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体育教学反思作用
一、反思的作用
新课程的推进,对教师提出转型要求,要求教师角色由“教书匠”转变为“研究者”,因此教师必须学会反思。反思已成为促使教师更为主动参与教育教学、增强教育效果和促进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是影响教师专业成长的核心因素。课后反思是教师将课堂教学实践连同体会和感受诉诸笔端而实现自我监控的最直接、最简易的方式,从而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质量。
(一)反思可以形成经验
成功的教学往往体现在教师以自己创造性的教学思维,从不同角度和深度去把握教材内容;以恰当的方式方法去设计教学环节;将教学过程中自己感受深刻的、达到预期效果的、好的做法都及时记下来,形成教学经验。
如,在400米耐力跑考试时,第一组学生在报倒计时的时候,还没有跑到的学生就会中途停下来,事后查问原因,她们的回答是:“反正不及格了就停下来了。”第二组练习的时候我没有报还有多少时间,只是给他们一边“加油”,一边说时间快到了,结果既使最后一个学生也冲刺到了终点,这使他们得到了较好的锻炼。于是我们在课后小结中写道:“区别对待,给学生信心,给学生希望。”这点感悟使我受益匪浅。
(二)反思可以优化教学
课后小结记录反映了体育教师课堂教学成功的经验、失误的教训、需要破解的困惑和有待探讨的问题,等等。在后继的教学和下一轮教学的备课时,教师应重视参考利用前面的课后小结,吸取前面教学的经验教训,改进教案设计,提高教案质量,从而扬长避短,优化课堂教学。这样长期坚持,可帮助教师提高分析和处理教材的能力,改进教学方法,积累教学经验,提高教学艺术和课堂教学的质量,改善体育教学中的欠缺之处。
学习永远是教师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特别是在教育发展日新月异、我们民族进行伟大复兴的新世纪,加强学习尤为重要。课后小结将教和思、教和写结合起来,在思和写的过程中,广大体育教师会发现自己的理论素养、学识水平、知识结构和业务能力等方面的缺陷和不足,从而产生学习的欲望和紧迫感。思和写越是深入,这种感觉越强烈。教师应抓住这个时机,选定或调整学习内容、教学方法,加强理论知识和业务学习,不断提高理论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这样,通过教和思、教和写的结合促进了教和学的结合,这种由课后小结带动的“三结合”,对于培养体育教师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都有积极的作用。
(三)反思可以改革创新
反思可以对运用的新的教学理论、教学思想、学科研成果而进行各种小型的教学改革进行小结。如教学生一些枯燥的跑跳时,教师可以把教学的内容孕育到游戏中去,让学生既学到技能,又得到锻炼。通过小结,有助于对新理论、新思想的消化、吸收和应用,使自己的教学方法不断更新,始终处于教学改革最前沿。教学后的反思,是一种有批判的行动结束后进行的反思,这种反思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建议:“每一位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写随笔和记录,这些记录着思考和创造的源泉,是无价之宝。”因此,努力进行教学反思是我们不断成长的一条重要途径。
当然教学前、教学中的反思也是很重要的,这是想取得进步的青年教师所必须做的。比如,一堂课,学生在课堂上是兴高采烈还是冷漠呆滞?是其乐融融还是愁眉苦脸?伴随着学科知识的获得,学生对学科学习的态度是越来越积极还是越来越消极?学生对学科学习的信心是越来越强还是越来越弱?这一切教师要多关注,也值得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去努力反思。目前,越来越多的教师已加入到这个行列中来,我坚信,教育事业的又一次腾飞已经到来。
二、如何做好课后反思
(一)反思要有据可依
体育课作为向学生传授体育的基础知识、让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技术、发展体育的综合素质与能力、提高身体健康水平的一种基本形式,一定要从实际出发。例如我们可以把本校男女学生多次跑400米的成绩记录在课后小结中,然后根据记录的成绩计算出男女学生所能承受的运动量,以便为今后上课安排运动量提供更加准确、有效的依据。
(二)反思教学机智
所谓教学机智,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会灵机一动,突发奇想,觉得某一知识点用另一种方法处理效果会更好。这些“智慧的火花”往往是在特定环境下产生的,并非备课时所能想到的。体育教师从个别体育课堂教学获得的具体细微的感悟和启示,一般难得长时间保留在头脑里,有些顿悟,灵感更是稍纵即逝。因此,教师写课后小结,应尽可能在课后及时进行,一般情况下不要超过当天的时间,这样就能及时准确地记下教学过程包含着个性化体验和闪烁着创新思维火花的所感所悟。课后小结贵在求真,贵在坚持。写课后小结有如教海拾贝,日积月累,它会在你面前展示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你会从中体验到收获的喜悦。
(三)反思学生见解
新课程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时要有创新,提出一些新见解、新问题,在课堂上予以肯定和正确引导,课后要认真记录,并虚心接受。这既可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鼓励学生勇于创新,又可在一定程度上拓宽教师的思路,对教师的教学作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总之,教学反思是新课程的要求,是对新型教师的要求,我们必须努力实践。当然写教学反思贵在及时,贵在坚持,贵在执著求实。一有所得,及时纪录,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教学反思是教师提高教学水平、教学质量和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关键词:《最后一只白鹭鸶》反思
课程资源按其存在的方式分类,可分为显性资源和隐形资源两大类。教材、课件、课外参考资料资料、教学环境等都是显性资源。而教师素质、教学方法、学生的知识、技能、社会经验等都是隐性资源。在这两种资源中,隐性资源比显性资源更重要。而学生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要想实现课堂高效,必须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学生乐学,才能最大地实现课程资源的利用价值,才能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
一、要学会取舍。力气要用在刀刃上
这篇课文在四次试教中,都有同一个问题,内容太多无法在40分钟内完成。在上课备课中我总觉得每段中都有重点:第3段中鹭鸶们的议论纷纷,第4段中自鹭鸶的不习惯,第5段中一些白鹭鸶飞走原因、大看板,第6段中最后这只白鹭鸶飞走原因,后面的遗失启事都是重点,这些对帮助理解最后这只白鹭鸶的内心世界都有帮助,好像都应该讲才行。去掉哪里呢?听课的同组老师也觉得每段中这些地方确实都是重点,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必须该舍则舍,必须腾出时间突出重点。经过反复思考讨论,确定将第六自然段和遗失启事作为重点来讲,其余段落略讲,只作铺垫。因而大看板只请读书最有感情同学读;用最后这只白鹭鸶看见看板的想法说出鹭鸶潭山庄修好将是多么令人向往。第4、5段只让学生找其他白鹭鸶飞走的原因简要概括即可,了解与此同时最后这只白鹭鸶还在坚守的想法。这样多出来的时间都用在体会第六段,最后这只白鹭鸶飞走的原因,他飞走并不是主观愿望,而是生活环境严重破坏被逼而走,他对人类的信任被人类无情打击失望而走。
二、抓住主线不放。深入解读课文
本课课题是《最后一只白鹭鸶》,以此为题是有其用意的。表面上文中有一条明线――白鹭鸶们为什么要飞走?寻找白鹭鸶飞走原因这条主线成为推进课文情节发展的主要环节。最后这只白鹭鸶一直到最后才走,他一直关注着山猪潭的变化,他期待着人们将这儿开发成鹭鸶潭山庄――个更适宜于自己居住的美丽地方,因而在别的自鹭鸶飞走时他_直在憧憬、期待、坚守,他是那么地乐观,他是那么地信任人类,但人类的无节制开发无情地打击了他,让他不得不害怕地离开,虽然他不愿离开,虽然他还是那么留恋自己的家乡,虽然最后看见那群环保爱好者的遗失启事。因而文中还有一条暗线,即最后这只白鹭鸶的心理变化,他的内心世界很值得揣摩:当人变多别的白鹭鸶担心时他却没那么紧张,他对未来有着什么样的憧憬呢?他是一只多么乐观的白鹭鸶,他憧憬着美好的未来,正如看板上美好的广告词。当环境开始恶化,当一些不习惯的白鹭鸶白鹭鸶飞走,他又在想什么?他还在等待,还在执着地坚守。当看板挡住回家的路线,山猪潭越来越小,只剩他一个,他又在想什么呢?他还在坚守,还在想着坚持就是胜利,也许现在的忍受换来的是将来的无比幸福生活。可环境还在一天天恶化,水田不见了,草地不见了,连夜夜栖息的相思林也被砍光了,连喝水都要当作稀奇古怪,他无法再在这里生活,他决定马上离开。看到这一切的遗失后,哀怨地盘旋在家乡上空的最后这只白鹭鸶心里是多么凄凉,他的希望,他的憧憬,他的信任,他的一再坚守苦苦等待,就这样成为泡影,再看到那则美丽的广告是多么具有讽刺意义,这怎能不让他痛心疾首,这怎能不让环保工作者痛心疾首呢?文章以最后一只白鹭鸶为题,是要唤醒人类的环保意识,要引起我们人类深深的思考:我们发展经济能以破换环境、危害动植物为代价吗?我们能一再遗失动物对人类的信任吗?
三、恰当运用多媒体制造暗示煽情效果
利用多媒体手段,采用直观教学法,能以生动形象的资料,充分地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不显露目的、用创设情境、优化情境的间接方式,对儿童的心理及行为产生影响,从而一步步达到既定的教育目标的过程,就是暗示的作用。应该说暗示的效果就是氛围的作用,通过周围环境与儿童产生心理共鸣,随着情境的延续,学生的情感逐步加深。这样用无意识引导有意识,用情感伴随理性,这种最佳的心理驱动能更好地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
在第6自然段的教学中,让学生找到“这里太可怕了”具体指什么后,让学生结合实际想象这些变化对他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后。课件中出现山猪潭环境被破坏的图片,同时伴着忧伤的音乐叙述最后这只白鹭鸶此时的生活环境的恶化,体会他的无奈、难过:曾经嬉戏的草地不见了,曾经夜夜栖息的相思林不见了,能捕捉鱼儿的水潭越来越小,连喝水都要当作稀奇古怪。面对美丽的消失、快乐的流逝,你的心情怎样?这一环节首先让学生在环境被破坏的直观图片感受中产生强烈的惋惜、愤怒之情,同时用忧伤音乐促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最后这只白鹭鸶的可怜、他的心痛、他的难过,学生的感受和白鹭鸶的心情混合在一起,在后面用“痛心疾首”这个词把这些复杂的感受概括出来了,至此不用多说学生自然而然理解了“痛心疾首”这个重点词。接下来抓住这段中售楼小姐的话“你看!白鹭鸶,真的有白鹭鸶呢!”咀嚼其话外话、弦外因,揣摩他们的真心话,体会人类并不是真的想与鸟类友好相处,人类是有我无他,有他无我。最后为了进一步让学生体会最后这只白鹭鸶是被逼无奈而走,设计了一个总结飞走原因的小总结:伴着哀伤的音乐,伴着老师忧伤的叙述,叙述的对象逐一从这段话中掉落,暗示着这一切的美好就这样遗失了。每一种东西的遗失、每一小句的掉落,是那样让人心痛、让人心情沉重,学生内心的沉重思考就这样引发,内心强烈的感受就这样油然而生,遗失启事的揭示也是恰到时机。对遗失启事的理解伴随着学生的朗读美丽的图片逐一消失,最后只剩一排排文字,惋惜之情尽在不言中,此时的理解也是水到渠成,不需多讲。
四、巧妙运用对比。增强内心感受
这篇课文中有3处强烈的对比,在教学中如果能抓住这些对比加以巧妙运用,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山猪潭前后的变化是第一个对比,导入时以回忆最后这只白鹭鸶生活的地方导入,优美、恬静的山村画面让学生感受到自然环境的美好、人和动物的和谐相处,这些图片愈是美愈能为后面打好铺垫。这一张张优美的画面与后面开发开始后尘土飞扬、潭水日益变少、水田不见、高楼林立形成鲜明对比,特别是环境被破坏后的图片的出现,能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这些图片对学生的心理震撼一定会非常地强烈,其学习兴趣也再次得到激发。
开发商大看板上的宣传广告与后面环保工作者的遗失启事也是鲜明对比。我有意让广告在遗失启事出现后第二次出现,让学生想象在一切的美好遗失后,还在山猪潭上空留恋的盘旋的最后这只白鹭鸶再看到这此时看来极具讽刺意味的广告会想些什么,会对人们说些什么?原来广告只不过是一个美丽的谎言、虚假的承诺,人类践踏了他最宝贵的真诚和信任。
最后这只白鹭鸶前后的想法、与别的白鹭鸶的想法也是鲜明的对比,开始是那么乐观、相信人类,最后一再坚守后还是被人类吓坏了,决定马上飞走,没有迟疑,因为人类遗失了最后这只白鹭鸶对人类的信任!
五、读说结合。激感
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就是要学生能在每节课中能学有所得,学有所长,学有所悟。而在课堂中既要实现这些目标,又要学生乐于参与,就必须让学生和文本充分对话,产生共鸣。
关键词:课改;教师;学校;社会;反思
新的课程改革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全新的活力,但在取得良好成绩的背后,却有教师付出劳动的艰辛。新课程的实施,首先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角色,对自己的角色重新定位,对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重新认识,不仅要知道学校对教师的要求,还要了解社会对教师这一职业的全新期待,形成一种全新的教育教学行为。所有的焦点都针对了教师,教师由此面临着较多压力,主要来自于:一是课程改革与应试教育中依然唯分数至上相矛盾带来的压力;二是课程改革中对教师整体素质提高,要求教师学历、进修的压力;三是课程改革中学校转型不能及时跟上,导致管理体制、考核机制不完善带来的压力;四是课程改革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等新型师生关系带来的压力等。过高的工作压力会较大地影响教师的生理和心理,会让教师产生较多的不良情绪,直接影响教育教学,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甚至会给学生一生的发展留下阴影,影响到学生的终身发展。因此,减轻教师的压力变得急切而急迫。
一、教师自身方面
教师要善于认清新课程改革的整体趋势是好的,对教育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要进行自我教育,用正确的心理、积极的心态去认识课程改革、面对课程改革。由于认知环境、生活处境等因素的影响,不同的个体对压力的理解和看法不同,应对压力的做法也不同。相同环境下,不同的个体体验到的压力以及压力的程度是不一样的。教师要认清自我,不断调整,在调整中修正认知带来的偏差,修正对现实生活模糊的认识,修正不切实际的观念,甚至是修正一些错误的想法,这些做法都很有利于问题的解决。要充分认识到当前教育改革是不可逆转的,是大势所趋,是客观正确的,有助于教育发展,主动、积极去迎接课程改革,去适应课程改革,去运用课程改革,让课程改革为教育服务,为教师服务,为广大学生服务。
二、学校组织方面
教育行政部门要立即摒弃过时的、不符合课程改革的制度,
尽快建立和完善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全新的制度保障体系。如,新的学生考试制度、教师考核制度、教育评估体系,顺应课程改革的制度将极大减轻教师在改革过程中所承受的巨大心理压力,也会给在课程改革中的教师一个正确的导向,让教师重新认识自我,重新定位自己,并鼓起克服困难的信心。
三、社会方面
要建立一种消除教师社会地位、经济收入等方面压力的社会机制,给予教师深切关注和积极支持,社会各界特别是家长,要对教师的角色有合理的期待,不要给教师太大的压力,多多理解一下教师的工作,多多关心一下教师的生活,多多原谅教师的一些不足。教师不是圣人,也是平凡的人,我们要以一颗平常心,宽容、谅解、同情和帮助教师,积极营造浓厚的尊师重教氛围,不断促进教师地位的提高,增强教师的自豪感。
参考文献:
关键词:习题;反思;教学片段
文章编号:1008-0546(2014)04-0073-03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
如何深度地解读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教育功能和价值,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近日,我在批改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课后习题第4题[设计实验证明二氧化碳具有下述性质:(1)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2)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时,发现班上40人全部做对的只有11人,第一问做对的是18人,第二问做对的只有13人,第二问大多数学生的答案是: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或澄清石灰水。说实在的,这道题从难度看不属于难题,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如此的反馈引发我对二氧化碳物理性质教学的思考。
教学片段:
师:提问:你所了解的二氧化碳有哪些性质?
生:思考后,回答出:二氧化碳是无色无气味的气体;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二氧化碳有氧化性等等。
师:你们回答的很好,今天这些课我们将系统学氧化碳的性质。请认真观察下面的实验。
师:在点燃蜡烛的同时让学生预测实验现象。
师:演示:用一大瓶雪碧代替集气瓶中的二氧化碳,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瓶口,并把导管的另一端通到烧杯底部,摇晃雪碧瓶,二氧化碳随着导管逸入烧杯。阶梯上的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
生:观察实验,并将实验现象记录在书上。
师:此实验说明二氧化碳具有什么性质?
生:讨论后得出:(1)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师:让学生阅读教材117页后,提问若按照书上的操作进行实验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生:生阅读教材后得出:倾倒二氧化碳要沿着烧杯壁慢慢倾倒。
师:实验时若发现上层蜡烛先熄灭,可能是哪些操作导致的?
生:讨论后得出:对着上层蜡烛倾倒二氧化碳。
师:进行实验——向盛满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内加入三分之一体积的水,盖上瓶盖旋紧并振荡。
生:观察实验现象——塑料瓶变扁。
师:此实验说明二氧化碳什么样的性质?
生:二氧化碳能于水。
师:生活中还有什么例子说明二氧化碳可溶于水?
生:工业制汽水或碳酸饮料。
反思1:从上面的教学片段看,我认为这样进行教学,学生被调动了起来,都能根据我的演示实验顺利地看到实验现象,并从现象分析出二氧化碳的性质。但是仔细一想,学生的行为和思维实际上是对我指令的被动回应,这样做,看似让学生观察与探究,实质上仍然停留在“告诉事实,验证结论”的水平,同时也是我以自己的教学思路去“引导”学生进入我的预设方案,学生的作用仅仅是配合我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活动明显不足。这就是上述反馈结果出现的真正原因之一。
反思2:为什么一个简单的实验设计题,如此多的学生不会设计?我们的学生在做作业之前有多少人先进行复习?又有多少人能质疑课本中的内容,提出自己的想法,面对学生这种“浮光掠影”的浮躁学习心态和“急于求成”的功利式学习模式,课堂上作为老师的我应该怎么引导?
根据上面的反思我重新设计教学思路,并将上述习题改为了课堂检测。
修改后的教学片段:
师:提问:你所了解的二氧化碳的有哪些性质?
生:思考后,回答出:二氧化碳是无色无气味的气体;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二氧化碳有氧化性等等。
师:你们回答的很好,今天这些课我们将系统学氧化碳的性质。
师:你能通过哪些事实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生: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有的说从书上看来的:二氧化碳的密度是1.977g/L,空气的密度是1.29g/L;有的说利用书上设计的实验;有的说用天平称;有的说用杠杆测试……
师:逐一肯定学生的假设后。利用书上的实验(如右图所示)进行演示:向烧杯中倾倒。结果由于操作原因,导致烧杯中燃着的蜡烛由高到低熄灭。
师:让学生阅读教材117页后,实验操作中需要注意什么问题实验才能成功?
生:生阅读教材后得出:倾倒要沿着烧杯壁慢慢倾倒。
师:那我刚刚演示的实验上层蜡烛先熄灭,可能是哪些操作导致的?
生:讨论后得出:对着上层蜡烛倾倒二氧化碳。
师:再次实验,用一大瓶雪碧代替集气瓶中的二氧化碳,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瓶口,并把导管的另一端通到烧杯底部,摇晃雪血碧瓶,二氧化碳随着导管逸入烧杯,阶梯上的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
生:观察实验,并将实验现象记录在书上。
师:此实验说明二氧化碳具有什么性质?
生:讨论后得出:(1)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2)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在此基础上师追问:除了实验的方法,还能找到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的依据吗?
生1:二氧化碳的相对分子质量比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大。
生2:意大利的死狗洞。
生3:实验室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
生4:生活中用二氧化碳灭火。
生5:岩洞下层二氧化碳的浓度比上层大,因此,进入岩洞或地窖之前要用灯火试验。
生6:二氧化碳吹肥皂泡。
生7:充二氧化碳气球和充空气的气球比较下沉。
师:停留了2分钟让学生整理课堂笔记后进行下面的教学。
师:生活中哪些事实能够说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让学生在讲台上的实验用品中寻找答案?
生: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很快找到了答案:雪碧、可乐等碳酸饮料都能说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师:你能设计实验证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吗?
生展开激烈地讨论后得出:
方案1: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
方案2:将雪碧饮料到入澄清石灰水中;
方案3:向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到入少许水后,盖上玻璃片悬空到放,玻璃片不会掉下来;
方案4(如右图):向盛满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内加入三分之一体积的水,盖上瓶盖旋紧并振荡。
……
师:分析学生的方案,得出方案1只能说明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发生反应,但不能说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方案2只能说明雪碧饮料中含有二氧化碳,也不能说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肯定了方案3和方案4,并表扬了想出方案3的同学。
师:让设计方案3和方案4的学生分别上台演示实验,结果两组同学的实验都很成功。
师:带头给予掌声。并留点时间让学生整理笔记。继续讲解其余的教学内容。在最后的5分钟让学生将当堂反馈课后习题4。批改下来的结果是:全班只有6人没有全部正确。
后来,事隔一周的时间,我又将这题编入了第六单元检测卷,结果表明,在这道题目上利用修改的教学设计进行教学的得分率明显高。
利用修改后的教学设计虽然导致我和学生用了30分钟的时间才讨论了二氧化碳的两条性质,这种教学环节的设计表面上看会浪费学生的时间,但实践证明这是学生成长所必需的经历,课堂的精彩,源于对细节的关注——教师对课本习题的设计目的、要求和功能要做精细的分析和刻意的揣摩,否则教材中潜在的教育意义和价值就会被忽略。倾倒二氧化碳对任何一个初中化学老师来说是一个平常但又“非常”的实验。说它平常,是因为许多老师通过该实验形象地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的结论。说它“非常”,是因为有不少老师在做该实验时往往出现“异常”,但往往却因不知道如何机智地应对而失去了一次点燃学生智慧火花的机会,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低。回头再看课程标准,要求学氧化碳的性质应采用实验、读图、讨论相结合的方式,重点要放在做好教材中安排的几个实验和组织学生讨论上,从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中,归纳总结出二氧化碳的性质。认识二氧化碳的密度时,不能只停留在让学生掌握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的结论上,而是让学生掌握比较气体密度大小的方法。从这个意义上说,我的第一个教学设计符合了课程标准中指出的实验、读图、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只是让学生记住了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的结论,而忽略了科学方法的指导,仅仅是敢于面对熄灭的“火焰”,而没有善于开启学生智慧的“火花”。
上面的分析引起我对备课中的反思:在教学活动中,反思是发现问题的源泉,是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质量的好方法,是促进再认识途径。可以说,没有反思的经验只是狭隘的经验,至多是肤浅的认识。而反思,可以使存在的问题得到整改,发现的问题及时探究,积累的经验升华为理论。此外还能提高教学意识,优化思维品质:
1.查找失败的原因。无论课堂的设计如何完善,教学实践多么成功,也不可能十全十美,难免有疏漏之处,甚至出现知识性错误等。课后要静下心来,认真反思,仔细分析,查找根源,寻求对策,以免重犯,使教学日益完善。
2.记录学生情况。教师要善于观察和捕捉学生的反馈信息,把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普遍存在的问题记录下来,以利有针对性改进教学。同时,学生在课堂上发表的独到见解,常可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及时记录在案,师生相互学习,可以实现教学相长。
3.捕捉教学机智。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
4.保留学生创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将其记录下来,可以补充今后教学的丰富材料养分。
5.进行二次备课。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反思,揣摩教材中潜在的教育意义和价值。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有活力。
【关键词】备课;解读;反思;教学后记;有效性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在学校工作了33年的历史教师,上了一堂非常出色的观摩课,邻校的一位教师问他:“你的每一句话都具有巨大的思想威力。请问,你花了多少时间来准备这堂课?”那位教师回答说:“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一般的说每节课我都准备一辈子。但是,直接针对这节课的准备,则花了约15分钟。”一辈子与15分钟,一语道出教师备课之真谛。
备课作为教师课前准备的过程,亦是教师提高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总结教学经验的过程。教师通过一次次的收集资料,一遍遍的处理教材、确定教法,专业水平和教学设计能力就必然会得到提高。
因此,要使课堂教学有效,备课有效是前提。那么,什么样的备课是有效备课呢?
一、紧扣课标,解读课题,有效备课
1.要研读课标,全面准确把握课标规定和要求
说“全面”,即不能看重这一点,忽略那一点,三维目标应一体化;说“准确”,即不能人为拔高或降低知识与能力的层级要求。
比如在上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三课《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中“改革开放的年代”时,有一位老师把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作用这一部分内容处理为识记要求的内容,让学生读一读,记一记。事实上,课标对这一部分内容的要求是“认识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从认知性目标要求看,属于理解层次的要求,从不仅让学生知道是什么,而且要懂得为什么。从体验性目标要求看,属于反映层次的要求。显然这位教师对课标的要求和把握还存在一定的偏差,当然,未按课标要求处理教材的现象并非这一位老师,在不少教师的备课和课堂上也暴露了这问题。
2.准确解读课题,全面把握内容
以八上历史与社会课《得天独厚的大河文明》为例。本节课从教材内容看,主要是介绍四大文明古国的发展史,但如果教师按部就班地一个一个国家进行介绍,整节课会显得很单调,学生也会失去兴趣,而且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为什么古代文明古国会出现在这四个地方而不是其他地方?关键点就在于这四个地方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大河孕育了古代的文明,这就是“得天独厚的大河文明”。所以在备课中我们可以准备一组四大文明古国的相关图片,尤其是四大文明古国的地理版图。由此导入新课,自然贴切。
3.把握关键字眼,突出课堂亮点
课题往往是一节课内容的浓缩之笔,围绕课题进行备课切入,往往有画龙点睛之效。课题当中的关键字眼更是需要我们教师去轻推细敲,把握住了关键字,也可以说是把握住了中心,整节课的备课思路会更加清晰明了。
以八上历史与社会课《帝国新政》为例。这节课选取了“贞观之治”、三省六部制、科举考试等方面的内容,表现唐初统治者在政治革新上所作的努力。教材通过不同的个案,分析“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从教学内容看,本节课主要介绍唐太宗为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而采取的措施。但如果教师仅仅围绕几项措施而展开,教学就会缺乏新意,学生对“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也只能被动地接受。而如果抓住了课题《帝国新政》的“新”字,体现唐太宗李世民与之前隋朝的措施比较,突出“新”字,学生会更有兴趣。“新政”“新”在哪儿?“新”在唐太宗吸取了隋亡的教训所采取的各项措施。也正因为这一系列措施的推行,出现了社会安定、生产发展的“贞观之治”的局面。
4.恰用课题含义,理清教学思路
以八下历史与社会课《师夷长技以制夷》为例。“师夷长技以制夷”,这是一句文言文,如果不对课题进行解读,后面的内容学生很难理解,课堂也很难展开。所以在备课中教师自己先要对课题进行研读:为什么要“师夷长技”呢?当时是怎样做到“师夷长技”的?(这是书本非常详细进行阐述的内容。)当时清政府“师夷长技”达到“制夷”的目的了吗?为什么“师夷长技以制夷”却未能“制夷”?使课堂教学紧扣课题“师夷长技以制夷”,自然流畅,一气呵成。
学会从解读课题开始,紧扣课标,我们的备课会更有效。
二、关注课堂,课后反思,查漏补缺
课前备课固然重要,但课后反思,进行第二次备课,即写教学后记,更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熟与提高。
很多时候课堂会出现一些突发状况,这不仅需要老师灵活应对,更需要教师在课后认真反思,最好是作为案例记录下来并做分析。这样有助于对自己的教学工作,学生的表现等进行理性的分析,并通过反思、体会和感悟帮助自己总结和积累经验,形成一套能适应教学变化的、能出色驾驭课堂教学的知识体系和本领。所以,课堂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备课的停止。课后的反思,是一种经验的积累,是自身理论的提升,是备好下一堂课的基础。
课后反思不在多,贵在精。写教学后记可以记课堂生成。课堂上学生表现如何,学生讨论有哪些精彩的成果,课堂上生成了哪些有价值的问题,这些都能为教师的下次备课提供可借鉴的素材。将课堂教学中星星点点的启发和顿悟、有特色的教学经验和典型问题记录下来,既要记成功之举,也要记“败笔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