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作文网

课堂内外论文(收集3篇)

时间: 2024-07-06 栏目:办公范文

课堂内外论文范文篇1

我国英语学习者主要是通过在校期间进行外语学习。从小学到中学乃至大学或研究生阶段,都有机会在课堂中进行英语学习。然而,虽然历时多年的接触英语学习,但在中国外语学习的环境主要是在课堂上进行的。因此通过研究外语课堂的情况可以对我国英语教育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通过观察和分析外语课堂的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为我们改进英语课堂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并为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提供指导。我国是个人口大国,英语学习者人数众多,相应的英语水平也呈现出多样性。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三本院校和独立学院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中的一股生力军,在当今高等教育中占有一席之地,并不断引起教育学者和专家的关注。在这些院校的英语课堂上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是怎样的,教师是如何进行课堂教学的,这些话题日益成为学术界探讨的热点,并逐渐成为大家所关注的研究内容。因此对三本和独立学院的课堂研究是十分必要且有意义的。三本院校中的英语专业教学与我国二本以及一本的英语课堂教学不尽相同。首先,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水平有一定的差别,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也有各自的特点。本文通过对东北地区一所三本院校的综合英语课堂上互动模式的初步分析,从而对三本院校的英语课堂的教学情况有个初步的认识。

2社会文化理论与课堂互动的关系

在二语习得理论看来,Krashen认为教师对学生学习知识的可理解性输入会导致语言习得的发生。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何为可理解性的知识输入,无法给予准确的界定。但是不可否认学习一定要有外界知识的输入,这是学习的必要条件之一。而在Swain看来,语言输出(学生的语言输出)才是导致语言习得发生的条件。在习得者语言输出的过程中,检验是否已掌握其语言知识。但从另外的角度来分析,语言输出从何而来?答案不言而喻,即是有输入作为基础。但在具体的语言学习过程中,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不论是侧重Krashen还是侧重Swain的理论,都会相应地忽视另外一方面。实践证明,能否将语言输入和语言输出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以便更好地指导教学,一直以来是学者和研究人员所致力的方向。众所周知,人是外在社会环境中的一分子,而非孤立存在的个体。因此人类的语言具有社会性。人类又有文明的历史,因此人的语言具备了历史性的特点。因此社会文化性是人类语言的一个显著性特征。单独地去研究人体的人而脱离语言学习的环境是不正确的。在Vygotsky看来,语言学习的内化是由社会变化而引起的,个人的主观知识需要经发表而转化为使他人有可能接受的客观知识,这一转化需要人际交往的社会过程。因此,客观性本身应被理解为社会性。也就是说语言的掌握与习得过程是学习者由社会层面转化或内化到人的心理层面的。三本院校的英语课堂中,学生的英语水平相对而言基础较为薄弱,单词量较小,语法知识较为欠缺。几乎无法形成用英语进行思维的习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仅教师独白讲授是远远不够的,而且无法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因此在课堂中进行多种形式的互动式教学显得尤为必要。语言学习者与外语教师在课堂上的互动是二语学习主要的社会互动形式。这就指明了语言教师应更加注重课堂互动的质量。将课堂上有限的时间最大限度地交给学生进行语言练习,不一定是最有效率的语言学习方式(GuiMin,2006)。学生的语言输出应该得到教师较好的引导与指导。不论是关于语言的输入还是学生的语言输出的课堂活动,都不能夸大其作用。课堂活动的组织应该充分考虑到师生间以及生生间课堂互动的有效性。

2.1视听说相结合的方式在综合英语进入主题课文的教学前,先让学生观看一段背景视频,然后根据内容进行相应的提问。观看视频后,先将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该形式是学生个体间的互动。作为同伴(peer),彼此间的语言水平比较接近,同伴间的话题讨论可最大程度地给予对方脚手架的作用,从而促使更深入的讨论。这种情况下教师组织的协作学习即生生间的讨论与交流,可以积极地促进学生的意义建构的发展。小组讨论后,由小组内部推荐出一名代表与其他小组的代表进行全班范围内的话题讨论。在全班进行讨论的过程中,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参与其中。在师生互动过程中,教师充当了脚手架的作用。在社会文化理论看来,教师不是单纯的“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生的语言知识学习是建构内在心理表征的过程,课堂里学生并不是把新知识生搬硬套地移到大脑中,而是与头脑中已存的旧知识即自己已有的经验作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互动根据教学内容创建情景,并且为学生提示新旧知识之间的线索促使学生建构新知识。在课堂中,教师就如同学生习得知识建构的桥梁。教师对学生的语言水平有较好的认识,这使得教师能够通过“最近发展区”给予学生语言学习的指导和帮助。

2.2教师课堂讲授(也称之为独白讲授)与课堂提问相结合的方式当教师讲授新单词或语法点时,对于学生而言这些知社会文化理论在英语课堂互动教学中的应用李倩(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辽宁•沈阳110167)中图分类号:H31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94(2012)14-0118-02外语识往往是枯燥无味的,此时学生基本是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因此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热情是教学的关键所在。在这种情况下,课堂提问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学生的课堂提问可引发学生对过去已学知识的联想。同时,也可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例如,对可接受性词汇的考查,当提到生气一词时大部分学生可能想到的是furious,而教师此时可以运用其他类似的表达方式引发学生的联想,即通过提问关于该词的近义词有哪些。例如,同类的表达还有blowup,flyoffthehandle,loseone’scool。因此,进行课堂互动为进行对话交际提供了机会和可能,使语言学习不再是孤立的无生命的符号堆砌的过程了。

2.3课前的presentation与课后的summary相结合学生语言学习的输出形式在课堂中主要是口语输出和笔头输出。课堂上学生的语言输出形式也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在我国的英语课堂中,学生的口语产出形式可分为较短的词语表达和连贯的口语表达。笔头输出可以通过翻译、写作等形式进行。进入高等阶段的英语学习,培养学生的连贯的语言表达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教师在参与学生个人的课堂和课后的语言输出的过程中要给予点评,这不仅体现了师生的课堂互动,同时也让师生间在课下也建立起了一种互动关系。

课堂内外论文范文篇2

一、课堂导语与课文题目的统一

语文课堂开场常用导语。好的导语具有组织教学、渲染气氛、引出课题的作用。不少教师往往一上课就把课题板书出来,然后再用导语开课。这种课题与导语分离的做法,使原本好的导语失去了应有的导入功能,原本醒目的课题失去了应有的目标作用。怎样使二者统一起来?要注意三点:一是设计好导语,导语内容必须与课题保持联系,使导语具有引出课题的功能;二是导语结构以板书课题为界分前后两部分,前者目的是引入课题,后者目的是导入解题;三是在导语过程中,随机插入课题板书,使导语与课题保持有机统一。

二、讨论问题与课文内容统一

阅读课教学常用问题引导学生学习。不少教师由于不得要领,设计出来的问题难免缺乏深度和质感。怎样设计问题才能与课文内容保持统一呢?首先,从解题入手设计问题。题目是文章纲,纲举目张,好的解题能使学生茅塞顿开,不仅帮助学生了解课文主要内容,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从课文写作重点或写作顺序入手设计问题。课堂教学要做到重点突出、条例清楚,必须使设计的问题突出课文学习的重点和顺序,体现学生的认识规律。再次,从课文每段的重点内容和表达方法出发设计问题。问题应包括写什么、怎样写、用什么方法写三个方面。同时,问题设计要有侧重点,不能面面俱到,重点处、关键处要深入解剖,作典型分析。

三、课文朗读与讨论问题的统一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朗读课文,能增强阅读需求,同时为课堂讨论奠定感性基础。有的教师往往忽视这一点,通常的做法是先朗读课文,再提出问题讨论,这种朗读与问题脱节的做法,不利于讨论的展开,而影响学习效果。科学的做法是在解题之后提出问题,接着引导学生围绕问题朗读课文、展开讨论,使朗读、问题、讨论保持有机的统一。

四、课文内容与课堂板书统一

好的课堂板书应该设计精美,展现课文要领,体现教学层次,对教学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教学中常出现的问题是板书不得要领,或者板书与讲课内容不同步,或是设计上缺乏美感。做到课文内容与板书统一,必须注意四点:一是板书要反映教学的层次,随课堂教学进度同步生成;二是板书要反映课文写作的顺序,随课文学习进展同步生成;三是板书要反映课文重要内容,写什么、怎样写都应有所体现;四是板书设计体现规整美观要求,给学生以美的享受。

五、文化因素与人文教育统一

语文教育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在学习语言表达的同时,重视学习借鉴课文中所传达的文化成分。年轻教师生活阅历相对较浅,往往对课文所承载的文化成分重视不够,挖掘不够或分析不到位。怎样使文化挖掘与人文教育统一起来?一是从课文的写作背景出发去再现当时的人文事件;二是从课文所写的具体事件、具体的语言做起,去领会其中的文化含量;三是联系学生的生活感受,去讲解课文所表达的文化因素;四是在学习和借鉴文化的过程中,加入批判因素,培养学生对文化的评价能力。

六、传统教法与课标要求统一

传统教法中有很多可以借鉴的成分,新课标则要求把传统的教学方式转变为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为主的教学方式。年轻教师有一定的教学理论,但缺乏实际教学经验,在教学中往往出现生硬结合现象,要么穿新鞋走老路,要么流于形式与教学实际脱离。做到二者统一,首先,要转变教师角色,由传统的、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角色,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导演,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做适时地引导、点拨、补充、激励,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其次,要从学生的角度去组织教学,从学生角度去提出问题,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同时做好三个转变,即把预习和朗读课文转变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把集思广益的问题讨论转变为学生的合作学习,把文化成分的挖掘分析研究转化为学生探究学习。

七、课堂教学与课外拓展统一

由课内向课外拓展,是语文课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有益尝试,但课文学习仍然是学习的主要任务,课外拓展只是课堂学习的必要补充。不少年轻教师为了追求课外拓展这种时髦的教学形式,往往分不清主次,在大好的课堂学习时间盲目地穿插课外拓展内容,导致课文学习任务没有完成,课外拓展也不成功。要改变这种错误的做法,必须明确,课文学习才是课堂学习要完成的主要任务,课外拓展只是必要补充。在教学处理上,先完成课文学习任务,然后再完成课外拓展任务。如果没有时间,干脆就不搞课外拓展,避免抓了芝麻丢了西瓜。

课堂内外论文范文篇3

关键词:课堂教学;教学改革;实践教学

课程教学是高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课堂教学是课程教学的最主要的形式。虽然高等学校有实践、研究等教学环节,但是仍然以课堂教学为基础。实践教学、研究教学等环节也应融入课程之中。

一、课堂教学现状与改革原因分析

1.课堂教学中学生现状。很多大学生从认识上就不能正确地理解大学教育的意义。大学教育和中学教育存在衔接的问题。中学阶段的教学以应试教育为主,使得新入校的大学生不能完全理解自我学习、创新学习在大学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大学课堂信息量大,课程难度高。教师讲解习题,反复复习的时间较少。课堂一节课,课后需要几倍的时间去消化理解课堂的内容。大学管理相对松散,学生不会像中学时一样受到直接的纪律约束。很多学生处于迷茫状态,对专业学习方向、职业规划不能理解,缺乏学习动力。目前国内大学多为“严进宽出”,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考上了大学就完成了任务,只要能拿到文凭就业就可以了,但求期末考试及格,不注重知识本身的学习。有的学生认为大学课堂教育不重要,只有考证就业最重要。课堂上不积极听讲,参与教学,而是花费大量时间复习考各种证书。结果花费了时间、精力、金钱,只拿到一堆与专业未必相关、对就业未必有帮助的证书,而忽略了本专业的学习。

2.课堂教学中教师现状。高校教师的工作内容包括教书育人、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课堂教学是中小学教师最主要的工作内容,但只是大学老师工作任务中的一部分。近年来各高校均加大了对科学研究的重视程度,对教师的考核也以科研为重。在很多高校中,甚至出现了轻教学、重科研,教师把教学当成副业,科研当成主业的情况。部分教师忙于写论文、做项目,缺少备课时间,课堂上照本宣科。然而,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任务,科研创新本身也可以与教学相结合。

高校教师与学生缺乏互动,除了少数课程,如高等数学等,有答疑时间之外,大多数教师课后与学生无专门的答疑等交流时间。很多青年教师没有经过师范训练,课堂上对着电脑课件,没有板书也缺乏互动。

二、理论教学改革

理论教学是课堂的基础,没有理论学习,就不具有实践的基础。充分运用网络平台,从选课时起,就公布详细的课程介绍、教学目的、教学计划、教学方法、参考书目等课程相关的信息,让学生在开课之前就有所准备,在预习、复习时也可以有的放矢。做好课程介绍工作,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认可程度,让课程教学更有系统性、计划性。杭州师范大学以成为最关爱学生的大学为目标,充分而全面地提供教学信息。金融工程课程提供了详细的课程介绍和教学计划,公布课堂讲义、课后习题详解等所有的教学资料,提供案例学习等拓展学习的内容,并运用网络进行互动。课程的教学中,及时与先修、后续课程的教师做好沟通工作,除了研究金融工程教学之外,还须研究金融学、金融市场学、证券投资、投资银行学、衍生品市场、金融数据分析等课程的教学,将专业教学中各门相关课程结合成一个有机整体。在教学方法上,通过提高学生的兴趣和专业认可程度来增加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计算、推导时使用板书,理论介绍使用课件,案例分析使用视频、课件、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力,自然地改善教学效果。

在课堂之外,增加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借鉴国外大学的经验,从制度上确保课后的辅导交流时间。英美等国的大学,在课程的教学中,除了正式授课之外,还确保了学术讨论和辅导的时间,即每周一节正课对应一节讨论课。除此之外,教师须保证每周的固定时段作为在办公室答疑的时间。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采用多种形式。单凭期末考试来考核的方法,不利于提高学生平时学习的积极性,也不能客观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金融工程课程考核采取了平时作业、案例分析、小组讨论、金融产品设计、小论文、实验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考核方法,持续不断地对学生进行考核,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动力,明确了学习目标。

三、课堂教学中的创新与实践

实践教学、研究教学是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将创新与实践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不但可以提高创新实践教学的效果,而且可以加深理论理解,提高课堂理论教学的效果。在金融工程课程教学中,除了理论教学之外,还加入了实验教学内容。与金融工程与计算课程的理论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金融分析能力。要求学生能够掌握使用金融软件,查找和分析金融数据的基本方法。各个教学环节有机结合。金融工程课程的教学与学年论文相结合,起着相互促进作用,提高了学生研究创新的能力。基本的科研创新能力也是本科生应当掌握的能力。并没有专门的课程讲授如何做科学研究,虽然有毕业论文,但是大四学生考研、考公务员、找工作之余,精力很有限,需要在课程中融入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金融工程教学与学年论文环节结合,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分析能力。课程教学内容安排须及时更新,与时俱进,不断加入最新的行业信息和热点问题。不断关注我国金融市场的最新信息,在2010年3月,我国推出融资融券时,组织课堂讨论其影响,并结合解释课本中做空机制的概念。在讲授商品期货期权这个复杂概念时,结合讨论2012年大连商品交易所的商品期货期权。课程教学与就业导向相结合。很多大学生对就业方向很迷茫,直到大四才开始盲目地投简历应聘。大学本科教育与高职高专教育不同。高职高专主要教授职业技能,理论知识要求不高。大学教育理论知识难度较高,但是缺少职业技能的培养。介绍金融工程知识在未来工作中的运用,如银行的产品设计部门,证券行业各类企业的各类岗位的工作职责等。

四、小结

课堂教学是高校教学的重要形式,目前的课堂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方法都有所欠缺,而教师教学也存在着知识老化、与学生缺乏沟通等问题。通过理论教学改革,并将课堂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最新前沿知识、就业导向相结合,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金融分析能力,改善课堂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汪全胜,钟玉珍.建构完善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制度[J].教学研究,2009,(03).

[2]杨文超.本科论文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M].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08,(02).

[3]聂永成.多维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全面质量管理在课堂教学质量保障中的应用[J].现代教育科学,2011,(02).

    【办公范文】栏目
  • 上一篇:语文一轮复习计划(收集3篇)
  • 下一篇:价值工程基本原理(整理2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