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作文网

银行财务分析论文(收集5篇)

时间: 2024-07-08 栏目:办公范文

银行财务分析论文篇1

关键词:财务绩效高管薪酬社会责任利益相关者

伴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迅速发展,商业银行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与此同时,上市商业银行的社会责任问题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关注。自2006年起,监管部门相继出台文件,逐步将社会责任纳入了监管范围,之后上市银行均了社会责任报告。那么,各上市银行承担社会责任的现状如何?哪些因素影响了上市银行社会责任的承担?财务绩效和高管薪酬对上市银行承担社会责任有没有影响?本文试图通过实证分析回答以上问题。

一、理论基础与文献回顾

商业银行的社会责任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从宏观上,根据层次理论,商业银行的社会责任包括道德责任、法律责任、经济责任,其中道德责任为最高层次责任。从微观上,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商业银行社会责任是对其利益相关者的责任,按照最宽泛的定义,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债权人、债务人、员工、供货商、金融消费者、企业所在社区、自然环境等。对企业而言,只有为利益相关者创造价值,企业才能正常而高效的运转。利益相关者理论明确了企业社会责任的责任对象,帮助社会责任理论找到了衡量企业社会责任的有效方法和社会责任促进企业发展的理论依据。

HowardR.Bowen(1953)的《商人的社会责任》标志着现代企业社会责任概念构建的开始,开启了企业社会责任时代。此后,伴随着企业社会问题的频繁出现,学术界对社会责任问题的研究越来越多,而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成为热点。然而,研究结论并不一致。Griffin和Mahon(1997),Roman、Hayibor和Agle(1999)对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关系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归纳出了三种不同的研究结论:正相关、负相关、无关或没有结论。但是在采用更加严格的分类方法后,他们发现了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存在正相关性的更多证据。从而,总体来看,在多数情况下,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可以促进企业财务绩效的增长。

国内对于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晚,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定性分析居多,实证分析较少。苏冬蔚、贺星星(2011)研究发现社会责任与企业的生产绩效呈正相关关系。彭俊杰(2012)采用多元回归方法进行研究,认为上市公司的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之间呈负相关性。沈洪涛(2005)首次对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我国公司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之间呈显著正相关性,公司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之间为因果关系,彼此影响。

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企业社会责任对财务绩效的影响以及高管薪酬对财务绩效的影响,而社会责任的影响因素研究较少,很少考虑高管薪酬在企业社会责任承担方面的作用。另外,由于金融行业的特殊性,相关文献在进行实证研究时通常都会剔除金融行业,使得针对商业银行社会责任的实证研究很少。本文将从财务绩效、高管薪酬的角度,研究上市商业银行社会责任的影响因素,解释高管薪酬在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方面的激励效应。

二、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取与变量定义

本文选取了2010-2012年在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商业银行作为研究样本,剔除数据不全的样本之后得到34个样本观察值。为增加样本观察值的数量,提高分析的精度,在回归分析时采用横截面和时间序列的混合数据。样本数据来自各上市银行年度报告和社会责任报告,数据部分来自国泰安数据库,部分经作者手工录入。本文的研究涉及社会责任变量、财务绩效变量、高管薪酬变量、银行规模变量、治理结构变量等。

1.社会责任变量。企业社会责任的衡量是整个公司社会责任与公司财务业绩关系研究中最为复杂的问题。衡量公司社会责任的方法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改进。20世纪70年代中期用于衡量公司社会责任的最常用方法有两种:一是内容分析法,通过分析公司已公开的各类报告或文件,来确定每一个特定项目的数值,从而得出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评价。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来衡量上市商业银行的社会责任。二是声誉指数法,由专家学者通过对公司社会责任方面的相关政策进行主观评价后对公司声誉打分排序。基于可计量、可比和可操作的原则,本文在计量上市商业银行对政府、股东、员工、债权人、社区等的贡献时,仅考虑能够用货币计量的部分,忽略不可计量部分。对政府的贡献用纳税总额衡量,对股东的贡献用净利润衡量,对债权人的贡献用利息支出总额衡量,对员工的贡献用员工的职工薪酬总额衡量,对社区的贡献用企业的对外捐赠总额衡量。本文采用相对数指标“每股社会贡献”作为衡量上市商业银行社会责任的综合指标,每股社会贡献等于年度银行社会贡献总额与年末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之比。

2.财务绩效变量。财务绩效指标通常有总资产收益率(ROA)、净资产收益率(ROE)、每股盈余(EPS)等。鉴于商业银行可能通过操作净资产收益率粉饰企业财务绩效,故本文以总资产收益率作为衡量上市商业银行财务绩效的变量。

3.高管薪酬变量。选取每家上市商业银行前三名高管薪酬总和作为衡量高管薪酬的变量。

4.控制变量。本文以银行规模(总资产的自然对数)、控股股东性质、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和银行上市年限为控制变量。其中控股股东性质为虚拟变量,当控股股东是国有股(包括国家股和国有法人股)时为1;当控股股东为非国有股时为0。

各变量的符号和含义如表1所示。

(二)研究假设及模型构建

本文根据理论分析、国内外研究成果和当前经济现状,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上市银行财务绩效与社会责任正相关。

假设2:上市银行高管薪酬与社会责任正相关。

假设3:上市银行规模与企业社会责任正相关。

基于以上假设,本文构建如下模型:

SRPS=β+β1ROA+β2COM+β3LNA+β4OWN+β5LEV+β6AGE+ε

其中被解释变量为每股社会贡献(SRPS),解释变量为总资产收益率(ROA)、高管薪酬(COM)、银行规模(LNA)、控股股东性质(OWN)、资产负债率(LEV)以及银行上市年限(AGE)为控制变量。

三、实证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表2描述性统计结果显示,从全部样本来看,上市银行平均每股为利益相关者贡献4.019元,但是各银行每股社会贡献差异较大,最小值为中国银行2010年的每股社会贡献1.18元,最大值是兴业银行2012年的每股社会贡献12.06元。总资产收益率的平均值为0.035,但是高管薪酬相差悬殊,最小值是工商银行的258万元,最大值是民生银行1737万元,约是最小值的7倍。控股股东性质平均为0.8235,说明大多数上市银行属于国有控股。银行作为一个特殊的行业,负债率很高,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上市银行资产负债率平均为93.84%。各银行上市时间差异较大,最长的是浦发银行13年,农业银行是在2010年上市的。

(二)相关性分析

各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如表3所示。

从表3可以看出,各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都较小,最大的是高管薪酬与股东性质之间的相关系数-0.43,小于-0.5,因此,可以认为本文所选的解释变量以及控制变量之间不存在严重的共线性问题。

(三)回归结果分析

方程的R2=0.6918,调整的R2=0.6233,F检验值=10.1016,显著性检验的P值=0.0000,说明该方程的回归结果总体是显著的。其中方程的DW值=2.10,查DW检验表发现dU=1.89,4-dU=2.11,因此2.10属于(dU,4-dU),所以模型没有自相关性;同时怀特检验表明nR2=30.7896,因为方程是多元回归,所以存在交叉项,在α=0.05的情况下,查χ2分布表,得临界值χ20.05(26)=38.885>30.7896,因此模型也不存在异方差。通过分析结果可得出以下结论::

1.上市商业银行财务绩效与社会责任呈显著正相关影响。模型回归结果表明总资产收益率ROA与每股社会贡献SRPS正相关且显著,并且其系数相对较大,说明对社会责任的影响较大,支持假设1,说明财务绩效越好的上市商业银行,越愿意承担社会责任。

2.高管薪酬与上市银行社会责任呈正相关关系。上市商业银行高管薪酬每增加1%,银行社会责任增加1.67%,说明高管薪酬越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使上市商业银行增加其社会责任的承担。从而支持了本文的假设2。

3.银行规模与社会责任呈负相关关系。回归结果说明,银行规模与银行社会责任显著负相关,即规模大的上市银行并没有承担起与其规模相对应的社会责任。从而本文的假设3不成立。

4.控股股东的性质与社会责任呈显著正相关,说明国有控股上市银行承担了相对更多的社会责任。这与我国长期以来对于国有企业的定位有关,在承担社会责任方面具有历史传承性。

5.资产负债率显著影响上市银行社会责任,银行的资产负债率越高说明其支付给顾客的利息越多,对利益相关者的贡献总额也越多。

四、政策建议

本文利用沪深两市2010-2012年上市银行的数据,对财务绩效、高管薪酬与商业银行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根据回归分析结论,提出如下建议:

(一)建立健全上市银行的社会责任报告披露和评价机制

尽管当前上市银行均披露了社会责任报告,但我国尚没有统一的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机制和专业的评价机构,对于报告披露的内容和方式缺乏统一的标准,以至于对社会责任的相关研究完全依赖于企业披露的社会责任报告。而我国上市银行公布的社会责任报告的时间尚短、经验不足,这些不足会使社会责任报告本身出现许多问题,会影响社会公众对其了解和监督。所以,我国应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规范商业银行社会责任报告披露的范围、内容和方式,建立社会责任评价机制,加强社会责任报告的全面性、客观性和可监督性,进一步提高社会责任报告的有用性,有效保护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二)增强商业银行的财务绩效

发挥商业银行财务绩效对于其社会责任承担的正面作用。改善银行盈利结构,扩展银行盈利途径和模式,增强银行盈利能力。制定综合性的业务发展战略,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提升创新能力,为商业银行更好地承担社会责任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建立健全银行高管薪酬激励约束机制

为充分发挥银行高管薪酬对银行社会责任承担的正向激励作用,商业银行应该将高管薪酬建立在企业财务绩效、风险管理水平以及社会责任承担状况等综合衡量标准的基础之上,使高管进行经营决策时,不仅考虑决策的财务后果,还要考虑决策对利益相关者的贡献,即决策的社会责任后果。

(四)政府应积极鼓励商业银行承担社会责任,以促进银行为其利益相关者做出更大贡献。通过物质、非物质方式等多种形式开展社会责任工作,提高自身形象。

参考文献:

1.沈洪涛.公司社会责任与公司财务绩效关系研究――基于相关利益者理论的分析[D].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2.彭剑君,朱庆须,蒋伊丹.上市银行企业财务绩效与社会责任关系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1,(20).

3.朱明秀.财务绩效、CEO薪酬与商业银行社会责任――基于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的实证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1,(2).

4.苏冬蔚,贺星星.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给予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与经验分析[J].世界经济,2011,(9).

5.彭俊杰.高管薪酬激励、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财务绩效的关系研究[J].中国商贸,2012,(23).

6.高璐,潘晓蓓,薛淼.高管薪酬、经营绩效和社会责任――基于国内商业银行的实证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13,(7).

7.田虹.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基于中国通信行业的经验数据[J].经济管理,2009,(1).

8.李正.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价值的相关性研究――来自沪市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中国工业经济,2006,(2).

9.彭剑君,朱庆须,蒋伊丹.上市银行企业财务绩效与社会责任关系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1,(20).

10.宋献中,龚明晓.公司会计年报中社会责任信息的价值研究――基于内容的专家问卷分析[J].管理世界,2006,(12).

11.王清刚,罗素婧.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风险、公司价值的相关性研究[J].会计论坛,2013,(1).

银行财务分析论文篇2

(湖北省建设银行武汉新洲支行,武汉430400)

摘要:伴随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在高压的市场经济条件作用之下,商业银行财务管理风险面临着较为严峻的风险问题,对商业银行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造成负面的影响,风险管理工作也成为了商业银行经验管理当中不容忽视的部分。本文针对我国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的具体成因进行了简要的总结与分析,并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促进我国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管理工作的进步。

关键词: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管理;成因;措施

中图分类号:F83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5)03-0168-02

作者简介:汪文成(1965-),男,湖北武汉人,中级职称,研究方向为财务会计。

0引言

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商业的进步非常明显,资金的流动性增大。一般而言,商业银行的财务风险主要包括流动性风险、汇率风险、资本风险等内容,渗透至经营过程的各个环节当中,管理控制的难度较大,管理体系相对陈旧,难以满足当前的应用要求。鉴于此,必须要就商业银行的财务风险成因进行明确,继而采取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管理水平与服务质量。

1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管理的涵义

基于管理学的专业理论,商业银行财务风险指的是银行在进行财务活动,包括资金存入、资金贷出、资金流转等环节的时候,受市场经济客观存在的因素影响,整体的财务状况的波动性较大,并且难以把控,具有非常明显的不确定性,导致商业银行的经济效益受到损失,其中财务报表的体现是最为直观的。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管理即是通过经济手段与行政手段相结合的方法,依托完善的财务风险管理制度,对其中的流动性风险、资本风险等进行针对性的控制管理,以求降低财务风险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伴随市场经济的进步,市场上的资金流动量越来越大,无论是现金形式还是转账形式,再加上金融市场的持续升温,商业银行普遍热衷于金融产品的经营,如债券等。因此,负债业务的支付风险以及存款的支付风险将会是未来我国各大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的主要风险形式。

2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的具体成因分析

2.1资本结构不平衡经营、管理、保护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功能,然而仅就目前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情况而言,普遍都存在着筹资负债总量高,产权比例过于分散、资本不足且流动性较差的问题,导致财务风险的产生。资本是银行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风险的重要防线,当发生重大风险的时候,有足够的资金去进行防御,有助于保障银行自身与用户的基本利益。而一旦资本结构出现不平衡的问题,银行所持有的资金就会严重不足,资本充足率随之急剧降低,风险应对能力被大大削弱。在此情况下,银行需要筹借资金以应对风险,然而利息较高,且还款期限紧迫,如果银行在规定的时间之内尚无法还清债务,就会出现财务危机,影响正常的经验活动。

2.2会计内部控制系统建设落后一般而言,会计内部控制系统主要包括三大制度,分别是会计内控制度、资金内控制度、信贷业务内控制度。目前,我国的大部分商业银行都建立起了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然而制度的灵动性不足,财务风险的管理控制能力较弱,同时商业银行的会计人员也并未在充分进行市场调查与经营环境分析的基础上就会计内部控制系统进行优化,完善其基本功能,导致风险管理工作与内部控制制度脱轨,风险管理工作过于分散,管理效果不理想。三大制度得不到整合利用,相互分离,各自为政,资金的筹集、使用、管理等环节的工作效率较低,损害商业银行的经济效益。

2.3信用风险偏高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经营活动之一就是信用借贷,即是将资金借贷给急需资金的个人或企业,约定利息与还款期限。然而,部分借贷的个人或企业由于各种原因,并未能按时偿还贷款,这就是贷款风险,容易将银行的资金套牢,形成资本危机。当前,我国普遍存在着信誉度低,拖延还款期限的个人或是企业,逃废银行债务的弊端普遍存在,导致商业银行的资金回笼难度大,不良资产比率过高,降低了银行资金的安全性,导致资金流通不畅,财务风险更加突出。

2.4工作人员的财务风险意识薄弱伴随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商业银行在市场经营活动当中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是维系着整个市场平稳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新型业务的发展更加突显了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管理人才不足的事实,而大部分的财务风险管理人员由于专业水平的限制,尚未能充分认识到加强财务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对财务风险本身的概念也混淆不清,片面地认为银行的财务风险主要就是资金的不足,整体的效益观较差。因此,其在正常的财务风险管理当中,由于管理理念的错位,管理方法出现了很大的偏差,一味地催促借贷人还款,而忽略了其他经营过程当中所存在的隐形风险,留下了诸多的财务风险隐患。

2.5宏观监管滞后目前,我国的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上处于初步阶段,市场经济成分比较模糊,欠缺完善的市场准入标准,商业银行在参与市场竞争的时候无发生占据有利的条件,尤其是非国有商业银行,如各地的农村商业银行等,导致出现财务管理风险。再加上部分地方政府存在严重的本位主义思想,罔顾经济的客观规律,致使地方性质的金融机构不断出现,缺乏监管,将商业银行的财务风险无限放大。我国现阶段对于商业银行的管理存在多方面的不足,集中体现在宏观监管滞后的环节,宏观监管方案缺乏预见性与前瞻性,往往只是注重事后管理,而忽视了事前预防,难以起到防范于未然的效果。宏观环境的不理想,加之宏观监管滞后,导致我国商业银行的财务风险层出不穷。

3强化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管理的措施

3.1创建财务预警监控系统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基础上,整合商业银行的经营计划、财务报表、利润指标等内容,以现代企业管理的相关理论与经验为指导思想,完善当前的财务预警监控系统,主要针对的是银行的各项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实时监控管理,起到防范于未然的作用。财务预警监控系统与财务评价系统往往是结合使用的,功能上形成互补的关系,不存在重叠的问题,动态识别银行经营活动中的风险信号,分析风险出现的前因后果,从而为工作人员制定风险管理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同时,财务预警监控系统具有记录功能,即是将已经发生了的财务风险问题的详细情况进行完整的记录,总结相关的经验,防止类似的财务风险再次发生,造成双重影响。

3.2完善信用评级体系借贷服务是商业银行经济效益的主要来源之一,为了防止银行的资金被套牢,需要就当前的信用评级体系进行优化完善。首先,建立个人和企业信息数据库,严格实施信用扣分的方法,权衡各项指标,对不符合要求的个人或企业坚决不批准贷款申请。其次,做好个人和企业的信息更新工作,定期将缺失的信息补录进数据库当中,与其他的进行充分的沟通与协助,通报借贷申请人或是企业的历史违约情况。最后,要求工作人员严格执行信用评级体系,统一标准,遵守相关的规章制度,防止内外勾结,套牢甚至是侵吞银行资产等违法现象的发生。

3.3平衡资本结构理想的资本结构应该是权益资本与债务资本形成长期的平衡关系,处于稳定的状态,资本结构不平衡是商业银行一切财务风险的首要诱因。平衡资本结构,关键在于明确股东权益和负债比例的最佳范围,以财务杠杆理论(financialleverage)为判断标准,当财务杠杆利益为最小值的时候,证明商业银行的资本结构已经出现严重失衡的问题,需要及时调整;而当财务杠杆利益达到最大值的时候,证明商业银行的资本结构正处于最优的状态,无需调整。同时,遵循资本充足协议(CapitalAccord),资本必须要保证足够的充足率,预留风险应对的资金,确保银行的经营活动正常进行。除此之外,对负债结构进行优化,设定合理的负债期限,以维系银行资金的流动性,以强化银行的风险应对能力。

3.4保证财务决策的合理性针对我国大部分商业银行在进行财务决策的时候,普遍存在着主观决策以及经验决策的弊端,仅仅凭借决策人员的主观臆断,取法实际分析,所作出的财务决策具有很明显的局限性。鉴于此,在全面思考财务决策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笔者建议使用定量计算分析法进行财务决策,根据市场分析的相关数据,创建决策模型,综合市场背景与银行内部的实际情况,包括资金存量、资金流向、资金回收前景等问题进行分析。如:在营业网点投资方面,充分考虑投资的报酬率、回收期、净现值等因素,当效益估算达到合理范围的时候,方才允许进行投资。再如:在筹资决策方面,必须要对资金需求量进行全面的预测与估算,在仔细分析资金成本的基础上,确定合适的筹资手段。此外,为了保证商业银行能够达到预期的投资目标,规避财务风险,在进行投资的时候,建议采用债权性投资,将主动权控制在银行自身手中。

3.5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对于管理商业银行的财务风险而言,内部各个部门都起着无法替代的作用,因此必须要明确各个部门的权责,落实“有权必有责,有责必有权”的基本原则。为保证各个部门的积极性,在进行利益分配的过程当中,应当协调各方的利益,促使商业银行的内部财务关系保持透明的状态,有助于提高财务风险管理的水平。鉴于我国金融市场的复杂性,商业银行进行有效的财务风险管理需要依赖于精确而及时的会计信息,以便及时调整财务风险管理的方案,将资金回笼,巩固风险管理防线。所以,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增强银行对抗风险的能力,需要对银行内部的会计人员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培训,强化其财务风险管理意识,做好信息采集工作,为商业银行管理财务风险提供可靠的信息支持。

4结语

总而言之,我国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尤其是金融市场,风险因素不断增多,商业银行要想完全避免财务风险是不切实际的。鉴于此,必须要立足于专业的角度,就商业银行出现财务风险的具体原因进行明确,找出其隐藏于各个经营环节当中的特征,继而采取具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合理规避财务风险,从而促进我国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灵艳.浅析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管理[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9,06:110-112.

[2]张心泓.我国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管理的分析[J].会计师,2013,13:21-22.

[3]郭申友,徐金玉.我国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管理问题分析[J].中国林业经济,2013,03:54-56.

银行财务分析论文篇3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08-0175-03

一、文献综述

(一)国外文献

从国外来看,其关于股价影响因素的理论与方法经过多年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并已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体系。从Ball和Brown(1968)开始,国外研究人员发表了许多有关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的文章。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valuerelevance)是指某财务数据的披露与证券的价格或交易量之间具有统计意义的显著相关,也就是说该财务数据向证券市场传递了有用的信息。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美国的股市。在多因素模型的构建及实证方面,Fama和French(1992年)研究了美国股市1962年至1989期间股票收益与股票β系数、总市值、财务杠杆系数、账面市值比(每股净资产/每股市价)、市盈率、历史销售增长等指标之间的关系。Colliesetal(1997年)用美国1953年至1993年股市数据考察了会计盈余和净资产对股价解释力度的变迁;Hopwood和Schaefer(1988年)认为财务报表揭露了许多非盈余信息,而这些资讯也可以影响股票的价格,因此盈余信息和非盈余信息在衡量股价时都具有用性。

(二)国内文献

在国内,研究人员主要把国外的研究方法应用到中国证券市场中,发现了在中国证券市场下的股价影响因素的一些新特征。赵宇龙(1998)对上海股票市场中上市公司的每股收益进行了考察,分析其与股价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未预期会计盈余的符号与股票非正常收益率的符号之间存在统计意义上的显著相关;周利、高栓喜、白思俊(2001)选取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137个股票,实证研究了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股本规模、换手率、日成交金额对股价的影响,发现每股收益对股价影响最大的特点;卢铁男、刘俊(2002)以上海证券交易所A股市场2000年6月、2001年6月、2002年6月三个横截面的数据为分析样本,建立以股票价格为被解释变量的多因素横截面实证检验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资产负债率对股票价格有显著影响;王纲(2008年)以A股市场为样本,对市盈率与股价关系进行了检验,得出了市盈率与实际股价关系较弱的结论;何琴华、焦安勇(2008)以现金流指标为重点,实证分析了现金营运指数、即付比率、股利支付率对股价的影响情况,发现企业投资活动中所涉及的现金流指标与股价的相关性最强的特征。

笔者主要在参考国内外关于股价影响因素的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之上,建立适合中国中小企业板市场特征的多因素估值模型,分析上市公司财务能力方面的指标对股价的影响,以期为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提供一定程度上的参考。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的和变量选择

银行业股票价格是银行股票在市场上出售的价格,它的决定及其波动受制于各种经济、政治因素,并受投资心理和交易技术等的影响。概括起来,影响股票市场价格及其波动的因素,主要分为两类:一是基本因素,另一种是技术因素,其中最重要的基本因素。所谓基本因素,是指来自股票市场以外的经济、政治因素以及其他因素,其波动和变化往往会对股票市场价格趋势产生决定性影响。一般地说,基本因素主要包括经济性因素、政治性因素等。其中,影响银行股票价格的经济因素中最为重要的、公认的要数数据财务因素的影响。

笔者的研究目的是分析银行业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从而分析股票价格的财务影响因素,为银行业上市公司的投资提供科学的依据。

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本文假设银行业股票价格与企业的规模、企业的偿债能力、企业的营运能力、企业的盈利能力、企业的成长性以及资产的质量具有相关性。企业规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未来成长空间;企业有无支付现金的能力和偿还债务能力,是企业能否健康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营运能力也就是企业的资产经营能力,主要包括企业资产的周转情况和对费用的控制能力,反应上市公司在资产方面管理的效率。而资产的运营情况直接关系到企业的业绩和兴衰;成长性是企业经营能力发展状况,成长性比率是衡量公司发展速度的重要指标。公司只有通过保持高收益,企业才能不断发展壮大。这几大因素都会对银行业股票价格产生影响,除此此外,银行业资产的质量对于银行来说也是非常关键的。针对这几大因素,我们选取了总资产、每股净资产、流动比率、总资产周转率、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营业收入增长率和营业利润增长率和利润总额增长率、资本充足率和不良贷款率这11项指标。

(二)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笔者选取沪深两市的全部银行业公司,共计16家银行业上市公司,共有样本股16只。本文选取使用的样本数据主要来源于国泰安数据库和招商证券公开披露的财务信息,本文的因变量是银行股票价格,采用的是2012年12月31日时点数,自变量是各财务指标,采用的是2012年银行财务报表上公布的数据。

(三)研究方法

笔者的分析思路如下:首先搜集银行业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来分析股票价格的财务影响因素,观测总资产、每股净资产、流动比率、总资产周转率、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营业收入增长率和营业利润增长率和利润总额增长率、资本充足率和不良贷款率等数据,利用描述性分析对银行业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进行基础性描述,以便对整个行业形成直观的印象,然后利用因子分析提取对银行业上市公司股票价格影响较为明显的因素,分析银行业上市公司股价的决定因素,最后利用回归分析方法确定这些因素对股票价格的影响方向和强弱。

采用的数据分析方法主要有描述性分析、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

描述性分析。描述性分析主要是对银行业股票价格信息以及各种财务信息数据进行基础性描述,主要用于描述变量的基本特征。

因子分析。因子分析是一种数据简化的技术,通过研究众多银行业财务变量之间的内部依赖关系,探求观测财务数据中的基本结构,并用少数几个独立的不可观测变量来表示其基本的数据结构。

回归分析。回归分析是研究一个因变量与一个或多个自变量之间的线性或非线性关系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

三、实证分析

(一)银行业股价及财务指标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由表1可知,在2012年12月31日收盘时,我国银行业上市公司股价的平均值为8.16元,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全距为13.89元,标准差为21.253元,可见我国银行业上市公司的股价差异是比较大的。另外,就总资产指标看来,方差非常大,可见我国银行业上市公司的规模差异较大。

(二)银行业上市公司财务指标的因子分析

表2给出了KMO和Bartlett的检验结果,其中KMO值越接近1越表示适合做因子分析,从该表可以得到KMO值为0.610,KMO>0.5,表示适合做因子分析。Bartlett球形度检验的原假设为相关系数矩阵为单位阵,Sig值为0.000,小于显著水平0.05,因此拒绝原假设即表示变量之间存在相关关系,适合做因子分析。

表3给出了每个变量共同度的结果。该表左侧表示每个变量可以被所有因素所能解释的方差,表示变量的共同度。从该表可以得到,因子分析的变量共同度都非常高,表明变量中的大部分信息均能够被因子所提取,说明因子分析的结果是有效的。

表4给出了因子贡献率的结果。该表中左侧部分为初始特征值,中间位提取平方和载入,右侧为旋转平方和载入。其中只有前三个因子的特征值大于1,并且其特征值之和占总特征值的79.367%,因此,提取前三个因子作为主因子即可。

表5给出了旋转后的因子载荷值,其中旋转方法是Kaiser标准化的正交旋转法。第一个因子与每股净资产相关性最强,因此将每股净资产作为第一个因子的解释;第二个因子与利润总额增长率最为相关,因此将利润总额增长率作为对第二个因子的代表;第三个因子与流动比率最为相关,因此将流动比率作为对第三个因子的代表。

(三)银行业股价与主因子财务指标的回归分析

用三个主因子(每股净资产、利润总额增长率、流动比率)来代替解释所有10个财务指标提供的近80%的信息。下面利用分析的三个主因子作为自变量,对银行业上市公司的股价(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

表6给出了评价模型的检验统计量。回归模型调整的R方是0.939,说明回归的拟合度非常高,并且Durbin-Watson为2.484,说明模型残差不存在自相关,该回归模型非常优良。

表7为方差分析的结果。回归部分的F值为78.615,Sig为0.000,小于显著水平0.05,因此可以判断由每股净资产、利润总额增长率、流动比率三个财务指标对银行业上市公司的股价解释能力非常显著。

表8为线性回归模型的回归系数及相应的一些统计量。其中每股净资产的系数最为显著,流动比率的系数较为显著,利润总额增长率的系数不显著。从该表可以得到回归模型中每股净资产和流动比率的系数分别是1.341和8.895,说明流动比率的小部分增加会带动银行业上市公司股价近九倍的增加,说明并证实了银行业公司的股价与银行资产的流动性高度相关的现实状况,这是因为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决定了该银行的经营稳健性,是利润产生的根本前提。

四、研究结论

根据以上所做的分析,我们可以比较有把握的得出以下结论。

(一)通过银行业上市公司股价及财务指标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发现

一般而言,我国银行业上市公司的股价存在较大差异。另外,就资产指标看,我国银行业上市公司的规模差异很大,就净资产收益率来看,平均值达到17%,相比于我国制造行业的平均收益率约10%左右还是比较高的,可见我国银行业经营状况较好。

(二)通过银行业上市公司的各个财务指标的因子分析发现

在银行业数据中,可以用三个因子(每股净资产、利润总额增长率、流动比率)来代替解释所有的10个财务指标提供的近80%的信息。因子分析的变量共同度都非常高,表明变量中的大部分信息均能够被因子所提取,说明因子分析的结果是有效的。

其中,第一个因子与每股净资产相关性最强,因此将每股净资产作为第一个因子的解释;第二个因子与利润总额增长率最为相关,因此将利润总额增长率作为对第二个因子的代表;第三个因子与流动比率最为相关,因此将流动比率作为对第三个因子的代表。

(三)通过对银行业股票价格与主因子财务指标的回归分析发现

银行业股价主要受流动比率这一指标影响,其次是每股净资产,其与利润增长率之间的关系不显著。其中流动比率小部分增加会带动银行业上市公司股价近九倍的增长,说明并证实了银行业公司的股价与银行资产的流动性高度相关的现实状况。

银行业股票价格差异大,盈利水平较高。

银行财务分析论文篇4

一、个人理财概念的界定

国内外关于个人理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财需求和理财供给两方面,并以此为基础从理财市场、理财产品、理财行业、理财规制等不同视角研究个人理财。

国内外对个人理财概念的界定基本上都认为是对客户一生不同阶段所提供的全方位的金融服务,而主要的争议则更多的体现在具体的业务范围上。国内的研究一般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05年颁布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为标准,该办法对个人理财业务的定义如下:个人理财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为个人客户提供的财务分析,投资顾问等专业化访问,已经商业银行以特定目标客户或客户群为对象,推介销售投资产品,理财计划,并代客户进行投资操作或资产管理的业务活动。

二、X效率理论分析个人理财业务

X效率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已形成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该理论是作为新古典经济理论的对立物而出现的,后者以家庭和企业为研究对象,视企业为“黑箱”。并假设企业是根据生产函数和成本函数进行生产的,企业的目的是实现利润的最大化,而企业内部不存在低效率,仅承认市场出现的低效率。但由于该假设条件与现实不符,莱宾斯坦、弗朗茨等学者在半微微经济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心理学,博弈论等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X效率理论。该理论认为低效率现象不仅存在于企业内部,表现在生产领域中,而且也存在于家庭内部,表现在消费领域中。

X效率理论是以X效率概念为核心的经济理论体系,它通过对最基本的经济单位、个人及其行为的分析,对企业、家庭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行为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在考察个人行为的过程中,莱宾斯坦提出了选择理性理论,“全权委托理论”偏好原理和个人努力均衡,这三者构成了X效率理论的三大理论支柱。

下面我们从以下几个角度说明把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看作一个整体,并对其做X效率分析具备理论支持。

(一)X效率理论的研究对象

该理论是以个人为基本研究单位的经济理论,莱宾斯坦的观点是:基本的决策和行为单位是个人,而不是由个人组成的家庭或企业;把针对个人的行为假设简单地套用于家庭和企业的作法是不合适的;要正确地理解和说明作为“分子”的家庭和企业的行为,就必须先分析作为“原于”的个人的行为;X效率理论的任务,就是通过对作为基本决策单他的个人的行为的考察,分析和研究由个人组成的更大的经济单位如企业、家庭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活动。

由于X效率理论是微微经济学理论,因此只要是由个人所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根据X效率理论先研究个人行为,再研究这个整体。因此,无论是把银行作为一个整体,还是把银行个人理财业务作为一个整体来做X效率研究,从这个角度来分析理论上都是可行的。

(二)X效率理论的基本假设条件

第一,只有个人才有思想感情和行动,因此,恰当的研究单位应该是个人,而不是由个人组成的企业和家庭。

第二,由于个人具有双重个性,因此,个人行为既包括理性因素,也包括非理性因素。

第三,作为人的雇员和作为委托人的企业主,在目标和利益上并不总是一致的。

第四,个人并不只是对环境的变化做出相应的反应,相反,个人的行为常常具有受习惯影响的惯性特征。

第五,劳动合同是不完全的,雇员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选择努力水平的自由。

用X效率去分析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并不违背该理论的假设条件,从这个角度我们也得到了理论支持。

(三)X效率理论的研究方法

X效率理论认为经济理论的解释力是第一位的,而预测力是第二位的。与之相应的,X效率的研究方法有以下三个突出特点:

个人主义方法论。所谓方法论上的个人主义是指:最恰当或最有效的社会科学认识来自对个体现象或过程的研究。莱宾斯坦认为是个人而不是家庭或企业是基本的决策和行为单位,家庭和企业的目标及行为只有通过对个人行为及其相互关系的分析,才能得到合理的解释。

博弈论方法。在博弈过程中,如果双方都选择了最大化策略,就会导致囚徒困境结果,这能说明企业或家庭内部X低效率的形成,因此,X效率理论在考察企业或家庭的人际关系时充分运用了博弈论方法。

心理学方法。个人行为是要受到心理因素支配的,可以运用心理学方法分析个人选择理性的程度及惯性区域的形成。

无论是莱宾斯坦用X效率理论研究家庭、企业和宏观国民经济,还是我们用X效率研究银行或银行的某一业务,在整体的研究思路上都借用了这些研究方法。

三、相关研究的综述

目前国内外针对银行业的X效率研究大部分都是把银行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效率分析,对银行某一单个业务进行效率分析的文献极少,较具代表性的是FrancisX.Favre,PatrickT.Hack和LarryW.Hunter(2001)的《黑箱揭秘:是什么影响银行的效率》中专门对银行业零售业务做了X效率分析,并分析了影响效率的因素;AthanassopoulosD.A,SotiriouC.A和StavrosA.Zenios(1999)的《对银行分支机构效率差异的国内外比较》一文中把银行分支机构作为效率的研究对象,通过比较英国、德国和塞浦路斯的银行分支的效率,为分支机构效率的改进提供一些引导。在国内,王晓芳,曹志鹏和张欣(2008)运用DEA模型对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直属分行做了效率分析,并认为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的经济效率较低,产出增长还主要依靠营业费用和人力等投入品的外延式增长,其效率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而且风险因素对银行经济效率有明显影响;顾乾屏,姜彦福和孙晓昆(2008)运用超效率数据包络分析(SE-DEA)模型通过对2005年中国30个省、30个省会城市、260多个地级市及该区域某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效率的分析来评价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相对效率,进而构建了一种两维(区域层次和管理目标)效率评价系统。

四、结论

银行财务分析论文篇5

关键词:企业网银网银支付财务制度

一、企业财务制度的理论内涵

企业财务制度是一套发现、违反和保证遵守的财务规则和条令程序,一般要结合激励约束制度并由高层管理者强制执行才可以实现其降低财务契约方间的成本,控制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协调由两权分离产生的利益冲突等职能,主要是为方便人们组织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企业财务制度根据制定主体的不同,一般分为两个层次:一是由国家政府或财政部直接制定或者制定的企业财务制度相关法律条文或规章;二是从微观角度讲,是由各企业所有者或管理者依据宏观财务相关法律法规、企业财务制度等的要求和企业自身经营管理特点制定的,处理企业内部在财务方面的责、权、利关系,规划和选择财务管理工作的规则、方法和程序的财务规章。本文中所探讨的企业网银支付对企业财务制度带来的变化主要集中在微观层面,企业财务制度也可作为微观企业个体自发需求的内部财务控制制度,若以管理环节为标准,具体又可分为财务预算与计划制度、财务控制与分析制度、财务考核与评价制度等,强调其对企业的日常财务活动所产生的影响。此外,本文也将借鉴西方公司财务理论的内容体系,将具体企业财务制度根据其功能分为筹资制度、投资制度、成本费用开支制度、收入制度、利润分配制度等,并对企业网银支付产生的影响具体分析。

二、企业网银发展现状及其优势分析

根据中国金融认证中心正式对外了最新的《2008中国网上银行调查报告》中可以看出目前企业网银在中国的发展及其迅速,使用企业网银的用户大幅提升,比2007年增长了10.3个百分点,截止到2008年底全国企业网银用户的比例达到42.8%,其中活动用户比例为39.4%,呆滞用户比例为3.4%;活动用户使用网银的频率比较高,每周至少使用一次的比例高达75.8%,每月至少使用一次的比例更是高达96.9%;将近60%(59.4%)的活动用户使用网上银行替代了超过一半以上的柜台业务,各大银行纷纷抓住这一未来发展趋势大力改进其安全认证系统等硬件措施并提供多元化业务,切实以顾客需求打造企业网银品牌,使企业网银与传统银行相比产生了巨大的优势。

第一,企业网银具有成本竞争优势,银行无需众多分支机构、营业网点、设备铺置及从业人员就可以通过计算机和网络提供多元化的服务,通讯费用低廉,降低成本,对于企业来说,通过企业网银操作节省交易成本、往返银行或排队等候,也避免了繁琐的纸质程序,便捷、快速、准确率高,对于企业资金运营产生重要影响。

第二,企业网银的成本优势使银行竞相提供差异化的优质服务,使企业从中获得高服务质量,如企业网银提供的服务没有时间及地区性的限制,比营业网点更标准、更规范,同时还可以实现在银行各类账户信息的查询,及时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为客户提供多种形式的交易服务,包括开户、转账、信贷、外汇交易、股票买卖等业务,不仅仅是将传统业务延伸到网上,更提供众多个性化服务,切实为企业的资金安全及理财提供帮助。

最后,企业网银的发展除对企业产生影响以外,还具有很强的社会外部正效应,企业网银与在线支付产业密切相关,其价值链上的上层应用服务,如工商、税务、质监等政府管理部门的电子政务系统,包括反逃税监测分析系统;中央人民银行的反洗钱监测分析系统、征信系统等可以对往来资金的实时监控,这样不仅可以规范企业的经营行为还可以减小银行对于企业贷款前期财务审批及贷后监管的压力,还可以使得税务机关、外部审机构及其相关法律部门的的稽查压力减小,更减少洗钱、挪用企业资金等犯罪活动的产生,使信息更加透明、对称,并创造良好的企业金融环境。事物往往具有两面性,企业网银也不可避免的具有一定的缺陷,如最重要的安全问题就是制约其发展的软肋,本文的阐述基于企业网银支付的优势及未来网络技术的发展对于安全问题的克服,并进而论述其已经或将要为微观企业财务制度带来的变革。

三、企业网银支付对于企业财务制度的外部性分析

企业网银支付作为企业新时代的支付结算方式不仅便捷了企业的应收、应付账款的管理,并且在解决企业短期贷款需求、订单管理、绩效考核、杜绝资金挪用及会计舞弊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方面产生强势外部性。

(一)短期资金筹集方面

筹资制度是对财务人员在从事筹资工作过程中所应遵守的规范或标准,具体包括确定合理的筹资规模、选择恰当的筹资时机、优化资本结构、防范筹资风险等。针对企业的资金筹集,银行提出了更方便快捷的方式,如工商银行提供的网贷通,就是与小企业(含微型企业)客户一次性签订小企业循环贷款合同,在合同规定的额度和有效期内,客户通过网银自助进行循环借款合同项下提款和还款的贷款业务,最高额度1000万元。这不仅解决了企业的资金需求,还便于企业进行营运资金管理,使其可以保存较少的现金,更好的利用资金的时间价值,在资金的需求上也能更好的把握资金的筹集时机,从而降低资金成本,并保证资金链条的安全。

(二)往来账目管理方面

企业网银支付对于企业往来账目的也具有较强正外部性,首先在应收、应付账款管理方面,企业网银实时、便捷,还可以瞬时查询企业的现金账户及存款账户的余额,方便进行资金结构的管理;其次在凭证的管理方面,企业网银可以实时、多次下载收付款凭证,时间准确、不能造假,避免了目前账目管理方面出纳人员张张凭证都要审核,业务量大;原始凭证丢失、出现重复打款等问题,同时还可以缓解企业财务信息系统的压力,对于手工做账的中小企业或者财务软件不适合企业特点的企业提供了统一的账面管理口径,如网银版银企互联就将工行企业网上银行系统和企业客户的ERP系统相连接,企业可以直接通过财务系统的界面就享受工行账户信息查询、下载、转账支付三大类服务,也可根据需要自行在其财务系统中定制更多个性化功能,此外由第三方提供的凭证还可以作为解决后期可能经济纠纷的法律依据;再者开通企业网银的批量付款功能,实现工资及福利的,减轻了企业会计及出纳人员的工作压力,也杜绝资金发放过程中的各种摩擦;最后通过企业网银查看往来账的应收和预收情况,可以更好的了解客户的信用状况,便于进行赊销管理,也可以在第一时间通过企业网银知晓逾期付款的客户,查找原因并进行催收。

(三)绩效考核及财务目标方面

企业网银支付辅助企业的订单管理及绩效考核,根据预收款项,企业可以明确季度或者年度的订单量,并依据合同时间进行生产分配;通过每期将应收款项的到账额度与每位业务员的应收账款额度进行实时比较,便于对其进行绩效考核和绩效工资的计算和发放。其次,这使得企业的财务目标也更加明确,财务部门不应将全部精力放在会计核算上,通过企业网银系统的辅助作用,财务人员可以将营运资金管理看清一些,而将精力运用在投资分析、预算编制等方面。

(四)内部财务控制

借助企业网银支付系统,企业不仅可以更好的实现营运资金的管理,降低财务风险,还弥补现行企业财务制度规范的不足,如企业并购、企业财务重整、对外捐赠、对外担保等新发生且需要加强管理的经济业务实现内部财务控制,既做到企业内部风险的防范,又可以使企业在处理这些经济业务时有据可查;其次企业通过网银支付系统或者网银银企互联,企业账目上的每一笔资金都可以及时、快速、准确的查找用途和去向,避免了内部人员违规操作挪用资金的现象发生,同时企业还杜绝了会计舞弊、保证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从而提高了财务报表的可信度,利于增加投资者的信心,进而促进企业长远发展并形成良好的财务文化。

四、结论

企业网银作为一种新生事物、挑战传统银行和企业日常的财务资金管理模式,随着科学技术的提高和网银支付安全性的提高,更多的企业用户加入到企业网银的使用行列中来,企业网银多元化的业务难免不对企业的微观财务制度产生重要影响,网银支付优势的凸显使得财务信息更加透明,并可以实时跟踪,笔者也透过短期资金的筹集、往来账目的管理、财务目标规划、绩效考核和内部财务控制几个方面结合具体的企业网银业务对其外部性进行阐述,大致说明其给财务制度执行带来的变革。

参考文献:

[1]龚洪文,企业内部财务制度的主要内涵,财会月刊,2005年第3期

[2]曲涛,韦精学,企业网银助力财务转型,首席财务官,2009年第5期

    【办公范文】栏目
  • 上一篇:项目资料员的工作职责(收集8篇)
  • 下一篇:基本促销策略(收集3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