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目标策略;针对性护理;常规护理;呼吸道感染;护理工作满意度
反复呼吸道感染是小儿常见病症,其发病率约为20%,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反复感染、病情长、久迁不愈等,如果不及时治疗并有效控制病情,极易导致哮喘、心肌炎等,重者导致患儿生长发育缓慢、身体质量较差[1]。及时对症内科治疗意义重大,但同时给予科学有效的护理也很重要。目标策略的针对性护理干预以患者为重点,通过护理措施的制定与完成,实现护理目标,其具有更强的专业性,有助于避免盲目、主观低效护理,提高护理质量,进而有助于患儿尽快康复,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本研究探讨目标策略的针对性护理干预在RRTI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6月河南省三门峡市中心医院110例RRTI患儿,依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各55例。对照组男35例,女20例,年龄1~14岁,平均(7.83±3.08)岁,病程5~10d,平均(7.36±1.18)d。研究组男34例,女21例,年龄1~14岁,平均(7.76±3.12)岁,病程5~12d,平均(7.29±1.14)d。对比两组性别、病程、年龄等基础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且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经检查符合《儿科学》[2]中RRTI诊断标准者;②其他脏器功能正常者;③临床资料完整者;④无用药禁忌者;排除标准:①肝肾等严重系统功能障碍患儿;②非呼吸道感染类患儿。
1.3方法
保持患儿口腔清洁,观察患儿口腔黏膜充血情况。给予两组患者雾化吸入等内科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包括:定时鼓励患儿饮用温开水。以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为主。遵医嘱使用退热、抗病毒、消炎药物,定时监测患儿体温,及时处理并发症。雾化治疗前向家属讲解雾化治疗流程和治疗目的,取得家属支持配合。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目标策略的针对性护理,具体包括:①分析障碍因素,成立专项工作小组,依据患儿病情资料,通过查找文献、小组讨论明确RRTI患儿护理策略,为患儿家属讲解疾病基础知识及日常生活护理常识。②明确目标并制定计划,以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提高家属对护理工作的认可为宗旨,综合考虑患儿心理、病情及护理需要,制定针对性护理策略。③实施护理计划,具体内容包括:a.环境护理,患儿遭受病痛折磨,加之对治疗的恐惧,易产生负面情绪,配合度较低,进而影响疗效,护理人员应为其提供温馨、干净、清爽、舒适的病房环境,有助于缓解其负面情绪。同时病房可采用加湿器、洒水等方法保持空气湿度。b.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根据家属理解能力、文化水平,以一对一或讲座形式,向其讲解疾病发病原因、治疗方式及注意事项,纠正其错误认知。给予家属心理辅导,减轻其心理压力,提高其配合护理工作的积极性。c.发热护理,积极给予39℃以下发热患儿物理降温,必要时可遵医嘱予以退热药物。体温大于39℃患儿,可遵医嘱服用退热药物。d.随访调查,患儿病情好转并且稳定以后,方可出院。出院前嘱咐家属每天中午保证患儿午休、饭后适当活动、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多次饮用温开水、规律作息习惯等,如有不适,及时到医院复诊。出院后每周随访患儿,评估患儿病情、心理状况,了解患儿护理情况,评估护理目标完成度,并针对家属提出的护理问题及意见,改进护理内容。
1.4观察指标
①观察比较两组症状(咳嗽、发热、鼻塞、扁桃体肿大)消失时间;②观察比较两组护理工作满意度,自制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问卷,由患儿家属评价护士工作质量、工作态度等,非常满意≥80分,70≤满意≤79,不满意<70分,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5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22.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用sx±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护理后研究组咳嗽、发热、鼻塞、扁桃体肿大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护理工作满意度96.36%(53/55)高于对照组72.73%(40/55),差异显著(P<0.05),见表2。
关键词:儿科;品管圈;大便标本;小便标本;送检
品管圈活动是由日本石川馨博士于1962年所创,国内多称之为:"质量管理小组"。品管圈(QualityControlCircle,QCC)有工作性质相近的4~10人组成,从尊重人性出发,通过轻松愉快的现场管理方式,让圈员自发的参与品管圈活动,在工作中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利用基本的品管和改善手法,使各种问题得到改善[1]。2013年1月,本院儿科开展了以"提高大小便的送检率"为主题的QCC活动,效果满意,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组圈与主题选定2013年1月我科根据自愿参加品管圈活动,热爱集体,关心团队建设,能观察分析,出谋划策,责任感强的原则成立了"无忧圈"组织。本圈有8名成员,护士长担任辅导员,选举1名圈长负责圈内活动。针对儿科存在的问题,经圈员对问题的重要性,迫切性,可行性(圈能力)进行投票评分,确定"提高大小便标本送检率"为本次的活动主题。本次活动为期6个月,我们按主题选定,拟定活动计划,现状把握,目标设定,解析,对策拟定,对策实施与检讨,效果确认,标准化,检讨与改进这10大步骤实施活动,定期召开圈会并记录活动内容。
1.2现状把握由圈员根据儿科住院患者分析2013年1月14日~31日出院134人,未及时送检标本得到数据见表1。
1.3目标设定目标值=现况值-改善值
=现况值-(现况值*改善能力*圈能力)
考虑到实际情况,将本次圈能力设定为80%,根据柏拉图博士的八二定律分析,将本次提高大小便标本送检率的目标值定位95%。
1.4解析与对策拟定由"无忧圈"圈员采取头脑风暴,从护士,患儿,病房环境及其他方面查找大小便漏检的原因,最后统一意见,运用鱼骨图进行特性原因分析。
1.5对策实施
1.5.1建立大小便未送检登记本,包括床号,姓名,性别,未留取原因,检查者。
1.5.2制定科学的送检标本的流程医生开出化验医嘱-常规化验由办公班处理医嘱,在标本盒上贴好标签-责任护士核对后分发标本盒,告知患儿家属留取标本的意义,时间,方法及注意事项和放置位置-责任护士每天下午巡视病房时对未留取大小便标本的患儿再次提醒-前夜班护士根据大小便送检记录情况再次宣教并提醒患儿家属次晨留取标本-后夜班护士收取标本,电脑中标本采集确认-过期未留取大小便标本者有责任护士分析原因,采取措施后留取,对长时间不能留取者有主管医生协助督促留取-办公班护士查收报告单并登记-护士长1次/w检查落实情况。
2结果
2.1有形成果评价利用2013年3月~6月的数据收集计算出大小便标本的送检率见表2。
活动结束后按公式计算出目标达标率和进步率。
目标达标率=(改善后-改善前)/(目标值-改善前)×100%
=114.51%(小便标本达标率)
=135.71%(大便标本达标率)
进步率=(改善后-改善前)/改善前×100%
=10.7%(大便标本进步率)
=19.3%(小便标本进步率)
2.2无形成果评价对QCC手法的运用,对团队精神,责任荣誉,活动信心,沟通配合,促进脑力开发等项目进行评价,得到了明显的进步。
3讨论
3.1提高工作积极性和团队凝聚力通过"品管圈"活动能提高工作效率,学习新的品管手法,提高自身能力,增强团队凝聚力。同时还培养了圈员群策群力,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圈员的沟通、协调、组织能力,营造了团队愉快的工作氛围,促进精细化管理落实到实处[2]。护理质量管理不再是护士长为主[3],而是全员参与改进。
3.2持续改善工作质量"品管圈"活动要按PDCA循环进行,通过问题逐个的解决,把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作为工作制度,使工作质量循环前进,阶梯式上升。而失败的原因,经过总结和分析后,也可以作为经验教训,不断改进,提高活动的有效性。品管圈活动能有效的挖掘圈员的管理潜能,实现全员参与及质量持续改进[4]。
参考文献:
[1]林瑞荣.品质管理[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0:146.
[2]洪素菊,胡伟玲.品管圈在术中一次性医用耗材管理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7):1560-1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