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作文网

校区安全预案(收集3篇)

时间: 2024-07-03 栏目:办公范文

校区安全预案范文篇1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做好中小学(含幼儿园等基础教育机构)安全工作的要求,全面加强中小学安全工作制度化建设,不断提高学校减灾和学生避灾自救能力,最大限度地保障师生的生命安全和学校的财产安全,现将《浙江省中小学幼儿园校园治安管理办法》等6个制度印发给你们,并提出如下要求,请一并贯彻实施。

一、进一步提高对学校安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学校安全工作事关学生的生命安全,关系到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幸福,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各地、各校要从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本着对人民利益高度负责的精神,全面加强学校安全工作,健全制度,明确责任,增加投入,加强教育,完善措施和设施,严格检查监督,切实推进“平安校园”建设,确保师生安全。

二、制订并完善校园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各地教育局要指导所属学校根据《浙江省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浙江省高校及中小学校园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等,结合校园所属周边环境、灾害发生规律和学生特点,因地制宜、因校制宜,抓紧制订和完善安全应急预案,做到一校一预案。对各校的预案,教育局要给予审核、备案。同时,要加强对预案的动态管理,不断增强预案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着力提高学校应急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三、建立定期分析和隐患排查制度。安全工作重在防范。要十分重视前期的排查、分析工作,防患于未然。各地教育局和各类学校都要建立每年不少于两次的安全定期检查制度,建立隐患档案,并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及时予以排除。加强信息报送工作,建立经常性安全统计制度。省每年在春秋两季对校园安全工作进行抽查,并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分析研究。

校区安全预案范文篇2

一、关于校园文化活动的分类

根据学生文化活动类型、参加人数和活动场所的不同,我校学生集体活动分为A、B、C、D等四类。具体分类见下表:

A类

B类

C类

D类

参加人数

校园内活动

讲座、报告会、会议

超过1500人

1000-1500人

500-1000人

500人以下

文体活动及其他

超过1000人

500-1000人

300-500人

300人以下

本地区校园外活动

讲座、报告会、会议

超过500人

300-500人

100-300人

100人以下

郊游、参观、教学实习、社会实践

超过300人

100-300人

100人以下的

文体活动及

其他

超过400人

200-400人

100-200人

100人以下

非本地区活动

会议、参观、教学实习、社会实践、旅游及其他

超过100人

100人以下

二、关于学生文化活动的审批

学生各项文化活动实行申请审批制度。一般程序为学生班级向学院提出申请,由学院报学校学生工作部或相关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具体审批程序参照学校有关规定严格执行。主办单位或相关部门认为有必要的,也可至少提前1天通知校保卫部门,以便安全保卫部门提前安排保卫人员负责安全及保卫工作。

三、关于学生文化活动的审批事项

在各项学生活动的计划中,必须包括安全方面的相关内容,明确安全责任人员,落实安全责任,对于在校园外组织的活动,还要由活动主办单位或部门做好处理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审批时,学生工作部主要审批活动是否必要和可行,安全保卫部主要审批活动计划中的活动场所是否能容纳拟参加活动的人数,特殊的安全要求是否能够达到,安全措施是否到位,应急预案是否周全,安全责任是否明确。

四、关于校园内学生集体活动的安全保障

(一)对于校园内的主要学生活动场所(含西7广场、七彩石广场、学术报告厅、露天电影院、各多功能厅等),需由安全保卫部和各相关管理部门合理确定各场所的最大容纳人数,完善各场馆内外的平面图、路牌、路线指示标识等,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同时制定处理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并明确预案各环节的责任人,在活动的举办期间安排专门的保卫人员全程负责安全保障工作。

(二)安全保卫部门要定期对保卫人员和学生工作人员进行安全培训,组织应急预案的现场演练。安全保卫人员和活动组织人员要熟悉活动场地的周边环境、紧急疏散路线和突发事件的处理预案,共同维持好现场秩序,做好处理突发事件的各项准备,一旦发生特殊情况,负责做好疏散引导工作。

(三)对于已经批准的活动中,有特殊安全要求的,安全保卫部和各园区要积极做好特殊安全的保障工作。在园区内举办的大型活动涉及到灯光照明(露天电影院、阶梯教室等)的,由主办单位或部门至少提前1天通知后勤部门或相关部门处,由后勤部门或相关部门派人在活动举办之前检查设备,以确保活动的安全进行;在活动举办期间要派人值班,做好应急工作。

(四)学生集体活动需要使用校园内活动场所的,由校团委或学生工作部门通知活动场所管理部门,管理部门应提前做好场馆及设施的安全维护工作。

五、关于校园外学生文化活动的安全保障

(一)在本地区校园外组织的各项学生活动,组织者必须事先察看活动场所、周边环境、疏散路线,做到心中有数,对于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的,不得组织学生参加;A类、B类和C类学生活动,必须由老师带队,必要时,须由安全保卫人员陪同。

(二)在非本地区组织的各项活动,组织者必须在出发前对所有参加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在到达目的地后,要带领所有人员对住宿房间、活动主要场所等的周边环境、安全出口、紧急疏散路线等进行详细了解,并在接待单位的协助下,制定相应的具体应急预案。

六、关于学生文化活动的安全责任

要本着“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落实安全责任。活动的主办单位或部门是第一责任部门,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活动的具体组织者、学生工作部门、安全保卫部门等均对安全负有重要责任。一旦发生安全事故,要根据情节严重程度和学校的有关规章制度,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给予严肃处理。对于不按规定程序申报,或申报未经批准而举行学生集体活动并发生安全事故的,要从重从严处理。情节特别严重的,还要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七、突发事件的逐层报告制度

校区安全预案范文篇3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区关于安全生产决策部署,着眼创建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加强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以及企业主体责任落实等重点工作,推动各级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压紧压实安全生产责任,深入排查安全风险隐患,扎实推进问题整改,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通过开展教育培训、隐患曝光、问题整改、经验推广、案例警示、监督举报、知识普及等既有声势又有实效的宣传教育活动,普及安全知识、弘扬安全文化。集中开展既有声势又有实效的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师生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质,促进安全生产水平提升和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为确保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高质量建设“首善之区、幸福鼓楼”营造稳定的安全生产环境。

二、活动主题消除事故隐患,筑牢安全防线。

三、活动时间2023年6月1日至6月30日。

四、组织领导

区教育局设立“鼓楼区教育系统安全生产月活动领导小组”,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办公室、中教科、小教科、幼教科、职社科、后勤管理中心、安全科等有关职能科室负责人为成员。办公室设在安全科,负责具体指导、协调各学校(幼儿园)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各学校幼儿园都要成立相应活动组织机构,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五、活动安排

(一)开展“安全宣传咨询日”线下线上活动。6月16日是全国安全宣传咨询日,全区各学校要积极响应,在校内设立宣传咨询日会场,悬挂以“安全生产月”为主题的宣传横幅标语,适当邀请学生家长参加,在校园醒目位置设置以“防溺水、防踩踏、防雷电、防火、防震、防食物中毒、交通安全”等为主要内容的安全教育专栏,集中开展安全宣传教育活动,通过设置咨询台、发放宣传品、展览展示、有奖问答、体验性活动等方式组织丰富多彩的线下活动,同时充分利用电子屏、板报、校园网以及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各类新媒体平台开展一系列线上联动活动,制作播放各类安全公益片,将安全生产知识、理念、思路、措施和行为规范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向广大师生和家长进行传播,增强活动的趣味性、互动性和吸引力,营造浓厚社会氛围。

(二)组织校园安全警示教育活动。各校要深刻吸取今年以来全国各地发生的涉校涉生重特大事故教训,认真梳理典型安全事故案例,结合本地(校)安全形势,围绕校园安全工作重点、热点、难点,突出危化品、交通、溺水、消防、食品卫生、校车、门卫管理等重点,开展警示教育专题培训,组织集中观看警示教育片、警示教育展,参观安全科普体验场馆和警示教育基地,召开主题班队会组织学生对典型校园安全事故案例进行剖析、反思,深刻吸取教训,还可采取安全宣誓、签名和安全知识专题讲座等形式,丰富活动内容,推动校园安全责任落实,切实增强广大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遵章守纪的自觉性。

(三)落实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各校要严格落实《鼓楼区教育局深入开展全区学校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有关要求,持续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按照“全覆盖、零容忍”的要求,深入开展覆盖实验室及危化品安全、消防安全、治安防控、校车及交通安全、食品安全、传染病和疾病防控、建筑与施工安全、实习实训安全、维护稳定措施、及安全教育进行全面排查,并重点检查学校安全责任机制落实情况、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和运行情况、设施设备运行维护情况、安全知识和操作规范培训情况、应急预案建立情况等方面,确保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不留盲区。对发现的隐患和问题逐项登记造册,建立整改责任清单,落实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时限,对重大隐患逐一挂牌,定期复查,加强跟踪督办,确保按期完成治理,切实建立起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长效机制。

(四)抓实学校安全应急预案演练。各学校要坚持贴近实战、注重实效原则,结合本校安全风险实际,根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以及《中小学幼儿园应急疏散演练指南》等文件要求,积极组织师生进行逃生演练及突发事件紧急疏散等应急演练,不断增强应急意识,掌握处置要点,提高科学施救和事故灾难应急救援能力。要将演练活动与加强师生的安全知识教育和应急救援培训相结合,增强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师生防灾、避灾、逃生和自救、互救能力。要切实提高预案的严谨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通过演练活动进一步完善优化应急预案,提高学校师生应急处置能力。

(五)组织季节性安全检查。当前已进入夏季,各校要结合夏季高温、汛期等季节特点,及时安全预警信息和安全提示,做好安全防范和风险管控。夏季进入用电高峰期,各学校要对空调、电风扇等电器和线路进行拉网式排查,避免因电路老化、短路、超负荷以及突然用电集聚等问题造成学校安全事故发生。同时,伴随期末临近,各类考试相对集中,要结合“安全生产月”活动,在高考、中考前组织对全区所有考点学校进行一次全面检查,重点检查门卫安全保卫、校舍设施、消防、食品、交通、防汛及安全应急预案等,发现隐患立即整改,防止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本学期各类考试组织平稳顺利。

(六)开展典型宣传活动。各校要深入发掘、宣传奋战在安全管理一线有代表性、有影响力的最美人物、先进典型,充分展示良好的职业形象和精神风貌,努力凝聚安全发展的正能量,进一步激发全区教育系统广大安全管理人员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

六、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安全生产月”活动作为一项全国性的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对于深入学习贯彻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精神,宣传党和国家关于安全生产的重大决策部署和相关法律法规,普及安全知识,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质、营造安全氛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学校要予以重视,根据实际制订工作方案,广泛宣传,全面发动,积极参与,明确活动内容,及早部署,精心组织开展各种教育活动。

    【办公范文】栏目
  • 上一篇:高校学生学年自我鉴定(收集2篇)
  • 下一篇:幼儿园防拐安全预案(收集3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