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作文网

放射医学(收集2篇)

时间: 2024-07-01 栏目:办公范文

放射医学范文篇1

【关键词】核医学;放射性废物;分类;处理

核医学是一门研究核素和核射线在医学上应用的学科,其主要任务是用核技术诊断、治疗疾病和研究疾病。在内容上分为实验核医学和临床核医学两大部分。实验核医学是应用核素及其核射线进行生物医学的基础理论研究,探索生物现象的本质和物质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而临床核医学是包括诊断核医学和治疗核医学,是利用核素及其标记化合物诊断和治疗疾病的临床医学学科。诊断核医学由以放射性核素显像及脏器功能测定为主的体内诊断法和体外放射分析为主的体外诊断法组成。治疗核医学是通过高度选择性聚集在病变部位的放射性核素及其标记物所放射出的射程很短的核射线,对病变进行内照射治疗[1]。综上所述,核医学的各项检查跟放射性核素及其标记化合物紧密相关,放射性核素经过一定时间的衰变,将产生一定的放射性废物,如何采用合理而有效的措施处理好放射性废物是保护环境的重要保障。

核医学工作中,放射性废物主要是固体废物、废液和气载废物,应该根据废物的性质、形状、体积以及核素的半衰期、类型、比活度等选择相应的处理办法,始之不至于造成环境污染和在相应的工作场所造成不必要的电离辐射。固体放射性废物如做P32皮肤病放射性核素治疗的试纸、喝吸碘药物及碘治疗药物的器皿、做核医学显像时淋洗出来放射性药物的小分装瓶及注射器等,均放于有外防护层和电离辐射标记的污物桶内,周围加有屏蔽,远离工作人员作业和经常走动的地方,在污物桶的显著位置标上核素种类、废物类型、比活度范围、存放日期。

核医学放射性废物包括短半衰期核素废物和长半衰期核素废物两种,短半衰期废物主要采用放置衰变法处理,即将放射性固体废物比活度降低到7.4×104以下后或存放大约10个半衰期后,即可按一般废物处理[2]。长半衰期核素废物可采用缩小体积,主要用焚烧法和埋存法处理,集中封存或按当地规定送交指定地点或部门统一处理。焚烧法是将可燃烧的放射性废物充分燃烧,燃烧应在特质焚烧炉中进行,周围有足够的隔离区,烟囱应足够高,并有滤过装置,以防止污染环境。产生的放射性气体如量小则直接排入大气,量大用冷凝法或吸附剂捕集。埋存法是将不可燃烧的放射性固体废物及可燃烧的固体废物燃烧后的残渣埋在地下,选择远离市区没有居民活动的地方,不能靠近水源、不易受风雨袭击扩散的地方。

核医学放射性废液一般有两类,一类是水溶液或与水可以相互溶解的有机溶液,其处理方法基本与固体废物相同,即短半衰期的核素主要以放置为主,长半衰期核素以焚烧和埋存为主,不可排入下水道以免造成污染。而另一类是不能与水混匀的有机溶液,排放入下水道为主要处理途径,但排出水中放射性浓度不超过1×104Bq/L。废水处理主要有稀释法、放置法和浓集法。稀释法适用于量不多且浓度不高的放射性废液,放射性废液用大量水稀释,再排入本单位下水道。放置法适用于短半衰期核素,浓集法是采用沉淀、蒸馏或离子交换等措施,将大部分本身不具放射性的溶剂与其中所含的放射性物质分开,使溶剂排入下水道,浓集的放射性再作其他处理[3]。

对注射或服用放射性药物的患者应有专门的厕所,对患者的排泄物实施统一收集管理,放置约10个半衰期后排入下水道,如池内沉渣不易处理,可进行酸化,便于排入下水道。碘131治疗患者的排泄物处理,必须同时加入NAOH或10%KI溶液,然后密闭存放待处理。

放射性气载废物对低密度的放射性气体或气溶胶,可通过实验室内的通风橱排气烟囱(高度应在周围50m以内建筑物的3m以上)排入大气,利用大气使其稀释和扩散。

参考文献

[1]李亚明.核医学教程.第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1-2.

放射医学范文篇2

一、放射医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医学

放射医学应该包括的基本内容较多。各方面材料应该统筹安排。相互衔接。使之成为统一的整体,其主要内容有。

(一)放射物理与辐射剂量学基础包括原子结构与核反应,放射性核素的衰变种类和规律,电离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辐射剂量学的基本物理和单位,外照射剂量学和内照射计量计算,射线探测。

(二)放射化学基础包括放射化学实验基础及应用,核燃料化学,天然放射性核素化学,人工放射性核素化学。

(三)放射损伤基础包括电离辐射生物学作用的基本规律,电离辐射生物学作用的机理,电离辐射对物质代谢的影响,电离辐射对机体各系统的影响,电离辐射传染和免疫的影响。

(四)放射毒理学包括放射性核素在体内的代谢规律,放射性核素内照射的损伤与反应,放射性核素中毒的急救与措施。核燃料毒理学,裂变产物毒理学。常用放射性核素毒理学。

(五)放射卫生防护包括作用于人体的放射源,从事封闭源工作的防护,从事开放源的防护,消除放射性污染和处理。放射性监测和保健措施,放射性核寨和放射在国民经济和医学应用中的防护,厂矿生产中放射粉尘和防护。放射卫生防护标准。

(六)放射损伤临床包括急性放射病,核爆炸复合伤,慢性放射病,皮肤放射损伤,电离辐射对机体作用的远期后果。

二、影视在放射医学研究中的作用和地位

目前我国的电视机的绝对数量已居世界首位,看电视也成为我国广大民众最广泛最直接的新闻载体,在科学研究事业中更需要影视技术来反映科学研究工作过程、实验变化情况,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它显示的主要特点。

(一)由于电离辐射的不可见性和危害的严重性,就需要一种声、情、景并存的传播方式,而影视无疑是这方面最好的工具。为此。我们为放射医学安全知识普及拍摄了大量的记录片、纪实片。如:《放射源的自白》、《广东天然高本底辐射调查》、《急性放射病》、《内蒙白云稀土铁矿调查》和《医用×射线诊断设备质量保证与控制》等等。我们不断运用影视技术为放射医学研究。放射防护管理,放射法规宣传,放射事故调查,放射科技专业知识宣传教育服务。

(二)影视传播的及时性

影视传播的时效性非常强,不论事件是刚刚发生的还是正在发生的,都可以在电视等影视媒体上出现。摄录以后。经过简单的制作就可以播出,周期极短,可以做到“随时”拍摄。随着直播技术和互联网络技术的发展,影视节目可以做到实时转播。大大地缩短了现场与观众的距离,有利于传播的时效性和先入为主的传播规律发生作用。

(三)影视传播科研专题报道的重点性

影视传播放射医学科研报道是通过多角度、多侧面集中反映一个主题的影视片。是放射医学知识传播的重要手段。放射医学影视片一般要经历以放射医学题材为内容的专题片的拍摄、编辑制作阶段。影视片栏目的合作、研究和完成放射医学影视片的播放、宣传、发行三个阶段。

(四)影视片在互联网上的传播是放射医学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充分利用互联网络,使用VOD影视点播系统,制作上载放射医学影视片及科研资料片80余部。以点对点的形式播出,科研人员随时需要观看。随时点播。快结、方便,收到很好效果。

(五)随着核能事业的高速发展,放射医学将跨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而影视技术作-为一种现代化的信息传播手段,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也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其作用和地位将会进一步提高。如何更好的以影视技术为手段为新的放射医学研究作贡献将是我们应该注意和研究的新课题。

三、影视技术在放射医学研究中主要应用

根据放射医学研究工作的需要,充分利用现代影视的制作技术,在研究课题的进程中拍摄编制了几十部影视片,现就不同领域从多个研究项目中,以代表性的选择几部介绍如F:

(一)“放射源的自白”电视片,它是一部科研、宣传教育、认识使用封闭放射源的资料片。因为封闭放射源在工业、农业、医疗卫生方面已广泛的应用。如工业探伤、地质勘探、石油探井、食品保鲜及医学诊断治疗都成为不可缺少的工具。而且使用的大小源型,品种很多。使用过程和方法又非常复杂,很容易发生意外事故,为了保护居民健康和工作人员的安全,组织编制了安全使用和防护措施及意外事故的正确处理方法。及科普宣传教育。这对正确使用保管封闭放射源保护人们的身体健康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为此,该录片于1992年获得全国第二届卫生电影电视“白鹤杯”二等奖。

(二)影视片“白云鄂博稀土铁矿调查”

我国是个稀土大国,产量居世界第一,但稀土元素与放射性钍共生。它对人体是否会造成危害和如何预防是个极待研究解决的问题,包钢白云稀土铁矿是世界最大的稀土矿之一,从上世纪70年代我们就派出专门研究小组到该地区进行深入的研究,经过近30余年艰苦奋斗,使研究工作有了重大进展,对进行放射性研究保护人体健康,有了一套较完整可靠的措施。为此,该研究课题获得国家2004年科学技术二等奖。在现场调查工作过程中进行了较完整的拍摄和录象。编制成电视片“白云稀土铁矿调查”对推广防护措施,保护人体健康及今后进一步研究和认识是很有价值的资料片。

(三)影视片“天然放射性高本底地区的研究”

由于核能事业的迅速发展和核技术的广泛应用。出现了一个重要的课题:即大量人群经常接触比一般本底稍高的小剂量电离辐射,会不会产生有害影响。为了阐明这个问题,国内外进行了大量的实验性研究和人群调查,其中对世代居住在高本底地区居民健康状况调查,尤受人们的重视。

自1972年起。在广东阳江天然放射性高本底地区开展了环境辐射剂量与居民健康状况的调查。工作在广东三个县阳江、恩平、台山进行,就调查现象与研究工作进行情况。获得的主要结果拍摄制作成科研录象片进行了分析研究。

高本底地区调查是一项调查地区广泛、持续时间较长、多种专业协作的课题。

高本底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1)辐射测量与剂量(2)居民健康检查与调查(3)高本底对照地区对比条件的研究等等。影视片“广东高本底地区的研究”无论在辐射防护的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有着重要意义。此项科研项目获2006年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

(四)“警钟长鸣”是一部因丢失一颗小型放射源被人拣带回家中,造成家庭人员引起急性放射病的电视片,影视片描述了放射源丢失的过程及对病人诊断治疗的方法。介绍了放射源从丢失到找回入库的全过程。该片给人深刻的经验教训。影视片“警钟长鸣”它对如何保管放射源,丢失后如何寻找放射源,受害人的发病特点,及临床诊断、救治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它对今后辐射源的防护、损伤诊断、治疗及剂量学等方面的研究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五)应用X射线诊断设备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的影视片

X线包括X线机和CT机等,在医疗卫生行业广泛应用。受照人群很大。为了达到×线的诊断和治疗目的。降低受检者和工作人员的受照剂量按照国际标准我们开展了医用×线诊断质量保障的研究,使我国放射技术从“经验型”走向“科学型”的大迈进。经过研究,改善了操作方法,降低了受检者和工作人员的受照剂量,保证了×线机良好运行,为临床提供了最佳的诊断信息。完成录制“应用×射线诊断设备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影视片,它对推广应用培训及进一步改进×射线诊断设备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

(六)吸附型水采样器的研制和使用影视片

在环境放射性监测中,水源监测时,需要采集大量的水,工作非常费时费力,为此。科研人员经过反复多次实验,终于成功研制出了吸附型水采样器,它的特点是采集的水量大。时间快。科研人员用它完成了我国江、河、湖、海的大面积水取样和监测,促进了我国环境水源的放射监测工作。

    【办公范文】栏目
  • 上一篇:《傲慢与偏见》读书笔记感想与领会(收集2篇)
  • 下一篇:高中综合素质自我评价(收集2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