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作文网

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收集3篇)

时间: 2024-06-21 栏目:办公范文

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范文篇1

按照区局关于组织开展“双提升”工作系列活动的通知,日前,我大队通过开展“双提升”研讨交流会,将提升群众安全感和对公安工作满意度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突出抓好四项基础工作,努力实现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双提升。

一、抓牢打击主业,提高群众“基础分”。把打击违法犯罪行为作为提升群众安全感和对公安工作满意度的根本举措,坚持以打开路,以打振民心。重点加大对涉黑恶、暴力犯罪、涉黄赌、盗抢骗等各类侵害群众切身利益犯罪的打击力度。创新打击方法,主动研究掌握新型违法犯罪特点,最大限度地维护群众利益。

二、提升管控水平,增加群众“印象分”。全面提升社会面巡防等级,对人员密集场所和重要民生设施区域,推行“网格化”巡逻机制,提高见警率、管事率。大力打造“亮警灯工程”,要求“警车上路必亮灯,警察着装必管事”,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安全就在身边。

三、规范执法行为,赢得群众“信任分”。注重执法规范化建设,不断提升执法质量和执法公信力。规范110接处警工作,争取接处警再快一分钟,对待群众报警报案,快速处理,稳妥处置,及时反馈。在执法办案中,确保每个执法流程有章可依、有据可查,同时坚持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让群众感受到法律的尊严和法治的温度。

四、加大宣传力度,争取群众“附加分”。依托多种渠道,提高群众对“两个度”的知晓率,全力争取群众支持。加强普法教育宣传,尤其是电话诈骗、病毒链接短信、个人信息窃取等方面的安全防范提示,增强群众自我防范意识。加强与主流媒体的沟通联系,充分借助报纸、电视等宣传阵地,深入宣传公安工作成效和警队正能量事迹,增加群众对公安机关的满意度。

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范文篇2

根据公安部党委的指示精神,各地公安机关积极探索,勇于实践,以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合法权益为出发点、落脚点,以影响警民关系的突出问题为切入点,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组织制度建设和纪律作风建设,积极创新以民意为导向的群众工作机制和手段方法,取得了明显成效。关于和谐警民关系评价的理论研究及实践探索也有了初步成果。其中主要有:

一是关于和谐警民关系评价标准的研究。福建省尤溪县公安局黄清观2009年第6期的《公安研究》上撰文,以和谐度作为衡量警民关系的基本标准,同时对和谐度进行了解读。他把和谐度分解为认同度、安全度和满意度,具体来说就是,群众对公安机关及公安工作的认同度、对自身的安全度、对社会治安和公安工作的满意度。同时,他又对和谐警民关系进行了具体的量化,使之符合形势要求和公安工作发展需要。他将和谐警民关系的具体标准描述为维护民权、保障民生、保护民安。只要做到了这三点就符合形势要求,符合公安工作发展需要,实现警民和谐共荣,警民和谐共赢。

在公安实践部门,评价标准主要采用群众安全感和对公安工作的满意度。2010年北京市密云县公安局开展的和谐警民关系评价工作中,主要就是采取了这两个指标。同年,北京市公安局公交总队围绕公交治安状况、执法办案质量、民警执法形象和服务群众等四个方面工作,按照不同测评方式,细化了15项测评内容,并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设计了满意、比较满意、不太满意、不满意4个等次,让群众参照标准开展测评。

二是关于和谐警民关系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陈绍骏在四川警察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撰写的《对县级公安机关构建和谐警民关系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考》一文中,将县级公安机关和谐警民关系评价指标体系定位为和谐度评价,具体指标分为组成指标和关联指标,共设计了18个指标。在组成指标中,既包含了刑事案件立案、治安案件受理、多发财案件破案率、涉黑涉恶案件破案率、交通事故立案数等影响群众安全感的指标,又涵盖了数、有效投诉数、窗口单位满意率等影响群众满意度的指标。关联指标主要是队伍管理方面的指标,这一类指标不直接影响警民关系和谐度,这类指标包括民警对和谐警营满意率的调查结果、民警违法违纪案件数和正面宣传报道数。文章对每个指标的计算方法也进行了描述。

三是指标数据来源和评价结果使用的研究。在数据来源方面,2010年,河北省公安厅在全省进行了警民关系调查。主要调查方法为:(1)书面调查。《警民关系调查问卷》分为社会问卷和民警问卷两部分。一是随机组织基层民警进行调查,客观真实地填写调查问卷;二是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家庭、进机关,对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随机进行调查,征求对警民关系的意见、建议。(2)网络调查。省公安厅在公安局域网省厅主页、“三项建设主题网站”、厅政治部网页和因特网“燕赵警民通”、“长城在线”采取网络调查的方式进行调查,征求对警民关系的意见、建议。2010年,北京市公安局公交总队采取了电话短信回访、发放调查问卷、走访服务对象、组织群众座谈等多种形式,全面深入开展满意度测评工作,真正把对公交公安工作的评判权交给群众。孙晓东在《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发表的《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核心价值与和谐度测评》一文中指出,对警民关系和谐度的测评可以从直接测评和间接测评两个维度展开。她认为,直接测评通过民意调查了解公民对公安工作和特定服务的主观感受和评价,测评范围包括公安工作主要依靠对象即人民群众、管理服务对象和打击处理对象;而间接测评不依赖群众主观感受,从公民的立场出发对公安服务质量所作的客观表征,具体指标如便民利民措施、服务半径等。

在结果使用方面,公安实践部门主要是与改进工作、绩效考核等挂钩。2010年,北京市密云县公安局在电话走访结束后,对全县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状况分地区分类型进行系统分析,分别统计出全县各乡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按年度、季度分别比对,对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上升和下降的地区分类研究,形成专题分析报告,报县局党委研究后,通报各属地派出所,作为调整和部署各项工作的依据。对群众安全感、满意度高的单位,要求认真总结好经验好做法,在全局交流推广;对排名靠后或者有所下降的单位,要求认真查找分析原因,制定具体措施,积极改进工作。

应该说,关于和谐警民关系评价方面的研究成果还不是很多,评价指标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并且,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指导思想尚不够明确,科学性、系统性、逻辑性的理论分析欠缺,规范的实证研究还是空白,更没有形成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分析框架。构建和谐警民关系评价指标体系,就是为了建立一个综合评价系统,从多个视角和层面反映和谐警民关系状况,进而实现对和谐警民关系建设成效的综合、全面、准确的评价,最终为公安领导决策提供服务。无论从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指导层面都有深入研究的必需。

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范文篇3

坚持民意导向打造民生警务

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是衡量和检验公安工作的根本标准,涵盖了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的主要绩效,反映着新形势下人民群众对社会平安、公平正义和公共服务的新期待、新要求。近年来,我市公安机关始终坚持民意导向,全力打造民生警务,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连续三年位居全省前列,但影响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的因素还大量存在,亟待研究解决。

一、去年以来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的主要做法

去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牢牢把握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的总要求,把“四个满意”(让人民群众满意、党委政府满意、上级机关满意、公安民警满意)作为最高追求,主动服务第一要务,忠实履行第一责任,全市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治安秩序持续平稳,公安队伍形象明显提升。市公安局在2013年全省公安机关目标责任考核和公安重点工作考核中均名列第一,取得了我市公安历史上最好成绩。

一是维稳工作措施硬。紧紧围绕全国“两会”、“6.4”、“7.5”等敏感节点,共搜集情报信息1490条,排查化解矛盾纠纷3964件,接待处理群众来信来访628件次,成功举行了全市公安机关反恐处突集结演练,圆满完成了总理来安视察、“双节”、“两会”、龙舟节等重大安保任务,受到了省公安厅和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评价。全市未发生重大,未发生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的案事件,社会大局持续和谐稳定。

二是严打工作力度大。先后开展了“打盗抢保民安”、“破小案暖民心”、“秦安”、打击食品违法犯罪等一系列集群战役、重点会战、专项整治,成功破获了汉滨“3.2”涉嫌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汉滨“1.25”、“2.21”、“9.12”、“11.9”特大贩毒案、汉阴“6.20”特大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毒豆芽)系列案、紫阳系列QQ诈骗案、旬阳“6.21”特大跨省制售假烟网络案、岚皋张海波特大生产销售假种子案、平利系列盗窃案等一大批重特大案件,公安部副部长黄明和省市主要领导先后作出重要批示。全年共破获刑事案件3916起,同比上升46.6%;逮捕943人,同比上升6%;命案侦破率连续三年达100%。

三是治安整治效果好。先后组织开展了治安混乱地区整治、打击“黄赌毒”、“治爆缉枪”、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旅游治安秩序整治、打击“医闹”维护正常医疗秩序等专项整治行动,全年共整治社会治安混乱地区14处、治安乱点及突出问题269个;查处治安案件8481起,同比上升4.3%;行政拘留5634人,同比上升8.9%。针对安康中心城区电子游戏厅问题,先后组织开展两次集中整治行动,共关闭游戏机经营场所63家,现场砸毁游戏机381台,收缴游戏机299台、游戏机主板204块,城区电子游戏厅问题得到有效治理。

四是防控网络织得密。全市共建设视频监控47376个、视频监控平台116个,整合图像资源2251路;建成公安检查站32个,组建巡特警大队12个、派出所巡警中队132个、专职巡防队伍2246人,9个县在城区推行巡逻GPS管理系统,建立了社区、派出所、巡警、公安检查站、交警“五级巡防”机制,全市初步形成了空中有监控、地面有巡警、出城有卡口、点线面互动、巡卡查并举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格局。杜航伟厅长称赞“安康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应用走在全省前列”。

五是安全监管抓得实。深入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建立起宣传教育、隐患治理、事故预防、违法行为整治“四位一体”的公共安全监管长效机制。高交支队创新推行“122”路警联合执法执勤模式,得到省委、省政府及省公安厅领导的充分肯定,省公安厅、交通厅联合在我市召开现场会全省推广。全年未发生重大交通、火灾事故,未发生危爆物品安全事故,未发生群死群伤治安事故。

六是规范执法亮点多。在全省率先提出创建市级全国执法示范公安局的奋斗目标。共建成办案中心10个、执法办案场所124个、涉案财物保管场所154个,办案区安装高清监控探头238个、录音录像设备67套,成为全省执法场所规范化改造的标杆。强制推行网上执法办案,执法信息化应用走在全省前列。在全省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达标验收中,安康总成绩全省第一。省公安厅在汉阴召开了全省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现场座谈会,全面推广安康公安规范执法的经验做法。市公安局被评为“全省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先进集体”,连续四年被授予“全省公安机关执法质量考评工作优胜单位”,被确定为“全市依法行政示范单位”,被推荐为“全省‘六五’普法先进单位”。

七是公安队伍面貌好。精心组织开展“大学法、大培训、大练兵”活动,成功举行了全市公安机关“三大活动”汇报演练,共举办业务培训170期,培训民警16000余人次。郭青书记对公安机关“三大活动”给予充分肯定。扎实开展队伍纪律作风集中教育整顿活动,出台《安康市公安局党委关于改进工作作风的十项规定》等制度规范44项。市公安局在全市狠刹“五股歪风”推进会上作了经验介绍。《人民日报》、《人民公安报》、《陕西日报》等中省主流媒体对我市公安队伍建设进行了宣传报导,树立了公安队伍良好形象。

二、当前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的主要因素

尽管当前全市社会治安大局总体平稳,公安队伍整体形象不断提升,但仍存在不少影响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的因素,主要表现在:

一是侵财类案件易发高发。在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诱发犯罪的因素增多,刑事犯罪处于高发期,特别是“两抢一盗一骗”侵财案件居高不下。2013年全市侵财案件发案占到刑事立案总数的76%,成为影响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的主要因素。

二是破案追赃率有待提高。2013年,全市公安机关刑事案件破案率为70%,其中命案破案率达100%,但侵财类案件破案率仅为42.1%,侵财案件破案率和赃款赃物追缴率相对较低,部分受害者的财产损失得不到挽回,降低了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三是“黄赌毒”现象时有发生。虽经公安机关严打整治,但部分宾馆、洗浴、发廊等场所“黄赌毒”问题依然存在,滋生这些问题的土壤难以彻底铲除,人民群众对此深恶痛绝。

四是治安防控相对薄弱。少数地方街面见警率、民警管事率低,治安防控体系实战效能发挥不够好,致使一些可防性案件防不住,尤其是涉及群众利益的“小案”发案压不下来。

五是执法水平尚有差距。少数民警不能主动适应社会法治建设的新要求,在执法理念、态度、言行、方式上与规范、文明、公正执法的要求还有差距,生硬执法、机械执法、随意执法还时有发生,少数单位出警慢,有的案件久拖不决,人民群众有意见。

六是群众工作有待加强。少数民警宗旨意识不强,深入群众不够,联系群众不多,发动群众不力,导致群众对公安机关缺乏理解、信任和支持。一些窗口单位衙门作风犹存,冷硬横推、办事拖拉等问题依然存在,在一定程度上伤害了群众的感情。

从客观方面看,公安机关面临的执法环境更加复杂,人民群众对公安执法的监督力度日益加大,人民群众从信赖角度出发希望公安“包打天下”,什么事都找公安机关,期望值非常高,但由于警力严重不足,非警务活动多,工作任务重,执法办案、管理服务水平与群众要求还有差距,导致群众不理解、不满意,直接影响了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此外,新闻舆论和网络新媒体对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的影响力越来越大。部分新闻媒体和网络媒体为吸引观众眼球,大肆渲染犯罪细节,极力夸大公安民警执法瑕疵。一起普通的案件、一个细微的执法过错,经过媒体和网络的渲染加工,就变成一件影响恶劣的案事件,使公安民警在维护社会稳定中付出的艰辛努力被消解。

三、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的措施对策

今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全市公安机关将牢牢把握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良好契机,紧紧围绕争创全国综治优秀市、争当“全省先进、陕南一流”两大目标,切实增强“四种思维”(底线思维、换位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以推行“模式”(主动型维稳工作模式、合成型打击整治模式、立体型动态防控模式、常态型推动发展模式、精细型执法执勤模式、实战型信息警务模式、创新型社会治理模式、职业型警队管理模式)为抓手,以打造“八个区”(维稳处突的放心区、严打整治的示范区、群众认可的安全区、基层基础的领先区、规范执法的样板区、科技应用的创新区、为民服务的模范区、队伍建设的标杆区)为载体,以深化“五个能力”(新形势下群众工作能力、规范执法执勤能力、信息化应用能力、处置突发事件能力和舆论社情引导应对能力)建设为保障,以追求“四个满意”(让人民群众满意、党委政府满意、上级机关满意、公安民警满意)为标准,继续加大打击、整治、防范、管理、服务、宣传力度,深入推进“平安安康”建设,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努力为全面深化改革、建设美丽富裕新安康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一)坚持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在提升防范水平、降低发案率上下功夫。“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是公安工作的不懈追求,也是人民群众的强烈呼声。要把抓防范、降发案作为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的最根本举措。一要化解矛盾抓源头。坚持源头控制、抓早抓小,积极借鉴“枫桥经验”,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深入开展矛盾纠纷和事项大排查、大调处专项行动,完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努力实现“大事不出镇、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二要整合资源抓防范。把社会面防范、城乡社区防范、重点人员防范作为重点,全面整合人防、物防、技防资源,完善制度机制,着力构建群防管区、派出所管片、巡警管面、检查站管点、交警管线的网格化“五级巡防体系”,全力打造三防一体、无缝对接的社会面防控网;坚持走治安防范社会化、市场化之路,大力推广治安防范市场化运作新模式,形成街面有红袖章、社区有巡防队、院落有护楼员的社区防范控制格局;全面整合各职能部门力量,全力打造部门联动、联管联控的重点人员防控网,坚决防止漏管失控、危害社会。三要民意主导抓整治。始终坚持老百姓反映什么治安问题突出就集中整治什么治安问题,深入开展治安混乱地区整治、行业场所“黄赌毒”专项整治、吸毒人员收戒、“缉枪治爆”、校园、医院及周边治安整治等整治行动,全面推行领导包抓、挂牌督办、评价验收、跟踪问责等措施,严格落实公安局长、派出所长“属地管理”责任,建立常态化整治机制,真正解决突出治安问题。四要丰富载体抓宣传。在综合利用电视电台、报刊杂志、门户网站、微博微信等媒介加强治安防范宣传的同时,要组织民警深入社区、深入村组、深入企业,采取上法制课、发放宣传单、悬挂治安防范标语等多种方式,开展以“防抢防盗防诈骗、防火防毒防事故”为核心的“互动式”、“立体式”宣传,向群众传授防抢、防盗、防骗技能,不断提高群众自我防范意识。

(二)坚持把群众要求作为第一责任,在提升破案率、减少群众损失上下功夫。“群众看公安,关键看破案”。要把“重拳打击、以打保安”作为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的最有力举措,在全市组织开展“2014秦剑行动”,并作为贯穿全年工作的一条主线,更快地破大案、更多地破小案、更准地办好案、更好地控发案。一是要坚持有案必查。坚持从解决群众最关心的社会治安热点问题出发,强化“大案要破,小案也要破”的责任意识,凡群众报警案件,无论案件大小、性质轻重,都要“有案件必出警、有现场必勘查、有线索必追查”,最大限度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二是要突出打击重点。把群众深恶痛绝的严重暴力犯罪和黑恶势力犯罪、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感的多发财犯罪、涉及民生领域的食品药品犯罪、涉众型经济犯罪、黄赌毒等犯罪作为打击重点,坚持露头就打、追着打、挖着打,做到打得准、打得狠、打得快、打得稳,不断提升打击犯罪的针对性、实效性。三是要狠抓小案侦破。把打击影响群众切身利益、主导全市刑事发案走势的“两抢一盗一骗”多发财犯罪作为保障民生的大事来抓,把入室盗窃、盗窃摩托车、扒窃、街头两抢等多发易发犯罪作为打击的重中之重,完善考核机制,落实破案责任,用足侦控手段,不断提升侵财案件破案率,切实把侵财犯罪高发的势头压下去。四是要加强追逃追赃。加大逃犯追捕力度,破获一批积案。加大对赃款、赃物的追缴力度,及时返还被盗抢财物,全力做到案件破获、赃物追回、群众满意。

(三)坚持把群众期盼作为第一目标,在严格安全监管、降压安全事故上下功夫。平安是福。少发事故、少死人、少伤人是最大的民生。要把加强公共安全监管作为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的最有效举措,坚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深入推进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建立完善常态化、精细化公共安全监管机制。一是隐患排查要动真。对消防、交通、治安、重点要害单位等方面的安全隐患,定期组织开展拉网式、全方位大排查,切实把各类影响公共安全的问题摸清、漏洞找准、隐患查实。二是整改工作要过硬。对排查出文秘站:消防、交通、治安等重大隐患,依法用足拘留、传唤、关停、查封等强制手段,坚决依法从严从快查处。四是管理模式要创新。进一步深化高速公路“122”交警、路政联勤联动机制,将“122”模式延伸到国省道、乡村道路,把乡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打造成全省新亮点。创新消防安全管理,大力推行消防安全“网格化”、“户籍化”管理。充分借助信息化手段,建立危险物品流向全程监控机制。坚决杜绝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有效预防和减少一般事故,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损失降到最低。

(四)坚持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在规范执法行为、提升执法公信力上下功夫。公安机关的基本活动是执法活动,公安民警的基本行为是执法行为,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的不满意主要是对公安执法行为的不满意。要把提升公安执法公信力作为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的最主要举措,以创建全国市级执法示范公安局为载体,继续深化执法规范化建设。一是要深化法治理念教育。引导民警牢固树立法治思维,坚定法治信仰,强化执法良知。同时,积极向社会宣传涉及公安工作的法律法规,使警民在“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上达成共识,创造有利于严格公正执法的社会环境。二是要提升民警执法能力。深化“大学法、大培训、大练兵”活动,建立健全长效培训机制,引导民警学法懂法、依法执法,不断提升民警执法办案能力和水平。三是要切实加强执法管理。继续抓好执法办案场所升级改造和使用管理。深化执法办案信息系统应用,强制推行执法过程全网操作。从110接处警、受案立案等执法源头抓起,健全执法办案工作规范,让执法权在制度的笼子里运行。四是要全面推行“阳光执法”。在互联网门户网站建立执法公开信息平台,开通案件查询系统,最大限度向群众公开执法依据、执法程序、执法进度、执法结果,让当事人随时随地能够查询案件承办人及案件进展情况,真正把执法活动置于群众监督之下,让执法权在阳光下运行。五是要整治执法突出问题。严格落实民警执法岗位责任制、案件质量终身负责制和冤假错案责任追究制。深入开展执法质量考评,开展“执法安全零事故、执法办案零过错、执法执勤零违纪、有责投诉零发生”争创活动,坚决杜绝执法态度生硬、方法简单、方式粗暴及对群众报警求助置之不理等执法不作为、乱作为问题发生。

(五)坚持把群众需求作为第一选择,在擦亮公安窗口、真情服务群众上下功夫。为民服务是公安工作的本质特征。110、户政、车管、出入境等窗口单位联系民生最紧密,服务群众最直接,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的评价与信任。一是要强化为民服务理念。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切实增强服务意识、强化职业责任,坚决杜绝“冷硬横推”和“四难”现象,使为民服务成为公安民警的自觉行动。二是要大力推进简政放权。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契机,对现有审批事项进行全面清理,依法能取消的一律取消,能下放的一律下放,确需保留的要简化程序、缩短时限、提高效率,做到该管的要管好,不该管的要放手。三是要兑现便民利民措施。认真落实省公安厅便民利民8类50项措施,同时紧密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再研究出台一批便民利民新举措,让群众感到公安机关管理更人性、服务更贴心、办事更便利。四是要创新管理服务方式。全面推行“一窗式”统一受理、“一站式”高效服务、“保姆式”亲情服务,大力推广限时办理、预约办理、上门办理和微笑服务、错时服务等人性化措施,设置意见箱和意见薄,安装服务评价器,配备纸张笔墨、凳椅雨具、饮水用具等便民物品,为群众营造温馨的办事环境。同时,依托公安微博、QQ群,打造网上派出所、网上警务室、网上公安,推行网上咨询、网上查询、网上受理、网上审批,让数据多“跑腿”,让群众少跑腿。

    【办公范文】栏目
  • 上一篇:学风建设主题班会(收集2篇)
  • 下一篇:求职个人自我评价(收集9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