起到提高居民健康素养、降低疾病发病率作用[10]。即欠缺科学设计、实施及评价项目规划,不能评估居民的健康教育需求,也就不能针对不同目标人群开展灵活多样、内容丰富的健康教育。
2.5投入资金缺乏社区健康教育资金来源不固定,没有建立系统完善的健康教育资金体制。大多为有活动、任务时,才拨出相应资金;资金较多来自政府临时性拨款、卫生部门和街道社区自筹,缺乏稳定性,很难保证社区健康教育的持久性和系统性。此外,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的差异,部分地区财政紧张,没有经费开展健康教育与促进工作。
3对策及展望
3.1加强政府职能
3.1.1制定相关政策建立起政府负责、领导有力、部门配合、群众参与的良性运行体制[11]。根据城市社区健康教育发展现状,制订出全国城市社区健康教育规范体系,建立工作目标、岗位职责;设立可量化的监督考核标准,综合运用临床、预防、心理、教育等手段,实行动态化管理的长效运作机制。将健康教育与促进的计划设计、实施与评价作为基本工作程序,准确评价基层部门落实社区健康教育政策的实际情况。
3.1.2完善健康立法who《组织法》明确提出“政府对其人民的健康负有责任,只有通过提供适当的卫生保健和社会实施才能履行其职责”。故呼吁政府加快健康教育与促进法制化进程,加速城市社区健康教育与促进立法,完善规章制度与机制,如将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等机构作为预防保健中心等,以加强城市环境。
3.1.3社区领导作为社区领导应努力有所作为,以组织、政策和资源的优势,整合、配套、成立由社区领导以及群众代表组成的极具号召力和凝聚力的权威机构--社区健康促进委员会,以社区为载体,以社区卫生服务站为阵地,深入广泛持续地开展社区健康教育与促进活动。
3.2完善网络体系
3.2.1组织网络建立健全市、区、街道三级健康促进网络是社区健康促进的基本要素。各地社区健康教育机构要努力配合卫生、民政、财政等有关部门,依靠基层政府的支持,结合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建设目标,发挥组织和指导社区健康教育的主体作用,分类指导、因地制宜地搞好健康教育活动。利用政策手段加强软硬件建设,强化社区健康教育功能,以“政府搭台,卫生唱戏”的思路实现社区健康教育与街道社区资源共享,通过培育示范点,以点带面,将社区健康教育的成功经验不断推广,形成良性互动,扩大其积极影响。
3.2.2网站服务动员网络专业人才参与到健康教育活动中来,积极进行网络健康教育的经验交流与沟通。充分利用网络传输速度快、覆盖面广、信息量大、表现形式丰富的优势,开展网络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将中国健康教育网演化为中国健康教育中心的门户网站,以推进健康教育的网络信息化建设。
3.3科学人员配置与培训科学配置城市社区健康教育与促进的人力资源,培养社区的全科医师和护士[12],重视从业人员预防医学、健康教育学的专业培训,尤其是人际交往、沟通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调研、科研能力等素质的提高[13],完善以各地级市健康教育所为中心、区县健康教育机构为主导,医护人员为骨干,社区专兼职人员为基础的三级多层次健康教育组织建设,合理建立健康教育人员的培养、培训基地,广泛开展横向交流以借鉴健康教育发达地区的经验[14]。逐步形成门类齐全的人才梯队结构。
3.4丰富教育形式与内容针对居民需求进行行为干预,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针对生活常识、卫生习惯、心理健康、防病知识、医疗保健内容等,推广普及健康知识和文明行为,提高市民的文化素养和医疗保健常识[15];针对不同时期、不同季节可侧重某一健康问题进行教育;通过多渠道、多角度的信息传播、认知教育和行为干预,帮助社区群众树立健康理念,如糖尿病饮食座谈会、灾后心理辅导、青少年预防近视讲座、育儿知识技巧等[16];宣传开通食品安全咨询热线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健康教育等[17];利用各种会议对辖区人群开展内容丰富、简单易懂的健康科普知识宣传,发放健康宣传资料、提供个性化的全方位服务等[18]。
3.5加大资金投入保证常规经费,不少于当地当年卫生事业经费的5%[19],并随公共卫生经费投入比例而增加;社区人均健康教育经费至少占卫生经费10%,人均至少0.1~0.3元/年才能得到最基本的健康教育服务[20]。坚持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是健康教育经费来源主渠道原则,统筹规划,协调发展,解决经费不足问题。另外,通过多渠道、多层次和多元化筹资途径,建立合理的社区健康教育经费补偿机制,如商业赞助举办健康教育讲座和公益活动;拓展健康教育服务市场,引导健康消费和合理投资,使健康教育产生社会效益的同时实现经济效益最优化。
【参考文献】
1吴宗平,侯朝铭,张俭,等.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对城市居民行为影响的效果评价.社区医学杂志,2009,7(20):59-60.
2唐政,李枫.城市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组织实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009,4(2):44-46.
3顾海,杨心婷.我国城市社区健康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卫生软科学,2009,23(2):194-195.
4顾群.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法制化建设的探讨.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009,4(1):59-61.
5姜柏生.论我国公共卫生法律体系的构建.医学与社会,2005,18(2):27.
6罗健,刘雁飞.中国健康教育网及各省信息共享平台状况分析.中国健康教育,2009,25(5):396-397.
7温泉,郭春江.当前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7,21(1):75-76.
8侯淑肖,尚少梅,郑修霞,等.社区护理现状调查与分析.中国护理管理,2005,5(5):26-30.
9章新琼,赵梅,谢伦芳,等.13所医院护理人力资源现状分析及改革对策.护理研究,2006,20(2b):403-404.
10刘洪霞.我国社区护理的现状和进展.护理研究,2004,18(8b):1413-1415.
11刘则杨,武巍.社区护理供给现状及社会护理教育的思考.护理学杂志,2002,17(7):55.
12管惠娟,梁万年.护理教育及人力资源的现状、问题与对策.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09,26(4):211-213.
13秦美娇,张青.上海市社区卫生人力资源配置对医疗服务的影响.中国卫生资源,2005,8(6):258-259.
14崔静.社区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市场经济学对策探讨.实用医技杂志,2009,16(7):574-575.
15郭明贤,罗羽.健康教育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137-141.
16窦娟花,美仙.浅谈社区护理的工作方法.护理管理,2009,13(9):827-828.
17王千.我国社区护理的现状与对策.护理管理杂志,2008,8(2):36-37.
18姜淑琴.在社区进行糖尿病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新策略.中国全科医学,2009,12(8b):1558-1559.
关键词社区护理发展范畴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02.129
影响社区护理发展的因素
①我国社区护理现处于初级阶段,还没有得到公众的认可,不少医院虽然开设了社区门诊及家庭病床,其重点仍是病人,仍以基本医疗为主。对“六位一体”人性化服务认识不足。②社区管理的系统化和规范化,网络化仍处于摸索阶段。③政府不重视,资金不到位,医院仍以营利为目的,工作开展很被动。④全科医师和全科护士缺乏,各项水平有限。⑤社区软件和硬件的缺失。⑥没有得到公众认可,居民没有得到真正的实惠,五免六减只是一句空话。⑦社区护理教育还是一项空白,至今没有一所学校培养专门社区护理人才,由于社区护理所需的知识面以及知识结构的特殊性,目前中等卫生学校培养出来的护士将难以开展好社区护理工作。⑧社区护理仍缺乏整体性。连贯性的人性化服务理念。
社区护理的范畴
了解国际与政府卫生组织和卫生法令;进行生命统计;协助环境卫生和团体卫生工作;实施卫生教育;从事妇幼卫生工作;协助公共安全与传染病管理;从事家庭访视及护理;慢性病管理及跟踪治疗,心理卫生指导;执行医嘱;巡回服务;运用社会资源;保存正确纪录。
社区护理特殊性
包括社区卫生与护理两方面的内涵,除做好基本医疗外,社区护理主要是对社区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团体的“六位一体”的健康服务,如健康教育、健康指导、家庭护理、病人及健康人的营养指导、妇幼及老年人保健及心理咨询,慢性病的防治及系统化管理等,促进社区每个人健康安宁,包括疾病的预防、健康的恢复以及增进健康。是社区护士亲切友善精神体现。应用临床医学、公共卫生学、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对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及不同疾病系统化管理。运用有利用资源,发挥护理功能,协调并整合学校、家庭、社区组织、政府机构等相关资源,共同努力延伸到社区中,如与辖区政府街道居委会计生办共同合作,为社区每位成员提供健康保障,为社区护理发挥桥梁作用。
社区内优先服务对象
弱势团体(老弱残障)。社区护理关心全人类的幸福,其对象是不分种族、宗教、年龄、性别或其他任何特征的。妇幼健康应得到特别注意和照顾,其原因是妇女健康直接影响到孩子,母亲健康一旦遭到永久性伤害,不仅造成母子二人健康的损害,且影响到整个家庭生活。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在健康、心理、社会、经济等许多方面都存在许多问题,照顾自己的能力也日益减退,因此老年人的健康照顾非常重要,故在社区护理中应重点维护妇幼及老年人的健康。
社区护理要做好卫生服务的计划、评估和发掘
评估是指对个体及其家属在心理、生理、社会和环境方面的评价,了解每个个体、家庭、团体以及整个社区健康的需求,以保证社区护理计划的落实。社区护士必须先行判断,确立其问题,然后再研究解决其问题的办法。如缺乏孕育经验的孕妇,应让其尽快了解有关孕育知识。每一个人健康需要问题不尽相同,做好区域内高危人群的管理,疾病的筛查以提高个体的抗病能力,共建和谐社区,提高全民族素质,人人享有卫生保健,是社区护理的目标。以社会效益为主,坚持质量与速度的协调发展。
做好健康宣教
社区护士不仅要发现及评估个人、家庭、社区的卫生问题,而且要让社区所有居民都认识到危害性,并采取行动以解决问题。如不少人对癌症认识不清,对待癌症病人就像对待传染病病人一样,由于这种错误的认识,给病人造成更大的心理压力,影响健康恢复。
按需提供护理服务
社区护士依照个人的特殊情况,提供适当的护理、转诊,或社会资源的利用,慢性病的防治,如对长期卧床的心血管病人的家属给予基本护理知识指导(擦浴、翻身、测血压等等),让病人得到正确的、舒适的、安全的护理。
优化社区环境
控制(或尽量消除)威胁健康或降低生活兴趣的社会环境。社区护士应协助有关部门做好环境安全工作,去除威胁健康的因素,如意外事件、传染病疫源、药物成瘾、水源污染、噪声、空气及土壤污染、居民生活垃圾的处理等。
做好健康体检
早发现,早治疗。社区护士通过借助各种健康筛检和对居民的健康评估,并劝导每一个人戒除不良卫生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