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校际合作;专业学习;共同体
中图分类号:G6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6-046-002
所谓校际专业学习共同体,是指由若干学校组成专业学习型组织,组织成员在专家与骨干的引领下,开展系列的合作研修,促进专业发展。校际专业学习共同体有时被称为“校际合作联盟”,它基于校本研修,也具有“专家引领”、“同侪互助”、“自我反思”的特点,同时又超越了校本研修因学习资源同质化而造成的效益减少缺陷,实现了更大范围的资源共享,将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趋势。
一、构建校际专业学习共同体的现实诉求
1.传统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受质疑
传统的教师专业发展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由地方政府发起的、指令性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二是指教师参加由大学提供的研修发展模式。究其实质,都是技术性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强调对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在对传统发展模式的批判过程中,作为自我理解的教师发展进入学者视野。这是把教师“提升为自主和反思的人”,强调教师在实践中探究与反思,在交流与合作中建构知识。这与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思想不谋而合:通过集体学习、共同质疑、协同探究的方式来建构知识,提升自身素质,改善学校教育品质。[1]可以预见,校际专业学习共同体将成为教师专业的重要形式。
2.校本研修出现制度性困惑
课程改革以来,基于学校构建的教师专业共同体的发展,即校本研修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形式,在实践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近年有研究表明,校本研修出现了制度性困惑,出现了效益减少现象,制约教师专业的进一步发展。[1]其主要原因在于以“行动研究”、“同侪协作”、“专业引领”为主要形式的校本研修,是依托学校自身的有限资源,在一所学校内部进行持续深入的互动交流,互动人员相对固定,交往范围相对狭窄,特别是校本研修已实行了十多年,学习资源与信息差异逐渐减少,人员的专业水平有均质化趋势,教师对其已逐渐丧失热情,其成效逐步降低。要突破校本研修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性困惑,需要引入新的信息资源,拓展专业知识与经验的来源,构建区域内教师校际专业学习社群成为一种可能。
3.网络技术为区域学习共同体的创建提供了平台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教师自觉或不自觉地利用网络平台来发展专业。不同区域的教育专业工作者,以QQ、微信、博客、微博等方式进行正式或非正式的专业交流。有研究发现,不少民间专业学习共同体以自发、自愿的形式存在,成员间既有现实互动,也有虚拟交流,因地域造成的信息差异成了宝贵的学习资源,教师们在研讨过程中更容易产生思维碰撞,触发深层的反思与纠正行为,实现专业素质的逐步提升。[2]民间专业学习共同体的自发存在,他们利用网络平台积极互动,就差异引起的不同问题进行深度研讨,实现着自我专业的发展。这表明构建跨区域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有着强烈的现实诉求,借助行政力量推动的规范的校际专业学习共同体,既有面对面的互动,也有网络虚拟探讨,这会使校际专业学习共同体充满动力与温情,能更有力地带动教师专业素质与情感友谊的发展。
二、构建校际专业学习共同体的理论基础
基于差异的相互启发原理是构建校际专业学习共同体的理论基础。所谓相互启发学习原理,是指在启发对方的同时,也自我启发,即自己既是启发者,也是受启发者。“受启发”有两层含义,一是得到他人的提示而受到启发,这是主体间发生融入或接纳对方观点的启发。二是自己在启发他人的同时,受到他人强化而重新认识自我,启发自我。这是指对方的观点融入自身的价值体系,个体实现的自我启发。主体间的启发和自我启发是在互动交流中交织进行的,它能引发个体深层次的学习。
校际专业学习共同体基于不同学校与教师所具有的资源优势,组成学习共同体,资源差异能够激发成员在合作互动过程中通过说服、主张、辩论等方式,将个体的立场、观点、价值观融入团体,引发成员之间的互相启发,进行深度的思维,由此形成启发与补充、和而不同、学习与尊重差异的专业学习氛围,从而达到提升改善实践能力,促成专业成长之目标。
三、构建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实践策略
基于资源整合思想与相互启发学习原理对教师专业成长的价值认同,广州市荔湾区的芳村小学、林凤娥小学、鸿图苑小学、葵蓬小学、海北小学和南小学于2010年到2013年间构建起校际专业学习共同体,带动教师专业的发展。几年来的实践探索表明,校际专业学习共同体能有力地推动教师专业的发展,实践策略可归结如下。
1.做好规划工作
合作前规划工作的质量,决定着校际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合作效果。以芳村小学为首,林凤娥小学、鸿图苑小学、葵蓬小学、海北小学和南小学,在长期的办学中形成了不同的办学特色,办学水平也各有不同,他们6所学校组成的校际专业学习共同体,目的是探索如何进行校际合作,优化教师专业学习的资源,推动教师与学校的协同发展。共同体就合作的时间、空间、内容、形式、评价以及合作的规章制度、导师组的构成,各部门与各科组的计划,教师个体的发展规划等等,都做了充分的研讨,达成了校际合作共同体制度文件。各科组与团队成员也相应地做了长计划、短安排,创建合作条件如建立QQ群及网页等。具体详细的合作计划,为共同体顺利开展各项研修活动作了很好的铺垫,为取得良好的合作效果奠定了基础。
2.精选学习内容
学习内容直接决定了共同体成员专业水平提升的时间与空间。精致且实用的学习内容既有助于教育实践的改善,也有助于教育智慧的提升。以芳村小学为首的校际专业学习共同体,对各学校面临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研讨,精选研修课题,确保合作更有针对性与实用性。如引领一年级新生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面对小一新生差异极大的基础,什么样的课堂,才能让各层次的学生均有所得?校际间教师流动轮训的策略等问题,长期困扰着实践,经共同体协商确定成为研修课程。这激发了教师探索的热情,在面对面交流时,大家都热情抛出困惑,说出理解,讲出做法,在同侪语话的启发下,共同体成员有更多的自我启发与反思,这不但拓展了思维,而且引出了更有价值的思考与实践。
3.强调任务驱动
强调任务驱动是指专业学习共同体每次的合作活动都基于明确的目的,围绕目标,共同体内每个成员都有明确的研修任务,并有具体的实施安排,以任务驱动实践中的学习活动。同时,共同体领导组还须加强管理,督促任务的落实,对研修效果及时进行评价与反馈。芳村小学等学校组成的校际专业学习共同体,每次合作时,领导组都会指导、督促与检查,每一任务要落实到具体科组与个人,同时协调专家与骨干教师积极引领,指导教师落实研究任务,保留过程性资料,提醒教师撰写研修日记,培养反思习惯与优化实践的能力。
4.注重过程优化
校本研究之所以能够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主要是因为它强调教师个体对研修任务的积极投入、尽力行动、及时分享、深度反思,专业发展蕴藏在精细化的研修过程中。基于校本研修基础之上的校际专业学习共同体,也要注重对研修过程的优化,对研修的任务、过程、结果等环节均要进行精致的管理,力求发挥所有资源的优势,使研修共同体内的各成员在发展愿景的引领下,积极行动,各有所得。对研修过程进行优化,是校际专业学习共同体取得良好专业发展效益的必要工作。芳村小学等六所学校组成的校际专业学习共同本,在合作的起始阶段,非常注重发挥科研骨干的力量,通过对高效课堂的分析,提出了“二元五次”常态课模式:课前会议――“一元”课例――课后会议――“二元”课例――课后反思。这一模式带动了教师们积极参与课堂研讨、反思,撰写论文。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专业水平得到了切实的提升。由此可见,注重对研修过程的优化,对具体问题的研究范式进行扎实、具体细致的实践研讨,探索有效解决问题的一般化模式与流程,有助于教师快速掌握教学基本技能,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创造性引导,引导教师专业向朝着高效、多样的发展轨道上进行。
5.强调专业提升
校际专业学习共同体的最终目标是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无论合理的规划、适切的内容,还是明确的任务、精致的过程,其目的都是为了提升专业能力。因此,校际专业学习共同体要时刻强调团队专业素质的提升,不时要提醒成员反思与记录:每次的研修得益在哪?这种得益从哪方面助力于专业素质的提高?共同体的专业引领者要探索教师专业成长的一般规律,引导教师在师德情意、专业知识、教学技能、专业智慧等方面更多地自我反思,制订“专业发展规划”,促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只有时刻关注专业素质的提升,校际专业学习共同体才能目标明确地前行。
如上所述,区域校际专业学习共同体是校本研修的升级版,它把差异作为学习资源,基于相互启发学习原理,把原本基于某所学校的知识与经验,整合到多所学校中,拓展了区域内学校校本教研的协同,增加实践性知识与智慧,优化教师专业发展的效果,较好地解决了校本研修的制度性困惑。以芳村小学为首的六所学校创建的校际专业学习共同体,通过几年的实践探索,形成了“以规划作先导、以内容为载体、以任务作驱动、以过程为抓手,以目标为导向”策略,有力地推动校际专业研修制度的深入发展。可预见,校际专业学习共同体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李子建,宋萑.专业学习共同体与课程发展[J]课程・教材・教法,2006,(12):24-28
[2]卢乃桂,钟亚妮.国际视野中的教师专业发展[J]比较教育研究,2006,(2):71-76
关键词:校本研修;广播电视大学;C#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16-3864-03
TheDesignandDevelopmentoftheSchool-basedResearchandTrainingPlatforminTelevisionUniversityBasedonC#
LIANGXiao-qi
(ShanghaiTelevisionUniversitySongjiangBranch,Shanghai201600,China)
Abstract:Theradioandtelevisionuniversityhastheadvantageofarelativelyhighlevelofinformatizationaswellasarelativelymaturedistanceeducationtechnology.TheundertakingofSchool-basedResearchandTrainingundertheinformationtechnologyenvironmentwillreflectteacher’svalueinacomprehensiveway,developteacher’spotential,thushelptopromotetheautonomous,individualandprofessionaldevelopmentintheteachingstaff.TheplatformstartfromtherealityofTVuniversitycampus,elaboratethewholestructureandfunctionaswellastheimplementationtechniqueoftheSchool-basedResearchandTrainingplatformintheradioandtelevisionuniversitywhichisbasedonC#technology.
Keywords:school-basedresearchandtraining;RadioandTelevisionUniversity;C#
网络环境下的校本研修在普教系统已开展多年,而且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在广播电视大学系统并未受到足够重视。广播电视大学信息化程度较高,远程教育技术相对成熟。各级电大通过卫星、互联网和组织体系实现了有机连接,形成了天地人网结合、三级平台互动的方便、灵活、开放的教学和学习环境。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文字教材、广播(录音)、电视(录像)、CAI课件、学习网站等多种媒体进行自学,教师给予必要的面授辅导和全过程学习支持服务[1]。电大教师的授课均安排在晚上和双休日,白天不坐班,相互学习和交流的机会有限。若能充分利用学校信息化程度高、远程教育技术成熟的优势进行校本研修,将会全面体现教师的价值、发挥教师的潜能,促进教师的自主化、个性化、专业化发展。[2]
本平台根据上海电视大学松江分校实际出发,结合“人本主义”、“建构主义”、“学习风格”等重要理论,构建“松江电大校本研修系统”,从而优化校园文化、信息化环境,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推动学校更好更快发展。该平台适用于电大系统,中小学的校本研修也可借鉴,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应用价值。
1系统主要功能
本系统遵循“适应性学习”理论,它可以为远程学习提供更为优越的前提条件,以不同于传统的方法使远程学习更为简单、高效、个性化。在松江电大基于信息化环境的校本研修平台中,用户身份分为研修教师、指导专家和管理员三种。
校本研修是以发展教师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为目的,以学校教师为主体,与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紧密结合的教师培训与教学研究活动。[3]该系统将树立“双向适应”的理念,不仅考虑各种模型及其技术的设计与实现,也力争尊重个别差异,符合学习者的“学习适应心理”。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立足电大教师的需求,对“松江电大校本研修系统”的教师用户端功能进行如下设计:
校本研修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教师教育新形式,它是以发展教师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为目的,以学校教师为主体,与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紧密结合的教师培训与教学研究活动。
1)专业学习模块:学习资源是该平台的核心。基本功能如下:对资源进行分类;按学习资源建立学习小组;订阅、浏览、下载、上传学习资源;对学习资源学习情况进行记录。
2)跨专业交流模块:该平台为研修教师、指导专家和教学管理者三者提供一个交流互动功能。交流平台按表现形式,主要有Blog、Wiki、BBS、邮箱等;按交流时间,主要有实时和非实时之分,实时形式主要为组内学习者共同探讨;按学习者组织模式,分为分散学习和小组学习;按交流媒体表现形式,有文本、图形、声音、视频等。
校本研修这一新型教师继续教育的模式的推广,为历史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和自我发展提出了一个良好的解决之道。小编为大家准备了校本研修年度工作总结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校本研修年度工作总结范文一
为使自己不断提高教育理论和学术水平,增强知识更新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从各方面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不断适应新时期教师培训和教研的需要。特制定了个人研修计划,内容如下:
一、研修目标
在教学中不断学习,认真思考,反复实践,提高业务能力,锤炼专业精神,丰富教学智慧,形成教学风格。积极开展校本教研,真正成为农村教学的业务能手。
二、研修计划
1、勤于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坚持不懈地学,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多渠道地学。要做学习的有心人,在书本中学习,学习政治思想理论、教育教学理论和各种专业知识,增强自己的理论积淀;也要在“无字处学习,学习他人高尚的师德修养,丰富的教学经验,以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广泛地阅读各类有益的书籍,学习各种领域的知识、技能,特别要学习现代信息科技,不断构建、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
2、立足课堂,善于思考,在实践中探求、感悟。教学工作中进行教学反思。反思自己教学理念,反思教学的实际成效。探求成功的教学模式,思考教育教学的现实问题,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问题。
3、提升业务,乐于动笔,扬长补短。加强基本功的训练。每天坚持动笔,正人先正己,育人先育己。不断丰富自己的内涵。转化为教学的动力之源。
校本研修年度工作总结范文二
本学期,我着重从德育出发,做到既教书又育人,把研修工作落到实处,在课堂教育教学的实践中,不断修正自己的思想,国家的兴衰,取决于教育;教育的兴衰,取决于教师。教师是立校之本。而师德则是教育之魂。
一、良好的师德,是自我教育完善的需要。
从古至今,在人们心目中,似乎很难找出比教师更受敬重的职业。只要用真诚的心去感化学生,用真诚的爱去引导学生,只有真的爱学生才能当之无愧地说爱教育事业。记得曾经有一位教育家说过:“要使学生的品德高尚,教师自己首先应该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刻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言谈举止,为人处世,衣着穿戴都是学生私下议论的话题。为人师表不能说一套做一套,应严以律己,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成为学生的表率。孔子说得好:“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二、认真研究新课程。
通过认真学习新课标,能够把握新课标“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的精神,特别对新教材体系和内容安排做了学习和研究,开展集体备课和教学反思活动,提高了自己备课和讲课教学水平。
在我的课堂教学上,我带给我的学生是一种音乐学习的轻松,明朗而高效的节奏感,严肃而活泼的氛围,重学法指导,重合作意识的培养,重情感交流。在新课标下,我觉得教师的教学要放在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内趋力,引导学生主动探求音乐知识;指导学生学习音乐的方法,使学生由“学会到“会学,变“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
我坚信,兴趣是学习任何知识最好的老师。正因为如此,学生们在适应了我的授课模式以后,渐渐地从对我的课堂发生兴趣转向对音乐学习感兴趣。我是发自内心地感动于这种良性的循环。同时,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我能够适时适当地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充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消除学习紧张感和焦虑感,激发学生探索未知的本能和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这样既充实丰富了课堂,又提高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爱是教师美丽的语言,我们教师应有那颗与学生沟通的法宝——博爱之心,去爱学生,影响学生,关心他们的成长。我们应该用先进的理念、恰当的方法带给学生鲜活的知识与技能,成为现代社会有用之才。我愿用这一沟通的法宝——博爱之心,在知识的海洋里播种与收获。愿我们的生命在收获与播种的海洋里飞溅出璀璨的花朵。
校本研修年度工作总结范文三
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从单纯的“教书匠转变为自觉的“研究者,主动的“实践者和严肃的“反思者,即要求教师学会学习、学会反思和学会创新。随着基础刻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农村学校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与缺乏专业指导的矛盾日益突出,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仅靠专家的指导远远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大规模送教师外出学习也不现实。因此,学校必须探索出与学校发展,教师成长相适应的校本研修模式尤为重要。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校在加强校本研修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现总结如下:
一、基本工作达成度概述
(一)领导重视,强化校本研修管理
领导非常重视校本研修工作,成立了校长任组长的校本研修领导小组,加强对校本研修工作的指导,把校本研修作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手段,通过开展校本研修,大力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学校加强了对校本研修过程的管理,做到了研修时间、内容、人员、考评“四落实,做到了辅导教师上课有讲稿,听课教师有笔记,学校有记录和信息反馈厩载。
(二)建立激励机制,推动校本教研进程
为了调动教师参与教学研究的积极性,促进校本研修深入持久地开展,学校购置了大量的有关新课改的光盘与书籍,以改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开拓教师视野,提高教学水平。此外,学校还制定了《教师岗位考核奖励办法》《课堂教学达标考核办法》,把考核结果与奖惩、教师评优等挂钩,促进教师不断进取,转变教育观念,改变教学行为,提高自身理论水平,从而推动以校为本研修活动。
(三)采取多种研修模式,全面提升教师素质
1、拜师结对模式。对新老教师的培养学校采取了拜师结对的形式,扩展了师徒带教的内容,赋予这传统的形式以新的校本研修内容,且拜师是相互的,能者为师。如英语组为了让新教师尽快进入角色,组内进行“师徒结对,帮助他们尽早走向成熟。他们是这样做的(1)搀扶新教师“学走路。新教师在上岗不久,能对教材进行一定的解读,设计了一定的教学方案,但在课堂上呈现出满堂灌的现象。针对这一现象,骨干教师进行手把手指导,对每一课时都为他们解读教材,分析教材,同时向他们预测学生可能出现的状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备课,同时进入课堂为她们上示范课,然后在另一平行班听她们上课,总结在课堂中展示出来的优点,分析在课堂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措施。(2)试着让新教师“自己走路。通过一阶段骨干教师引领,新教师对教材的解读有了一定的理解,让新教师自己解读教材,分析教材,自己设计教学方案,让新教师自己先有一定的思考,然后骨干教师对教案设计进行一定的修改,再进入课堂听新教师的课,进行反思与重建。(3)让新教师感知不同课型。英语学科的每个单元是由不同的板块组成的,每个版块的功能不同,对教学的要求也就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呈现出的课型也就不同。在新教师有了一定的自主研究教材,分析教材的能力之后,对新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了解不同课型,在一个阶段中集中力量针对一个课型进行突破。通过一年不到的师徒结对,两名新老师的教学能力可以说是一个质的飞跃,张丽丽老师在片级小班化教学评比脱颖而出,出片参加县级小班化教学评比;徐振飞老师由于教学扎实而代表新教师向全县的英语老师展示了一堂充满活力的英语课。
2、案例研修模式。即从典型案例中获得启迪、寻求解决问题思路的方式。运用这种模式进行研修时,研修者一定要精选出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案例,然后组织教师进行深入讨论。这种模式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效果较好。通过教师参与式的研讨,引导教师运用课改的理念,对课例进行分析、模仿、借鉴,从中领悟一些新颖的教学方式,启迪自己的课堂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课题研究模式。以我校的市级课题《农村小学“多元联动校本研修提高中老年教师教育改革适应能力的研究》为抓手,开展系列式主题教研活动。
学校充分利用骨干教师资源,以“学科主题式系列教研活动为抓手,以日常课堂教学研究为载体,组建了各学科的联动小组,由各学科组长具体引领承担本学科的日常研究,将研究重心下移到了教研组,使教研和科研得到有机的整合。通过本校骨干教师与其他教师“多元联动的校本研修来提升每一位教师教育改革适应能力。
各学科组根据本学科的特点确立研究主题,我们确立的研究主题基于这样几个思考:一、问题直接来自于教师的课堂,是具有代表性的,亟待解决的;二、围绕课题研究目标能提升教师教育改革适应能力的;三、在前期实践中骨干教师已对这方面有一定实践研究的基础与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与做法的主题,因为引领的力量与能力直接影响课题研究的质量。
在此基础上开展“三段四步主题系列联动教研活动。它分两个层面:第一、骨干教师之间的联动研究,就是对于确立的研究主题,如果之前骨干教师也没有很多经验积累的,就先在骨干教师的课堂中进行联动的实践研究,先从寻找相关理论进行深入解读,再到进入各自课堂进行实践,然后通过骨干教师之间的一次次互动研讨交流,集聚群体智慧,解决遭遇的问题,逐步对这个研究主题形成共识,形成可积累的经验与做法。第二:将骨干教师先行实践较为成熟的研究主题作为与其他教师联动研究的主题。具体的流程与做法是:
第一阶段:骨干教师示范性研讨。它经历了(1)认知准备(骨干教师进行相关主题研究的资料解读及结合主题进行的课程资源的开发);(2)骨干展示(先由骨干教师围绕研究主题进行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弹性化教案的设计说明等,在走进课堂上示范课)(3)问题研讨(先由骨干做自我评价,其他骨干就示范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最后中老年教师参与评价)(4)后续拓展(骨干教师把前期自身整个示范过程中积累的材料整理成文本,然后让中老年教师学习,并结合研究主题布置一到两项作业)。
第二阶段:以其他教师实践为主的螺旋式研讨阶段。它经历了(1)合作开发与设计(围绕主题,集体备课,在骨干教师的引领下集聚群体智慧共同设计教学方案)(2)初步尝试(先由一位教师尝试课堂实践,再由执教师自评,骨干教师点评,其余教师参评)(3)再度重构设计实践(骨干教师组织再次修改教学方案,其余逐一上重建课,再反思再重建)(4)反思、总结、提升(执教老师谈过程中的体会,骨干教师对整个活动过程作总结提升,并对主题研究作动态调整)。
通过校本研修,教师能够更好地发挥学习所获的技能及学习所得,也能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提高自己的教学修养,那么具体的个人工作计划怎么制定呢?下面是小编带来关于小学教师个人校本研修计划范文的内容,希望能让大家有所收获!
小学教师个人校本研修计划范文(一)为了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更好地为教学工作服务,根据学校的工作实际,自身的发展要求,特制定校本研修个人工作计划。
一、研修目标
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的师德修养,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促进自己对新课标的理解。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研修内容
(一)多读对自己有用的书,进行读书研习。
广泛阅读各类书目,不断充实、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领悟生活化、情境化课堂教学的真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同时,注意多钻研、勤思考,将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与理论结合起来,在总结和反思中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二)在实践中进行教学研讨。
目前进行的新课改对我来说是一种挑战,同时也是一次难得的锻炼机会。我将继续积积极参加校内校外的教研活动,平时就当天发生的教学突发事件,教学感悟反思,学生的思想问题及解决方法等与同组教师交流学习。
三、具体实施方案
1、勤于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1)坚持不懈地学。活到老,学到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2)多渠道地学。做学习的有心人,在书本中学习,学习政治思想理论、教育教学理论和各种专业知识,增强自己的理论积淀;也要在“无字处”学习,丰富的教学经验,以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通过网络学习新课标,在教学中理解应用新课标。
(3)广泛地学。广泛地阅读各类有益的书籍,学习各种领域的知识、技能,特别要学习现代信息科技,不断构建、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
2、多听课,坚持做到听好每一堂教研课,做好教研笔记。
取长补短,努力地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3、勤于动笔,提高教育科研水平。
(1)及时积累专题研究的第一手资料。
(2)尝试进行教学案例的分析,把自己的专题研究从实践层面提升至理论层面。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走进学生心灵,创造多彩人生,学习,再学习,在学习中不断超越自己。
小学教师个人校本研修计划范文(二)新的学期,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现将本学期个人研修计划拟订如下。
一、研修主题
以“提高作文课堂教学实效性”做为本学期个人研修主题。研修重点:以提高自身素质为基础,以课堂教学为重点,以提高学生作文质量为突破口,以新课程标准为指针,为语文教学成绩的全面提高而努力。
二、研修目标:
1、加强理论学习。
通过参加集体学习及自学等方式认真学习新理念,及时把握课改的前沿信息,并努力运用于课堂教学实践之中。
2、立足常规教学。
潜心钻研本学段教材,以上好每一节课为前提,不断总结和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逐渐突显出个人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特色。
3、注重经验积累。
积极撰写教学反思、案例和论文,将教学过程中的点滴感悟记录下来;随时上传到小学语文论坛,以便达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效果。
三、研修措施
按照个人工作特点制定一年的发展研修计划,努力结合自己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做到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在工作中思考,在思考中实践;在反思中改进,在改进中提升,使研修、工作、发展同步推进。
1、研读课标
研读《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习作阶段目标要求,交流课标研读体会,以便准确把握各学段习作目标要求。
2、钻研教材
钻研本学段教材中习作内容,整理归类,总结出本学段习作内容的共同特点,找出难点问题并和其他同行交流研讨,以便全面把握小学教材中的习作类型及习作难点。
3、交流互动
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发表自己的看法,与全体教师主动交流研修历程。结合区域内的教研活动,认真上好作文指导课并做好案例分析、总结和再设计,以此锻炼对习作指导课的驾驭能力。
4、撰写经验
在平时的教学中,坚持写教学反思、记录研修过程中的得与失,不断积累经验,学期末形成关于作文教学的经验论文,争取在教学刊物上发表。
小学教师个人校本研修计划范文(三)新的学期又在春暖花开的季节来临了,踏着轻柔的春风,面对着生机无限的校园,心中又充满了无限的期待和斗志。校本研修是新课改以来一直所倡导的一个十分利于教师成长的方式,它的制定和实施理念更加符合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对教师提高教育教学能力起到了切实有效的作用。为了使自己的业务水平有更大的提高,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特制定个人校本研修计划。
一、工作理念:
1、坚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原则。
2、把新课改的精神落实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
3、建立扎实、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4、积极探索适合学生发展、深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5、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
二、学习内容:
1、以《〈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纲要〉及解读》、《〈学科课程标准〉及解读》、学科新教材等为主要培训教材。
2、以典型课例和专题课教学教研为媒介进行“研”“训”,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3、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进一步提高师德。
4、学习《教师反思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反思意识,要经常反思自己的教育观念、教学行为,主动进行教学方式的改革,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三、学习形式:
以参加学校校本研修活动为主,个人自主研修为辅。在学校安排下,统一内容,统一进度,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学习。根据学习内容,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并进行实践。在自学的同时,要做好重点突出的学习笔记。
(1)专题培训
交流研讨、教学设计、说讲评课等形式,将培训学习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2)专题总结
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教学经验,对以优化教学过程的基本原则、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习惯和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等方面进行探索。对其他教师的专题总结、论文、调查报告、实验报告、教案、观察日记等进行分析与系统整理。
(3)网上学习
充分利用自身信息技术知识的网络资源优势,在网上查找所需学习资料,进行互相学习和交流。
四、研修主要措施:
1、认真参加集体组织的学习培训,作好培训记录。
2、认真参加学校的校本研修活动,吸取其他老师的成功经验。
3、精心准备自己的研修课程,发挥信息技术特长,努力提升使用现代教学设备的能力。
【关键词】骨干作用农村班主任校级研修共同体柳江区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3A-0015-03
众所周知,做好教育,教师是关键;建好班级,班主任是关键。一个班主任就是一个班级,班主任是班级教育教学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学校各项教育工作的具体实施者,是学生教育的骨干力量,是沟通学校、家庭、社会等教育资源的桥梁。在农业人口占据主体的中国,农村教育势必成为教育的重要阵地。以柳州市柳江区(原柳江县)为例,柳江区辖12个乡镇,有129所公办中小学,其中农村学校占93.3%。全县在校生52943名,共有4823个班级,4823位班主任。其中,82%的学生就读于农村学校,85%的班主任担负着全县农村学校学生的班级管理工作。作为农村教育的重要实施者,提高班主任的理论素养和教育水平势在必行。笔者认为,提升区域内农村班主任队伍整体素质,必须发挥骨干班主任的作用,走团队研修道路,带领班主任教师抱团成长。下面,笔者就以柳州市柳江区农村班主任校级研修共同体构建的实施为例,浅谈发挥骨干作用,构建区域性农村班主任校级研修共同体的有效途径。
一、农村班主任培训学习现状分析
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强农村学校教育,狠抓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为农村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柳江区不断加强教师培训,开展了暑期班主任轮训、心理健康教育等短期主题培训活动。活动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短期培训虽然在一定程度提高了班主任教师的专业理论和实践水平,但由于缺乏系统的专业引领和持续激励,多数教师并不能做到学以致用。另一方面,由于培训次数和场地的限制,相当一部分教师参加培训的机会不多,获得的学习资源明显缺乏,在繁重的教育教学任务压力下,部分教师丧失了自我成长的热情。再次,各学校师资分配不均,教育教学水平参差不齐,特别是乡镇和村级学校缺乏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教师岗位学习和岗位实践不够主动,培训学习的效果并不理想。班主任工作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班主任既要有丰厚的教育理论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教育技巧,单靠教师在岗位上的实践经验和局限的自学途径,教师个人的专业素养将难以得到明显的提升,而在此基础上追求W生整体素质的提升,往往收效甚微。因此,学校、相关部门关注区域内农村班主任持续学习成长的途径研究,在全体班主任队伍中构建起长效、持续的学习共同体,是提高区域内班主任队伍素养的根本,也是推动农村班主任教师学习成长的必然途径。
二、构建农村班主任校级研修共同体的可行性分析
从教师学习共同体构建理论和班主任专业成长理论上说,我们对区域性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构建的研究,对于解决当前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师资力量不均衡等问题具有很大的价值。校级研修是学校内教师成长的有效途径,是探索解决学校教育教学热点、难点的有效方法,开展班主任校级研修是解决学校班级管理热点问题的重要手段。基于学习共同体带来的互助分享途径,能有效促进参与者专业成长的实效性。因此,在农村中小学推进以校为本的班主任研修共同体,通过共同体骨干带动、问题交流、互助合作等形式,将有效引领班主任教师实现专业成长,促进农村班主任的共同学习成长。
从实际师资情况来看,经过区域内班主任师资队伍的分层培养,各学校已具备了一定数量的业务骨干,特别是区域农村中小学班主任整体提升工程中的“名班主任”培养项目的实施和推进,培养了一批来自各农村中小学的骨干班主任力量,这批骨干班主任也成为了实施农村中小学校级班主任研修共同体的“种子”力量。由于大多数骨干班主任来源于农村学校,他们比其他教师更了解本校班主任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和需求,具有成为当地农村学校班主任研修学习的“引领者”和“组织者”的优势条件。同时作为“种子”(骨干)教师,骨干班主任自身也有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通过由其组织并带领本校的班主任建立一个研修学习团队,不仅可以将参与区域骨干研修工作坊阶段的理论和技能运用到实践之中,也发挥其在岗位实践中的示范带动作用,通过自我成长、同伴互助交流,实现自我的更大进步和同伴的成长。因此,由县级专家型骨干班主任带动,在农村学校中推进班主任研修共同体建设,可以示范和带动区域内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实现区域内全体班主任教师的共同研修学习和成长。
三、构建农村班主任校级研修共同体的基本路径
近年来,全国各地重视师资培训,不断加强骨干班主任队伍建设。如何以点带面,关注区域内农村班主任群体的持续学习、实现区域内班主任学习研修的长效机制,是一个值得探索的新命题。笔者就以柳江区为例,对如何有效开展骨干班主任队伍建设,让这批骨干班主任在本职岗位更好地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在区域内以校为本,带领更多农村学校班主任对实现持续成长和进步的路径进行了探索。
(一)以项目为载体,打造区域班主任骨干队伍
打造一支理论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班主任队伍,必须依托专业的培训手段,可以依托高等院校的技术力量,快速提升区域内教师的业务水平。要构建校级班主任研修共同体,发挥骨干力量是关键。如果没有骨干班主任的带领和互助,研修共同体的运作很容易陷入不断内耗而无突破的境况中,势必难以实现更快的成长。因此,构建校级研修共同体的前提,是要有一定数量的骨干“种子”。柳江区非常重视骨干“种子”的培养,骨干班主任的遴选涉及每个乡镇、每一所中学,通过项目合作的方式,依托广西师范院校的专家团队,分层对区域内的骨干力量进行动态系统培训。经过两期班主任教师骨干基础培养和一期骨干班主任教师提升培养实践,农村学校打造了一支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的班主任骨干队伍,为构建推进班主任校级研修共同体打下基础。
(二)以活动为推手,发挥农村班主任研修团队的骨干引领作用
班主任队伍的团队研修,是一条凝聚班主任力量和智慧的途径。为了推动区域农村班主任队伍建设,项目实施初期重点是在研修共同体的骨干力量培养上,随着骨干力量的不断增强,学校、相关部门要将这种研修学习模式推广到农村中小学的班主任教师当中,更好地发挥骨干力量的辐射功能。柳江区在构建班主任研修共同体的第二阶段,开展了以学校组队的“班主任团队风采大赛”活动。活动目的是以赛促研、以赛促建,通^骨干带领推进区域学校,尤其是农村学校班主任研修团队建设。参照区域农村班主任研修共同体建设过程中的“团队风采”展示活动模式,从区域推进及辐射带动两个因素出发,组委会对比赛作出如下规定:1.要求全县中心校以上学校必须组队参加,每个团队8~10人(含领队);2.要求参赛团队领队必须是学校分管德育副校长以上人员担任,并参与团队风采展示;3.除领队为学校领导外,参赛队员必须为现任班主任;4.团队分为三个小组:说课组、上课组、评课组,进行四场次的内容展示。比赛分为四个环节,1.团队风采展示:团队人员全员参与(包括领队),有团队名称、标志、口号、团队语言,体现出团队协助精神。2.说课环节:要求各团队说课必须有课件,临场说课2人,由评委从该团队说课组成员中现场抽签确定说课展示人员。3.上课环节:担任现场上课的为1人,由团队自行确定上课人员。上课前,团队成员可辅助完成上课教具的准备与布置。上课期间,其他团队成员不得参与辅助完成如课件翻页或分发课堂使用材料等工作。4.评课,要求各团队自评本团队的课堂展示情况,临场评课2人,现场评课人员必须由评委从该团队说课组成员中现场抽签确定,上课展示完毕后给予10分钟时间,评课组成员即刻商定评课内容。评课必须使用大卡,使用思维导图进行评课展示,把区域内教师在MS-EEPO试点县的教学成果与比赛展示结合起来。
这几个展示环节的连环设计,让参赛团队不仅致力于表现团队文化风采,还在说课、上课、评课的技能环节得到智慧的交流与分享。虽然这一活动是对主题班会课比赛赛程的再设计,但其借鉴于“名班主任”项目工程的培养模式和成果,项目工程培养对象对于各环节设计相对熟悉,并在项目培养中积累了相应的教育资源,在学校团队参赛过程中,各学校培养对象都成为了参赛团队的引路者和骨干力量,项目工程培养对象由在工作室的参与者身份转变为学校参赛团队的业务引领者。
从团队主题班会课比赛综合效果看,团队参赛比个人参赛的效果显著,主题班会课质量大大提高,特别是乡镇学校的参赛团队,在经过参赛筹备的漫长磨合中,从无从下手到最后的团队成果展示,充分说明了团队研修在队伍成长中的重要作用。事实证明,团队研修模式的学习共同体构建,是推动学校班级管理团队研修的必经之路,对推动班主任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有着明显的成效。
(三)创设环境,助推校级班主任研修团队建设
构建校级班主任研修团队,需要政策支持、制度约束和骨干带动,学校、各相关部门为农村学校校级班主任研修共同体创设良好的制度环境,使骨干班主任教师发挥最大作用。作为区域教育行政部门,必须明确班主任研修共同体是一个开放性的团体,没有政策调控难以建立,没有制度约束难以有效存续,没有经费支持难以开展研修学习活动,没有目标引领难以实现共同成长。区域内校级班主任研修共同体的构建,需要有人力资源、行政支持、目标支撑,还需要诸多要素“多元一体”的合力推进,如柳江区农村班主任校级研修共同体的构建,就是“多元一体”合力推进的典型例子,以下是柳江区农村校级班主任研修共同体构建要素说明。
在人力资源方面,人力资源是学习共同体构建的基本要点,主要包括:1.持续开展“名班主任”工程,为校级班主任研修共同体的构建输送了业务水平较高的骨干资源;2.近两年来,以构建学校为本的班主任研修学习团队建设为目的,柳江区连续在区域内开展了农村班主任暑期全员滚动培训,对区域内全体班主任教师进行系统化的业务理论培训和业务技能培训,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班主任教师的业务知识水平,为构建校级班主任研修共同体奠定了基础。
在行政支持方面,行政主导是学习共同体得以存续的保障,表现为:1.教育行政部门制定《柳江区教育局关于组织构建柳江区校级班主任研修共同体试点的方案》,决定以“名班主任”工程高级研修班培养对象为核心,把校域内项目工程培养对象纳入到研修共同体中,在培养对象学校内组建起校级班主任研修团队试点。教育行政部门将校级班主任研修共同体试点建设纳入到德育教研计划中,每年开展一次区域性的校级研修共同体展示交流活动。2.组织召开校长会,明确学校在研修共同体构建中的职责,如试点学校必须组织好本校团队的遴选、考核、组建和管理工作;校级分管领导需作为研修共同体成员参与团队建设中;团队每学期需开展两次以上校级研讨活动,研讨活动要有主题、有展示。除了试点学校外,各学校条件成熟的可以申请组建校级班主任研修共同体,一并作为试点推进。3.学校对研修共同体学习研讨活动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