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课例研修教师发展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2(c)-0177-01
自我院承办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以来,各位中小学骨干教师纷纷通过这个平台进行交流互动,分享教学的成功经验,谈得最多的就是“课例研修”,在中小学教学中以“课例研修”为抓手,最终达到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由此,该研究者试图将“做中学”的方式引入到高等学校,以教研室为基本单位进行研修,以期促进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现将几点想法与大家进行探讨。
1什么是课例研修
采用“做中学”的方式,帮助教师们学会以课题研究为主要内容,帮助本教研室或者教研团队研修,以期提高教师专业水平为目的的研修过程就是课例研修。
“课例研修”源于课例研究,也称为“走进课堂的研究”,其兴起于日本,20世纪末以来在世界各国逐渐传开。20世纪末以来,课例研究先后被美英、瑞典、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教育工作者所重视、引进和优化。在国内,课例研修已经成为北京、上海等教育发达地区教师培养和成长的重要形式,其在中小学教师中应用广泛,实践证明,课例研修是聚焦课堂的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培训模式,其在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新近教师的岗前培训、教研室活动中都起到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作用。它以学科或课程为基础、以问题为核心、以课例本身为载体、以实践为最终归宿,将教师专业学习的四种方式有机融为一体,是在先进思想和理念指导下开展的课堂实践教学,其基本步骤是备课―说课―上课―观课―议课几个环节,通过发挥培训团队的力量,给参加培训的老师提供科学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最终达到教师专业素质和水平的提高。
2高校中如何开展课例研修
2.1确定研究主题
以教研室为单位,分析整理学科或者课程教学实践中的遇到难题与困惑,得出进行课例研修的主题,按照研究主题,明确各个主题的研究主持人,选择相应的课例,进行教学设计。
2.2制定合理的教学观察量表
课堂教学观察前,开课前会议,根据研究需要,设计出课堂教学观察量表,进行分工。教研室成员要根据学科特点开发研究课堂教学观察量表,并不断进行修改完善。
2.3做好整个教学过程的记录
课例研修的整个过程要做到全程记录,有条件的地区要做到有全面教学录像,课后认真组织观察,填写好观察量表。
2.4对课堂教学进行科学的分析与评价
课例研修结束后,要及时进行课堂教学观察量表的统计分析,及时召开课后分析会议,对被观察的课例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评价,研究的主持人要全面的说出教学流程,做到自我反思。每一位参与研究的教师必须有主题、有理念、有根据对教学流程的做客观分析、谈自己的反思和收获,主持人对其进行细致的整理记录。
2.5坚持行为跟进
在研究中发现的问题及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要坚持行为跟进,并进行持续有效的观察研究,从而实现转变教师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模式的目的。在日常教学实践中要坚持“每一堂课既是研究的起点,又是研究的终点”的理念,在课堂教学中要针对研究主题展开观察与反思,拓展研究信息收集渠道,丰富研究信息来源。
2.6按期形成课例研究报告
课例研究主持人要及时整理提炼研究结果,包括教学的效果,学生的评价和教师的观察与反思,结果的启示,以及今后要进行的对策研究等,及时撰写出课例研究报告。
3高校中开展课例研修的几种模式
现今中小学使用较多的是“三阶段两反思”和“同课异构”两种模式。
3.1“三阶段两反思”模式
“三阶段两反思”模式是顾泠沅教授在其“行动研究”理论中提出的一种以教师为研究对象的教师教育新模式。其三个阶段分别为:关注个人已有经验的原行为阶段、新设计理念支持下的新设计阶段、及关注学生获得的行为调整的新行为阶段。三个行为阶段中伴随着两轮合作反思:一是反思自身已有的行为与新理念、新经验的差距,看到自身与他人之间的差距,实现理念的更新;二是反思自身教学设计与学生实际获得的差距,得出自身设计与学生现实的差距,实现行为改善。
“三阶段两反思”模式实现了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研修团队的团队互助,整个研修团队的专业促进。这其中的自我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反省、思考、探求教学过程中解决问题的方法与对策。通过反思,使得研修主持人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方法,提高教学水平,促进学生消化吸收等。同时体现了教师教研团队的团结互助精神,使自身对教学方法和问题有独立的思考和创造性的思维与见解。通过三个阶段的行为和两轮的反思,实现理论对实践的指导。研修团队成员间通过交流互助,实现彼此不同思想、观念和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学习与分享,使得校本研究可持续发展。
3.2“同课异构”模式
“同课异构”是一种新型的教研模式,采用比较式研讨。“同课”指同样的教学内容,“异构”指用采用不同的教学结构如设计不同的教学环节、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及选用和组织不同的教学资源等。同一教学内容,课堂组织结构和内容的呈现方式因人而异,各具特色,观摩每位教师的课堂后,大家对所听课的有效性问题进行集中讨论,进而形成较为成熟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手段。
这种“同课异课”教研模式可以在高校教学中推广使用,但是大学教学特点是同头课老师少,讲授同一课程的老师较少,具体实施环节还需考虑到各校实际情况。“同课异构”模式有助于教师的课堂反思,促进教师在开放、多元的教学环境中,学习借鉴他人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真正体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最终在“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过程中实现高效教学。
4结语
“课例研修”在高校教学中处于摸索阶段,在高校教研活动、新教师培训、学科骨干教师培训中均可安排课例研修,相信它在高校教师发展和教学水平提高方面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齐健,李秀伟.教师课例研修的理论视野与实践要义[J].中国教育学刊,2012(12):77-80.
[2]李秀伟.中小学校本研修的改进路向与模型建构[J].教育研究,2012(7):36-42.
一总则
第一条为了进一步加强我区校本研修工作,提高管理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不断提高教研水平、教学技能、教育质量,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打造榆阳教育强区,根据省、市《关于全面推进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的意见》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全区普(职)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和教育直属机构。
第三条确立校本研修与“联片研修”相结合的研修模式。
(一)校本研修是以学校所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学校发展的实际需要、教师专业发展的实际需求为选题范围,以学校教师作为研修活动的主要力量,通过一定的研修程序取得研修成果,并将研修成果直接应用于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的研修活动。
(二)“联片研修”是以“校本”为基本理念,以促进学校管理人员、教师专业成长为根本目的,以有效实施新课程为工作目标,以校际合作、区域联动、优势互补为行动策略,在校本研修基础上,延伸拓展到校本培训、校本管理、校本课程开发和校园文化建设等诸多领域,为校本活动搭建交流展示平台,它是让众多学校在这个平台上共同研究解决校本中存在的共性或较深层次问题的“大校本”研修工作机制。
第四条校本研修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全面负责学校校本教研、校本培训、校本管理、校本课程和校园文化建设工作。联片研修实行工作组长主持下的片区校长联席会议制,由组长学校校长按照职责主持联片研修工作。
二教研网络与层级职责
第五条健全研修网络,搭建工作平台。
(一)成立校本研修工作领导小组,健全校本教研(科)室和学科教研组。以校本理念为指导,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抓好校本研修制度建设,建立以课例、案例为载体的“个人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的新型教学研训制度;注重方法创新,组织开展校本研训、合作教学、案例分析、教学反思、结对帮扶、教学观摩、同课异构、教学咨询、教学管理、成果展示等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收集和开发校本研修的各种文本、电子资源,健全校本研修档案,构建校本研修工作发展的导向机制、激励机制、保障机制和评估考核机制。
(二)成立联片研修工作组,建立联片研修工作机制。
依据学校区域分布、规模大小、学段特点等原则,将全区中小学划成片区,组建联片研修工作组,联片研修工作组下设学科研修指导组作为业务指导机构;同时健全学校教研(科)室和学科教研组及备课组,成为学校校本研修的执行机构。
榆阳区校本研修联片研修组划(表格略)
联片研修工作组接受区校本研修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接受区校本研修专业指导组的业务指导,同时组织指导联片学校的校本研修工作。实行区、片、校三级拉动,行政、业务两线并举,教学、教研、培训一体化互补共生,形成“三级二线一体化”的组织形式
第六条明确层级职责,提高工作绩效。
(一)以区教育局局长为组长的榆阳区校本研修领导小组是全区教科研工作的领导决策机构,负责全区基础教育科研工作的规划与制度建设,根据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组织开展重大教科研活动和专题攻关,总结推广教科研成果,表彰教科研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营造浓厚的教科研氛围。
(二)区教研室、区进校、区电教馆是全区校本研修、联片研修工作的组织管理机构,负责制定全区校本研修、联片研修工作方案,确定研究课题,健全研修网络,完善校本研修、联片研修工作管理办法,策划安排校本研修、联片研修活动,为校本与片区研修活动提供咨询、指导等专业支持。真正把教研工作重心下移到学校,贴近校本、贴近课堂、贴近教师、贴近学生,与一线师生共同发现问题和研究、解决问题。
(三)校本研修工作专业指导组是校本研修与联片研修工作最直接的指导者和引领者,负责督促检查所联片学校校本研修、联片研修组织机构和研修制度建设,按相关规定要求完善管理运行机制和检查评比制度,形成联片研修运行模式和工作流程。积极协调和指导校际、乡镇际联片研修活动,负责评价学校和教师的校本研修工作,促进乡与乡、校与校、组与组以及教师之间合作交流、有效互动、共同提高。
(四)中小学联片研修工作组由片区组长、成员学校校长和联片教研员组成,是片区研修的指挥中枢,负责联片研修活动的计划安排、组织实施和检查评估,对片区所辖学校校本教研、校本培训、校本管理、校本课程开发与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有调研指导和建议督查职能。片区校长联席会议每学期举行一次,学科联片研修活动每学期举行一次。
(五)学校校本研修工作领导小组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直接领导和指导学校校本研修工作,使校本研修做到有组织机构、有制度措施、有实施规划、有评价考核、有经费保障、有激励机制。
(六)教研(科)室和教导处具体负责校本研修日常管理。依照学校校本研修制度和方案制定学期校本研修计划与进程表,提交校本研修工作领导小组审议;承担对教师业务能力、教学水平的考核,评选教师的教研成果,指导校内各层次教研活动和课题研究;在校本研修计划实施中加强过程管理,形成教研常规:对各学科教研组的课题、计划、活动、总结、成果等进行检查、记载、评价;学期末对全校校本研修工作进行全面总结,提出奖励与改进意见。
(七)学科教研组根据学科教研工作计划制定教研组学期研修计划,组织和督促学科教师学习教育理论、课程标准,研究教材教法,开展同课异构、教学观摩、说课议课、集体备课、教研反思、专题研究、教改实验、撰写论文等校本教研活动,每项活动做到“四定三有”:即定主题、定内容、定时问、定人员(主持人、主讲人、中心发言人等),有记录、有小结、有考评,使预定目标落到实处。
(八)兼职教研员协助区校本研修专业指导组和学科教研员开展咨询、指导活动。带头参加校本教研活动,积极承担专题研究,主动承担校本培训任务。
三研修内容与工作方式
第七条实施“一功五化”,夯实校本研修。
为促进教师理念更新和专业发展,特提出“一功五化”校本研修内容及方式。
(一)锤炼教学底功:三个类型(整理基本功、学科基本功、研究型教师基本功)拾阶而上;三种培训(新教师上岗培训、后备骨干教师培训、骨干教师培训)次第展开;三种方式(发现新苗、夯实基础、提升能力)整体推进。
研修方式采用“自我研修式”扬长补短、“师徒结对式”同伴互动、“竞技比武式”增强动力等。
(二)转化教学理念:教师确立四个意识(课程意识、学生意识、开放意识、问题意识);强化“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课堂教学“三落实”,落实教学目标(教材目标化、目标问题化、问题要点化、要点练习化、练习应用化);落实“教”为“学”服务(以学生经验为起点、为扩大学生经验而展开、为学生获得新经验和理性认识而结束);落实课后评价与反思(反思教学目标,反思教学策略,反思教学效果,)。
研修方式采用“专题讲座式”提高认识、“以学论教式”转变行为、“评价反思式”长善救失等。
(三)内化课标教材:明确课标要求(课程功能地位及基本理念对课程实施的诸项建议课标设计思路及总分目标);通晓教材体系(教材编写体例及内容体系教材宗旨任务及知识板块单元章节地位及前后联系课时教材内容及设计意图);掌握教材教法(新课程倡导的新教法学习引进的好教法继承传统中的好教法提炼自己的创新教法);组织教师进行课标、教材、教法考试。
研修方式采用“观摩研讨式”对比分析、“分类磨课式”提炼升华、“测查问卷式”考评把脉等。
(四)优化教学过程。教师活动抓三要素(备课、上课、反思);学生活动抓三环节(预习、听课、复习)。对学困生开展“教学会诊”;引导教师以“高质量、轻负担”为目标,构建新的教学机制,努力实现教学过程的优质高效。
研修方式采用“案例剖析式”指导实践、“同课异构式”鼓励创新、“调研诊断式”反馈提高等。
强化教学管理:一是管方向,更新理念,落实机制(以实施素质教育为管理工作基本方向,重点在“三破”、“三建”:破除应试教育的“唯考分是问”,破除妨碍课程改革的陈规旧矩,破除压抑教学民主的权力滥用: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建立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制度,建立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评价制度)。二是管过程,夯实常规,动态调控(狠抓落实,既有规范要求,又留创新余地,力求“管而不死、活而不乱”;着力点在“两个控制”:一是教师的教学流程,二是学生的学习过程)。三是管教师,鼓励拔尖,整体提高(着眼点在“两业”,一是敬业精神,二是专业水平)。四是管学生,勤学巧学,导“星”入“轨”(注重学习品质培养和学习方法指导,把学生学习活动中的“预习、听课、复习、练习、小结”这五个最基木环节分别细化出操作要点,反复要求,强化训练,使之习以为常,在每一个学习时段构成一个相对完整有效的学习周期)。
研修方式可采用“流程控制式”检查常规、“评教评学式”教学相长、“激励策进式”评优树模等。
深化校本教研:树立一种理念(校本教研基于学校、在学校中、为了学校);增强两种意识(发展意识、研究意识);把握三个要素(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掌握四个步骤(问题、设计、行动、总结);运用五种方式(教学反思、教育叙事、课堂观察、教学案例、课题研究)。校本教研不等同于课题研究,既要积极承担上级下达的课题任务,更应大力倡导紧贴教学实际的小课题、微型课题研究,鼓励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去发现有价值的问题,去设想解决问题的办法,去实施这个办法,去反思这个办法的成效,依此形成一线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的常态。
研修方式采用“课题驱动式”群体参与、“问题转化式”沙龙交流、“成果展示式”比学赶帮等。
第八条加强校际合作,开展联片研修。
(一)当前我区联片研修工作的主要任务:
1.研究教师全员培训,解决观念转变、教学有效、教研有为等新课改带来的三大基本问题。
2.研究新课程的教与学,破解实施新课程的关键—转变教与学的行为。
3.研究校本课程的开发,破解实施新课程的难题—综合实践活动及校本课程的开设。
4.研究新课改背景下的学校管理,解决学校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问题。
5.研究校园文化建设,解决和谐发展的校本文化构建问题。
(二)校际合作、联片研修的工作方式
1.区级层面加强示范式引领带动。确定“校本研修实验基地校”,构成全区校本研修工作的骨干体系,充分发挥其示范引领和联动辐射作用。
2.片区层面加强主题式联片研修。针对各片、校研修工作发展的局限性和不平衡性,以片区内强势学科为龙头,带动弱校或弱科共同提高。
3.学校层面加强点面式联动。以学科教研组为阵地,接受片区学科研修指导组的指导,强化学科研修,重点扶持弱科,实行点面结合式联动。联动方式采用“师徒结对”、“课题合作”、“自主联合”等。
4.学科层面加强跨校式研修。在农村中小学以联片方式开展跨校式研修,将专职教师数量少、难以建立专门教研组的相关学校教师组成一个研究群体,能者为师,兼任组长,主持开展研修活动,以消除学科研修工作的“盲区”与“死角”。
四绩效考核与结果运用
第九条区校本研修工作领导小组依照《榆阳区校本研修考核办法》,对重点工作任务提出切实具体的目标要求,结合本规程一并实施考核。
第十条各片区、学校要努力营造“人人参与教研、校校彰显成果”的研修氛围,形成“比、学、赶、帮、超”的工作态势,在校本研修与联片教研方面,除区上统一进行绩效考核外,要切实加强自查自评,重点突出“四查四比”:教师自查,比个人反思的深度;联片工作组自查,比互动引领的广度;学校自查,比发展变化的幅度:联片互查,比互补提升的高度。
第十一条区教育局将学校校本研修绩效考核成绩按5%计入督导室对校长年度考核之中,个人校本研修学分与评优树摸、晋级晋职挂钩。
五工作制度与保障措施
第十二条依据本规程和《榆阳区中小学校本研修实施方案》,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校本管理、校本研修与联片研修相关制度。
(一)工作制度
包括联片研修制度;校本研修制度;绩效考核制度;课题申报制度;论文评审制度;常规检查制度;成果奖励制度等。
(二)档案制度
1.组长学校建立联片研修档案:包括联片研修制度,每学期活动计划,工作组与学科指导组人员名单及分工,每次联片主题活动记录及小结,教师参加联片研修的心得体会,每学年片区交流展示材料及成果等。
2.成员学校(含组长校)建立校本档案:①校本教研档案(校本教研长期规划、学期计划及活动安排;各级申报立项课题申请书、研究过程记录、阶段性成果或结题资料;校本微型课题选定、主题学习内容与研究过程记录、成果及运用;教研组活动的年规划、期计划、周安排及工作总结;汇编教学论文集、教学设计集、教育叙事集、教学案例集、教学反思集等)。②校本培训档案(学校教师阶梯发展培训规划,学年培训计划,学期培训安排及内容记录;教师参与校本培训写实及考评记录)。③校本管理档案(落实“三规一则”及规范化管理的相关制度或要求;教师备课质量检查及综合评价;作业设计与批改质量检查及综合评价;学科素质测评试题及成绩统计表、学情分析资料;学科综合实践活动成果;优秀课例光盘;优质课件;校本课程开发资料)。
3.建立教师个人专业成长档案:主要包括个人信息表;个人专业发展规划;个人在“一功五化”校本研修中的训练计划与纪实;个人现代信息技术学习与应用纪实;个人申报立项课题或校本课题研究的课题资料、过程记录及成果应用;个人听、评、说课记录及参加教研组、片区教研活动的感想、反思、随笔;个人教研论文、教学设计、案例、叙事、反思、总结等。
第十三条加强领导,夯实措施,构建保障机制。
(一)加强校本研修、联片研修工作的组织领导。区校本研修工作领导小组定期专题研究、布署、检查、总结教育科研、校本与联片教研研修工作。区校本研修工作专业指导组和各联片研修工作组要牢固树立研修强校意识,求真务实抓研修,做到有工作布署、有过程指导、有质量督查、有总结评价。学校校长要切实担负起校本研修的组织领导责任,履行好校长在校本与联片研修中的工作职责。
(二)加强校本研修工作的经费投入。
校本研修是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的有效措施,学校领导要树立教育科研投入是效益最大的投入理念,安排必须的经费用于校本研修,为“培师德、练师能、铸师魂”提供有力保障,每年教师培训经费不低于本校当年经费总额的5%。联片研修经费在教科研经费中专项列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