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作文网

古典文化艺术(收集2篇)

时间: 2024-06-12 栏目:办公范文

古典文化艺术范文篇1

一、美学风格

“古典”一词,《辞海》的权威解释是“古代流传下来而被后人认为有典范性或代表性的”。不言而喻,这种“典范性或代表性”,包含着“古代流传”的实体存在和“后人认为”的价值判断。因此可以这样认为,任何“古典”,从纯粹意义上讲,都是古今合一的,是今人对古代传统的历史性评价。然而,舞蹈作为一种特殊的时空艺术,它稍纵即逝的瞬间性和流动性,造成它在中国大地近现代文明之前的实体遗失。“古代流传”的舞蹈,事实本身就包含了时人的历史评价,因而我们无法指认哪一类舞蹈类型更具有“典范性”或“代表性”。

当今业内诸多学者认为:古典舞一词出现于当代,确立于1949年,属于舞蹈风格性分类词语;中国古典舞则是上世纪五十年代产生的中华新舞蹈。我更为认同的观点是,“所谓中国古典舞,实是当代人的发展与创作。五十年代主要指的是以中国戏曲舞蹈为基础大力发展而成的一套中国古典舞基训教材和创作的古典舞作品,以及由此而形成的一系列的古典舞蹈语汇系统。而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其内容与形式上却有了较大的扩张:一是历代古舞的再创复现;二是少数民族古典舞蹈的发掘;三是当代编导家们根据个人对古典舞的理解给予创新的古典风格的新舞蹈。”军队近些年来的舞蹈创作发展可以归属于第三种发展模式,即“古典主义”的舞蹈风格。

“新古典主义”,原本是18世纪西方美学史上的一种美学流派,在艺术中指以古代希腊和罗马艺术为基础的历史传统或美学观点。《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写到:“古典主义”用于说明历史传统时,指古代艺术或受古代影响的后期艺术;“新古典主义”则仅指受古代影响的后期艺术。西方艺术史上把这种有意直接模仿古代艺术的阶段通常称为“新古典主义”阶段。就西方传统来说,古典主义时期意味着对古代典范作品的尊崇,但是对那些典范作品的解释和借鉴,可能因时间和种类(如绘画、建筑、文学、音乐等)不同而各异。由于对希腊、罗马或文艺复兴时期典范作品的崇敬,产生了各种“新古典主义”,它着重于探索古典主义风格上的特点如何适应现代艺术发展问题。

笔者以为,军艺舞蹈系所倡导的“新古典主义”创作思想,一方面是对传统古典主义风格创作的继承,另一方面又是对古典主义表现形式的革新,这也是针对近年来舞蹈创作过分注重教化和审美认同的功能性而提出的。当下不少舞蹈作品的创作忽视了艺术形态上的创新,出现作品有内容而无形式,有深刻的主题又缺乏审美趣味的现象。社会在不断发展,人们的审美价值理念、审美观念和审美心理都在随之改变。对个体生命存在的价值、对艺术作品中所追问的“人”、“人的内心”、“人的情感”、“人的性格”、“人的思维”的回答,都有这一时代的答案。孰不知,今天人们的审美意识已趋向于生活化、实用化、社会化和商业化,它不再是超然于人们生活之外的、高高在上的神圣领域,而是变成了人们生活本身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审美意识已逐渐向现实生活转化,进入了一种“泛审美”的时代。那么,如何把握适应新时展的传统文化之变革,如何将中国社会的伦理精神、审美观念、融入当前的舞蹈艺术创新中,如何开拓新时代军队舞蹈艺术发展新路,正是军艺舞蹈系学科建设中必须要面对的现实。

在多年的舞蹈教学实践经验基础上,艺术学院舞蹈系探索出了一条具有军队舞蹈艺术特色的“新古典主义”创作风格新路。以作品《胡笳十八拍》为例,舞蹈的题材选用汉代女诗人蔡文姬的人物形象,从作品的表现手法看,它既不是塑造典型人物的典型性格,也不以“A-B-A”或“A-B”等故事情节的叙事逻辑来贯穿作品的结构,其侧重点放在对艺术作品修辞形态的开拓上,即通过舞者的舞蹈语言形象,表现北方的严寒、凄凉以及女性的坚强,情感表现哀而不伤,重在开拓作品的审美意境。作品的语言形态中出现了“新古典主义”中“语言杂多”的特征,舞者的呼吸融合了现代舞与古典舞身韵的气息,动作之间的连接,身体与地面的关系、身体各部位间一动具动的传导以及作品的音乐风格等,都注入了西方舞蹈、音乐的元素。作品中除个别语汇,如云手、慢步、掖腿转、探海、卧鱼等动作能看出是中国古典舞的传统语汇外,大部分舞蹈语言都是与西方舞蹈动作元素融合后开发的,而不是诸多古典舞程式化语言的相加。当笔者用文字描述其作品时,很难像描述同台的其它古典舞作品那样,用“期盼”、“寻找”等哑剧化的动作,以及“‘云间转腰’接‘燕子穿林’接‘烽火轮’接‘小射雁’”等程式化的语汇来描绘一组舞蹈语言。其作品的美学精神仍从属于中国古典美学范畴,追求意境的营造,流转有韵。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新古典主义”创作风格的舞蹈作品,从以往更多的注重塑造“典型”形象逐渐转向注重表现舞蹈艺术中最具魅力的“活的形象”,注重对舞蹈语言形象层面、艺术形象层面、文化意味层面的挖掘与开拓。它首先是对舞蹈语汇的突破,突破了传统古典舞语汇中受戏曲影响较深的程式化语汇,注意舞蹈的表现技巧,在表现技巧之中又特别重视表现的语言。在舞蹈结构上,突破了传统古典舞的程式化结构,摆脱了“以歌舞演故事”的叙事手法,采用的是一种零叙事的手法。“新古典主义”创作风格的作品更注重作品的审美感染效果,从中国古典美学精神中汲取精华,但又不走“复古”的老路,在题材创作上借鉴古典传统的风格,在创作手法上则采用现代的表演技巧,有一种“熟悉的陌生”感。我以为,“新古典主义”创作风格是对传统古典主义创作观念上的一种继承和发展。

分析军艺舞蹈系近年来相继推出的《十面埋伏》、《传说》、《墨舞》、《良家妇女》、《刺秦》、《问君何时归》、《最疼爱我的人去了》、《流年》、《秋》、《一片羽毛》等一系列舞蹈精品,我们可以看出“新古典主义”舞蹈创作风格的倡导者对传统的古典主义精神赋予了时代的新意。这种“新古典主义”舞蹈创作风格的新路,无疑是对传统古典主义创作观念上的一种继承和发展,是对现有舞蹈艺术语言表现力的拓展,是超越传统古典舞创作的一种新尝试。法国记者将其称为“一种既民族化又国际化的新古典主义的风格”。认为这种“新古典主义”创作风格融合了东方舞蹈元素和西方音乐元素,形成了充满艺术诱惑力的混合元素。军艺舞蹈系以这种美学风格推出的舞蹈作品,一方面不失传统文化意蕴和民族精神,另一方面又拓展了舞蹈的表现领域和表现形式。增强了作品的审美感染力。如作品《小溪•江河•大海》、《荷花赋》、《胡笳十八拍》、《传说》、《最疼爱我的人去了》、《刺秦》、《向天堂的蝴蝶》等。这些作品在经过当今编导“综合语言”的艺术润色后,或威武、或昂扬、或雄浑、或亢奋,意气奋发,气宇轩昂,又不失华丽优美,最易煽动和点燃观众们的激情。这些“新古典主义”创作风格的舞蹈,在呈现出最佳的视听效果的同时,又让人感受到舞者在眉宇舞动与举手投足间所流露出的文化艺术魅力。君不见,当金鼓号角齐鸣时,喷薄而出的军威是那样的势不可挡,而当乐曲转入低回和悠扬,军人的阴柔之美又是那么的柔和细腻,宛如滑翔在阳光照射的水面,有着纯净、阳光和天然的美意,让人心醉神迷!军艺舞蹈系的演员所塑造的军人形象已不再是战场上风尘仆仆的英雄,而是一群光彩夺目,充满自信,体现新中国文明、掀开盛世华章的时代英雄!这里,一方面你可以说他们是对真正的中国古典美学精神的回归,另一方面他们又有着现代艺术精神的张扬,有对身体极限的挑战。纵观军艺舞蹈系近些年来推出的深受国内外观众喜爱的一系列优秀作品,欣赏他们取得的一块块获奖金牌,就足以证明他们所尝试的“新古典主义”创作风格已无形中得到了社会的认可。“新古典主义”创作风格的大胆尝试,一方面对中国古典舞的形式发展有新的突破,另一方面,也为中国当代舞的创作,以及那些按传统古典舞审美标准看来还处于临界线的作品,找到一个理论依据。为当前的舞蹈创作提出了一种既能贴近时代生活又不失传统文化意蕴的新思路。

二、创作精神

纵观军艺舞蹈系近年来舞蹈创作的发展态势,分析其新创作的剧目以及近年来纳入军艺教学剧目中的其它军旅舞蹈作品,我们可以看出,军艺舞蹈系所倡导的“新古典主义”创作思想,是对传统古典主义创作观念上一次发展中的继承,是对原有舞蹈艺术语言表现力的一次新的拓展。这种创作思想倡导从中国古典美学精神中汲取精华,但又不走“复古”道路,特别注意舞蹈的表现技巧,在表现技巧之中又特别重视舞蹈表现的语言,在审美精神上借鉴古典的风格,在创作手法上采用现代的表演技巧。从当前的创作形式看,“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军旅舞蹈创作,主要呈现出三个特点,即:两种创作题材,三类创作风格,两种修辞形态。

首先,是以舞蹈创作题材的类型来划分,我们可以将其分为军事题材和非军事题材两种。军事题材的作品主要是围绕军队文化生活而创作的作品,如《成长》、《扫雷兵》、《穿越》、《士兵的假日》等。这些作品的军旅风格也从过去表现一些离我们生活较远的“主旋律”转向了表现更贴近我们生活的主题。作品《成长》,集军队文化与校园文化为一身,在表现军营生活时,又真实地再现出每一位舞者的心路历程。作品《穿越》,同样是表现军人的“英勇无畏”,也体现出了新时期军旅舞蹈的时代风貌,但这里没有硝烟,没有鲜血,展示的是和平年代军人百折不挠、意气风发的士气。我们对彩绘在士兵脸上的军彩条纹,你可以将其理解为风尘,也可以将其理解为伤痕;你可以将其理解为时间和岁月在现代人脸上刻下的无情的烙印,也可以将其理解为一种象征力量和勇敢的图腾。该作品的舞蹈语言打破了从前单一的挺拔向上的语言形象,拓展了一、二度空间的语汇。这里表现的“英勇”不再是那种我们已经生疏的“英雄主义”,而是将人类对极限的挑战精神泛化到了现代生活中的各个领域,此时“穿越”的含义也被泛化。一样的军事题材“主旋律”,但赋予了不同的时代精神。非军事题材的作品,指的是受“新古典主义”影响创作的一系列古典舞、当代舞、现代舞作品。这些作品大多是为各大赛事所编排的。

其次,是以舞蹈创作风格的类型来划分,我们也将其分为秉承传统军旅舞蹈创作风格,和对军旅传统创作表现形式有所突破,以及专门为各大赛事而创作的不同舞种的作品三类。第一类指秉承传统军旅舞蹈创作风格的作品,如作品《穿越》、《士兵的假日》等。这两个作品反映了当代中国军人两种不同的精神面貌。一种是中国军人精神亘古不变的“英雄主义”,在新时代主要凝练为一种挑战极限的坚韧精神;一种是中国士兵现实生活中一种真实的争强好胜与憨厚朴实。前者塑造了军人的崇高和坚韧,后者体现了军人的耿直与率真。第二类指对军旅传统创作表现形式有所突破的作品,如作品《十面埋伏》、《无声的战友》等。前者没有穿军装,也没有呈现战场,却让人看到了一个融军人精神和文人气质为一体的多义的形象,将传统的古典舞语汇与革命者的形象融为一体;后者在文化内涵上则有所开拓,它将军人舍身取“文”的英勇与真实的人文关怀综合表现在一起。第三类则是以各大赛事为主导创作的不同舞种的作品,重在拓展传统古典舞、民间舞、现代舞的编舞形式,尤其是对语言风格的开拓。如《胡笳十八拍》、《传说》、《走出沙漠的刀郎》、《扇女》、《可爱的一朵玫瑰花》、《最疼爱我的人去了》、《守望》等诸多出现在赛事中带有强烈视觉审美感的佳作。再次,是以作品修辞形态的类型来划分,这里可以将其分为两类:一为表现性手法,二为再现性手法。表现性手法中主要突出对作品意象和意境的营造。它侧重在对意境的表现,注重开拓艺术作品舞台空间外的一个虚实相生的审美空间,激发人们无尽的想象。如《十面埋伏》、《胡笳十八拍》、《传说》、《一片羽毛》等。作品《传说》,编导并没有刻意地去表现大而空洞的主题,也没有刻意去体现复杂的动作技巧,只为观众营造了一个虚实相生的审美想象;没有鲜血,却让人处处感到一种生命的岌岌可危;没有浓重的情感宣泄,却让人随着演员身体微微的抽搐而心生怜悯。编导用最质朴的语言,描绘了生命中一种残缺的美。当象征着天堂的微光和象征着死亡的红色与舞者的身体相融汇的那一刻,人们的情感与想象都凝聚在那个神圣而缥缈的瞬间。《一片羽毛》中,用鸟的死亡来表现一切生命的延续与泯灭,传达了创作者对生命的感悟。为此,作品注重对情感的刻画,这里既体现了候鸟们在嘶声中蕴含那愤怒的力量、热情的火焰和胜利的信心,也隐喻出一种勇敢、乐观、豪迈的战士性格,他们只愿飘升,将整个身躯献给纯净。该作品的创作与表演为部队舞蹈的发展开创了一种新的视角,除了暗含的一种铿锵有力的军威外,还平添了一份对人性的思考、对同伴的缅怀、对生命的珍爱,对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呼吁。作品并未从形式表面来体现军人,而是提炼出一种坚韧不拔的军人精神和刚健有力的军人气质,同时也歌颂了人类在面对生命危机,面对困难与挫折时的一种百折不挠、勇于抗争的人性主题。再现性手法侧重在对意象的表现,注重作品暗示的意义和象征性。如《穿越》、《小溪•江河•大海》、《荷花赋》、《月亮女人》等。再现性手法主要是对日常现实生活的描摹,如《士兵的假日》、《草原小子》、《摊煎饼的小》等。

正是这些作品获得认可的艺术价值奠定了”新古典主义”美学风格创作观在军旅舞蹈发展史上的历史地位,他们使军艺舞蹈系再次在中国舞坛掀起创新高潮。

军艺舞蹈系以“新古典主义”舞蹈创作风格推动着新时代军旅舞蹈的发展,一方面拓展了舞蹈艺术的审美空间,另一方面找到了一条适合军旅舞蹈艺术发展的理论依据,与此同时,也使军旅舞蹈艺术的发展摆脱了由于商品社会物质文化风行所带来的某种精神困境。

三、历史价值

(一)超越意识形态单一化表现

军旅舞蹈是社会文化构成中的一个领域,是精神文化的一部分。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前,由于社会的变迁,军人形象,军人文化,英雄主义,一度成为社会最崇拜、最尊重的一个文化符号。从艺术创作的角度看,一些战争题材的作品常受到主流文化与主流意识的影响,基本上是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一部分,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一部分。今天,随着主流文化的多元化,商业文化的平面化以及感官刺激性、消遣愉悦性的突显,人们对过去心目中的“英雄”情结和忧患意识已逐渐淡漠,军队文化原有的社会权威地位正在逐渐丧失,这就使军队的舞蹈创作不像从前那样易于形成强烈的社会感召力。而这又恰恰促进了军队舞蹈进行思辨,促使军队舞蹈创作回归舞蹈艺术的本体价值,这就犹如当前许多成功的军事题材影视作品一样,新瓶装旧酒,除考虑做什么之外,更重在探索怎样做。同样是表现军事题材,创作者更侧重思索如何从一个个全新的艺术视角去演绎,将军人的先锋楷模形象泛化到当代人的真实情感和切实生活当中,由情感表现的悲壮走向健壮和恢宏,让英雄情结从战场上的“英雄”转化为新时代朝气与力量的形象代言,重新展示一种属于这个时代的英雄魅力。

(二)实现传统文化形式的当代转换

“新古典主义”舞蹈创作风格的美学思想使军队舞蹈的创作找到了一个有力的理论支点,它并不是为了解决舞种划分的界限困惑,而是为那些由于受到传统“古典主义”思想束缚而导致舞蹈创作语言单一,审美趣味枯燥的创作弊端指出了一条吻合时展的创作思路。那么“新古典主义”舞蹈创作则增强了舞蹈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拓展了舞蹈的形式与形态空间。在美和审美的社会功利内容上,从强调伦理功能和教化作用转向到强调审美价值和艺术美感作用。他们更注重在当代人的视野中诠释中国传统文化,展示文化之“经典”含义的内涵外延,寻找融东西方舞种之精髓的军旅舞蹈发展道路,探索传统审美理念的当代建构,更注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当代转换。

(三)为市场化困境中的舞蹈艺术赋予新的生命活力

演出市场的困境是整个舞蹈艺术都面临的困惑,由于大众文化市场化的出现,使艺术本身也在分裂;一边坚持走为艺术而艺术的高雅化道路,但由于缺乏艺术市场和观众的支持,导致其发展滞缓。另一边走市场化的演出道路,但由于过于追求商业价值和利润,使艺术沦为一些低级趣味的庸俗消费品。与此同时不同艺术之间的矛盾也在加深,有些艺术类型具有先天性的优势,如影视、音乐等;而舞蹈、戏曲等艺术门类就相对缺乏市场竞争力。在”新古典主义”美学风格追求下的军艺舞蹈创作,逐渐注重对舞蹈特有艺术价值的挖掘,开始注重对最能彰显舞蹈艺术特征的“活的形象”的塑造,注重对舞蹈艺术语言、艺术形象和艺术意味的挖掘,而不再去塑造“典型”。许多作品常常采用零叙事的手法,让观众在舞蹈所特有的线条美和节律美中体会一种生命的震撼,以补偿其压抑和未能体验的生活经验。

总而言之,“新古典主义”创作与生态式教学模式的确立拓展了军旅舞蹈艺术的当代审美空间,摆脱了舞蹈艺术分科过细所带来的弊端,为军旅舞蹈艺术的学科建设找到了一条因材施教的发展道路,是舞蹈艺术创作与中国传统文化、当代艺术精神及军队特有审美形态的完美融合,一方面为军艺舞蹈艺术创作和教学发展找到了一个理论依据,另一方面也为军旅舞蹈乃至当代舞坛的部分艺术发展问题做出了一个有力的审美回答。

结语

青山高而望远,白云深而路遥。恐怕无人否认,军旅这方博大的厚土是优秀舞者、优秀舞蹈艺术家人才辈出的地方。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军艺舞蹈系已成为当今舞坛首屈一指的名系,军艺舞蹈系近年来的教学与创作变革对整个中国舞坛的发展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军队舞蹈发展中所面临的困惑,也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出现的客观问题。面对这些现况,军艺舞蹈系正努力地寻求自身的变革之路,我们所遇到的困惑有的已经摆脱,有的正逐渐摆脱,有的还需要不断探索。从其历史角度看,我们已经有了积极的变革和发展成果。当然,从其自身的潜质来说,军艺舞蹈系在新时期还将面临着更大的挑战。让树起的旗帜继续在历史的天空飘扬也许比不断树立旗帜的过程还要艰辛。

参考书目:

1.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7月北京第一版;

2.滕守尧:《艺术与创生――生态式艺术教育概念》,山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第一版;

3.[美]约翰•马丁:《舞蹈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3月第一版;

4.[美]D.JOHNMCINTYRE:《教师角色》,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年7月第一版;

5.[美]罗兰•斯特龙伯格:《西方现代思想史》,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8月第一版;

6.[美]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1月第一版;

7.高椿生:《舞蹈史》,出版社1997年12月第一版;

8.李正一、郜大锟、朱清渊:《中国古典舞教学体系创建发展史》,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9月第一版;

9.刘青弋:《动感空间》,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9月第一版;

10.唐满城、金浩:《中国古典舞身韵教学法》,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9月第一版;

11.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第一版;

12、袁济喜:《中国古代文论精神》,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7月第一版;

13.周宪:《审美现代性批判》,商务印书馆2005年3月第一版;

古典文化艺术范文篇2

中国封建士大夫们的田园之乐、隐逸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内向性思维方式,这种思维造成了中国人安分守己、知足忍让的性格。中国半封闭的大陆型地理环境,长期以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使得中华民族的传统是以农为本。心理上重乡土,重一统,重“落叶归根”,重“乐天知命”。“脸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让人觉得踏实,“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方式让人觉得自在。如白居易《归田》诗所叹:“莫恋长安道,莫寻方丈山。……金门不可人,琪树何由攀?不如归山下,如法种春田。”

那么,关于西方的古典园林艺术呢?欧洲古典园林当以意大利的台地园和法国的平地园为代表。

文艺复兴时期和17世纪上半叶巴洛克时期意大利的造园艺术是欧洲古典园林艺术的一个高潮。然而此时园林的主人们却是世袭的在朝当权派。那些王公贵族、神职教士们建造乡间别墅为的是寻欢作乐,并不是为了与自然对话。这个阶层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态度反映在园林艺术上,特别是巴洛克时期,甚为世俗化,如16世纪末建造的红衣主教彼得罗・阿尔多布兰迪尼的别墅里面的那些机关水嬉,游人不小心碰着暗藏的喷嘴便会被水淋个透湿;乐器装置在水力作用下气流产生不成调的音乐,很是粗俗。正如法国艺术理论家丹纳所说的,意大利的园林是“服侍他的享乐的仆从”。

至于法国的园林艺术,深受意大利的影响,但又独具一格。17世纪下半叶的古典主义造园艺术成为西方古典园林艺术的一座高峰,也被视为欧洲造园艺术的正统。在国王路易十四的绝对君权统治下,古典主义文化体现了这个“伟大时代”的“伟大风格”。一切为君主服务,古典主义园林更是毫不例外,因为它本身就是宫廷文化的产物。闻名世界的凡尔赛宫苑气势宏伟,建构壮丽,以宫殿为中心,主轴线、坎轴线、中轴线、横轴线等等主从清晰的切割园林,体现了以国王为首的森严分明的封建等级秩序。譬如凡尔赛宫殿坐镇东方,它前面东西向,的牛轴东端是拉冬娜喷泉(太阳神阿波罗之母),她眺望着西端韵“阿波罗之车”喷泉,阿波罗驾着马车从水底奔出,开始他一天的巡行,太阳西沉于它西面不远处的大运河时,阿波罗结束他的巡天历程。这个寓意很明显,国王路易十四就是人间的太阳神阿波罗。凡尔赛宫苑要表达的是这位号称“太阳王”的君主的“威严”、“伟大”及“排场”,诚如圣西门所评价的;路易十四建造凡尔赛园林是“为了玩,不是为了美”。这和意大利园林如出一辙。

东、西方园林艺术对立的特点除不同的政治阶层的作用之外,不同渊派的哲学思想和相应的美学观点的影响极为深厚。几千年来,老庄的道家思想和孔孟的儒家思想是中国封建士大夫的精神支柱。不论是道家的人自然化还是儒家的自然人化,终归“天人合一”这个哲学主题。即讲求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形式――自然山水园正是“天人合一”观念的物化体现。在这里,人和自然是气脉相通的一个整体,物我一体,主客不分,从园林布局到园中建筑,花草树木,山水石等等无一不是力求顺应自然。人在自然里陶冶性情,启迪心志,与大自然共呼吸,二者亲密无间,这也是中华民族整体性思维方式的一种显示。

道家把人自然化,即“以人合天”。人与天地共融,与万物同一,通过自然而领悟得道,在自然中愉快生活。老认为“自然”即“真”,即“朴”,“自然美”成为中华民族的审美原则,而“返朴归真”也成为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美学主题。它追求天然质朴,淡泊宁远;崇尚含蓄古雅,不事雕琢。中国古典园林力求自然与人工巧妙地、完美地结合,“虽由人作,宛若天开”。譬如唐王维的“辋川别业”,园中有山、岭、岗、坞、湖、溪、泉、濑、滩及茂密的植被,总体上以天然风景取胜,局部则重点刻划,园中建筑物不多,形象朴素,布局疏朗。园中尤重诗情画意,诗画人景,景融诗画,整个园林就如一幅清旷意远的自然山水卷。

儒家把自然人化,即“以天合人”。孔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仁者比德于山,智者比智于水”。山水的性情如同人的性情,二者相通,这就是孔子的“比德“观。儒家的这种审美心理实际上是一种主体意恂性思维方式,它认为“万物皆备于我”,对客体的认识来源于主体的自身感悟和内心体验,它“使主体介入客体,客体融入主体,使客体主观化,自然人格化”,即所谓“山性即我性,山情即我情”。这样的主客一体、物我不分,使得客体的认识反映出主体的情感,恰如自然景物的变化与人的心境感情相联系,青松翠竹,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枯藤老树,给人以萧索凄清之意;雨打芭蕉,则愁思绵绵;风拂杨柳,则别意依依。自然本无喜忧,情感是谓主导,所以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有“缘情”一说。

“缘情”即情由景生,以景写情,情景交融来体现人品人格,表达志向理想。比如园中花草树木就各有性格品德:竹有虚心,梅有傲骨,松有正气,兰有惠质,菊为隐士,莲为君子。中国传统思维注重直觉、灵感及顿悟,讲的是意在象外。既然“情”“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那么“景”僦可神似,无须形似。中华民族的模糊性思维使得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用“写意”的手法来追求“意境”之美,“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明清以来的江南私家园林是为此中高手,如无锡寄畅园、苏州留园、上海豫园等等,皆为“须弥芥子”,“壶中天地”。

那么,我们再来看看西方吧。西方文明发源于古希腊罗马,开放的海洋型地理环境及工商业、航海业的发达,使西方自古就形成了注重自然科学的传统。西方人崇尚理性,思维方式是认知型的而非伦理型的。人们进行自然科学的研究来认识自然,探索自然,征服自然,自然而然便形成了重分析、求实证、讲精确、主客二分的逻辑性传统思维。这种思维习惯要求一切都合乎科学规律性,反映在审美上,西方传统美学思想就以科学为基础,表现为一种数理美学。古希腊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美的主要形式是空间的秩序、匀称与明确”。鉴于此观点,西方古典园林艺术处处体现的是数、比例、几何等内部结构关系的和谐之美。

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园林中,花园是户外的厅堂,是建筑与自然之间的过渡,要求得二者之间的平衡就得让花园也遵循建筑美学的基本规律,所以意大利的花园中,“修剪过的树木,砌筑,的水池、台阶、植坛和道路等等,它们的形状和大小、位置和相互关系,都推敲得很精致。连道路节点上的喷泉、水池和被它们切断的道路段落的长短宽窄,都讲究良好的比例。”整个花园体现出布局的明晰匀称和比例的协调精确,象维尼奥拉设计的朗特别墅和他的学生李高利欧设计的艾斯塔别墅都是此中典范之作。

古典主义时期的法国园林继承了这种几何式花园传统,并由“唯理主义”将其推至巅峰,形成了法国古典主义园林艺术。17世纪的唯理主义哲学家笛卡尔认为:“美和经验、情感、习惯都没有关系,它是先验的。艺术中最重要的是结构要像数学一样清晰明确。不应该有想象力,也不能把自然当作艺术创作的题材。”宫廷造园家布阿依索也确信“园林不论怎么千变万化,都要遵守良好的建筑格律,做到井然有序,布置得均衡匀称,并且彼此完善地配合”。在这样的理论指导下,整个园林便成为一个以建筑物为统率,以中轴线为艺术中心,比例严谨,左右对称,主次分明的大几何图案块,体现着以数理为内涵的自然理性和以绝对君权为内涵的社会理性。由古典主义造园大师勒瑙特亥设计的孚-勒-维贡府邸园林及凡尔赛宫苑皆为此中顶极之作。这些古典主义者坚持理性至高无上,因此法国古典主义园林也叫“理性的园林”。

西方传统思维习惯于把自然与人一分为二来对待,以人为本,主体人对自然客体进行认识探索、分析研究,从而达到改造、征服自然为己所用的目的。所以西方人的性格上有喜欢变动的一面,只有“变”和“动”才能把自然改造成自己需要的形式,“适合人的尺度”,西方古典园林艺术充分体现了西方人的这种外向性思维方式。他们热衷于改造园林要素,把自然建筑化,如随处可见的绿色雕刻,一排排整齐规则的树木,被修剪成各种形状,球形、锥形、方形、盘形甚至人形或动物形。还有各式各样的绿墙、绿色剧场、回纹迷阵、绣花植坛以及地毯般的草坪,都显示出人工之美、图案之美,而不是纯正的自然美。就连“水”,欧洲人也不让它以自然的状态出现在园林里,而是用机械的方法把它规范起来,制成喷泉、瀑布、水池、水笛、水风琴、水剧场等形式,如朗特别墅花园里的水景控制在中轴线上,途经溪流、喷泉、瀑布、水池,展现出水出岩洞汇向大海的主题。它和艾斯塔别墅花园同为闻名于世的意大利水景园。

    【办公范文】栏目
  • 上一篇:应聘口头自我介绍(收集4篇)
  • 下一篇:简短的哲理语句摘选(收集3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