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作文网

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核心(整理2篇)

时间: 2024-07-12 栏目:办公范文

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核心范文篇1

党的第一代领导核心在早期的革命实践中就非常重视教育的政治功能,在《新民主主义论》中,他指出:“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深刻揭示了教育与政治、经济的关系。建国后,他仍然强调要加强党对教育的领导,强调“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遗憾的是,在十年“”中,这些正确的思想没有得到很好的坚持。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继承和坚持了关于教育的社会性质和阶级性质的思想,提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学校要把坚定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坚持办学的社会主义方向。邓小平明确指出:“在整个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必须始终注意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他还指出,培养社会主义新人就是政治,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劳动者和专门人才,就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集中体现。

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领导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中,同样注重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强调培养“千千万万忠诚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是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在199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努力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进一步把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作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针,在肯定了“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同时,又新增了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的内涵,赋予了新时期教育以新的使命,拓展了教育的社会功能,保证了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在教育原则上的传承与创新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发展理论的一个重要原则。早在1934年就把“使教育与劳动联系起来”定为中华苏维埃教育总方针的一部分。建国后,他仍然十分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认为“学生整天看书,并不好,可以参加一些生产劳动和必要的社会活动”,这样有利于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使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相结合,红与专相结合,有益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提出要更好地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他说:“为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我们必须认真调研在新的条件下,如何更好地贯彻教育与生产相结合的方针。”在谈到改进和完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内容和方法时,邓小平特别强调:“更重要的是整个教育事业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使教育事业的计划成为国民经济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制定教育规划应该与国家的劳动计划结合起来,切实考虑劳动就业发展的需要。”邓小平还提出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途径,“扩大农业中学、各种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的比例,……生产劳动、科学实验和科学研究在学校教育中怎样组织更有计划,使之更符合于经济计划和教育计划的需要,应该加以深入的研究。他还提出,重点大学既是办教育的中心,又是办科研的中心,要加强理论与生产实践的结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级各类教育事业都十分重视产、学、研的结合,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也非常重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同志在199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我们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一项基本措施。”1999年6月13日,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又重申:“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2002年党的十六大确定的教育方针中进一步强调教育要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要从实际出发,通过适当的形式,增强培养人才的社会适应性。

从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到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体现了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关于教育原则认识的深化,促使我们进一步研究教育与生产劳动和实践相结合的途径和新型模式。

三、在教育目的上的传承与创新

的教育思想中十分重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1957年他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教材要减轻,课程要减少,古典文学要减少……减少门数,减少份量,为的是全面发展。”

邓小平坚持和发展了关于全面发展的理论,他提出,德智体作为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三者缺一不可,是不可偏废的。他明确指出对于每一方面出现偏差,都要及时纠正。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提出的培养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一代新人的目标,涵盖了社会主义新人素质的主要要求,是现代化对人才标准的客观要求,是从中国实际出发,对关于造就全面发展新人思想的发展。

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深刻地分析了当今世界发展趋势和我国转型期国情,指出国力的强弱越来越依赖于劳动者的素质,而“我们的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结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相对落后,影响了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不能适应提高国民素质的需要。”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适应2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新人”。《决定》还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素质教育”是党的第三代领导核心对、邓小平关于全面发展等教育思想的深化和活化,是在新时期落实全面发展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标志,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四、在教育战略地位认识问题上的传承与创新

很早就对教育与经济工作之间的关系作过解释。他说:“离开经济工作而谈教育或学习,不过是多余的空话。”他又说:“食之者众,生之者寡,用之者疾,为之者舒,是要的。”正是这样,老解放区一向重视勤工俭学,教育为生产建设服务。建国以后,仍坚持这一思思,在他亲自领导下,制定了《全国农业发展纲要》,《纲要》中除农林牧副渔等各业外,也就科学、文化、教育、卫生等工作提出了发展目标和重要的原则规定。力图要在一个较短的时期内努力改变我国在经济和科学文化上的落后状态,迅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由于党的“”确定的路线很快做了改变,的这些思想,在后来并未完全付诸实施。

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重视经济工作的思想,强调经济建设的中心地位。要发展经济,首先就要发展科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科技的发展要靠人才,人才的培养则靠教育。邓小平指出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上,他说:“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有了人才优势,再加上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我们的目标就有把握达到。”“我们要千方百计,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于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问题解决好。”1980年代初期,在邓小平的亲自指导下,党中央了关于经济、科技、教育体制改革的三个重要决定,确立了“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和“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的方针,进一步提高了全党对教育与科技在现代化建设中重要作用的认识,我国教育和科技事业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

以为核心的党中央承前启后,在党的十四大上提出“必须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1993年,党中央和国务院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5年,同志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明确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他指出:“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1997年,党的十五大重申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在跨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意义。1998年,同志代表党中央再次发出科教兴国新的动员令,1999年6月,在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上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进入21世纪,科技突飞猛进,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的强弱,核心是科技,关键是人才,基础在教育。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基础上,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确立了“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提出了人才强国战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这是党的几代领导集体对教育的战略地位的共识,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摘要:

在我国教育发展的历史上,党的几代领导集体对教育的发展都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他们的教育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在传承中又有创新和发展。在教育办学方向、教育原则、教育目的及对教育重要战略地位的认识方面,党的几代领导集体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和探索,对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核心范文篇2

劳动教育应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改革。其视野应当定位到孩子的一生成长,其内容应当超越基本的生产劳作技能和劳动意志品质,其设计应当进一步体系化、科学化、标准化,从而帮助学生为终身的工作和生活作好准备。具体而言,劳动教育的新内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思考和讨论。

一、劳动教育应适应“劳动”的时代变革

以往学界对劳动教育的探讨往往是从“教劳结合”的角度出发,将劳动等同于生产劳动。在教育实践中,劳动教育常被当成是解决学生动手能力差、不热爱劳动等问题的手段。但这实则是对劳动和劳动教育的理解过于狭隘了,并在实践中带来了一系列的消极后果。首先,劳动教育的实施主体不明确。学校对加强劳动教育的责任感不强,家庭也没有明确的劳动教育理念,而社区能发挥的作用有限,更不宜成为劳动教育的实施主体;其次,劳动教育的内容过于机械和单一,无法课程化、体系化、科学化、标准化。这就使得劳动教育在学校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很难得到保障,教育内容的随意性太强,实施效果无法控制,更无法进行科学的评价和测量,也很难和其他学科进行整合或联动;再次,目标简单、内容机械的劳动教育也无法吸引学生和家长的兴趣,增强其参与的主动性。

然而更致命的缺陷在于,这种劳动和学生未来真实生活中的劳动有着越来越明显的脱节趋势。传统观念中的生产劳动已经很难再适应信息时代的劳动需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在20年前的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里就提到:“根据技术进步的速度,许多人在一生的工作过程中将有几种不同的职业或经常变换工作地点。”然而,教育却很少能够帮人们适应这种变化,因此“在中学阶段就应该进行普遍综合技术教育――这种教育可以保证职业的流动性并将引向终身教育。”[2]科技的发展极大加快了劳动分工和转化的速度,劳动变得更加专业、精细和多样化,同时也有着更快的更新和淘汰率。相应地,人在一生之中变换职业的几率也越来越大。这就很容易导致学生在早年的劳动教育中所了解和学习的劳动技能,与其成年后真正的工作需求大相径庭,从而使劳动教育的意义受到很大损害。

随着21世纪无人化生产方式的迅速发展,人类劳动本身将发生根本性转变,直接被间接劳动、体力被脑力劳动,重复性被创造性劳动所逐步取替,将把人类劳动推向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3]劳动教育应当能对这些历史性变化作出及时回应。尤其是通过劳动教育来缩小、而不是保持甚至加剧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之间的分野,这是劳动教育所面临的一项紧迫使命。然而,这并不能通过一味地引导和带领学生参加各种体力劳动、家务劳动来实现,而应建造起联通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桥梁,在劳动教育中兼顾二者,并实现更有效的结合,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体验和掌握两种劳动之间的差别与联系。过分强调劳动教育中的“生产劳动”属性,不仅容易误解未来“劳动”的性质,还会强化劳动和闲暇之间的对立。对于个人来说,劳动是通往自由和个体解放的途径,是通往更美好生活的途径,它和闲暇并不对立。如同杜威所说,“我们若以有一种教育系训练人民使能胜任有益的工作,另一种教育则专为使人享受其所有闲暇,其结果必产出社会的阶级区别。须知谓教育仅为给与人以工作技能之训练,实系一个错误观念;同时当并注重利用及享受闲暇方面,然后教育目的始完。”[4]

因此,当我们反思劳动教育的新内涵时,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对“劳动”有更为宽泛的、更具时代性的理解。对“劳动”的内涵阐释决定了学生所需要的劳动素养,也直接决定了劳动教育的内涵。劳动是创造价值的过程,其中既包括社会价值,也包括个人价值。它结合了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贯穿于人类生活的始终,形式多样而变化迅速。而劳动教育,则应针对未来的劳动特征,为每个学生未来的价值创造提供充分的学习和锻炼机会。劳动教育应聚焦于那些本质的、共性的劳动内容,聚焦于核心技能的培养以及学习、劳动能力的提升,聚焦于职业精神和伦理的训练,以让学生在未来更好地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劳动环境。

二、劳动教育应包含更丰富的技能

1.生活技能

良好的生活是个人劳动的最终目标。在“五育”之中,劳动教育直接指向了学生的生活,因此应当更加贴近真实生活,帮助学生学会生活,掌握更好的生活技能。这和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教育理念相近,即“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5]这一生活教育理念明确地提出生活决定教育,教育要为更好的生活服务,对于劳动教育来说是非常有启发意义的。我国于2016年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包括了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也把养成健康文明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具备健全人格和自我管理能力作为重要内容。

生活技能首先包括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基本活动,可以通过社会活动课或劳技课来实现,日本中小学里的“家政”学科即提供了很好的范例。[6]但在此基础上,劳动教育中还应包括更高层面的生活自理技能,如选择和创造喜欢的生活方式、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和态度、对生活进行科学规划与管理、树立合理的财富观和消费观等。不仅要让学生未来能够“活着”,而且要过上有尊严、有质量的生活。

2.职业技能

劳动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更应有助于其长远的职业发展,因此应在劳动教育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职业技能首先体现为择业技能。应当帮助孩子更好地选择自己未来的职业,并尽早开始相应的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择业技能是我们当前基础教育中极为欠缺的一项内容,直接导致了学生在选择专业时普遍迷茫不知所措,缺乏清晰的职业规划和发展路径。为此,劳动教育可借鉴西方的“生涯教育”,引导学生在劳动中了解和体验不同的职业内容,更好地树立职业方向。

其次,职业技能还包括学生在未来职场上的各种实用性技能。有研究指出,对于21世纪的学生而言,传统的“三R能力”,即阅读(Reading)、写作(wRiting)和计算(aRithmetic)虽然还是在学校和工作岗位上取得成功的基础,但一套新的“四C素养”的能力已经被推到了前沿,即创造和创新(CreativityandInnovation)、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CriticalThinkingandProblemSolving)、人际沟通(Communication)和与人合作(Collaboration)。[7]相似地,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也一再强调,21世纪里对于终身发展而言,认知性技能(Cognitiveskills)和非认知性技能(Non-cognitiveskills),包括开放性、自觉性、外向性等,有着同样的重要性。[8]显而易见,无论是实践创新精神、责任感和自控力、批判性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沟通与团队合作能力,还是各项非认知性技能,在当前的学校教育体系中都需要劳动教育的介入来生成和培养。这就要求劳动教育极大地拓展思路,围绕这些重要技能来丰富教育内容,改进教学方式,以完善学生的技能储备。

三、劳动教育应培养更好的公民

现代社会中的劳动是一种具有显著的公共性的活动,其参与者和受益者,不仅是个人与家庭,更是外部的社区和广大社会。因此,培养学生的劳动情怀和社会责任感,一直是劳动教育的重要内涵之一。然而在当前,随着我国的民主化进程和公民教育理念的传播,学生不止应成为一名劳动者,更应成为一名合格的公民,能够拥有良好的公民意识和参与热情,拥有积极的社会认同和关怀,具备宽容、开放的心态和理性思考、?q论、批判的能力。《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也专门对热心公益和志愿服务、认同国民身份、崇尚自由平等、维护公平正义等素养作了阐述。公民教育以往常被归于德育的范畴,但一方面,如上文所述,劳动教育本身就能体现出显著的公共性,为公民教育的开展提供了便利的平台;另一方面,仅在德育层面上学习讨论而缺乏动手实践的公民教育是不完整的,也是低效的。而劳动教育的实践取向可以很好地进行补充。因此,公民教育应成为劳动教育的另一项新的内涵,应通过劳动教育带领学生走进社区和社会,从动手实践和切身反思中提升其公民意识、品格素养和社会责任感,以及奉献精神、宽容精神和乐于助人的品质,从而把公民教育落到实处。这在当今青少年普遍缺乏社会责任感、公民意识淡漠、独立思考和批判思维能力退化的情况下,有着格外紧迫的现实意义。

在新的时代环境下,中小学的劳动教育较之以往有着更加重要的作用和历史使命。这就要求它面向未来,从时代需求中积极挖掘新的内涵,了解未来劳动的基本性质和需求,把握学生未来在工作和生活中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劳动技能、意志品质和公民精神,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改革重构,才能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并帮助学生在长远的人生中更好地劳动,更好地生活。具体而言,劳动教育改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在学科建设上,应将劳动教育科学化、体系化。劳动教育是否需要开设专门的课程,世界各国的做法不一,并无定规。但有效的教育教学必须依托于一套成熟、完善、科学的教学体系,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对于在实践中常被边缘化的劳动教育尤其如此。因此应在明确劳动教育的目标、教学模式、课程、内容、形式、评价方式等的基础上,结合各校实际,逐渐建立起完备的劳动教育体系,为劳动教育的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办公范文】栏目
  • 上一篇:学农感想日记(收集2篇)
  • 下一篇:大学生求职自荐信(收集6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