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问题教学方法护生操作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3)12-0216-01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problembasedleaming,PBL)是一种以护生为中心的小组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强调从问题着手,让护生去探索新知识,学习新技术,发现新问题。对新操作产生知识空白点,并激发其渴望获取新知识的学习动机,以实现学习目标。为了提高护生的护理操作技术水平,2010年至2011年,我们在护理实验教学中运用了PBL教学方法对护生护理操作能力的培养,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
从本校2010级护理专业选出211名,女,207名,男,4名。其中:5年制初中普招生116名,均为女性,年龄18~20周岁,为第1大组。3年制高中普招生95名,女,91名,男,4名,年龄20~22周岁,为第2大组。各组在年龄、文化水平、基础课程成绩等方面,均无差异显著性。对照组与实验组具有可比性。
2.方法
2.1教学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即理论课在教室讲完,每次实验课先有教师将此项操作示教,然后学生分组练习,教师辅导,下堂课随机抽出1~2名学生回示其操作,教师讲评。实验组采用PBL教学方法。(1)组织。根据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理论课上完就有计划的安排学生对其操作进行预习。(2)资料收集。护生随机分组,一般5~6人一组,鼓励护生找出该项操作的要点和操作前如何与患者沟通等相关问题,还安排到校医院见习该项操作,了解掌握其操作的重要性。(3)示教。教师进行分解及连贯示教,给同学一个完整的操作概念。(4)练习。按照事先随机抽好的组练习,将自己收集的与患者沟通的内容运用到操作当中去。(5)辅导。教师要有意识的去检查学生对该项操作所收集资料的应用,逐个耐心辅导。及时、全面了解和掌握护生对此项操作的反馈信息。(6)总结。下课前15min教师随机抽出1~2名学生对今天的操作进行回示教,肯定优点,指出不足,提出希望。使同学在下次课上继续努力。(7)检验。在上一堂课结束时,教师就安排下堂课随机抽出1~2名学生回示其操作,教师讲评,继续指出学生操作的要点、注意事项,教会学生运用联系、归类、总结等方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2.2调查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护生操作的能力进行调查。调查表分2大组:第1大组为5年制初中普招生对护理操作能力的比较。第2大组为3年制高中普招生对护理操作能力的比较。调查表采用好、较好、一般、差4级评分。好和较好合计为优良。考核成绩80~100分为优良,60~79分为一般,不及格为差。问卷信度:内部一致性Cronbach’s为0.88。为独立完成,填好立即收回。共发问卷211份,收回211份,有效回收率100%。
二、结果
1.对5年制护生护理操作能力培养评价比较
结果显示,5年制初中普招护生对护理操作能力培养评价的比较,经统计学分析,P
2.对3年制高中普招护生护理操作能力培养评价比较,结果显示3年制高中普招护生对护理操作能力培养评价的比较,经统计学分析,P
三、讨论
1.PBL教学法提高了护生的学习主动性
该法以护生为主体,注重启发式教学,激发了护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在学习这项操作前就明白了该操作的重要性和临床价值,提高了学习主动性。本研究表明,实验组护生在收集资料、自学能力、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对该项操作的掌握程度比对照组强。究其原因主要是:PBL教学法改变了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弊端,护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带着问题去收集资料,参加实验课的学习,这种带着问题去学习、思考的教学方法,学习目的明确,增加了护生学习的自信心和获取新技术的动力。
2.PBL教学法提高了护生的沟通能力
沟通能力是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PBL教学法的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同学之间沟通的机会增加了,尤其在实验课前收集与患者沟通的知识,同学之间互相模拟练习与患者的沟通,使护生逐步掌握了与人沟通的技巧。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护生与患者沟通知识的准备要比对照组好。主要的原因是:该教学法是让护生根据此项操作的目的,收集整理其操作的沟通方法有几种,并与同学试着沟通,还要回答同学提出的问题。这样使护生之间有更多日期和机会模拟沟通,从而提高了护生的人际沟通能力。
3.PBL教学法提高了护生的护理操作动手能力及操作考核成绩
参考文献
[1]郑秋霞.当代教育学理论与护理教育[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4:21~43.
[2]耿笑微,刘宁,张岩,等.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在《护理理论》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教育,2003,1(2):59~61.
安全意识的培养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基础护理操作课上安全意识的培养,不仅可以辅助护生对操作技能的熟练掌握,还可以培养其个人的综合素质,这在教学过程中是潜移默化的。教师根据各项护理操作的自身特点和具体问题,有意识的对护生进行安全意识的引导,可以帮助学生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在处理突发事件时也会注意到安全性的问题,这就锻炼了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不仅提高了护生的操作技能,还从整体上提升了护生的综合素质。
2培养护生的操作安全意识
2.1操作前:评估患者,做好自身的准备,确保自身的安全。评估是护理程序的第一步,但是在临床操作的过程中,往往被忽视。造成这样的原因,是同学们没有意识到评估在操作中的作用,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是保护自身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对患者的评估可以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给操作者安全的提示,为操作用物的准备做好铺垫,同时也是一个和患者沟通的过程,护士的言语和行为对患者的安全产生重大的影响,往往导致严重的后果,直接影响护理安全。临床上发生的纠纷,很多时候是因为沟通不良引起的,护士缺乏和患者沟通或者没有注意沟通的技巧,所以护生在校时,我们有意识的在护生操作中培养她们的沟通能力,鼓励她们把模型当成是真正的患者,如何去解释操作的方法,注意的事项以及如何的配合,取得患者的同意,注重沟通和交流。不同的患者,不同的病种都是有区别的,教师在平时的练习和考核时给出具体的病例,要求护生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估,然后才开始做操作,这样的反复练习,护生的沟通能力进一步提高,对患者的评估也越来越全面,同时也减少了纠纷的安全隐患。
2.2操作中:严格按照操作流程操作,避免不安全事件的发生。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娴熟的操作技术是一个合格护士必备的条件,护生不仅要接受正规的专业学习和训练,还要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和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反复练习,提高自身的操作技能。护理服务的对象是人的生命,时刻把安全第一的意识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并运用典型的事例加以说明安全操作的重要。护理的三查七对很多同学都能倒背如流,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却不能很好的运用,但临床上出现的护理差错事故通常都和三查七对没有完全执行有密切关联,所以在学校学习操作的过程中,我们把这些临床上的案例和血的教训整理,分析案例发生的原因和过程,产生的严重后果,结合自身的情况,如何的防范类似事件的发生。日积月累,护生的操作逐步规范化,其安全意识也逐渐的培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