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作文网

浅谈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收集2篇)

时间: 2024-06-26 栏目:办公范文

浅谈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范文篇1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环境;课堂模式

中职语文教学的特殊性,使它更容易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笔者觉得应该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思想性及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减少心理问题。

一、积极进行学生心理健康研究,丰富心理学知识

1.语文教师要丰富自己的心理健康辅导知识和技能

可以借鉴以下学习途径:一是学习《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二是借鉴学习《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读本》,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和教学条件设计语文课堂;三是上心理网站学习心理学知识;四是学习心理健康辅导员教材。笔者利用业余时间自学心理学知识,并取得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这对教学帮助很大。

2.语文教师要适当参与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

多学习观摩一些心育优质课。要适当进行心理健康活动课备课、上课、课后评价与反思等教学研究,加强同事间的交流互助。

3.提高自身修养,为人师表

在语文教学中,注意利用人格的张力感染和教育学生,消除学生的不良心理、情绪和学习障碍,增强学生对人、对社会、对自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师必须灵活营造良好的语文课堂心理环境

1.教师要树立现代教学理念,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指导教学,优化课堂教学环境

中职生正处于青春期,心理困惑、心理冲突多,教师应该根据大纲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力争做到深浅适中、精讲巧练,符合中职生的智力发展水平以及已有的生活经验。要宽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偏执,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比如,在教《最美的坟墓》时,笔者让学生体会这种美不是观感上的,而是心灵的震撼。庄严肃穆、感人至深的无名墓冢能剧烈震撼每一个人内心深藏着的感情。也正是这种感情、这种敬意,使得托尔斯泰的坟墓成为世间最美的坟墓,从而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2.教师用积极的情感感染学生,师生共建和谐的语文课堂环境

心理状态是直接影响学习效率和课堂心理气氛的重要条件。首先,教师应从学生非言语行为中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其次,应满腔热情地激发学生产生和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再次,课堂教学中要不断消除学生学习中出现的不良心理状态:一是分析原因,二是要消除师生双方在认知、情感、动机、性格、师生关系等方面的心理障碍。

3.注重课堂中的多向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全方位营造“你很棒”的心理氛围,鼓励学生实现自我超越。只要学生任何一方面有进步,老师就要奖励。

三、教师要创新教学手段和课堂模式,有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1.适当调整、改进旧的教学目标及教学观

中职生在学习上不顺心就会引起情绪波动,因厌学而学业不良,往往产生自卑、孤僻的心理,直接影响心理健康。因此,我们必须树立科学的教学目标观,努力优化课堂教学,不仅要重视知识的传授,也要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2.重视语文教学的熏陶感染与潜移默化作用

青少年的情感正处于急剧变化时期,其情绪状态具有很大的情境性。一个心理健康的中职生,与同学、老师、父母、朋友等的关系相处才会融洽,乐于与人交往,待人热情真诚。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赋予人物的积极情感,引导学生体验、共鸣,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

3.实施情感教育,让学生心里充满阳光

情感是构成人格稳定而独特的心理因素,中职生的情感具有很大的情境性。例如,在教《珍珠鸟》时,我让学生了解关爱动物、大自然,以培养学生的爱心、同情心。学生在接受语文训练的同时,懂得了要正确认识自己与自然、他人的关系,实现了提高自我心理修养能力的目的。

四、将语文课延伸到课外,提高学生的自我保健及抗压能力

首先,我们要发挥职业学校的特色,结合专业,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如各种技能竞赛、文体表演、模拟操作、社会实践等,增加学校生活的情趣,以培养学生的各种素质能力。活动中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坚韧勇敢、细心进取等优秀品质,锻炼心理承受能力,提高注意力、观察力、人际交往合作能力。

其次,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培养学生对校、班的情感和责任,使他们体验集体生活的乐趣,促进其人格健全发展。另外,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师生平等对话、情感交融对学生心理问题的化解和心理健康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同时,教师应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淡化其自卑感;通过运用激励手段,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引导学生成立心理健康教育社团,通过举办心理健康自助活动,强化学生的自觉参与意识,使心理健康意识深入学生内心,营造健康、活泼、向上的校园。

总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不是让语文教师脱离教学去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而是要求教师立足语文学科自身任务与规律,去寻求两者的结合点,促进学生人格健全发展。只有教师在教学中积极行动,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学生才能拥有健康快乐的心理,才能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薄玉琪.谈心理健康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教育教学论坛,2011(07).

浅谈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范文篇2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对策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但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教育片面追求“知识传递”的价值趋向,导致了学校仅仅重视学生的智力开发,忽视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特别是忽视意志、兴趣、个性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这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产生了负面效应。

由于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就业和自我意识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与此同时学生的心理健康得不到应有的关心和重视,下面就具体来分析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一、了解心理健康教育基本含义

健康是人类最基本的需要之一,也是一个广为人知的概念。我们从小就要在各种表格中填写健康说明,我们也认同“拥有财富远不如拥有健康”这一道理,这说明健康是参与社会生活的一种重要,以至于人们在见面时一般要相互问候彼此的健康,表达自己对朋友健康的祝愿。人们认为,为了其他的幸福如利益、提升、财富而牺牲健康是不明智的行为。

心理健康教育含义:指在学校中,教育工作者根据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应用心理学揭示的原理和方法,来促进学生心理发展,维护学生心理健康以及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人格为目的的教育活动。

二、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目前,许多农村中小学对心理健康教育没有引起高度重视。在教师的观念中。心理健康教育只是学校领导、班主任、德育工作者或心理辅导员的事。与自己的教育教学无关,可做可不做;即使搞心理健康教育精力也有限。仅仅解决少部分学生身上发生的心理问题。认为对心理健康的学生没有必要搞心理辅导。学校没有把心理健康教育提到议事日程。落到实处。

(二)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专业化水平不高

许多农村中小学校长、教师包括心理辅导教师。缺乏应有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在实际的心理辅导过程中常常采用品德教育的方式,以批评教育、惩罚教育为主要教育方法,在客观上伤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导致学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还有教师由于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不能及时发现和正确判断学生的心理问题,简单地把学生的心理问题归因于品行问题,采取不恰当的教育措施。

(三)学生的心理问题突出

农村中小学生处在长知识、长身体的关键时期。面临着理想与现实、独立与依赖、渴望交往与心理闭锁的矛盾。他们面对竞争十分激烈的社会环境,其心理压力不仅来自学习、认知方面,也来自社交、情感等方面,不仅来自学校,也来自家庭和社会,对这些压力,许多学生深感力不从心,无法适应,再加上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忽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导致了一部分学生产生了严重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1)认知上的问题。主要是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策略等方面的问题。(2)情感上的问题。很多中小学生在情感调节上表现为情绪极不稳定,喜怒无常,一会儿兴高采烈,一会儿悲观失望。情感调节有问题的学生。

三、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原因

(一)中小学阶段是个体一生中心理发展最为重要的关键时期,是学生的心理从不成熟走向基本成熟,人格逐步形成、完善和稳定的时期。在这一时期,每个学生都会遇到心理发展过程中所常见的危机问题,心理矛盾和冲突时有发生。有的因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而影响个体心理顺利成长,导致心理障碍的形成。

(二)时展迅猛剧烈,各种文化纷至沓来,社会文化心理日趋复杂,成人在竞争社会中带来的变异约束与烦恼,及青少年自身的耳濡目染,也给正处于身心发育正待成熟的少年儿童的心理和行为带来一些障碍和失常。

(三)随着农村劳务输出的增加,带来了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他们或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领养,或寄居亲戚朋友,而老人和亲朋主要关心的是孩子吃饱了没有,睡好了没有,穿暖了没有,很少关心孩子心里在想什么,在学习中有什么困难,心理上有什么压力……这些问题如得不到重视和及时解决,久而久之,这些孩子就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障碍和心理问题。

(四)农村家长知识水平,文化品味,道德水准参差不齐,较之城市居民而言有较多不尽人意之处。诸如有的小富即安,富不思进;有的封建迷信思想严重;有的整日浸泡在麻将扑克中,对子女管教方法简单,或粗暴加压,或放任自流,或娇宠惯养,或恨铁不成钢,给孩子的心理健康带来了较大的影响。

(五)地方经济的差异,种种条件制约下的不均衡,使农村健康娱乐设施匮乏,文化氛围不浓,活动不多,青少年学生课余生活枯燥、单调,游戏机房和网吧成了孩子经常光顾的地方,有的上网成瘾,容易导致各种心理疾病。

(六)地域环境、文化底蕴的不同,学校教育条件、师资力量与城市的差异,农村各种心理健康教育资料的缺乏,都导致了农村中小学生在心理健康状况上的不同和差异。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是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需要,应引起高度重视,家庭和社会要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学校更应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每个人都能受到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具有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

参考文献:

[1]曹海静\王玲《中小学心理教育课程》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1999,8.

    【办公范文】栏目
  • 上一篇:安全培训讲话致辞(收集2篇)
  • 下一篇:口腔护士工作职责(收集9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