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作文网

科技创新的举措范例(3篇)

时间: 2025-10-06 栏目:办公范文

科技创新的举措范文

发展主导产业,支撑农民增收。按照“后山村扶贫开发大兴林果促增收,川塬村设施、休闲农业提质增效促增收,城郊村旧城改造发展商贸、园区经济促增收,全区技能培训多元就业促增收”的思路,建成以刘家村、张家沟为主的无公害蔬菜基地12000亩,以赵家庄、石嘴头、陈家堡村为主的果品生产基地11000亩,形成了3个标准化养殖基地和大散关、冯家塬、解甲滩等“农家乐”乡村旅游基地,打造形成了“红富仙桃”、“大散关休闲农家乐”、“晁峪花椒”等知名品牌。依托爱姆食品等加工企业和农产品交易市场,带动粮、菜、果、肉、奶、蛋等副食品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发展,构成了生产有基地、加工有企业、营销有组织、流通有市场的多元化经营格局。全区“一村一品”专业村达到30多个、无公害农产品基地9个、民俗旅游点6个,后山村农民的产业经营收入已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0%以上。推广“支部、协会、基地、农户”四位一体党建促发展模式,建立各类产业协会、合作社20个,先后在晁峪乡的花椒协会、石鼓镇的桃协会等建立党组织5个,创建市级优秀农民专业合作社1个,创建全省百强农民专业合作社1个,新发展会员1400名,入社会员2089户,占全区农户总数的12.82%,辐射带动1万多农户发展主导产业。

加快扶贫开发,带动农民增收。实行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移民搬迁、文化事业、劳务培训的“五倾斜”。制定出台《关于加快后山区农村开发建设的资金奖励扶持意见》、《发展一村一品补贴实施办法》、《小额到户扶贫贴息贷款管理方案》等政策,发放扶贫贴息贷款400万元,对农民新发展水果每亩补贴50%的苗木费。支持农村140户贫困、特困、残疾及双老家庭实施土坯房改造,完成5个村65户移民搬迁和槐树岭等扶贫重点村的开发建设任务。发展节水灌溉1000亩,完成太晁路扩建和冯家塬等37条农村产业路建设任务,解决庙坡等10个村5500人的饮水困难,建成村级卫生室61个,67个行政村实现广播电视村村通,后山村面貌得到较大改善,村级组织引领农民增收的能力持续增强。

实施举措到户,加快农民增收。制定出台《区关于切实做好农民增收举措到户工程实施意见》,编制全区农民增收规划。与群众面对面填写《农民增收举措到户工程明细卡》,摸清农户基本情况,帮助分析增收路径;根据农户劳动力的结构、收入结构和增收资源状况,结合实际为农户提出增收对策与建议,并落实帮扶政策措施;坚持把党委、政府支持农业、就业、创业补贴、信贷、扶贫等政策措施,印发到村,告知农户;积极引导支持创业户“二次创业”,带动乡亲邻里增收致富,帮助劳务户解决实际困难,增强增收能力,通过发展专业合作社等措施,促进种养户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引导和帮助兼业户向创业型、劳务型、种养专业性转化,抓好扶贫户移民搬迁、整村推进、产业扶持、技能培训工程,促其尽快脱贫致富。

开展科技支农,促进农民增收。积极邀请西农大、省农科所等专业技术人员到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服务,累计推广应用经济效益好、见效快的实用技术及项目180多项。通过实施科普惠农工程,高家镇方溥英、石鼓镇赵家庄果树协会先后被评为全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先进个人和省科普惠农富民计划示范协会,分别奖励5万元。利用互联网、远程教育、手机短信等平台,传递农民致富增收信息,帮助解决产前经营决策、产中生产管理、产后市场开拓等难题,发挥了科技在农民增收中的作用。

科技创新的举措范文

我们始终把加快科技创新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基点和重要支撑,在科技部的大力支持下,开发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增强了核心竞争力。我们要密切与科技部的合作,先行先试改革措施,实施一批科技成果产业化重大项目,探索产学研合作的长效机制和有效模式,更好地发挥滨海新区在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中的重要作用,推动创新型城市建设迈出更大步伐。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着力构筑自主创新高地,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科技部要始终立足于加快实施国家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国家863计划的品牌、专家、技术优势,全面加强与的合作,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积极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新的进展。

我们将以试点为契机,深化部市合作,做好服务工作,不断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创新科技成果对接和转化的体制机制,构建政、产、学、研、用有机结合的发展新模式,使成为国家863计划实施效果的展示区、国家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示范区,为建设乃至国家的创新体系作出更大贡献。

863计划伙伴城区实施方案及相关措施,滨海新区863研发转化基地建设政策措施等。首批90个国家863计划合作项目在会上签约,其中来自高等院校的项目有12项,科研院所的项目有29项,企业的项目有49项。

科技创新的举措范文篇3

关键词:职业学校;社会化办学;多样化;精细化;科学化;民主化

职业教育是我国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日益重视职教事业的情况下,各级各类职业学校都大显身手,进行各种尝试来促进职教事业的发展。为了实现现代职业教育办学的多样化、精细化、科学化和民主化,我校以陶行知先生的“社会即学校”的教育理念为指导,聚全校之力,进行了社会化办学的尝试和探索,经过几年的办学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现提出来与同仁交流。

职教社会化办学方式的含义

它是为了尽量满足现代职业教育办学的需要而进行的一系列多样化、民主化、科学化和精细化办学的方法和手段,是通过社会化办学并且遵循一定的原则来实现的,包含以下内容:

(一)招生社会化举措

生源范围不断扩大(1)应往届初中毕业生;(2)未升学普通高中毕业生;(3)在职人员;(4)农民工;(5)退役士兵。

招生宣传方式不断增多(1)电视台宣传;(3)报纸宣传;(4)网络宣传;(5)广播宣传;(6)成功毕业生事迹宣传。

招生工作人员更积极地面向社会(1)招生工作人员走出校门,融入社会;(2)社会人员合理合法地参与招生;(3)年度招生调查制度化;(4)招生人员工作方式人性化;(5)招生人员工作方法科学化。

招生场地和活动随社会需要灵活化(1)校内招生办为招生工作总部;(2)应招生需要校园成为招生点;(3)在教育主管部门安排下市民广场成为招生现场;(4)居民社区可成为招生分散场所;(5)邮局成为开展招生活动的重要补充场所。

按陶行知先生的“在社会的伟大学校里,人人可以做我们的学生”的教育思想,我们应重视招生社会化举措的效果,并进行不断创新。越能提高职校招生的质量和数量,就越有利于完成招生工作。本校在办学实践中摸索出的动态式招生社会化举措就很好地满足了学校招生工作的需要。

(二)教育教学社会化举措

职教教材与社会实际需要联系起来(1)调整教材内容,使教材满足企业的实际需要;(2)把教学内容与各行各业的实际需要结合起来;(3)把企业文化和行业文化融入教学内容。

将实训基地与社会联系起来(1)争取政府的帮助,使优秀企业成为学校的技能实训基地;(2)学校自建实用型技能实训基地;(3)跟踪生产技术的升级换代,及时提高技能实训基地的设备水平。

职教方法的社会化措施(1)职教方法与企业的操作性需要相结合;(2)职教方法与学生的成才性需要相结合;(3)职教方法突出技能理论与技能实践相结合。

职教师资队伍的社会化(1)把职校教师送至企业(与教师专业有关)学习实践;(2)把企业、行业的能工巧匠请进学校传授学生技能;(3)请职业教育专家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4)定期开设“促发展式职教讲坛”。

职业学校教育质量是职业教育的根本。在陶行知先生“社会即学校,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增加”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我们探索了职校教学内容、教学实训场地等的社会化措施,效果明显。学校毕业生的理论知识更贴近企业行业的实际需要,职业技能更能满足用人单位的实际要求。实践证明,职校教学考虑了社会需要,就会得到社会的认可,就会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三)学校管理的社会化举措

职校学生管理目标和企业行业的要求相结合(1)把学生的德育管理目标与企业行业的职业道德目标相对接;(2)把学生的美育目标与企业美的内涵要求相结合;(3)把企业文化和行业文化融入教学内容。

管理手段与社会要求相结合(1)管理手段要体现“和谐社会”的要求,要能够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2)采用实验法来测试和获得科学的职校管理手段;(3)用调查取证法了解社会对职校管理方式的期待,再把期待转化为管理措施。

职校管理队伍和社会需要相联系,让部分社会人员参与学校管理(1)管理团队的构成以教师为主,行业企业人员为辅;(2)管理队伍的考核以绩效为依据,并以社会的满意度为参考;(3)管理团队能力的提升以社会行业企业考察实践和专家定期培训为主要方式。

管理制度政策与社会要求相结合(1)职校管理制度政策要及时向社会公布,以接受社会监督和考验;(2)管理制度政策的效果要通过社会行业企业检验;(3)管理制度更新,要满足社会需要,要让学生家长满意、让企业赞赏等。

陶行知先生强调:“动员社会上现有可能的力量,学校和其他社会机构,为伟大的人民教育事业服务。”因此,我们在管理本校时就尽可能动员利用社会上现有的力量,促进学校管理的社会化。比如,我们借助学生家长了解管理中的不足,借鉴企业行业的管理文化,让我校的管理制度更加科学合理等。

(四)教科研工作的社会化举措

教科研工作的目标与企业行业的要求相结合(1)职校专业建设目标的研究与社会实际要求相结合;(2)职校科研课题目标与行业企业的现实需要相联系;(3)把行业企业的科研目标要求与职校的科研目标相融合。

职校教科研手段与社会要求相结合(1)尽量采用最新的科研手段和设备进行科研;(2)采用社会行业企业的产品科研手段的更新模式进行职校科研;(3)根据社会和职业教育的要求淘汰落后的科研手段,创新科研方法。

职校科研队伍建设与社会要求结合起来(1)派送学校科研队伍到企业行业的研发机构进行交流;(2)把行业企业的科研专家请进学校兼职搞科研工作;(3)对职校科研人员的考核参照社会行业企业的标准执行;(4)利用适当机会派送学校科研人员到国外职校考察科研方法和制度。

职校科研成果的检验与社会要求相结合(1)科研成果要在行业企业内应用;(2)科研成果要通过社会行业企业的合作分享;(3)学校科研成果的应用换代要考虑行业企业的承受程度。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所以,职校师生的科研成果也是促进社会行业企业发展的重要生产力要素。陶行知先生主张“社会既学校”。我们尝试把师生的科研产品投放社会加以应用,比如灭蚊虫防盗窗、广告专用清洁机等。

(五)职校就业工作的社会化举措

就业工作指导思想与社会需要相联系(1)就业工作的指导思想要以“服务学生就业,满足社会需要”为指导;(2)采用“三百六十行,行行有职教生”的宽广就业工作思路;(3)牢记“学生就业成功我荣,学生就业失败我耻”,提高工作荣辱感。

职校生就业教育与社会实际要求相结合(1)把就业教育课程的内容与社会行业企业的实际要求联系起来;(2)定期邀请用人单位人事招聘负责人对学生开展就业教育;(3)结合社会需要对学生进行就业礼仪习惯的教育。

结合社会要求创新学生就业模式(1)深化行业企业“定单式培养”就业模式,展开企业行业用人需求年度调查工作;(2)促进行业企业“冠名班”学生就业方式的纵深发展,提高学生就业效率;(3)研究“工学结合”学习就业模式的进一步发展,促进学生更好地就业。

做好学生的创业教育工作,以创业带动就业(1)根据社会实际开展学生创业教育,让学生掌握创业策略等;(2)开展“职校在校生创业孵化器”工程,为学生提供创业模拟场所等;(3)组织学生参观学习社会行业企业的运营过程,以帮助学生创业。

职校生就业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所以,在陶行知先生“社会既学校”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我校尝试了学生就业工作的社会化。根据社会用人单位的需要调整了就业工作指导思想,邀请用人单位的招聘工作人员参与学生的就业模拟活动和创业教育活动,以就业社会化带动学生的就业工作。

职教社会化办学方式的原则

我校在实施社会化办学方式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探索出办学实践需要把握的三个原则:

包容性社会化办学措施涉及招生、教学、管理、教科研和就业等方面,涵盖了职校办学的各个环节,所以,要想让这些措施成为有用的办学工具,成为促进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必须包容一切有利于成功办学的所有社会化办学措施。

民主化在进行社会化办学方式探索中,有两方面要求使得民主化成为一个重要原因。要求之一是职校能力有限,不可能依靠一校之力推行社会化办学,必须依靠社会各方面的民主参与;要求之二是人们民主参与意识越来越强烈,更加渴望民主,反对学校关起门来办学的行为。因此,本校在办学探索中依靠社会进行社会化办学尝试,社会化办学举措大多也是与社会各方面互相配合而提出并实践的,实现了职业教育社会化办学的民主化。

及时灵活性在办学实践中,我校也非常重视灵活利用社会化办学措施。比如,当发现有的措施效果不佳时,马上进行改进;发现有的方法效果良好时,积极总结经验,争取发现更有效的措施。

在办学实践中,社会化办学举措应用后,作用非常大。第一,有利于职业学校和社会行业企业进行交流合作。当开展校企合作时,职校可以拿出这些举措和企业谈招生合作,让企业员工成为职校学员。也可以谈管理合作、就业合作等。第二,有利于政府和学校的沟通。有了这些,政府部门就会很容易看清楚职校的弱点和优点,政府对职校的指导和帮助就能有的放矢,让职校受益匪浅。第三,有利于职校间进行办学经验交流。当职业学校拿出这些措施进行交流时,对兄弟学校的办学情况就会把握很准确,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职业学校的办学水平。

参考文献:

[1]王茂莉,卿中全.高职多样化课程建设管理模式的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09,(12).

    【办公范文】栏目
  • 上一篇:旅游资源的地域性范例(3篇)
  • 下一篇:保护动物的必要性范例(3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