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作文网

校本课程的优势(整理2篇)

时间: 2025-10-10 栏目:办公范文

校本课程的优势范文篇1

1.利用现有优质慕课资源翻转课堂的必要性

慕课对中国教育的影响注定是深远而广泛的。免费开放的在线教育必然加剧大学之间、教师之间的竞争,学生会更多主动聚焦于世界名校、名师的精品慕课课程。使得学员易为了获取优质资源而忽视本国或本校教育的内容,使本国或本校教育失去在学生中的主导性。北京大学前校长周其凤谈到通过网络课程让人们共享北大优质资源的梦想时说:“如果我们北京大学在这方面不努力,可能有一天学生坐在燕园里上的课程是哈佛的课程、麻省理工学院的课程、牛津的课程、剑桥的课程……不要落伍,北京大学不能落伍……事实上,如果我说的严重一点,也许关系到存亡的问题”北大尚且如此忧患,普通高校及教师更是面临存亡的威胁,必须思考出路。在学生纷纷在线选修名校名师慕课的时候,作为大学教师更是有必要适应学生的需求,将名师慕课引用到自己的课堂,充分利用慕课的优势,同时发挥传统课堂的优势,做好“传道、解惑”,教导学生从思想认识上如何去认识所学的慕课,把好国家的文化安全关。

2.利用现有慕课资源“翻转课堂”的可行性

2.1利用现有慕课资源

在拥有慕课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实现翻转课堂提高教学质量。首先教师要组建自己的课程队伍,可以是教研室同事也可以由几位学生助教组成。因为相比传统的教师一个人主讲,翻转课堂要做的工作更多。其次,充分利用慕课资源。让学生将慕课资源下载到自己的电脑终端,特别是手机中,要求学校能提供优惠的无线网络,实现学生随时随地收听慕课课程。第三,借用网络平台及时沟通信息。教师可以结合本校的网络课堂,比如本校的“精品课程网站”,还有即时通讯软件如QQ群、微信等,实现慕课资源共享。教师在课前在QQ群或微信中提前通知学生学习相关慕课内容,做好课前准备,把讲授的部分交由慕课,由学生在课下完成,课堂教学中则“翻转课堂”。

2.2“翻转课堂”可行性分析

传统教学方式:教师和学生在同一空间――学校,进行教学活动,而“慕课”是众多教师和学生在虚拟的网络空间进行学习。传统的行为主义、建构主义的教学理念被连通主义所冲击。教师的核心地位逐渐转变,面对这样的形势,教师必须充分掌握“数据挖掘技术”“翻转课堂”“微课”等新的教学方式,以适应学生学习发展的需要。资源共享翻转课堂大幅度提高教学效果是普通高校教师当前面临的最重要的课题,更是慕课背景下绝大多数高校教师的未来发展方向。就像多媒体进课堂时必须学会制作多媒体一样,慕课背景下,我们必须思考和实践革新自己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甚至教学内容。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2.2.1革新思想观念

认识到教学以学生为本位。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一切是为了服务于学生,使学生的学习更高效。所以教师的角色从传统的课程主讲变成“引领者”、“家教”。“授业”的任务交给优质慕课资源,学生课下完成,课堂上不再重复学生课下已经掌握的知识。课堂变成教辅工作和提高教学效果的地方。教师成为课堂的“组织者”,组织学生进行深入广泛的思想和情感交流。即以“传道、解惑”为主。

2.2.2革新教学方法

不再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主讲,而是以学生为中心,以解决问题为中心,教学方法也就不再是讲授为主。通过组织实施丰富的活动,学生完成知识、提升能力和养成情感态度价值观。可以结合课程特点灵活运用练习、讨论、实验、甚至演讲、辨析等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运用。比如《财务分析与决策》可以多选企业的实例来分析探讨,深入理解为什么发生的逐项业务要编制到相应的报表;比如《统计学》可以精讲一些习题,更多的时间分析解题思路、解题步骤,可以安排更多的课堂练习,甚至是安排学生自己来分析结题思路,可以让学生课后去寻找统计学在社会实践中的成功案例到课堂上分享,可以在课堂上精心设计调研问卷等等。当然教师也可以针对重点问题制作自己的微课来补充已有慕课的不足。通过翻转课堂,可以更多的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小组协作能力、团队意识等等。

2.2.3线上线下相结合

传统教学是主讲老师“我的底盘我做主”,教学质量良莠不齐。以慕课平台实现名校和普通高校结合、名师和普通教师线上线下的结合:普通高校的教师作为名校名师慕课学员,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可以直接和名校名师以及学员中的其他高校教师探讨(讨论区、作业互评、QQ群等),提高普通教师的教学能力;而一般学生的课程问题则由普通教师自己处理,这样可以大大减少占用慕课上的讨论区的答疑资源(慕课的团队工作人员答疑人员本来就不多而且要面对大量的普通学员)。同时,针对教学难点,作为慕课学员的一般高校教师又可以加入到慕课答疑团队中来,助力解决一般学员的问题。真正实现组建成一门慕课课程为平台的各大高校主讲老师的联合团队。达到最大限度的深究一门课程,讲通解透,通过线上线下的结合实现“传道、授业、解惑”。极大的提高教学效果。实现资源共享,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3.结语

慕课的兴起和发展是当前教育的一场革新,在这场革新浪潮中,作为普通高校教师要认识慕课、学习慕课,但是肯定不是人人去制作微课和开始慕课。利用已有慕课,实现资源共享、发挥资源最大化的优势才是关键。这就要求教师革新自己的教学思想观念、教学方法、线上线下相结合。不仅引进慕课进入自己的课堂,创建理想课堂,提高教学效果,实现慕课与传统课堂相结合。而且可以以慕课为中心和平台实现慕课名师和普通高校教师相结合,组建强大的教学团队,真正无限可能的发挥慕课的最大优势,创建“理想课堂”。

参考文献

[1]高地,“慕课”:核心理念、实践反思与文化安全,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2014(05):178-183

[2]约翰・丹尼尔爵士.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的发展前景―――对由相关神话、悖论和可能性所引发困惑的深层思考[J].丁兴富,译.开放教育研究,2013(3).

[3]张渝江.翻转课堂变革[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10):118-121.

校本课程的优势范文篇2

以“优势教育”为特色的学校文化建设包括三个层面的含义:第一层是要发现学生的优势、发挥学生的优势,利用科学的方法发展学生的优势;第二个层面是要发现、发挥、发展教师的优势,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第三个层面是要挖掘学校历史文化、地理人文环境及社会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优势来发展学校。

“优势教育”特色学校文化建设,对内能够凝练学校文化,有助于发现、发挥、发展教师和学生的潜能,帮助教师掌握对学生的各种学习优势和不足的认识;为探索在不同学科和不同任务中灵活应用各种教学策略,把基于学习优势的教学日常化,形成独特教学风格提供帮助;有助于形成学校特色课程体系和文化体系。对外能够主动适应社会需求,走出学校自主品牌发展之路。

“优势教育”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从某种意义讲,学生学习方式关系到学生未来的生活方式与生活质量。而以“优势教育”为特色的学校文化的营造,就是要把我们学生观、教学观的变革以特色的形式、辅助以一定的行政管理措施固化下来。

学校采用全方位、立体化的思路推进“优势教育”:(1)进行学生人生规划教育的途径与学生优势的分析方法研究,帮助学生立足现实,科学规划未来;(2)构建适合学生兴趣、爱好、特长和职业发展倾向的课程体系;(3)实施导师制,开展个性化教育,实施小班化教学;(4)形成校本培训体系,促进教师形成独特教学风格,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5)梳理、提炼学校文化,利用多方资源,探索更加开放的办学模式,促进学校办学优势的发挥,提高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

学校在推进以优势教育为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课题中,充分认识到:教师是课程实施和课程文化建设的关键性人物。课程文化建设需要通过课程实施这条主渠道来开展,而教师又是课程实施的主要角色,所以,教师能否充分地、科学地发挥自己在课程文化建设中的关键作用,直接决定课程实施的成败得失。近一年来,随着各项工作的推进,学校教师对课程的理解不断加深,优势教育理念不断深入教师意识当中,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也随之发生了根本转变,从不断增加的教师发表、获奖的论文数量就能体现出来。

为了弥补国家课程在理论运用和实际操作方面的不足,学校开设了“青年理财与创业”、“JA学生公司”等课程,为了更好地开展这一校本课程,教师们不断地学习、阅读相关书籍、精心设计教案和课件,积极拓宽自己的知识面,积累大量的教学素材。政治组的教师们还整合收集的教学资料,共同上课,撰写研究报告,先后聘请在证券公司工作的校友来校给学生讲解股票知识,与JA中国志愿者一起开设了学生公司的相关课程。

    【办公范文】栏目
  • 上一篇:贸易企业商业模式(整理2篇)
  • 下一篇:无偿献血证的作用(整理2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