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商业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商业经营管理实践活动中,经过商业部门主动倡导和精心培育并为全体商业员工所认同和遵守,具有商业行业特色的价值观念、商业精神、道德规范、行为准则、传统习俗,以及蕴含于商业形象、商业制度、商业环境之中的某些文化现象的总和。面对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和激烈的商场竞争,中国商业必须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借鉴西方商业文化模式并结合我国商业实情,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商业文化。为此,必须把握以下基本架构和操作要义:
一、构筑商业文化的灵魂——精神文化
商业精神文化是在商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受一定社会文化背景、意识形态影响而形成的一种精神成果和文化观念,它包括商业哲学、商业价值观、商业精神和商业伦理等内容,是商业意识形态的总和。其中,商业哲学是商业经营成功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商业全部行为的指导思想,其根本问题涉及商业中人与物、人与经济规律的关系问题;商业价值观是商业成员所拥有的共同信念与判断是非标准,以及调节行为和人际关系的导向系统;商业精神是在长期经营发展过程中通过商业全体员工积极倡导和自觉实践而形成的理想信念与目标追求的一种团体精神;商业伦理则是商业中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来维持,以善恶评价为标准的商业伦理原则、商业道德规范和商业活动的总和。商业精神文化既是商业文化的内核和灵魂,也是中国商业文化建设的基石。
培育商业精神文化,构筑商业文化的灵魂。首先,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商业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中国商业文化建设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根据商业固有的性质和要求,来塑造符合中国实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商业文化。因而,商业精神文化要坚持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树立忠于职守、诚实守信、艰苦奋斗、勇于奉献、团结协作、讲求商业道德、为消费者服务等商业理念和商业道德。其次,要积极培育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所具备的新观念,即公平的竞争观、优化的经营观、全心的服务观、拓展的市场观、开发的人才观、严明的法纪观、创新的管理观等。再次,要以商业发展目标和商业经营根本点为契机,不断提炼商业经营宗旨、经营战略、经营理念、经营信条、经营方针等商业精神文化。此外,通过内化商业价值观,提高商业员工的思想境界。当前要特别加强商业行业的思想工作,对全体员工进行商业文化教育,自觉地将个人的目标纳入商业目标的轨道,实现个体价值观向商业价值观的内化,引导员工调整视角,转换观念,振奋精神,迎接新挑战,开拓新局面。
二、强健商业文化的骨骼——制度文化
商业制度文化是在长期的商业经营管理实践中产生的一种制度特征和文化现象,它既是为了保证实现商业目标而形成的一种管理形式和方法的载体,又是在商业精神文化指导下而形成的一种制度和规则。商业制度文化不同于一般商业制度,商业制度是一种为了维持商业秩序而人为强制制定的程序化、标准化的行为模式和运行方式;而商业制度文化则强调在商业经营活动中应建立一种全体员工能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制度机制。商业制度文化是商业精神文化与商业物质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其中主要包括商业财产制度文化、商业组织制度文化、商业人事制度文化、商业财会制度文化等,它是商业文化在商业经营活动中秩序方面的具体体现。商业制度文化既是商业文化的骨骼与标志,也是中国商业文化建设的组织制度保证。
制定商业制度文化,强健商业文化的骨骼。首先,要树立科学的商业制度理念。树立科学的商业制度理念必须遵循“以人为本”,充分贯彻商业精神文化价值,辩证处理商业制度文化建设中激励性因素与管束性因素的原则。其次,从全面修订现行的商业管理制度入手,采用民主程序来制定商业制度,制度要体现员工权利与义务、企业利益与社会责任相统一,并具有系统性、统一性和可操作性。再次,要注重制度执行中文化因素的引导与教育。制度一旦制定后,必须在商业精神文化价值观指导下进行自觉意识教育,注重奖惩过程中的文化引导和商业制度执行中的各种辅助因素的作用。此外,要认真进行商业制度的文化评价。一方面要分析商业制度是否保证了商业经营活动的有效进行和商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另一方面,还要分析商业制度产生的文化效果,即是否达到了商业精神文化价值的导向功能、对全体员工的激励与约束作用,以及对广大消费者的辐射作用。
三、充实商业文化的血肉——营销文化
商业营销文化是指在执行一系列商业营销活动及策略基础上而形成的具有商业自身独特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一种文化现象,它是一种高起点、智力型的竞争手段,服务服从于商业文化的价值目标,并渗透于供、产、销整个营销过程的各个环节。当前,CS(CustomerSatisfaction的缩写)战略作为全球工商界流行的一种新型的商业营销文化,正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CS战略,即“使顾客满意的战略”,是指商场为了使顾客能满意其产品或服务,综合、客观地测定顾客的满意程度,并根据调查分析的结果,使商场系统、全面地改善商品、服务及商业文化的一种商业营销文化。商业营销文化既是商业文化的血肉与实体,也是中国商业文化建设的关键。
完善商业营销文化,充实商业文化的血肉。首先,要确立“使顾客满意”商业营销文化的指导理念。商业整个营销活动要以“使顾客满意”为指针,要从顾客的角度,用顾客的观点来分析消费者的需求,通过提高顾客满意度来建立顾客的信任和忠诚度,并将其视为商业最重要的无形资产,以此来增强商业组织的凝聚力和竞争力。其次,要将商业营销文化理念外化为商业营销行为。也就是说,“使顾客满意”的商业营销文化理念,只有外化为“使顾客满意”的商业营销行为时,其商业营销文化价值及其对商业成功的作用才能充分显示出来。此外,“使顾客满意”的商业营销行为还必须从个别倡导者的商业营销行为变为整个商业行业全体员工的共同行为,从一时一事的具体行为升华为一种持久、非情景的行为方式和整个商业行业的行为规范与行为模式,这样才符合商业营销文化的内涵与实质。在全球商业文化建设不断深入发展的21世纪,中国不少优秀商业企业家已经把目光投向CS这张现代商业营销文化战略的新王牌,可以预料,一场前所未有的CS管理革命将可能在中国爆发。
四、塑造商业文化的表层——形象文化
商业形象文化是指社会公众对商业的风貌、行为和各种活动文化所给予的整体评价与一般认定。商业形象文化主要包括商品形象、服务形象、员工形象、营销形象、公关形象、信誉形象等要素。塑造商业形象文化,就是运用各种有效方法将商业形象的要素传达给关系者,使其对商业主体产生认同与好感。当今世界,商场间的竞争已从局部的商品竞争、价格竞争、营销竞争等发展到整体性的商业形象的竞争。现代中国商业必须在商业标识、名称、品牌等方面,按照商业形象文化传播等规划,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商业识别系统。这不仅符合国际市场发展的趋势,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作为塑造现代商业形象最流行的技法——CIS(CorporateIdentity的缩写)战略,它强调通过企业识别系统的运作,把商业各种信息传达给商业周围的关系者,从全方位来完善商业形象。商业形象文化既是商业文化的表层和风貌,也是中国商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和有效方法。
塑造商业形象文化,美化商业形象的表层。首先,整合商业理念识别系统。商业理念识别系统是指商业价值观、商业精神、商业使命、商业信条、商业品格、商业行为准则、座右铭、商业发展目标等精神方面的认知和识别。要通过确立商业品牌目标,设计商业共同愿景,开发商业价值理念,以整合商业理念识别系统。其次,完善商业行为识别系统。商业行为识别系统是指在商业理念识别系统指导下商业全体员工的行为准则与状态表现,其中包括内部员工的行为活动和外部的行为活动。要通过规范商业制度行为的目标,制定商业行为规范的基本构件,遵循制度行为规范的基本原则,以完善商业行为识别系统。最后,运用视觉识别系统,创设商业形象文化。视觉识别系统是指为了实现商业形象视觉而设计的统一性和标准化的符号,它是商业形象的静态表现,也是具体化视觉化的传达形式。商业视觉识别系统的内容一般包括两大部分,即基本要素和应用要素。基本要素包括商业企业名称、标准字、标准色和商业造型等;应用要素即将基本要素应用于商业日常用具之中。在商业视觉识别系统中,要根据人对客体直观形象符号的刺激感应规律,对商业自身形象进行个性化塑造,以突出自己的特色,从而展现世界一流商业的品牌形象。
参考文献:
【关键词】独立董事制度商业银行传统文化
2006年底,我国金融市场全面对外开放,国外银行蜂拥而入,截至2006年12月底,在中国注册的外资独资和合资法人银行业机构已达14家,下设19家分支行及附属机构。在上海、深圳、北京、广州、天津、厦门等地均建立了营业机构,并加快了进军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步伐。外资银行的进入无疑对我国现行的金融体制产生了重大冲击,加快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问题迫在眉睫。银行的监管是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问题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完善银行监管是我国商业银行结构治理的重中之重。然而,生搬硬套的将独立董事制度引入监管体系,不仅与监事会制度存在冲突,而且在我国的传统文化的影响下,独立董事制度的很多特性并不能显现出来,其监管作用很难得到发挥。
一、引言
国际成熟的资本市场对独立董事(IndependentDirector)概念界定为不在上市公司任职且与公司没有任何股权关系的人士。
独立董事的概念和制度主要来源于英美法国家,该制度也为西方国家的公司治理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独立董事的产生与公司治理结构不断完善有很大的关系。美国公司采取的是单层董事会公司治理结构,在该模式中,股东大会直接委托董事会行使对公司的管理权,董事会聘任经理层对公司进行经营。这就使得少数大股东有机会操纵董事会为己谋利,损害了公司和其他股东的利益。独立董事引入董事会,从制度上改变了经理人员和董事会监督失控的局面,独立董事的监督和平衡作用得到了普遍的认可。因此,在很多国家的董事会中都设立了独立董事。根据经合组织(OECD)《1999年世界主要企业统计指标的国际比较》报告的调查,各国独立董事占董事会成员的比例为,美国为62%,英国为34%,法国为29%。在美国大型公开上市公司的董事会中,独立董事所占比例很高,并有进一步提高的趋势。可见,独立董事制度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组织方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993年,青岛啤酒H股在香港上市的时候首次引入独立董事制度。依照我国目前的有关法律,独立董事是指“不在公司提任除董事以外的其他职务,并与其所受聘的上市公司及其主要股东不存在可能妨碍其进行独立客观判断的关系的董事”。
二、独立董事制度产生的文化背景
任何一种制度的产生都与其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有关,独立董事制度更是为了弥补公司治理结构的不足之处而产生。
1、独立董事制度产生于一个复杂的移民构成体――美国。而这些人普遍人为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承担风险才能创造美好的生活,他们具有高度的冒险精神。因而,个人主义、英雄主义、理性主义成为美国文化的重要内容。从而形成了美国公司股权的高度分散化,以及完善的法律制度保护下的个人创新和个人的直接投资,这使得美国企业与企业或人与人之间的纠葛都会诉诸于法律。
2、独立董事制度效用的发挥受西方文化影响。美国文化是西方文化的代表,美国著名的政治学家、“文明冲突论”的发明者塞缪尔・亨廷顿教授就明确指出:“……西方的观念从根本上是和其他文明的观念不同的。西方的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宪法主义、人权、平等、自由、法治、民主制、自由市场、政教分离等观念在诸如伊斯兰、儒教、日本、印度、佛教或东正教文化中没有多少反响。”由此形成了美国人公私分明、坚持社会公平等价值观,这也为独立董事保持在公司中的独立性提供了重要的文化背景,使大多数的独立董事敢于履行职责去维护公平和正义,而较少的顾忌其他方面的影响。
3、独立董事制度成长于市场完善,信用管理体系健全的美国。美国是发达国家的领头羊,各类市场体系较为完善,而且形成了独立、公正、市场化运作的征信服务企业主体。资本市场、商业市场上的任何一家企业和消费者个人真实的资信背景调查报告可以快速取得,这使企业和消费者已经形成自觉培养和维护自己良好信用的习惯。在这样一个国家里,个人良好的表现可以极大地提高他们的信用和声望,相反,声誉一旦受损就会直接影响个人未来职业生涯的发展。因此,为独立董事在公司中发挥其监督作用提供了主要动力。
在这一独特的社会文化体系下,法律制度健全,征信服务快捷、方便、准确,人口自觉性较高等因素,为独立董事制度在企业内部有效发挥作用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真正起到了监督约束企业经理人、董事会及其他高级管理人员的作用。
三、商业银行独立董事制度的引入
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治理结构采用的是日本公司治理模式,即董事会和监事会并列制。但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因为董事长有绝对的权力,监事会往往有“隶属”于董事会的迹象,看董事会的“眼色”行事,这就使我国商业银行内部的监督作用明显的弱化了。于是,企业家和学者们提出在我国商业银行引入独立董事制度来改变这种无人监管的现象。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上市公司的引入已经产生了很大的作用,但是独立董事制度是否能在我国商业银行被“移植”成功,不仅要看是否有其存在的完善的法律制度,还要看我国的传统文化是否能够接受并容纳它。
1、我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的“关系”文化。中华的传统文化是几千年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以儒家文化为主,道家文化为辅的文化。中国社会自古就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赖和相互合作,《吕氏春秋(恃君)》中说“凡人之性,爪牙不足自守,肌肤不足以抗寒暑,筋骨不足从利避害,勇敢不足以却猛禁悍。然而犹裁万物,制禽兽,伏狡虫,寒暑燥湿不能害,不唯先有其备,而以群聚邪。群之可聚也,相与利之也。”“关系”二字便构成了中国的社会秩序,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网相互交叉构成了和谐的社会秩序。而“关系”包括了:亲人关系、朋友关系、情侣关系、同事关系、邻里关系等等。
费孝通教授在《乡土中国》(1947年)中对传统中国社会中的社会结构和人际关系作了理论上的概括,提出了著名的“差序格局”的概念。“在差序格局中,社会关系是逐渐从一个一个人退出去的,是私人联系的增加,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成的网络。”而这一社会关系的网络是以亲属关系――血缘、姻缘、亲缘所构成的关系为基础而形成的。在亲情的基础之上,“为朋友两肋插刀”,“远亲不如近邻”……友情、邻里感情等也在中国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这就使得人们在日常的活动中很注重这种感情的建立和延展。
在中国社会,这些情感因素强烈地影响着我们在社会活动中的行为,我们并不能以很独立的个体身份做出决定、行使权力,往往是某一“关系”的特定环节。我们得扩张自己的人情网络,谋求个人更好的前途、顾及家族和朋友的生活状态。
而所谓的人情,在《礼记》中说:“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非学而能。”人情是一种个人可以支配的社会文化资源,可以用来馈赠对方给自己带来某种报酬或者能避开某些不好的惩罚。在“人情”相互交易的过程中,就构建了一个人的社会关系。在中国社会中,个人的社会关系是决定个人社会地位的重要因素之一。
2、商业银行独立董事与我国传统文化的矛盾。以国家控股形式存在的我国商业银行,因其在公司治理结构中所有者的缺位,激励机制的不健全,使得经营者和员工在谋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影响了商业银行长远的发展以及损害了商业银行的整体利益。而这些情况的存在是因为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制度和我国相关法律的不完善。因此,为了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中的监督机制,人们有意效仿国外商业银行,欲引入独立董事制度来改变无监督或弱监督现象。但是,从独立董事制度产生的文化背景来分析,独立董事制度与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存在的强烈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子不能共存。
中国传统文化对我国企业的经营和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在人员的录用、业务经营范围以及客户的选择等各个方面带有强烈的“关系”文化的影子,在我国商业银行内部表现的尤为突出。
(1)我国商业银行的门槛在“关系”面前矮了一截,如何聘用“独立”的独立董事?有一句话说“没有关系就进不了银行”,可见在众多的公司企业中,商业银行的进入门槛是很高的。如果内部有熟人或者有一定的社会关系,那么进银行工作就会相对比较容易。我国商业银行引入独立董事制度后独立董事的任用会不会也会存在这种现象呢?在强烈的中国传统“关系”文化的影响下,“肥水不流外人田”,主管者会不会为了卖人情或者为了好管理而选择熟人去担任独立董事一职呢?所以,在我国商业银行引入独立董事制度之前应该充分考虑如何保证任聘完全“独立”的独立董事监管和斧正银行的经营者和员工。
(2)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关系”割据,各个不同利益团体鼎立,独立董事如何“独立”?在中国的传统文化的大环境中,人们认为有了足够大的属于自己的关系网才会安全,才是一种身份的象征,所以这种关系网会在竞争中逐渐扩大。在商业银行内部,这种关系网现象表现的也很明显,中立的员工很少,他们要不属于这个小群体,要不属于那个小群体。独立董事进入商业银行后,也不排除被拉拢而成为某一群体的一员,为这个群体办事,独立董事的独立性不能被保证了。
(3)我国商业银行监事会的存在,独立董事的权力如何保障?我国商业银行现在采用的是监事会监督机制,如果引入独立董事制度,先不论人员的冗余,就其职责的分配和监督的高效性也值得再商议。中国人讲究“以和为贵”,两种具有同等效用的制度并行存在,会引起商业银行内部人员之间的矛盾。商业银行引入独立董事制度后,最好在同一目标下,设计独立董事与监事会的职权范围,各行其责、有所分工、相互监督,利用传统的“关系”文化,使商业银行内部的关系网之间能团结在一起,创建有自己特色的公司组织文化。
四、结论
中国文化沉积的太深,给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中带来了很大的障碍,照搬别人的制度必定会给改革带来很多的曲折。因此,不能盲目的引进独立董事制度,而应该在现有的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更加注重公司治理结构方面的制度创新。
【参考文献】
[1]孟建国:我国独立董事制度与监事会制度职能关系刍议[J].前沿,2004(1).
[2]甘功仁:关于引入独立董事制度的思考[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2(7).
[3]中国证监会: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N].中国证券报,2001-8-22.
关键词: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内涵;构成;本质特征
中图分类号:F83033文献标识码:B
近年来,我国大多数商业银行都十分重视提升核心竞争力,纷纷提出了战略转型的要求,但对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的内涵、维度构成、本质特征等方面的研究触及不深。虽然国内外学界和实务界都非常关注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发展战略与战略管理问题,但到目前为止极少有研究者系统地研究有关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的一系列问题。本文试图通过系统阐释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的内涵、维度构成和本质特征,以增进理论研究者和实务工作者对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深刻内涵的全面理解,为进一步理解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相关问题提供新视角,也为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做一些铺垫。
一、国内外文献综述
“战略竞争力(StrategicCompetitiveness)”正式出现于迈克尔A.希特(MichaelA.Hitt)撰写的《美国公司在全球市场中的战略竞争力》(TheStrategicCompetitivenessofU.SFirmsintheGlobalMarketplace),1997年MichaelA.Hitt&R.DuaneIreland、RobertE.Hoskisson合著出版的《战略管理:竞争力与全球化》(StrategicManagement:CompetitivenessandGlobalization)提出了战略竞争力的定义:当一个公司成功地制定和执行了价值创造的战略时,它就能获得战略竞争力,并将获得战略竞争力作为战略管理过程的两大目标之一。何会文(2006)在《基于战略竞争力的服务补救管理体系》一书中,通过深入研究Hitt等学者提出的“战略管理过程”后认为具有战略竞争力的企业,即是在财务、顾客、内部经营过程、学习和成长等四个方面表现出色的企业;战略竞争力是指企业在财务、顾客、内部经营过程、学习和成长等领域的出色表现,是企业成功制定与实施发展战略的结果,是企业未来业绩的资源与能力保证。
魏春旗、朱枫(2005)将战略竞争力概括为:企业的高层决策者根据企业的特点和对内外环境的分析,确定企业的总体目标和发展方向,制定和实施企业发展总体谋划的能力。战略竞争力是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战略管理是提升战略竞争力的关键,包括银行总体战略和产品组合、竞争战略、技术创新,以及企业文化、企业形象和人力、财务等战略,基本涵盖了银行生产和发展的全过程。他们在研究过程中没有对战略竞争力的内涵,及其相关理论作较为系统的阐释,只是简单介绍了战略管理原理和工具,在分析我国商业银行发展战略后,提出了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战略举措。
综上所述,对战略竞争力核心内涵等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并不多见,多数学者和管理界人士只是提一些概念性的东西,而对战略竞争力的内涵及其本质特征研究为数甚少;特别是对于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的一系列维度问题研究得更是不深不透,因此有必要进一步系统地进行理论阐释与分析论证。
二、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的内涵
本文认为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是一种系统能力,是商业银行在市场竞争环境中相对于竞争对手所表现出来的,极不容易被模仿替代和复制的,由核心竞争力、基础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等多种能力凝结而成的,能够产生强大竞争能力并创造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战略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集合体,是商业银行综合实力和市场价值的集中体现。由此可见,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本质上是由核心竞争力、基础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三个部分组成的竞争能力体系,形成三个圆环。
(一)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处于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模型的内环,是战略竞争力的重要源泉,决定着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和成长能力,主要包括战略管理、文化管理、风险管控、金融创新、价值创造等核心能力。
1.战略管理能力。战略管理是商业银行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基业常青的重要手段。它是商业银行根据其内外部环境变化制定战略、实施战略,并依据执行结果的评价和反馈来调整、制定新战略的动态过程,分为战略制定、战略实施和战略控制三个阶段。商业银行的战略管理能力也就体现在这三个方面,这种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商业银行未来生存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强弱。
2.文化管理能力。文化管理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理念,是以文化竞争力作为核心竞争力的系统的组织管理方式。对商业银行来说,文化管理就是让广大员工共同参与到银行管理中来,使全行上下对商业银行的使命、愿景和核心价值观达成共识,并通过相应的行为准则,贯穿于银行战略、公司治理、人力资源、金融创新等各方面,从而系统地解决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问题。
3.风险管控能力。所谓商业银行风险管控是指商业银行通过风险识别、评估、分析、预测和处理等方法,预防、回避、分散或转移经营管理中的各种风险,减少或避免经济损失,确保银行资金安全,从而实现风险最小化、收益最大化的行为过程,这就要求商业银行必须把风险管控能力作为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中之重来抓。
4.金融创新能力。金融创新涵盖了商业银行体制、技术、管理、文化、服务创新等内容,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创新过程。随着金融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在相当程度上表现为金融创新能力,这种创新能力的高低将成为衡量商业银行市场影响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标准。金融创新能力不仅是商业银行实现有效发展、资产质量提升和利润持续增长的先决条件,而且也是商业银行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驱动。
5.价值创造能力。商业银行价值是银行资本与劳动融合、创新过程中而产生的价值,以债务资本价值和权益资本价值为主,可以用会计账面价值、内在价值、市场价值和经济增加值(EconomicValueAdded,EVA)来度量。所谓EVA,其原型就是西方经济学中经济利润(EconomicProfit),是商业银行税后净营业利润扣除资本成本(包括债务和权益成本)后的剩余资本收益,它要求银行资本获得的收益必须能抵补投资者承担的风险。商业银行价值创造能力,也就是商业银行创造EVA的各种能力与潜力的总和。这种价值创造能力反映了商业银行资本的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也反映出经营管理者为投资者增值的能力,是商业银行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二)基础竞争力
基础竞争力处于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模型的中环,是战略竞争力的重要基础,影响着商业银行的基本运行和持续发展能力,主要包括公司治理、人力资源管理、服务营销等基础能力。
1.公司治理能力。商业银行具有不同于一般企业的高杠杆、高风险、负外部性和行业管制与监管等特征,由此决定了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也正是这种特殊性决定了公司治理能力在商业银行长期发展战略中的基础地位。公司治理能力是指商业银行体现在公司治理结构、治理机制等方面的管理能力,良好的公司治理能力是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的基础和前提,对于商业银行提升战略竞争力具有决定性作用。
2.人力资源管理能力。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是商业银行根据其发展战略,有计划、有组织、有重点地对人力资源进行开发与管理,以满足银行当前乃至未来发展需要,确保战略目标实现与成员发展最大化的过程,包括人力资源规划与岗位设计、选聘与培训管理、劳动关系管理、薪酬管理、绩效管理等内容。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能力,实质就是融人力资源占有能力、开发能力、配置能力与激活能力为一体的综合能力。商业银行应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高度重视人才的“激活”状态,充分发掘人才的潜力,切实从研究和满足人才需求入手,进一步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能,从而为提升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夯实基础。
3.服务营销能力。服务营销能力也就是商业银行管理其营销职能及金融服务的基础性能力,主要涉及营销战略的决策与实施、市场研究与细分市场、营销渠道建设、客户关系管理及顾客服务等方面的能力。这种基础能力不仅是提升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的重要砝码,也是商业银行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制胜的法宝。服务营销能力的大小决定和影响着商业银行是否可持续成长与长远发展,只有将“客户满意与客户忠诚”的服务营销理念内化为银行员工的实际行动,才能真正提升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从而奠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三)环境竞争力
环境竞争力处于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模型的外环,是战略竞争力的重要依托,对于商业银行造就可持续竞争优势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包括政府管理、经济基础、金融发展与国际化程度等外在能力。商业银行环境竞争力是指构成和影响商业银行竞争力外部环境因素的综合,是商业银行长期积累而形成并长期发生作用的、能够产生竞争优势的外在能力。影响和制约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外部环境因素可以归纳为政府管理、经济基础、金融发展与国际化程度等,这些因素是否有利于商业银行环境竞争力的提升,也会直接影响和制约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的提升。
三、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的维度构成
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的内涵告诉人们,它由制度、技术、管理和文化维度构成,这四个维度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共融于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之中(如图二所示)。其中文化、制度维度是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的重要部分,文化、制度维度是技术、管理维度的原动力。文化、制度维度的创新推动着技术、管理维度的创新,如果商业银行没有一个优秀的企业文化、先进的制度,技术、管理创新就会失去文化、体制机制上的重要支撑,而且文化维度的创新还统领着制度、技术、管理维度的创新,是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提升的重中之重。
(一)制度维度:银行制度规范
商业银行制度规范是指商业银行为有效实现目标,制定的一系列显性规则、合法程序和标准体系等,并用以约束追求主体福利和效用最大化的银行活动及其成员的行为规范(诺斯,1994),主要包括银行产权制度、管理制度、技术与业务规范以及银行成员的个人行为规范。商业银行制度规范、特别是产权制度和管理制度,直接决定着商业银行的经营行为、管理效率和战略竞争力。因此,制度维度是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形成的基础和前提,也是战略竞争力的动力激励之源,如果银行制度提供的是低动力激励①,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就难以建立。
(二)技术维度――知识、技能与技术系统
对于商业银行来说,技术维度既包含银行所有员工的知识与技能(含服务),同时也包含由广大员工运用其知识与技能所创造的技术系统,比如金融技术②、服务体系等。显然,技术维度的竞争力不仅在人们的大脑中积累起来,而且也在技术系统中积淀下来。在银行产品、银行服务中蕴藏的银行员工的知识和技能,以及镶嵌在技术系统中的知识和技能,是跟战略竞争力最紧密相联的维度。因为银行员工长期积累的知识和技能,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得以完善、充实、更新,并且有机地镶嵌于商业银行的技术系统――软件、硬件和工作程序中,从而构成商业银行的技术维度。又由于银行内外部的协同、互补和乘数效应,商业银行所拥有的技术维度会远远大于银行员工个体知识、技能的总和。所以,技术维度是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必不可少的部分。
(三)管理维度:组织管理系统
商业银行管理维度主要是涉及组织管理系统的相关维度,组织管理系统由组织构架、控制系统、绩效管理系统、薪酬管理系统、培训教育系统等构成,组织管理系统具有持续不断地引导和管理商业银行知识和技能的功能,同时还具有协调配置、整合、引进和吸收外部知识与技能的功能。组织管理系统中的绩效、薪酬管理等激励系统,形成了商业银行知识和技能交流积累、流动和创新的有效渠道,使得组织管理系统对提升战略竞争力呈现出巨大的支撑作用。事实上,战略竞争力是以核心价值观、制度规范、知识和技能以及资源等诸多形式,存在于人、组织、环境、资产、产品和服务等不同的载体之中,又以出类拔萃的知识、技能和技术系统的形态表现出来,通过绩效管理、激励约束、教育培训、提升系统和程序等管理维度来进行商业银行的资源积累和优化配置,以促进商业银行获取长期可持续竞争优势,实现商业银行的可持续成长。
(四)文化维度: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学和文化学的边缘学科,涉及到使命、愿景、核心价值观、理念、惯例、习俗、道德伦理、社会责任及传统文化等,企业文化已经成为商业银行生存与发展的核心力量,是商业银行竞争力的核心支撑(刘光明,2007)。文化维度实质上就是企业文化的范畴,文化维度是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的核心维度。企业文化以隐性准则的效能,决定着商业银行对知识和能力类别、形式的取舍,对管理模式甚至是不同制度规范的选择等,哪一类知识和能力将受到支持、接纳或提倡,都是商业银行价值取向的结果。由于企业文化包括商业银行使命、愿景、经营理念、行为仪式、价值标准、感情信仰等――它们与不同的知识和能力相关。在特定环境条件下产生的企业文化就是商业银行的价值观,商业银行的价值观扮演的就是知识筛选、能力控制的角色。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对不同的知识进行筛选、鼓励、控制,同时,对商业银行各种能力进行整合,最终形成战略竞争力。
一般来说,商业银行的知识和技能存在着三种不同的状态,即员工个人层面的知识和技能,镶嵌在技术系统中的知识和技能,融合在管理阶层观念、行为及组织的流程和惯例之中的知识和技能。但是,无论哪种状态的知识和技能,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它们都非常依赖于商业银行的核心价值观。价值观体现了一系列相关的假设,价值取向引导着商业银行的经营决策,制约着银行员工的行为。价值观以及由此产生的文化惯例和标准等,确保了银行能够发现其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并把它们积累起来。因此,文化维度和制度、技术与管理维度相互作用,将形成自我强化和提升的良性循环,从而铸就强大的战略竞争力。
四、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的本质特征
结合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的内涵和维度构成,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除了具备核心竞争力的异质性、价值性、稀缺性、难以模仿性、不可替代性、不可交易性等突出特征,以及商业银行竞争力的特殊性外,至少还具有以下五个本质特征:
1.战略性。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的“战略性”,主要体现在制造商业银行竞争中的取舍效应,也就是选择何者可为、何者不可为的问题。如果商业银行没有取舍效应,那么根本就不需要发展战略,也就更不需要谈及战略竞争力。商业银行作为特殊的金融企业,强调战略竞争力,本质上讲就是要关注两点:一是商业银行如何去竞争以在市场上获取竞争优势;二是商业银行如何在市场上创造出一种可持续的竞争优势,使之不仅独特有价值,而且难以被模仿复制或替代。这就要求商业银行对未来一个时期经营管理与发展所要达到的目标以及为实现这一目标,积极做出应有的战略规划与决策,同时加强战略管理,实际上也充分体现出战略竞争力鲜明的战略性特征。
2.可持续性。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的“可持续性”,实质上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核心业务领域的可持续发展,以此确保商业银行具备持续不断提供金融服务的能力;二是促进商业银行周边产业链和社区的可持续发展,以确保其经营管理能够对社会产生持续的正面影响,从而提升商业银行的环境竞争力。
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强调的是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活动中必须进行战略性整合,不仅将视野从优先考虑利益最大化延伸至社会和环境可持续性,而且还把对生态影响、社会公正和经济公平的考虑纳入商业银行发展战略的基本范畴,把可持续发展目标与最大限度地提高股东及相关利益者价值与客户满意度摆在同等位置。因此,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可持续性是其最本质的特征。
3.系统性。从系统论的角度看,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不仅自身构成是一个多维度的系统,而且还包含若干个子系统。系统性强调的是战略竞争力各要素之间的协调与配合,追求系统整体功能的最优化和持久性。它既要求商业银行特别注重其核心竞争力的打造、基础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的提升,更强调决策层和银行家的全局意识、系统战略思维。如果一家商业银行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就是要持续不断地适应环境的变化来进行持续变革与持续创新,形成商业银行的战略竞争力,发挥其协同效应与系统作用,从而促进商业银行可持续成长。
4.资产专有性。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是由多种能力体系构成的集合体,由于各个能力体系的结构不同,商业银行的资产存量在现有领域就会形成沉没成本,使得商业银行对战略竞争力的投资成为不可还原性投资。因此,战略竞争力也可以看成是商业银行的一种专用性资产,具有资产专有性特征。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的专有性还表现在长期积累的自然属性上,因为战略竞争力具有历史依存性,是需要银行长时间积累、学习而形成的。竞争对手模仿一套环环相扣的能力体系,远比仿制某一特定的营销方案、一项制造技术或者一个特色产品要难得多,这就使得竞争对手处于时间劣势,自然形成进入的资产壁垒而无法参与竞争,从而保护了商业银行垄断利润的获得,同时也对商业银行自身构成一种推出壁垒,使其本身的资产和能力在原有基础上持续提升。
5.知识性。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认为核心竞争力是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而核心竞争力又是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最核心的能力,可见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具有明显的知识性特征。从战略竞争力维度构成看,因为制度维度是银行家实施战略构想、完成资源配置、追求战略目标的一系列行为规则的公开性知识,技术维度是科学知识或其他知识在实践中的系统应用,是解决实际问题的相关知识与使用的知识工具的总和,也是商业银行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创造出来具有银行特殊性的知识,并与外部获取知识相结合的经营化了的知识体系。管理维度是关于协调、控制、整合银行内外部资源的知识,文化维度则可以被视为有关说明企业应该做什么,如何做的一种非公开的知识(休・考格特等,2000)。所以,商业银行战略竞争力具有难以仿制的知识性特征。
注释:
①新制度经济学把产权不清或不具有“排他性”的产权所产生的激励不足现象称之为“低动力激励”。
②金融技术是指那些被广泛应用于银行业,并使传统银行发展到电子银行的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信息技术的统称(温彬,2004)。
参考文献:
[1]MichaelA.Hitt,R.DuaneIreland,RobertE.Hoskisson.StrategicManagement:CompetitivenessandGlobalization[M].South-Western,apartofCengageLearning,2009.
[2]何会文.基于战略竞争力的服务补救管理体系[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92-93.
[3]魏春旗,朱枫.商业银行竞争力[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
[4]潘敏.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一个基于银行业特征的理论分析[J].金融研究,2006(3):37-46.
[5]葛兆强.企业文化与商业银行成长[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06(6):20-28.
[6]杨达远.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问题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47-58.
[7]朱明,周柏林.我国商业银行服务营销文化战略体系的构想[J].金融论坛,2009(9):52-57.
[8]容和平.基于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战略管理理[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7.
[9]陈育明,张珂.品牌驱动式银行管理――基于品牌价值和银行持续成长的战略选择[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10]张玉喜.商业银行价值管理研究[J].改革与战略,2007(7):55-58.
[11]廖岷.国际金融危机中银行公司治理的主要问题及启示[J].国际金融研究,2010(5):61-68.
[12]合杰,郭旭初,赵勇.现代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13]董国福.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及其途径[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2(28):30-32.
[14]施用海.关于环境竞争力问题的研究[J].和平与发展,1999(4):50-58.
[15]曾贤刚.如何提高我国企业的环境竞争力[J].生态经济,2004(S1):83-85.
[16]李正辉.金融竞争力研究综述与展望[J].经济学动态,2008(5):71-74.
[17]邹国庆,徐庆仑.核心能力的构成维度及其特性[J].中国工业经济,2005(5):96-103.
[18]道格拉斯.C.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和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