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高职院基建工程跟踪审计
一、高职院新校区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工作现状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我国高职院原有规模和设施已远远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各高职院积极进行新校区建设,工程建设项目不断增加。对这笔巨额基本建设资金如何加强管理和有效合理使用,已经成为各级领导、高职学院教职员工和社会最关注的问题之一,也是高职院内部审计工作者思考的重要课题。
多年来,高职学院新校区基础建设工程的审计多是对工程进行事后决算审计,对建设工程中造成的损失浪费,往往只能“秋后算账”;对建设过程中造成的各种损失浪费,难以从根本上遏制,远远不能发挥对工程建设项目的审计监督作用。惟有对基建工程项目实施全过程动态跟踪审计,将审计监督贯穿于从前期准备、建设实施直至竣工投产的全过程,才有利于及时发现、纠正建设环节中常见的或苗头性问题,彻底摆脱事后审计的被动局面。
目前,各高职学院新校区的建设主管部门与跟踪审计的同志配合总体上讲是比较积极的,工程跟踪审计的职能作用也得到了比较充分地发挥。具体表现在:一是跟踪审计在各高职学院工程项目建设有关决策讨论时,几乎都参与其中,能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起到了较好的知情及监督作用;二是通过跟踪审计在实践中发现的一些问题,促使各高职学院新校区建设的主管部门不断加强管理、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如有些高职院在实施工程跟踪审计的过程中,发现在工程变更签证时,有一些人情签证、虚假签证,工程跟踪审计人员为解决这些现场变更签证中存在的问题,建议主管部门专门建立变更签证会审制度,使变更签证这一环节既透明、阳光,又统一了松紧尺度,杜绝了人情签证的情况发生。三是通过实施工程跟踪审计以后,大多数高职学院新校区建设的主管部门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处理问题比以往更加透明、公开,更加注重集体研究以及按规范、程序对建设项目进行管理。四是绝大部分高职学院工程跟踪审计人员都积极支持建设主管部门的工作,努力维护他们在工程管理中的权威性,双方在工作中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各个方面的配合都比较到位。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由于高职学院工程跟踪审计是新开展的一项工作,起步较晚,在实践的过程中,会有许多新的问题、新的矛盾不断涌现出来,有的还会比较突出。因此,必须不断总结、不断思考,准确把握搞好高职学院工程跟踪审计工作的关键。
二、高职院工程跟踪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职院新校区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工作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2.1人员少、任务重,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
第一,随着高职学院规模的不断扩大,很多学校都在进行新校区的建设,工程投资大,建设工期紧,开工项目多,加上还有日常的一些维修改造及装饰工程项目需要决算审计,各高职院工程审计的工作量大幅度增加,工程审计人员捉襟见肘、疲于应付,有时一个人要承担好几个工程项目的跟踪审计,工作难以深入。第二,工程跟踪审计面对变化不定的施工现场,审计建议质量的高与低对工程施工的质量及进度会产生重大影响,工作的专业性、及时性、责任性等要求非常高。从事跟踪审计工作的人员不仅要具备管理、工程、审计、法律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还应该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调查研究能力、交往协调能力。第三,从事跟踪审计工作的人员在工作中必须十分注重工作方法。要坚持到位而不越位、监督而不代替的工作方针,该自己履行的职责一定要认真做好,该是建设主管部门做的工作,跟踪审计工作的人员不要过多干预,更不能代替。
第四,从事跟踪审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严明的纪律和优良的作风。而目前各高职学院跟踪审计队伍的现状距离以上要求还相距甚远,必须下大力气加以解决。
2.2高职学院工程跟踪审计的意识不强。
不可否认,工程跟踪审计工作在各高职学院并不是一帆风顺,人们的工程跟踪审计的意识不强。首先,建设主管部门少数人错误地认为工程跟踪审计削弱了他们的权利,妨碍了他们日常的工程管理工作,影响了工作效率,因此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经常是敷衍甚至排斥跟踪审计人员;其次,基建处少数人认为学校及审计部门不信任他们,工程跟踪审计是来监视他们。第三,还有部分人认为,在工程施工阶段既然已有工程跟踪审计来为工程签证把关,那监理及项目负责人就没有必要再多此一举去重复确认签证的工程量是否属实,一切按照跟踪审计的“指示”办就行了。结果,他们应该做的工作不做,应该履行的职责也不去认真履行,而是消极地对待自己的本职工作,这是极不负责任的表现。
2.3高职学院工程跟踪审计的程序不规范。
由于高职学院工程跟踪审计是一项新生事物,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大家都在摸着石头过河,缺少一套可操作的管理办法来指导各方面的工作,因此工程跟踪审计在工作中容易产生一些问题,特别在工程施工阶段,容易出现的问题有:
(1)关于工程签证的时效问题。不少项目的施工单位迟迟不办理签证手续,由于部分项目的签证时间拖得太长,一些问题难以记清楚,影响了工程签证确认的公正性,结果容易产生争执。
(2)关于工程项目施工组织与管理过程中发生的工程签证问题。由于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定,在确认其必要性时经常产生意见分歧。这里所说的签证是指由甲方提出的因施工组织与管理问题变更而产生的,既然是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变更,就存在方案选择的问题,也就是说要牵涉到工程费用的问题,而跟踪审计的一项重要职能就是要有效控制工程投资。因此,确认工程变更的必要性是跟踪审计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建设主管部门一方侧重工程施工的组织与管理,而跟踪审计一方侧重工程造价的控制,这样双方就可能会产生矛盾,这些问题最终由谁定夺,必须要有一些明确的规定。
(3)关于某些材料价格签证确认的问题。甲方强调,这些问题他们可以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来定,而且这些签证大多也通过了内部有关程序来操作,无须经跟踪审计同意,否则多一道程序会影响工作效率;而跟踪审计认为,材料价格的签证,在跟踪审计中处于很重要的地位,对工程造价影响很大,必须要先经跟踪审计认可后才可办理签证手续,否则不予认可。
(4)关于零星工作量及点工的签证问题。甲方认为对这样一些问题,因涉及的工作量较少,费用也不会太多,因此各项目负责人有权进行处理并有权确认工程量的多少而无须取得跟踪审计的同意;而跟踪审计认为,各项目负责人虽然有权处理这样一些问题,但仍然要及时与跟踪审计沟通,因为这些签证最后是跟踪审计确认,情况不清楚,就难以确认。这些问题的解决,必须要有一套规范的程序,否则将产生矛盾。
三、对加强高职学院基建工程跟踪审计的建议
3.1加强各部门的相关人员跟踪审计的意识。
审计、基建、财务部门在思想认识上的一致是搞好高职学院工程跟踪审计的前提。跟踪审计是一项多部门参与,多单位协同配合才能完成的工作,必须打破部门意识,以建设工程项目为中心,作好各职能部门的工作,跟踪审计才有可能实施。
因此,统一思想认识至关重要。
3.2关口前移,从项目的准备阶段抓起。
现行的跟踪审计一般是从施工阶段开始实施的,即从施工开始到竣工结束。我们通过实践发现,如果跟踪审计从准备阶段开始介入,则跟踪审计的效果会更好。高职学院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应从“设计阶段”开始。因为它能更好地为学校把好关。一是工程结构的合理性。如果一个工程结构不合理,那造成的代价和牺牲是巨大的,既有经济的,更有社会的。二是工程材料的合理性。因为有些材料的用途和效果是近似的,但价格的差别特别大。所以工程的选材就成为工程造价控制的大问题。尤其可怕的是,对于一些材料供应商与工程设计人员的联手“合作”,若不能形成有效的监控机制并对其有效监控,建设方的损失就会更大。
3.3完善规章制度建设,使跟踪审计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
总结跟踪审计经验,制定学校工程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办法和实施细则,完善项目管理制度、跟踪审计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制度上相互衔接,保证工程项目跟踪审计有效实施。制定切实可行的跟踪审计实施办法是跟踪审计顺利进行的保证,做到跟踪内容明确,管理规范,有章可循,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完善。
3.4明确职责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
明确基建、审计和财务等相关部门在基建工程项目管理上各自的职责和权限,才能发挥各自职能作用,做到相互协调,相互配合,跟踪审计才能到位而不越位。对咨询公司和跟踪审计项目部严格要求,提高责任意识、风险意识和服务意识,严格按跟踪审计实施办法操作,人员到位,设备到位,每天要主动到施工现场跟踪收集各种信息,切实提高工作效率。
3.5不断提高审计技能和审计人员素质。
实施跟踪审计后,审计的内容大大超出了传统结算审计的范围,没有相应的技术手段和人员素质,就难以达到理想的审计效果。在审计手段方面要大力推进审计信息化,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审计软件,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审计质量。同时要大力提升审计人员的自身素质,一方面要搞好在职培训,使审计人员不断充电,不断更新知识,使他们在原有知识储备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相关的业务知识,如:抽样审计、符合性测试和实质性测试、风险分析和评价、经济活动分析与数学模型分析等现代审计方法,以适应跟踪审计的需要。另一方面可以适当引进急需人才,完善和优化审计队伍的专业知识结构。
四、对高职学院工程跟踪审计以后工作的思考
工程跟踪审计要想在高职院基建工程领域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必须要有更大的作为,必须不断提高审计质量、取得更大的审计成效。高职学院工程跟踪审计工作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既要起到有效的监督保障、控制工程投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作用,又要注重维护好、发挥好工程建设各方的工作热情,努力确保工程建设始终能够规范、有序、高效地完成,这是跟踪审计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判断高职院工程跟踪审计工作有为、无为的一个重要标准。工程跟踪审计面对变化不定的施工现场,审计建议质量的高与低对工程施工的质量及进度会产生重大影响,工作的及时性、责任性要求非常高。这就要求我们所有从事跟踪审计工作的人员,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不断提工程高跟踪审计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工程跟踪审计质量。
总之,基建工程全过程动态跟踪审计能拓展以往审计部门侧重于事后审计的做法,做到“关口”前移,这种创新的审计方法必能有效提高审计监督效果,强化审计监督力度。我们从事工程跟踪审计的人员,一切要以维护学校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既坚持原则,又注重工作方法,不断提高工程跟踪审计的质量和水平,及时有效地发现、解决各学校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发生的问题,有效控制工程投资、降低工程建设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使建设项目按规范、程序进行。
参考文献:
[1]冉龙君。浅谈企业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及重点[J].中国审计,2001(1):45.
关键词:发展趋势全过程跟踪审计信息化审计全过程造价控制
审计署在《“十二五”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提出:“积极探索跟踪审计,对关系国计民生的特大型投资项目,特殊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事项,重大突发性公共事项,国家重大政策措施的执行试行全过程跟踪审计,并提出了创新计算机审计的形式和内容,积极开展对国家信息化政策执行、规划实施和工程建设的审计监督的要求”。目前,我国工程审计正在经历从竣工结算审计向全过程跟踪审计的蜕变的关键阶段,虽然全过程跟踪审计还未完全得到全社会的认可,但是推广普及全过程跟踪审计及信息化审计势在必行。建设项目跟踪审计主张事先的预防和控制,避免了以事后审计为主的造价审计模式的弊端,克服了事后监督的被动性和局限性,是建设项目审计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开展信息化建设审计,将信息系统控制审计与信息系统建设审计融为一体,不但可以规范信息化建设程序,而且进一步提高信息化建设项目的成效。因此,开展信息化建设审计既是国家审计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计算机审计深入发展的创新之举。
1、全过程跟踪审计
1.1工程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概念
工程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是指由独立的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依据党和国家在一定时期颁发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相关的技术经济指标,运用审计技术分阶段对建设项目全过程或重点环节的技术经济活动以及与之相联系的各项工作进行及时的审计监督。跟踪审计立足工程项目全过程的审计监督,改变了工程竣工结算审计的传统审计模式,实现了审计工作从静态向动态的转化。重大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可以充分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为经济的健康发展添砖加瓦。
全过程跟踪审计主要是解决工程项目结算审计过程中不断暴露出问题,从而不断发展完善,其要求对项目前期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合同签订阶段、施工前准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验收及试生产阶段等整个项目管理过程的进行审计监督和管控,从而提升项目建设整体水平和成效。
1.2全过程跟踪审计的意义
随着政府投资项目多、范围大、时间紧,项目具有投资消耗大,技术难度大,建设周期长,参与方多等特点更加突出,传统竣工结算审计模式己经很难适应工程项目发展的趋势。开展跟踪审计的主要目的就是在于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及时审计,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建议,采取措施,解决存在的问题,促进建设部门规范管理,有效地控制工程投资成本和投资规模,保障建设资金的合理利用,提高建设项目投资效益。全过程跟踪审计囊括了投资建设整个过程每一个环节的审计监督,实现了审计的全面性、可操作性、权威性,从而使投资违法、违规行为无处遁形,有效保护了领导干部,使其免于腐败风险,维护了政府的廉正自律形象。
1.3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必要性及优势
竣工结算审计一直停滞在对最后结算的审耍这样即使顺龃砦蠡蛭侍猓但损失已经发生,对当事人怎么处罚都已经无济于事,事后审计表现出了明显的弱效性和无效性。因此有必要对审计方式进行创新,变静态的事后审计为动态的全过程跟踪审计,将工程造价的事后审核提前深入到工程造价形成的全过程,这是势在必行的。工程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无论是在提高建设项目的投资效果上,还是从源头上遏制投资领域的腐败行为上,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建设项目审计发展的必然选择。
从全过程跟踪审计的优点来讲,曹慧明指出:全过程跟踪审计是应对传统审计风险挑战的有效模式,有效避免了与合同法的冲突,有效遏制了高估冒算势头,促进了建筑市场的有序发展,为国家节约了大量建设资金,达到了从源头上遏制腐败的目的,有效降低了审计风险,全面提高了审计人员审计能力,全方位提升了国家审计的地位。
我国工程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与传统审计模式下的竣工结算审计相比较,其优势在于:
①促进了建筑市场的规范,有利于对工程质量的监控
通过对工程物资采购、设计、招投标、建设施工、监理等各方面进行跟踪审计,形成有效的约束机制,促进建设项目各参与方依法规范自身行为,使建筑市场秩序从根本上得到规范和改善。全过程跟踪审计,审计人员经常在现场,重点对隐蔽工程、设计变更、现场签证进行实地检查和验收;关注了解施工过程中采取的施工措施及建筑材料的质量及价格。避免施工方对隐蔽工程作假及建筑材料故意降低等级混用,在控制成本的同时,也同时对质量监控。
②有效控制投资成本,使项目效益最大化
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经济效益的取得不仅仅体现在“审减金额”显性经济效益方面,更体现在咨询、审签服务所提供和带来的隐性经济效益上,但这部分隐性的经济效益,其具体效益数据并未在结算和决算审计报告中体现出来。例如北川中学就实行全过程跟踪审计。永拓项目团队作为审计方进行全过程跟踪,历经近两年的时间,2011年底,国家审计署对北川中学最终审定总造价为20379.05万元,扣除减免的建筑营业税587.1万元,整个项目实际总造价19792.9万元,实现了总投资不突破2亿元的控制目标。据了解,北川中学重建项目不仅实现了总投资的控制,而且,与同质、同量、同期的项目相比,每平方米造价几乎低40%。
③促进建设项目规范管理,从源头上遏制腐败行为
作为第三方的审计,以监督角色定位,及时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针对重点环节及时发现和改进建设项目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和漏洞,能有效帮助建设单位加强管理。审计机关提前介入建设过程,形成了对权力的制衡机制,既保护了个人,又避免了资产的流失。审计由“秋后算账”变为防微杜渐,从源头上遏制腐败行为。
④避免了与合同法、招投标法的冲突
从单纯的合同执行审计扩大到合同签订前对合同条款的审计,防止了因为写入不合理条款而致使国家建设资金损失的问题,可将“接受审计后再进行最终结算”的内容经协商后列为合同条款,使合同内容不仅不与审计法冲突,而且成为审计的依据。可以分期设计工程结算,经审计后再支付工程款,从根本上防止为了收回多付的工程款而发生的诉讼问题。
⑤提升审计地位,提高审计人员专业素质
审计从幕后走向台前,成为工程建设全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参与者,解决了审计在建设项目关键环节的缺位问题。要求工程审计人员掌握更全面的知识,包括设计,施工,监理等各个方面专业知识,全面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素质。
2、信息化审计
2.1信息化审计概念
近几年,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发展,管理信息系统逐步在工程项目中广泛应用,审计人员为了实现其审计目的,运用网络技术手段收集被审计单位工程建设信息数据,并按审计程序开展取证、调查、分析及提出审计意见或建议等一系列工作,这也就是建设项目审计的信息化。
目前,我国建设项目工程审计很大一部分还停留在手工审计和电算化审计的阶段,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化审计似乎还是一片空白,但是信息化审计将成为国内工程审计的一种发展趋势,为此应加大建设项目审计信息化的推进与实施力度。
2.2审计信息化的构想
实现建设项目审计的信息化,审计单位必须建立一个完整而全面的信息化系统平台,该信息系统平台拟应包括三个模块:一是审计作业系统,根据审计的具体要求,辅助审计人员从事工程预决算、工程文档审计、工程价款管理等审计工作;二是审计管理系统,主要是对审计工作进行归集、流转、汇总和管理,实现多单位、多部门、多流程共同操作;三是审计知识库系统,主要提供给审计人员查询相关法律法规和经验数据。三个模块相辅相成、紧密关联结合,审计知识库为审计作业提供经验数据,通过审计管理系统归集、流转审计作业成果,从而真正形成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并打破空间与地域的束缚。
3、基于BIM的全过程造价控制
BIM(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是建筑工程领域涌现的新兴概念,它的出现,是继CAD技术后又一次新的建筑技术革命。BIM是通过建立模型,将所有与工程项目相关的信息集成在一个有序的信息系统中,实现信息的集成管理。它贯穿于建设项目的全寿命周期,为工程各方参与人员提供工程信息交流平台,有助于各建设施工参与方协同工作,提高工程项目的生产效率、节约和缩短工程项目成本。基于BIM的项目系统,能在信息平台中,刷新、删除、修改、获取数据,使设计师、工程师、施工人员、业主、最终用户等所有项目系统参与方清楚全面地了解项目全过程状态,避免了在竣工结算审计工作中各方不配合或者相互推卸责任,导致审计工作停滞的问题。
BIM时代已经到来,将全过程跟踪审计与信息化审计结合运用,就是新时期下的基于BIM的全过程造价控制。通过工程项目造价全过程控制等一系列宏观调控手段使建设项目规范开展后,工程项目竣工结算审计工作很有可能退出工程项目的舞台。
4、结语
本文努力探究国内审计发展趋势,从全过程跟踪审计优势及必要性的探讨入手,到信息化审计的构想,最后将全过程跟踪审计与信息化审计有效结合,提出基于BIM的全过程造价控制,最终使工程项目竣工结算退出工程项目的舞台,使工程领域的监督机制具体化、程序化、规范化,具有可操作性。这样既能保证有效的节省资金,使项目投资利益最大化,又能遏制建筑领域腐败现象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关振宇,段凤霞.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建筑经济,2013(2):53-55
[2]郭旭.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浅析[J].首席财务官,2013(1):78-79
[3]段凤霞.高校全过程跟踪审计工作成效探讨[J].会计之友,2013(8):93-95
[4]张瑶瑶.不一样的灾后重建全过程跟踪审计[Z].北京:中国会计报,2013
[5]宋文静.信息化在审计工作中发挥的重要作用[J].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2011(8).
[6]彭绍进.浅析我国审计信息化建设[J].商场现代化,2005(16).
跟踪审计的提出已经有十余年了。1998年,在朱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就已经提出“对重大项目要进行专项审计和跟踪审计”。1999年,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管理的通知》提出审计部门要依据《审计法》对国家拨款的重大项目进行专项审计和跟踪审计。2001年,在《审计机关国家建设项目审计准则》也明确指出,对财政性资金投入较大或者关系国计民生的国家建设项目,审计机关可以对其前期准备、建设实施、竣工投产的全过程进行跟踪审计。但是跟踪审计的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一直没有太大发展。
直至审计署2008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提出“积极探索跟踪审计。对关系国计民生的特大型投资项目、特殊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事项、重大突发性公共事项、国家重大政策措施的执行试行全过程跟踪审计”后,跟踪审计实践和理论有了进一步的发展。2008年,审计署已先后对灾后重建项目、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北京奥运会财务收支和奥运场馆建设项目、京沪高铁建设项目进行跟踪审计。跟踪审计相关理论的研究也引起了审计工作者和理论研究的关注。但总的来说,跟踪审计无论是实践还是理论,都还处于起步阶段。
二、对重大基本建设项目进行跟踪审计的迫切性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在国家投资的基本建设项目中,一些“巨无霸”型国家重点基本建设项目不断上马,如:三峡工程总投资约1800亿元;南水北调工程总投资可能超过5000亿元;西气东输二线管道工程项目总投资约为1435亿元。这些项目如果不能顺利建成并发挥预期作用,将造成国家资源的巨大浪费和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影响国计民生。为了降低国家重点基本建设项目投资风险,保证它们的投资效益,避免出现“工期无限期,投资无底洞”的情况,传统的投资审计已经很难达到预期目标,迫切需要建立全过程跟踪审计监督机制。传统的投资审计重心停留在合法合规性方面,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审计价值并没有得到充分实现,很难进行事先的预防和控制。也正是基于此,审计署在《审计署2008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旗帜鲜明地提出,对关系国计民生的特大型投资项目、特殊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事项、重大突发性公共事项、国家重大政策措施的执行试行全过程跟踪审计。
政府重点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基本建设规模增大的背景下而采用的新型审计模式,也是审计理论的发展和创新。但是不可回避地是,在跟踪审计开展过程中还面临着一些问题。由于跟踪审计实践和跟踪审计的相关理论研究都还处在起步阶段,对跟踪审计的概念、审计内容和重点,审计程序和方法等还没有明确,对跟踪审计的顺利实施和作用的有效发挥造成一定的影响。鉴于此,本文着重研究了跟踪审计的概念和特点、审计阶段划分及各阶段审计重点,以及跟踪审计在法规体系、程序和方法等还需进一步完善之处。
三、跟踪审计的概念和特点
目前,跟踪审计尚无统一和明确的定义。虽然已经有学者和审计人员对跟踪审计进行研究,并给出了不同的定义。其中,有些定义是以工程造价和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为核心审计内容;有些定义强调审计过程的连续性。
本文认为,跟踪审计是指分别在不同时点对同一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建设实施、竣工验收全过程和设计、施工、检测、监理、质量监督、建设管理等全方位进行审计,促进建设项目规范管理,通过发现问题纠正问题,促使工程建设项目的顺利完成,保证政府投资的效益和建设资金安全。目的是规范项目建设程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维护国家经济秩序。
跟踪审计具有如下特点:
1.跟踪审计内容全面。
跟踪审计是对工程建设项目全过程,全方位的审计。是决策、审批、设计、施工、竣工验收、竣工决算全过程的审计,合法合规,建设单位管理情况,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质量监督单位职责履行和人员配备情况。
2.对同一项目多次审计。
跟踪审计是对同一项目在不同时点介入的多次审计,通过对开工前,建设实施过程中和竣工验收后三个阶段的审计,实现事前、事中和事后的控制。
3.预防和控制。由于重点基本建设项目投资大,虽然事后控制可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惩处,但对造成的损失将难以弥补,所以,跟踪审计突出对建设中的问题及时发现和纠正的事前和事中控制,来达到顺利完成建设项目,确保投资效益的目的。
四、跟踪审计的阶段划分和各阶段审计重点
跟踪审计是为了规范建设管理,纠正和预防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意见》中,对我国工程建设领域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具体如下:一是一些领导干部利用职权插手干预工程建设,索贿受贿;二是一些部门违法违规决策上马项目和审批规划,违法违规审批和出让土地,擅自改变土地用途;三是一些招标人和投标人规避招标、虚假招标,围标串标,转包和违法分包;四是一些招标机构违规操作,有的专家评标不公正;五是一些单位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违规征地拆迁、损害群众利益、破坏生态环境、质量和安全责任不落实;六是一些地方违背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原则,乱上项目,存在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脱离实际的“政绩工程”和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豆腐渣”工程。并在监管方式上提出“组织实施对政府重大投资项目的跟踪审计”。
由此可见,上述问题都将是跟踪审计的关注点,也是期待跟踪审计能够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存在于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如不及时纠正将严重影响工程的顺利建设。所以,为了较好地实现跟踪审计的监督、控制和预防的作用,跟踪审计应就不同审计侧重点在工程建设的不同阶段进行审计。首先,根据工程建设的特点,确定审计介入的三个基本时点,即工程开工前、工程建设实施过程中、工程竣工验收及竣工决算后。工程建设实施过程(第二阶段)的审计次数,可视工程建设规模和工期长短以及建设中审计发现问题的严重程度决定是否增加一次在建过程中的回访或审计,以确保审计发现的问题能够得到纠正以工程顺利建设。竣工验收及竣工决算审计(第三阶段)可视情况分为竣工验收使用审计和竣工决算审计两次进行。
第一阶段跟踪审计应在工程开工建设前,对基本建设项目的决策、建设程序、招标投标、建设力量情况进行审计。
此时审计重点,一是基本建设项目立项决策、审批或核准、建设资金来源、土地征用及使用、环境影响及评价等前期工作是否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建设程序进行操作。二是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物资、采购等招标投标活动是否公开、公平、公正,有无不招标、围标、串标的情况发生。三是关注参建各单位资质和人员资格是否达到法规规定的要求,以确保建设队伍高素质、专业化。有无因招标资格预审标准低或是评标不严格,造成不具备相应资质的设计、监理、施工单位参与到工程建设中。有无因投标人不按招标文件要求及投标文件承诺配备人员,导致主要设计人员、监理工程师和施工单位项目经理和主要技术人员由不具备相应职业资格人员担任的情况。
根据审计结果,审计单位在跟踪审计第一阶段的审计报告中应说明,该项目是否具备开工条件。
第二阶段跟踪审计应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重点对建设管理、质量控制和建设资金管理进行审计。并对第一阶段审计中发现的问题整改情况进行复核,并对整改情况做出评价。此阶段的审计可根据工程规模和审计中发现问题的严重程度,进行整改情况回访和增加审计次数。这一阶段的审计工作内容与重点,我们近年来开展的在建项目工程审计相似,此处不再赘述。仅对工程质量及质量控制体系和工程资料完整性审计两方面进行论述。
强化工程质量及质量控制体系审计,审计内容工程质量及各参建单位质量职责履行情况。重点关注监理、质量监督机构的质量控制职责。通过现场查看、查阅资料等方式,有无不按图施工、偷工减料等工程质量问题,有无因监理单位、质量监督单位、检测单位未履行职责或职责履行不到位,造成质量问题没有被发现也未得到纠正,并出具与实际不符的监理资料可质量监督资料的情况。
对基本建设项目工程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应引起重视。工程资料管理是工程质量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对将来工程质量问题的责任追究,工程价款结算起重要作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文件归档要求与档案整理规范》等多个法规中,均要求建设单位应当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档案管理的规定,及时收集、整理建设项目各环节的文件资料,建立、健全建设项目档案,并在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后及时向有关部门移交建设项目档案。但是在实际审计过程中,经常发现部分建设单位对工程资料不够重视,而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也存在工程资料不真实不及时的情况,工程资料不完整,相互之间存在矛盾和冲突,给审计人员审计工作和取证工作造成困难,影响审计工作成效。所以,在跟踪审计中,应加强对工程资料完整性和真实性的审计,并作为一个重要问题反映。
第三阶段跟踪审计应在工程竣工验收及竣工决算后,对建设项目的概算执行、财务收支及竣工决算进行审计。对前次审计中发现的问题整改情况进行复查,对整改情况做出评价。
综上所述,跟踪审计通过在不同时点对同一建设项目进行前期工作、工程建设、竣工验收全过程和设计、施工、检测、监理、质量监督、建设管理等全方位进行审计,通过纠正问题,规范管理,促使工程建设项目的顺利完成,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维护国家经济秩序。另外,跟踪审计也将在如下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1.跟踪审计通过对工程建设项目的全过程全方位的审计,能够对基本建设法规体系有全面深入地了解,从而发现建设法规中不科学、操作性差的内容,使之逐步完善。
2.完善建设市场监管体制。建设市场上长期存在的问题,也反映出了各级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和建设管理监督体制上长期存在的问题,履行职责不到位还是机制体制不完善,通过跟踪审计可以全面系统地对建设市场监管体系及职责履行情况进行分析,找出症结所在并提出解决方案,无疑将对规范建设市场起到重要作用。
3.通过全过程全方位的跟踪审计威慑力,将有效地防止舞弊、遏制“寻租”,预防腐败。
五、进行跟踪审计还需进一步完的善配套工程
跟踪审计理论的完善是一个系统工程,跟踪审计对工程项目全过程全方位审计的法律依据,审计程序和审计方法,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的更新和调整,审计成果的形式和考核指标等均需做出相应的调整。
(一)法律法规中跟踪审计的内容狭隘,跟踪审计亟待法律依据。
《审计法》审计机关职责中明确了审计机关在基本建设项目中的职责范围为“审计机关对政府投资和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建设项目的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进行审计监督”。《审计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二条“审计机关应当对国家建设项目总预算或者概算的执行情况、年度预算的执行情况和年度决算、项目竣工决算,依法进行审计监督”。《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管理办法》中第四条“审计机关依法对政府投资项目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进行审计监督,依法对与政府投资项目有关的部门和单位进行审计或调查。预算执行审计和竣工决算审计包括检查建设资金使用和项目管理的真实和合规,评价投资效益情况,提出加强管理、提高效益的建议”。可以看出,这种仅限于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的审计监督范围,是无法达到跟踪审计的预期目标,所以,要从法律上赋予跟踪审计对建设项目进行全过程和全方位审计的合法地位。
(二)审计程序和方法。
跟踪审计的对象是国家重点基本建设项目,其投资巨大,关系到国计民生,无疑审计风险也比较大。如果达到跟踪审计预期目标,同是时又要合理地规避审计风险,必须制定相应的一整套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跟踪审计程序和方法。
(三)审计人员知识结构调整及观念更新
由于跟踪审计是对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工程建设、竣工验收全过程和设计、施工、检测、监理、质量监督、建设管理等全方位进行审计,要求审计人员对工程建设管理程序和施工、监理、质量监督等各建设主体行为要求均要有所了解,需要对审计人员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调整知识结构。并要更新观念,跳出传统审计的思维模式,把握跟踪审计的目标和审计重点。
(四)需对跟踪审计项目的业务文书进行补充。
目前,由于跟踪审计与以往审计在内容和侧重点上均有所不同,而且将对同一个项目在不同时期出具几次报告,跟踪审计项目的不同阶段的审计报告的要求需进一步明确。
另外,跟踪审计强调通过事前和事中的监督和控制,达到纠错和预防的目的,从而使工程项目整依法合规地建设,并确保其投资效益。那么,监督和控制,纠错和预防的跟踪审计成果需要新的业务文书来反映相应情况。
(五)跟踪审计项目审计成果的考核。
对于跟踪审计项目来说,其强调预防和控制,所以它的考核体系与以往审计项目侧重点不同,应监督和控制、纠错和预防效果纳入考核体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