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作文网

经济与政治的关系(收集3篇)

时间: 2024-06-19 栏目:办公范文

经济与政治的关系范文篇1

2009~2011年高考考查本专题考点的试题:

专题考点2009年2010年2011年

文化的内涵、特点及形式山东文综卷•22(选)浙江文综卷•41(非选)

文化的社会作用山东文综卷•29(非选)全国文综新课标卷•39(非选)安徽文综卷•37(非选)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广东政治卷•31(选)江苏政治卷•18(选)福建文综卷•31(选)山东文综卷•29(非选)安徽文综卷•37(非选)北京文综卷•25(选)

全国文综新课标卷•39(非选)福建文综卷•39(非选)天津文综卷•4(选)江苏政治卷•20(选)安徽文综卷•37(非选)

文化与综合国力山东文综卷•29(非选)安徽文综卷•37(非选)

注:“选”指选择题,“非选”指非选择题。

【备考建议】

1.本专题在高考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历年的高考中均有涉及,尤其是通过主观题的形式,结合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以及文化多样性的相关热点,进行跨模块综合考查。这类题目立意高、形式新、能力要求高,在备考中要注意综合掌握。

2.复习本专题时,要格外注意结合图表、数据、热点材料,分析文化与经济、政治以及综合国力的关系;结合时代精神如劳模精神、志愿者精神等,分析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

【考点指津】

1.文化的内涵

(1)从本质上看,文化属于精神范畴,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2)从范围上看,文化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2.文化的特点

(1)特有性。从文化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来看,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

(2)实践性。从文化与个人成长的关系来看,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3)物质性。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3.文化的形式

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都属于文化;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

4.文化的力量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1)文化对个人成长的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是个人成长的催化剂;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把人们引向歧途。

(2)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落后的、腐朽没落的文化则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阻碍作用。

5.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1)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

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不同的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不同,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不同,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主要表现在: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②文化通过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经济发展。③图书出版、影视音像等文化产业迅速崛起,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④简单地说,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交融就是经济文化化,文化经济化。

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表现在:①从国内来看,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②从国际来看,随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奉行霸权主义的国家,借助文化渗透的方式,竭力推销自己的价值观念,企图削弱和取代别国的民族文化,以推行强权政治。这使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③简单地说,文化与政治的相互交融就是政治文化化,文化政治化。

(3)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的独立性。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文化的发展与经济、政治的发展并不完全同步。

6.文化与综合国力

(1)文化对综合国力的重要性。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拥有了强大的文化软实力,谁就能够更好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2)大力提高文化竞争力。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考点拓展:

“硬实力”“软实力”与“巧实力”。

“硬实力”,是指支配性实力,包括基本资源(如土地面积、人口、自然资源)、军事力量、经济力量和科技力量等。

“软实力”,是指精神性力量,如国家的凝聚力、文化和意识形态方面的认同程度等。

“巧实力”(smartpower)最早是由美国学者苏珊尼•诺瑟2004年在《外交》杂志上提出的,强调综合运用硬实力和软实力来实现美国外交目标。2009年1月,美国国务卿希拉里正式提出,美国将采取“巧实力”战略来处理国际关系。“巧实力”既不是“硬实力”,也不是“软实力”,而是综合了“硬实力”和“软实力”的一个整体的战略。

【高考回眸】

1.(2008•广东政治卷•17)冼星海在抗日战争时期创作了《黄河大合唱》等名曲,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这表明

A.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

B.文化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

C.文化的发展与社会实践同步

D.文化创造的主体是知识分子

解析:《黄河大合唱》等名曲创作于抗日战争时期,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说明A是正确的。题中不能体现文化形式的“丰富”,故不选B。文化的发展虽由社会实践推动,但作为社会意识范畴的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因而并不一定与社会实践同步,故不选C。文化创造的主体是人民群众,知识分子的作用虽然重要,但他们也仅是人民群众中的一部分,不能以部分代替整体,故不选D。

2.(2009•福建文综卷•31)2008年6月18日,中国邮政发行了《海峡西岸建设》特种邮票和邮资封。《海峡西岸建设》特种邮票形象地展示了海峡西岸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由此可见

A.文化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标志

B.文化能够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C.邮票成为展示文化软实力的载体

D.发行邮票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解析:题干揭示的是我国通过邮票这一文化载体反映海峡西岸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成就,B正确。A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来。D观点错误,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材料中也没有提到文化软实力,不选C。

3.(2011•天津文综卷•4)台湾果农为提高水果附加值,把冰激凌灌入柿饼中,使之具有双重口味,并别出心裁地将其取名为“你柿我的冰激凌”。由于加入了文化元素,该商品推向市场后受到消费者热捧。这体现了

A.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B.文化创新决定社会实践的发展

C.文化总能推动经济的发展

D.文化发展要以经济发展为基础

解析:B表述错误,应是社会实践的发展决定文化创新;C表述也错误,错在“总能推动”,文化对经济也有可能起阻碍作用;D强调的是经济的基础作用,与题意无关;A正确表明了文化与经济的交融关系。

4.(2010•北京文综卷•25)文化是人们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重要内容。《阿凡达》是一部运用3D技术制作的电影,目前已创造了超过27亿美元的全球票房,并带动了3D相关产业的发展。这体现了

①文化对经济的重大影响②文化是政治、经济的反映③文化生产力的日趋重要④文化以经济发展为基础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解析:运用3D技术制作电影是文化现象,“创造了超过27亿美元的全球票房”“带动了3D相关产业的发展”强调了文化对经济的重大影响,文化生产力的重要性,①③正确。②④与题干主旨不一致。答案为B。

5.(2011•江苏政治卷•20)某些发达国家借助跨国公司,通过向世界各国输出产品、以产品为载体的文化和附加条件的科技等手段,在全球推行“软征服”,以达到影响或改变其他国家国民价值观的目的。该材料告诉我们

①文化与经济、政治是相互交融的②世界多极化发展充满了矛盾斗争③必须警惕国际交往中的文化霸权主义④跨国公司促进了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流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解析: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某些发达国家借助跨国公司,通过向世界各国输出产品等手段,在全球推行“软征服”,体现了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启迪我们必须警惕国际交往中的文化霸权主义,故选①③。题干中没有涉及世界多极化和跨国公司在促进资源优化配置中的积极作用,②④不符合题意。答案为B。

6.(2011•安徽文综卷•37)2011年年初,随着“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和《角度篇》在一些国家的热播,“中国形象”成为媒体热议的话题。

话题一文化是国家形象的灵魂

文化在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和推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蕴含着团圆、和谐理念的中国春节,日益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平台,也带来了新的商机;孔子学院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了解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科技创新成就赢得了世界赞誉……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传播扩大了中国的影响力,提升了国家形象,增强了炎黄子孙的民族自豪感。

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理解。

解析:本题已经明确了答题的切入点是“文化作用”,调动教材中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文化对综合国力的影响等知识,结合材料组织答案即可。

答案: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文化反作用于经济。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传播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机遇,也给世界带来商机。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传播提高了我国文化软实力,提升了中国国家形象。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更多的人通过中华文化了解了中国,中国国家形象的提升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创新设计】

1.“文化的水越有活力,民主的船越能顺行”,这句话说明

A.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B.优秀文化推动政治进步

C.文化是政治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D.文化以经济为基础

2.2011年5月7日,重庆市委书记在会见“石油魂――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宣讲总队一行时指出,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不仅不过时,而且正当时,重庆正处在发展建设的关键时期,更需要催人奋进的精神力量。这是因为

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在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中转化为物质力量②优秀文化具有永恒性,其内涵不会因为时代变迁而改变③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④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不同的实践产生的文化完全不同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3.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有人认为:“经济全球化必然导致文化一体化。”这种观点

①认为各种文化间的差异会逐步消除②肯定了经济对文化具有深刻的影响③肯定了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生命力④否认了文化的相对独立性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③④

4.伟大的时代,孕育着伟大的文艺作品;伟大的文艺作品,也往往反映和记录着伟大的时代。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一大批优秀的文艺作品和精彩的文化活动呈现于中国各地的舞台上,为广大群众提供了丰富的红色文化精神大餐。这说明

①人们在实践中既创造文化,也享受文化②一定的文化是对一定时代经济、政治的反映③各具特色的文化都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④文化是人们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创造的精神产品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5.2011年8月8日,第九套广播体操正式。新中国成立60年,广播体操曾经是政治、曾经是暗示、曾经带有色彩,也曾经是国家主义“身体政治”的浓缩物。最终,每一套广播体操都在不经意间化为所在时代的符号。这体现出

A.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B.文化反映政治并决定政治的发展

C.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

D.文化在传承中不断发展

6.“名人效应真好,滚滚飞来钞票。称为行者故里,石头立马变宝。”下面这则《悟空故里》的漫画给我们的警示是

A.地方名人已成为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B.要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促进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交融

C.文化要与经济相互交融

D.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我们要注意发展传统文化

7.总理曾说过:“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国民素质的提高和道德的力量,绝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一个受人尊敬的国家。”上述观点表明

①文化决定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②文化对国际竞争具有重要作用③文化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④文化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8.2011年4月14日,总理同国务院参事和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座谈时指出,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伴随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民主法制的推进,文化建设有了很大的进步。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文化建设特别是道德文化建设,同经济发展相比仍然是一条短腿。举例来说,近年来相继发生“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等事件,这些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要把加强同市场经济、民主法治、和谐社会建设相适应的道德文化建设放到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来。要在全社会大力加强道德文化建设,形成讲诚信、讲责任、讲良心的强大舆论氛围。这不仅是维护正常生产生活和社会秩序的需要,也有利于从根本上铲除滋生唯利是图、坑蒙拐骗、贪赃枉法等丑恶和腐败行为的土壤。

(1)我国道德文化建设“短腿”的现象说明了哪些文化生活道理?

(2)结合总理的讲话,分析说明加强道德文化建设的意义。

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一部上海城市形象宣传片《上海》自2011年8月1日开始,出现在了美国纽约时报广场二号楼的黄金位置。外滩、陆家嘴、新天地、苏州河等上海的地标性场景和上海市民意气风发的笑脸在世界上最繁华的地方交替出现。这说明上海开始更加自信、主动地展示自己的软实力,努力提升国际形象,中国城市公关时代已经来临。

材料二:2011年6月24日,中国“杭州西湖文化景观”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杭州西湖文化景观”在上千年的持续演变过程中,融汇和吸附了大量的中国儒释道主流文化的各类史迹。保塔、雷峰塔遗址、六和塔等作为“文化名湖”的支撑元素,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面对申遗成功后的旅游大潮,有人认为“为了提高经济效益,游客多多益善”;也有人反对这种观点,认为“为了保护文化遗产,必须适当控制游客的数量”。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播放《上海》形象宣传片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有关知识,对上述观点进行简要评析。

参考答案:

1.B提示:题干体现的是文化与政治的关系,A、D不选。C说法错误。

2.C提示:文化的内涵会因为时代变迁而改变,文化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②④观点错误。

3.B提示:注意本题是要对题干中的观点进行分析。认为“经济全球化必然导致文化一体化”,看到了经济对文化的影响,并认为各种文化间的差异会消失,这与文化的多样性和文化的相对独立性相违背,故排除③,①②④应选。

4.A提示:只有先进的文化才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故③错误。文化是人类的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④错误。

5.A提示:材料体现了文化与政治的关系,A正确,B中文化“决定政治的发展”说法错误应排除,C、D说法正确但与题意无关应排除。

6.B提示:漫画讽刺的是一种错误的文化开发活动,故选B。

7.B提示:①④夸大了文化的作用。

8.(1)①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发展同步。我国文化发展相对于经济发展仍然是一条短腿,说明了文化具有自身的传承性、相对独立性。②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落后的、腐朽的文化会阻碍社会的发展。我国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诚信缺失、道德滑坡是导致食品安全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

(2)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强道德文化建设,有利于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在物质富有的同时精神也富有,这样才能自尊、自信、自强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②文化反作用于经济和政治,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道德文化建设,有利于市场主体诚信经营、承担社会责任,有利于建立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经济与政治的关系范文篇2

关键词:民营经济政治关联思想市场政务官

一、引言

“民主不一定促进经济增长,但经济增长能够促进民主,这已经是经济学家的共识。问题是,增长促进民主的条件是什么?”这是聂辉华在其文章《关于政治经济学的十大问题》中提出的其中一个问题。截至目前,对于政治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学界的研究极少。本文尝试对经济增长与政治民主的关系进行分析,并对上面的问题作出一定回答。

二、经济上的基础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民间的经济活力大为迸发,民营经济在束缚中茁壮成长,对于经济的增长以及就业的增加其贡献自不待言。从企业数来看,截止2011年底,按登记注册类型分,全国共有企业法人单位数7331200个,其中私营企业5254870个,私营企业占比71.68%;按控股情况分,企业法人单位数7331200个,私人控股5792102个,其占比为79.01%。从就业人数来看,按登记注册类型分,全国城镇单位就业人数总数为14413.3万人,国有及集体单位就业人数为7307.3万人,非国有(及集体)单位就业人员总数为7106.0万人,其占比为49.302%;全国现有私营企业967.7万户,就业人数10353.6万人;个体户3756.5万户,个体就业人数7945.3万人。对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原因,学术界各有不同的看法。鉴于篇幅与重点所限,在此不加赘述。但可以预见,民营经济在将来依然会继续释放其活力,更加发展壮大(张维迎,1998a)。在此,我们探讨其发展对当下的影响和作用。

三、商业阶层的期待

假设政府为一个理性人,其追求的效用最大化目标是其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财政收入和稳定的地位)。由于地方分权体制以及地区之间的竞争(张维迎,1998b),地方政府与企业的相互依赖性(杨瑞龙,1998)及民营经济的发展现状,政府既有内部的压力或引力(地方政府的利益需求),又有外部的压力(或引力)去发展民营经济。政府要实现其效用最大化,就要促进经济增长与就业,就不得不因应形势,对民间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多的便利。作为理性人的政府,其理性的选择就是支持民营经济的发展并尽量将其置于可控之下。但是,这一政策选择所产生的结果一定会超出政府的预期或者追求。

政府既要促进经济的增长又要将经济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中,这样的政经环境,促使企业寻求政治关联。根据罗党论和唐清泉(2009)的经验研究,政治关联企业在中国广泛存在,他们以2002-2005年在沪深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发现17.2%的样本公司的董事会存在有政治背景的董事,且在这些公司中这类董事的平均人数接近为2(董事会的规模均值为9.23个)。官商之间的政治关联一方面促使民间经济的发展,给予企业以保护和帮助,但同时对于企业亦产生一种不确定性,增加了产权风险和政治风险(杨其静,2010)。本文认为,由于政治关联产生的产权风险、政治风险等不确定性扰乱商业阶层利益,可能会促使有政治关联的商业阶层产生对于更大的稳定性的追求。另外,官商的政治关联毕竟不是一种规范化的经常化的正式制度,既然不是公开而且规范,就对商业阶层产生不公平的影响。因为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能发展和建立起政治关联。有政治关联的企业可能影响公共政策,阻碍无政治关联企业的发展(杨其静,2010)。此种不公平可能会促使没有政治关联的商业人士以寄希望于政府管理的改善来实现其公平。

因此,从以上分析可得到如下结果:无政治关联的商业阶层渴望公平的政府支持;有政治关联的商业阶层期待更加稳定的预期。前者反对政治关联,其诉求是减少政府管制、市场自由化、法治。后者希望建立更加稳定的方式处理权力移转,使政府内部人员变动不至于对企业产生太大冲击,其诉求是更大的政治参与、对政府更大的影响力以及更加和平的政府权力移易。这两个期待形成一种潜在的压力促使政府限制自身权力,保障商业利益。这一压力的传输渠道便是舆论。商业阶层的渴求通过舆论释放出来,通过舆论来影响政府的行为。下面来分析其作用机理。

四、思想作为一个市场

假设:1、思想是一种商品;2、媒体从业人员、作家、学者乃至于任何个体均是思想的生产者(因为上述主体都可以传播思想,所以假设媒体从业人员、作家、学者等都是思想这一商品的生产者);3、每一个个体都是思想的消费者(或潜在消费者),而商业阶层构成思想市场的主要消费者(这一假设的根据是民营经济的发展状况,如上文所说,私营企业、个体户数量庞大,且拥有财富,在思想市场,他们既有消费需求又有消费能力,所以假设商业阶层是主要消费者);4、思想市场是一个完全竞争市场。网络的发展,使各种思想能够得以迅速广泛的传播,如此,虽然存在政府管制,但思想市场可以说实现了既有约束下的相对自由最大化,所以假设思想市场为完全竞争市场。

商业阶层的期待构成一种需求,此种需求对于思想生产者来说是一个具有广阔利润空间的市场。思想生产者像企业家一样以追求利润为目的,为了实现其利益最大化,就要生产能够满足该消费群体需求的商品,即能够反映商业阶层需求的思想商品。每一个思想生产者均是完全竞争市场的一部分,因此,为了获得生存,其也必须生产市场需求的产品。每一个生产者的自利行为最终会使符合上述商业阶层需求的思想商品得以产生,并形成强大的舆论。

在舆论面前,政府很难不受其影响。刘文科(2010)研究认为,大众媒体能够影响政治体系的变迁,影响个体或群体政治心理的变化;导致政治关系的革命性变革,改变人们内心的政治价值观念;设置公众议题,塑造政治文化。思想商品生产者不仅包括大众媒体,更是包括了作家,学者,演员,歌手等群体,这一更大的群体其作用要比上述大众媒体的影响要更加强大、持久、深入。

五、政务官的选择

如上分析,思想市场的发展自然形成一种可以感知的舆论。此种舆论要求政府限制其权力以消除由于政治关联给企业带来的产权与政治风险,要求政府廉洁公正以保障没有政治关联企业的发展机会。官员在此种舆论的日夜熏陶之下,其理性选择当然会受其影响。舆论传达着市场的需求,也传达着未来的可能性。

假设官员基于此需求及未来的可能性进行决策。对于一般的事务官来说,由于变革与否对其影响不大,所以仅以现实利益来讲,可能他们对于改革是一种中立的态度。对于政务官,则情况稍为复杂。假设民意的肯定对于官员是一种积极的效用,那么可以肯定,政务官会去小心翼翼而又积极的追求这一效用。假设在政治舞台上只有两个官员A和B,并且他们可以选择开放与保守这两种策略。开放是迎合舆论;保守则是抵制舆论。

如上图所示,支付(A,B)表示官员A和B不同的选择即开放与保守两种选择的给他们带来的不同收益。由图中可以看出,两个人都选择保守对于总体来讲是最好的,每人都可以得到8个单位的好处。但是,事实将会是两个人都会选择开放,因为每个人都不知道对方的策略。在A不知道B的选择之时,对于A最好的策略就是选择开放,因为无论B选择保守还是开放,A选择开放都是实现自己利益最大化的方法。同理,对于B也是这样。于是,在“囚徒困境”之下,政务官之间互相博弈的最后的均衡结果就是(开放,开放)。这一均衡结果将对未来政治的发展产生影响。

将政务官之间的竞争视为一种博弈,则此博弈的过程是一个重复的博弈,在经过反复博弈之后,最终的结果将是每一个政务官做出改变,选择利益最大化的策略——开放。个体政务官的行为也当然会促使整个政务官群体倾向于迎合舆论。而这一过程将会导致政府日益开放。

六、发生阻碍的可能性

1.权力与财富的结合。BruceJ.Dickson(2007)根据来自于8个县及县级城市(county-levelcity)1999~2005年间的原始调查数据进行的实证研究表明,由于紧密的私人及商业联系,并且因为在经济增长上的共同利益,中国的企业家与政府官员在一系列的政治、经济、社会问题上持有相似观点(similarviewpoints)。相对于促进民主的政府治理(democraticgovernance),这些企业家更倾向于保守现在的政治体系。

2.政务官和有政治关联的企业可能接受风险,认可存在于自身的不确定性。亚当·斯密说:“大多数人对于自己的才能总是过于自负……身体精神相当健旺的人,对自己的幸运,总不免抱有几分自信。每一个人,对得利的机会,都或多或少地作了过高的评价,而大多数人,对损失的机会,作了过低的评价”。过度自信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认为,人是过度自信的,尤其是对其自身知识的准确性过度自信(王晋忠,2013)。这些有政治关联的企业和政务官可能会自信自己不会成为风险的受害者。

3.思想市场的主要消费者可能不是上述商业阶层,或者在消费者当中存在其他重要消费群体。此外,政府对于媒体等思想生产者有重大约束能力。这些因素都将影响思想市场产品的制造。

七、总结

本文从理论上或者逻辑上分析了经济发展促成政治开放的可能方式以及政治走向开放的内在趋势。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对“无形的手”做了这样的论述:“每个人都试图应用他的资本,来使其生产品得到最大的价值。一般来说,他并不企图增进公共福利,也不清楚增进的公共福利有多少,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他个人的安乐,个人的利益,但当他这样做的时候,就会有一双看不见的手引导他去达到另一个目标,而这个目标绝不是他所追求的东西。由于追逐他个人的利益,他经常促进了社会利益,其效果比他真正想促进社会效益时所得到的效果为大”。本文认为,商业阶层对思想市场释放需求信号,思想市场满足此需求同时制造舆论,在舆论的影响下政务官基于理性进行决策,经济市场、思想市场、政治市场中的参与者(如企业、媒体、政务官等),每一个个体的具体而又自利的理,最终将会在无形之手的指挥下,促进政治的开放。这一过程并不需要特别的牺牲,正如经济的发展一样,它是一个自然而又安静进行的过程。本文的贡献之处在于并非笼统地论证经济发展将会导致政治的日益开放,而是从具体个体的自利行为开始分析,证明了经济发展促成政治走向开放的可能性和趋向性。

注释:

1.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年鉴——2012

2.此处将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视为一个整体考虑。当然,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利益实际上并不一致。地方政府可能更倾向于保护企业和市场,促进改革(杨瑞龙,1998)。

3.钱颖一(2000)认为,法治的第一个作用是约束政府,即约束政府对经济活动的任意干预。法治的第二个作用是约束经济人行为,其中包括产权界定和保护,合同和法律的执行,公平裁判,维护市场竞争等。

4.政务官主要包括通过不同程度的选举而产生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行政首长,以及经各种政治性任命而任职的内阁成员或其他政府组成人员;事务官则指一般需通过竞争性考试而被择优录用的政务官以外的政府公职人员。

参考文献:

[1]杨瑞龙.我国制度变迁方式转换的三阶段论———兼论地方政府的制度创新行为[J].经济研究,1998,01:5-12.

[2]张维迎,栗树和.地区间竞争与中国国有企业的民营化[J].经济研究,1998,12:13-22.

[3]张维迎.为什么民营化进程不可逆转[J].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1998,05:1.

[4]罗党论,唐清泉.政治关系、社会资本与政策资源获取:来自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世界经济,2009,07:84-96.

[5]杨其静.政治关联与企业成长[J].教学与研究,2010,06:38-43.

[6]钱颖一.市场与法治[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0,03:1-11.

[7]黄卫平,谭功荣,邹树彬,肖俊.我国公务员分类制度可行性研究[J].开放时代,2000,11:72-81.

[8]刘文科.论大众媒体的政治影响力[J].政治学研究,2012,02:37-45.

[9]朱立言,胡晓东.美国政府公务员“两官分离”研究[J].学习论坛,2008,11:48-51.

[10]王晋忠,张志毅.过度自信理论文献综述[J].经济学家,2013,03:94-99

[11]Bruce,J,Dickson.IntegratingWealthandPowerinChina:TheCommunistParty'sEmbraceofthePrivateSector[J].TheChinaQuarterly,2007,(192):827-854

[12]道格拉斯,C,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三联书店,1994.

[13](英)亚当·斯密(AdamSmith)著,唐日松等译.国富论[J].华夏出版社,2005.

经济与政治的关系范文篇3

1.政治经济学批判:追求经济的“政治和哲学实现”

2.政治经济学批判功能的当代价值

3.马克思主义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逻辑

4.现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的基本路径

5.政治经济学现代化的四个学术方向

6.分布理性与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的新拓展

7.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境界

8.发展的政治经济学:一个理论分析框架

9.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历史及未来展望

10.从经济学再到政治经济学:理解包容性增长

11.从古典到现代:政治经济学概念的演变——兼评新政治经济学的发展

12.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结合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13.政治经济学批判中的历史唯物主义

14.全球气候治理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15.以创新的理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16.欧洲一体化研究的政治经济学方法

17.中国经济模式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18.低碳经济的政治经济学逻辑分析

19.政治经济学批判与唯物史观

20.国际政治经济学的演进逻辑

21.新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创新和学科建设——基于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中国话语的思考

22.为什么和怎么样学好用好政治经济学

23.新制度经济学,新政治经济学,还是社会经济学?——兼谈中国新制度经济学未来的发展

24.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方法论原则

25.论当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国际政治经济学意义

26.从政治经济学到新政治经济学——西方政治经济理论的演变

27.我国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28.中国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主要缺陷与出路

29.理性选择、比较方法与国际政治经济学

30.新政治经济学的渊源及其研究方法

31.创新与发展中国特色政治经济学

32.政治经济学的复兴——西方“新政治经济学”的兴起、主题与意义

33.马克思的《资本论》与古典政治经济学

34.关于新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定位

35.当代西方“新政治经济学”的兴起——论西方政治经济学的演进与新发展

36.论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客观性

37.中国出口退税政策的决策和形成机制——基于产品层面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3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39.试论政治经济学与经济学之间的关系

40.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学科地位及相关问题思考

41.全球化与国际政治经济学:超越“范式”之争?

42.汇率制度选择的新政治经济学研究综述

43.政治经济学创新应从高校教学改革入手

44.基于中国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问题领域、理论突破和学科弥合

45.国际政治经济学与比较政治经济学

46.“我们不自由的传播”:北美传播政治经济学的理论精髓

47.中国建构新政治经济学的实质——重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48.汇率的政治经济学——基于中美关于人民币汇率争论的研究

49.《体育政治经济学》评析

5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辩证法

51.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历史演变——兼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历史贡献

52.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几点认识

53.女性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与挑战

5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溯源和生成背景

55.正确认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关系

56.我们需要怎样的政治经济学

57.关于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若干问题

58.霸权稳定论与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

59.住房的政治经济学:国际政治经济学的一个新视界

60.试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困境与出路

61.构建一个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知识框架——基于四种“关联性”的分析

6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议题与深化的方向

63.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64.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现状与发展

65.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必修课

66.论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创新与发展

67.对外直接投资的国际政治经济学:一种分析框架

68.国际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与经验方法

69.论政治经济学在马克思主义中的地位

70.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逻辑进路

71.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来源

72.什么是政治经济学?

73.论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研究与世界观形成的关系

74.我国是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始国

75.再论中国政治经济学的创新问题——兼论“研究政治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关系

76.政治与汇率:人民币升值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77.金融发展与政府退出:一个政治经济学的分析

78.理解西方新政治经济学

79.为什么仍应重视李嘉图?——兼论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批判

80.试论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构建

81.新政治经济学的学术旨趣

82.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的几个难点及其出路

83.政治经济学批判与资本现象学——《资本论》的哲学革命

84.“中国发展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构建研究

85.发展和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引领经济新常态

86.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哲学思考

87.蒂莫西·贝斯利对新政治经济学的贡献

88.国际政治经济学中的跨大西洋分歧

89.毛泽东论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90.金融危机后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学派、范式与议题

91.西方新政治经济学述评

92.经济思想: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创新

93.货币危机的政治经济学解释:文献评述

94.“政治经济学”教材改革:历程、争议与共识

95.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学生感受差异性研究

9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构想

97.新政治经济学的复兴与中国经济学的发展方向

98.国际政治经济学的葛兰西学派

    【办公范文】栏目
  • 上一篇:幼师求职个人自荐信(收集7篇)
  • 下一篇:圣诞节微信好友祝福短信(收集2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