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作文网

新业态与新技术(收集3篇)

时间: 2024-06-17 栏目:办公范文

新业态与新技术范文篇1

关键词:生态农业推广创新

我国生态农业经过20多年的推广历程,依然处于试点阶段,可以说生态农业在我国的推广步履缓慢,这其中既有内部因素的制约,也有外部因素的影响。本文着重分析生态农业推广缓慢的技术创新内因。

推广学认为,影响一项创新被采用速度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创新的特性。这里所讲的创新特性强调的是指潜在采用者对创新特性的认识,或者说是潜在采用者所感知到的创新特性,而非技术专家或行为变革者所理解的创新特性。要想推广我国的生态农业,必须先了解它的技术创新特性。研究表明,影响创新采用的创新特性主要相对优越性、相容性、复杂性、可实验性和可观察性。

一、生态农业的相对优越性

所谓相对优越性,是指一项创新的采用较未采用前的状况的改进程度。创新优越性与创新采用率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即潜在采用者感到创新的优越性越明显,其采用创新的可能性就越大。所谓生态农业的相对优越性指的是生态农业与以往其他农业(传统农业、石油农业)的相对优越程度。下面主要从效益性因素来分析。这里所说的效益性因素包括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从我国当前的生态农业的试点来看,生态农业的三个效益是较为明显的。

我国1993年开始建立的51个生态农业示范县经过5年的实践,取得了比预期更好的效果。但是,生态农业与其他农业生产模式相比,在经济效益上的优越性并不突出。在全国2400多个生态村和生态试点中,几乎没有一个村镇经济发展水平能在当地居于首富,“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者居多。纵观我国所有的亿元村镇,均是靠大力发展乡镇工业致富的。而追求生态建设的村镇,主要力量都放在了改土造田、林网建设、太阳能建设、沼气利用、生物链建设上了,工业往往发展不快,或者被有意加以控制。因此,在现阶段,由于各种限制,生态农业的生态效益还无法“显化”为丰厚的经济效益,它主要是综合效益明显,远期效益突出,而农民是最讲实惠的,他们只看重经济效益,而且是只看重近期的经济效益,并以此单项指标作为自己行为的指南,从而大大缩小了农民对生态农业优越性的实际体验。

二、生态农业的相容性

相容性是指潜在采用者认为创新与其需要、既有的观念、以往及现在的经验等相适合的程度。从创新采用导致的不确定性而言,相容性越高,意味着采用创新的不确定性越小,从而对采用者的冲击越小,不至于受太大的抵制。一般来说,相容性往往会影响潜在采用者对创新的认可。

就目前来说,我国广大地区的农民对生态农业知识知之甚少,对常规农业存在难以割舍的恋旧情结,再加上我国农业的总体利益较低,农民们从心理上认为农业不能使自己致富,因而对生态农业持怀疑态度,没有情感上的需求。一方面是因为常规现代化农业从50年代起就开始宣传,已对农业科技人员、管理者和农民起到较深的潜移默化作用,人们一讲农业现代化就自然想起“四化”,对“四化”可能引起的副作用不熟悉,对全球现今的新发展不了解,习惯性认识有意无意地阻碍着人们对生态农业的认同。

三、生态农业的复杂性

复杂性是指一项创新被认为难以理解和使用的程度。一般说来,创新越易于理解和使用,其被采用的可能性也就较大。复杂性和采用者对自身能力的评估都是一种主观感觉。一种创新的复杂性越高,自觉可以领会和使用该创新的人就越少,因此人们采用创新的可能性也就越低。

从总体上讲,我国生态农业比较复杂难以理解。首先,生态农业的系统既是一个复合生态系统,又是一个松散的集合体,有多重时空上的相对独立的组分组成,这些组分按一定的比例组合在一起,或构成时间上的延续,或得到空间上的互补。其次,在食物链设计上,试验的农业生物数量和种类、物质和能量投入的最佳值、生产管理条件等都要从实践中获得数据加以分析,拿出科学的依据,而这无疑是一个艰辛和复杂的过程。其三,生态农业的原理、原则过于抽象,难于为大多数农民所掌握。最后,生态农业强调的是对现有的技术的优化组合,这是生态农业的创新之处,但过多的利用现有技术往往会给人造成一种错觉,即生态农业同其他农业形式没有什么区别。

四、生态农业的可实验性

可实验性是指用户在正式采用创新前对创新性能所能试验、考察的可能性。由于采用创新的决策过程是一个需要不断消除不确定性和风险感的过程,即使是有限度的实验或使用,也能够使用户对创新的特点和功能有一个实在的感觉,帮助消除诸多担忧和疑虑,从而有利于创新的扩散,因此,创新的可实验性越强,创新的采用率越高,它们之间有正向的相关关系。

总体上讲,我国的生态农业的可实验性较差。由于生态农业是一个涉及多学科技术的生产体系,技术种类需要多而且整合起来还比较复杂,且短期内不易见效益,单靠农民现有的知识水平难以消化和掌握,更别提单独操作和实验了。特别是对生态农业的早期采纳者来说,它们对生态农业可实验性特别看重,因为它们可参考的经验不多,他们可以借鉴的通常只有从大众媒体获得的有关生态农业的一般知识。因此,他们常常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感,对采用可实验性较差的生态农业可以说是慎之又慎。

五、生态农业的可察性

可察性是指创新的采用结果对其他人来说显而易见的程度。有些创新被采用后不易为人所知,有些创新的采用则一目了然,尽人所知,通常,对大多数创新来说,可察性是和其采用率呈正相关关系。

由于生态农业毕竟是农业,无论是生产过程或是最终产品,外观上和其他农业的区别不大,其效益具有滞后性,因而,导致其可察性在短时间内不够明显。从附表可以看出,河南内乡县各种生态农业类型1999年比1995年粮食产量增长幅度远没有环境效益的增幅大,单从粮食产量这种可察性方面来看,生态农业的可察性就比较低。不过,近年来,我国大力宣传和发展生态农业,特别是51个生态农业示范县建设的成功,生态农业与其他农业相比,可察性有所提高。

总而言之,我国生态农业虽然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但受各种条件所限,优越性不很明显,再加上它的可容性低、比较复杂、可试验性和可察性都比较低等特性,决定了其对农民的吸引力有限,而生态农业技术创新的上述特点决定了其对政府的吸引力很大(生态农业的社会效益和长远效益所至),这也正是国内所有生态农业试点均为各级政府组织和扶持,而农民大范围的自发“学习”却是一个十分缓慢进程之原因所在。

参考文献:

新业态与新技术范文篇2

关键词:跨国创新生态系统;技术标准化战略;高科技企业

中图分类号:F276.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217(2007)05―0113―04

20世纪90年代,飞利浦、索尼、汤姆森等公司投入数十亿美元开发出了高清晰视频技术,但由于影像制作技术、信号压缩技术、广播电视技术标准等关键性配套技术未被及时开发,致使这些公司迄今未能获得R&D投资回报。因缺乏配套的汽车电路操控技术开发,世界轮胎大王米其林公司1997年开发出PAX防爆轮胎至今未获得市场广泛认可。为避免国际上3C/6CDVD联盟收取高昂专利费,我国开发出了EVD、HVD、HDV,但终因缺乏好莱坞等影视制作商配套技术开发配合而失败。当今,高科技企业产品技术的最终成功开发和应用,离不开配套性产品技术的同步开发和应用,离不开整个技术开发和应用的大环境。现代高科技企业就像处在一个生态系统当中,彼此之间依赖性越来越强。高科技企业之间的竞争由“单个企业之争”演变成为“供应链之争”,进而升级为各企业赖以生存的“跨国创新生态系统”之争。跨国创新生态系统成为高科技企业之间一种新的竞争模式。那么,高科技企业跨国创新生态系统的具体结构及其形成过程以及它具有的生态特性是什么呢,以下试对此作出回答。

一、高科技企业跨国创新生态系统结构

面向客户需求、以“协作R&D、知识产权许可、技术标准合作”为核心的技术标准化战略为纽带,由高科技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形成的基于构件/模块的知识异化、共存共生、共同进化的创新体系,具有类似自然系统一般生态关系特征,被称之为高科技企业“跨国创新生态系统”。从定义可知,高科技企业跨国创新生态系统是基于技术构件/模块的创新体系,系统内部的这些构件/模块是属于相关性(配套)产品的构件/模块。高科技企业跨国创新生态系统实质上是配套性产品的技术创新体系。配套产品技术之间的兼容性要求系统内部各高科技企业在进行配套技术开发时必须遵循共同的技术标准,如图1。

由图1可知,技术标准是高科技企业跨国创新生态系统的核心和纽带,它同时表现为一系列专利组合;其次是以技术标准为核心的配套性产品技术,如配套产品A技术、产品B技术、……;以及每项配套技术中所包含的一些技术模块,如产品A技术包含的技术模块A1,A2,…,An,产品B技术包含的技术模块B1,B2,…,Bn等等。

现代高科技企业必须把配套产品的技术创新纳入到一个共同的跨国创新生态系统之中。一旦这个跨国创新生态系统成功运作,就能够创造出任何一家企业都无法单独创造的价值。像Microsoft端口代码实现共享、Java脚本文件实现开放、诺基亚/爱立信对脚本代码进行公布,这些企业通过OSS源代码开放,鼓励其他开发商在他们的平台上开发配套性软件,由于软件产品较强的网络外部性,配套产品的形成使用户价值不断得到提高,大大增加了产品竞争力,形成了相当的用户基础。这些高科技企业的成功就在于善于培育技术创新的上下游伙伴,善于把互补性技术创新纳入到共同的创新体系中,形成跨国创新生态系统。通过协同整合相关产品技术,提供给顾客一整套解决方案,为顾客创造超额价值。

二、高科技企业跨国创新生态系统形成过程

从高科技企业跨国创新生态系统的定义可知,以“协作R&D、知识产权许可、技术标准合作”为核心的技术标准化战略为纽带形成的跨国创新生态系统,指的是整个跨国创新生态系统是以技术标准化战略为导向形成的配套性产品技术创新体系。具体的形成过程包含了协作研发、知识产权许可、技术标准合作这些基本过程。而跨国创新生态系统只有在技术标准化战略的指导下进行技术创新,才能发挥系统的协同整合功能,为顾客提供一整套解决方案。

首先,跨国创新生态系统是由众多高科技企业围绕相关性技术进行协作研发而形成的一个系统。随着高科技产品技术复杂性增加,配套性产品的增多,单个企业无法独揽所有产品技术。为保证配套产品的兼容性,众多高科技企业依据自身优势围绕一个共同的技术标准进行协作研发,开发出各个配套产品所需要的一些技术模块,即如图1所示的配套产品A、产品B等所需的一些技术模块。因此,跨国创新生态系统是众多高科技企业进行协作研发的结果,系统中各个企业可以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事实上,产品技术的复杂性和瞬息变化使得我国企业必须与掌握先进技术的国外企业进行技术合作,以此提高我国高科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最终能够较大程度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我国高科技企业强调自主创新,并不是要单干,而是要充分利用全球科技资源流动和重组的机遇,通过协作研发的形式积极融入到全球跨国创新生态系统中去,以此增强我国高科技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其次,高科技企业跨国创新生态系统中的技术标准专利化趋势在不断加强…,高科技企业的技术标准往往表现为一系列专利组合。为了推进技术标准在跨国创新生态系统中的广泛应用,技术标准的制造者即专利所有权人必须将知识产权许可给各个技术模块开发者。最终,跨国创新生态系统中各高科技企业在知识产权许可和授权的情况下,遵循和运用同一技术标准进行协作研发,因此,跨国创新生态系统的形成过程是知识产权在相关企业进行授权和许可的过程。近年来,我国高科技企业在技术标准的使用方面没有注意到技术标准专利化特征,加上专利权人也没有主张其专利权,以至于一些高科技企业使用的许多技术标准由于包含大量其他国家的专利,使得我国每年要向他人缴纳巨额专利费。如一些DVD厂家由于使用的DVD标准中含有国外厂家的专利,每年须向国外厂家缴纳高达70亿元的专利费,这直接导致我国高科技企业的发展较大程度上受制于国外厂家。

最后,跨国创新生态系统是配套产品的技术创新系统,系统内配套产品技术的开发界面必须标准化。即系统内部各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必须遵循共同的技术标准,跨国创新生态系统内部各个协作研发者通过广泛的技术标准合作,形成以技术标准为核心的一个共存共生、共同进化的跨国创新生态系统,因此,跨国创新生态系统实质上也是一个技术标准合作系统,这个系统将技术标准和技术创新两个原本脱节的体系成功统一起来。在技术标准合作的前提下进行技术创新活动,使各企业的技术创新活

动有序化,使技术创新成果更容易获得广泛的市场基础。由于高科技产品较强的网络外部性,技术标准的合作者越多,配套产品对市场的“锁定”效应就越强,跨国创新生态系统中相关创新成果就越容易获得市场认可。在未来3G产业中将会以TDS-CDMA标准为核心形成跨国创新生态系统,包括系统设备商、电信运营商和终端设备商。如果这三者在TDS-CDMA标准方面进行广泛合作,充分发挥协同整合功能,那么整个TDS-CDMA标准就容易赢得市场认可。

此外,由于技术标准是跨国创新生态系统整个结构的核心和纽带,使得跨国创新生态系统之间的竞争将表现为系统的标准之争。3G产业的未来竞争格局也将表现为三大跨国创新生态系统的标准之争,也就是WCDMA,CDMA2000,TDS-CDMA这三大标准之间的竞争。

三、高科技企业跨国创新生态系统的“生态”特性

参照尚昌玉(2002)、徐幼民(2005)、罗发友和刘友金(2004)的相关研究,将高科技企业跨国创新生态系统内部的一些基本要素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相关要素进行全方位比较和分析可以发现,二者具有可比性和类似性。表1中,跨国创新生态系统中的企业与自然生态系统中生物一样,都是作为系统的基本单位而存在;跨国创新生态系统中企业集合体――创新种群和创新群落与自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群和生物群落具有可比性和类似性;高科技企业之间所形成的创新网(链)与自然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链)具有类似性;跨国创新生态系统的创新环境与生物所处的自然环境具有类似性。

由于高科技企业跨国创新生态系统的要素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各要素之间的可比性和类似性,使得跨国创新生态系统运行规则及内部要素之间的关系与自然生态系统具有极强的相似性,跨国创新生态系统由此具有很强的生态特性。系统内部各个企业之间、企业与整个技术环境之间的关系,和自然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具有类似性。比如,跨国创新生态系统中高科技企业所形成的创新链就可以类比为自然生态系统中生物所形成的食物链,如果食物链中的一种生物遭到大量捕杀的话,那么食物链中的其他生物也无法生存。同样,创新链中只要有一个环节的技术无法同步实现,则整个创新链中的其他技术也就无法得到广泛应用。飞利浦、索尼、汤姆森公司在开发高清晰视频技术时,如果其他关键性的信号压缩技术、影视制作技术等配套技术,只要有一项技术无法配套实现,则整个技术系统就无法实现其应有的功能;或者任何一项关键技术无法同步升级,则整个系统无法同步升级。因此,跨国创新生态系统中企业与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一样,彼此的依赖性很强,是一种共存共生、共同进化的生态关系。

此外,跨国创新生态系统中企业互惠共生、协同竞争等行为类似于自然生态系统中生物互惠共生、协同竞争等行为。跨国创新生态系统中高科技企业与自然生态环境中生物一样适用“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进化规则。跨国生态系统高科技企业的跨越式重大创新类似于自然生态系统生物的变异。高科技企业之间的知识流和技术流关系类似于自然生态系统生物之间的营养关系。高科技企业的竞争态势和格局类似于自然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生态位。

高科技企业跨国创新生态系统除了上述生态特性之外,还具备有别于其他生态组织的显著特性。一方面,传统的创新集群所强调的是一种地理上的空间性集聚,而高科技企业跨国创新生态系统是以技术标准为纽带形成的配套性产品的创新体系,系统内部企业可以来自不同的地理位置。因此,高科技企业跨国创新生态系统实质上是以技术标准为核心的一种虚拟性集群,可以跨越地理限制。此外,由于跨国创新生态系统的这种虚拟性集群,使得系统内部创新主体可以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域,高科技企业跨国创新生态系统具有创新的跨国性特征。另一方面,高科技企业跨国创新生态系统的形成在于能够为顾客提供一整套解决方案,系统内部配套产品存在较强的锁定性、各企业对技术的专用性投入等使系统内部各企业的合作关系容易锁定,系统内企业也容易以技术标准为核心形成的一个命运共同体,系统要成功地与其他跨国创新生态系统进行竞争,各企业就必须协调一致,发挥系统整合功能,形成一种合作共生关系。因此,高科技企业跨国创新生态系统内部各企业具有高度的合作共生性。这种生态特性比其他生态组织更为明显。

由于跨国创新生态系统较强的生态特性,因此可以运用生态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研究高科技企业跨国创新生态系统。从现有研究来看,生态学理论与方法的应用有两种情况:一是研究对象与自然生态环境有密切关系。如生态经济学、产业生态学等,目的在于保证经济系统和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二是研究对象具有自然生态系统的特征,由此将自然生态系统的一些基本发展规律应用到具体的研究对象中。这里的高科技企业跨国创新生态系统属于第二种情况,即运用生态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研究跨国创新生态系统,将研究自然生态系统的一些基本发展规律研究跨国创新生态系统,以期在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上寻求突破。

四、结论及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以“协作R&D、知识产权许可、技术标准合作”为核心的技术标准化战略为纽带形成的高科技企业跨国创新生态系统,是在技术标准化战略导向下形成的配套性产品的技术创新体系,其形成过程具体包含协作研发、知识产权许可、技术标准合作这些基本过程。跨国创新生态系统中的企业、创新网(链)等要素与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食物网(链)等要素的可比性和类似性,使得跨国创新生态系统具有极强的生态特性,因此,可以运用生态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研究高科技企业的跨国创新生态系统。进一步研究的主要问题包括:

(1)跨国创新生态系统的内涵与驱动力:运用行为生态学理论与模型,探讨以技术标准化战略体系为先导,协作R&D与技术标准合作跨国化、网络化,导致新一轮全球科技资源流动、重组与创新一体化急剧提速,进而推动跨国创新生态系统的形成机理,深入明晰跨国公司在华研发与技术扩散模式演变趋势为我国高科技企业融入跨国创新生态系统提供的内在驱动力。

(2)跨国创新生态系统的生命周期。运用非线性生态动力学理论与模型,研究跨国创新生态系统遵循技术非连续性发展、主导设计范式的形成和技术累积变化的运动轨迹,及其跨国创新生态系统随着技术标准确立、推广、升级而演进的生命周期。

新业态与新技术范文篇3

【关键词】产业生态理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生态系统自然生态系统

【中图分类号】F124【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报告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是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技术创新网络的一种组织形态,对提高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和产业核心竞争力起到了重要作用,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大量出现。2008年12月,我国颁布了《关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的指导意见》,极大地促进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发展,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也出现了联盟关系松散、利益冲突严重、内部运行机制不协调、环境支持机制不完善、创新效率不高等诸多问题。借助于生态学的观点,运用产业生态理论,研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内部成员之间协作、共生及进化发展,能够更深刻揭示联盟成员之间以及与环境因素之间的物质、能量以及信息的交换流动和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复杂系统性关系,有助于完善联盟运行机制,促进联盟成员深度协同融合,提高联盟的创新绩效。

产业生态理论概述

国外主要观点回顾。产业生态思想起源于自然生态系统的存在方式。德国生物学家Haeckel于1866年首次提出生态学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研究生物与其环境(有机环境及无机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英国植物学家Tansley于1935年首先提出生态系统的概念,认为生物与其生存的特定的自然环境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形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统一整体,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物种与生物群落)与非生物部分(光、热、气、水、土和营养成分等)①。

美国学者Ayres分别于1969年和1972年提出“产业代谢”和“产业生态”的概念;Frosch和Gallopoulos于1989年提出了“工业代谢”一词,并结合生态系统理论,提出了“产业生态系统”和“产业生态学”的概念,认为产业系统活动过程类似自然生态系统的新陈代谢过程―吸收原料、能源并将其转变成产品与废物,传统的产业活动模式应当学习自然生态系统建立产业生态系统,来减少产业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从而使产业系统更具可持续性②。20世纪70年代,丹麦卡伦堡工业园区找到了一种革新性的废弃物管理利用途径,称之为“工业共生”现象③。Graedel和Allenby(1995)认为生态学的生物组织和产业中的企业组织具有相似性,产业系统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维护可持续发展④。Erkman(1997)认为基于人们对自然生态系统的认知,对产业系统的运作、规制进行调整,实现产业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⑤。Jouni等(2004)提出区域产业生态系统中的企业通过竞争、合作、寄生和捕食与被捕食等模式实现互动协同进化。⑥Allenby(2005)提出产业生态系统三级进化理论,三级生态系统包括四类主要行为主体:资源开采者、处理者(制造商)、消费者和废料处理者。⑦

国内主要观点回顾。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开始引进国外产业生态理论,近年来产业生态理论的研究和应用成为热点。刘则渊等(1994)提出,产业生态化是把产业活动及其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影响纳入大生态系统的物质、能源总交换过程,实现大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与持续发展。台湾学者杨丁元和陈慧玲(1998)首次将“产业生态”应用于企业经营环境分析,用“生态”概念研究高科技产业发展。王如松等(2000)认为基于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理,生态产业系统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生产体系或环节之间的系统耦合,实现产业系统中物质的闭环循环,使资源、环境能系统开发、持续利用。王寿兵等(2006)对自然生态系统与产业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个体与企业、生物群落与企业群落、生态系统与产业系统进行了类比研究。王贵明(2009)认为产业组织系统是一种类似于生物有机体的自组织复杂适应性系统。黄欣荣(2010)运用生态学理论对产业生态系统进行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等层面的分析,提出了产业生态系统的企业组织、产业种群、产业集群、产业系统等四个构成层次,并对自然生态系统和产业生态系统的层次要素进行了对比分析。

产业生态理论的基本思想。与自然生态系统相类似,产业生态系统各个企业和产业各司其职,分别承担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等不同的角色,由企业物种、产业种群、产业集群、产业系统等形成不同的层次,具有自然生态系统“共生互惠、协同竞争、领域共占、结网群居”等特点,企业之间、产业之间、产业和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并进行特定的物质、能量和信息流的交换。生态产业理论强调物质能量的循环流动,产业生态系统内不同企业和产业占据着不同的生态位,形成了类似自然生态系统的生态链,使资源在产业系统内得到循环利用,减少废物排放,降低产业活动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实现产业系统与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生态要素及构成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生态内涵。在一定地域内会形成以参与技术创新和扩散的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为主体的,中介服务机构广泛介入和政府适当参与的创造、储备和转让知识、技术而相互作用的创新网络系统,产业技术联盟是创新网络的一种组织形态。我们一般从经济和组织意义上研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认为它是以提高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由企业、大学、科研机构或其他组织构成的以各方利益为基础,以法律契约为保障的技术创新合作组织⑧。这种从经济和组织上的定义和理解难以深刻揭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成员之间以及与环境因素之间的物质、能量以及信息的交换流动和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复杂关系以及联盟运行机制的系统性,难以体现技术创新对联盟资源循环流动和有效利用、减少对环境影响和破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推动作用。

从产业生态理论的角度考察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它是一个以提高产业生态系统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由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金融机构、中介机构、政府等创新种群组成的创新生态群落与由经济、技术、文化教育、政治法律等环境因素组成的创新环境系统通过创新物质、能量和信息等流动、交换而形成的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创新生态系统,本文称之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生态系统”(以下简称“联盟生态系统”)。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生态系统具有以下基本特点:一是整体性。构成联盟生态系统的创新物种、种群不是简单叠加聚集、独自运转,而是各创新物种、种群有机联系、相互制约,联结成一个整体存在于环境中,发挥整体功能。二是生态性。创新联盟系统内创新物种、创新种群之间及其与创新环境之间的关系类似自然生态系统中生物物种、生物种群之间及其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形成类似自然生态系统复杂“食物链”、“食物网”的技术创新链,具有共存共生、协同进化的生态特性。三是开放性。联盟生态系统内创新物种、种群之间进行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流动,创新物种、种群与创新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促进联盟生态系统创新能力的提高。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生态系统构成要素。内生态系统:由企业物种和种群、中介机构物种和种群、政府物种和种群、金融机构物种和种群等构成。创新物种和种群的角色功能(生态位),见表1。

表1:联盟内生态系统物种、种群及角色功能表

外生态系统:由产业技术创新大系统的环境要素构成,主要包括:经济环境、技术环境、社会文化教育、政治法律等环境要素。各环境要素的主要功能,见表2。

表2:联盟生态外生态系统要素及功能表

结论。联盟生态系统是产业技术创新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由联盟内生态系统和外生态系统构成。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等创新物种组成创新种群,由创新种群构成内生态系统(创新生态群落);外生态系统(创新环境系统)由联盟生态系统所处的产业技术创新大系统的经济环境、技术环境、社会文化教育、政治法律等环境因素构成。内生态系统创新物种、创新种群处于不同的生态位,按照各自的功能承担特定的角色,进行资金、技术、人才、产品、信息等物质、能量的流动,形成了有机的联系和相互制约关系,实现互惠共生和协同进化。同时,外生态系统为内生态系统的企业物种和种群提供物质、能量和发展环境支持,企业物种、群落本身也向外输出产品,内生态系统和外生态系统物质、能量之间不断地进行交换、流动,这样具有内在创新能力的内生态系统与外在创新支持条件的外生态系统协调互动形成有机统一体。技术创新联盟生态系统模型图,见图1。

图1: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生态系统模型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生态系统运行机制

共存共生机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生态系统由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中介机构、政府、金融机构等创新物种、种群构成,与自然生态系统类似,每个创新物种、种群占据不同的生态位,承担不同的功能和角色,通过复杂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实现创新物种、种群的共存共生,使创新物种、种群优势互补、资源高效利用。第一,企业物种、种群之间形成共生创新生态链。在联盟生态系统内,供应商、生产商、销售商、服务商等创新物种、种群,处于产业链的不同阶段,形成了产业生态系统的技术创新生态链。一是形成横向共生的创新生态链。不同工艺流程的企业物种、种群,通过为自身的废弃物找到下游的“分解者”,形成横向共生的产业生态链,从而形成联盟生态系统技术创新的“食物链”,达到“稻田养鱼”的横向共生效果,从而实现物质的再生循环和有效利用。二是形成纵向闭合的创新生态链。在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技术创新活动中系统地考虑产品从“摇篮”到“坟墓”到“再生”的过程,即从产品原材料生产到产品使用回收整个过程,企业物种、种群联结形成纵向闭合的纵向创新生态链,实现物质从源到汇的纵向闭合,循环利用。第二,高校和科研机构创造知识,提供技术和创新人才,提高创新联盟生态系统的技术创新能力,使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和利益,促进了自身发展。第三,中介机构提供信息、进行技术资源的扩散,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第四,金融机构为创新物种、种群注入创新资本,为创新活动提供资金支持。第五,政府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鼓励、扶持、引导、规范创新联盟生态系统的形成和发展,协调其它创新物种、种群的关系,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

进化动力机制。在自然生态系统中,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和自组织性促使生物物种不断进化,保持物种的生存和发展。与自然生态系统类似,联盟生态系统的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中介机构、政府、金融机构等物种、种群由多种力量和因素集合促生和驱动实施或参与技术创新活动和过程,促进自身的进化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第一,市场竞争机制。在产业生态系统中,会出现占据同一生态位的多个个体物种,在发展过程中就必然会产生竞争。市场竞争的压力会形成创新物种创新进化的动力,推动技术升级、产品升级,获得竞争优势,实现自身进化和发展,进而促进联盟生态系统整体升级。第二,自组织机制。自然生态系统中,生物的进化除了物竞天择的自然法则外,还有内部自身进化的原则。在联盟生态系统中,创新物种自身成长也是创新进化的动力。创新物种通过做出在进化过程中关于自身的定位、设计、发展方向等一系列政策,在外部环境因素的作用下,会自觉进行调整,最终朝有利的方向进化发展。第三,市场需求牵引机制。市场需求是技术创新活动的源动力。一方面,市场需求会产生企业生存压力危机,企业必须提供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才能生存和盈利;另一方面,经济、技术、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会产生新的市场需求和市场机会,从而使企业以此为导向进行技术创新。另外,市场需求在引导企业技术创新同时,也带动高校和科研机构、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等从事和参与技术创新,从而形成联盟生态系统整体创新。第四,利益驱动机制。联盟生态系统创新物种从事和参与技术创新的利益诉求不同。企业、中介机构、金融机构注重技术创新的经济利益,高校和科研机构则侧重技术创新成果的学术价值,政府则注重技术创新的经济和社会综合价值。因此要充分考虑各方的利益,根据联盟创新物种利益诉求、价值取向、资源投入、贡献大小、风险承担等要素,科学设计利益分配方案和方法,既要考虑物质利益,也要考虑知识产权、商标、品牌等非物质利益,尤其要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和分配规则;联盟生态系统要建立相关机构,综合利用经济、法律、行政、内部规章等手段,加强联盟生态系统创新物种之间利益的沟通、反馈、协调和维护,处理损害创新物种利益的行为,使创新物种的利益能够得以保证和实现。

资源流动机制。在自然生态系统内,各物种、种群之间通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而形成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整体。联盟生态系统各创新物种、种群掌握不同的优势资源,如企业拥有市场、技术和资金,高校和科研机构拥有技术、知识和人才,中介机构掌控技术扩散渠道,金融机构拥有创新资本,政府拥有政策调控权。各创新物种、种群之间只有不断进行资金、技术、知识、人才、信息等创新资源流动交换,才能使创新物种、种群之间密切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的合理利用,实现产业技术创新过程的统一和高效,从而发挥联盟生态系统整体创新效能。第一,知识学习机制。在联盟生态系统中,各创新物种、种群具有创新知识的比较优势,通过人员派遣、人员互换、人员培训、技术论坛、网络平台等多种方式加强创新物种、种群之间的学习交流,使创新物种、种群克服自身知识集合的限制,获得创新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产生知识的关联效应和辐射效应,实现知识的转移、流动、整合和提升。第二,知识产权转移机制。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等创新物种往往拥有商标、技术专利、技术诀窍等知识产权,通过知识产权转移能够形成创新物种、种群之间知识流动和整合的互动网络。政府要完善知识产权转移的法律法规,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要设立知识产权管理机构,中介机构广泛参与,组建知识产权转移平台,通过技术入股、许可、转让等方式,实现知识产权在联盟生态系统中的转移,促进创新成果的商业化。第三,人才流动机制。创联盟生态系统创新物种、种群拥有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创新人才,放松创新人才流动的障碍和限制,形成合理的人才流动机制,能够促进联盟生态系统创新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降低人力资源成本。创新物种、种群之间通过创新人才互补调动配置、相互交叉任职、相互兼职挂职、短期指导培训、项目联合研发等多种方式实现创新人才在联盟生态系统中合理流动,促进创新知识和技术的传播和共享。第四,创新资金融通机制。可以通过财政支持、创新基金投入、银行贷款、风险投资、联合研发生产等方式实现创新资金在联盟生态系统中创新物种、种群之间的聚集和流动,为技术创新活动提供资金支持。

环境供养机制。自然生态系统中生物通过吸取环境提供的阳光、土壤、水分、有机物等物质与能量而实现自身的发展进化,环境是生物能量的源泉。与自然生态系统类似,联盟生态系统的外生态系统为创新物种、种群提供了经济、技术、政治法律、社会文化教育等支持和保障,是创新联盟生态系统的营养供给系统。第一,政府要制定科学的经济和产业发展规划,制定促进经济和产业发展的政策,不断进行经济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不断完善道路、交通、通讯、信息等基础设施,为联盟生态系统提供良好的经济环境和支持。第二,政府要制定科技发展政策和规划,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加大创新投入,大力发展低碳技术、循环技术、绿色技术,鼓励协同创新,推动社会和产业技术创新与进步,为联盟生态系统提供更多技术和知识资源。第三,政府要制定有关财政、税收、金融政策和法律法规,鼓励、支持、引导、规范联盟生态系统的形成和发展,并为创新物种开展技术创新提供政策法律扶持和保障。第四,政府要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不断提高人民教育水平和文化素质,积极倡导创新文化,形成创新的文化导向和价值观,为联盟生态系统营造良好的创新社会文化环境。

结语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生态系统具有类似自然生态系统的特点,联盟生态系内企业、高校和科研、中介机构、政府、金融机构等创新物种、种群占据不同的生态位,在联盟生态系统中发挥着各自的优势和专业特长,创新物种、种群之间及其与外部环境因素之间存在复杂的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和流动,形成类似自然生态系统复杂的“食物链”、“食物网”,联盟生态系统在共存共生、进化动力机制、资源流动机制、环境供养机制的系统耦合作用下,形成了各创新物种、种群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创新网络,实施产业集群创新,形成创新聚集效应,不断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生态系统整体的创新能力,提高了资源的有效、循环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可持续发展。

(作者为梧州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副教授;本文系2014年度广西高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西江经济带协同创新能力评价与提升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YB2014360)

【注释】

①T.E.Tansly,B.R.Allenby:《产业生态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3页。

②Frosch.R.A,Gallopoulos.N.E.Strategiesformanufacturing,Science.Am,1989,261,(3):165-166.

③杨文举等:“发展生态工业探析”,《生态经济》,2002年第2期,第56页。

④T.E.Graedel,B.R.Allenby.IndustrialEcology.PrenticeHallPress,1995.

⑤S.Erkman.IndustrialEcology:AnHistoricalView.JournalofCleanerProduction,1997,261(3):1-10

⑥JouniKorhonena,IlkkaSavolainen,MikaelOhlstrom.Applicationsoftheindustrialecologyconceptinaresearchproject:TechnologyandclimatechangeresearchinFinland.JournalofCleanerProduction,2004,12:87-97.

⑦B.R.Allenby.ADsignforEnvironmentMethodologyforEvaluatingMaterials.JournalofTotalQualityEnvironmentalManagement,2005,(4):69-84

    【办公范文】栏目
  • 上一篇:校本培训总结(收集5篇)
  • 下一篇:西方劳动经济学的理论前提(收集2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