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作文网

财务共享服务国内研究现状(收集2篇)

时间: 2024-06-11 栏目:办公范文

财务共享服务国内研究现状范文篇1

关键词:财务共享管理会计人才培养

一、财务共享服务模式

财务共享,是指依托信息技术,通过不同企业、不同地点的财务业务有效整合,将财务管理从纷繁、琐碎、重复的会计事务中剥离出来,以期实现财务业务标准化和流程化的一种管理手段。财务共享服务模式自上世纪80年代福特公司建立起第一个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开始在国外企业间运用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经济目前正处于转型时期,企业面临转型发展,财务共享服务模式成为引领财务变革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风向标。近年来,中兴、海尔、万科等企业纷纷开始尝试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企业的财务管理逐步由分散式、标准式或者集中式的信息化系统转变为财务共享管理模式,即将大量重复的、有规律可循的、标准化的会计处理和交易业务,放到一个专门的服务组织中进行独立、集中的业务处理。这将极大地缩短会计人员日常的会计核算时间,并使其工作转向企业决策、投资管理、风险和内控等方面。这对企业会计人员的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其从传统的财务核算、会计报表编制等财务会计工作向管理会计角色转变。管理会计的工作需要全面的统筹分析,对商务管理方面的专业能力要求极高,和普通的核算型会计相差甚远,管理会计人才的工作很难被机器所取代,管理会计的优势逐步凸显。

二、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现状

目前,有80%的会计人员要将精力放在应对会计记账、核算、审核等日常的企业会计业务处理中,真正用于企业经营决策上的时间不足20%。而且,会计人才偏重于会计核算能力,高端会计人才相对不足,能够为企业管理层提供有效经营和最优化决策信息的管理会计人才更为匮乏。我国会计人员队伍无法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管理会计人才的大量需求,管理会计成为行业急需的紧缺人才。究其原因,与我国会计人才的培养模式不无相关。我国主要从学历教育、职业资格考试和在职培训三个层面进行会计人才培养,均侧重于对财务会计人才的培养,管理会计人才培养后劲不足。

(一)学历教育以财务会计课程教育为主

一方面,我国大部分高校开设的专业课程大多强化财务会计,注重会计核算能力培养。随着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不断推进,企业财务部门的结构、人员能力需求必定发生转变,企业更倾向于既掌握会计核算技术又有着较强财务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即管理会计师。截至2017年3月,仅有包括北京大学在内的六所国内知名高校正式获得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管理会计课程认证,进行管理会计课程的开发。管理会计相关研究薄弱,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培养出的管理会计人才达不到合格标准。另一方面,目前高校中对财务会计知识的培养主要集中在解答考试题的技巧上,对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不足,缺乏对财务知识和管理知识的灵活运用及融会贯通。

(二)相关职业资格考试欠缺管理会计内容

根据会计职业从事人员的不同层次需求,目前我国设置了初级、中级、高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和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等。然而由于我国管理会计人才的能力框架与评价体系尚在建设完善中,缺乏考核管理会计人才能力的具体标准,管理会计知识并不是我国各项职业资格考试考核的重点。不同层级的会计人员对管理会计知识的需求有所不同,然而各项职业资格考试主要从会计基础及实务、财务管理、经济法、资金管理、成本管理等财务会计的内容上予以考核,不论是管理会计的工具方法应用,抑或是管理会计的综合知识、咨询服务知识,均无法得以体现。对于要求较高的注册会计师考试,涉及管理会计知识的部分也相对不足,不能完整地体现管理会计人才的胜任能力,无法培养出大批合格的管理会计人才以满足企业的迫切需要。

(三)企业缺乏对会计人员的转型规划

企业实施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后,会发生流程再创造、财务重分类、会计再分工,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相互分离。会计人员的手工核算量减少,优秀的会计人员将从基础的核算业务中“解脱”出来,投入到更多支持经营决策的分析管理工作中。会计人员数量可削减1/3至2/3,会计人才的价值和竞争力的标准将面临重新洗牌,会计人员必然面临分流或者转型。目前提出的向传统的管理岗、财务专家型或“业务财务人员”和“销售财务人员”等综合型人才发展转型还处于不断探索阶段,对于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亟待提出更加详细的规划。

三、管理会计人才培养对策分析

实施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是一项变革,具备管理会计能力的人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面对管理会计人才的严重缺失,国家自2010年起相继发布了一系列文件,要求并鼓励财务管理人员积极参加管理会计培训,并向国外学习管理会计先进经验。2016年,财政部相继发布了《管理会计基本指引》《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等重要文件,2017年,财政部发布了《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100号———战略管理》等22项管理会计应用指引,加强管理会计指引体系建设,推进管理会计广泛应用,并力争在2023年培养3万名精于理财、善于管理和决策的管理会计人才,将管理会计建设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因此,在全面贯彻实施国家相关文件的基础上,需要高校、企业、政府等各界协同创新合作,在学习、培训、实践中积极探索新的培养模式,不断加强管理会计人才培养,全面壮大我国管理会计人才队伍。

(一)高校开发课程培养体系

高校作为会计人才培养的中坚力量,为了满足当前的管理会计人才需求,推进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积极响应国家扩大对外开放和“走出去”战略,实现教育与实践要求的匹配对接,需要参照国内外管理会计人才能力框架和评价体系,提高教育质量,多维性创新思考,研究并优化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方案。一方面,在本科阶段,根据学校特点,适当开发管理会计相应课程,加大管理会计课程比重,打下管理会计基础,深化管理会计认识,鼓励学生进行管理类学科的学习辅修,成为跨学科专业管理人才,更好地适应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企业的人才需求。另一方面,在硕士研究生阶段,可以加强对管理会计理论方向的研究,加强管理会计学术型人才的培养,为企业实践管理会计提供理论基础。对于会计硕士(MPAcc),则可以加强对管理会计实务方向的具体案例学习和实践学习,使其成为管理会计储备人才。

(二)改革职业资格考试内容

一方面,考虑到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和注册会计师考试在我国已运行多年,相对比较成熟,应改革现行考试内容,针对不同层次的会计人员,相应增加管理会计知识考核重点。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一般的会计人员需要对成本会计等知识进行系统学习,中间层次的会计人员至少需要了解管理会计工具方法的应用,以应对日常的会计信息系统操作,高层次会计人员则应加强对战略管理决策能力等管理会计综合能力的考核。注册会计师应发挥其独立性,准确把握管理会计咨询服务。通过不同层次的考试重点,实现人才分流,培养能够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合格会计人才,尽快达到培养一批具备管理会计能力人才的目的。另一方面,对管理会计人才能力框架进行专门研究,借鉴美国注册管理会计师等国外管理会计考试制度,发展我国注册管理会计师考试,建立健全管理会计人才能力框架与评价体系,为管理会计人才培养和选拔奠定科学基础,提升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三)企业推动财务会计人员转型

管理会计主要是为企业服务的。首先,企业要将管理会计培训纳入企业人才培养计划之内,对于大中型企业而言,可以考虑结合自身需求,组织专题探讨,加强对管理会计专业知识的理解。还可以通过与专业的培训机构合作组织外训,促进企业价值的持续提升。其次,开展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会计人员转型理论研究,推动传统会计人员向管理会计转型。开展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后,以核算为主的财务会计人员可以集中到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大部分会计人员需要向业务前端转型,企业应设置对应的管理会计岗位,全面促进会计人员转型。

(四)探索校企合作、政企合作、企企合作

作为一门实践性学科,必须多元化发展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模式。鼓励高校与企业合作,建立管理会计人才实践培训基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高校学生提供实践培训机会,以满足企业实际需要,为企业提供大量潜在的管理会计人才,帮助企业提升管理会计工作水平,实现管理会计人才供需双赢。加强政府与企业合作,利用政府影响力,创建管理会计人才良好的成长环境。积极与行业间其他企业交流合作,学习先进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及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方式,充分发挥该模式为企业带来的便利,培养适合企业、有利于国家发展的管理会计人才。

(五)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国需要不断深化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国外对于管理会计相关知识体系的发展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与方法。在我国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参加国外管理会计实习培训,充分借鉴和吸收国外管理会计先进工作经验,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体系是可行的方法。宣传我国管理会计发展,踊跃拓展对外交流平台,开展国际间管理会计合作,有助于实现“走出去”战略。

参考文献:

[1]李红艳.关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的思考[J].商业会计,2017,(12).

财务共享服务国内研究现状范文篇2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进步,财务共享服务成为跨国企业集团广泛关注和采用的一种新型的财务管理模式。本文通过对企业集团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研究,分析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特点、优势与风险,并提出构建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财务共享服务实施建议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示码:[J]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企业纷纷依靠立子公司来扩大自身经营规模,而子公司为企业带来效益的同时,也使企业自身面临着巨大的风险,而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正是规避这一风险的良好途径。

一、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发展现状及特点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起于上世纪80年代,最早由美国福特公司研究并应用于自身的财务工作改革,并于20世纪逐渐引入国内企业。

根据有关调查报告显示:“2005年以来,中兴通讯、长虹集团、中英人寿保险公司、物美超市等国内企业陆续开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设,并逐步投入使用。”根据ACCA与德勤管理咨询的一份联合调研结果显示,在所有的我国被调研的企业集团中,目前有31%已经实行了财务共享服务这一模式,其中,在规模较大的企业中实施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比例较高。

与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相比,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具有一些独特的特点。

首先,财务共享服务具有规模性。它是通过整合企业集团内部或子公司间重复建设的财务部门和重复进行的财务工作来优化组织结构,以此来形成规模经济,进而降低企业成本的一种模式。

其次,财务共享服务具有规范性。它通过整合手段来节约成本、提升工作效率,建立了统一化和标准化的模式、流程、操作规范以及执行标准。进一步说如果企业集团对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规范性管理存在漏洞,会大大提高自身的经营风险,甚至危及生存。

最后,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也具有技术性的特点。一方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是以逐渐完善的信息技术(即ERP,管理信息系统)为背景的,也就是说,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必须依托于信息化财务管理,而非传统手工的财务管理。另一方面,由于工作涉及到对专业软件的操作,也需要配备专业的技术人员来完成相应的工作。

二、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原因及风险

(一)降低财务管理成本,提升企业效益

Sehulman对世界500强企业中实施财务共享服务的企业进行案例研究,发现福特公司和整理电气公司通过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分别将财务人员降低30%和25%,可见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对企业成本降低的效果是十分明显的。

(二)提高财务信息通明度,实现信息共享

调研发现,各级集团子公司不仅担任扩大整个集团经营规模的角色,还使集团面临比较大的风险。具体体现在:子公司虽然在组织结构上属于集团,由集团进行战略与发展管理,但是财务工作仍然相对独立,但其大部分融资需要由集团提供担保,这便是集团所面临风险的根源。在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下,子公司多数以月报的方式向集团汇报财务、业务状况,此模式下集团得到的信息必然存在滞后性,无法及时的发现子公司的财务隐患;此外,由于月报这一形式存在很强的主观性,以及集团本身的管理措施存在漏洞,同样也面临着巨大的舞弊风险。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构建,可以缩短各子公司与集团之间的沟通时间,一方面子公司能够及时向集团提供有效的信息,使集团对子公司的决策更具实时性;另一方面集团能及时监控子公司的财务信息和经营状况,及时把控子公司的发展方向。

(三)支撑企业的发展战略

集团在新地区建立子公司或收购其他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能马上为这些新建的子公司提供支持。同时,子公司管理人员更集中精力抓公司的核心业务,而将其他的辅助功能通过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提供的服务完成,从而使更多的财务人员从会计核算中解脱出来,为业务部门的经营管理和高层领导的战略决策提供高质量的财务决策支持,促进核心业务的发展。

(四)极易造成核心人员的流失

财务共享模式下人工成本的降低同时也意味着公司的裁员,裁员对公司员工信心的消极影响是巨大的,会使员工出现忠诚度降低、安全感缺乏以及消极工作等现象。而核心人员忠诚度降低就将导致跳槽现象的发生。核心人员的离职对集团自身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虽然集团可能在短期由于人工成本的减少而出现利润的增长,但从长远来看,将缺乏发展的潜力与新鲜的血液。

(五)极易造成巨大的税务风险及税务机会成本

一方面财务人员不再直接接触子公司所在地税务局,对税务风险的敏感性极大的降低。同时,为了满足税务人员的约谈、询问、审计等工作而疲于奔命。另一方面由于税务人员与各子公司财务人员的沟通不畅,导致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申请的困难程度不断加大,使得公司失去大量税收优惠机会成本。

三、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议

(一)采用分阶段、分步骤的方式进行

构建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过程,集团不应盲目的期望一步到位的变革,引入这一模式难免出现对模式局部特征理解不到位的问题,而强行进行整体的变革,必然会使没有预料到的问题集中的暴露出来。这样一方面使集团短期内的发展呈现倒退的趋势,另外会使相关人员无法看到这一模式的优势所在,丧失信心。为此,应分阶段、分步骤的实施这一模式,先从部分变革做起,不断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集团全面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必须结合企业实际情况

任何先进的管理方法,都必须同自身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这样才有助于企业的发展。财务共享服务模式是由国外企业率先研究并实施的,由于国内外经济形势、体制等诸多差异,这一模式并不是完全适用于国内企业的具体情况,管理者不能对这一模式全盘接受,在认清自身情况的前提下,选择性的接受,并在实践过程中积极的发现问题,将这一模式与企业自身的发展状况充分结合,从而实现企业的快速发展。

(三)实行财务管理制度标准化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构建的基础就是整个集团财务管理制度的标准化。首先,在集团层面制定标准业务规范,并经过评审,以此作为实施财务共享服务的基础。其次,通过集中培训的方式使各地的财务组织全面掌握新的标准,为正式施行奠定基础。最后,标准化的顺利实施要靠持续不断的监督执行。

(四)注意从分散管理模式向集中管理模式转变

财务共享服务是一种典型的集中式组织模式,它通过将服务端(共享服务中心)和客户端(企业集团成员单位)分离的方式,重新定位集团和基层业务及子公司之间的业务界面和业务关系,并将从事标准化财务工作的财务人员从成员单位分离出来,归属到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以实现财务人员的集中化。这样使原来基于整个集团按照成员单位进行的财务部门构建就转变为基于业务类型的财务部门构建,并将基于业务类型的财务部门剥离出来,集中归属到财务共享服务中心。

(五)要熟练、灵活的运用信息技术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最重要的作用在于它建立了一个IT平台,将一切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制定的一切财务制度都固化在统一的数据库中,包括财务作业流程等都在信息系统中进行统一设定,成员单位不得随意修改,从而保证集团的战略得到有效贯彻和落实。中兴通讯的实践表明以网上报销模块、票据影像模块、过程绩效测评模块和综合管理模块为核心的共享服务系统平台为财务共享服务的实施奠定了强大的信息系统基础。

总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具有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及效率、降低公司成本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等诸多优点,逐渐成为许多国家企业竞相效仿的企业财务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ACCA,德勤.财务共享服务现状与展望[J].首席财务官,2013(5):82-85.

[2]张庆龙,董皓.财务共享服务模式探讨及其选择[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2(2):66-69.

[3]张瑞君,陈虎,张永冀.企业集团财务共享服务的流程再造关键因素研究[J].会计研究,2010(7):57-64.

[4]修涛.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总会计师职能转变的思考[J].经济视野,2014(7):247-248.

    【办公范文】栏目
  • 上一篇:关于春的对联(收集2篇)
  • 下一篇:诗歌朗诵《中华颂》(收集2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