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会展旅游的产生和发展
中国会展旅游在改革开放后慢慢兴起。最近两三年中会展旅游在国内呈现猛涨的趋势,大家对会展旅游的注意是因为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2001年,国务院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通知》,正式地提出要“积极探索休闲旅游、会展旅游等新型旅游方式”。中国已经在世界旅游大国的行列,会展业也是每年将近20%的速度在往前发展,但目前的话,国内的会展旅游产品的水平还不足,主要的原因之一便是会展活动的专业服务的水平较低,旅游部门在会展活动中的参与度也不高。
二、会展旅游的概念与内涵
目前来说会展旅游概念没有形成统一的定论。通过对国内学术界的研究的总结,我们从下面几个角度来对会展旅游的概念进行界定。
(一)从产业的角度
黄远水指出,会展旅游业界定为:在整个会展的过程(策划预备期和会展期以及后期的延伸工作)中旅游业所承担的部分。谷玉芬提出“会展旅游是在会议、展览、展销会、交易会、博览会等举办的前提下,延伸到旅游业的产物。林翔认为,“鉴于会展活动己成为旅游业的组成部分,用会展旅游业这个名字要比会展业来的更直接一些。那么我们从广义角度上面来看,不同性质和不同规模的会议与展览及不同节庆的活动我们都可以把它归纳成会展旅游的范围”。周春发与多位学者将会展旅游总结为:“会展旅游是综合性的旅游服务,它包含了操办各种专业会议还有博览交易活动和文化体育盛事包括科技交流和奖励旅游这些等”。梁留科一样认为会展旅游即MICE。以上概念都是认为会展业是旅游业的其中之一。
随着国内对会展旅游研究深入,也提出MICE与我国国内的会展旅游可不完全对应,MICE是国际旅游市场里面的一个细分的旅游经济市场,一般理解为会展及奖励旅游市场,包含会议、展览以及奖励旅游市场。所以,这个市场细分与我们国内提出的还是有区别的,并不能盲目的相对应。
(二)从经营行为的角度
下面从会展经营行为角度来说,就更好的说明会展旅游的组成部分和操作内容。王云龙说过:会展旅游指的是旅游通过和会展活动的特点延伸出来的业务,但是这并不含旅游业对于会展的多元化经营的业务。王保伦说,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可以把展旅游界的定义成:为会议与展览活动的举办提供了展会场馆和其他的服务,而且获取了经济收益的。将会展旅游定义成会议和展览相随的观赏旅游的活动,但是因为会议、展览的前期和后期相伴的旅游活动与客户的会展活动非常相关,所以呢,在实际的工作当中,我们其实很难的去分别清楚是不是有观光这部分,简单的去研究会展之余的休闲观光就很缺乏研究的意义了。
(三)从旅游方式的角度
应丽君在2003年对会展旅游进行了界定:会展旅游是由于各种类型的会议、博览、展览等活动举办而产生的一种旅游产品。她还进一步提出“会展旅游是一种新型的主题式专项旅游产品”。吴远明等将会展活动分为六种类型,六种类型可划分为4类旅游产品:会议旅游、展会旅游、文体旅游、节庆旅游。在此分类中,特别将奖励旅游排除。
综上所述可以将会展旅游的概念作如下界定:会展旅游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伴随着会展业和旅游业服务功能的细化而出现的一个旅游产品,是以会展业为支撑点,通过举办类国际会议、展览会和博览会而引发的旅游活动。会展旅游是会展业与旅游业融合而产生一种新的旅游产品类型,就会展活动本省而言,其也是构成会展旅游资源的一部分。
三、会展旅游与旅游业的关系
会展业与旅游业存在着非常精密的联系。会展业与旅游业的关系绝不是简单的等同或从属的关系,也不是可以分割和互不相关的两个绝对独立产业;却是相对独立却又互相关联和互相交融的两个产业。它们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支持,相互推动。使会展业和旅游业的功能都得到了提升。两者的整合,形成了一个更具广阔前景的新兴产业――会展旅游业。
四、中国会展旅游业的主要问题
(一)在硬件方面的问题
姚望归纳了我国会展旅游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在硬件方主要表现为“小、散、旧、单”。“小”――即单个会展场馆规模小,多数场馆不能承接3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国际展览会;“散”――即会展场馆布局分散,场馆之间距离较远;“旧”――即会展场馆设施陈旧;“单”――即功能单一,综合性差;王春雷也对相关硬件方面的问题做了相似的分析。提出主要问题存在于场馆规模小且布局比较分散,会展设施不足且多数陈旧落后,会展旅游地的基础设施及餐饮、环境、交通、通讯等配套设施还不尽完善。
(二)在软件方面的问题
姚望(2002)认为在软件方面可以归纳为“后、乱、缺、差”:“后”――我国会展经济、会展旅游管理体制及管理制度滞后;“乱”――目前我国会展有“三多”,即会展数量多、主办单位多、重复举办多。这“三多”可以概括为一个“乱”字;“缺”――我国目前缺乏专门负责会议的专门机构,缺少国际会展旅游的专业服务公司,缺乏专业会展旅行社;“差”――会展市场环境差。邵筱叶归纳为会展旅游的管理体制及管理制度滞后,市场化程度不高。文超也提出我国缺少部级会展管理机构对不同系统的管理部门来进行协调和沟通。缺乏会展旅游的专业人才。会展旅游特色不明显,竞争力不强,会展精品较少。在国际上对我国会展旅游产品的宣传力度和促销投入不够。
五、我国会展旅游发展的对策分析
首先应该构建良好的市场机制,其次解决以上所述发展会展旅游的主要问题、第三是通过彰显自身的特色和形象来吸引客源,最后我们还得注重会展专业人才的培养,通过对大部分会展旅游发展对策相关文章的梳理,基本上从三个方面来提出如何做好会展人才的培养。其中代表性的有任瑞龙指出,会展旅游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一方面要加强会展旅游人才的培训。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对会展人才的培养,同时也引进高端会展人才。刘嘉认为要注重会展旅游方面的人才培养,建立PCO(ProfessionalConferenceOrganizer)提供智力保障。
六、结语
“一日游”,顾名思义,就是时间长度在一天左右的旅行。通常,“一日游”的旅程会被安排在大城市周边,价格相对便宜,也比较受到游客的欢迎。可是,相比于其他旅游产品,“一日游”市场却一直处于无序的混乱状态。
在不少旅游经营者看来,“一日游”利润空间不大,通常一名游客的利润也就十多元人民币,这就导致了很多正规旅行社不提供“一日游”产品。可是,“一日游”市场的需求却很大,以北京为例,不少游客去北京都想用一天时间看天安门、爬长城和去十三陵。正规产品不多,市场需求大,这就催生了“一日游”市场中普遍存在的黑旅行社和黑导游。这些黑旅行社和黑导游基本都属于无证经营,以低价拉游客报名组团,承诺纯玩无购物,中途向游客加价,擅自偷换行程景点,要求游客逛店购物等,再加上相关部门监管的不力,都促使“一日游”市场长期陷入混乱状态。在这种混乱状态下,行业巨头和正规旅行社处于成本的考虑,通常对“一日游”市场不太感兴趣,这就留给了创业者切入市场的机会。
挖掘空间巨大的细分市场
正是看到了这片市场中蕴含的商机,2014年8月,国内首家专注于“一日游”市场的OTA(在线旅游服务商)丫丫旅途网在北京宣布上线。用创始人兼COO郑磊的话说,“一日游”是在线旅游行业的细分市场,目前OTA行业内并没有一个专业的服务商来规范这一无序市场,丫丫旅途网瞄准的正是这一巨大的市场空白。
为什么说这是一个市场空白呢?前文我们就已经提到,业界大佬对“一日游”并不重视,也没有OTA专门对其进行服务。可是,在大佬忽视的背后,“一日游”市场却有着巨大的需求。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的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我国每年30多亿人次的旅游者中,1~3日的城市周边短途旅行占据了七成以上的份额,而在这七成之后,又有一半以上是周末出游,仅在华东地区,每月就有3000万人次的短途旅行需求。所以,1~3日的短期旅行,客单价在100~300元人民币的短途游客都可以算做是“一日游”的潜在用户。
而且,在这个崇尚自由和个性的时代,很多人都向往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可在现实情况中,“说走就走”只有“一日游”可以真正做到,毕竟长途旅行一般都需要做较长时间的规划,对于普通上班族而言,旅行的费用成本能否承担,有没有假期等因素都需要认真思考。同时,相对于长途游和出境游来说,“一日游”是一个购买频次极高的细分领域,每次几百元人民币的费用,绝大多数人都可以承受。
虽然有巨大的市场需求,但郑磊也坦言,由于利润极低,做短途旅游市场可能在很长的时间内都没办法盈利,不过却可以作为一个积累用户数量的切入点。待用户数量有一定突破之后,盈利自然会水到渠成。
烧自己的钱,暂不融资和找“干爹”
为了给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并深入挖掘行业价值,《丫丫旅途》团队对“一日游”的概念进行了重新定义。
关键词:国内生态旅游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F5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4(a)-0153-02
1研究背景
旅游业可能是当今潜在影响最大而且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由社会和自然科学家倡导的“生态旅游”可能是有效保护目的地社会和自然世界免遭破坏的一种有效方法。我国的生态旅游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初,1994年开始正式出现“如何开展生态旅游”的研究,方兴未艾的生态旅游直至2000年研究开始多起来。生态旅游是实现可持续旅游的有效方式之一,是未来旅游业发展的趋势,因此对生态旅游的研究具有很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数据来源
国内权威的旅游学术期刊数量不多,《旅游学刊》是国内创刊最早的旅游类学术期刊,亦是国内最具影响力的旅游学术期刊,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我国旅游研究的基本情况、反映了中国旅游研究的水平和发展动向。本文的检索范围是2002年1月1日至2012年5月1日的《旅游学刊》,使用的检索工具是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以“题名”作为检索项,“生态旅游”作为关键词,得到文献36篇,因本文是研究国内的生态旅游,所以排除研究国外的文章4篇,筛选后剩余有效文献32篇。本文主要对这32篇文献进行分析讨论。
3国内生态旅游研究的内容分类
笔者对得到的32篇有效文献按研究内容进行分类,统计出对生态旅游的基础性研究、发展研究、相关评价体系研究三个方面的比例,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目前国内对生态旅游发展方面研究最多,其次是基础性研究,而对生态旅游相关评价体系的研究却很少。
3.1生态旅游基础性研究
生态旅游基础性研究主要指对生态旅游的概念、内涵、特征、学科融合等方面的研究和探讨。对生态旅游概念的界定上至今还没有达成共识,致使生态问题的研究出现“宽”“泛”“乱”“浅”的局面。2007年,吴楚材、吴章文等估计国内学者提出的概念也有近100种。[1]但至今还没有令大多数人信服的统一的定义,这些概念的表述或层次不同,或出发点不同,或范围不同,或陈述的角度不同,或要达到的目标不同。业界基本认为生态旅游是以吸收自然和文化知识为取向,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确保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将生态环境保护与公众教育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的旅游活动。同时,有学者提出“对生态旅游的严格定义需要使用一些可测量的参数去界定什么是生态旅游。”
3.2生态旅游发展研究
生态旅游发展研究主要是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经营管理、现今的开发模式、面临的问题以及基于生态旅游原理各个领域的发展现状、生态旅游景区环境承载力等。目前来看,生态旅游已经发展到“瓶颈”境地。2005年,李天元认为,所谓生态旅游市场其实只是整体旅游市场当中的一个亚类或细分市场。[2]对于如何估价我国旅游业生态旅游市场的现状和潜力(包括入境生态旅游市场和国内生态旅游市场),到目前为止,似乎尚未见到这方面的统计和调研。例如,2004年,杨桂华认为,在生态旅游者与旅游目的地的责任关系上,将生态旅游者与生态旅游目的地置于同一协调的系统,构建生态旅游的双向责任模式。[3]
3.3生态旅游相关评价体系研究
生态旅游相关评价体系研究包含生态旅游区分区评价、环境质量评价、环境承载力评价、开发潜力评价、评价因素等,目前的研究不成体系、不够完善、不够科学或者建立的标准体系无法实际开展。2006年,刘静艳以生态系统平衡理论为基础,建立和分析生态旅游系统共生界面的结构关系和行为模式,揭示各利益相关者矛盾运动和利益冲突的焦点,在游戏规则框架下规范各参与主体的角色扮演行为是非常必要的。2007年,徐红罡、杨彦锋认为,标准的权威性极端重要,现有的生态旅游认证项目在我国的实施普遍面临旅游消费市场认知度不高和权威性不足的问题。现今,澳大利亚生态旅游协会制定的《国际生态旅游标准》,其中的生态旅游认证体系已在世界局部地域采纳。
4现有研究的不足
4.1研究广泛,内容失衡
从检索到的文献去分析,无论从研究内容还是研究的数量来看,学术界和业界对生态旅游的关注越来越大,尤其是在2000年以后研究的文献成果数量大增,研究的内容也涉及到生态旅游的各个方面,如生态旅游的概念、内涵、生态旅游资源的归类评价、生态旅游的开发经营、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建立、对生态旅游环境教育的阐述过多,而对其他基础性、专业性的问题,如生态旅游环境教育的理论基础、认证指标体系、生态资源等级评估等鲜有研究几乎处于空白状态。2002年,赵新民认为目前就是对生态旅游认识不清、不深。具体讲,什么旅游产品是属于生态旅游的范围?哪些资源现在可以开发,哪些资源目前还不宜开发?对能够开发的资源,应开发到什么程度等等。对这些问题未能澄清,导致了我们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过度开发生态旅游资源,对生态环境造成了较大的破坏。
4.2研究方法,定性偏多
从筛选得到的文献来看,专家学者对生态旅游的研究偏向定性研究,通过定量的研究少之又少。定性描述占76%,数理统计占18%,采用模型构造和3S(RS、GPS、GIS)技术的仅占6%。如2004年全华分析出,生态旅游发展过程方面,研究方法会定性研究-定位研究-实验研究-定量研究-定性定量相结合的历史过程。
4.3指标体系,建立困难
认证标准是生态旅游认证项目的灵魂,目前流行的认证标准主要有两大类,即基于表现的标准和基于过程的标准。由于制定这两类标准时所采用的形式不同,从而导致了两种标准评估模式在成本、效果以及标识授予方面的差异。对此,无论是业界还是学术界一直是存在争议的。如,2007年徐红罡指出,需要发挥对我国的生态旅游发展引导与规范的功能,这决定了不能盲目采用舶来发达国家的标准。只有将环境作为生态旅游的研究对象,将环境资源作为生态旅游开发的主要内容,从旅游动机、旅游目的、旅游市场出发进行研究,才能将生态旅游落到实处,才能在市场上具有可操作性,也才能使生态旅游真正实现可持续的目标。
5未来发展趋势
综上所述,未来生态旅游的发展仍旧是业界和学术界关注的要点。目前,我国国内生态旅游发展与国外相比较为落后,也没有生态旅游示范点和能实际操作的认证体系。所以,对生态旅游定义、认证体系、生态旅游资源等级分类标准、生态伦理教育等方面的研究应该是今后生态旅游发展的主攻方向。
参考文献
[1]吴楚材,吴章文,郑群明,等.生态旅游概念的研究[J].旅游学刊,2007,1(22):6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