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作文网

畜牧学研究方法(收集2篇)

时间: 2024-06-08 栏目:办公范文

畜牧学研究方法范文篇1

加强草原生态保护,促进牧民增收,对于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加快牧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正是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的重要性,学术界很早就开始了相关的研究,取得了一些富有价值的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从经济学角度进行的研究。许成安等运用“公共资源悲剧”理论讨论具有公共资源特点的草原在各个经济主体竟相使用的情况下必然导致过度利用和退化的可能性,认为当不存在集体协调机制时,每户牧民都从自身利益极大化这一目标出发而独立决定的养羊总量是大于一户牧民(或存在集体协调机制时)所决策的养羊量的。李仲广等(2001)采用草原资源的生物学模型,通过放牧活动的“成本—收益”分析,对过度放牧进行了数量界定,进一步分析了过度放牧与环境恶化的经济学原因:草原资源的产权不完善,以及产权不可以交易与转移等;草原资源没有被市场所涵盖,没有能反映牧场潜在成本和使用成本的市场价格,在普遍存在的规模偏好驱使下,放牧活动量趋于达到最大可持续放牧量。与国内学者的研究结论相反,ElliotFratkin和RobinMearns(2003)认为牲畜在草原上的灵活迁移是使草原畜牧业和牧民生存保持可持续性的基本条件。而土地产权明晰、牧民定居这些我们一贯认为是促进牧区发展的措施也被认为导致迁移性下降而受到质疑和否定。Elli-otFratkin等指出:牧区的发展政策一直受GarretHardin“公地悲剧”理论的影响。实践证明这些观点指导下的政府干预是消极的,而且经常是灾难性的。建立新的牧区发展途径的核心是,承认牲畜灵活迁移的必要性,土地产权政策、基础设施建设、购销和金融等社会化服务及其他政策都必须服从于牲畜灵活迁移这一基本要求。政策因素对草原生态环境的影响。中国草原问题的国外研究者表现了对制度和政策问题的特别关注。约翰•W•朗沃斯和格里格•J•威廉森(1994)在其合著的《中国的牧区》中提到:1949年以后,牧区人口的不断增长对草原的压力可追溯为中央政府的三项基本政策措施:在牧区扩大开垦;实行户籍制度;给予少数民族计划生育方面的特权。这三项全国性的政策已制约了牧区经济的持续性发展。世界银行《中国:空气、土地和水》(2000)报告中提出:“同中国的许多‘生态建设’一样,草原生态环境建设重点几乎完全放在投资上,却很少关注根本性的社会问题与管理问题,而这些问题才是自然资源管理问题的核心。”国内学者也提出类似的观点,在牧区城镇化进程中,由牧民定居而导致的草原退化问题仍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牧民定居过程中,只重视生活方式的转变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忽视了传统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贺卫光,2003)。气候变化对草原生态的影响。世界银行《中国:空气、土地和水》(2000)报告中用专栏的形式提出了“非均衡模型及其同中国草地畜牧业的相关性”。指出:很多干旱草原生态系统是“非均衡”系统,植物增长和草地的生产力更多地受气候的影响而不是畜禽存栏率的影响。吕晓英,吕胜利(2003)以青海省青南地区、甘肃省甘南州、四川省甘孜和阿坝州、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以及新疆伊犁地区为代表,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扼要叙述了牧区存在的主要问题,重点探讨了出现上述问题的自然和制度两大根本原因,特别是通过大量气候资料的统计分析,揭示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主要牧区普遍气温升高、蒸发量增多,不少地方降水量减少,导致环境恶化,草地“三化”严重,鼠害猖獗,草地生产力下降,已严重影响到牧区的生存和发展。秦海蓉、孔庆秀(2005)认为草地退化是由自然因素、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仅从气象因子来分析,干旱和大风是导致草地退化的主要原因。基于草原管理与草畜平衡视角的研究。魏立男等(2003)将草原生态系统理论和系统管理理论相结合,提出了草原管理的四项基本原则:一是对草原生态系统,要立足于生产、生活和生态的统一。二是要增加物质和能量投入。三是要因地制宜与分类管理。四是要掌握草地资源开发利用的限度。许志信、陈玉琦(1997)着重强调了平衡的观点,分析了内蒙古草原出现的各种问题后提出: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和措施应走生态牧业发展道路,在牧草资源数量和家畜数量之间寻找一个合适点,在这个点左右进行牧业生产。从人口压力角度进行的分析。包玉山、周瑞(2001)的研究发现,滥垦草原、盲目移民的结果使草原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而沙化退化;农耕范围和沙化退化面积的迅速扩大,使草场面积不断缩小而加剧了草畜矛盾和人畜矛盾;而草畜矛盾和人畜矛盾的加剧又造成草场的沙化退化和草场面积的进一步缩小。在草原牧区,养活一定的人口需要一定的牧畜,放养一定的牧畜需要一定的草场;在草场给定的情况下,人口越多,生活水平越高,就越需要增加牧畜头数,就越容易超载过牧导致草场退化沙化。许成安等人(2001)也提出“人口迁移或减少牧区人口数量”的对策主张。从法律制度等方面进行的分析。王补元等(2001)对草原执法的各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提出要全面贯彻草原法律、法规;大力开展草原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工作;强化草原执法工作,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开采矿物等草原破坏行为。其他相关研究。牧户采用草原保护的行为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与牧民的文化和价值观、社会经济特征以及广泛的政策和政治背景的问题交织在一起。因此,不能实施单一经济激励措施影响牧户的草原保护行为(洪冬星,2011)。尽管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正在顺利实施,但各地进展并不平衡,奖补政策落实较慢。留在草原的牧民生产门路越来越窄;转移出来的牧民缺乏技能,语言不通,就业困难。禁牧减畜与促进牧民增产增收也存在矛盾。落实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赵鸣骥,2011)。草原生态建设治理的力度,没有破坏的力度大,原因主要是大自然因素和历史基础和国力,具体表现为认识、投入、监管、科技支撑等四个方面(李小健,2010)。

2牧区草原生态环境现状以及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

伴随着牧区资源开发利用向深度和广度的拓展、经济的快速发展,牧区的环境保护削弱,环境退化速度没有得到控制,资源正在被过度、过速地开发利用,牧区经济持续发展的环境基础遭到破坏,直接影响牧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潘建伟,1999)。由于牧区环境的恶化,牧区的生态安全就成了最突出的问题,人地关系不协调是其中的主要原因。近50年来,不合理的制度与政策、各种人口问题、社会活动问题的作用的确非常突出,但是在各种因素中,核心因素是“人口因素”,表现为相对于牧区生态环境特性而言的人口规模不合理以及不合理的牧区居民经济行为和消费行为(于存海,宋跃飞2007)。对于牧区的环境问题的恶化,好多学者探索了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约翰•W•朗沃斯(1994)认为1978年以后广大牧民都亲身经历了公共政策方面的诸多领域的改革。与此同时,中国牧民获得了一套全新的生物的、机械的和信息的技术。政策变革所带来的鼓励与刺激与现在有的新技术相互作用,获得了一些巨大的近期收益。但与此相矛盾的是这种政策———技术的互相作用所产生的收益对牧区的长期持续性发展构成了主要威胁。简言之,1978年以来所取得的成就是以草原为代价的,那就是,为了在近期内提高生活水平,致使主要的现有的自然资源已经遭到破坏,从长期看,这种发展战略是不会长久的。格里格•J•威廉森(1995)认为1949年以后,牧区人口的不断增长对草原的压力可追溯为中央政府的三项基本政策措施:在牧区扩大开垦;实行户籍制度;给予少数民族计划生育方面的特权。总括起来就是,这三项全国性的政策已制约了牧区经济的持续性发展,结果造成了牧区的长期贫困和环境的长期退化。秦海蓉、孔庆秀(2005)认为草地退化是由自然因素、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由于生态的失调,导致气象灾害、生物灾害的频发,草地的严重退化。由于草地的退化反过来作用于生态环境,周而复始,恶性循环。仅从气象因子来分析,干旱和大风是导致草地退化的主要原因。此外,人口的过快增长、牲畜超载以及人为的不适当活动和不合理的放牧、不科学的技术措施是加速草原退化的直接原因。贺卫光(2003)指出在牧区城镇化进程中,由牧民定居而导致的草原退化问题仍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调查资料表明:目前所采取的一些定居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对草原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其根本原因在于牧民定居过程中,只重视生活方式的转变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忽视了传统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杨维军(2004)总结的牧区环境恶化的原因主要是:一是人口增长过快;二是资源开发过度;三是管理失控。张天华(2001)认为有些牧区薪柴极为短缺,加之地广人稀及交通不便,致使煤、石油制品等商品能源在牧区的销售水平很低,导致牧区能源严重短缺,牧民长期以来都是用畜粪和草皮作为燃料以维持最低水平的生活用能,生产用能基本没有。由于人与草争肥(畜粪),以及草地得不到灌溉,使得牧草质量下降,草地生态环境退化。

3牧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的原则和目标

可持续发展原则:正确处理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的关系,着眼于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草畜综合整治原则:从草与畜两个方面加以综合整治,同时辅以必要的行政、法律手段。科学技术领先原则:注重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和种草养畜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潘建伟,1999)。环境治理的目标是:建立合理的农林牧结构和畜牧业内部结构,提高草地生产能力和牲畜对草地资源的转化能力,改变超载过牧和冬春缺草现象,实现由草畜矛盾向草畜平衡的转换。制止乱挖、乱垦草地和掠夺式经营,保护现有动植物资源,重建草地良性生态循环体系,保护长江、黄河中下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畜牧业实现由以发展牲畜头数为主的数量型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主的质量型、以消耗资源为主的外延型向科技含量较高的内涵型,以原始游牧为主的粗放型向定居、半定居放牧为主的集约型转变,促进川西北牧区社会经济全面发展(黎怀鸿,王玉蛟1999)。

4解决牧区生态环境问题的对策

畜牧学研究方法范文篇2

关键词:畜牧业;循环经济;模式;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16)06-03-03

TheLiteratureReviewontheRecyclingEconomyofAnimalHusbandry

Huzhongyingetal.

(SchoolofEconomyandManagement,WestAnhuiUniversity,Lu'an237012,China)

Abstract:Withthedevelopmentofeconomy,thelivestockindustryhasaincreasingcontributiontotheagriculture,butthedevelopmentofstockraisingstillhasaseriesofproblems,themainwaytosolvetheseproblemsisdevelopingcirculareconomy.Firstly,thisarticlebrieflyintroducesthedevelopmentofstockbreedinginourcountry.Secondly,retrospectstheconnotationandoperationprinciplesofcirculareconomy,andpointsoutthatcirculareconomyisasustainableeconomyachievingbothecologicalbenefitsandeconomicbenefits,andthensummarizestheresearchproductionofthecirculareconomyofthedomesticlivestockfarming.Finally,givesabriefevaluationonthecurrentresearch.

Keywords:Animalhusbandry;Thecirculareconomy;Mode;Develop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畜牧业经历了从缓慢发展到全面快速发展,再到质量提高,结构优化,经济效益增加,使畜牧业从农业补充地位上升为农业支柱地位。现在的畜牧业在农业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在某些省份甚至占到了农业总产值的40%以上,已由传统农村副业成长为独立产业。在个别地区甚至成为农业发展的主导和核心产业。在市场需求的大力推动下,畜产品消费不断增加,予计,我国畜牧业总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将有望在2023年达到45%以上[1]。

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产业之后,对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广大农民致富,改善城乡人民生活,社会的稳定团结,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畜牧业的不断发展,饲养牲畜的数量也不断增加,从而加大了环境对畜牧业的承载力度,在部分省份已经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为此,必须改变原有的发展模式,寻找更为健康绿色的发展模式,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协调发展,其中循环经济则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主要途径。

1循环经济的内涵与原则

最早由K・波尔丁(美国经济学家)提出的循环经济是一种以生态经济为本质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根据后者对它的研究可以将它的内涵概述为通过对资源的循环利用以减少社会生产过程中自然资源的投入和废弃物的排放,将社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和破坏降到最低,从而达到节约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从狭义和广义2个角度来定义循环经济一直都是学术界的普遍观点。

狭义循环经济之所以定义为狭义,主要是因为它将经济的循环单单立足在对自然资源和废弃物的循环利用这一简单的层面上。最具代表性的有诸大建的“自然资源―产品和用品―再生资源”的经济活动组织模式理论。他认为只有让所有能源和原料能在社会生产循环中得到充分利用才能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2]。传统经济与循环经济的主要区别在于传统经济是“资源消费―产品―废弃物排放”的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而循环经济是“资源消费―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3]。

广义循环经济的广主要在于它将经济发展融入生态与社会发展之中,追求三者的最佳理想组合。广义循环经济不再单独讨论经济发展,而是经济发展纳入生态发展,社会发展之中,以维护生态平衡为准绳、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冯之浚认为发展从强调人力生产提高转变为重视资本的循环经济是一次深刻的范式革命,因为它与生产末端治理模式有着本质的区别[4]。

专家学者在对工业循环经济进行研究时提出3条基本原则:减量化原则。通过在生产过程的输入端减少自然资源的投入从而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再利用原则。即在生产的中间环节延长产品的使用期限和增加服务强度使得自然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再循环原则。针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再循环利用,从生产的终端减少生产活动对环境的污染。这种在生产过程中全方位的环保原则得到了学者们的普遍认可。但是也有学者提出不同看法,例如徐匡迪提出“4R”原则: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再制造[5]。催何瑞提出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再回收“4R”原则[6]。李干顺在此基础上提出“6R”原则: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可再生+可替代+可恢复重建[7]。无论是“3R”原则还是“4R”原则,甚至是“6R”原则,虽然它们表面不同,但其本质都是一样的,都是为了追求人与自然、经济的协调发展,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2国外研究动态

循环经济理论自提出后就受到了国外学者的高度重视,并在不断地探索研究中将这一理论转化为实际。发达国家循环型社会形成的前提是通过明确的法律条文保障循环经济的发展,以法制化推动社会化。美国在世界循环经济立法中处于领头地位,现在全国大约有50%以上的州制定了不同形式的有关法律法规。德国现有约8000部环境法律法规,所以一直处于世界循环经济立法的前列。日本循环经济立法虽然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但是世界上最完整的循环经济法律体系在日本[8]。欧美地区饮食以畜产品为主,自然畜牧业发展优于我国,所以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形成了一系列的成熟的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学者们对此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得出:北美地区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发展以机械化为主,密集使用技术、资金、土地资源的集约化大农场道路;欧洲地区则走以机械作业为主,密集使用技术、资本的具有欧洲特色的家庭农场发展道路,避开土地、劳动力相对短缺的劣势。将其细化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大规模工厂化畜禽养殖模式(美国、加拿大),农牧结合、环境有好的适度规模经营畜禽养殖模式(日本,韩国),以天然或人工草场为基础,现代化围栏放牧畜牧业模式(澳大利亚,新西兰)。

发达国家为增强本国畜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力,大力推进畜牧业的规模化经营,优化畜禽产品结构、强化产品质量安全体系;补贴畜禽生产者,关注环保与动物福利,重视以畜禽科技进步带动畜牧业发展。

3国内研究动态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畜牧业的不断发展,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随之关注我国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专家学者也越来越多。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以及现代化的崛起都以畜牧业的发展为前提,所以余在岁在对安徽省畜牧业进行研究时提出要进一步摆正畜牧业在全省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建议各级政府部门和农村各级领导真正把畜牧业摆在应有位置,努力解决畜牧业发展中的问题切实保障畜牧业发展[9]。但是,现阶段我国畜牧业仍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张晓辉,梁森在对中国畜牧业发展状况和展望研究时提出,由于缺乏对动物疾病的严格检验和优先防御机制,导致我国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甚至国内的消费者对畜产品的消费信心都不高[10]。我国许多地方畜牧业生产依然以传统的高资源投入为主,随着直接导致了少数地方出现的人畜资源相争的局面。畜禽粪便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随着畜牧业的发展畜禽数量不断增加畜禽排泄物也不断增加,但是对畜禽粪便的跨区域运输难度大、成本高,所以对于畜禽粪便的处理只能在本地区自行消化。而土地对畜禽粪便的吸收是有限的,这就导致了大量畜禽粪便随雨水进入土壤造成土地氮、磷严重富集化污染环境。

学者们在针对我国畜牧业发展现状,提出一系列保障措施,解决如何发展我国畜牧业这一命题。畜牧业循环经济的发展要充分发挥经济手段在循环经济中的调节作用,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鼓励公民进行绿色生产和消费。在产业化不断发展经济发展以产业化为主的当下畜牧业要想发展壮大就必需以产业化为导向,各级政府要积极推进畜牧业产、供、销一体的产业经济模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畜牧业的发展要牢牢抓住科学技术以科技化为手段,大力发展畜牧业高新技术,构筑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科技支撑体系;畜牧业的发展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当今畜牧业的发展要走生态道路以长效为目标实现畜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有机结合,促进畜牧业的长久发展;要以点带面,大力推进示范基地建设并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带动畜牧业循环经济全面发展。韩洁,焦钢,蒋永宁在对云南畜牧业进行研究时得出以下结论:云南省人们对循环经济的认识还不足。所以,推进云南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是加强对循环经济的宣传和推广增强公民对循环经济的认识与了解减小循环经济推广的阻力,现阶段我国循环经济立法还不健全,所以云南省当下急需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法规加大对畜牧业生产的监管;云南省畜牧业发展缺乏自主创新能力,要想发展就必需强化自主创新能力,调整畜牧业的产业结构发展规模养殖[11]。

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成果。安徽省畜牧业在发展中形成了5个具有地方特色的畜牧业产业带:城郊奶牛产业带、淮北黄牛产业带、江淮猪鸡产业带、沿江水禽产业带、皖西无公害生态养殖产业带。张藕香根据每个产业带的区位优势和特点进行归纳,提炼出4种适合安徽的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第一种,生态模式。该模式将畜禽的粪便作为其他有经济价值的生物的食物来源;第二种,生态能模式。就是利用畜禽的粪便发电或生产沼气;第三种,生物发酵零排放模式。通过生物发酵的方式降解畜禽粪便;第四种,禽粪膨化模式。先将禽粪晾干,然后再进行膨化处理以减少污染[12]。理想的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具有以下特点:第一,环境保护,社会可持续发展一直是当下的热点话题,而畜牧业作为一个污染较大的产业要想发展壮大就必需协调好于生态和社会的关系追求三者的协调发展;第二,理想的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要能够协调统一好企业与农户的关系实现企业与农户的共生共赢,而“龙头+基地+农户”的组织模式可以很好的做到这一点;第三,采用“自然资源―清洁生产―绿色消费―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模式;第四,理想的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要能够在全国范围内普遍施行,这就要求它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普遍的代表性[13]。毛来荣认为,物质能量循环利用模式,对排泄物综合和开发利用模式以及生态型、设施型和环保型的循环经济模式是具有创新意义和普遍价值的几种,应该大力提倡和鼓励发展。但对于许多地方农民采用的“立体养殖”的发展模式即“饲料―养鸡―鸡粪―养猪―猪粪―养鱼―鱼塘―底泥―农作物”的模式应该亮“红牌”叫停。他认为这种立体的循环模式会造成物质和营养的富集化,导致更严重的环境污染,另一方面,这种“鸡―猪―鱼”的跨物种行为给疾病的交叉并跨物种传播创造了条件,导致病毒的变异和扩大了病毒的危害[14]。

4结语

综上诉述,我国畜牧业循环经研究已取得相当的成果,但也存在诸多不足。就研究领域来说,成果大多集中在对我国畜牧业发展现状以及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的意义的研究,对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较少。大对数发展中国家的畜牧业发展所走的道路是发达国家之前所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所以对发达国家畜牧业循环经济的研究有助于促进我国畜牧业循环经济的发展,但是我国学者对发达国家畜牧业循环经济的研究较少。我国畜牧业循环经济缺乏系统的制度保障,此部分有待学者们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谢双红,王济民.加快畜牧业可持续发展[J].中国禽业导刊,2008(03):24-25.

[2]诸大建.从可持续发展到循环型经济[J].世界环境,2000(03):6-12.

[3]毛如柏.关于循环经济理论与政策的几点思考[N].光明日报,2003-11-03.

[4]冯之浚.论循环经济[J].中国软科学,2004(10):4-12.

[5]李晶.未来工程科技应走绿色制造道路[N].中国经济导报,2005/03/24(C02).

[6]崔和瑞.基于循环经济理论的区域农业可持续模式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4(02):15-19.

[7]李赶顺.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J].河北大学学报,2002,27(03):37-41.

[8]吴季松.循环经济[M].北京出版社,2005.

[9]余在岁.安徽畜牧业经济发展的若干思考[J].安徽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995,02:19-21.

[10]张晓辉,梁森.中国畜牧业发展状况和展望[J].农业展望,2007,1:41-44.

[11]韩洁,焦钢,蒋永宁.依托循环经济发展云南畜牧业[J].专家视点,2006,06:26-28.

[12]张藕香,李玮.安徽省畜牧业可续发展循环经济模式研究[J].生态经济,2010,03:56-58,109.

    【办公范文】栏目
  • 上一篇:提高胰岛功能的方法(收集2篇)
  • 下一篇:美人鱼经典台词(收集2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