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学前教育职业能力提升
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不仅要有坚实的专业基础、广博的知识还要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教育界共识认为:职前教师能力发展有三个重要方面,即教育教学能力,班主任组织工作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三方面的能力缺一不可。当前中职专业理论课程门类全、课时多、学生负担重而实践课程单一,课时极少。作为培养中职学前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这种重理论、轻实践的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教育教学实践能力,不能尽快地进入教师角色,是目前幼儿教师教育中的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一、目前现状
从幼教一线反馈的信息看,目前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在专业技能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教育教学思想观念不先进。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对幼儿的主体性、创新性和个性发展重视不够。
2.技能特长不过硬。随着素质教育的拓展和早期教育的重视不断加强,目前幼教很重视特色教育,开设了英语口语、电脑绘画、幼儿体操、舞蹈、音乐、书法等特色课程或兴趣班,开发幼儿特长、潜力及培养幼儿艺术修养与兴趣。目前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具有上面特长的很少,不能满足幼教的需要。
3.学前教育教师教育类课程多忽视专业技能的训练
职前学前教育专业《学前儿童卫生学》《学前教育学》《学前儿童心理学》《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等教育类课程教学多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性与完整性,忽视对学生进行保教工作技能的训练。学前教育职后培训大多以讲座式培训方式为主,尽管近年来培训方式有了较大的改变,强调实践操作及观摩学习等方式。由于与职前缺乏联系,培训课程较多考虑全面性而体现出较差的系统性。在相对较为短暂的培训时间里,专业技能的训练显得零星寥落。强调理论而忽视专业技能训练的课程教学毕业生虽然具有较为坚实的教育理论素养,但专业技能技巧较差。
4.将幼儿教师专业技能等同于艺术技能
有些学校将学前教育专业技能等同于单纯的艺术技能,在其学前教育专业技能考核体系中专业技能项目通常为弹、唱、、跳、画等艺术技能,学生的专业技能展示或者专业技能竞赛基本上也是艺术项目,如舞蹈比赛、唱歌比赛、美术作品展览等,对专业技能片面的认识,导致学生平时只重视艺术技能的训练与发展,而作为幼儿教师特别需要的将知识技能传授给幼儿和促进幼儿发展的教育教学技能却十分缺乏。他们不会正确地教幼儿唱歌、跳舞、绘画,更不会通过借助唱歌、跳舞、绘画等形式来促进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
二、提高方法
在多年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科教学法课程教学中,依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及幼儿园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在不断提高学生五大领域学科教学法专业理论知识水平的同时,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即在教学过程中依据幼儿园“语言”、“社会”、“科学”、“健康”、“艺术”五大领域教学法课程的特点,以50%的课时对学生进行教学能力训练。笔者在教学中集中讲授相关学科教学法的基本理论,组织学生分析评价幼儿园教师设计的活动方案,课内观看、分析、评价幼儿园教师组织的教育活动录像,组织学生到幼儿园观摩一线幼儿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指导学生个人独立或与同学合作设计各种教育活动方案,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五大领域的实践教学活动。其间,要求学生在进行实践教学活动时围绕备课、上课、说课及评课等教师教学能力认真进行训练,要求学生个人对每次开展的实践教学活动做认真的记录与分析,要求实践教学小组对试讲的同学进行教学能力的评价与鼓励,适时组织学生到微格教室进行教学试讲及录像,镜像反馈学生的每个教学环节,不断提高学生的教学能力。
1.明确界定幼儿教师专业技能
幼儿教师专业技能是教师在幼儿园保教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方式,根据幼儿园保教活动的特点,将幼儿教师专业技能分为本体性技能与条件性技能,本体性技能是指要传授给幼儿的技能,如舞蹈、美术、音乐、体育、讲故事等方面的技能;条件性技能是指将本体性技能传授给幼儿的教育教学技能技巧,本体性技能是教育教学的内容。而条件性技能则是促进幼儿发展的程序与行为方式,比如会跳舞是本体性技能,会教幼儿跳舞或者会利用舞蹈开展幼儿园保教活动则是条件性技能。幼儿教师专业技能共包含两大类技能。本体性技能主要包括幼儿故事讲述、简笔画、幼儿歌曲弹唱、幼儿园舞蹈、幼儿基本体操技能等;条件性技能主要包括幼儿园保育工作技能、幼儿园教育活动方案设计技能、幼儿园教育活动组织技能和提问技能、答问技能、导入技能、结束技能、讲解演示技能、偶发事件的调控技能。
2.以课程设置为依托,构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多类型的培养模式,促使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技能全面发展。
2.1专业理论课程。如教育学、教育史、心理学、人体解剖生理学等基础教育理论及学前教育心理学、学前儿童心理学等学前教育理论。通过这类课程的学习,给学生提供解决如何根据学前教育的规律和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实施教育的依据。
2.2专业应用类课儿游戏理论、幼儿园课程,这类课程是为学生幼儿园实践活动提供中介或直接的理论和操作方法。
2.3专业实践课程。包括教育调查、专业实验、教育见习和实习以及毕业论文、毕业设计。这类课程是使学生通过实践的体验思考理论的运用和创新,获得专业能力的提升,使之智能和情感都逐渐融进幼教一线。
2.4学科方向课程。这部分课程主要是为培养学生具备岗位所要求的特殊技能而设的课程,如《家庭教育》、《0-3岁婴儿早期成长方案》,为将来从事0-3岁婴儿早期亲子教育工作的学生开设的;《琴法》、《声乐》、《幼儿舞蹈》、《美工》、《教师口语》是为将来从事3-6岁幼儿教育工作而设的。
2.5专业选修课程。这部分课程主要是为拓宽学生视野和满足学生兴趣而开设的课程。如《中外教育名著选读》、《心理学史》、《艺术欣赏》、《专业英语》、《幼教热点问题透视》。
3.具体能力的培养
依据技能形成的规律开展幼儿教师专业技能训练在开展课程教学与专业技能训练时,首先通过教师的讲解建立操作定向。明确各项技能该做什么以及怎么做。了解技能训练的目的、意义、相关要领和要求。然后,教师在课内提供技能示范,学生通过模仿,形成动觉体验、加强对技能的感受、建立起相关的联系。再次,教师布置技能训练任务,学生通过持续练习将碎片化的技能整合为高级技能!完成从技能的模仿到技能结构的合理与协调。最后,通过回课和专业技能展示、技能比赛、演出、表演和技能考核等形式,技能达到自动化。
参考文献
[1].胡知凡.幼儿教师教育的实践与探索[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113-119;
关键词:幼教专业;键盘乐器;培养兴趣
现今,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应具备弹、唱、跳、讲、画五项基本能力。其中弹即键盘乐器演奏,键盘乐器演奏主要指钢琴(或电子琴)教唱儿歌和即兴演奏。笔者从多年的键盘乐器教学活动中,通过不断的实践与探索,反思出点滴经验与教训与大家分享: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毕竟不是艺术生专业,学习的内容不可能只针对键盘乐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习键盘乐器起点较低,因此,教师应从培养学生兴趣为起始点。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很多时候,练习集中于一节或一段乐谱训练,长时间反复弹奏同一内容,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这会降低学生学习乐器的兴趣,甚至导致其失去兴趣。在教学活动实践之前,教师应充分掌握学生心理,针对其心理设计科学合适的教学方案,让他们感觉到幼儿歌曲弹唱是最基本的教学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用自己的热情感染学生。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方式方法,避免机械教学,活跃课堂气氛,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师在授课前,可以让学生讲自己收集的古今中外有关键盘演奏家的小故事,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适量给学生播放乐团演奏视频,或者利用音乐大课组织学生观看有关钢琴(或电子琴)的电影电视,以此激发学生学习键盘乐器的欲望。
教师在对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教授键盘乐器前,应着重考虑教材问题。因为大多数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上基本都处于初学阶段,所以教师在选取教材时,不能选取过难的教材教学,只要能弹唱简单的儿歌或教学就可以了。教师应选基础教材,如,一年级的学生,教师就可以选用《幼儿歌曲弹唱教程》中的代表曲目反复练习;二年级学生就要做弹唱练习,配以适度的肢体语言和表演技巧,能齐唱齐奏相对有难度的曲目;授课时,教师先介绍乐器和分析教材,挑选教材中基础曲目进行教学,教师可先流利地演奏整首曲目,让学生整体感知,然后分节、分句、分段,教授学生唱、弹歌谱。指法教学要不厌其烦,循序渐进。教完一个指法就让学生练习,直到绝大多数学生都会了,再进行下一指法的教学。在授完一首曲目后,教师应让学生自己分组接受检验,一人一节合作完成演奏,在提升学生弹奏技术的同时,培养他们的协作能力;还可以用汇报表演的形式,让同桌、同组学生单独或集体演奏,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强化学生弹奏键盘乐器的能力。
关键词:中职学前教育美工课教学
学前儿童的教育在当今社会的发展中越来越被重视,因此学前教育专业的改革发展也是目前的重点。学前教育不仅要发展,而且要大发展,这样学前教育专业在中等职业教育的地位也随之提高了。对于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毕业后要成为幼儿老师,要具有一定的素养和一定的教育教学能力。作为中职的老师,我们所面临的是除了教授学生一定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外,还要让他们在课堂上学会角色的转变――成为一名幼儿教师。
幼儿教师在日常工作中经常要运用绘画知识与技能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同时还要动手为幼儿制作大量的玩具、教具,并结合季节、节日及时地更换幼儿活动场所的布置。新的教育观念更强调教师通过美术教学活动培养幼儿的创造意识、协作精神以及动脑、动手、独立解决问题等能力。
中职学前教育的美术教学内容,大体包括绘画与手工两大部分。手工教学作为当前教育基础的美术课程,主要包括平面纸工、立体纸工、泥工、缝绣织钩、废旧物造型和幼儿园应用手工几个部分。手工是综合性和实用性很强的专业,学生需要掌握手工的许多基本技能,由于学生没有美术基础,也没有经过专门的训练,所以对美术知识与技法知之甚浅。如果只强调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没有考虑到专业的难度和学生的生活环境,就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和抵触情绪。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学生能力的发展,利用简单的工具、材料调整课程内容,提供多样化、具有可行性的课程设置,尽可能地适应各种学生发展的需要。
下面我以平面纸工――剪贴为例子,来谈谈我的教学。
剪贴是拼贴画的一种,它将剪纸技巧与贴画技法巧妙结合,用各种彩纸根据需要先剪形再拼贴成画,充分利用各种纸张的色彩与肌理纹样,进行构思、取舍、剪裁、拼贴,突出表现不同纸张的质地美及其与剪裁的巧妙结合。巧用纸材,巧用剪刀,是剪贴区别于其他技巧的主要特征。“因材设意,按意造型,借形传神”是对剪贴制作的极好概括。剪贴画制作简便,材料选取方便,在制作过程中,要善于联想和想象。通过动手实践,可以更好地感受剪贴艺术的无穷魅力,同时,想象力、创造力、动手能力都会得到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我通常把课程设置成三个部分:
一、构思选材,制作要求
剪贴画设计有两种方法,一是依材设计,由于剪贴画取材广泛,那些用过的挂历纸、各种旧画报、报纸、包装纸、广告纸、树叶、布条、米、豆、沙粒、吹塑板、纸盒、卡纸等,都是很好的剪贴材料。构思要通过对材料的选择、加工来体现,依材料的特性而决定,这有一定的偶然性。二是主题性创作,依据构思选材,可根据画面设计的主题选择材料。题目的设计以培养学生热爱校园、热爱家乡、热爱生活为基调,促进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良好的品质和生活情趣。课前我给学生展示一些优秀的创意作品、剪贴画作品图片,来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在展示的过程中还要提出制作要求:层次分明,主题突出;色调统一,整体感强;构思独特,震撼力强;制作精湛,画面完整等。
二、剪贴整理,调整完成
在不同的材质上剪取合适的图形,要注意剪得技巧,几何图形需要整齐剪取,剪切时要有节奏的放松剪,即手剪配合,“收放有度”。剪切时要注意保持面材的连续性,尽量一次成形,可使用工具勾画(铅笔、尺等),完成后擦拭掉线条,保持画面干净,线条光洁流畅、避免毛糙、断裂,从材料边角剪切,提高效率,节约材料。粘贴时可先使用工具定位,如铅笔等,先拼图(剪切好的图),调整位置后粘贴,分层次、分步骤,避免大块整块贴,分前后、上下,先后再前,先下后上,胶水小心使用,避免残留在画面上,粘贴要牢固,不易脱落,不要用笔在作品上画线条、图形、写字等,特别是水性笔等笔颜色较特别。整个过程要统筹全局,耐心细致,争取形成具有一定主题且有较强视觉冲击力的画面。
三、布置画展,提升能力
教育教学中要求我们表扬学生,鼓励学生,增强学生自信心,举办画展正好解决了这些问题。学生的作品得到认可,满足了他们的成就感、成功欲。举办画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就布置展板,分类作品;展板的主题,作品的排版,装饰都需要布局安排,需要烘托主题。通过举办画展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了学生对专业的热爱,更是对学生的整体审美意识和应变能力的一个提升。
我们在教学中还应该注重教学手段多元化,充分利用直观教具、电化教学辅助设备和多媒体设施等进行教学,教师必须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的年龄和性格特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学生的心智水平确定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以教材为载体,以训练主题,以灵活多样的方法为手段,让教服务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