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作文网

民俗文化作用(整理2篇)

时间: 2024-07-05 栏目:办公范文

民俗文化作用范文篇1

关键词:博物馆;民俗文物;保护和利用

中图分类号:G623.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1-0000-01

一、民俗文物的价值及现状概述

(一)民俗文物的概念与价值

民俗文物,顾名思义就是民间风俗遗留下的文物,是人们相传已久的各种社会集体的行为方式。主要表现在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经济、社会、宗教等活动。这些活动下又有比较复杂的子系统活动,涉及的含义范围相当广泛。我们主要将其定义为与人们的民俗活动有关的特色器物,是在民俗文化活动中产生的,能够反映人们各项民俗活动的具体情况及内容。

(二)民俗文物的发展现状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工业文明和信息文明的冲击,民俗文物的保护出现各种障碍,很多民间技术工艺逐渐失传,有些民俗文化甚至已经绝迹,发展前景不容乐观。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出现很多贩卖文物的商人,他们每年都向外国人低价出售十分珍贵的历史民俗文物,使得我国很多民俗文物逐渐流亡海外,阻碍了我国的文物保护和利用工作。现今社会,人们逐渐认识到了民俗文物保护工作的价值和重要性,在全国各地,各项民俗文物的保护工作也逐渐开展起来,但是,我国至今为止都没有一家专门的民俗文化国家博物馆,各地的民俗文物征集和保护工作也受到了各种经济、政治、文化因素的制约,难以大范围的成功开展,大面积的民俗文物保护和利用工作难以得到有效贯彻实施。更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我国至今没有对民俗文物作出科学合理化的定义,极大程度上限制了民俗文物的保护和利用工作。

二、博物馆与民俗文物的保护

我国各地都有着丰富多样的民俗文物,但是并不意味着全部的民俗文物都能够流传下去,事实上,很多极具特色的民俗文物都被历史淹没了。由于我国社会发生的历史巨变,工业化的步伐逐渐加快,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也逐渐发生巨大的改变。在很多少数民族地区,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带来的民俗文化的冲击是巨大的,很大程度上会随着这种变化而逐渐消亡。因此,我们的博物馆有责任、有义务去保护和收集反映人们历史前进步伐的民俗文物。

博物馆的主要保护手段是经过普遍的调查和收集资料将民俗文物展现出来。这项调查和收集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复杂性工程,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博物馆的工作者应该主要调查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充分收集当地的民俗文物信息,了解相关的文化发展阶段,并做好整理。同时也不能忽略汉族地区的民俗文物调查和整理。民俗工作者要开阔自身的眼界,不能局限于一个特定的范围,例如只关注民俗文物的工艺价值,忽略了它背后的文化内涵。在实际的调查工作中,很多民俗工作者或发现大多数的民俗文物做工都不是很精良,许多文物都还在使用当中。但是从这些民俗文物的发展形势来讲,在将来它们很可能成为珍贵的文物。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可能我们日常使用的生活用品或许在将来的某一天会成为民俗文物,或者逐渐消失。因此,民俗文物的工作者应该有超前意识,最大程度上做好文物的收集、调查和保护工作。

在实际的博物馆调查收集工作中,不能局限于实物的收集与整理。民俗文物与考古文物在概念和形式上都是有所区别的,对于历史文物,我们只能通过研究一些实体的物体来探索;但是对于民俗文物,很多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大量地接触到,还有很多丰富多彩的故事以及使用方式。因此,民俗文物工作者应该在收集调查实体文物之余将各种流传的工艺使用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并作相应的文字调查报告,以便于将大量的文物和文献资料一起整理保存,防止在博物馆进行大规模的展览时出现原则上的失误。如果一项民俗文物缺少了文字资料的注解,将会给后人的研究带来极大的困难。在此过程中,调查工作者还可以适当地使用一些科技产品,如录制一些视频资料,使得民俗文物更加生动有趣。

三、博物馆与民俗文物的利用

为了有效利用博物馆于民俗文物,必须要对它们进行科学合理的研究和调查。很多专业的博物馆文物工作者为了获得更多的民俗文物信息,需要对大量的民间风俗文化进行综合性的调查研究,所获得的各项民俗文化信息和民族的信息资料都成为博物馆的珍贵一手资料。这种细致化的实践研究工作不但能够使得博物馆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有所提高,还会增强文物收集与展览工作的整体水平,对于有效利用博物馆与民俗文物具有重大价值。

此外,在博物馆的展览过程中,博物馆的主要责任是提供给社会大众文化服务,向社会展示历史文化的民族发展进程。对于民俗文物的展示方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必须要用灵活的手段进行展览,例如可以对某个民族的特定民俗文化进行展览,也可以对多个民族的不同民俗文化开展专题展览。在展览过程中,应该多使用一些现代化的科技手段,更直观更形象地将各个民族的民俗文物展现出来。播放影视录像的方式不但能够活跃现场气氛,还能增强观众的视觉效果,在观赏过程中,参观者会了解到该民俗文物的来源和发展情况。在展览过程中,博物馆应该注意让观众亲身参与到展览过程中,让观众在现场体验民俗文物的再生产过程。例如在云南的某个历史文化博物馆中,仍然保留着传统的傣族制陶方法,制作过程还保留着原始的痕迹,所以在展览过程中可以让观众自己动手按照演示来完成制陶,体会其中的乐趣与文化。最后,还可以采用民俗商品来加强对于博物馆与民俗文物的利用。可以在博物馆中设置一些制作坊,在参观过程中购买一些民俗小制品当做纪念,也能促进文化的传播。

民俗文化作用范文篇2

【关键词】民俗文化;群众文化;功能

民俗文化一直是群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增强了民族的认同感,塑造了民族性格,强化了民族精神。在创建和谐的群众文化时,民俗文化具有其特别的意义。

1民俗文化与群众文化的关系

民俗文化是依附人民的生活、习惯、情感与信仰而产生的一种文化,它具有历史性、传承性和大众性等特点,如我国的春节、腊八节、中秋节、重阳节、二月二等。群众文化则是人们职业外,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开发的社会性文化,显然它也具有集体性特点[1]。从历史发展看,民俗文化可以被视为群众文化随着时间的延长而沉淀下来的一种文化,同时群众文化也包含民俗文化,由此可见他们有着天然的联系,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首先,他们两者的创造者和需求者都是人民大众,而且都是非物质文化,都呈现出一定的区域或民族特色。其次,民俗文化和群众文化有着相同的社会功能,他们都通过文化活动,能增强群体的凝聚力,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民族心理与感情。最后,就表现形式而言,民俗文化是群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群众文化开展过程中,离不开对当地文化资源、民俗资源的利用。因此,发展群众文化,就一定要发展与群众文化密切相关的民俗文化资源,在传承民族文化的同时,创造新的群众文化。

2民俗文化在群众文化中的功能、作用与发展

2.1群众文化发展过程中民俗文化的功能体现

民俗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领域,充分认识其功能,有助于文化传承以及新的群众文化的发展。民俗文化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一)社会认知功能。群众文化首先必须具有大众性以及一定得社会性,否则就不符合“群众”要求。而民俗文化是在一定地域长期形成的一种文化,它本身为群众所创造,并为他们所利用,它具有一定得社会认知功能。如春节的年画多以鲤鱼、莲花、蛟龙、彩凤为素材,它们符合群众追求吉祥如意、走向富裕昌盛的心理;端午节吃粽子、祭祀等,也折射出一定的社会文化。民俗文化的这种社会认知功能是群众文化不可缺少的,它具有民俗性,也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并代表前进的方向。(二)道德规范功能。群众文化是符合群众需要的文化,它不是低级趣味的文化,它具有一定道德规范功能。我国的民俗文化追求对真、善、美理念得以弘扬,对假、恶、丑则的唾弃,如精忠报国、邻里和睦、知恩必报、重义轻利、诚实守信、夫妻恩爱、父慈子孝等,这些都是群众文化的精髓。

2.2群众文化发展过程中民俗文化的作用体现

民俗文化的功能是其本身属性所决定的,其作用则在发展群众文化的过程中得以展现,且最重要的就是传承民俗文化是发展群众文化的重要途径。任何文化都不是与生俱来的,群众文化产生于过去及现在,它有一定的时代烙印,而民俗文化形成于本民族祖先,带有自己民族的色彩。当下,开展、发展或创新群众文化,离不开对民俗文化的展示,如生活习俗、民族节俗、民族服饰、民间传唱、古典诗文之类等。如我国丹东地区的笑话大赛、每年正月十五的灯谜擂台赛,壮族人民在农历二月二举行的对歌活动,蒙古族的在婚礼庆典上的“婚礼歌”等,还有众多民间歌舞乐、竞技、杂役、游戏等活动,都是群众文化的体现,但是根本上还是民俗文化的展示[2]。相反,通过传承这种民俗文化,群众文化也得到了发展、开拓和创新。

2.3民俗文化随着群众文化发展而发展

民俗文化是群众文化的一种沉淀,且伴随着群众文化的发展而发展。(一)群众文化的不断创新,让一些为大众所接受的文化自然变成“昨天”的民俗文化。社会在不断发展,而群众文化是一定的社会生活的反映,是一代甚至几代人通过继承、改造、创新、积累发展起来的。在这个过程中,必然有新的文化元素加入,也有旧的文化元素的祛除,这使得群众文化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得到创新。如舞龙舞狮等文化在思想上由传统的祛邪驱恶、祭祀神灵转变为今天的表达丰收喜悦、预祝吉祥,又如端午节,在我国和韩国其表现内容就有很大区别,这都是民俗文化被不断创新的结果。(二)民俗文化具有一定的时代性,随着群众文化的发展,民俗文化不可避免受到其影响甚至限制,这使得部分民俗文化会消失,新的民俗文化会呈现[3]。本质上,文化是由社会经济基础所决定的,是生产力的某种社会反映。虽则经济基础的变化,有些会被保留,有些会消失,有些会新生,这是历史的必然。如我国的古诗、词等尽管保留,但生命力大大被削弱,某些群众文化,如民间文学、山歌、烹饪、武术、杂艺等也因现代化的生产方式受到冲击。但是新的群众文化,如广场文化(大秧歌、健美操、京剧团体),团体文化(腰鼓队社团,演唱团体),馆类文化(群众艺术馆)等不断涌现。这些文化随着岁月流逝,也可能形成一种民俗文化。

参考文献

[1]张纪.传承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与发展群众文化[J].学术论坛,2005(10)

    【办公范文】栏目
  • 上一篇:光伏监理工作总结(收集5篇)
  • 下一篇:区域建设发展规划(收集3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