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作文网

非指导性教学理论(收集2篇)

时间: 2024-07-01 栏目:办公范文

非指导性教学理论范文篇1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非理性因素;途径

一、非理性因素的内涵及在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活动是十分复杂的,在认识活动中起主要作用的是理性因素,因为人是有理性的社会存在物。但是这不意味着否认人的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或者认为非理性因素在人的认识过程中只起着干扰和破坏的作用。人是认识的主体,具有认知能力,并且是有情感和意志的,因此是知、情、意的统一体。

(一)非理性因素的内涵

什么是非理性因素呢?非理性因素是指认识活动中非逻辑的思维形式和思维能力。它表现为直觉、灵感、想象、联想、情感等。这些具体的非逻辑思维形式既不是完全的抽象,也不是纯粹的形象,而是二者的结合。通俗的讲,非理性因素就是有别于理性思维的精神因素,如上述提到的情感和意志等。

在运用非理性因素时候要特别注意与西方哲学思潮中的非理性主义相区别,非理性主义走向了极端,崇尚情感、意志、本能,宣扬神秘主义,信仰主义和直觉主义。它往往将理性同直观、直觉、本能等对立起来,否定或限制理性在认识中的作用。如信仰主义者的非理性主义宣扬盲目的信仰;叔本华宣扬无意识的意志;尼采宣扬“权力意志”论;柏格森宣扬直觉;存在主义宣扬“存在先于本质”等等。

(二)非理性因素在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的现实意义

非理性因素对人的认识活动的发生与停止、对人的认识能力的发挥与抑制起着重要的控制和调节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动力作用。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而实践对认识发生作用,还得通过情感、意志这些非理性因素。第二,诱导作用。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会使人产生种种想象和幻想,而想象和幻想是科学创造中的极可贵的品质。第三,激发作用。在情感、意志等非理性因素的激发下会导致直觉和灵感,而直觉和灵感这种非逻辑力量可以弥补逻辑思维的不足,激发人的创造力,它是一种重要的认识能力。

在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堂上,发挥非理性因素的作用,就是激发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兴趣和热情,活跃课堂气氛,增加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实效,具有现实意义。

马克思指出,“人是一个有激情的存在物。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人的求知欲、兴趣、好奇心,都同人的情感有密切的联系。当人们的情感与其所从事的认识或实践活动发生共鸣时,认识或实践就会受到情感的激化,从而激发人的潜能,加速认识或实践的进程。因此,培养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兴趣,激发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情感,发挥非理性因素的作用,在马克思主义教育过程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它使人的情感和理论本身融合,达到人和物的统一,使得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人的情感相互促进,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有兴趣,产生感情,就会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同时又激发更加浓厚的兴趣,形成良性循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拥有浓厚的兴趣,就会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产生强大的动力。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可能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联想、想象等,使得抽象的理论和鲜活的现实相联系,这更加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的内化,激发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热情。总而言之,正确合理运用非理性因素,可以使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产生兴趣,产生感情,降低马克思主义的门槛,从而轻易迈人马克思主义的门槛。

二、当前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体是人,对象也是人,整个活动是人对人的思想进行正确引导的过程。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一种具有鲜明意识形态性和明确指向的活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活动应该包括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纯粹的知识层面主要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就是教育者传授给教育对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知识,使学生掌握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知识点,并作为常识烂熟于心,能够熟练灵活地运用;第二个层次就是思想层面了,要使得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深信不疑,并且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

(一)当前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知识层面,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知识掌握薄弱

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主要包括三大方面的内容: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二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三是科学社会主义原理。这是最基本的马克思主义常识,然而根据我们在某高校的随机调查,90%以上的学生都不能准确地说出这三方面的内容。77%的学生表示不愿意上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还有很大一部分的学生表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大量术语都只是听过,但根本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上课时大多数学生都“埋头苦干”,但他们都是于自己的事情,上课内容枯燥,有打瞌睡的,有其它书的,有玩手机的,还有学英语的等,总之认真听讲的学生不多。平时作业也都是从网上“剪刀加糨糊”,最后考试前,就是拿着教师划的重点夜以继日地背,而且完全是死记硬背,没有一点自己的思考,完全是“纯天然无污染”的书本知识。日常生活中,大多数学生也只是对一些大的框架有认识,但对概念表述不清,对原理认识含糊,离开书本就“一无是处”。

2.思想层面,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有待提高

当代大学生的思想主流是积极向上的,都属于“80后”,他们见证和经历了改革开放的发展,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充分体会到了祖国的伟大。他们热爱祖国,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具有较强的民族意识和责任感;政治立场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执政能力认同度高,政治态度积极,并逐步趋向成熟。但是由于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掌握不牢固,所以就不能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信念去分析和解决日常问题。再加上文化多样性、价值多元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目标的实现也产生了巨大冲击。

据教育部社科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的一项调查显示:对于“你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认识”的选择,27%的大学生选择“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各有优劣”;对“你是否看过马克思主义著作”,选择“不想看、没兴趣”的占33%;39.2%的认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逐步趋同”,22%的大学生表示对此“说不清”;14.2%的大学生不同意“社会主义终究可以战胜资本主义”,37.7%的同学对此“说不清”;27.9%的学生对“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表示“不同意”或“说不清”。由此可见,大学生的政治思想认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效果不佳的原因分析

在某高校的随机调查中表明:80%以上的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没有兴趣,其中72%以上的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太枯燥,有一半以上的学生是在考试的压力下才被迫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

外部原因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物质利益、就业方式日益多样化的不断发展,人们思想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明显增强,于是出现了文化多样性、价值观念的多样化,尤其是科技的发展,网络的普及,社会日益信息化,为各种思想的传播提供了媒介。这些都对马克思主义教育产生了巨大冲击。

内部原因也就是我们的调查所显示的,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没有兴趣,没有对马克思主义产生情感,非理性因素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博大精深,逻辑严谨的科学体系,形成于19世纪40年代,跨越了三个世纪,发展至今已经有150多年的历史,涵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部分内容。就其内容本身来说,理论有些抽象,不太容易被理解,所以学生也不容易自发地对马克思主义产生浓厚的兴趣,大部分学生是在教学考试的压力下极其被动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另外,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师也没有注意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和情感的激发,因此也没有发挥非理性因素的作用。众所周知,教师上课之前需要备课,一方面备教材,另一方面备学生。然而高校的老师却很少备课,他们对教材十分熟悉,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掌握得十分扎实,而且充满浓厚的兴趣,他们真正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的伟大。但是高校的教师却没有备学生,没有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大学生一般都是20岁左右,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丰富多彩的网络世界相对于抽象的马克思主义更加具有吸引力和竞争力。大学生从小到大一直被灌输马克思主义,难免会对其产生厌恶、反感,甚至抵触马克思主义。因此,学生根本就没有迈进马克思主义这个门槛里来。教师是身处于马克思主义的门槛内,越讲越有兴趣,学生则仍处于马克思主义的门槛外,越听越没有兴趣,就这样形成“马太效应”。

三、充分发挥非理性因素作用的途径

马克思主义教育过程包括三个大的要素:教育者即教师,教育对象即学生和教育的环境。为了培养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情感,那么就必须从教师和环境两个方面入手,最后还特别要注意非理性因素与西方思潮中的非理性主义相区别。

(一)增加教师的教育魅力,以情感人

教师在马克思主义教育过程中起着主导的地位,因此增强教师的魅力在教育的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教师的教育魅力是指在具备了思想政治教育要求的基本素质的基础上,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通过坚实的理论功底,完善的知识结构,娴熟的工作技能,优秀的品德风范所体现出来的内在吸引力。教师一方面要有内在的理论知识储备,另一方面要有外在的真情实感。理论来源于实践,又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科学的理论又对实践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它一旦被人们所掌握就会变成改造世界的巨大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马克思主义理论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成为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它对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具有指导作用。中国共产党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改造日中国,创建新中国,赢得了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那么作为党领导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只有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才能坚持正确的方向并取得丰硕成果。为了使学生掌握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师自己先做好知识储备,以身作则。

在马克思主义教育过程中,教师自己首先要充满真情实感。要想学生爱上马克思主义,就必须使学生爱上教师自己。事实也证明,许多已经对马克思主义感兴趣的学生也是因为教师的魅力,影响了学生,吸引了学生。首先要有真情,包括对马克思主义的真正信仰,对祖国和人民的真正热爱,对学生的真心关怀和爱护。其次,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有感情。教学主要是说理,教师的语言应该准确、客观性的表述比较多,同时要用感情语言弥补客观性的不足。生动活泼的语言会使抽象的理论变得精彩。再次,对学生要热情。教师真正关心和爱护学生,平易近人、耐心细致地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并乐于帮助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教师和学生心灵上的贴近和沟通、情感上的相互交流和激荡,有利于形成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进而转化为学习积极性,进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必须建立民主、平等、和谐、合作、相互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的课堂气氛。”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对学生来讲,最好的教师,是在教学活动中忘记自己是老师,把学生视为自己朋友的那种老师。”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激发学生兴趣,还要注意教学方法,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实践锻炼教学法和多媒体教学法等。

非指导性教学理论范文篇2

笔者相信,那些周六周末席地而坐在各个新华书店的学生,绝不是带着家长、教师的任务才去静心阅读的,他们大多是被自己选中的书所吸引,时光悄然而逝,但他们却依然沉醉其中。于是,在我的阅读指导课或晨读午读时间,我不再限制书目、内容,只要是适合学生的,无论是文学方面的,还是科技、自然、军事、体育……都可以拿出来自由翻看。那种追求与教学、试题直接挂起钩来的“必读书目”,常常欲速不达,我怕稍不留心就带着这读书的功利性,玷污这份纯洁的阅读氛围。看着学生们津津有味地翻读,小脸满是迫不及待,此刻是“我想读”“我要读”。

我的好书推介课,往往是交给学生们来互相推销自己认为最值得看的读物。当他们陈述得头头是道时,我知道他们肯定在课前准备了不少时间;当他们居然也把我推荐的课文拓展阅读的篇目饶有兴趣地再次推介时,我知道他们绝不是跟风附和,而是确有所得。更有趣的是,我有意无意地在书架前驻足翻看的某本书、跟某个学生谈及某位作家的作品,立马会成为他们关注的对象。我不知道这是不是“润物细无声”的无痕推介。

看到一些学生专注于画面多、文字少的图书,我也会搬出科学家的理论来说教一通:那些只有画面,文字极少的图书,就如电视、网络文化,图、文、音、像,太直接了,天长日久,你就只会接受,不会思考。这么一番郑重其事,他们还真的很少去碰这类书籍了。

我用我法

课堂阅读教学教给大家阅读的方式太多太多了,读书作批注、精彩细节描写学技巧、好词好句记心里……可事实上,当我们沉醉于书中扣人心弦的情节中,或者享受着满心的愉快时,谁还能顾得上像搞诗词研究那样密密麻麻地写满页眉页脚字里行间!顺读便于把握整体情节,选读可以由此及彼读好相关联的书,略读可以在有限时间内多读书,精读可以深入理解直至融会贯通,默读便于思考,诵读以利于记忆,复读温故知新抄读便于查阅,但这是人们从阅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学生是鲜活的生命体,他们有着与众不同的生活积累、高低不等的智力背景,他们有自己喜欢的读书方法,就如高尔基童年烛下夜读时的如饥似渴。当学生们走进阅读时,我们还有必要去把他重新拉出来,郑重地跟他说“你刚才该乘车抵达而不是步行进去”吗?

“非指导”理论认为,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比教学技能更重要,我们不能直接教授他人,我们只能使他人的学习更易展开。教师应把学生的情感和问题放在教学过程的中心地位,自己的发言要有所节制,还学生自由的阅读时空,让学生觉得阅读是他们自己的事,更有利于他们的自我体验和创造,从而在选择阅读中学会选择,在阅读实践中学会阅读。

因而,不管是在我的阅读指导课、读后叙述课还是交流评论课上,我不再纸上谈兵似的大谈阅读术语,我询问最多的就是:“你读这本书怎么这么快(或细)呢?”“你对这本书印象能这么深刻,一定有绝招吧?可不可以跟大家分享?”“你对主人公的评价太到位了!你是怎么读出来的?”学生的回答总是那么实在,偶尔我只需稍加补充或者有条理地复述一遍,其内容便深入人心了。

我坐我想

在我的课上,学生姿势是放松的,笔者认为传统的“三个一”很不适合轻松的阅读气氛。著名学者、作家张中行先生说,他看任何书都不是正襟危坐、企图有所发现,而全都是躺在床上翻阅,无论是消遣娱乐的杂志,还是专业的论文著作。他认为,有了身心的彻底放松,无拘无束,对所读之物也就可以取舍有度,细加品味,反复咀嚼了。我喜欢从健康角度提出的读书新要求———“头正、身泰、足安”,这份从身体开始的放松,会让他们乐对阅读而经久不疲。

“人们是抱着维持自己的构造或是强化自己的构造有所侧重地学习的。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应该有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应该自己独立地去尝试和探索。”“非指导”理论强调“真切学习”,当学习者有需要,教师能移情学生、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时,就会让学习过程达到最佳效果。因为“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他们具有内在的潜能,也能够自动发挥自己的潜能”。这就如同把羊儿放到鲜嫩肥美的青草边,让羊儿自己去享用,它们渐渐就会长得健康壮实。

但是,在小学阶段,如果教师真这样无所作为地出现在课外阅读课上,只会延长学生读书收益的周期,也许真如鲁迅说的那样先像牛一样吃进去,之后自会反刍。可是,我们为什么不让学生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经常“跳一跳”,适当提前一些摘到阅读的甜美果实呢?怀着对“非指导”理论的一丝疑惑,我尝试着在尊重学生的同时,认真做一个与之同行在阅读之路上的良师益友,这对学生快乐阅读的影响力定会胜言教。而且,跟他们一起读,一起聊,一起辩,一起争,既符合“非指导”理论提出的“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向导和顾问的角色”,也如一位领航人让他们少走弯路,使其领悟更深,避免在茫茫书海中“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或者走马观花,不甚了了,失去享有文本蕴含的丰富资源的机会。

(一)做促进者,当好向导

在阅读交流课上,我做得最多的是通过询问“作者是谁?是哪国人?”引导学生关注作者,懂得读书其实是和作者交流;表达“书中有哪些人物?你最喜欢谁?说出你的理由”,帮助梳理出文章中的主要人物和特点;征询“书中最让你难忘的是什么?答案可以是高兴的、悲伤的、痛快的、遗憾的、好玩的……”在完成对整篇的把握后,把散落在心中的信息重新进行排列组合。

(二)当领航人,学习语言

完成对背景、对文本整体的认识之后,我尝试着带领学生们在阅读中学习语言,运用语言。这跟平时的课内阅读不同。学习课文,我们会探讨“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妙在哪里,“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中为什么用“冒”而不用“长、探、钻、露、伸……”,但课外阅读不需要。我们学校杨老师带学生读《生命生命》的对话给我启示:师:夜晚,我在灯下写稿子,一只飞蛾在我头顶上飞来飞去,骚扰着我。“骚扰”,理解吗?生:打扰,扰乱。师:谁打扰谁?生:作者在写稿子,飞蛾不断打扰作者。师:作者感到这只飞蛾非常的———生:(自由接上)烦人,讨厌。师:生活中,有什么骚扰到你了吗?生:我的弟弟很调皮,经常在我做作业的时候偷偷骚扰我。师:这真是个调皮蛋呢,这样的‘骚扰’让你———生:感到又可爱又可恨。

生:晚上走路的时候,迎面驶来的汽车射出的光芒非常耀眼,骚扰着我的视线。师:这是很恼火而又无奈的事情,大家只能眯起来躲让了。将品味语言的任务放到具体的语境中,并联系生活实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这才让我们的阅读教学更有价值。当学生在演讲、习作甚至与人交流时,不时用上自己读到的东西,或者对原来文本作变通运用,这就是把书读到了心里。当学生通过读书从原先的郁郁不快变得既愉快又有自己思想时,这是他们在“更高尚的人的对话”中获得了对生命的感悟。

(三)立足顾问,检验信息

信息能力包括信息识别、信息筛选、信息储存与信息提取应用能力。在当今信息化社会里,个人面对大量的信息,且需能进行正确的判断、整理、处理,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因此,在课外阅读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提高信息素养是一个核心课题。阅读课上,我会做一名合格的顾问,从各方面去检验学生读过书后获得的信息情况。

很多情况下,学生之间会产生激烈的辩论,在互相肯定、否定或者补充中让信息更加完善。少了对教师“标准答案”的依赖,少了来自教师的一家之言,多了辩论的体验,多了教师的赏识,“开卷有益”不再是空话。这不禁让我想起春节期间儿子对各种汽车关注的事。当迎面驶来轿车时,儿子就会脱口而出它的标志及名称、国家及性能,价格和品位,同行中其不太见面的表哥亦是如遇知己,一路畅谈,直听得我们瞠目结舌,由衷赞叹。我想,这可能就是他的兴趣阅读所致吧!孔夫子说得好“: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桑代克(Thorndike)的迷笼实验说的是:猫被关进迷笼后,开始是不断地尝试,费尽周折才冲出笼外。但反复多次后,猫从被关进笼内到打开开关、冲出笼外所用的时间越来越少。其实,我们学生最初的课外阅读也一样,起先,他们阅读的效果和表达的能力不如教师,但这毕竟来自他们真实的自己。慢慢地,当学生们尝试多了,教师引导于“愤诽”,通过“尝试”“引导”的不断反复,自我阅读能力定会不断提高。

    【办公范文】栏目
  • 上一篇: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收集5篇)
  • 下一篇:未来个人职业规划(收集9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