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作文网

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收集5篇)

时间: 2024-07-10 栏目:办公范文

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篇1

关键词:营林生产;病虫害;防治方法

中图分类号:S763文献标识码:ADOI:10.11974/nyyjs.20170533166

前言

随着人们生态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林业发展受到社会各界广泛重视,病虫害一直是威胁林业资源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对病虫害防治的研究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必须处理好营林生产中林木培养与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关系,扩大林木培养规模并注重林木培养质量,采取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病虫害防治,避免过度喷洒化学药剂给生态环境带来更严重的破坏。

1病虫害的形成原因

我国国土面积辽阔,地大物博,林木资源丰富,病虫害种类也具有多样性的特点,不同地区的病虫害特点不同,使病虫害防治工作更加复杂。而且森林害虫繁殖能力强,具有较强的移动传播能力,即使被大规模消灭,经过几代的繁殖传播后,又会形成较为严重的灾害状况,所以病虫害防治工作应具有长期性,需要持之以恒[1]。

随着林业发展,林木培养技术交流及林业生产经营活动日益频繁,这给病虫害的扩散创造了机会,不仅新型害虫种类层出不穷,而且适应能力不断增强,对同一种类的病虫害防治措施也需要换代升级,才能有效确保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有效性。病虫防治工作仍面临着巨大挑战,是一项需要长期进行的复杂的工作任务[2]。

2病虫害防治的内涵

病虫害防治是通过生物手段、化学手段对森林虫害进行预防和治理,对病虫害规模进行人为控制,确保林木的健康成长,促进森立资源不断发展。病虫害防治技术是营林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在林木培育的同时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增强林木的抗虫抗病能力,才能保证营林生产效益。营林生产中病虫害防治工作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综合考虑生态因素、生物因素以及经济因素,制定合理的病虫害防治方案,有计划的对病虫害进行消除和控制。通过采用先进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对林木进行有效保护,不断提高林木的抗病抗虫能力,对已遭受病虫灾害的森林进行及时治理和恢复,提高防治工作的有效性,逐步实现杜绝、铲除病虫害的最终目标[3]。

3病虫害防治的有效措施

随着营林生产面积的不断扩大,病虫害l生面积也有增加趋势,尤其是单一树种区域,病虫灾害情况较为严重。对常见种类的病虫害治理不够彻底,比如天牛、杨扇舟蛾、松毛虫等,而新兴虫害种类还在增加。部分地区时常发生虫害爆发现象,给林木生产带来巨大损失[4]。

针对这些情况,营林生产中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必须从全局角度出发、从细节处着手,采取科学的防治措施,提高防治效果。应制定合理的造林计划和改造计划,减少单一树种纯林,将纯林变为混交林,将疏林变为密林,将单层林变为复层林,完善森林体系,提高抗虫能力。在树种选择上,在保证经济效益的同时优先选用抗虫能力强的品种。加大抗虫抗病树种的研究培育力度,从根本上提高林木的病虫害抵抗能力。做好病虫害监测预报工作,对虫害频发区域进行大面积的实时监测,及时采取有效手段,控制虫害规模,做到有虫不成灾。逐渐将病虫害防治工作从“治”向“防”进行转移,避免爆发大规模虫害,给营林生产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

4将营林生产工作与病虫害防治工作有效结合

营林生产的工作重点通常放在林木培育上,应平衡好林木培养与病虫害防治的关系,将2者进行有机集合,在林木培养过程中,提高森林的抗虫害能力。在树种选择上充分考虑病虫妨害因素,将林木的免疫力和虫害抗性作为选择标准之一,提高主要培养树种的抗虫抗病能力。还应保证诱饵树种的种植比例,将虫害可能造成的损失进行有效转移,确保主要树种的健康成长。在苗木的运输、移植过程中规范操作,保证苗木根系完好,在栽植时也要按照要求进行,促进苗木的健康成长。还应该做好林地卫生工作,避免害虫的大规模滋生。将营林生产工作与病虫害防治工作紧密结合,可以有效提高病虫害防治效果,提高营林生产效益。

5结束语

病虫害是威胁林木生长,阻碍森林资源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必须提高对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视,应将病虫害防治工作与营林生产工作紧密结合,优化林木品种,完善森林体系,不断提高森林的抗虫抗病能力,保证林木生产效益。

参考文献

[1]杨燕.生态脆弱区林农经营行为对森林资源消长变化的影响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6.

[2]王盛世.浅谈营林生产与森林病虫害防治[J].农业与技术,2014(03):91.

[3]刘红.国家林木种苗发展战略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1.

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篇2

Abstract:Thepaperdiscussedthepreventativepointsforplantdiseases.

关键词:植物;病虫害;防治要点

Keywords:plant;plantdisease;preventativepoints

中图分类号:S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2-0288-01

0引言

随着我国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植物种植面积越来越大,一些新发生的病虫害也不断加重。由于某些病虫害对长期单一使用的一些杀虫杀菌剂产生了很强的抗性,导致病虫害一旦发生,就容易造成较大的损失。病虫害的防治可分为采用杀菌剂或杀虫剂等化学物质进行的化学防治;利用光或射线等物理能,或建造障壁的物理防治;改变作物品种,栽培时间或环境以减少为害的耕作防治;以利用天敌为主的生物防治等。本文就植物病虫害防治要点进行初步探讨。

1我国植物病虫害防治存在的问题

1.1缺乏农药基本认识许多农民不了解农药的性质,当植物发生病虫害时,不分是杀虫剂还是杀菌剂,也不管是病害还是虫害,见药就用,导致病虫害的防治大大降低。

1.2对病虫害缺乏了解目前,植物病虫害种类较多,尤其是保护地植物,在高温高湿条件下,给植物病虫害的发生发展都有明显的增加,而很多农户不分病害和虫害或者病害、虫害之间不分是何种病或何种虫,见有病虫害就打药,不能做到对症下药,误用农药,严重影响植物的生长,在经济上造成很大的损失。

1.3长期单一使用某一种农药有的农户发现某种农药效果好,就长期使用,即使发现该药对病虫害的防治效果下降,也不换用其它农药产品,而是采取加大药量的方法,结果随着用药量的增加,病虫害的抗性也不断增强。

1.4盲目使用高毒农药由于农户缺乏农药使用知识,错误地认为毒性越高,对防治病虫害效果就越好,在使用农药时不按农药安全标准,结果把高毒、高残留农药用在植物上,导致植物死亡。

1.5混配农药一些农户随意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农药混合在一起喷施,即使购买的是复配制剂,使用是还要自行混配,有些农户甚至将同一种有效成份的复配制剂或不同商品名称的同种药剂混用。例如:常用的乐果、敌杀死等等弱酸性或中性农药与碱性农药石硫合剂混用,结果分解失效,影响药效。

1.6对生物防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生物防治可以取代部分化学农药,不污染环境,是降低农药残留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但在防治病虫害中,农户往往都是用化学防治,而且用药不合理,造成农药残留,污染环境。

2植物病虫害的防治要点

2.1逐步建立病虫害预测预报监测点病虫害预测预报,是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基础。建立病虫害测报点,加强病虫害系统调查,准确病虫害发生防治情报,及时指导广大农户防治病虫害。同时,加强病虫害测报及防治技术研究,掌握各种病虫害发生为害规律,制定出有效的综合防治技术措施,指导病虫害综合防治。

2.2开展技术培训农民对农药基本知识和病虫害缺乏了解最基本的原因是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低,用药意识和防治病虫害意识淡薄。为此,作为植保、农技部门,应当主动积极地进行基地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测报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指导病虫害防治,做到对症下药,适期用药,减少用药次数和用药成本。一方面要做好基层农业技术人员的培训,以提高其自身业务素质,适应结构调整的需要,另一方面,还要做好对生产者的培训。

2.3大力推广综合防治技术一是农业防治。采用抗病虫品种,通过非化学药剂种子处理,培育壮苗,加强栽培管理,中耕除草,秋季深翻晒土,清洁田园,轮作倒茬、间作套种等一系列农业措施,创造不利于病虫发生发展的环境条件,从根本上控制病虫的发生和发展,起到防治病虫害的作用。应尽量利用灯光诱杀、色彩诱杀、性诱剂诱杀、机械捕捉害虫等物理措施。二是生物防治。尽可能选用微生物农药或生化制剂。微生物农药或生化制剂(农用抗生素)既能防病治虫,又不污染环境和毒害人畜,且对于天敌安全,对害虫不产生抗药性。目前应重点推广“以虫治虫”、“以菌治菌”、“以菌治虫”、“以抗生素治虫”等生物防治技术。三是科学合理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在其他措施无法控制病虫害发生发展的时候,就要考虑使用有效的化学农药来防治病虫害。使用的时候要遵循以下原则:①合理用药,对症下药。根据病虫发生种类,选择对口农药,合理用药、对症下药,防止因误诊而错用农药,既贻误防治适期,又造成农药残留量增加。②掌握防治时期,适时用药。要根据病虫害发生的特点和所处的环境,结合植保部门提供的病虫发生情报及时进行防治,不可盲目用药。③科学用药。正确掌握农药剂量,严格按照产品推荐的使用剂量;提倡交替轮换或复配用药,延缓病虫产生抗药性,提高防治效果。四是预防为主。病害的防治首先通过栽培措施促壮植物,在提高植物的抗病性的基础上进行喷药防护,预防病菌的侵入。对已经发生危害的植物病虫,则根据发生的范围、程度和受害的器官、部位,分别采取人工摘、刮、挖、剪、诱捕和浇灌、喷施生物、化学药剂等手段进行控制和消灭。如人工摘除病、烂、虫果;刮除枝干上的病烂皮、瘤、潜藏的虫体、蛹、卵;挖出地下的病原体和害虫,剪除白粉病、黑星病、腐烂病、干腐病,梨小、桃小、梨茎蜂、蚱蝉等危害的病虫枝梢;利用性诱剂、糖醋液、黑光灯、频振式杀虫灯、树干绑草等方法诱杀潜叶蛾、卷叶蛾、桃小、梨小、桃蛀螟等食心虫和一些毛虫类;用不同的杀菌、杀虫剂浇灌根茎或树盘防治各类烂根病、根棉蚜和桃小食心虫以及其他地下的病虫害。五是性信息干扰剂。性信息干扰剂取代性诱剂已被广泛应用。性信息干扰剂是通过对鳞翅目害虫性信息素的分析和提取,人工合成了它们的性信息干扰素,按一定密度施放于植物中,扰乱鳞翅目害虫的,使其不能生育,达到代替农药的防治效果。现在开发出的产品有针对植物的卷叶虫和果实食心虫的单一型性信息干扰剂及复合型性信息干扰剂,使用性信息干扰剂后大幅度减少了杀虫剂的使用(80%以上)。而且针对近年来对许多植物危害严重的甲虫类,合成了复合型性信息干扰素,使用方法在进一步研究。性信息干扰素只对特定害虫种类起作用,不影响天敌,是良好的害虫防治材料。

参考文献:

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篇3

【关键词】森林病虫害;存在的问题;解决措施

林木病虫害的防治,是通过各种措施控制病菌侵染和害虫繁育,使之在一定的措施下,还长,中断或停止,最后达到消灭的目的,尽一切可能提高林木抗病虫性能,从病虫种源方面着手,能通过各种措施控制病虫的侵入和传染。

1.林木病虫的危害

由于林木枯生长发育的过程中,会时常受到各种自然灾害的袭击,其中最为严重的就是病害和虫害,病虫会侵害到种子,苗木,幼树或成林,轻的能够降低林木的生长量,结实量和木材的质量,降低森林的防护效能,重的能够使大片森林,幼树或苗木枯死,给林业生产带来重大的损失。

(1)林木病害会有传染性病害和非传染性病害两大类。由真菌,细菌,病毒,线虫等病原微生物所引起的病害,并且能够传播蔓延,侵害到其他的健康森林,属于非传染性病害,而这些具有传染性病害的主要发生原因是,林木本身生长的具体情况,病害菌的数量,及林木生存的周边环境是有着相当密切的联系。

(2)林木虫害的发生主要是林木所生长的环境和林木的品种。

2.森林病虫害发生的原因

(1)森林害虫或病害具有主动传播或依靠自然动力传播和强大的毓能力,绝大多数个体被消灭,但剩余个体通过繁殖,数代之后又能迅速传播。

(2)随着林业生瓣发展有林面积不断扩大,特别是人工纯林面积的增长,快速回升。

(3)国内外林业生产活动交往为害虫的生存提供了有利条件,被害面积有可能随之扩大。

(4)害虫的遗传特性抗逆能力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动,适应能力不断增强,即使是一些抗虫(病)的品种也并非一劳永逸,由于长期适应的结果,遗传特性逐渐变异或减退,还需要不断培育新的抗虫品种,可见有效地防治害虫是一项长期复杂的艰巨任务。

3.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1)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不断增加,防治难度大,随着人工期造林面积的增加,特别是单一树种纯林的增加,病虫危害加剧,在当前资金,人力,技术等有限的情况下,防治难度加大。

(2)成灾病虫种类增多。危害损失严重。目前,发生严重能够成灾的病虫已由20世纪80年代初的35种增加到50种左右,其中有些是由外地陆续传入的,有的是我省从未发现过的,过去就危害比较重的松毛虫等至今未得到较好的控制

(3)危险性病虫害潜在威胁增大。20世纪80年代未以来,已有美国白蛾、红脂大小蠹等多种危险性害虫先后侵入我省,由于我省对这些危险性害虫采取了有效措施极力控制,没有造成大的危害。但潜在的威胁却不容忽视。

(4)顽固难治暴发现象常有发生,过去危害就比较严重的松毛虫等表现相当顽固,且大都具有暴发成灾的特点,有几乎年年于局部地区虹,发,如监测跟不上,病虫害发生初期往往不能及时发现,到发现时已是危害严重的局面,造成防治相当被动。

4.森林病虫害综合治理的原则

(1)综合治理。森林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很多,各种方法各有其优点和局限性,单靠其中某一种措施往往不能达到防治的目的,有时还会引起其它的一些不良反应。害虫综合治理是一种防治方案,它能控制害虫的发生,避免相互矛盾,尽量发挥有机地调和作用,保持经济允许水平之下的防治体系。

(2)综合治理的原则。森林病虫害综合治理是一个病虫控制的系统工程,即从生态学观点出发在整个森林生产,栽植及养护管理等过程中,都要有计划地应用改善栽植养护技术,调节生态环境,预防病虫害的发生,降低病虫害发生程度,不使其形成超出危害标准要求的策略及措施,要使自然防治和人为防治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意识地加强自然防治能力。

5.制约森林病虫害防治的主要因素

(1)森林病虫害监测预报工作基础薄弱,有的地方还不能及时,准确地掌握虫情并预报和指导防治。

(2)科技力量不足,防治手段落后,新技术研究和现有科研成果推广力度不够,在防治时因大面积喷洒化学农药导致病虫抗药性增强,污染环境,杀伤适度形成恶性循环,生物防治因技术和资金所限还没有推广开。

6.解决问题的措施

(1)从加速生态建设和实施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认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标志,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是保护森林资源,促进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环节。

(2)搞好城市森林的种植规划。在考虑城市美化的基础上合理配置植物品种,要注意长远解决病虫害问题,针对本地区发生严惩的害虫种类减少其喜食物种植,多规划和栽植抗病虫的或耐性强的植物,减少有害生物学适生寄虫。

7.推广应用无公害防治技术

(1)保护利用天敌,开展生物防治,生物防治对病虫害的控制作用是持久的,效果是显著的。一旦天敌在田间建立了自己的种群,它就可以长期持续地以害虫发挥控制作用,这是化学农药所无法达到的。

(2)选择使用生物农药。生物农药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能有效地保护天敌,消灭害虫,对人蓄危害小,对环境污染小,相对于化学农药来讲对病虫害的控制作用具有持久性。

(3)合理使用化学农药。化学防治只在必需应急时进行,实施靶标防治,尽可能地选用具有选择性,低毒,对环境污染小的药剂,少用或不用广谱性的化学农药,经常变化用药品种和混用配方,以免害虫产生抗药性。

(4)改进农药施用技术。目前,城市病虫害防治大多使用常规喷雾方法。这种施药方法不仅效率低,造成农药浪费,还使大量农药流失到非靶标环境中,造成人畜人毒,污染环境,因此必须改进化学农药的施用,提高农药的利用率,降低农药在非靶标环境中的投放量,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5)加大资金投入,保证防治需要。加大资金投入是提高防灾减灾能力的重要基础,针对因经费投入不足,每年大约有100万亩森林病虫害得不到有效防治的现状,今后应继续加大投入,加大资金投入是提高防灾减灾能力的重要基础。针对因经费投入不足,每年大约有100万库森林病虫害得不到有效防治的现状,今后应继续加大投入。

8.结束语

我们在对森林虫害进行治理时,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分区治理。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出发,以实现可持续控制为目标,遵循预防为主,标本兼治的原则,严把检疫关,在加强监测的基础上,以营林措施为主,药剂防治为辅,协调运用人工,物理等措施,进行综合防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治理好森林病虫害,促进我国林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篇4

关键词: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病虫害防治;作用

加强青海省湟源县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有效维持生态环境的安全稳定,保障林木能够健康生长,维持林业环境的生态平衡,带动青海地区的经济发展。近些年,我国已经充分认识到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进行应对。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缺乏针对性的技术措施,森林病虫害防治的整体效果没有达到预期的工作目标。对此,在青海省湟源县森林病虫害防治活动中,要加强分析,采用更有效的办法,提升森林病虫害防治的整体效果。

1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中,可根据森林病虫害形成的机理,可以将其分为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等不同的类型。在自然环境的影响下,病虫害的繁殖速度和传播速度较快,增加了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难度,容易爆发大面积病虫害。由于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乱砍乱伐现象普遍严重,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而森林生态系统失衡现象严重,很容易滋生病虫害。而经常使用化学药物来抗虫,增加了害虫的抗药性,增加了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难度。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中,通过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等相关工作,有效提高林木质量,及时发现林业生态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更具有针对性的工作方案,提升森林病虫害防治的整体水平,有效维持当地生态环境的安全稳定。

2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的策略

2.1强化思想认识,制定合理措施

在青海湟源县森林病虫害防治活动中,为了全面加强林业生态系统建设,要保障相应的病虫害防治工作能够高效落实到位,同时能够满足社会发展对林业资源的实际需求,实现林业的长期稳定发展。这就需要相应的林业管理部门能够充分认识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在病虫害防治活动开展过程中,加强病虫害类型和危害的分析,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病虫害防治措施,以全面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等相应工作。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新技术逐渐应用到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中。为了有效提升青海湟源县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整体质量,要结合社会经济发展,不断提升森林病虫害防治能力和水平。在病虫害防治活动中,通过加大资金投入,综合现有的技术和设施设备加强创新,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提升病虫害防治工作整体质量。在病虫害防治活动中,通过组织相应工作人员,加强先进技术和知识的学习,不断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

2.2完善病虫害防治体系,提升效率

在森林病虫害防治活动中,借助更加完善的病虫害防治体系,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等相关工作。在病虫害防治活动开展过程中,考虑到其危害性强,在短期时间内就能够大面积的传播。通过建立相应的病虫害预警机制,在森林病虫害出现的初期,就能够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病虫害防治等相关工作,降低病虫害出现的概率。对于相应的工作人员来说,在较短时间内找出病虫害爆发的原因,并且能够了解病虫害发生的类型,结合更有效的预防措施,降低病虫害发生所引起的经济损失。为了有效提升病虫害防治的整体效率,除了完善森林病虫害防治体系,还需相应的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能够严格按照要求,规范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提升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整体质量。

2.3优化防治技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篇5

关键词:森林病虫害防治;存在问题;主要因素;对策措施

中图分类号:F326.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0)-12-0128-1

森林病虫害是我国森林的主要灾害之一。近些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视和有关部门政府的合力领导下,以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广大森林防治卫士的共同努力,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已经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效。但随着森林面积不断增加,部分营造林分结构不合理,进出境贸易的加快,使森林病虫种类增多,危害加大,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形势十分严峻。为此分析研究对森林病虫害防治采取有力措施意义非常重大。

1当前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发生病虫害的森林面积增大,资金等情况的限制导致工作难度增大

随着单一树种的造林面积的增加,和连续干旱、冬季偏暖等一些天气环境因素,害虫越冬死亡率开始降低,导致发生病虫害的森林面积不断增加。在配备的资金、人力、技术等有限的情况下,全国各地的防治工作的开展难度增大。

1.2成灾病虫种类繁多,顽固难治,暴发现象常有发生。

近几年,我国的病害虫种类增加速度较快,现已发现森林病虫种类达8000种之多,其中对森林造成严重危害的也有200多种。再加之有些顽固性病害虫的特有的遗传特征,其抗药性和抗逆性在防治过程中不断增强,就现有的国内技术而言,其引起的森林虫害根本无法根治,针对全国的林业来说,因其而偶尔暴发的虫害现象时有发生。

1.3危险性病虫害潜在威胁增大,预测预防工作跟不上

从90年代末以来,已有多种危险性害虫先后侵入我国,在这一方面,虽然我国林业部门对这些危险性害虫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对其极力控制,现在没有造成大的危害,但是由于资金问题,预测预防工作很难跟上害虫的更新速度和变异速度,所以危险性害虫的潜在威胁是不容忽视的。

2主要应对措施

针对当前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笔者结合病虫害防治工作实际,提出从以下几点:

2.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全面推进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

我们必须认真贯彻好《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对内深层次的改革,加强对防治工作管理,将重点突出,整体性地推进防治工作,并逐步建立符合当地林业实际的森林病虫害防治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提高认识,从可持续发展方向,减少危害损失和实现全国林业健康发展的角度提高认识。

2.2加强管理,对营林工作实行综合治理

在管理林业生产活动的时候,我们必须一致贯彻“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加强管理,对营林工作实行综合治理。一是应当在适地选取适树进行植树造林,大力提倡混交林的建设;二是选取合理树种,优先选用林木良种;三是在造林设计方案中必须强调突出森林病虫害防治措施:四是进行育苗或者造林时,严禁使用带有危险性病虫害的林苗。

2.3突出重点,切实抓好森林病虫害的除治工作

地方林业部门要根据《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的要求和当地森林自身的病虫害的发生情况,进而确定本地区的治理对象,同时对其实行重点预测和防治。当前主要工作就是要重点抓好松材线虫病、杨树蛀干害虫、松毛虫、美国白蛾、大袋蛾、日本松干蚧、松突圆蚧、湿地松粉蚧、杨树溃疡病、森林鼠害等重点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和除治工作。在群众中,积极开展群防群治工作,定期进行森林病虫害的宣传,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在省市县毗邻地区,双方林业部门必须组织开展联防联治,从而根除林业上的防治死角。

2.4加强预测预报工作

预测预报工作是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的基础性工作。地方根据当地实际合理建立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网点,并专门配置测报或病虫情调查人员。对当地危害性严重的主要病虫害,定点设立中心测报点,科学运用调查方法和测报手段,及时掌握森林病虫害的发生趋势和动态。确定专人专地、各部门固定地块、明确防治对象、指定方法、定时不定地地调查,做到时时防治、及时发现、及时除治。

2.5切实加强检疫工作,严格控制森林病虫害的传播和蔓延

认真履行森林植物检疫检查职责,建立和完善产地检疫合格证制度和森林植物检疫对象普查制度,对产地检疫工作进行切实落实,并定期不定点地开展森林植物检疫对象普查。

2.6加大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资金投入力度,保证防治需要

在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各林业部门要认真贯彻执行“谁经营、谁防治”的责任制度,根据国家政策和地方政策,努力增大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资金投入。各级政府部门要将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纳入当地防灾减灾计划,增加工作各环节的基本投资,并适当建立奖惩措施,调动并加强各部门的责任性和积极参与性。利用专项资金加强对森林防治基础设施的建设,有计划、有目的地、有重点地建设好相关基础设施,配备相关地专用交通工具等设备,进而提高森林防治工作的防治能力和水平。

2.7加大森防科技含量,改进防治手段

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参与。各级政府和林业部门以及地方研究所要将重大危险性、顽固危险性的森林病虫害研究纳入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组织专家进行专项研究。及时注意国外先进技术和防治手段的更新,及时引进并应用,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在防治工作中,要坚持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大力提倡生物防治,科学使用化学农药,防止环境污染,保护有益生物,促进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孙玉林.浅谈森林病虫害防治[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7).

    【办公范文】栏目
  • 上一篇:化工安全与环保论文(整理2篇)
  • 下一篇:高校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收集3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