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患沟通的理念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备良好的护患沟通能力,是做好这一工作的先决条件,积极实践、勤奋工作,尝试语言交流的技巧和非语言行动手势的暗示,达到工作中新的理念,体现整体护理在门诊工作中开展的重要性。
整体护理的重点在于护患沟通:整体护理的理论认为,护理人员患者的交往能力和水平,直接印象着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在工作实践中,多数护理人员对护理工作的理论,理解和应用能力还不够,对于患者文化素质水平的沟通,应和患者的文化理论水平相一致,所以,护患沟通应看好对象。
整体护理的难点在于护患沟通:护患沟通的融洽和技巧在很大程度上又反应了医院的服务态度。在医患护患矛盾频发的今天,其中相当一部分原因是沟通不够到位,尤其护理人员以患者接触时间最长,机会最多,护理人员的沟通水平直接印象患者的心理反应。
整体护理开展几年来的弱势:多数患者对这项工作不理解,护理工作者的沟通水平不高,部分还搬用老思路,老办法,沟通技巧验不足。同时在进行心理护理沟通的不大重视,而且目前医院对此工作考核情况及工作缺乏量化指标有一点关系。
见此情况,要认真学习以人为本,科学协调,与时俱进,紧紧抓住心理护理这个主题,摆到护理工作的重要位置上来,以患者为中心,确立整体护理,重在沟通的新理念。
探索有效护患沟通的新思路
在整体护理这个大背景的前提下,探索有效的护患沟通的新思路,护理人员就必须抓住门诊病员的分流诊断,护理及输液的治疗展开卓有成效的护患沟通工作。
抓住患者来院挂号,分流科室诊断的机会:开展首次良好的护患沟通,给患者留下很好的第一印象,护理人员必须以整洁的服饰和蔼的态度,礼貌的语言,疏导患者进入所就诊的科室使患者感到可靠,产生信任感,尤其门诊护理人员是第一服务窗口,面带微笑的一声“您好,有什么事情需要我们帮忙吗”或者“请稍等”等令人亲切的形体语言和话语,必将是患者消除疑虑配合诊治。同时通过初步的接触,要大致了解患者的气质类型和性格,为下一步进行护理治疗工作奠定基础。
要把握好住院患者的心态与门诊轻患者输液治疗的心态:是住院患者,门诊护理人员要简明扼要的将患者的各种情况介绍给住院部的责任护师,入住有床位时方可离开。门诊轻病员需要治疗服药是门诊护理人员的重要护理沟通对象,在责任护师了解患者的大概情况下,要进一步掌握患者的年龄、籍贯、名族、文化程度、道德修养等护理沟通的必备要素。在此基础上,针对患者的不同特点不同疾病进行沟通,使患者了解病情,了解诊疗过程及每日治疗的效果,治疗中还有什么要求等,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通过沟通稳定患者的情绪,是诊断治疗及护理工作顺利进行。
患者治疗出院时,要做好出院后的指导工作,把温馨送到患者的家里。开展好饮食、用药、锻炼、康复的宣教,建立长久的护患联系机制,及时了解患者的康复情况,针对不足及时指导纠正,做到护患双方满意。
【关键词】眼科;门诊;沟通;咨询技巧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03.045
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就诊观念和就诊要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眼科门诊长期存在患者多、家属多、检查和治疗项目多、门诊医生少等问题[1]。因此,要求护士必须具备眼科常见疾病的基本知识,掌握高超的专科护理操作技术,同时还要具备良好的沟通咨询技巧,提高护理质量,增加患者满意度,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1提高自身素质
1.1注重第一印象门诊是医院的重要窗口之一,门诊护士的工作表现直接关系到医院的形象和声誉。良好的第一印象能使护士在短时间内获得患者的好感和信任,护士应礼貌待人,衣着保持大方、得体,态度温和和蔼、诚挚,谈吐文雅,树立“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掌握交流技巧,增强语言表达能力,用实际行动关爱患者,贴心服务,爱岗敬业,以热情饱满的状态迎接每一位患者。
1.2加强专科护士的业务培训眼科门诊患者多、检查多、治疗项目多,几乎所有专科检查都集中在门诊,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必须全面了解专科各种疾病及治疗护理要点,加强业务学习和知识的更新,提高技术质量,潜心钻研,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做好诊室准备工作,维持好就诊秩序,诊室内保持安静。及时正确分诊、预诊和开展健康教育,充分利用患者候诊时间,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灵活多变的形式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2针对不同患者的语言沟通及护理
2.1初诊者的语言沟通及护理面对陌生的就诊环境感到困惑、茫然,迫切希望护理人员能给予引导。门诊的患者多、就医心切,常会出现不必要的争吵。门诊护士要富有同情心,视患者如亲人,理解和体谅疾病给患者带来的烦恼和困难,及时掌握患者的心理和需要,及时耐心地给予帮助。主动介绍医院环境和就诊流程,耐心解答他们的问题,合理规范地疏导管理,避免和减少患者就医时的紧张和候诊时的拥挤,缩短等候时间,使门诊工作流畅、高效。共同创造出一个安静、整洁、有序的就诊环境。
2.2急诊患者的语言沟通及护理眼科急诊多以眼外伤多见,患者缺乏心理准备,对突发事件产生恐惧不安心理,门诊护士应掌握轻、重、缓、急的原则,协助患者提前就诊,配合医生积极治疗[2]。接待患者时态度和蔼、热情、耐心,动作要迅速,操作要熟练,做好思想工作,消除患者对疾病的顾虑,取得患者的配合。同时以坦诚的态度做好其他候诊患者的心理疏导,争取最大的理解和支持。
2.3老年患者的语言沟通及护理随着年龄的增加,器官功能的减退,老年患者多表现出固执、多疑、行为缓慢、爱唠叨、焦虑等。护士应耐心倾听他们的主诉,不要轻易打断他们的谈话,或表现出不耐烦的情绪。对老年患者要满怀爱心、耐心和诚心。根据不同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等给予患者一个恰当的称呼,尊重他们的人格和权利。交谈时注意语言艺术和沟通技巧,言谈举止要适度,面带微笑,语言要和气,吐词要清楚,用真诚的行为和细致周到的服务换取他们的信任,激发其积极情绪。
2.4儿童患者的语言沟通及护理孩子是现代家庭的主体,一旦就诊则全家出动,上至父母,下至亲朋,医护人员需要对每位家属提出的问题做出解答,稍有疏漏,就会引起不满。医护人员熟练使用语言性沟通和非语言性沟通[3],接待患儿时面带微笑,身姿端正,声调平缓,眼神要流露出亲切和关注,多使用鼓励性语言,取得患儿的信任,主动配合各项操作。对不同的交谈对象采用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
2.5门诊手术患者的语言沟通及护理对门诊手术患者须进行手术前的健康教育,仔细阅读病历,了解病情,耐心细致地向患者解释各种疑问,讲解手术的必要性和安全性,详细介绍该项手术的名称、麻醉方式、手术目的、过程及配合要点,用疏导的方法去解除患者的紧张情绪,消除患者对手术的恐惧感,增强其信心。用适当的语言交代术前各项准备工作、术中配合及术后注意事项,使患者以最佳的身心状态配合手术。进入手术室,患者普遍存在有不同程度的紧张和恐惧,缺乏安全感,这时护理人员应诚恳地向患者进行解释、安慰[4],手术过程中护士始终守候在患者身边,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术后主动向患者说明术中情况,肯定患者在手术中的积极配合。同时对患者现有的不适给予解释和疏导[5],详细交待注意事项、用药方法及复查时间。
3眼科准分子激光手术的咨询沟通技巧
3.1电话咨询的患者通过电话咨询的患者,大多数都是愿意来院就诊的潜在人群。电话咨询人员的表现是医院留给患者的第一印象,患者往往通过咨询的结果,判断是否来院接受治疗,如何说服这些潜在的患者来医院就诊需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除了具备商业化的电话咨询服务要求外,比如礼貌、耐心、热情,同时还需具有很强的专业知识。强调最重要的是患者能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安全的手术和更好的术后视力,并且应明确地建议患者来医院接受检查。
3.2来院咨询的患者对于来院咨询的患者,咨询人员应与患者建立朋友式服务的医患关系,举止大方,态度和蔼,通过交谈了解患者的需求,耐心解答各种问题,介绍不同的术式和设备的特点,然后根据患者自身的条件和期望值,推荐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法。交谈结束前记录下患者的联系方式,询问患者知晓医院的渠道和请他向朋友介绍你的医院,这不仅会给患者一种受到重视的感觉,还有助于提高医院的知名度。
3.3术前谈话准分子激光屈光手术前,了解患者要求做手术的动机非常重要。要特别注意向患者解释手术的效果及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经过耐心讲解和谈话,消除患者不切实际的期望,对手术的疗效更容易满足。术前要了解患者的年龄、职业及对视力的要求,制订个性化的手术方案。术前还需要通过谈话、录像或宣传册向患者介绍有关手术的原理、过程、手术方法,增进患者对手术的了解。
对于综合性医院来说,想要吸引更多的患者来到医院,除了拥有先进的医疗设备和专业的技术水平外,还需要在细节上满足患者的需要,更应该在医疗沟通、咨询方面给患者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提高医院的知名度,这样才能不断地提高整体的医疗服务水平,在未来的医疗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为患者提供优质满意的服务,沟通咨询技巧不仅提高了护士的综合素质,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还有效减少了医疗纠纷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董桂霞.眼科门诊病人需求分析与管理对策[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9):1080-1082.
[2]林英,杨霜.门诊候诊患者的需求调查及护理对策[J].护理学杂志,2005,20(15):78.
[3]赵红,苏建华,乔丽娟.护士的礼仪与护患关系[J].哈尔滨医药,2006,26(5):100.
[4]雷亚文,杨晓莲,杨丽娟.浅谈护理工作中的服务艺术[J].中国医学创新,2011,1(5):129.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2.325
3月份落实卫生部“三好一满意”的活动原来,医院在门诊窗口下了很大的决心,并在门诊开展了优质服务活动,这样护士与患者接触更频繁,因此掌握沟通技巧对于缓和护患之间的矛盾,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护士应该具有自我形象
良好的第一影响在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中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护士的仪表、姿态、言行、举动都直接影响着每个患者。在优质服务活动中,护士应衣着整齐、淡妆上岗、举止应端庄大方、热情、自动去迎接患者,从而减少患者的恐惧心理。和蔼可亲、平易近人是沟通的先决条件,也是护士良好修养的表现,而护士的良好形象往往是护士与患者沟通的关键起点,它使患者对护士有一种亲切感,有利于护理工作的开展。
沟通技巧
学会倾听:倾听是沟通中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一项技巧。护士与患者交谈时要耐心,专心去听患者的倾诉,注意保持眼神的交流,在交谈过程中,护士要使自己成为有效的聆听着,从而做好患者的诊前分流。
运用语言技术:①语言是交流的工具,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因此针对不同的患者应采用不同的语言沟通方式,对文化程度不高的解释,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与其交流,对新来就诊的患者需要耐心解释、正确指引,使护患沟通在和谐的气氛中进行。②使用礼貌性、体贴关怀的语言,首先要尊重患者,礼貌用语,主动上前迎接患者并问一声:“同志,您哪儿不舒服”当患者多时,要做好就诊秩序,应使用“对不起”、“请稍等”等礼貌性语言,并做好相应的解释工作。③注意说话的语速和语调,护士与患者说话时要根据不同的患者使用的语速和语调,对老年人语速要慢,声音要大,对年轻人说话语调勿过硬过高,否则会影响护患沟通,甚至加重患者的病情,正是语言可治病也可致病[1]。
非语言沟通技巧:非语言沟通技巧是指伴随着语言沟通时的一些非语言行为,也称为体态语言[2]。在门诊护士工作中,患者可以从护士的面部表情、目光接触中得到关于疾病的信息,因此护士要提倡微笑服务,以微笑接待每1例患者,从而更好地了解患者的身心要求,改变服务态度,缩短护患距离,特别是对儿童、老人给予必要的触摸,来体现对患者的关怀,从而对沟通交流都有促进作用。
在护理学飞速发展的今天,在与患者沟通时,一定要抓住不同的沟通契机,恰当地应用语言或非语言沟通技巧,对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纠纷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