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网络及信息科技的发展,不仅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媒介的结构,也导致我们的社会发生深刻变化,同时改变着我们的研究以及研究方法。网络的社会影响问题可以定位在媒介的社会宏观效果研究上,但传播学并没有形成一个宏观效果研究的完整的成熟的框架,更没有对网络研究的积淀。本文从历史发展、社会结构和社会现象等几个视角来审视和思考网络的社会影响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对网络的社会影响研究打开信息社会的神秘之门。关键词:网络、信息社会、社会结构、虚拟社会影响社会变化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是信息的传播。这种传播的决定性因素与其说是传播的内容,不如说是传播媒介本身。由于网络带来的强烈冲击,各国学者都在对网络出现以后的社会从各个角度展开研究探讨。媒介的社会影响研究“网络”与“信息社会”是两个时髦而又神奇的概念。“信息社会”的概念产生在二、三十年以前,而“网络”则是近几年的新概念。网络从本质上来讲只是一种信息传播的工具或平台,网络的重大意义在于它把越来越多的媒介联系在一起、整合到一起,整出了一个网络时代。信息社会的概念最早由日本学者林雄二郎在60年代末提出。这一概念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也发生了几次变化。90年代的“信息社会”则意味着媒介的融合和网络的发展。关于媒介与社会发展的研究,传统的传播效果研究理论总有些捉襟见肘。从60年代起,西方传播学家就在探索一条更宏观的综合社会研究的道路。这当中,勒纳等人的大众媒介与社会发展的研究,罗杰斯的创新扩散研究等值得重视,这些研究又被称为“发展传播学”。这个课题的提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东西方冷战有着密切的历史渊源。战后美国推行了“马歇尔计划”即全球发展计划和一系列援外协定。这是一项跨学科、跨国界的研究。丹尼尔·勒纳在其《传统社会的消逝——中东的现代化》(1958),施拉姆在其《大众传播与国家发展——信息对发展中国家的作用》(1964)书中,他们都提出了基本的理论观点。这类研究在90年代取得了新的突破进展,其代表人物是美国学者曼纽尔·卡斯泰尔。他给网络下的定义是:“网络就是一组相互联结的结点,结点到底是什么,要依赖于具体的网络而言。比如,在全球金融网络中,他们是股票交易所和其附属的高级服务中心。网络是一个开放结构,能无限扩展,所有的结点,只要他们共享信息就能联系。一个以网络为基础的社会结构是高度动态、开放的系统,在不影响其平衡的情况下更易于创新”[i]。卡斯泰尔还在《网络社会的崛起》一书中指出:作为一种历史趋势,信息时代的主要功能和方法均是围绕网络构成的,网络构成了我们社会新的社会形态,是支配和改变我们社会的源泉。日本的信息科学研究把信息技术、计算机科学和社会信息科学整合到一起的综合研究,也在国际学术界独树一帜,值得借鉴和学习。网络的出现使一直玄玄乎乎的信息社会概念好象一下子找到了定位,似乎网络就是信息社会,一时间“网络社会”、“知识社会”、“信息社会”、“虚拟社会”等等等等,众说纷纭,令人眼花缭乱。那么,我们究竟面对的和即将进入的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呢?下面我们从历史发展、社会结构和社会现象等几个视角来审视和思考这一问题。作为历史发展阶段的信息社会许多社会发展的研究都在致力于怎样清楚地解明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变的过程和轨迹,给信息社会描述一个清晰的轮廓。但是这似乎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种观点认为信息社会是继工业化社会以后的新的社会发展阶段。丹尼尔·贝尔是其代表人物,他在70年表的《后工业社会的到来》一书,提出了“有关西方社会的社会结构变化的一种社会预测”[ii]。但是,贝尔显然把握不住这一历史转折的深刻程度,无法以准确概念加以概括,所以用“后工业社会”一词来表述。贝尔之后,有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奈斯比特的《大趋势》、莱昂的《新信息社会论》等很多有关信息社会的研究,但大多数研究并没有在贝尔的基础上前进多少,并没有解释清楚这种转变的过程和环节,也没有弄清楚推动着社会和经济转变的动力是什么。日本学者长谷川把一个国家的现代化过程分为若干个发展阶段。信息化是继工业化、城市化、民主化、国际化等社会发展过程后的一个新阶段和新课题。见图1的描述。信息社会的概念与信息化的概念是有一定区别的。信息社会是对社会的静态的描述,而信息化则是对实现信息社会目标的社会动态变化过程的描述。然而,两者又不是截然分开的。信息社会是信息化的结果,信息化过程总是与一定的信息社会模式联系在一起。“条条道路通罗马”,信息社会可以采取不同的信息化模式来实现。信息化是一个世界潮流,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都以自己的方式,按照不同的道路,或快或慢地,或是较顺利、或是非常艰难地向信息社会这一目标迈进,在这个过程中也形成了不同的信息化模式。在信息化的研究方面,卡斯泰尔也提出了一些富有创见的观点。他认为信息社会的形成是由一种新型的社会技术组织和资本主义重组所决定的,而新技术的运用和它们对社会组织的影响又决定了重组过程的特色[iii]。我们通过他的信息化理论得到一个启示,即除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一个国家的信息化产生直接影响外,由科学技术所带动的社会发展本身也会对信息化的进程也产生深远影响。作为经济发展模式的信息社会社会结构分析是社会学和经济学研究惯用的方法,一般可以从经济、政治、文化等几个方面来分析一个社会的结构和特征。信息社会的结构特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经济结构信息时代的经济结构将从以工业为中心转向以信息产业为中心。我们可以从三个产业的比例构成中分析出来,也可以从就业情况分析出来。信息化还将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这主要表现为信息的产业化与产业的信息化。一方面,被称为“第四产业”的信息产业正在迅速扩张,一系列与之相关联的新行业正在从无到有地迅速发展起来;另一方面,传统产业在数字技术革命的推动下正在不断地被信息化。从而使国民经济中信息生产所占的份额和劳动力比率逐年增加,直到超过农业、工业或服务业的比例。比如,英国、美国和意大利这三个国家在1970-1990年间制造业迅速下降,其下降幅度分别为35%下降到23%,26%下降到18%、27%下降到22%,同时农业日趋萎缩甚至消失。信息化也使社会劳动就业结构发生变化,这表现为从事物质生产和体力劳动的人员逐渐减少,而从事信息生产和信息服务的人员逐渐增多,因此,人们把信息劳动者占社会劳动力的比重超过半数当作衡量一个社会是否进入信息社会的标志之一。信息化这不仅是发达国家所要达到的目标,也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所要达到的目标,因此,信息化的过程在很多国家往往表现为一种积极的社会发展规划。2、政治结构网络时代的政治结构的主要特征表现为信息的权力化,社会组织结构将进行大调整、大重组。传统的金字塔型、铁板一块和官僚型的组织框架被打破,代之以快速应变、灵活机动的网络化组织机构和形式。信息和信息技术是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它也是新的权力源。信息社会的权力斗争将会围绕着争夺信息源展开,现实政治将不可避免地受到信息流的冲击,并将在国家之间以及社会水平上普遍表现出来。由于不同团体、阶层和个人的条件的不同,掌握信息资源的机会和能力是不同的。正如美国里根政府所明确表白的:“我们知道在现代世界上,对信息的处理和控制是实行征服的最重要武器之一。”3、文化结构由于信息环境多元化,网络时代的文化结构从中心文化转向多元文化。这可以从社会思潮和社会时尚的多样化来分析。信息社会与工业社会相区别的一个关键特征是,它没有停留在产业、劳动、科学、技术研究领域内的深化上,而是向教育、福利、娱乐、交往等广泛的精神领域和日常社会生活领域扩展。也就是说,它正向我们的整个生活渗透,我们的生活也被信息化了。信息时代人的生活方式的变化首先表现在人们对待社会生活态度上发生的变化。在工业社会时代,人们注重效率、追求物质享受,用世俗的、理性的态度来思考和安排自己的生活。而在信息社会时代,人们更注重精神、更注重情感、更崇尚冒险。
作为一种新社会现象的虚拟社会网络的发展不仅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社会系统和经济结构的变化,同时还在影响着社会空间结构的变化,最显而易见的现象就是我们能看到的一些大都市的变化。纵横交错的网络使这些城市变为二元化,出现了一个虚拟的社会,信息化城市的崛起成为必然。在这个过程中,城市失去了原来的城区概念,突破了原有的物理空间,向郊区拓展,由信息网络构成的流动空间正逐渐取代原有的城市空间。在流动空间中,新的产业和新的服务性经济根据信息部门带来的动力运行,然后通过信息交流系统来重新整合;新的专业管理阶层控制了城市、乡村和世界之间相互联系的专用空间;生产和消费、劳动和资本、管理和信息之间发生着新的联系,从而创造出新的全球化经济。虽然未来学研究的观点已经指出,由于卫星和光纤网络等通讯技术的发展,城市的版图在悄悄扩张的同时将逐步走向分散化,但这个变化的实际过程十分复杂,导致这一变化的因素也有很多,信息技术不过是其中的一种因素,我们必须深入地剖析这一变化过程和各种因素,才能理解新的空间结构的合理性和它的现代含义。在网络社会的环境中,社会生产关系不再是一种实际存在,资本进入了单纯循环的多维空间,而劳动力由一个集中的实体变为千差万别的个体的存在。这也就是说,资本是在全球化的而劳动力则是个别化的。“从更广阔的历史前景看,网络社会代表了人类经验的巨大变化”。[iv]。那么,如何将原有的城市空间和新的流动空间连接起来呢?这需要在三个层面上把社会发展和空间规划进行同步结合:经济的、政治的和文化的。在文化这一层面上,地方城市社会是从领土上加以界定的,应该保护它们的个性,保持它已建立的历史根基,而不管其经济和职能是否存在对信息空间的依赖。同时,城市也必须与其他城市保持充分的交流,克服部落主义的危险。工业时代的社会机制在信息时代失去其意义和功能。财富、生产及金融的国际化使人们感到不安,他们无法适应公司的网络化和工作的个体化,而且又受到各种挑战。对家长制的挑战及家长制家庭的危机使文化失去了有序性,使个人不再感到安全,人们得不到心灵的慰藉和真实而神圣的东西,从而去寻求新的生活方式。在对城市的虚拟空间进行管理和控制的过程中,政府仍然担当着重要角色。它只有通过强化自身角色才能对经济和政治组织施加影响,从而恢复地方社会在虚拟空间中的意义。总之,网络等信息科技的发展把人类带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有些国家已经开始进入信息社会,更多的国家正在向信息社会过渡。这个过渡的过程一般被称之为“信息化”。信息化是一个深刻的社会变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将发生革命性的变化,经济结构从工业为中心转向信息产业为中心;政治结构从金字塔型转向网络型;文化结构从中心文化转向多元文化,后现代主义思潮是其代表。因此,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信息化:信息化就是在现代信息科技发展的推动下,由工业化社会或其他发展阶段上的社会向以信息产业为主导和信息媒介高度普及的社会演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传统的物质生产方式逐渐收缩,被信息型、服务型生产方式所代替,知识和信息的作用大大突出。伴随着信息化进程的是整个社会的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社会面貌和生活方式也发生巨大变化。注释:[i]ManuelCastells,TheRiseoftheNetworkSociety,p469,BasilBlackwellLtd.,1996.[ii][美]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P14,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iii]ManuelCastells,theInformationalCity,p7,BasilBlackwellLtd.,1991.[iv]ManuelCastells,TheRiseoftheNetworkSociety,p478,BasilBlackwellLtd.,1996.
论文摘要:本文根据成都市的实际情况和时展的要求,借鉴国内外学者信息化指数研究的成果,通过改进后的测度模型,对成都市社会信息化水平进行了测定,并结合测定结果进行分析,提出建议。
信息化是一种处于不断深人和发展中的社会现象,许多国家特别是西方一些国家的学者对信息化发展与理论研究作了非常深人的研究。
美国是推动世界进人信息化时代的主要发源地,因而有关信息化发展理论与分析方法的研究也最先开始。在这一领域最早做出开创性工作并产生深远影响的是马克卢普教授,1962年他发表了(美国知识的生产与分配》一书,提出了一套测算信息经济规模的方法;波拉特继承并在很大程度上扩展了马克卢普的研究成果,于1977年出版了《信息经济》一书,提出了被称为“波拉特法”的信息化发展测度方法;日本学者小松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建立了对社会信息化进行测定的模型—信息化指数模型。
一、模型的建立
信息化指数(Indexofinformation)是日本学者小松崎清介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提出的,它是一种用于分析和评估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信息化水平的定量方法。可以用它对同一地区不同时期的社会信息化程度做纵向总量分析及分项因素分析,使得该地区的社会信息化发展趋势可以量化表示,便于找出制约信息化发展的关键因素。
小松社会信息化指数包括信息量、信息装备率、通信主体水平、信息系数4个要素,其中包括11项指标(具体指标体系构成见图1)。其基本思想是:由于各指标具有不同质的量,无法直接进行比较,故先需要把各项指标转换成指数,具体方法是把基年各项指标的指数取作100,用被测年度指标实际值除以基年指标实际值,再把所得值乘上100%,得到被测年度的各项指标指数,其数学模型为:
式中:A代表社会信息化指数的总评价价值;Bi代表第一层第i指标的评价值;wi代表第一层第i指标的权重;Ni代表影响第一层第i指标的第二层指标的个数;Cij代表影响第一层第i指标的第二层第j指标的实际值;Cij(基)代表影响第一层第i指标的第二层第J指标的基期标准值;Wij代表影响第一层第i指标的第二层第j指标权重(张文军等.西安市社会信息化指数的测度、分析及预测.情报杂志.1998年3月)。
但现今,社会信息化已有了很大发展,小松信息指数法的原始评价指标体系有诸多不合理之处,而且有些数据的统计口径与国内不一致,准确、系统的统计资料难以获得。本文根据成都市的实际情况和时展的要求,借鉴国内外学者信息化指数研究的成果,对小松信息化指数模型各要素的具体指标进行修正,建立成都市社会信息化指数测度模型。修正的指标体系中的各个指标均可以从工具书中直接查得或者经进一步计算得出,排除了人为因素,这样既保证了小松信息化指数模型的系统思想,又保证了测度体系的可操作性(修正后的成都市社会信息化指数测度模型如图2)。
在具体的测算过程中,为方便起见,对该指标体系中的各项指标作了“等权重”的假设,即对各个指标的评价值只是利用一步算术平均法或者两步算术平均法作简均求和处理,平均求和的最终结果便是代表社会信息化水平的社会信息化指数。该方法的测度结果是无量纲的相对量,即结果只有相对意义,而无绝对意义。
二、成都市社会信息化水平测定
在进行测算时,本文考虑到各项指标对最终信息化指数的贡献不同,而4个主要要素的贡献相对近似,故采用两步算术平均法计算。具体方法是:以1995年成都市的各项指标值为基年值,取基年各项指标的指数值为100,然后分别将测算年度的同类指标值除以基年指标值,再把所得值乘上100%,求得测算年度的各项指标值的指数,再分别对信息量、信息装备率、通信主体水平、信息系数4个组的各个指标的指数求平均值,最后对4个组的指数平均值求算术平均值,得出最终的信息化指数。成都市1995一2002年信息化水平各项指标绝对值见表1;成都市1995一2002年信息化水平各项指标的指数值见表2。
三、分析及对策
分析成都市社会信息化测定结果可以看出,在1995年到2002年期间,成都市信息化进程保持着平稳的增长速度,2002年成都市信息化指数较之1995年有了很大提高,是1995年的2.72倍,年平均增长速度为X8.37%。
单从各评价指标来看,信息量、信息装备率、通信主体水平、信息系数4个要素的发展速度有很大差别,其中信息装备率发展最快,2002年是1995年的5.75倍,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36%。这表明成都市社会信息化的基础设施的硬件水平发展非常迅速,其中计算机普及最快,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57%;同时,电话增长速度也很快,年平均增长速度也高达34.25%。
通信主体水平指标中,由于近年我国开始了大规模的高校扩招,使得每百人在校大学生人数从1999年起有了快速增加,从而拉动了通信主体水平的提高;但要看到,从事第三产业的人数增幅较低,这要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因为通信主体水平是社会信息化的决定性因素,它直接决定着信息产业的发展。因此,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是目前解决成都市社会信息化发展瓶颈的主要措施,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越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信息产业越发达。
成都市信息量指数呈稳定增长态势,但一些信息量指标如人均年使用函件数和人均年报纸发行数等则出现了增长缓慢、停滞不前,甚至负增长的现象,这说明在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各因素中,科学技术的发展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例如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90年代初期步人鼎盛时期的电报传递信息方式,随着电话的全面普及而正慢慢退出历史舞台;面对更迅捷、更方便、更低成本的电子邮件的影响,传统的信件传寄方式也面临巨大挑战。它们对于信息量指标负贡献的补偿很大程度上来源于邮电业务的其他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