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作文网

新技术如何定义(收集2篇)

时间: 2024-06-10 栏目:办公范文

新技术如何定义范文篇1

关键词:新媒体艺术;赛博格理论;二元论;人机共生

一、关于赛博格理论的概念和新媒体的定义

(一)新媒体艺术的定义

新媒体艺术在利用技术的同时对现实生存感受进行感性的描述和表达,立足于现实对未来进行虚设和想象,走在新科技实证思维的前面,在现实意义上它们警示和指导着人类的发展科技的方式和反思人类自身的思维模式以及行为方式。

当代艺术逐步发展到今日,分类越来越多,而新媒体占据社会主要的地位,西方学术界将其进行定义为Newmediaart:利用了现代科技技术手段和新型的媒体表现形式,去表达艺术家理念的艺术作品。

(二)赛博格理论

赛博格(cyborg)是美国学者柯林斯和克兰给一种在1960年能够从地球上生存下来的新人类起的名字。英语“cyborg”是合成词,字面意思为“受控机器”。是指混合了生物体与机器体的人类。如何解除肉体限制,拓展心灵空间,人类是否正在逐步成为身体与精神的混血儿——赛博格。这种思想被称为赛博格理论。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唐娜·哈拉维(DonnaHaraway)教授作为这一理论的先驱,唐娜·拉维提出赛博格的深层次文化和社会隐喻:模糊两者边界。赛博格不仅代表了人机共生体,她还将赛博格用来反对一切二元对立关系:身体的意义不再存在,男女之间的区别不再必要,积极地结束了恐惧,女人的焦虑和孤独。她在技术层面上的半机器人概念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具有技术文化、政治和哲学多重视角的开创性概念,从而形成了她独创的女性主义观。

(三)赛博格理论与新媒体艺术作品的结合

如今我们正处于不同于传统艺术文化领域的图像媒介时代,如今的艺术结构早已产生巨大的变化,电影电视,网络多媒体等新型媒介使得观众被带来全新的感官體验,新媒体艺术带来的虚拟与现实的交互,多元的感官沉浸体验,多元的碎片化的信息传达方式等,都是传统文本形式无法比拟的。新媒体的审美特征和实践机制是超然于其他传统艺术领域的,它以一种广泛而模糊的形式存在和发展起来:技术与艺术相融合多元跨界,在现实和自我之间取得微妙平衡。这种广泛与模糊,也应证了哈拉维思想中的一种边界的模糊,反对传统的二元对立。

二、新媒体艺术中呈现的塞博格理论观

(一)后现代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认为:科学如同性别一样,是社会文化建构的产物,并未纯粹的认知活动。后性别的赛博格象征着逾越二元对立的界限,融合不同的物种,性别的定义被模糊。性别不应该是由生殖器官界定的两种身份,这其中应该存在着无数的中间值,即一个广阔的区域,让每个人可以自由的选择一个合适值。20世纪的酷儿运动,LGBT运动,女性主义运动,都在逐步证明人们也更希望对自己的性别有更多选择的权利。

(二)人机共生

说到“改造人类”,凯文·沃里克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位控制论教授在1998年成为这个世界上第一位半机械人,他将一个国家无线电系统频率进行识别技术芯片植入到左臂。他也为自己的妻子Arena植入了同样的芯片,两片芯片会使得夫妻二人相互连接。意思就是如果有一方产生了移动,另一位就会感觉到一股脉冲。再到后来,更多人希望可以搭建一个基于机器人神话的现实。他们称自己为半机器人艺术家或定义他们的作品为半机器人。机器人的能力受限永远只是暂时的,随着科技技术的发展,我们跟着赛博格迈出的步伐,最终会实现“脑的突破”,这是人类的全部层面也会达到革命性的演进。

三、新媒体艺术中运用赛博格理论的几种形式

(一)影像艺术

著名影像艺术家林恩·赫舍曼,她作为第一批前卫艺术家,由于当时创作主题较为超前,林恩的作品和她本人沉寂了非常长的一段时间,近些年来,随着社会人们对科技与身份认同的重视发展程度不断加深,她的作品逐渐受到大范围的广泛认可。1973年到1978年,她完成了她的代表作《罗贝塔·布雷特莫》,罗贝塔是一个虚构的女性身份,她的现实社会中任何可以被证明其身份的东西都是虚构的。与其说林恩制造了一个虚拟身份,不如说她精心设计了一个仿生人类角色。罗贝塔的形象被刻意的设计过,标准制式的连衣裙,金色大波发卷发,鲜红色的披肩外套加上圆点裙,好似画报模特一般,是可以被任意复制的生命体。

(二)生物艺术

在哈拉维赛博格理论中,喀迈拉是避不开讨论的一个重要角色,她说希腊神话中的吐火女怪,狮头羊身蛇尾,是一种怪异的组合体。这是被认为体现了赛博格生物的最初意象。埃德瓦多的荧光兔也正体现了赛博格理论中的“杂种”含义。作为生物艺术的开创者。2000年,在各行各业人士和科学家的帮助下,他的第一只荧光兔KAC诞生。KAC的绿色荧光兔子中含有绿色荧光蛋白。日光下,Abla不过是一个一只再正常不过的普通家养兔子,而在蓝灯照射下,Alba马上焕发出明亮的绿光,让人惊讶于科技改造生命的力量。

新技术如何定义范文篇2

关键词:可供性;新闻生产;关系与互动;媒介与技术;物质性

“可供性”是最先诞生并应用于生态心理学领域的一个概念,是一种强调“关系”与“互动”的理论,揭示“环境”与“行为”的协调关系。智能技术应用下的新兴融合新闻形态给新闻消费的社会形式与社会功能带来了深刻变化,学界的研究存在着“过度社会化(社会建构论)”和“社会化不足(技术决定论)”的两极对立,如何把行动的物质性与行动的社会性整合起来呢?吉布森的可供性理论可以作为一种创新视角引入研究中。

一、可供性理论内涵与应用梳理

“可供性”最初是由生态心理学界著名学者吉布森提出,用于解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往我们看待周边的事物,总认为事物是独立存在的,这其实是一种割裂的视角,“可供性”告诉人们人与物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实践的达成是建立在人与物的互动过程中的。

(一)可供性———强调“关系”与“互动”的生态心理学理论

吉布森认为动物具有选择性地感知环境中信息的能力,因为这些信息与动物的生存密切相关。生物感知环境不是通过它的本质,而是通过它能提供的行动可能性。此外,相同的物体对于不同的认知对象会提供不同的行动可能性,例如一棵树对于猴子而言就是躲避捕食者的避难所,而对于长颈鹿而言则主要是食物的来源。可供性理论的具体意指引发了后续生态心理学领域的广泛争议。Turvey从现实主义的视角将可供性理解为一种环境的倾向性属性。有学者对Turvey的观点提出质疑,认为可供性是动物—环境系统的属性,它并不涉及具体的行为。可供性是行动的机会,立足“关系”的理解认为可供性根本就不是一种属性,而是一种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学者孙凝翔、韩松(2023)认为,吉布森的“可供性”是针对唯意志论和决定论对立的二元论的立场而提出的一种理论视角,既维护主体之能动性使之摆脱控制,又严格拒绝知觉中的任何建构性。可供性理论采用的是一种主体间性的视角,提供了一种辩证但又不失敏锐度的认知工具,它在功能主义、个体能动与建构主义之间构建起一个关系性框架,关注个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互动实践过程。

(二)可供性在其他研究领域中的使用

1.设计学研究美国认知科学及人机交互学者诺曼将可供性概念引入设计学领域并进一步发展了这个概念,探讨日常用品的设计功能如何影响用户的使用行为,在技术设计和人机交互领域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诺曼认为在设计学领域,人们以设计的方式来塑造物体和环境的可供性,区分了“通过设计提供的行动可能”与“用户感知到的可供性”,认为设计师就是要确保设计所提供的行动可能性是容易被感知的。此外,学者Gaver提出用可供性的概念代替认知方法,认为可供性这一概念提供了知觉和行动之间的直接联系。他将可供性应用于人机交互的界面设计中,关注技术与用户之间的基本交互,并认为一些隐藏的或错误的可供性会给用户使用带来负面影响,而这一概念对于改进设计、提升产品的交互体验具有重要意义。2.信息技术系统研究可供性理论对于解释人和环境之间的实践活动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在组织与技术、信息研究等领域中也应用到了可供性理论。有学者认为从现实主义或本质主义的角度看待可供性理论或对其进行关系性的解释,对于定义技术有着重要的影响。学者Faraj和Azad将可供性定义为“关系结构”,强调关系的多样性,认为它不是技术或者人的单一属性或功能。学者Fayard提出物质和社会两个维度的解释,同时承认可供性的倾向性和关系性,并且采取一个综合性视角来解释物质环境如何塑造实践,而不是决定实践。受到可供性理论的启发,学者逐渐意识到重点关注涉及技术的实践和行动的重要性,而不是孤立地关注技术,因此比起技术应用带来的可能性,人们更应该关注实践的可供性,例如交流、协作或非正式的互动。3.传播学研究随着社交媒体在全球的兴起和流行,“可供性”这一概念逐渐被传播学学者和媒介研究学者所关注,成为理解、分析媒体、技术与用户之间关系的一个关键概念,由此产生了可供性与社交媒体、互联网平台、智能技术等相结合的研究。学者Schrock认为可供性理论为研究移动媒体类技术如何实现常规化应用并影响人类的交流模式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传播可供性”的概念,以交流为中心,提出了移动媒体的四种可供性:便携性、可用性、可定位性和多媒体性。Rice、Evans、Pearce(2017)提出“媒介可供性”。潘忠党教授最早将可供性理论引入中国传播学研究中,并提出了分析媒介可供性的三个维度,分别是信息生产可供性、社交可供性和移动可供性。有学者在反思和总结传播学界对可供性理论的使用后指出,不少研究对此概念的溯源或甄别不够,导致概念的混用或乱用,而可供性概念受欢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技术特性概念化所固有的现实主义为技术决定论者和建构主义者关于技术和人类行为之间关系的辩论提供了另一种选择。

二、新闻生产的逻辑变化:扩展主体范畴,关注多重互动

互联网时代,新闻生产的逻辑和规则发生了变化,不仅要考察新闻的生产、传播、流通和消费过程,更要把握其所处的网络结构以及其中的各个主体节点之间的关系与互动。强调“关系”与“互动”的可供性理论应用于新闻生产的研究,可以开辟更多的研究视角,为理解新闻生产中不同场景、不同主体之间的关系、互动与意义提供理论支撑。互联网时代,传统新闻媒体的融合转型中会产生很多问题,例如工作的时空节奏问题、常规选题的变化、内容与形式的不同侧重、常规消息来源的变化、模糊了新闻与事实关系的议题内爆等。作为新闻生产融合转型典型的中央厨房以及绝大多数的县级融媒体中心,在生产过程中也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可供性理论启发学者采用田野调查法,深入融合新闻生产机构进行长期而全面的观察与深描,探究传统的生产理念、习惯和规则如何做出相应的调试和改变,而这样的改变又反过来对技术应用和新闻生产带来了怎样的影响。此外,新闻用户、新闻工作者、自媒体从业者、技术人员、广告商、平台等都应当是独立的多元行动者,他们之间存在着怎样的互动关系?国家、市场和技术如何对媒体融合与新闻创新产生影响?人工智能、算法等技术的应用如何导致传播秩序的变化?他们与其他主体之间如何进行互动、如何相互影响并带来最终的结果?如何建构新闻的真实性和透明性?这些问题都是可以结合可供性理论进行探索的话题。

三、融合新闻的物质性讨论:促进理论创新,追问历史形态

詹姆斯·凯瑞的传递观和仪式观注重传播过程中信息和符号的意义与价值,忽视了媒介的物质性。在近来的研究中,媒介物质性重新进入学者的研究视野,学者孙萍(2023)在研究中指出,近些年社会建构思潮和智能技术不断勃兴,媒介的虚拟表征与意涵得到一定程度的拓展,但关于物质性的研究仍然处于边缘化的境地。而强调“关系”的可供性理论正是一种打破二元对立的理论视角。学者陈昌凤、仇筠茜(2018)也曾在研究中指出可供性理论有助于将技术、人及间性都纳入研究考量,打造出多元认同的意义空间。借助可供性理论关于融合新闻中物质性的讨论,可以更进一步在技术、身体、空间等方面回应媒介化的现实建构问题,以促进更多的理论创新。此外,可供性的框架也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追溯途径,研究者可以不再把技术呈现形式上的每一次转变都看作是对以往的根本性突破,任何一种技术形态都应该是历史性的,可以通过对人们的媒介实践和使用习惯跨时间段的追踪,打破宏大历史观之下的“新—旧”对立的格局。这有利于进一步印证可供性如何体现并融入技术,有利于理解新兴智能技术如何应用于融合新闻的生产和传播,实现更好的传播效果。

四、新闻用户的个体价值:应对异化挑战,回归人本主义

在可供性看来,技术的应用为个体提供了“行动的可能”,个体能动的实践将可能性转化为现实。当下移动通信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新闻生产、传播的全流程,融合了多种媒介形态的“新新闻”形式,为用户提供了不同于以往的“行动的可能”,新闻用户得以突破过去新闻消费的时间、空间约束,获取新闻成为一种随时随地发生的实践,甚至在不断延伸感知的范畴和边界,以追求更好的感官体验。不过,所有的技术进步都是有代价的,每一次技术的进化都会提出新的问题,技术的进步同时包含了善与恶。技术由人创造,应当为人服务和存在,人们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使技术及其引导下的实践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强调动态互动性过程的可供性理论提供了一个思维视角,它关联用户和技术之间的互动协作。从可供性的角度来看,用户不仅是内容消费者,同时也是生产的供给者。环境为人们提供可供性,人也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建构一种想要的生活方式。可供性的理论视角对于了解技术的运作逻辑、技术与受众的互动关系、个体能够发挥的作用价值以及回归人本主义的终极目标等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JanesJ.Gibson.TheEcologicalApproachtoVisualPerception[M].London:PsychologyPress,1986.

2.FayardAL,WeeksJ.Affordancesforpractice[J].Information&Organization,2014(4):236-249.

3.孙凝翔,韩松.“可供性”:译名之辩与范式/概念之变[J].国际新闻界,2023(09):122-141.

4.DonaldA.Norman.Affordance,conventions,anddesign[J].interactions,1999(3):38-43.

    【办公范文】栏目
  • 上一篇:新年祝愿朋友的话(收集2篇)
  • 下一篇:假期日记700字范文(收集2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