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寨沟位于中国四川九寨沟县岷山山脉南麓,处于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因周围有九个藏寨而得名.九寨沟景物特异,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早上九点整,我和爸爸便跟团向九寨沟进发.从成都出发到九寨沟有四百都公里的路程,虽然还不算太远,但汽车走的都是盘山公路,再加上海拔不断的升高,我晕车晕得很厉害,但我一直忍着,为了看到那美丽的风景,这点难受只得忍下去了.经过一天的车程.晚上九点整,我们终于到达了离九寨沟不远的川主寺,今晚在这儿休息,明天再坐五个小时的汽车,我们就可以到达目的地九寨沟了.
第二天早上八点,我们便向九寨沟进发.一路上,我再也看不到那一片片”楼林”,这里只有蓝蓝的天,白白的云和那一片片绿草地.过了五个小时,我们的目的地九寨沟终于到了.我的心情无比激动,因为我马上就可以看到那一处处美不胜收的景色,走进一个神奇而又美丽的童话世界中去.
九寨沟有一百多公里长,主要有三条沟,我们重点观赏了两条沟的景色,一条是日泽沟,是专门看海子(湖泊)的;一条是泽查洼沟,是专门看瀑布的.我们先去日泽沟看海子.因为九寨沟很长,所以我们乘坐?游巴士进行观光,然后再从每一个景点的车站下车,去仔细观赏大自然创造的一个个美丽饿景色.九寨沟有大大小小一百零八个海子,其中个个都有自己的特点,在阳光的照射下,每一个海子都向游客们展示了不同的色彩:红的,蓝的,绿的等等,把九寨沟装扮得五彩缤纷。从日泽沟一路游览下来,我看到的风景一处比一处美,其中我最喜欢的海子还还是镜海和芦苇海了。
芦苇海中长着大量的芦苇。听导游说,秋天一到,漫天的苇絮好似春日里的飞雪纷纷扬扬,无处不在。落在地上滚成了球状的棉絮,一团一团,被微风吹动着,打着滚似的你追我赶……听了导游的话,我真希望也能看到着苇絮漫天的场景。芦苇还中有一大片芦苇,这里自然成为了野鸭的天堂。只见几只野鸭在芦苇间穿梭,嬉戏。鸭妈妈带着几只鸭宝宝在水中游来游去,一副大自然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景象出现在我们面前。在芦苇海中,有一条玉带河,在碧绿的芦苇的映衬下,玉带河真的好比一条玉带,这条玉带绑在九寨沟这位美丽的姑娘身上,使她变得更加美丽,更加诱人,更加婀娜多姿。
从芦苇海往下走,便到达了镜海。镜海是九寨沟第三大的海子。当人们来到镜海前是,便知道了镜海名字的由来了。无风的时候,水面平静如镜,将对面的山倒映在水中,好比一面镜子,这就形成了奇特的景象“鱼在云中有,鸟在水中飞。”
中午十二点整,我们游玩了日泽沟,准备去泽查洼沟看瀑布。在去看瀑布的路上,我们走进了一条林阴小道。漫步在林间小道中,呼吸着那新鲜的空气,两耳听到的不再是那喧闹声,而是一阵阵清脆的鸟叫。在路旁的一些小海子里,我发现了一种奇特的现象:参天的古木死后倒入水中,经过几千年的钙化后,上面的树干露出了水面,风带了一些种子留在了树杆上,这样,种子生根发芽,形成了“巨树回春”的神奇景象,水中的树多了,就形成了“树在水中生,水在树间留”的奇特景象。
半小时后,我们走出了这条林间小道,来到了九寨沟最壮观的瀑布----诺日郎瀑布前.虽然诺日郎瀑布没有给人一种庐山瀑布那样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的感觉,但诺日郎瀑布的气势绝不亚于它.诺日郎瀑布有三百多米宽,他气势磅礴,大量的水倾泻而下,产生震儿欲聋的声音,水雾笼罩着瀑布周围,一阵阵风带着潮湿而又凉爽的空气迎面吹来,让我顿时感到神清气爽,一切烦恼都抛到了九霄云外.
美好的时光总是过得那么快,日落时分,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九寨沟.在宾馆里,那一幕幕一幅幅美丽的图画还时不时在我眼前浮现.
是许多人的梦想,而对于喜欢玩相机的朋友来说,则会利用这些机会进行摄影创作。
当然,俗话说得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毕竟是离开舒适的家里到川西高原游玩,
为了克服一些自然环境带来的困难,选择好旅途的装备还是很重要的。
相机:推荐专业单反相机
因为川西地区海拔高、昼夜温差比较大,初春的温度依然很低,并经常伴有雨雪天气。所以对相机的品质具有比较高的要求,最好是金属外壳,并具有一定的防水、防尘性能的机器为佳。
特别注意的是,不推荐使用目前火热的微单相机或单电相机。因为这类相机采用电子取景,耗电量远高于单反。在寒冷的环境下,相机电池的电量衰减很快,会对拍摄带来诸多不便。
镜头:推荐超广角变焦镜头和长焦远摄镜头
很多人总是以为诸如EFs18-200、EF28-300L这类光学变焦比超过10倍的镜头是旅游拍摄的最佳选择。但其实不是这样的,因为这类大变焦比的镜头广角端视角都只能达到28mm(等效135mm全画幅),应付风光摄影是捉襟见肘的,而且画质与光圈都不太理想。因此,选择具有24mm广角甚至更广的镜头是必须的!
推荐Aps画幅的单反玩家选择EFs10-22、EFs15-85这类广角端比较占优势的镜头。而全画幅单反的玩家则可选择EF17-40L、EF16-35L、EF24-105L等高素质变焦镜。
那么旅游的时候是否携带长焦镜头?答案显然是肯定的!拍雪山、红叶以及拍摄当地人的民俗(有许多少数民族,使用长焦比较安全)均使用长焦镜头为佳。但选择长焦镜头,推荐EFs55-250、EF70-200F4、EF70-300DO等较为轻便的长焦镜为宜。在风光摄影里面,长焦镜头的轻便跟焦段更为重要,不必过度强调大光圈。
摄影附件:摄影三脚架、CPL滤镜、ND滤镜
俗话说:“九寨归来不看水”,九寨沟便是以水景闻名的风景区。拍水和瀑布,三脚架自然不可缺少!当然,出门在外,脚架肯定也是选择轻便结实的产品为宜。
CPL滤镜:可以有效的消除水面的反光,令水底的景物更加透彻。此外,
加上CPL滤镜之后,可有效的
降低通光1EV左右。客观上
也起到了一定的减光作用。
ND滤镜:有效的降低通
光量,拍摄流水的时候
可有效延迟快门时间。
其他物品:耳塞、护膝、热帖
在这里顺便提下三个大家也许会忽略,但却是在旅途中非常实用的小物品。
耳塞:无论是在飞机上还是汽车上,带上一个隔音良好的耳塞,可以使你在旅途中有效的利用交通的时间休息。
护膝:川西高原的海拔起伏较大,而且温度很低。这种环境下,如果你平时很少锻炼的话,建议带上护膝,否则膝关节很容易受伤,一旦受伤了,可就寸步难行了!
热帖:这个玩意在各地的药店里有售。体积小巧、便携,在遇到寒冷的环境时,贴一片在腹部或者胸部,可有效抵御严寒。我在黄龙遇到大雪天,全靠它的支持,严重推荐!
众所周知,四川地区的旅游景点相当多,川西高原的景色更是美不胜收,不可能一一罗列,就以川西最出名的九寨沟与黄龙沟作为我们此次出游的重点吧。
在成都去往九寨沟的途中会经过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灾区,虽然已经3年多过去了,但当年地震造成的痕迹还远远没有被抹去。沿途还是可以看到很多被毁坏的建筑物与岷江改道的痕迹,令人触目惊心!虽说地震是天灾,但汶川的灾难也有许多是因为“豆腐渣工程”引起的,在此就不过多介绍了。
随着汽车的行驶,离开了汶川之后,四周的环境越来越开阔,终于脱离了人造的水泥森林,回到了大自然的怀抱!到处都是花花绿绿的树木,还有懒散的牛羊东倒西歪的啃草。抬头远望,远处的雪山一览无余……
川西的地貌特别,山是石头山,但却不是秃山,从低到高顽强的长着不同种类的植物。从乔木、灌木到针叶林,层层叠叠,远远看去,用花花绿绿来形容,真的一点都不过分。而且这边的流水丰富,每一条溪流都是清澈而湍急。虽然还没有走到预定景点,但我们已经陶醉在这片景色当中了。
在这里,我们可以拿出佳能EF70-200mmf/2.8LISII(俗称小白兔)镜头就地取材,长焦镜头在拍摄这类开阔的风景时非常给力!如果有条件下车的话,甚至可以支起脚架拍摄横幅的全景图片。由于雪山的反光很强,所以拍摄的时候要尽量采用RAW格式,便于后期处理。曝光上,也应该采用略欠曝的手法,以保留雪山高光部分的层次。透过镜头,我看到远处的高山上竟然有一间小房子!是不是很有《飞屋环球》那部动画片的感觉呢?
九寨沟的美景天下闻名,被誉为“童话世界”。尤其是九寨沟的水景,更是美不胜收,以至有“黄山归来不看岳,九寨归来不看水”的说法。
九寨沟风景区的主要风光分布在“人字型”展开的3条沟上。入口的第一条沟叫树正沟,叉开的两条沟则分别为则洼沟、日则沟。这些奇怪的名字源自于定居在这里的藏族村寨的名字。三条沟的交汇点被建设成一个游客中心,叫诺日朗中心站。(这是全景区里唯一的购物点和餐厅以及吸烟区)九寨沟3条沟如果全程走个来回的话,大概有100公里。如果时间充分,可以完全靠步行慢慢游览。但如果时间比较紧,则可通过观光车进出。
由于在九寨沟旅游的时候,天公不作美,一直是阴霾天。所以在构图上,可以尽量压低视角,专拍地面的美景。拍水的时候,CPL滤镜便派上了用场。九寨沟的水很清,能见度可达12米深!我们可以在这里支起脚架,旋转CPL滤镜使水面的反光最大限度的消除,于是,水里沉积多年的树木便清晰可见了。通过这种方式,拍出来的水景就不会因为天空的反光而显得发白发灰。
在没有到九寨沟的时候,我一直以为碧水青山是因为水面映出了天空的蓝色。但到了九寨沟,才发现自己的想法是错误的。因为我们去的时候,天色阴霾,但九寨沟的水却依然湛蓝如故。为什么呢?原来九寨沟的蓝,一半是因为水里富含矿物质,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水底的藻类相当繁茂,而且多以蓝绿色藻类为主。
除了清澈透底、秀丽多彩的海子,(高原牧民称湖泊为海子,寓意大海之子的意思)九寨沟还有许许多多的瀑布,相当美丽。例如下面便是九寨沟的箭竹海瀑布。九寨沟的箭竹海是一个“名不副实”的景点。因为多年前,这里的箭竹林便因为大量开花而死亡。所以如今的箭竹海附近并没有大量的箭竹林。但箭竹海瀑布却是一个相当适合拍摄的场景。
拍摄瀑布对快门时间的要求比较严格,应该尽量控制快门时间在1秒至2秒之间。曝光时间太长,水面会因为波动而显得不通透。而曝光时间太短,则不能将瀑布的水流拍出绵绵的质感。CPL滤镜在这个场景下也是具有发挥的余地,不但可以将水面的反光消除,也起到了一定的减光作用。由于九寨沟的栈道都是由木头铺设而成,所以游人路过的时候,栈道会有明显的晃动,因此,拍摄瀑布的时候,要尽量抓住没有游人走动的时间拍摄。
除了箭竹海瀑布,九寨沟里面还有许多其他的大大小小的瀑布,落差更大,水流量更为丰富。但相对来说,那些瀑布的拍摄非常困难,因为周边的观景点都位于低处,只能向上仰拍,角度显得比较呆板,而且瀑布飞溅的水雾会附着镜头的镜片上,影响成像。(在这里特别的强调一下,外出旅游,镜头、机身防水是非常必须的,而且保护镜也不可少。)
旅游拍摄中,除了热门的景点,还有一些场景虽然不出名,但在镜头里也是别有韵味的。这就需要我们发挥观察力了。
在游览风光时,长焦镜头也是有用武之地的。因为长焦镜头虚化能力强,而且透视变形小,画面显得比较端正。而且长焦镜头取景范围小,通过合理的选择角度以及背景,可以避免游人过多等其他干扰,获得漂亮的作品。例如下图便选择了一个包含瀑布、红叶、海子的场景,以小见大的构成了九寨沟美景的三要素。
在川西,野跟格桑花到处都是。由于小时候自己挖过一株野在家里种了2年,所以对这种蓝紫色的野有着一种特殊的好感。童年的记忆和芦苇滩的风景交织在一起,突然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为了在突出这朵的同时,也将环境交代清楚,我们可以采用超广角镜头近摄的手法。
黄龙沟是一条由南向北,逐渐隆起的钙华山脊,地势极像一条昂扬腾越的巨龙,而且钙华地带均呈土黄色,故名黄龙沟。与九寨沟不同,黄龙沟主要的景色是“钙华池”。黄龙沟与九寨沟的距离其实不算太近,坐车都需要4至5个小时。但由于黄龙的海拔高,推荐大家上山的时候选择索道。一来节省体力,二来黄龙沟的索道效率还是挺高的。差不多排了30至40分钟就搞定了。
由于黄龙沟的海拔足足有4000米!所以游览黄龙沟的时候,必须带好御寒衣物,并尽量轻装上山。否则万一身体适应不了,就只好在沿途的氧气吧休息了……我这次游览黄龙沟的时候,除了感觉携带的EF70-200mmf/2.8LISII镜头太重了,不适合旅游携带之外。还不幸遭遇到山上下雪!(山下是阴天,但没有雨也没有雪,川西地区的天气多变,可见一般。)
漫步在栈道上,一手撑雨伞,一手拿相机。还有17斤左右的背包……确实感觉压力啊!由于在黄龙沟上遇到这雨夹雪的天气,广角镜头选不到合适的景色,于是我取下了佳能16-35L/2.8,换上了EF70-200mmf/2.8LISII进行扫拍。
在雨雪中,更换镜头必须注意避免雨雪污染相机或镜头后口。此外,经过了这次雨雪中的拍摄,我深刻的领悟到:“镜头的遮光罩非常有用!”因为遮光罩不仅仅可以遮光,而且在雨雪中,遮光罩可以有效的阻挡雨水和雪花。既保护了镜片,又减少了雨雪对图片的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