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作文网

区域社会研究(整理2篇)

时间: 2024-07-04 栏目:办公范文

区域社会研究范文篇1

[关键词]“环三”;社会矛盾;化解机制

“环三区域”发展是宁德社会大发展的战略。它的逐步实施、扎实推进必然带动宁德市城镇化的加速进行,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升级与农村社会结构的优化。在战略实施前期,先后已有造船,建材和物流等多种项目入住宁德农村。其中光宁德雷东村的落户项目就占地2000多亩,投资金额达到了十多个亿,产业呈现多元化格局,形成一个新兴的产业区。但宁德农村在这大发展中迎来机遇的同时,也产生了各种复杂的利益纠纷,使农村矛盾不断转化,呈现新的特点。

一、“环三”区域发展中农村矛盾转化及其特点

从宁德市雷东村及福安市江家渡调研情况上来看,随着“环三区域”基础设施的逐步推进和产业升级,当前农村主要矛盾逐渐从邻里纠纷、村务管理纠纷转向征地引发的各种纠纷上,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问题:

1、项目落实和基础设施建设占地,因补偿不到位或补偿数额难以达成一致,使村民与项目方产生尖锐的利益纠纷。2、失地村民的安置工作涉及的人员多、范围广,不能及时、周到的解决安置问题,在安置过程中难以避免的产生矛盾。3、施工过程中带来大量工业垃圾污染环境,影响村民的日常生活质量,引起村民抵制。4、“三竿两线”问题影响村民生产生活,导致村民不满。

以上原因引起了村民与基础设施项目、落户企业之间的冲突,导致时有发生。冲突的主要形式以村民群体上访及围堵工地阻止施工等非暴力的方式为主,如宁武项目江家渡路段因征地后安置地及青苗补偿费问题没有解决,施工受到村民阻扰。为避免冲突升级,多部机器停工长达9个月,使项目在江家渡村主线路基及福安互通区处于停工状态。再者,不少项目段经过地区,需迁坟墓和将原有道路改线导致当地村民的强烈抵触,导致工程的开展紧张困难。针对这种情况,相关项目部只有等到上级部门协调解决后方能继续施工。延误了整个区域规划的实施进度。而上级领导来视察项目时,也多次被村民围堵,要求解决补偿问题。

由此可见,“环三”区域建设的社会背景下,整个区域建设的前期规划的实施将使征地问题作为宁德农村在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存在,矛盾纠纷的特点越来越呈现为利益冲突的尖锐化、矛盾内容日渐复杂化和冲突形式的群体化。如何针对矛盾的新特点,及时对农村矛盾化解机制作出调整,使之适应新情况,发挥应有的职能是当前环三农村发展建设工作中的重要问题。

二、现有矛盾化解方式的不足

通过调查了解,宁德农村原先并没有系统、完善的矛盾化解机制。在发生矛盾时,主要由村委或村中的长辈依据社会传统道德和法律来进行调解、说服。而在征地过程中,这种方式已经无法适应新情况。

1、因为在“环三”基础设施征地中,在政府定位中,村委只是起到传达政策,协助实施征地的作用。面对利益冲突,村委无法对村民做出任何承诺,缺乏权威,不好做村民的动员工作。只能通过向上级部门反映,等候相关实施决定。村民的利益诉求不能及时回应和引导,致使一些应当解决的问题久拖不决,由小拖大、由易拖难。导致使村民对村委产生不满,自行绕过村委,以集体上访,围堵工地的形式来伸张自己的权利。使矛盾冲突无法及时得到缓解、遏制和解决。

2、保障机制不完善,补偿标准偏低。征地赔偿的数额无法满足村民日后生活、发展需要,使村民产生被剥夺感。在产业升级中,村委还能以公众利益和家乡的发展前景来说服村民。通过协调落户企业与村民之间的关系,并举办免费的劳动技能培训,使企业用工优先考虑本地村民的方式来保障村民的收入,使大部分村民愿意配合政府工作,并通过村中长辈来做少数不愿征地村民的思想工作,最终和谐地完成征地任务。但是这种方法依旧存在很大的隐患――虽然在大部分村落,合作医疗普及率已经高达95%,但村内并没有相关的养老机制,部分老年村民依赖原有产业养老,失去土地代表着失去原有的固定收入,必然会导致生活水平急剧下降,且日后生活无法得到有力、可靠的保障。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能彻底解决这个基本问题,必然会引起新一轮矛盾。

而在基础设施的占地建设中,当地村委没办法通过类似的方法来说服村民。也无力协调村民与项目方之间的矛盾,因为项目方只是依照上级的工程规划,按时施工,无法也无权对村委做出任何让步。在这种情况下,村民失地后,就失去家中主要的收入来源,只能被迫外出打工,使村民群体感到不满。只要有人带头,非常容易引起。

3、村民群体受教育的程度存在着严重的差异,思想上的认知也存在不同的片面性,总体受教育水平较低,难免对法律、政策的理解上有很大的不理解和缺陷,不懂怎么运用法律来维护自身的权利,只能采取群体对抗的方式来争取政府让步。而基层政府缺乏相应的矛盾处理机制,基层工作人员也不懂如何引导村民以合理合法的方式,走法定的程序伸张权利。导致村民的不满情绪无法因为利益诉求有渠道发出,并得到回应,从而及时得到疏导,及时避免的发生和扩大。

三、建议

按照‘环三区域’建设的整体规划,2009至2010年的起步阶段和2011年至2015年的加速开发阶段,不少农村地区都将迎来基础项目征地和产业升级的过程。针对这些新情况,加快完善农村矛盾化解机制,是保证“环三”建设、农村发展顺利进行,解决矛盾纠纷问题的重要保障。根据调查中发现的情况,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强化农村社会保障机制,尤其是农村养老保障机制,解决村民老年生活问题,免除村民被征地的后顾之忧。而且保障不应该只是保障生存,还要保障村民的发展。应在针对补偿偏低,无法满足村民日后生活发展需要的核心问题制定相应政策。提高补偿标准的同时,并根据各村实际情况,设立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帮助村民提高自身劳动能力和解决就业问题,让他们适应从农民到工人、市民的角色转变,为农村产业升级,经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同时强化法律导向,规范不同主体之间的相互活动行为,保证劳资(村民与项目方)双方利益不受侵害,为市场良好运作创造外部环境。

2、以项目为依托,围绕落户企业及项目特点积极发展第三产业链,推进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带动村内经济建设快速发展,以此提高村民收入,改善村民生活水平。

3、政府基层机构要明确自身定位,加强服务意识,在社会角色扮演上,不只是政策的执行者,更要成为资源的提供者、引导者。在化解矛盾纠纷时,应主动通过换位思考,分析矛盾的利害关系,利益得失。用事实说服,用数据证明,让村民群体相信政府是为他们着想,维护政府的公信力,使村民能够在村委的指导下,通过合理、合法、有效的渠道去争取自身的利益,避免矛盾的激化和升级。而对于部分村民不合理的要求应当及时表明态度,不予支持,并耐心说明理由,避免误会产生。

4、基层部门要提高认识、科学预测,防止矛盾纠纷升级或者导致新矛盾的产生。化解矛盾纠纷应当提前预测矛盾的发展方向和可能出现的新情况,让自己处于主动地位,果断决策,发现问题可以提前采取措施,从而防止矛盾纠纷进一步恶化。

5、必须提高基层工作人员的个人

区域社会研究范文篇2

【关键词】社会信用环境;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层次分析

一、研究综述

开展郑州市区域社会信用环境评价研究,是希望通过对影响郑州市区域信用环境主要因素的分析,制定出科学实用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科学的分析方法,计算出反映郑州市各区域信用环境状况的区域信用总指数和分类指数,以用于判别郑州市各县(市)区信用环境的优劣,提出改进信用工作的意见和改善信用环境的对策,推进郑州市区域社会信用环境的不断改善。

二、实证研究

(1)指标体系建立。郑州市区域社会信用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一级指标权重的确定,本课题采用专家法,该方法是集中若干专家的经验与意见,确定各指标的权数,并在不断的反馈和修改中得到比较满意的结果。郑州市各区区域社会信用环境指标体系,以“经济发展状况、居民生活质量状况、信用体系建设状况、企业信用状况、公共服务状况、行政管理状况”为指标体系,规定的满分值为100%,它们的权重分别为20%、12%、16%、24%、14%和14%,该指标体系共设置六个一级指标以及四十一个定量与定性二级指标。(2)数据来源。前三个指标为定量指标,数据可以通过《郑州统计年鉴》得到,信用体系建设状况和企业信用状况由各区自查获得,公共服务状况和行政管理状况数据的获得。(3)计算结果与分析。第一,层次分析法。结合郑州市信用环境指标体系内容,运用层次分析法,以各年平均值为对比标准计算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的信用环境平均发展指数。为了比较2011年郑州市各区社会信用环境的状况,我们将2011年郑州市各区指标按照郑州市全部区的各指标平均值为基数,计算社会信用环境综合指数,最终得到2011年各区的综合指数。可以看出,2011年郑州市各区社会信用环境评价综合指数中,金水区的社会信用环境最好,各个指标在社会信用环境中相对来说都比较高,尤其是在企业信用状况方面,金水区优于其它区。中原区排在第二位,值得指出的是,中原区在信用体系建设状况方面相对来说比较好,该指数同金水区一样并列第一;同时,我们可以看出,经济发展状况和公共服务状况这两方面还有待提高,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状况处于中等水平的是上街区和惠济区,从经济发展状况来比较,惠济区劣于上街区,其他方面的发展较为均衡、差距不大。二七区与其他各区社会信用环境相比有待提高,二七区在行政管理状况建设中排名第一,但在信用体系建设方面只完成了成立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与具体办事机构这一项内容,未能开展实质性的工作,导致该指标指数排名靠后,且该指数对整个社会信用环境建设影响比较大,进而引起二七区在整个市区中的排名较为落后,在今后的社会信用环境建设过程中,要尤其注重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第二,因子分析。因子分析(factoranalysis)是多元统计分析技术的一个分支,其主要目的是浓缩数据。通过计算可知,2011年郑州市六区区域社会信用环境发展状况排序情况如下:排在前两名的区分别为管城区、中原区。管城区在2011年区域社会信用环境发展上表现最为抢眼,在六区稳居首位,发展最为突出;而中原区区域社会信用环境发展形势也较为优异,仅次于排名首位的管城区;二七区与金水区2011年区域社会信用环境发展状况在郑州六区中处于中等水平,排名分别位列三、四名;排名较为靠后的则为惠济区和上街区,分别位列五、六名,说明这两个区2011年区域社会信用发展形势不太乐观,这需要引起当地有关部门的重视,并在以后的区域社会信用环境建设中不断努力,加大投入力度。

三、政策建议

(1)着眼全局,促进经济与民生的和谐发展。各区应立足本地地理资源优势,注重区域发展特色。要加强与金融机构的沟通协调,充分利用外资,增强经济发展的外向型。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加大教育投入和文化产业发展,加强社区建设,促进邻里关系和谐,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实现经济与民生的和谐发展。(2)内外兼施,提升政府形象。各区对外应加强对假冒伪劣产品和偷税漏税企业的打击力度,帮助合法经营企业提升产品质量,增强竞争力。政府同时要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应对突发

    【办公范文】栏目
  • 上一篇:采购员工作职责(收集9篇)
  • 下一篇:女性创业做什么好-适宜女性创业项目(收集2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