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些学校观念滞后。《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实施,增加了地方和学校的课程决策权,从而改变了过去课程过分强调学科体系、脱离时代和社会发展以及学生实际的状况。但改革将是一个较长的过程。[2]因此,在很长时间内,有些学校依然迷信统一的国家课程,面对融入民俗文化的乡土教材时,会显得手足无措。虽然素质教育提倡多年,但是在新课程改革并未深入的情况下,有些学校依然会疯狂追求“分数”和“升学率”,而忽视“以学生为本”,因此,有些学校领导片面地认为融入民俗文化的乡土教材课程,只是为了追求教育时尚或者是应付领导检查,因而不愿也不必在乡土教材上投入较大的物力、财力、人力。还有些学校简单地认为搜集民俗文化的一些片段,拼凑在一起,再署上自己学校的名字,这就是乡土教材。就可以开展融入民俗文化的乡土教育了,这种认识忽视了开展乡土教材的复杂性和系统性研究,在乡土课程准备不充分的情况下盲目实施,不仅是幼稚的、不科学的,而且是有害的。以薛城中学①的校本教材《乡土》为例,在编写过程中,校长任主编,由薛城中学政治、历史、地理教师负责编著各自所属政治、地理、历史的部分。编写小组都是学校的领导和教师,缺失了教师和家长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师与课程专家之间、教师与社会人士之间的交流。因此,我们在总体肯定的前提下,也看出了很多问题,诸如着重呈现藏羌民族文化和忽视其他类型文化;教材的呈现方式单一;缺乏对本土文化的反思;价值观单一等问题。[3]17这些观念和认识严重阻碍了民俗文化融入乡土课程的进程。2.具体做法失当。新课程改革虽然开始多年,但在很长时间内,应试教育依然盛行,不少学校的领导为腾出更多时间开设必修课,对本来课时就十分紧张的乡土教材的课程,除进一步压缩课程内容外,他们还认为,开设乡土教材课程白白浪费时间,不如在高考科目上多加一些课。[3]现阶段的乡土教材只是国家课程的重要补充,并且乡土课程在总课时中所占的比例是非常有限的,例如有些学校虽然也开发了融入民俗文化的乡土教材,但是在课程计划、课程标准上,却没有进行系统性的规划和有力的贯彻,存在一些学校设置的课时过少,对乡土教材的教学内容进行压缩的现象,或者是课时安排了,却被施以“偷梁换柱”,本来是乡土课程的课时,却被一些高考科目所代替,甚至有些学校干脆把乡土教材当做课外读本,学校和老师发给学生后,便不再过问等情况。这些做法都不利于民俗文化融入乡土课程。
二、教师对民俗文化融入乡土教材态度消极
1.教师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与肯定。民俗文化融入乡土教材需要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但是在很长时期内,这受到很多方面的限制。首先,民俗文化融入乡土教材要求教师对本地区的民俗文化具有深入的了解,才能够胜任民俗文化融入乡土教材的课程的开发、教材的编写工作,现在随着人才的自由流动,一个学校的老师可能来自全国各地,这给民俗文化融入乡土教材带来很大的困难。其次,乡土教材的内容多为一个地区的乡土文化,与国家课程的关联性较小,融入乡土教材的乡土课程对学校的教学成绩的影响微乎其微,因而,很多教师在潜意识里,还存在将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乡土课程对立的观念,并在教学工作中,很自然的把教师划分等级,教授国家课程的教师为一个等级,教授地方课程和乡土课程的教师为次一等级,使这些教师被赋予教学工作中“打酱油”的角色,使他们得不到和教授国家课程教师同样的地位和尊重。再次,教师讲授乡土教材的方法单一,不能采用多种手段、多种媒介调动学生对融入民俗文化的乡土课程的积极性、主动性,这使学生对待融入民俗文化的乡土课程时,难以产生很大兴趣。这不仅给老师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而且还感到未必能获得应有的回报,因此使一些从事这门课程教学的教师产生不被尊重感,也容易使他们消极对待,甚至抵制民俗文化融入乡土教材的种种尝试。[4]2.教师现有的综合素养和专业技能不足。教师是民俗文化融入乡土教材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并且把优秀的民俗文化带进乡土教材,给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但是,目前教师队伍在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存在许多问题,诸如缺乏先进的现代教育理念和教育理论知识;知识结构陈旧难以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的能力差,综合素养欠缺等,制约民俗文化融入乡土课程的进程。[4]其次,我们很多教师还没有转变角色,习惯于讲授国家颁布的课程,还不善于编写和开发民俗文化乡土课程资源;教师习惯根据根据国家课程开展教学,还不具备开发民俗文化融入乡土教材的理论和技能;教师习惯于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还不习惯于“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再次,教师的工作负担沉重,限制了教师对融入民俗文化的乡土课程的积极性。一方面,融入民俗文化的乡土教材大多来源于现实生活,其内涵和外延是不断扩大的,这增加了教师工作难度和负担;另一方面,教师囿于自身的能力和素养,很难发现教学工作的实际问题,即使发现问题,由于没有专业的、系统的知识和能力,也无法解决,迫使他们放弃了对民俗文化融入乡土教材的努力。
三、学生在观念和行为上对民俗文化融入乡土教材认识模糊
1.学生对民俗文化融入乡土教材的意义认知模糊。许多学生对于民俗文化融入乡土教材的意义何在,它在多大程度上能带给自己期望的利益持怀疑态度。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利益和价值观念也日益多元化,日益冲击着人们对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坚守,他们片面地认为这些民俗文化教育的开展会造成他们脱离时代,不能适应现实社会的发展。很多学生认为,乡土教材与国家课程的共同平衡相悖,乡土教材与接受国家统一考核的国家课程关联度不大,在学校中开设融入民俗文化的乡土课程势必挤占学生学习国家课程的时间,从而影响学生这些课程的成绩。学生更愿意将精力花在国家课程考试的科目之上,因此学生对融入民俗文化的乡土教材兴趣不是很大。2.学生对民俗文化融入乡土教材的质量存在质疑。民俗文化融入乡土教材需要大批具有专业精神和专业知识的老师,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还需要各种图书资料、设备以及各方面的支持。因此这使学校面临一定的财政压力。[5]这就使一些学校不愿在看不到现实利益回报的情况下耗费人力、物力、财力,因而,不经过系统的调查研究、反复推敲的低成本的乡土教材对民俗文化的真实性、全面性、系统性无法保障。就拿薛城中学校本教材《乡土》为例,浅层次的问题是目录不够精细、内容不够详细、设计比较粗糙,更深层次的问题是着重呈现藏羌民族文化而忽视其他类型文化;教材的呈现方式单一;缺乏对本土文化的反思;价值观单一等。甚至还出现知识性错误(第38页在叙述薛城名称变迁的时候,出现了“乾隆元年”即758年,此处应为“乾元元年”即758年)。这就误导学生,让人产生“清朝的乾隆皇帝怎么跑到唐朝去了”的错觉,导致学生对乡土教材的质量产生不信任感,从而学生的积极性不高,更无法取得预期的效果。
四、加快民俗文化融入乡土教材的建议和对策
(一)需要教育部门改变整体的教育环境
1.需要教育行政部门改变传统的教育政策和教育教学评价机制。民俗文化融入乡土教材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多方协调和合作,才能保证民俗文化融入乡土教材得以顺利的进行。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政府、教育管理部门、学校、社会等形成良好的互动和交流,并达成共识和相互配合。首先,教育管理部门要改变应试教育的种种惯性。在以往,“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习惯于自上而下的对课程决策权,这种制度与思维与乡土教材课程的现实需求之间存在极大的反差,将对乡土教材的开发和利用带来观念和制度的强大阻力。”[6]所以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一方面要适当地放权,增加地方和学校的课程决策权;另一方面要发挥“监学督教”功能,“强化学校对乡土课程的计划执行意识,落实课程计划,保质保量的开足课程”[7]。只有这样才能为民俗文化融入乡土教材提供空间和机遇。其次,需要教育管理部门发挥教育的导向功能,在中考和高考试题中体现民俗文化融入乡土课程的成果,让融入民俗文化的乡土课程的地位有所上升,让国家传统中考和高考科目的权重适当降低,稀释学校对“升学率”和“分数”的狂热。政府也可以开展一些贴近人民生活的民俗文化的活动,比如,开展关于民俗文化的知识竞赛,民俗文化在我家有什么表现的访谈等各种活动,增强社会对民俗文化重要性的认同。再次,民俗文化融入乡土课程是基础教育的重要部分,也是新课程改革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管理部门应该重视,并给予足够的支持,创设宽松的教育环境,以鼓励创新。2.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民俗文化融入乡土教材要真正得到实施,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是不可或缺的。”评价体系的着眼点不仅是升学,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评价体系建立的基础也应该是国家课程教育标准框架,同时兼顾地方需求和实际特色。建立的评价标准应做到知识体系、实践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平衡。在整个评价体系中,既要有终结性评价,更要有过程评价;既要有量的评价,更要有质的评价;既要有他人的评价,更要有自我评价。总之,评价主体要积极主动,评价标准要准确科学,评价形式要灵活多样,评价结果要客观公正。[8]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校对融入了民俗文化的乡土教育的主观能动性。继而使学生和教师对乡土教材和民俗文化的看法有所改观,最终加快民俗文化融入乡土教材的进程。
(二)民俗文化融入乡土教材需要营建良好有利的校园环境
1.学校要更新教育理念和完善教学管理。民俗文化融入乡土教材需要良好的学校内部环境。首先,要求学校管理者要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以“学生为本”,改变应试教育的种种传统思维,而且能依据实际情况制定政策,并有权力实行这些政策。其次,学校要明确民俗文化融入乡土教材的重大意义,认清时展的潮流和趋势,树立课程多元意识和乡土意识,大力发掘本地区的民俗文化。再次,充分认识民俗文化融入乡土课程不是权益之计,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是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潮流,所以学校必须坚定决心和信心,完善对乡土课程的管理机制,使乡土课程走向规范化和制度化。2.校方必须完善管理培训机制和评价机制。民俗文化融入乡土课程的顺利开展,必须调动教师的积极性。首先,学校应针对一些教师综合素养和技能不足的状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培训,并有意识地定期组织教师间和校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持续营造教师成长的氛围,并能主动召集各个学科教师进行探讨和协商,在交流和探讨中解决教学问题,学到今后的教学技能。如有可能,还可以为教师提供与一些课程专家、教育专家、民俗专家近距离接触和交流的机会,如课程改革论坛,经验交流会之类。使他们在面对当地的学生群体时,能够知道怎么做才能达到最好的教育效果。其次,校方要响应新课程改革的号召,加强对融入民俗文化的乡土课程的课程计划的执行意识,切实落实课程设置和规划,高质量地开足全课程。再次,学校要改变对教师和学生的评价方式,建立和完善对乡土课程的评价机制。学校要改变以往以“分数”为主要标准来评价教师和学生的做法,采用多种方式和多种标准进行综合考评,通过对教师和学生及乡土课程评价机制的调整和完善,调动教师和学生对融入了民俗文化的乡土教育的主观能动性,继而使学生和教师对融入民俗文化的乡土课程的看法有所改观。
(三)民俗文化融入乡土教材需要教师改变教学中的观念和行为
1.教师要不断地更新教育和学习观念。首先,教师要加强自身的学习能力,培养自己多方面的兴趣和爱好,打破原有的学科界限,向不同科目的教师进行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和基本功。其次,教师要确立现代化的教育理念,把握新课改发展的要求和趋势,端正教育教学态度,明确课程意识和责任,树立教师平等观念,祛除学科不平等的想法和意识,真正投入融入民俗文化的乡土教材的开发和课程研究中去。再次,教师要不断地更新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了解融入民俗文化的乡土教材的课程规划和课程设置,明确教材的教学重点、难点、教学目标,熟练掌握各种先进教学媒体的技术,注重教师和学生的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改变和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关注学生长期性、发展性的需求。2.教师要不断地完善自身综合素养和专业技能。首先,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及人格方面的素养,包括建立现代意识和树立时代精神的素养、科学文化素养、职业道德素养、能力素养、良好的心理素质[9],只有这样,才能应付民俗文化融入乡土教材中遇到的各种新的问题和挑战。其次,我们要转变教学思路,改变以往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主动积极地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发挥他们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融入民俗文化乡土课程的热情,使他们广泛参与。再次,教师一方面要积极地向不同学科、学校的教师学习,寻找一切可能的机会参与教学交流活动,到外校学习参观访问,汲取他人成功的经验,转化自身的财富;另一方面要积极钻研融入民俗文化的乡土教材,不断加强理论修养,以实践检验理论,以理论指导实践,还可以多方咨询民俗专家、课程专家,向他们请教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
(四)民俗文化融入乡土教材必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1.学生必须改变应试教育下的学习观念。在当今素质教育日益深入的背景下,教育的终极目的不再仅仅是“分数”和“升学率”,而是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全面综合素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这就需要学生掌握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要实现这个目标仅仅靠学习国家统一课程还不足够,还需要学生学习乡土课程,以及走向社会所需的知识和能力,因此,学生要更新学习的观念。首先,学生不仅仅是一个课程知识的受众,更是课程知识的开发者、参与者、研究者和受益者。所以,学生要更加注重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索学习等反思式学习。其次,学生关注的不仅仅是国家课程考试的分数,而应更注重在学习期间掌握了哪些适合自身长期发展的技能。学生需要改变只重视国家统一课程的学习、轻视乡土课程的观念。在学习标准上,不再是以国家是否统一考试为依据,而以是否有利于自身长远的发展为依据;在学习形式上应该灵活多样,不仅包括包括课堂学习,还要有贴近社会生活实践的探究性和实践性的学习;在学习内容上,不仅要注重国家课程的学习,更要注重地方课程、乡土课程的学习,以及社会性知识等各个方面的学习。民俗文化和学生生活的体验、元知识联系紧密,贴近生活实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快乐中增长知识,提高能力,陶冶性情。融入民俗文化的乡土教材是其他教科书所无法取代的。
摘要:校本课程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根据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要求,切合学校教育资源办学特色,以满足学校对学生发展的具体要求而设置的课程。它与国家、地方课程有机结合,在实现课程的多样化和课程结构的优化方面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芦川乡土文化是一门遵循学生认知与身心发展规律,一切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以乡土教育资源为蓝本,以培养品德高尚、有文化、有教养、热爱家乡、热爱生活、身心健康的合格中学生为总目标的综合课程。以校本课程《芦川乡土文化》为例,结合自身在参与开发课程资源过程中的点滴实践,从剖析开发课程资源的重要性入手,阐述历史与社会课程资源开发的有益尝试。
关键词:乡土文化;历史与社会;课程资源;芦川文化;开发;传承;整合
一、芦川乡土文化资源在课程开发中的重要性
课程资源的研究与开发,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发展需要,有助于教师自身科研能力的提升。新课程关注学生的发展,强调“以生为本”,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从社会需求角度看,有利于培养学生勤学、善思、好问、解疑等多方面素质,便于学生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课程资源开发体现地方教育资源特色,反映农村、社区、学校和学生的差异性,适时融进最新科技成果,考虑学生的认知背景与需要、学校主客观条件及其所处区域的经济与文化,丰富课程开发的内容。基于历史与社会课程的人文性、开放性、综合性等特点,集聚当地的悠久历史文化,有利于形成独有的“开放、崇文、融合”的文化特色,体现特色校本课程。
二、芦川乡土文化校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强调不是生活等同于教育,而是教育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教育。真正的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是“供给人生需要的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的、生活所必需的教育。芦川乡土文化校本课程是迎合学生生活要求的一门综合课程,依据历史与社会基础性课程的设计思路,从学生的认知与生活出发,以历史、地理等人文社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为基础,以芦川乡土文化的演变和发展为主线,以丰富的芦川乡土文化显性资源为内容,力求有逻辑、有层次地再现芦川乡土文化的历史与发展、内涵与价值。芦川乡土文化校本课程与基础课程的有机结合,生活教育的深化,是基础课程资源的有益补充和延伸。
从课程建设、发展需要出发,学校已编写整套的校本课程,共三册。第一册《走进芦川》,内容是曾经沧海、绿禾水乡、乡间集镇与荡漾桥影;第二册《赞美芦川》,内容是乡土文物、民间美食、乡风民俗与民间文学;第三册《感悟芦川》,其内容是乡贤名人、教育医药、经济强镇与美丽乡村。每册都分上、下两编,各自设计三个专题、15课,共六个专题、30课。每课均编写“本课提引”“终于得知”“拓展延伸”“相关诗文”“乡土知识”和“活动体验”等六个部分。如,本课提引――提出疑问,点明本课话题;终于得知――本课主体,围绕题目展开;拓展延伸――对主体内容某个点的延展、细化,帮助学生进一步探究;相关诗文――引用相关乡土诗词、前人记述进行补充阅读;乡土知识――附录式的知识信息;活动体验――相当于课后练习。学生通过多次探究或综合实践活动,走出课本,深入社区,体验生活,感悟乡味,探寻奥秘,提高素养。
三、芦川乡土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有效尝试
校本课程开发赋予了教师一定的自,笔者有幸参加了市教研室组织的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培训活动,通过学校教研组集体研讨和座谈等方式,结合三个年级段学生的实际情况,凝聚集体的智慧,对芦川乡土文化校本课程资源开发进行有益尝试:
1.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习兴趣
俄国文学泰斗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课程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学习的积极性自然高涨,学习的效果就会更好,进而达到开发课程资源的真正目的。芦川乡土文化校本课程注重学生的需要和发展,满足不同群体对自身归属感的需要,以唤起学生的学习自信,每一位学生的天资、兴趣、爱好、专长得以充分发挥和施展,使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都能淋漓尽致地展示,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激发自身内在的学习兴趣。
如,芦川乡土文化校本课程中部分内容:
学生通过搜集资料,制作年代尺,用文字、图片等不同形式展示成果。活动中,学生的知识面得以扩展,能力得以提升,更重要的是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程资源开发目的得以体现。
2.促进自主发展,注重实践活动
自主发展,是指主体独立自主行使和支配自己权利的能力得到发展。芦川乡土文化课程充分考虑学生不同性格与能力发展的需要,得以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作用。乡土校本课程注重社会实践活动,明确探究目标与方向,组建“芦川寻迹”社团,教师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展开社会实践活动,体会家乡史、家乡情,追寻家乡历史与文化韵味。
如,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时,可以围绕建议展开,也可自己选取内容进行探究。
形式多样的实践探究活动,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时空与机遇。在活动中,既培养了学生发现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又锤炼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让学生的能力与智慧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和发展。
3.传承乡土文化,提高人文素养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我们所创造的一切都是为人着想的。如果人不能给人以幸福,那么任何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也不会给人带来幸福。”学生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的培养自然离不开学校,但这并不意味着课程教学只能在校内课堂上完成。本土化是乡土资源的重要特征,当地的自然风光、风俗人情、文化传统等不是唯一的,与其他地方必定有明显的差别。学校课程的实施需要乡土课程资源的支撑,每所学校都拥有丰富多彩的乡土文化资源。芦川乡土文化校本课程立足地方现实,展现地方特色文化,融合学校文化建设与乡土文化,整合学科教学与乡土文化,展示芦川这片土地的沧桑历程和深厚积淀。芦川乡土文化代代相传,健全学生人格,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如,芦川乡土文化校本课程中的部分内容:
通过芦川乡土文化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助于教师在历史与社会课教学中营造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真正把学校带到社会大环境中,让学生感悟学校和社会密切相关,学校不再是生活的附庸,而是生活的必需,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唤醒学生内在的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养。
教学过程的本质不是知识的传授,而是智慧的复演。教师是教育的“大者”,是学生探寻知识的指导者和引领者。社会又是一所大学校,集校内课程资源于一体。芦川乡土文化课程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乡土教育资源为蓝本,以培养品德高尚、有文化、有教养、热爱家乡、热爱生活、身心健康的合格中学生为总目标。教师驱动学生传承、弘扬芦川乡土文化,真正实现校内外课程资源的完美整合,助推学生智慧的开启与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屈光垒.新课改背景下乡土历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D].河南师范大学,2011.
关键词:乡土音乐教育课程
一、多方收集课程资源,了解“乡土音乐”
乡土音乐文化的内容、表现手段和表现形式总是与特定地区的自然条件、社会生活紧密相关,有着鲜明的区域特征,是其它文化无法替代的。在课题实施之时应重视“乡土音乐”资料收集,可利用平常课余时间、节假日、寒暑假等。参与人员可由教师或学生到各地走访邻里乡亲、民间老艺人、民间文艺团体及文化馆工作人员等。搜集方面可根据县城乡土音乐的特点进行。如连城童谣、客家山歌、提线木偶戏、客家十番音乐、民俗活动中十番锣鼓的演奏技巧及锣鼓经、在申请世遗中搜集到的各种连城特色的文化遗产等。在形式上,可走访个人、可参加民俗活动、社区活动、观看文艺团体演出、上网下载、上图书馆查阅等。如在该县文化馆活动场所(每周三、周六晚上)及各个民俗活动(如游龙游灯、走古事、庙会、祭祖、还愿、做寿等)深入了解十番音乐,通过观看连城木偶剧团在本县城的各个演出活动(如正月十五的文艺演出),了解和学习木偶表演艺术。收集到的资料可以是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等。如到连城芷溪观看“游花灯”并进行录像,了解了十番锣鼓的演奏形式及它在我县民众活动中的运用。到连城隔川观看客家十番演奏会,收集了他们演奏的录像二十八首,到连城莲峰镇东街社区参加十番音乐表演,收集他们演奏的十番音乐曲谱及多首演奏视频等。
二、选择课程资源,改编“乡土音乐”
选择改编适合的素材,激发学生探索乡土音乐的兴趣。乡土音乐虽然来源于生活,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但并不是所有的乡土音乐都适合学生。关键在于音乐作品的艺术形象要鲜明、生动,所描写的内容应是学生生活中比较熟悉和感兴趣的事物,思想感情要能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唤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联想和想象。
首先,挑选浅显易懂,学生感兴趣的素材。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精挑细选,合理挖掘优势,筛选乡土音乐课程资源,把内容扩展到孩子的生活中,可与游戏相结合,使小学乡土音乐教学成为开放的、富有生命力的教学,为孩子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实践和文化背景。如童谣――《灯盏糕》、《上冠豸》、《捉迷藏》这些用方言朗读的民谣,诙谐有趣,朗朗上口,字里行间透露出民间艺人在文字编排上的深厚造诣。歌词浅显易懂、节奏明快,易学便记,可边玩游戏边朗读,学生在欢歌笑语中领略了人生生活的真谛、美好,产生对音乐活动较为持久的兴趣和向往,使学生获得更多的体验审美愉悦的机会。
其次,挑选学生感兴趣具有教育作用的素材。音乐教育是用音乐打动和熏陶学生的心灵,引导儿童热爱音乐、热爱生活。我们在选取教材时注重选择健康向上的内容,促进儿童体、智、德、美多方面协调发展,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为一生打好基础。例如木偶戏的传统曲目《西门豹》、《沉香救母》、《火焰山》等都具有宏扬民族正气,激发人们勇敢、善良、勤奋等良好的品质。又如童谣《萤火虫》中,押韵的儿歌,潜移默化地教育学生读书要用功的道理,《植树歌》是教育孩子要爱劳动。这些资源既蕴涵着许多文化艺术知识,又有着浓厚的民俗风情,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和传承性,是不可多得的教育资源,我们将其融入到音乐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感受、体验其中的乐趣。
第三,改编适合学生学习、表演的素材。各个地方在长期的历史演变及特定地理环境的作用下,都会形成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音乐文化资源。只不过这些音乐文化资源有的不适合我们直接拿过来进行教学,需要我们教师进行艺术的处理改编,并加入一些学生喜欢的东西,让这种“乡土音乐”带个面具出场,这样不仅满足了学生的需要,也达到了传播“乡土音乐”的效果。如一些木偶剧,它的唱腔是采用闽西汉剧的唱腔,里面的唱段大部分都音域较高,不适合小学生,我们把它改编成旋律流畅的汉剧小调来演唱,便于学生边唱边演。
第四,编写出具有长效的乡土音乐教材。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根据此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是教学活动的主要载体,其内容包括教科书、提纲讲义、教学参考书等文字材料和视听材料。《音乐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阐述中明确:要重视音乐实践,要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各项音乐活动,将其作为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基本途径。在过程与方法中要求:要重视探究,要提供开放式和趣味性的音乐学习情景,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对于我县乡土音乐教材编写来说,笔者认为应该以文化为主线,注重可行性与开放性,突出培养兴趣,让传统与现代视野结合这四个原则。乡土音乐资源在教学中有其特殊性,有一些音乐很难用谱例教唱就能完成,我们在编写时是从多层次去考虑的,如客家十番音乐编写入教材时,根据它是器乐演奏的特点主要是以欣赏为主,童谣与山歌我们可以教唱,并且可以改编创作,提线木偶戏可以欣赏及实践来完成。
根据以上几点,我校教师编写出了《莲韵乡土》这一既具有我县乡土音乐特色又适合小学生学习的教材,让我们的乡土音乐课常态化、课程化有了保证。
三、形式多样开展活动,让“乡土音乐”扎根
(一)营造氛围
营造浓郁的氛围,对学生进行乡土音乐的熏陶。学生是在与周围环境主动、积极的相互作用中成长的,环境对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利用学校的广播、专栏、黑板报、校级报纸“小莲蓬”等营造氛围,便于学生耳闻目染、潜移默化的了解本地民俗音乐文化。音乐是听觉的艺术,熟悉靠的是多听。校园广播除了在课前课后播放一些乡土音乐内容,还专门在每周二和每周四的大课间活动时间播放乡土音乐内容,有些是学生学唱过的,有些是欣赏过的,经过反复播放,学生对乡土音乐更加熟悉,更热爱演唱乡土味浓郁的家乡歌曲。在我校的校园宣传专栏、校级报纸“小莲蓬”上还经常有乡土音乐的课题活动报道、演出活动剧照、乡土音乐介绍等,让学生在自觉与不自觉中接触乡土音乐文化。
(二)立足课堂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音乐课堂是乡土音乐常态的、适合本土学生教学实际的、具有时效性的教学途径。应注重每个课时教学的研究,把课题实验真正落在课堂教学实处,通过不断的学习实践反思,探索本课题的教育研究。它可以是专门一节课的内容,也可以是穿插在音乐教材中进行。如在上四年级下册第五课《童年的回忆》时,就可以让学生回忆自己小时候有没有看过木偶戏,如果有就可以叫学生来说说当时的感受及对它的了解,并让学生观看视频:提线木偶课本剧《狼来了》、《寒号鸟》等。又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册第六课《京韵》时,教学内容要求介绍京剧的各行当,我们便在让学生了解了以上内容后增加了木偶剧的行当介绍,对比记忆让学生了解得更加清楚。我们从二年级着手,在教学中结合音乐教材进行“连城童谣”的教学。如第一单元为《春天来了》就加入了春天郊游《上冠豸》这个童谣进行教学,第二单元为《难忘的歌》就加入了没有零花钱买《灯盏糕》的童谣,第三单元为《童趣》就加入了《捉迷藏》这个童谣进行教学。
在校园及音乐课堂宣传的基础上,学生对乡土音乐有了一定的了解,许多学生对它产生了极大的热情及兴趣,于是学校在“周三快乐50分”成立校本课程“提线木偶班”及“连城音乐”班。因木偶有一定的重量及高度,周三快乐50分提线木偶班,由三、四、五年级的学生自愿报名。在班级成立后,我校音乐教师不仅自己搜集提线木偶戏的各种资料进行教学,学校还聘请了县木偶剧团的骨干到我校教学,有木偶戏文化艺术特长的教师参与指导、学习,课前认真设计好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做好教学课件,准备好教学用具(如木偶),课中对学生进行手把手的教授,使学生掌握了表演提线木偶的技巧。在课中还不时地请“木偶书法”表演大师李明卿、华南虎木偶倒写书法大师吴景荣为学生表演,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及表演技巧。
(三)延伸课外
学校课外音乐活动是音乐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指导学校音乐课外活动是音乐教师的职责,要制定每学期、每年的全校课外音乐计划。乡土音乐课程不仅要在音乐课堂中教学,课外活动更是不可缺少的平台。
社会、社区是大学校、大舞台,号召学生走向社会,主动学习,利用课外时间,向邻里乡亲、民间老艺人、文艺团体的著名演员等了解连城童谣、提线木偶戏、客家十番音乐、客家山歌,经常观看文艺团体在本县城的各个演出活动及民俗活动,延伸课堂学习空间。如:我县经常在传统节日,特别是每年的元宵节,举行民俗演出活动,那时必定会有各类乡土音乐的参与演出,学校便通知学生,请家长带他们去看,而且要让每位同学说说自己的体会等等。
当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表演技巧后,学校利用课外时间,组织排练出一个又一个的节目,在排练的过程中使学生的技巧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并有了一定的舞台演出经验,提高了学生的见识面,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及团队精神。如我们排出的偶狮表演、木偶课表剧表演、童谣、山歌演唱等乡土音乐节目,不仅各个节日在我校演出,还“走出去”带领学生到福利院表演,参加市、县的文艺调演、省的曲艺大赛等,获得了省、市、县奖。让学校学生亲身感受乡土音乐的风格特点和浓浓乡情,让更多同学喜欢上乡土音乐,让乡土音乐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乡土音乐进校园可以从课堂教学入手,可以在课外活动中培养骨干,可以在课间活动中普及,从事乡土音乐课程化的实践探索是件十分有意义的事。四年来,我校开展乡土音乐课程化的实践,让我们感受到了乡土音乐的无穷魅力,感受到它在培养学生的艺术能力上具有独到的作用,增强了学生爱乡、爱校的情感,培养了学生的民族精神和意识,也让我们明白了,乡土文化靠传承,更需要创新,我们只有依借新的表现方式,采用创新的形式加以推广,乡土艺术才能够焕发生机,再现丰采,我校的校园文化也因此更具特色,异彩纷呈。
在音乐教学中渗透乡土音乐的教学,让乡土民族音乐走进音乐课堂与校园,使学生时刻感受到浓郁的民族音乐氛围,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逐渐渗透乡土民族音乐对学生的影响,日积月累,民族音乐就能在学生心中扎根、开花。走进乡土民族音乐,弘扬民族精神,将是一个长期的工作。让我们一起努力,让乡土民族音乐的美妙旋律萦绕在课堂上,回荡在校园里,流淌在整个社会。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