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球急救、灾害医学历史回顾
自20世纪70年代后,由于社会相对稳定,科技发展,人类交往频繁,疾病谱改变,人均寿命增长等诸多因素的作用,在常态下影响个体生命健康的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扶摇直上,且往往以突发急症形式危及生命;交通创伤等意外事故的发生也大大增加。现场急救处置及时、正确,途中转运得当,不少伤病人可获生机、减轻伤残。反之,则生命过早终止,残疾加重。
1976年,国际上著名的麻醉科、内外科医生在德国美茵茨(Minze)发起成立了急救、灾害医学俱乐部,不久即更名为世界急救、灾害医学协会(WorldAssociationforEmer¬gencyandDisasterMedicine,WAEDM)。政府、社会重视发展急救事业,应运而生了适于现代社区的“急救医疗服务体系”(EmergencyMedicalService,EMS)。仅约20年的时间,在80年代中期,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包括我国香港地区)完成了EMS体制、机制及法制的建设,EMS已成为城镇社区处理常态下24小时全天候服务重要、惟一的体系与事业。
20世纪70年代后,全球自然灾害形势日益严峻,尤其到了80年代,频频发生的严重灾害,危害了公众生命安全,制约了经济发展,甚至造成某些国家、地区社会动荡,政局更迭。为此,联合国于1989年12月22日通过了第44/236号决议,将20世纪的最后10年,即1990〜2000年定为“国际减灾十年”,包括我国政府在内的各国政府、社团和民众积极参与了这一行动。
1989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由世界卫生组织(WHO)举办的“首届世界预防事故和灾害会议”提出了“安全社区宣言”。安全地生活是一项基本权利,要使“人人安全”。现代城市意外伤害和天灾人祸严重地威胁人类的生产和生活,而且已构成了世界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并随着都市现代化在继续恶化。WHO在1993年4月7日“世界卫生日”所发表的文告中指出:长期以来,人们对在家中、路上或工作场所可能遇到的危险认识不足,未能形成公众舆论。但是,一个新的流行病学模式正在出现,意外事故和肉体伤害行为常常对受害者个人及家庭造成灾难性后果。每年约有350万人死于事故造成的损伤,日常生活中的意外和个人集体的暴力行为,受伤需治疗的人数为上述的100〜150倍,其中约有200万名受害者形成永久性残疾。与此同时,急救、灾害医学的学术核心——心肺复苏(CPR)不断推广、普及,世界急救灾害医学协会及心肺复苏医学创始人彼得沙法教授(PaterSafar),随后在美国匹兹堡大学建立了国际心肺复苏与灾害医学研究中心,成为该领域的科研教育的重要基地。
综上所述,20世纪中期城市EMS的创建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此前“救护”(FirstAid)难以在现场处理包括猝死、创伤在内的急救窘状;而公众,即日益增多的“第一目击者”在现场救护危重伤病人,无疑及时有效地帮助了专业EMS的工作,大大提高了现场抢救的成效。
在传统的现场救护的基础上产生了现代急救医学(EmergencyMedicine),其内涵日益丰富,外延更为扩展,出现了灾害医学(DisasterUedicine)。灾害医学即是急救医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其延伸,或理解为急救医学的分支,或二者并列,这并不重要,也不矛盾。笔者等认为,灾害医学与急救医学很难区分,只不过两者在造成伤病人的原因、环境方面不同,以及受害人数(个体、群体)等不同罢了。
2.21世纪初期严峻的灾害形势及其特征
人类期盼世界和平,渴求社会安定,但天灾人祸不因20世纪最后岁月的“国际减灾十年”的结束而离去,灾害形势依然十分严峻。2000年10月11日,时任联合国秘书长的安南先生在国际减灾日文告中说道:“我们的世界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容易受到灾害的伤害。灾害造成死亡的人数在不断加大,灾害的经济损失也迅猛增长。作为一个国际社会,我们相当被动。”
2001年9月11日,美国发生了“911”特大恐怖事件。2003年春,中国爆发了“非典”(SARS)公共卫生事件。2004年底,印度洋发生了强烈的地震海嘯。2005年8月美国遭到卡特琳娜飓风袭击,巴基斯坦发生地震。2008年“512”中国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真是天空、大陆、地下灾难迭起。而在此间,伊拉克、阿富汗地区战争不停,中东以色列、巴勒斯坦的民族恩怨不断,战火纷飞,我国的矿难、井喷等各种生产事故也是此伏彼起。突发事件、灾害事故的多样性、严重性,在21世纪初更加凸显。正如安南秘书长在“国际十年减灾日”结束的讲话中说,当初减灾指的是自然灾害,但专家们很快地把减灾活动扩展到多种灾害,这是十分正确的。我们面临着自然灾害、人为灾害、技术灾害等多种灾害。
由20世纪后期到21世纪初期,频频发生、种类繁多、范围广泛、破坏严重的灾害,与历史上的一些灾害相比已经有了本质上的变化,具备了新的特征,应当引起高度的重视。这是由于现代文明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和社区结构等诸多因素决定的。
我们早已结束了农耕自给自足的时代。全球城市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密集的人口居住在一起。密集的人群需要依赖他人的资源来维持生存,依靠他人来获得食物供应、冷藏、燃料、能源和诸如污物、污水处理等公共卫生服务。可以这样说,越是生活在现代化程度高的社区人群,依赖他人的生存状况就越为严重;繁华的城镇也就显得更为脆弱,不堪一击。
科技的突飞猛进,使我们人类在享受文明阳光的同时,也时而在受到灾害阴霾的笼罩,有时甚至挥之不去。全球气候的变暖,往往导致频繁的飓风发生。喷气式飞机在全球上空的忙碌飞行升降,可以轻而易举地将各种传染性疾病在一天之中,由地球这端的天涯带到另一方的海角。在人类的身体、生理受到灾害损伤的同时,在现代信息社会中,由于因特网的作用等等,“技术”使局部灾难在本质上可以“全球化”,还可以使身体、心理全方位地受到伤害,可以波及个体、群体乃至更为广泛的人群。这样的灾难本身及其衍生、次生的灾害,在20世纪中叶前是难以想象的。地球、人类正面临着一个更为广阔的“灾难谱”。我们应该充分认识这个新的“灾难谱”的内涵、特点、外延。
3.伴随灾害而生的“医学救援”行业、学科的崛起和发展
尽管20世纪后期、21世纪初以来灾难不断,联合国的1990〜2000年的“国际减灾十年”的成果是不容忽视的。它是人类在全球共同为减灾防灾、保护家园与公众安全建设上树起的第一个里程碑,并从中提炼了两条重要的理念。
第一条是“使21世纪成为安全的世界”(forasaferworldinthe21ThCentury),它即表明了全球灾害形势仍然很严峻,减灾要为持续长期发展作出贡献。“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提出,是人类发展观的一次根本转变,是对传统发展观的反思和创新。十年减灾活动后,必须在全球持续地将此活动开展下去,体现了人类在今后自身生存、发展、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和人生理念。
第二条理念是提出建设“预防文化”(BrildingaCultureofprerention)。“预防文化”(国内多译作“安全文化”)是在减灾十年深入发展研讨时形成的理念,并很快将此口号印在国际减灾十年的标记上。这个重要理念的提出和对它内涵的深入探讨、实际运作,在国际减灾的活动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战略作用。预防文化,强调防御优先,无论是何种灾害在其发生前、发生后立即采取对策。我国政府在2004年初制定国家突发公共事件一系列应急预案,就充分应用了这一理念并付诸实施。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当今又处在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较快时期,自然的、人为的、技术的等等灾害的形势十分严峻。为此,国务院于2004年1月开始制定应急预案和建设应急体制、机制、法制。2006年1月,国务院向社会颁布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2007年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至此,我国在应对各种突发灾害事件上有法可依,有预案可遵循,有规范可操作,有情况可。
我国根据突发事件、灾害等所有的“天灾人祸”,按其发生的过程、性质和机理,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4大类。
我国是自然灾害发生频繁、范围广泛、损失严重的国家。如破坏性地震在20世纪占全球的1/3,死亡人数59万人,占全球的1/2。2008年又发生了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事故灾难是在生产生活中发生的重大恶性事件,如矿难、井喷、火灾、倒塌等。突发公共事件是指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的传染病流行,如2003年的“非典”,2004年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社会安定事件是指影响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恶性事件,如恐怖活动,爆炸投毒等。
上述4类突发公共事件并不完全孤立地存在,可以相互交叉、彼此影响,相互关联、同时发生或引发次生、衍生事件。而且,如发生在重要城市地区,则事件又具“放大”效应。在当今我国经济腾飞,城市化进程加快,国际间的交往频繁,恐怖活动猖獗等因素对于我国突发灾害事件都会有一定的影响。
所有的重大突发灾难事件的发生都会造成人、人群的伤亡,尤其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所造成的人体心理、生理伤害,在救灾抢险、医学救援上,都比以往历史时期更为复杂和困难。“急救”的涵义已难包容,使用“医学救援”一词,更为确切、全面。
无论何种何类突发灾害事件,人们关注的焦点是“人员伤亡”,医学救援的主要目的是“挽救生命,减轻伤残”。这一目的的实现,是保持社会稳定、减少负面影响的重要因素,是政府的重要职责,也是公众评价政府对突发事件处置能力的重要标准之一。因此,新兴的医学救援学科承担着重任,是政府、社会、公众及行业、学术界关注的重要事业。
可以这样说,医学救援事业伴随着当代文明社会的进步、社区模式的完善,以及频频发生的常态下的突发事件,社会公众迫切的需求应运而生,并在不断发展。从20世纪50〜60年代前传统的现场初级救护(FirstAid),到20世纪70〜80年代建立并完善的“急救医疗服务体系”(EMS),以及在20世纪最后的“国际减灾十年”和21世纪初的几年间,EMS又大力加强了针对包括恐怖活动在内的各种灾害救援现场的建设,使医学救援的事业和学科建设、实际操作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升。4护理学、护士在医学救援中的地位和作用。
4护理学、护士在医学救援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现代临床医学的理论与实践中,传统的观念是人们重视诸如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学科,以及医生在医院、诊所等医疗机构内的地位和作用,而对于护理学和护士在这些医疗机构、科室中的地位通常被淡化,或视为一般性的辅助工作。越来越多的医院外的紧急事件和灾难事故的发生,院外现场救治的任务大量增加。众所周知,现场急救,往往是需要立即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更多地使用“手段”、“技能”,而护理学中侧重操作及“动手”,而不是讨论、“动嘴”部分,因此就显得重要和突出了。
我们还必须看到的一个基本事实是:20世纪70年代风靡全球的既应用于医院内又适用于医院外的“第一救命技术”的心肺复苏(CPR),在多数情况下,最早接触垂危伤病员、最早实施抢救措施的多是护士。在各种灾害现场的创伤处理上,同样也是护士在医疗操作上的“身先士卒”。
从2001年美国“9*11”事件、2004年印度洋大海嘯、2008年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等一系列救援活动中,社会学家及医学家已愈来愈清楚地认识到医学救援离开了护理学的理论、实践将难以承担其使命,无法开展其工作。中国文化“救护”一词,本身就明确地涵盖急救与护理。在各种灾害、突发事件的医学救援中,现场维持、恢复生命的基本抢救技能是“心肺复苏”(CPR)。具有执业护士资格的护士均可以进行此项抢救,而发达国家的专业急救人员包括护士在内则是现场实施急救的“主力军”;我国院内急诊科及院外急救中心,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护士,通过规范培训及中国医学救援协会、中国医师协会急救复苏专业委员会等行业协会考试,即具有开展救护的资格。
灾害事故的现场医学救援还包括伤病员集中点、难民营的巡诊医疗。面对大量的伤病员,急需及时的各种创伤急救护理操作,包括软组织损伤、烧伤的清仓处理、保持呼吸道通畅等,均离不开护士。
在灾害事故幸存者的心理支持方面,护理人员所起的作用更为重要。即使在异国他乡语言交流困难的情况下,护士的“天使形象”和细心操作也能给予伤病员心理上的安抚和支持。
此外,高级护理人员是医学救援临时管理机构的重要成员。在印度洋海嘯救援中,笔者与各国救援队包括雅加达和印尼卫生部、国际SOS急救组织等专家们取得共识,现代社会中已经奠定了护理学在医学救援中的重要地位,如果不重视、不加强、不发挥护理人员的作用,将是救援工作的重大失误。
在应对重大灾难事件时,需要在灾区等现场建立各种流动医疗队、流动医院、帐篷医院,此时护士的作用更为凸显。每一个急救单元的两位负责人中,必然也应该有一位经验丰富的护士或护士长。
在2001年美国的“911”事件、2005年的卡特琳娜飓风等救援中,美国国土安全部的联邦急救处理局(FEMA)下的国家灾害医疗系统(NDMS)设计的流动医疗队和帐篷医院已经应用,显示出充分使用护士的有效作用。在急救单元的建立、启动、运行中,对护士的地位作用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同时,对医生、护士关于高级灾难生命支持(ADLS)等所使用的教材和培训都处在同一等级上。美国的有关权威部门指出,在未来的10年内,基本灾难生命支持(BDLS)、高级灾难生命支持(ADLS)课程提供有关在各种灾难事故现场如何作好准备及实施抢救程序的培训,不仅仅是创伤,还包括一些特殊的情况,如化学、生物、放射等,这将是美国每一个医生、护士都必学的同一级别的课程,当然还包括医院外EMS专业人员和医院急诊科人员。
事实上,欧美近十多年在医学救援行业、学术的发展上,美国比起欧洲的一些国家而言,各种灾难更加频发,所以对护理学、护士的地位作用就更为重视了。一个基本的事实是,在EMS事业中,具有护士执业资格的人在不断增加,尤其对垂危病人抢救转运中以直升机为主的“空中急救”队伍中,护士的比例明显在提高。
曰本也是一个自然灾害十分严重的国家,对灾害的防御、演习及医学救援工作一直较为重视。在灾害发生后,护士与其他专业急救人员一起在现场参与抢救,充分发挥其专业知识与技能。但护理学、护士在面对灾害时的地位、作用也一直并未形成其自己的行业和学术。1995年阪神大地震后,关于灾害护理学的论著迅速增加,认识到了灾害护理教育的必要性。1999年创建了“日本灾害护理医学”并召开了年会。由于阪神大地震发生等原因,兵库县在曰本灾害护理学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与有关方面和志愿者们还就灾后重建、灾后持续性护理援助等做了大量的工作。
5尽快建立中国医学救援护理学
综观人类在灾害救援中的活动,可以追溯到远古年代。但就近代而言,亨利杜南最早倡议建立国际性救援团体,提出救援活动不分敌我,1863年成立了5人委员会,日后发展成国际红十字会,这可以说是开创了医学救护的先河。20世纪60年代后,心肺复苏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并被大众接受,使救护由传统的“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的4大技术发展成“第一救命技术”,这使“救护”的理论、技术得到了根本性的提升,为现代医学救援提供了社会、普及、技术的广泛基础。与此同时,国际急救、灾害医学行业及学术活动创立和发展,尤其在20世纪末联合国提出的“国际十年减灾活动”期间,医学救援事业行业已经形成。
20世纪后期至21世纪初,频频发生的灾害,伴随着医学救援活动进一步的开展,2001年4月23日中国灾害防御协会救援医学会成立,4月27日中国国家地震灾害救援队相继成立,均将护理救援列为其组成部分。2001年9月11日美国特大恐怖事件后成立了“群众灾害教育的国际护理联盟(InternationalNarsingCoalitionformassCasualtyEdication,INSMCE)。
20世纪70年代后,在中国急救、灾害医学逐步迈向现代化过程中,已经充分注意到,医院内、外的医学实践均伴随着护理活动进行;护理学的理论和实践是医学救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2005年底,中国国际救援队及中国医疗队在印度洋海嘯的救援实践中,更加深切地认为,护理学、护士的地位作用,可以说与临床医学、医生“平分秋色”。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的医疗队都普遍发现,医学救援队伍中护士严重不足。事实上,医学救援护理学与医学救援相伴相随而生不可替代,发挥着独特的重要作用。可惜在过去未能引起重视,缺少认真的总结提升,更没有把它引向形成医学救援护理这样一门学科。
2008年“512”四川汶川大地震的救援实践,又一次使我们认识、审视、评估护理学与护士在医学救援中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2008年12月,在由中华护理学会、香港医疗局和华西医院护理学院等联合举办的首届四川汶川地震灾害护理高级研讨会上,专家们达成共识:创立中国医学救援护理学条件已经成熟。
【关键词】急诊科;技术特征;发展
【中图分类号】R19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55(2012)01-0479-02
急诊医学已成为一门新兴的独立学科,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急救模式的改变对急诊医学的要求越来越高,其重要性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大多数急诊医学工作者仍被一些问题所困惑,而较为重要的是急诊医学学科的建设。关键可能在于我们仍为对这个新兴专业的技术特征和发展不甚明确,个别领导及职能部位对急诊工作认识不足,重临床轻急诊,重院内轻院外,急诊工作风险大、待遇低、工作累、无政策倾斜,这也是造成急诊队伍中部分医护人员专业思想不牢固,优秀人才不愿进、留不住人的根本原因。因此有必要认真地对这个问题加以思考和讨论。
1急诊科的技术特征:
1.1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对急诊医学的定义决定了急诊科医生的专业特色。急诊医学的内涵包括院前急救、复苏、灾害医学、创伤、中毒、危重病、急诊医学管理七个方面。随着急诊医学的发展,其专业特色也会更明显,更不能代替。
1.2急诊科的功能定位:近年来,大家对急诊功能的定位逐步达成了以下共识:(1)生命和脏器功能急症的紧急抢救;(2)鉴别、分流,以最快速度完成急症的鉴别诊断,主动向各专科输送病人;(3)一般急症的诊断和治疗;(4)危重症的监护治疗;(5)灾难事件的急救。
1.3必须充分认识急诊医学的内涵1994年美国急救医学会将急救医学定义为:对于非预期的创伤或疾病即刻评估、处理、治疗和预防的专门学科。即以“抢救生命、缓解症状、稳定病情、准备转出”为工作核心。
1.4急诊医学已成为临床二级学科急诊科已作为独立的临床学科在运作,但它有别于传统的临床专科,而是以疾病的急缓危重程度来界定,针对患者而言更加注重患者的整体性和救治的时效性。这说明急救医学自身特点主要表现为涉及的疾病谱广,急症发生的随时性和急救技术面对的复杂多样性。
1.5急诊医学贯彻“时间就是生命”的理念有的学者提出急诊医学是以“时间维度”为标准(急与缓)的一种医学体系。所以,急诊医学不但涉及危重病,还涵盖包括慢性病和疑难病等其他方面的所有急诊问题。
1.6我院急诊科根据急诊工作的特点,在建科过程中纠正了急诊科只是“转运站”的做法,设置专职科主任,固定内、外科医师。现在急诊科副高以上职称人员占30%,配有专职麻醉师和固定的护士。我院初步形成了能独立完成诊断、治疗、抢救任务,与专科只有会、协作关系的自主型急诊科。
2急诊科的技术要求及特点:
2.1急诊科的工作流程:急诊医学的技术范畴应重点放在对急诊危重病的紧急救治方面,因而建立一个处理流程是至关重要的。我院通过对急性心肌梗塞实施院前溶栓治疗,对建立和完善院前急救体系做了一些探索。我院急诊科于2005年6月专门组成院前溶栓小组,固定设置溶栓救治出诊箱,出诊人员有值班医师、护士和司机,一经接到病情报告即开往发病现场。在完善院急救体系中,我们还有计划地指导和培训基层医务人员,加强其AMI早期诊断专业知识的掌握,特别是心电图的识别,使基层人员具有院前早期溶栓治疗的意识,并及时与其进行诊治意见的交流、至今我院急诊科对所属医疗单位和附近社区431例AMI病人实施了院前溶栓治疗,从发病至开始溶栓的平均时间280分钟明显缩短(P<0.01)。所有接受院前溶栓病人无1例死亡,经与院内溶栓病人比较,血管再通率和30日预后良好率均有所提高。
2.2急诊医师要掌握什么样的危重症技术?首先要有相应的设备支持,一是急诊学科带头人缺乏脚踏实地的精神,想的多,做的少,不愿意付出过多的劳动。二是缺乏整体发展计划,当遇到病情需要某种技术时,就想试着用,但往往因事先准备不足,多有失败。三是闯劲儿小,瞻前顾后,犹豫不定,失去机会。解决这些问题,首先的是要树立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的思想,做出年度调整计划,二要文献先行,通过阅读大量文献和广泛调研,咨询或学习,充分了解该项技术的特点,内容,方法,适应症,禁忌症,并发症,并写出完整的综述。三是逐步实践,主要熟悉程序方法,不力求效果,待熟练后再选合适病例。
3急诊科的技术发展:
加强急救医疗队伍建设,应从突发卫生灾难事故医疗保障着眼,从满足平时社会急救医疗要求着手,从急救医学是由多学科组成的专业体系特点出发,发挥多学科技术优势,培养一批现代复合型急诊人才。
3.1首先应突出抓好学科带头人的业务技术水平和协调,管理工作能力。具有宽广精深的专业知识、临床经验丰富和有较强管理能力的人担任学科带头人,正确认识高学历,高职称与实际工作能力的关系和差别,从根本上抓好医院的急诊医疗人才培养的工作。
3.2其次是抓好队伍建设。急诊医学涉及多学科跨系统专业知识,不是简单的预诊、分诊工作。我院拟从院前急救、创伤外科、复苏、中毒、急危重病医学为切入点,针对性地加强学习与培养提高,并不断补充年轻医师到这个队伍中,形成急诊医师人才梯队,满足临床需要。
3.3发展急诊专业,必须赢得其他专业学科的认可。因为从专业角度讲,急诊医师这方面知识全面牢固,技术操作熟练。参加现场抢救很容易成为核心指挥员,对树立急诊专业形象非常重要。
3.4急诊科的专业技术发展,需要有一个大的急诊模式作为支持,这方面讨论很多,如院前急救---急诊室---ICU---一体化模式是目前认为较为理想的模式,如果没有和则急诊队伍不能巩固,科室业务水平难以提高,急诊科名存实忘或有名无实。
3.5提高急诊科管理水平,促进急诊医学发展
我院急诊科2009年2月在急诊计算机单机管理基础上开始进入医院计算机信息网络管理,其功能包括:急诊病人登记;急诊病人查询;工作量、病种等统计。急诊病人登记系统的运行为急诊管理提供了重要数据资料,有利于提高急诊服务质量,有利于急诊工作正规化管理,有利于流行病学的调查分析。通过网上交流可加强急诊专业人才的培训,进行急诊病例远程会诊、病例计论、交流经验、查阅中毒资料库,使更多的医务人员了解急诊医学的进展。
3.6加强急诊工作的协调:急诊患者出口不够畅是多数急诊科存在的一个现实问题。某大型综合医院急诊科1年共接诊患者73865例,其中25652例留观,1334例进入抢救室,两者共占急诊就诊人数的37%。同期仅有1032人被收住院,仅占留观与抢救室病人的3.8%。80%的急诊患者留观超过10天,而国外急诊病人留观时间不超过24小时。此外,在遇到多发复合外伤、涉及多系统危重病人紧急抢救时,各科室相互推诿、延误患者救治也是急诊长期以来存在的一个很大的问题,急诊疑难复杂病例的住院和多发复合外伤的抢救是医院有关部门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3.7确定地位、完善功能、规范行为:虽然,近年急诊的地位有所提高,但仍与当前及今后的发展不相适应。急诊作为急危重症患者的主要入口,是医院医、教、研无法离开的。现阶段急诊功能的完善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
3.7.1决定性治疗前移:急诊危重伤病员病谱广泛、病情多甚重、凶险。存活与死亡间的时间狭小,稍一耽搁就会失去抢救生命的时机。因此,在积极实施复苏措施的同时,把决定性抢救治疗前伸到急诊科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3.7.2加强院前急救—院内急诊—ICU的一体化建设:院前急救—院内急诊—ICU的一体化建设要视当地急救体系的模式和各医院的具体情况而定。至于急诊科是否需拥有自己的EICU或与全院综合ICU合并成为一体,则应根据医院情况而定。
3.7.3加强急诊外科的建设:近年来,急诊病种中创伤所占比例越来越高。我国每年死于创伤者在70万例左右,在人口死因中占第4位。另外,急诊工作的流程还不尽合理,很多抢救工作没有形成规范,随意性较强。制定合理的工作流程、规范的工作制度、简单易行的诊治常规是急诊工作的当务之急。
3.8结合临床实践开展科研,突出急诊医学特色
急诊科不仅有大量的临床工作和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还应有针对性和目的性较强的研究工作。结合国内外急诊医学的发展方向和医院的现状,冠状动脉闭塞早期的溶栓治疗和及时PCI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再灌注治疗;在中毒方面的研究集中于CO中毒迟发性脑病的研究;对急诊多发伤的研究,重点为创伤早期的治疗及多脏器衰竭的诊治。
参考文献:
[1]王佩燕,我国急诊/急救医疗的现状及对未来改进的思考兼论“大急诊”、济南;第二届现代急诊医疗管理发展论坛资料汇编:105-108.
[2]邵孝鉷蒋朱明,急诊医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3.
[3]吕传柱,中国院前急救近十年的发展及未来展望,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1,5(20):1487-1488.
[4]梁子敬等,急诊医师专业特色的新思考,世界急危重病医学杂志,2005,2(6)1015-1018.
[5]吕学苏,胡大一.急诊医疗的组织管理浅议[J].中国医药导刊,2005,7(2):103.
[6]王佩燕.培养急诊医学专业医师促进急诊医学发展[J].中国急救医学,2003,23(3):173-174.
英文名称:ChinaJournalofEmergencyResuscitationandDisasterMedicine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中国医学救援协会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16开
国际刊号:1673-6966
国内刊号:11-5452/R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2006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关键词:高山雪场;救护;模式
中图分类号:G80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808(2012)04-0044-03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滑雪旅游业日益繁荣,滑雪运动的爱好者日益增多,为了满足大众越来越多的滑雪需求,滑雪场的数量迅速增长。但是,良莠不齐的滑雪条件,特别是雪场救护的参差不齐,导致许多安全隐患的存在及事故的发生。目前,我国关于高山雪场救护的理论研究还非常薄弱,本文根据多年雪场救护工作经验及我院高山雪场现有条件及特点,初步建立符合我院高山滑雪场实际情况的以安全巡逻、雪场保护和紧急救治为主的救护模式思路,为我院雪场救护模式的建立提供理论基础。
1高山雪场救护的现状
1.1高山雪场的概念
滑雪是野外体育活动。它不同于在所规定的场所(如:竞技场、运动场、体育馆等)进行的体育运动,而是在广阔的大自然中进行的体育运动。《中国滑雪场所管理规范》中指出:向社会开放的,能够满足人们进行滑雪训练、竞赛、健身娱乐等活动并有管理的场所,简称滑雪场所。滑雪场的范围可能很大,容纳多项目、多种滑雪道,也可能很小,只有一条滑雪道。滑雪场地一般是指一个特定的经过修建可供滑雪专用的小区域。为高山滑雪运动项目建立的滑雪场所即为高山滑雪场。
1.2高山雪场救护模式的概念
高山雪场救护是指:在高山雪场对滑雪者进行紧急救治或保护。其中“紧急救治”,在百度百科中的解释是指:当有任何意外或急病发生时,施救者在医护人员到达前,按医学护理的原则,利用现场适用物资临时及适当地为伤病者进行的初步救援及护理,然后从速送院。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存在着多种急救模式,其中主要的有两种模式,即英美模式和法德模式。英美模式:主要急诊方式是“把伤病员快速送到医院”,其观点是伤病员被送到以医院为基础的急诊科从而得到更好的医护,在这种模式中急诊医护开始于来医院之前,由有关专业人员如急诊技师和护士进行救护,到医院急诊后由急诊医生等相关人员进行急诊治疗。采用此模式的有澳大利亚、加拿大、中国、爱尔兰、以色列、日本、新西兰、菲律宾、韩国等。法德模式:主要急诊方式是“把医院带到伤病员家中”。其具体操作是医生及有关技术人员或护理人员到某一个有关地点对患者实施急诊治疗。采取的急救手段多为救生和止痛,这一模式存在一些问题,如医生没有接受过很好的培训和监管,因此没有英美模式中的医生那样有质量保证;患者急诊治疗时间长、存活率低等。采用此模式的有奥地利、比利时、芬兰、挪威、波兰、葡萄牙、俄罗斯、瑞士、瑞典等国家。目前,国内滑雪场的雪场救护均能提供一些相关的保护措施,但院前急救却是雪场救护的薄弱点,也是救护模式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模式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是某种实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所谓模式,是人们对研究对象本质的认识和把握,也就是社会化了的模型。其实就是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方法论。若把解决某类问题的方法总结归纳到理论高度,那就是模式。模式有不同的领域,建筑领域有建筑模式,软件设计领域也有设计模式。当一个领域逐渐成熟的时候,自然会出现很多模式。各个学科和行业均有自己固定模式,但任何模式都是在不断发展和创新的。
本文高山雪场救护模式指哈尔滨体育学院高山雪场建立的雪上救护的形式及具体措施,主要涵盖雪场安全员巡逻、雪场保护和伤员的紧急救治。
1.3国外高山雪场救护现状
滑雪运动在国外发展已久,各类滑雪场已经拥有较完整的经营模式和救护体系,雪场拥有常设的专业的雪上救护机构,其中工作人员均是经过专业雪道救护培训并通过考核的专职人员。如拥有龙平和茂朱两个国际滑雪场的韩国,雪场救护人员须持有滑雪协会颁发的有效资格证书,每个雪道要配备2人以上并配备符合医疗法认证的护理员或者根据应急医疗法律配备应急救护者1人以上。从而,为滑雪者提供专业且及时的救治服务。
救护人员的专业,救护设备的先进,也是我国滑雪场望尘莫及的。在国外,由于雪场的规模较大,特别是很多超大型的雪场配有直升飞机及小型医院。一旦滑雪人员受伤,就近的雪上巡逻队第一时间发现伤员并通知救护人员,救护队会根据伤员受伤地点选择不同的交通工具,以最短的时间内到达受伤现场,根据受伤情况进行现场处理,若受伤情况严重,采取应急处理后直接转往就近的医院。有些世界一流滑雪场的小型医院在治疗运动创伤及骨折方面技术非常先进。
1.4国内高山雪场救护现状
根据《中国滑雪场所管理规范》第二十二条规定,滑雪场所要有完好的救护设施,配有救护器材设备,设立医务人员及急救室并配备足够的滑雪指导员、安全巡察救护人员,并佩戴明显标识或穿着统一服装。但是,大多数的滑雪场只是根据《规范》设置了医务室,由雪场的滑雪教练偶尔兼职雪道巡逻员,并没有很好的贯彻《规范》中的要求,给滑雪者的安全造成了极大地隐患。目前,滑雪场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会急救的人员不会滑雪,不能在第一时间到达事发地点或者是会滑雪的人员不懂急救,不能及时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延误病情,给伤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甚至是二次伤害。此外,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成立部级的雪上救护员培训机构,缺少雪上救生员认证机构这一环节。
部分雪场尽管组建了医务室,但是医务人员只能在室内处置简单的外伤,而对于受伤较重的伤员往往不能及时被发现,错过了急救的黄金时间;有些伤员即使被及时的发现,在从受伤地向医务室转运途中由于没有合适的交通工具或者未经正确的处理,往往会造成更严重的二次损伤,并目,对于伤病的愈后产生很大影响。
1.5第24界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哈体院高山雪场救护模式
2009年,哈尔滨体育学院高山雪场作为第24届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的分会场,主要进行单板和冬季两项滑雪比赛。比赛期间,根据组委会要求,雪场医疗保障分为两部分即医疗救护组和雪上救护组。医疗救护组由哈尔滨市第一医院医护人员组成,雪上救护组由受过澳大利亚南帝罗尔省的急救培训的哈尔滨体育学院教师组成。雪上救护组负责将受伤运动员根据受份情况进行现场处置后转送医疗救护组进行进一步的确诊、治疗。大冬会期间,雪上救护组和医疗救护组制定了较完善的救护预案并在比赛的起点,终点及赛道的最危险区设立若干个雪上急救点,并有安全巡逻队进行不间断巡逻,一已发现伤员及时报告,进行就近急救。
2初步建立哈尔滨体育学院高山雪场救护模式的思路
2.1哈尔滨体育学院高山雪场建立雪上救护模式的现有条件
2.1.1救护设备
由于我院高山雪场曾是第24届大学生冬季运动会的分会场,雪场的救护设备主要是大冬会期间配备的进口救生船(既可以摩托车牵引,也可以人力控制)、真空夹板及脊柱担架、这些都是处理滑雪损伤的必备设备。另外雪场还配备了常用药,外伤处置药品,骨折固定夹板、石膏等。可以为紧急救治提供充分的医疗保障。
2.1.2救护人员
救护人员主要包括专业教师和雪场相关专业的大学生。目前我院从事雪上急救的教师拥有多年临床的工作经验和高山雪场的救护经验,并有着较高的滑雪水平。曾在2008年参加了澳大利亚南帝罗而省的雪上急救培训,并参与了第24届大学生冬季运动会的救护工作。
我院冰雪运动系的学生及社会体育系雪场建设与管理专业的学生是救护人员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均有较好的滑雪水平,并有着如运动解剖、运动生理、滑雪损伤与急救课程的基础,对人体结构比较了解,经过培训后可加入雪上巡逻队。若雪上巡逻队成员的理论基础知识扎实,经过专业培训后,通过考试者可成为雪上救护队队员,配合救护队进行搬运或者完成简单的急救措施,必要时可协助救护队完成救护工作。这也为相关专业的学生,提供较多的实习机会,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2.2初步建立哈尔滨体育学院高山雪场救护模式的思路
2.2.1根据《中国滑雪场所管理规范》相关规定设立救护机构,树立全新的救护理念,贯彻“以人为本”的服务思想。
2.2.2建立符合我院高山雪场救护情况的相关法规和制度,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2.2.3分别组建雪上巡逻队及雪上救护队巡逻队负责雪道的安全巡逻,及时发现雪道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受伤游客,对疑似受伤游客进行询问。对进入高级雪道的低水平滑雪者进行劝阻,劝其放弃从高级雪道下滑的念头,对于执意不听者要跟随滑行或帮助其顺利到达安全地带。救护队所有队员能够在带队教师的带领下进行雪上救护,在冰雪运动系及社会体育系雪场建设与管理专业的学生中选取滑雪技术好,生理及解剖理论基础扎实的学生进行雪道急救培训、野外救援、救护设备使用等课程,培训合格者进入哈尔滨体育学院高山雪场雪上救护队。雪上救护队成员由拥有专业培训资质的人员组成。
2.2.4根据现有师资力量制定完善的雪场巡逻方案、救护应急预案并定期演练。
2.2.5定期进行救护人员的培训及考核,保证救护队伍的专业性;定期进行救护设备的维护与维修,并根据需要及时完善或更新现有设备。
2.2.6能够提供专业的院前急救服务,做到准确、快速、简单处理,尽快后送,对于严重的伤员,合理安排转诊治疗。
2.2.7认真做好救护登记工作,详细填写伤者个人信息,受伤的过程、部位以及救护措施及结果。为伤者的后续治疗提供依据,防止医疗纠纷的发生。该记录还可作为培训救护人员的救护实例,提高救护人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
3结语
由于理论依据的局限,本文初步总结的雪场救护模式的思路难免有些不完善之处,随着该思路的应用及在工作中的实践,逐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形成一套完整科学的救护理念及模式应用于我院高山雪场。
参考文献:
[1]赵艳,夏洪海,王大力,对开展群众性滑雪运动的对策研究[J],冰雪运动,2002,(12):42-43,
[2]中国滑雪协会审定,中国滑雪场所管理规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1-2.
[3]岳茂兴,现场急救新理念、新模式、新装备、新疗法[J]临床急诊杂志,20LO(8):193-194,
[4]赵丽,研究生培养模式刍议[J]机械工业高教研究,2002(2):71-74.
关键词:院前急救;现代信息科技系统;一体化;浅析
院前急救医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现代先进科学技术在院前急救和救治行为上的信息化、智能化、自动化的应用尚未展开,相当程度上制约了院前急救医学的发展。本文通过对新余市急救中心怎样构建院前急救与现代信息科技系统一体化,从而标准化统一的和正确的指导现场医疗急救,本文也提出在实施时应注意的问题和并对优势进行分析。现行国内的院前急救系统由于多种体制并存,严重制约了院前急救工作的发展。以我市为例;新余市是省辖市,全市人口约115万,面积3164平方公里,下辖一县三区。2006年通过市政府文件规定才成立独立型模式、统一的市急救中心,负责全市医疗院前急救。避免了120不统一,多个急救系统并存的局面。成立并完善包括四步:一、通讯网络化。成立一个统一的120指挥、调度、急救中心,一个市级行政区域只有一个急救电话、一个急救通讯调度网络(包括深圳市中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ZXD1000-S型数字程控交换机、中兴GoTa车载卫星定位系统、GIS(电子地图)显示系统和大屏幕投影、车载摄像头、移动通讯终端等)。包括4方面:①市民与120的通讯联络;②急救中心与所属分站、救护车、急救医院的联络;各分站、点必须有较为完备的通讯保障,至少有一部急救专用固定或移动电话,工作人员必须配备移动通讯工具,无线数据通信网络监控系统(GPRS系统)应具有覆盖面广、高效的特点,适合在边远偏僻、不具有常规网络传输条件的地区使用;③急救中心与上级领导卫生行政部门和其他救灾系统的联络;④救护车与急救中心、上级领导卫生行政部门、网络医院和其他救灾系统的联络;在救护车移动状态下,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无线数据通信等网络技术应为急救指挥中心提供快速、实时的清晰的现场医疗图像信息、数据及自动跟踪系统。二、全市成立一个急救中心,城乡多个救援分站,分站全部依附于综合性医院;统一指挥、统一行动、上下联动。三、急救车辆必须使用统一规范急救标识,车内全部配有多个实时电子探头、地理信息系统终端、全球定位系统终端、无线数据通信终端等。四、"120"指挥中心还在各分站医院设置了终端,该终端可以接收"120"指挥中心发出的各项指令、尤其是救护车发出的现场信息,使医院的急诊科在患者到院之前,做好充分的抢救准备。也使急救中心具备承担日常医疗急救、重大突发事件和灾害事故的医疗救护任务的基本条件。
现今院前急救都是由出诊小组完成,现场救援人员在现场一般只能凭个人的经验来处理;当遇到疑难病例时,只能依靠身边有限的仪器设备对患者进行监护、检查、治疗。需要支援时,也只能使用简单的通讯工具如对讲机,手机等语音系统和指挥中心取得联系,无法直观的把患者病情反馈给指挥中心或者值班专家,从而得不到有力的支持。而且接诊医院无法在现场救援人员接触患者的开始就开始跟踪患者病情变化,而只能在接触到患者后才了解患者的病情,这样就耽误了诊疗和抢救的时间。而且院前与院内的衔接主要是通过一部电话和一纸交接单完成。这张交接单一般会放在病历里,随着患者一起走。
现在我市急救中心的构建院前急救与现代信息科技系统一体化目标已经初步建成,也已经有了移动通讯指挥平台,主要传输图像和音频,把调度的座席放到移动车上、放到救护车上。已经建成如下:①呼叫系统可实现急救中心与救护车的语音互通,急救中心可借此获得患者状况及路况信息;②移动终端可传送路线图和实时路况,还能把急救中心的指令以及患者的基本信息传送到救护车;③车载摄像头可以把救护车内的实时图像传送到中心,后者能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给予指导并提前作出相应准备;④通过上述车载设备与120急救调度中心互通;120急救调度网络可与专家顾问系统及救治医院互通数据、语音、视频等信息。故此我们可以做到:①现场医疗救治信息传递通畅,指挥中心可同步监视现场情况,及时做出增援;②现场救援人员与指挥中心及专家顾问系统能够互通信息,共同分析病情,商榷处理,提高抢救成功率;③接诊医院能及时、快速、准确的掌握患者的信息,以便提前做好接诊准备。
先进的指挥调度系统为抢救患者节约了宝贵的时间,我们把所有医院的位置、信息还有它的特长都标好,可以依据突发事件的特点,组织转运。院前急救与现代信息科技系统一体化其最大的特点是通讯的应用,通讯系统主要包括固定电话、移动电话、GPS、卫星工具等。但急救中心的信息化水平与综合医院比,相差还很远;在综合医院,电子病历、PACS系统等的应用已经较为成熟。希望在不远的将来,结合居民健康档案、电子病历的使用,可以让系统与患者数据库、移动的电子病历建立互通。
怎样引导院前急救行为向专业化、标准化、程序化发展?可以代表现代院前急救医学的发展方向。解决这一问题,我市急救中心走的是构建院前急救与现代信息科技系统一体化,即通过把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无线数据通信等多种技术与院前急救医学结合起来,并与急救指挥中心和专家顾问系统及救治医院互通数据、语音、视频等信息,也可及时同步的反馈至救援现场,以达到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伤残率和死亡率的目的。院前急救与现代信息科技系统一体化的理想目标,就是每一辆救护车都可以与这个数据库进行数据交换,一个统一的信息平台能协同覆盖急救指挥中心、急救车辆、医护人员以及接诊医院,对整个院前急救起到宏观把控的作用[1-5]。
参考文献:
[1]张振新,林长春.中国和法国院前急救体系比较及启示[J].现代医药卫生,2009,4.
[2]闫,甘贝贝.整理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急救发展如何破困局[N].健康报,2011.
[3]刘林成,鄢春梅.浅谈武汉市院前急救现状和对策2009海峡两岸创伤医学论坛论文汇编[C].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