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作文网

现代中式婚礼仪式流程(收集3篇)

时间: 2024-06-18 栏目:办公范文

现代中式婚礼仪式流程范文篇1

关键词:婚礼;葬礼;文化

TheCulturalConnotationsofYunnanEthnicMinorities′WeddingandFuneralCeremoniesinExternalExchanges

CHENPing

Abstract:Yunnanpossessesvarietiesofethnicminorities,withexoticandcolorfulfolkcustoms,amongwhichweddingsandfuneralsareparticular.Therituals,proceduresandceremoniesonethnicweddingsandfuneralsnotonlyshowusvariedandgracefulfolkcustomsbutalsoembodyrichculturalconnotations.Thus,inheritingandcarryingforwardtheseethnicculturesistheimportantpartofourtask.

Keywords:weddingceremony;funeralceremony;culture

在云南的大部分少数民族中,婚葬礼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活动事项,往往承载着本民族独特而丰厚的文化内涵。在这些婚葬礼仪中,蕴涵着各民族的社会理想、民族心理、、神话传说以及风俗习惯等。因此,对少数民族婚葬礼习俗的考察与研究,具有进一步了解各少数民族现存或已失传文化事项的现实意义,从而在对外交流的过程中,能够更准确、更传神地宣传这些少数民族。

一、婚礼习俗文化

(一)传统习俗仪式的展演

少数民族的婚礼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族传统习俗,同时婚礼仪式又是这些传统习俗展示的极佳平台。人们借助这一欢乐喜庆的氛围,通过各种形式,将本民族最本质、最突出的特征展现出来。如喝“三道茶”习俗,就是大理白族婚姻礼俗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三道茶的顺序是一苦、二甜、三回味。因此,新婚人喝“三道茶”的仪式,被赋予了提示新人“生活并不总是甜美如意的,要经历劳动的苦才能更懂得珍惜生活的甜”,以及启示新人甘与苦的交替将伴随着人的一生,到老年方能在回首往事时感悟人生百味的深层含义。又如在部分地区的彝族婚礼中,至今仍保留着娘家人向迎亲客人身上泼水的习俗。这种习俗来自彝族的一个古老的观念,水是万物之源,有水始有万物,才有生命,才有了人类。透过这一婚俗习惯,我们看到在崇火、敬火的彝族人民心中,水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生命、吉祥和幸福的象征。

(二)教育意义

少数民族的婚礼大多由族中的长者以及专门主持婚礼的人所主持。例如,在丽江华坪花傈僳的婚礼上,东巴(当地人叫“尼扒”或者“毕扒”)在主持婚礼时要唱民歌,他们把本族的源流、关于婚姻的美丽传说,以及男女的感情等内容都融入到歌声之中。于是,许多族人在婚礼喜庆欢快的歌声中,自然而然地了解了本民族丰富的历史传统、起源传说,加深了对本民族的情感与认同感。又如,在普米族的婚礼中,对入席的先后顺序以及就坐的位置,都有十分严格的规定。在这样的婚俗礼仪中,普米人从小就懂得长幼之分,以及尊重长者的传统。由此可见,婚礼为众多少数民族提供了展示各种礼仪习惯和行为规范的活动的极佳平台,在其喜庆气氛的烘托下,其感染力是其它活动所无法相比的,因此,就成为年轻一辈学习本民族传统的最好机会。

(三)人际关系的协调

“两家联姻,家家帮忙,全村寨热闹”是很多少数民族的婚礼习俗,在婚礼前后,村寨里的许多人都会来帮忙。例如居住在云南怒江大峡谷中的怒族,当某家人办喜事时,除了家族中人以外还有全村的相亲们都会热情地前来帮忙,男的帮着主人家挑挑水、砍砍柴,女的帮着打扫卫生或做一些手工活。其实这种婚俗现象普遍存在于云南的很多少数民族当中。因此,少数民族村寨中的婚礼,往往展现出一幅大家欢聚一堂、纵情歌唱、老友举杯畅饮、陌生人相互认识的热闹景象。这种欢乐、和谐的氛围使得亲戚朋友、父老乡亲们的沟通和交流更加顺畅,联系更为紧密。另外,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省份,不同民族混居现象普遍存在。一个民族婚礼常常会邀请别的民族的朋友参加,这在无形中又增进了各民族间的友谊和文化交流。由此可见,少数民族的婚礼无论在调节亲人之间的关系、不同辈份的人们之间的情感,还是在增进不同民族之间的友谊方面,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四)生产和生活技能的传承和交流

婚礼被许多少数民族视为家庭中的头等大事,在他们看来,婚礼办得是否隆重是家庭兴旺程度的重要标志。因此,婚礼的准备工作从一年,甚至几年前就开始了,如盖新房,备嫁妆,育猪羊等。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家庭经济实力的展示,也是家庭生产技能的比拼。新娘则要靠一双巧手,为自己准备一套漂亮的婚服。婚服的精美程度,是人们评价新娘手巧不巧、人勤不勤快、能不能干的重要标准。再加之婚服的制作较为复杂,需要新娘子向母亲、姐妹和亲戚们虚心请教,这一学习过程甚至从小就开始了。而造房子、种地、打猎等,则是新郎所需具备的知识与能力。由此可见,少数民族婚礼的筹备过程就是婚姻双方不断学习知识技能的过程。而婚礼中物品的丰盛程度和仪式的热闹程度,则是一种生产技能水平的展示与交流。

(五)宗教文化的传承

笃信神灵与原始崇拜是许多少数民族的共性特征之一。于是在婚礼这一盛大的仪式中,自然贯穿了许多拜神、驱邪的宗教活动。人们希望通过这些宗教仪式,使一对新人的结合能够得到神灵或祖先的认可和保佑。例如大理凤羽白族的婚礼中举行“新房挂镜”仪式,他们相信镜子具有驱邪照妖的功能,可以保佑新婚夫妻平安健康、家庭和睦。另外,在白族、纳西族、拉祜族、傈僳族等众多少数民族中,至今仍保留着新娘要跨过火盆、跳过火堆或钻过火门才能进男方家门的原始宗教习俗。这一习俗的由来,一方面源于他们对火的原始崇拜,另一方面则是人们对火赋予了驱除邪魔的象征意义。正是人们这种借助宗教仪式,以保佑新婚夫妻平安幸福的心里诉求,使得各民族的传统通过婚礼这一形式得以展示和传承。

二、葬礼习俗文化

(一)延续气脉

云南少数民族普遍认为,死亡只是人去了另一个地方,而不是真正的消失。他们认为在呼吸停止后,灵魂将开始一段新的旅程,虽然人死了,但他(她)仍将以一种不同的形式存在于人间,并与生者保持着某种联系。如哈尼族丧礼习俗就是这样:当年长者临终时,众孝子女必须守候在旁边,并由孝子通常由长子履行“萨策把”仪式。在哈尼语中,“萨”为气流、气息,引伸意为血脉、生命,“策”为断开、裂开,“把”为扶住、抬起或端住等。“萨策把”合为扶着让长者咽气,意译为延续气脉。延续气脉的具体程序是临咽气时,一名孝子用手竹环抱临终者的脖颈,稍微扶起让其断气。在元江县羊街乡忙叶村一带的哈尼族山寨,长者咽气的当口,孝子要对着死者的衣袖口吹一口气或者与死者嘴对嘴吹一口气。在红河县乐育乡一带的哈尼山寨,孝子用左手拉着左袖口,等候在老人的旁边,当他呼出最后一口气的时候,左手拂过老人的嘴边,表示把气接过来,并立即送进里屋,装入米箩或框子里,把它珍藏起来。比如,绿春县大兴镇大寨村的哈尼人称承接衣食的仪式为“格朗把”。其过程是丧牛宰杀以后,无牛以猪代替,众孝子女围牛而哭,直至牛粪泄出。若牛粪不泄出,须月手按压牛腹挤出,众孝子女逐一用右衣襟,将牛粪连同土灰捧到正堂中的供桌上。

(二)祖先庇佑

云南许多少数民族都会精心选择墓址,因为在他们看来,祖先神灵愿不愿庇护生者,最重要的一个条件,是看埋葬死者遗体的墓址选得好不好。例如,哈尼族就认为,墓址选择得当与否,将从根本上决定生者未来的命运。墓址选好了,死者的子子孙孙就会人丁繁衍、粮畜富足、家道兴旺、蒸蒸日上,甚至能够官运享通。另外,有的少数民族相信,故去的家族先烈具有神一般非凡强大的力量,能够庇佑族员强健、族群兴旺。因此,当族群中的长者离世,甚至已故多年后,族员们仍要为其举行盛大的“武打丧”祭祀仪式。这种仪式既是对祖先亡灵的告慰,更是对祖先亡灵的取悦,它体现了人们希望得到祖先更多的庇护、帮助和保佑的带有功利性的内心诉求。

(三)亲情与孝道

葬礼时三亲六戚都会从四面八方赶来悼念逝去的亲人,因此,葬礼往往是少数民族家族成员的一次聚会。这时的氛围更有利于家族同根一体,抱成一团,共寻生存意识的形成。而对未成年人来说,葬礼为他们直观展示了今后将立足生息于其间的社会网络。例如,在极其重视血缘关系的古代哈尼社会中,个人必须完全服从于家族和家庭,个人的情感、意志、思想和行为,都必须符合已有的规范,不容超越。在哈尼族地区,孝子在葬礼中必须履行如下仪式:延续气脉承接衣食与好运,填实口含,为亡父母小硷沐浴净身,并将其大硷入棺,参与选择墓址,确定墓址的鸡蛋必须由孝子跪地抛掷。起棺出殡时,孝子跪地,让棺椁从头顶上方反复通过三次,或者参与抬棺等等。这样的葬礼仪式,使得哈尼族的年轻人在耳闻目濡中,懂得并自觉地继承了本族的孝道,同时,又获得了强烈的血缘认同感和血缘归宿感。

(四)村落意识

自然村落是少数民族具有全方位功能的社会组织,是管理和协调社会事务的最大单位。自然村落都拥有一块专属于自己的界线分明的土地,和附着于这块土地上的水利和森林等一切资源;以及在同一块土地上生息繁衍,全体村民构成一个在根本利益上荣辱与共的共同体的特征。因此,少数民族往往倾尽全村之力共同办理丧事,丧期自始至终欢声笑语不断,村民们同餐共饮,正可借此调整因长期面向险恶人生所导致的压抑的心境。同样,比如在哈尼族看来,死者不仅给生者留下衣食,死者的亡灵还要向生者显示种种征兆,以此为媒介向他生前所在的村落暗示村落的前景与命运。鉴此,解读死者亡灵显现的征兆,以此把握村落的未来是哈尼族葬礼的一项重要的内容。葬礼中反复渲染强调的村落地域共识,在哈尼族地区所具有的积极的社会意义是不容低估的。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少数民族婚丧礼是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展示,在他们社会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需要指出的是,随着社会的变化,特别是现代生活节奏的明显加快,少数民族婚丧礼中的许多传统习惯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上述的功能有减弱的趋势。在相当多的地区,婚礼越来越简单。因此,如何研究和保护少数民族婚丧礼中那些优良的传统,使之在现代化的冲击下存在并有所发展,是云南少数民族对外交流中值得重视和探讨的项目。

参考文献

[1]郭大烈.云南民族传统文化变迁研究[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7.

[2]张文勋,等.民族文化学[M].北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3]杨政业.白族本主文化[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4.

[4]云南民族文化大观丛书[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

作者简介:

陈萍(1975-),女,云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跨文化交际与翻译。

现代中式婚礼仪式流程范文篇2

在民间风俗中,婚礼无疑是民间百姓最重视的人生礼仪之一,其与人生过程、传统的婚姻观念和血脉承继等问题息息相关,因此有关婚姻的仪礼、风俗也尤其繁多且含义深刻,婚俗这种文化现象可以很好地展示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人民的精神与习惯。

武汉,我国华中地区的中心城市、经济中心、交通枢纽,也是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其腹地的地理位置、悠长的历史底蕴、“九省通衢的便利交通和开放融合的文化氛围,共同造就了兼收并蓄的文化特点,并渗透在武汉民间风俗的各个方面,其中也包括婚俗。

民俗同语言一样是文化的一面镜子,是礼仪、制度和技术细节的综合描述,也是信仰和观念的表现。[1]由于武汉的城市特点及文化特征,武汉婚俗必定包含丰富而深刻的历史积淀、民俗文化内涵以及时代特征。本文在田野调查基础上,对当代武汉城市婚俗的现状进行分析,试图从民间朴素价值观、儒家思想、婚俗的当代特色几个方面探索其背后的深刻意义。

一.武汉城市婚礼仪式活动

(一)历史传统。

武汉地区传统婚礼仪式都基本符合汉族传统婚俗礼仪,核心环节和流程都基本遵循着“六礼——古书载六礼为:一曰纳采,二曰问名,三曰纳吉,四曰纳征,五曰请期,六曰亲迎。[2]在婚礼迎娶的当天还有各种具体流程步骤,包括花轿迎亲、拜堂、闹洞房、三朝回门等礼节。传统婚礼过程较长、礼节繁复,其中蕴含深刻道德理念、象征意义和民族传统。

(二)当今现状。

本文通过对当今武汉城区普遍采用的婚礼仪式进行田野调查,试图较完整地呈现当代武汉城市婚俗的各个方面。

1.参与者

(1)新郎、新娘

(2)新人双方父母

(3)新人亲友

(4)伴娘、伴郎:一般伴娘是新娘未婚的姐妹或好友,伴郎是新郎未婚的兄弟或好友。伴娘伴郎均为两个,也有各四个、六个甚至更多,但相对少见。人数需各为双数,表成双成对、好事成双之意。

(5)接娘:两位,一般由新郎的姐妹担任,在婚礼当天与新郎和伴郎一同去接新娘。

(6)铺床长辈:找两位女性长辈在结婚前一天铺新房的婚床。要求女性长辈儿女齐全,以讨喜气。

(7)压床童子:一般由新郎的弟弟或晚辈担任,要求“童子之身,在结婚前一天晚上在新房婚床上睡一晚,称“压床。主要是取童子为阳性,祝福新人以后能生儿子的意思。

(8)证婚人:由男方或女方单位领导担任,在婚宴开始之前,婚礼仪式上向新人致辞,见证婚礼时刻。

(9)婚礼司仪、化妆师、摄影师:承担婚礼仪式的主持、新人的化妆和仪式摄影的工作,一般由婚庆公司推荐和安排。

2.准备阶段

(1)提亲、下聘:男方父母带上聘礼到女方家提亲、讨论结婚相关事宜,婚礼日期要选双时日为吉。

(2)准备工作:订酒店、选定婚庆公司、新房装修及布置、照婚纱照、写喜帖、定制礼服、预订婚车、花店,其他事项主要交由婚庆公司安排,包括婚礼司仪、化妆师、摄影师、流程安排、婚礼视频后期制作等。

3.婚仪阶段

(1)结婚前一天

早上:找两位女性长辈在新房铺婚床。床上用品套数最好是双数,颜色一般是大红色。

晚上:童子压床一晚。新床铺上坚果:枣子——早生贵子,花生——儿女双全,桂圆——圆圆满满。

(2)婚礼当天

接新娘:“单数去、双数回——新郎、两个伴郎、两个接娘一共五个人出发,回来时加上新娘、两个伴娘,一共八个人。七点之前去花店装饰新车,随后去新娘家接新娘。新郎进门栋之前,新娘家放鞭炮表示欢迎。当新郎来到新娘门口,新郎敲门——女方家属难题考验——男方塞红包、挤门入房——新郎新娘互相戴胸花。

新人敬茶:新郎向岳父岳母敬茶、改口称父母,岳父母给新人红包、送祝福。

找新鞋:在新郎进门之前新娘和伴娘把新娘的一只鞋“藏起来,长辈偷偷告诉男方的晚辈(童子)将鞋子找出,在敬茶之后帮新娘提鞋、向新郎索取红包。之后新郎将新娘抱上花车。

彩车绕城:彩车的数量一定是双数,另外“绕城不走回头路——象征新娘已经嫁出娘家,不回头的意思。

新娘进门:新郎新娘回新房,进门前男方放鞭炮表示欢迎,新郎要将新娘抱进门。

喝甜汤:婆婆准备甜汤给新人喝,甜汤表“甜甜蜜蜜,食材主要有汤圆四个——“事事如意,银耳、桂圆、红枣等。

新人敬茶:新娘向公婆敬茶、改口称父母,公婆给新人红包、送祝福的话。

迎宾:新郎新娘在酒店门口迎宾,来宾送礼物、红包、签字、拍照。

婚宴:座次安排一般是公婆、岳父母坐正对舞台的一桌,男方亲友在大厅左侧,女方亲友在大厅右侧。中午12点之前开始仪式,双方父母致辞、新人单位领导作为证婚人致辞,随后新人进行仪式、交换戒指。仪式完毕即开席,新人换敬酒礼服逐桌敬酒,先敬公婆、岳父母再敬其他桌次,顺序是先敬女方亲友再敬男方亲友。

送客:新郎新娘在酒店门口送客,至此婚宴结束。

婚宴结束后一般无闹洞房,根据个人喜好安排之后的活动,如新房小聚、聚餐等。

(3)婚礼后

敬茶:婚礼后第二天一早,新娘要给公婆敬茶。

“三天回门:即新娘在婚礼后第三天太阳落山之前回一次娘家,女方的晚辈或同辈须来婆家接新娘回门。回晚了就是“将婆婆的眼睛踩瞎了。

二.当代武汉城市婚俗的民俗文化解读

通过对武汉婚俗流程的收集和整理,发现其中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对于婚姻这样的人生大事,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沉淀在民间婚俗中得到体现。

(一)民间朴素价值观。

1.喜庆吉祥、多生贵子

人们用最朴素明了又巧妙的象征将其重要性及对新人婚姻生活的美好祝福和祈愿表现出来。

首先是颜色象征。红色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幸福色。喜帖、喜糖、鞭炮、婚房的布置、新人的服装都是红色,都体现出人们对红色代表着喜庆这一观念的认同。

其次是数字的象征。传统文化中,双数代表着成双成对等象征意义,所以结婚日期要选双时日、床上用品套数最好是双数、接新娘的人数“单数去、双数回,接回男方家时是八个人,“八代表“发;婆婆准备的甜汤中汤圆四个象征“事事如意等。

再次是事物谐音象征。如新床上要铺上坚果都带有谐音象征意味:枣子——早生贵子,花生——儿女俱全,桂圆——圆圆满满,这种事物的谐音是一种多子多福观念的表达。

另外人物象征方面,表达了一种民间朴素观念——“气。民间认为,世间人们都带有一种并且这些“气能够感染他人。铺床的女性长辈需要生活美满、儿女双全,象征着借用她们的“福气感染新人。传统婚俗中结婚的主要目的之一是传宗接代,如今养育后代也是婚姻生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亲友们对新人有着早生贵子的美好期待和祝福。男童子压床和男童提鞋的初衷是让其旺盛的“阳气感染新人生育男孩。而如今根据武汉城区民众的想法来看,“男童的“阳气则是泛化成“孩子的含义。

2.两个家庭的“较量与融合

婚礼习俗和礼仪,表面看来只是新人结合的仪式,实则深刻地表现出背后蕴含的文化特质——两个家庭的“较量与融合。从古至今,中华文明将家族观念深深地烙印在人们心中,婚姻结合不仅仅是两个人的事,更是关系到两个家庭的大事。[3]近年来独生子女们步入婚育期,家长们都希望子女不受委屈,同时婚姻又展现出两家的融合。婚礼中包含着复杂的文化内涵。

“较量这一方面,首先比较突出的是“讲排场的风气。“面子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个复杂的词,它蕴含着中华文化社会心理的深层意象。它似乎代表着体面、荣光甚至尊严。近二十来人们生活水平有所提高,男女双方在婚礼的排场上都不肯示弱、要“面子。但根据田野调查的结果来看,近五年来婚礼消费日趋理性和合理化,很多新人也选择简办,婚庆公司也针对不同阶层的人群推出不同选择,人们对于“排场的追逐正在降温。

其次是聘礼与嫁妆。聘是婚礼前最后的也是最重要的环节,男方送彩礼往妇家,表明聘定女方为妻。[4]中华民族的文化是含蓄而委婉,总能通过曲折的方式婉转地表达深刻的含义,聘礼的背后是男方向女方展示自己的实力,有份量的红包和贵重的礼物是用隐晦的方式告诉女方嫁过来是正确的选择,也是男方家娶亲诚意的展现。而新娘的嫁妆则是女方以物质的方式告诉男方自己家境殷实,婆家要善待媳妇。看似简单的礼金背后包含委婉的较量,是双方家庭向对方展现实力、深情护子的体现,是对子女的支持和祝福。而聘礼和嫁妆正是美好的礼物背后的暗藏的较量,十分耐人寻味。

另外对新郎的难题考验,也是较量的一部分。新郎这个“外来人要接走女儿,女方家属作势将门堵上不让新郎进门,用难题考验新郎,不但表达女方对出嫁的女儿的珍视和不舍,同时也让新郎在接新娘的过程中了解到新娘和幸福的来之不易。

而整个婚礼的过程正是两个家族融合的过程。婚宴上双方父母、亲友共聚一堂,共同交流、祝福新人。对于新人和双方亲友而言,两家的“较量并不是最终目的,也不是为了大家互相攀比、互相抵触,这种“较量实际是委婉的、善意的,较量是双方亲友互相了解的过程,是对新人进行教育的过程,也是对新人的婚姻生活认可、祈愿和祝福的过程。较量,其实正是为了最终能更好地融合。

(二)儒家思想。

儒学在我国思想界一直占绝对主导地位,当代武汉城区婚俗中,其核心内容都被保留了下来。礼仪顺序清晰而完善,核心礼节绝不可随意跳过。我国有几千年以礼治国的历史,无礼不视,无礼不食,我们所有的行为要符合礼仪规范。[5]婚礼的核心礼节包括着亲疏有序、长幼有序的纲常观念,如新人出娘家门前和进婆家门后要给长辈敬茶以示尊重,参与者在婚礼中所扮演的角色有严格的辈分要求等,分类清晰。另外对于宾客还有亲疏的区分,这一点在婚宴桌次的方位安排上体现明显,新人父母在正中,从舞台到桌次的距离根据新人与宾客的关系亲疏而分远近,实际体现出“差序格局,即描述亲疏远近的人际关系,有自己延伸出去按距离的远近来划分亲疏,在婚礼仪式中体现着关系的展演。[6]

(三)当代特色。

当代武汉城区的婚礼不但有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也有现代文明的烙印。在婚俗形式上,具体表现在形式的繁简变化、聘礼与嫁妆、婚礼日期、婚礼时辰、迎娶工具、婚礼服饰等多方面的变化,[7]以下从几个突出方面进行分析。

1.化繁为简、节制文明、个性鲜明

现在武汉城市的某些闹房实则造成了低俗、猥亵。如今人们将“闹洞房所产生的不文明行为加以摒弃。个性化也是当今婚俗的一大特点,随着人们思想的年轻化、开放化,婚礼讲求创意和独特性,各个婚庆公司也绞尽脑汁,满足新时代人们更高更个人化的需求。

2.西方文化影响与传统文化的坚持

随着西方文明的进入,现代武汉城区的青年们也逐渐接受了外来的婚礼文化,具体体现在婚仪空间、仪式方式、礼服、婚庆颜色等方面。现在婚礼的空间在酒店,或西方的传统宗教空间——教堂。从前的仪式是“三拜来完成,现在则多为西方的“交换戒指所代替。如今婚纱礼服是新娘们仪式的首选,但一般新娘都有中式礼服敬酒时穿着。西方婚礼使用白色作为基调,而如今我国婚俗中红色仍是不变的主角。传统文化似乎受到了西方文化强大的冲击,但传统婚俗仍有着巨大影响力。

对于这种状况的产生,是文化的传播、接收与融合的结果,但从现在武汉地区表现出来的婚礼仪俗状态来看,传统文化还是深深地扎根在人们心中,有些近乎消失的传统婚仪中包含了深刻的传统文化内涵,可以尝试重新将其传播和发扬,传统文化需要我们的重视和坚守,才能更好地传承。

参考文献:

[1][美]阿兰·邓迪斯编,陈建宪、彭海斌译.世界民俗学[C].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7月第1版.

[2]李鉴踪.中国民间婚恋习俗[M].四川人民出版社.2009年7月第3版.

[3]徐邦学.民间实用婚俗礼仪通书[M].气象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

[4]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12月第1版.

[5]徐静春,朱汉昌.婚俗改革的方向与路径选择[J].中共铜仁地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2期.

[6]杨帆.“慎终追远的背后:鲁西南“过三年丧葬仪式的文化解读[J].文化遗产.2011年第4期.

[7]周丹迪,岳书法.浅析近代以来中国婚嫁民俗的演变[J].文化学刊.2012年1月.

[8]陈浩渊.浅析现代婚俗礼仪较古代简化的原因[J].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第15期.

现代中式婚礼仪式流程范文篇3

[关键词]礼仪习俗婚礼丧礼生活范式

一、“看不见中华文化”

少数民族地区长期以来的相对封闭,社会发展滞后,这既是不幸,但也有塞翁失马的意外收获——由于相对封闭,许多古老的文化传统礼仪习俗在那里得以部分保留下来。“北起大巴山,中经巫山,南过武陵山,止于南岭,是一条文化沉积带。古代的许多文化事象,在其他地方已经绝迹或濒临绝迹了,在这个地方却尚有遗踪可寻。”“土家族正好分布在这条文化沉积带的中部,所保存的古代文化信息特别丰富。”[1]随着信息、交通和旅游业的迅猛发展,这些部分保留下来的古老文化传统礼仪习俗开始向外界展示它的庐山面目。

比如今天到三峡、鄂西旅游的游客,在湖北的宜昌、秭归、巴东等地都会听到土家族的民歌,欣赏到土家族的舞蹈,观赏到一些习俗礼仪。不过,歌曲出现了翻唱,舞蹈有了创新,习俗礼仪也融进了时代的特色,都有了与时俱进的创新发展。

然而,这些传统的文化在获得一种新的生命新的发展不断前进的同时,依附于原汁原味载体的另一种生命在萎缩、后退乃至消失。这种现象在一些习俗礼仪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比如鄂西利川市腾龙洞内大型歌舞节目《夷水丽川》,虽然美轮美奂,如果单纯从原生土家文化的角度出发,也有值得改进的地方。比如,对土家丧礼中的“跳丧”“绕棺”等部分,表现似乎太过简单,而“跳丧”恰恰是土家最重要的特色文化之一。

对土家“跳丧”不仅有轻视,也有误读。如一些对长阳巴山舞的介绍中,都把“巴山舞大胆地把跳丧从死人那里解放出来,变祭礼性舞蹈为群众自娱性舞蹈,赋予它新的生命”[2]作为其一条成功经验。好像土家人为死人跳丧是大逆不道,受到了什么“压迫”,需要今天的人“解放”。这实在是对“跳丧”的一种曲解。

这两个例子说明,今人对丧事对跳丧等“祭祀仪式”所表现的“丧事礼俗”还缺乏足够的认识。

无视“丧礼”不是个别现象,时下的“丧礼”基本只剩下“事”而没有“礼”的内容。原香港中文大学校长金耀基先生曾说过“20年代是看不起中华文化,90年代是看不见中华文化。我们从日常生活来看:现在一个人要举行婚礼,你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叫传统的婚礼……同样,现在要办丧礼,也是不知怎么办。这些问题的出现,就表明我们的文化正在失落。”[3]

二、礼俗:“秩序”与“根本”

礼仪的重要,是因为礼仪习俗可以让人们在共同遵守的规范中建构社会秩序,寻找到共同的社会归属感。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认为:“礼俗可以保持秩序,‘领导一个民族的是礼俗而非知识’。礼俗培养了整体的精神,反过来,整体的精神又赋予礼俗以灵魂,个人只有实践社会团体的美德才能成为一个人。礼意味着所有人的不断教育,礼又是生活的范式,在整个现存的状况中产生出一种适当的氛围,使人以严肃的态度对待事物、信任和敬意。”[4]

这番话并不难理解,礼俗就像一位诲人不倦的教师,借助礼俗仪式,使人们能够克服彼此存在的差异,获得某种生活的导向。人们在对习俗礼仪的体验中,重新发现礼俗所体现的“整体精神”,能令个体和整体之间、自由和秩序之间找到平衡点,在过去和将来之间找到联系的纽带。

湖北过年,一般从腊月二十四到正月十五。湖北很多地方以前有过小年“接祖人”元宵“送祖人”的习俗。这20多天里,因为祖先回来了,每天要在堂屋神案上的祖宗牌位前敬早中晚三次香。这期间,有许多祭拜天地祖先的仪式,包括吃年饭,都是先让祖先“吃”。通过一系列仪式,让逝去祖先回到了现实生活中(尽管是虚拟的),唤起了人们对亲人的追忆。这种温馨的伦理情感,影响着现场耳闻目睹的子孙,年长者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的年饭桌上,自己也会以同样的方式进入后辈的生活中。这真是一种满怀信心和希望的憧憬,从而也使得一年一度的过年充满了温馨和生命的力量。东方这种礼俗上的“前传后教”与雅斯贝尔斯所谓的“礼意味着所有人的不断教育,礼又是生活的范式,产生出一种适当的氛围,使人以严肃的态度对待事物、信任和敬意”竟是这般契合,可见在人类精神生活中礼俗所具有的普遍意义。

千百年来,维持中国社会秩序的不仅仅有典章制度,也有着不亚于法律作用的基本伦理道德。而道德相当一部分正是借助礼仪习俗这一载体发挥作用,维系着中华文明的生生不息,有时候甚至伦理道德的作用更大。过去庶民百姓可能对法律不甚了了,而对伦理纲常却从小耳熟能详。正如梁漱溟指出的,礼俗是“启发理性,实现道德”的,“礼俗以道德期勉于人。”[5]

这种“生活的范式”,为人们正常健康的生活提供了最基本的精神基础,可见礼俗对于“保持秩序”“维护根本”的作用。

然而,今天的婚礼和丧礼,确实有个先是“不知道该怎么办”,而后各行其是的问题。从鄂西以及湖北其他地区的一些婚礼、丧礼看,感觉是被严重异化,越来越时尚、虚荣,越来越娱乐化,而于婚礼中“礼”的应有之义,却越来越淡化,以致消失。

三、婚礼:神圣感的丧失

时下一些婚礼,大都是司仪宣布婚讯,新人登台,介绍新人的成长或影集录像,介绍亲友等等,虽然热闹,“礼仪”部分却严重不足。

在早些时候的中国,结婚仪式不仅十分隆重,尤其是庄重、严肃,充满神圣感。婚礼上“一拜天地、二拜祖先、三拜高堂、夫妻对拜”是必不可少的一项议程。所以,那时的新媳妇娶进来叫“拜堂”,“拜堂”与“成亲”几乎是固定搭配。本人幼年就目睹了无数次这样的“拜堂”仪式。如今,在城市里的婚礼上,是绝对看不见“拜天地”“拜祖先”的。即使少量“拜高堂”的环节,也被改革为向父母献茶(这样也行),“夫妻对拜”则被“夫妻对吻”取代。有的婚礼,连向父母致意的礼仪也省了,只剩下一对新人和来宾的嬉闹。至于一些流于敛财炫富的秀场婚礼,则于“礼”相去更远。

显然,在婚礼设计者(包括新人及亲属、婚庆公司等)眼里,“礼仪”陈旧了,应该省略;“天地”过时了,不值得一拜。

然而,天地就是大自然,是一切生命的来源。古人尊重天地拜天地固然有一定的自然神论的色彩,但同我们今天对天地自然生态的尊重精神是一致的。我们以前认为拜天地是愚昧是封建迷信,狂妄地“与天斗与地斗”,“喝令三山五岳开道”,结果弄得生态破坏、泥石流泛滥的严重后果。如今开始反省了,开始提及对大自然的敬畏。

可见,拜天地就是对大自然的敬重和感恩。《礼记》说,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没有天地便没有一切。所以,在中国古代一切重大仪式上,“拜天地”是不可或缺的内容。皇帝登基要祭天,婚姻大礼是平民百姓的重大仪式,所以“拜天地”也是理所当然的内容。

传统的结婚仪式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即“拜堂”和闹洞房。婚礼上,洞房中,庄谐异趣,分工不同,整个过程既庄重严肃,又富有娱乐气氛。拜堂部分,主要是礼仪,是对天地祖先父母的感恩;是新家庭组成(包括家族联姻)的重大宣示;夫妻对拜实际是白头偕老的相互承诺,一如西方婚礼上男女双方的誓词。这一部分内容深邃,气氛庄严,围观者言行得体,尤其是拜天地祖宗父母时,再喜欢开玩笑的观众也会噤声慎行,显出几分神圣肃穆的氛围。

对新人的调侃玩笑则必须到婚礼结束进入洞房之后,那叫“闹洞房”。在闹洞房的坏境中,长辈退场,女方亲属不参与。不像今天的婚礼,大庭广众之下乱开玩笑,也不管来宾的身份年龄。有的婚礼,对传统婚礼是抛弃精华继承糟粕,闹的内容庸俗至极,粗俗不堪,如把公公和新媳妇拿出来开玩笑等,既令新人不自在,也使一些来宾反感。这种恶俗遗风倒真应该淘汰。

也许是快节奏的时代,将婚礼中“礼仪”部分省略了,直接进入到“闹”的阶段;也许是娱乐化的时代,将婚礼中的承诺感恩等庄重内容删除,只剩下娱乐嬉笑。

只有严肃地看待男女结合的婚姻,婚礼才具有庄重感;而无视婚姻的庄严神圣,必然不会产生庄重的婚礼。而将婚姻简单地看成男女结合,必将导致婚礼的娱乐化,以及随之而来的“闪婚”、“闪离”,也就不足为奇了。这不是一个健康社会所需要的。

徐复观曾深刻指出:“对婚礼重视的基本精神在认为男女的结合是一件很神圣的事情,是健全社会一个最基本的条件,乱搞男女关系的社会一定是混乱的,所以要通过隆重的仪式,来说明男女的结合不是随便的。”[6]

今天婚礼的神圣性在哪里?

四、丧礼:少了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丧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历代有关礼学的著述中,丧礼、丧服所占的篇卷不少,从送终报丧到吊唁、出殡,相当繁缛。当亲人与世长辞,正是这些是肃穆庄重的丧礼仪式,体现了子女对逝去亲人的不舍亲情,承载着我们的伤痛和告别,也表现了对生命的尊重。

如流行于清江流域的土家族地区的“跳丧舞”。“绕棺”土家语叫“撒尔嗬”,就是土家族特有悼念亡人时的一种古老的丧葬仪式舞蹈,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表演时由几位男性在棺材前对舞,高潮时,少则几十人,多达几百上千人观看和参与跳丧。演唱形式是一人执鼓领唱,众和。唱词内容丰富,有死者生平事迹的、日常的生活趣事、自己与死者的关系等等。歌、舞、乐浑然一体,音乐高亢欢快,舞步健美勇武,少有悲伤色彩。因为只有寿终正寝的人才有享受跳丧的资格,所以用歌舞表示悼念也符合“喜丧”的气氛。跳丧时间,三五天不等。《巴东县志》说:“旧俗,殁之日,其家置酒食,邀亲友,鸣金伐鼓,歌舞达旦,或一夕或三五夕。”

在湖北其他一些古风犹存地区的丧事中,也有一种“哭唱”,笔者也经历和见过了不少这样的场面。亲属唱的内容主要是追念死者的生平事迹,历数其对家庭对社会乡里的贡献、为人处世的经验、美好德行等等。平辈的“哭唱”中,有指出死者一些缺点错误的,甚或批评,并希望他来生改正的,有相约来生再结夫妻缘、兄弟缘的等等。晚辈的哭唱主要是死者对自己及晚辈的诸般教诲,自己的怀念,自己对死者的歉疚,以及“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孤儿寡母的主题则是“你走了我靠谁?”的悲鸣。所有“哭唱”,大多条理清晰,并且随唱随有新的内容在不断地补充,想到哪里,哭唱到哪里,完全是一种发生内心哀思的即兴倾诉,寄托了本人于死者的情感,一种本人与死者的“关系总结”。会“哭唱”的人声调悠扬婉转,不会“哭唱”的亲属只会嘤嘤而泣,只是单纯地表达悲痛。

这种丧礼,是活人对于死亡的一次体验。每一个有丧父、丧母经历的人都会有这种切身体验,父丧母丧,对子女是一场重大的人生转变:在这三五天的丧事活动中,通过哭、唱、舞,不仅子女对死去亲人的情感得以充分宣泄,亲人的去世也会促使人们对生命的意义进行一番严肃的思考,人的一生就这样短暂,从而要更加珍惜生命,珍惜与亲人在一起的时光,珍惜当下的生活。

丧礼是对于自己的家庭角色、社会角色的一次重新认识和定位。有父母在,自己总是“孩子”。以前父母肩上对家庭的责任,社会的责任,如今“历史地”落到自己的肩膀上。所以有“父母去世,子女一夜长大”之说。这个角色的转变,很大程度上是通过丧礼来完成的。这些,不经过必要的丧礼仪式来规范、传达和阐发,是不容易体会到的。

至于为什么在本该表达悲伤的情感丧礼中会出现哭唱、出现载歌载舞的呢?这应该是中国人的一种情感自然流露方式。诗大序云:“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当代人生活的节奏加快,当然不必要求人们一定遵循过去的丧礼繁琐仪程,然而,今天的丧礼过于简化,可能会损失了上述必要仪式所传达的对于生命理解等意涵,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在城里,丧礼被“遗体告别”仪式取代,只剩下简单的来宾戴白花黑纱,向遗体鞠躬,与家属握手,连一个对死者的简单生平总结都没有。出殡完毕,子女就摘下了胸前的白花,三天的黑纱都罕有佩戴者。

湖北的中小城镇和农村的丧礼比城里稍微复杂一些,有“唱道士”、“做七”等内容,这其中,讲究“哀荣”应该是一个重要因素。有些丧礼,主人要准备几桌麻将,供客人消遣。有的还请来专门班子演唱、吹吹打打,内容不少是流行歌。这样的丧礼也就具有娱乐色彩了。如果去世的人高寿,则是“喜丧”、是“白喜事”,而喜事请乐队歌手唱歌似乎顺理成章。而一般认为,丧事不能不体面,这是为了让“活人”看,让亡者的亲戚、朋友、乡邻看,为了赢得“老太太去世多风光!”的赞誉。因此,一些有钱人、有一定权力的人往往大操大办,大宴宾客,有的还将大操大办延伸侵占学校的操场和上课时间、占地修建豪华墓地等方面,来显示自己风光体面。这就严重超越了丧事的本来意义了。

结论

如果包含特定文化内涵的某种“文化符号”如习俗礼仪被异化——如婚礼、丧礼被异化为炫富、摆阔、敛财、娱乐的道具,或被生活的匆忙所忽视所简化,便是这种“文化符号”的消解,便是内容严肃庄重、作为“生活的范式”、用以指导人生的文化的流失。而作为精神支柱的文化一旦流失,人势必变成只剩下“钱”的空心人,精神生活就有严重欠缺,那么“保持秩序”“维护根本”的基础将不复存在。

传统的礼仪习俗固然有不少内容过时了,应该淘汰,可还有一些需要继承,在继承的基础上推陈出新。我们今天重建文化,一个重要途径就是重视文化的载体之一礼仪习俗,收拾起“附毛之皮”,通过这一载体,回归到历经世世代代先辈不断筛选、淬炼并生活在其中的“生活范式”上来,一方面萃取健康的传统文化基因,为今天的文化建设提供营养;另一方面借鉴科学、民主、自由、法治等他山之石,丰富我们的文化内涵,这都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题中之义。

注释:

[1]张正明:《土家族研究丛书》总序

[2]百度百科

[3]《金耀基自选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6月版

[4]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三联书店,1991年3月版

[5]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

    【办公范文】栏目
  • 上一篇:恭祝开业大吉祝词(收集2篇)
  • 下一篇: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差别(收集3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