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作文网

养老产业盈利模式(整理2篇)

时间: 2024-07-14 栏目:办公范文

养老产业盈利模式范文篇1

[关键词]民办养老机构;成本控制;融资

[中图分类号]F275.6[文献标识码]A

CostControlofPrivateNursingInstitutionsfortheAgedandtheFinancingStrategy

WUYaqin,HANXu

Abstract:Unlikestate-ownedold-agenursinginstitutions,privateinstitutionsfortheagedtakecostcontrolasthemainprofitablemeasure,includingworkingcostsoflandsorhouses,maintenancecosts,utilityexpenseandlaborcharges.Privateinstitutionsfortheagedareshortoffundastheprofitabilityispoor,theoperationalcircleislong,thefinancingchannelissingle,thefinancialmarketisunsoundandthegovernmentsupportisinsufficient.Strategiesareproposed,includingenhancingtheinternalconstructionoftheprivateinstitutions,providingsoundsupportpolicy,encouraginginvestmentofprivatefundintheindustry,strengtheningthebuildingthecreditappraisalsystemforfacilitatingthehealthydevelopmentofprivatenursinginstitutionsfortheelderlywithefficientcostcontrolmeasuresandascientificfinancingpattern.

Keywords:privatenursinginstitutionfortheaged,costcontrol,financing

随着辽宁省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速,辽宁省提前步入老龄化社会结构体系,为此《辽宁省十三五规划》提出了全社会要大力发展养老机构,鼓励民间资金投资于养老服务产业,并且完善养老融资政策体系。民办养老机构是养老服务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民营养老机构获得政府财政支持的力度比较小,另外基于民办养老机构的盈利目的,控制好运营成本与拓展融资途径是民办养老机构健康发展所必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一、民办养老机构成本的构成因素

民办养老机构不同于公办养老机构,因此民办养老机构的成本控制是实现其盈利的重要手段,结合相关实践调查,以锦阳市民办养老机构为例,民办养老机构的成本主要包括:

(一)土地或者房屋使用费用

土地与房屋使用费用是养老机构运行费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办养老机构由于其属于国有性质,因此在土地使用上享有优惠政策,一般不需要缴纳各种土地使用费等,而民办养老机构的土地使用则要占到其成本支出的很大部分,甚至达到70%左右。民营养老机构获得土地的方式主要是通过招、拍、挂等竞争方式获得,但是在高房价的背景下,民办机构很难有足够的资金用于购买土地,为此他们不得不以租赁的方式获得房屋的使用权。

(二)养老机构的维修费用

养老机构的运行过程中需要通过维修等后勤工作给予支持,例如养老机构相关设备的故障维修等,这些都需要消耗一定的费用,但是通过实地观察民办养老机构的维修费用主要包括:房屋维修、设备发生变化的支出、固定成本以及对外工作的维护等。总体看民办养老机构的维修费用与公办养老机构的维修费用基本一样,属于固定成本。

(三)水电煤等基本费用

水电煤等费用属于养老院的固定成本。根据相关政策制度,国家对公办养老院的水电煤等费用制订了优惠的政策,以电费为例,给予公办养老机构的用电给予当地最优化的价格,而民办养老机构则享受不到该政策。另外民办养老机构的生活必需品采购成本也是日常费用控制的关键点。由于近些年辽宁省物价上涨过快,尤其是食品价格一直处于上涨趋势,因此物资采购合理化也是提高民办养老机构的重要举措。

(四)人工费用

民办养老机构的人员主要包括:管理人员、厨师、卫生清洁人员以及护工。随着高级技工人员的减少以及养老服务体系的快速发展,养老机构人工需求与人工数量短缺的矛盾越来越突显,因此人工费用的标准也在不断的提高。据不完全统计,养老机构的护工工资已经高达4000元左右,而且此种趋势还不断上升,即使在高工资的背景下,民办养老机构仍然找不到护工人员。

通过对民办养老成本构成因素的总体分析,我国民办养老机构普遍存在运行成本高,资金短缺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阻碍民办养老产业的健康发展,不利于构建科学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二、我国民办养老机构运营资金短缺的原因

资金是支持养老机构发展的因素,从锦州民办养老机构的运行现状看,民办养老机构的资金主要存在:一是民办养老机构的成立资金需求量比较大。民办养老机构由于难以获得政府财政支持,因此民办养老机构在成立之初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房屋的租赁、设备购买、人员招聘以及各种配套设施的完善等等。另外民办养老机构还要面临“床”空置的问题;二是资金来源渠道单一。基于辽宁省养老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民办养老机构的成本高、补贴少等问题导致其很难与公办养老机构竞争,造成民办养老机构存在“三高”,空置率高、成本高、人员流动高的问题,造成此种问题的根本原因是民办养老机构的融资渠道单一造成的;三是费用支出项目多。民办养老机构所面对的是老年人,因此在具体的运营中所面临的各种费用支出项目比较多。针对养老机构运营资金短缺的现状分析,造成资金短缺的主要原因是:

(一)民办养老机构的盈利能力差

虽然养老机构具有一定的公益性,但是其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如果长期实现不了盈利就势必会影响养老机构的正常运行。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如果养老机构的入住率达不到60%,就标志着该机构处于亏损状态。通过对锦州市多家民办养老机构的调查,大部分养老机构的入住率不足60%,由此可见民办养老机构盈利能力较差。造成民办养老机构入住率不高的因素是:一方面是基于民办养老机构的高费用造成的,相比公办养老机构,民办养老机构的收入标准比较高,这样会给养老人员造成巨大的压力,他们不愿意进入养老院;另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相关政策对民办养老机构的扶持力度不够造成的。另外也和民办养老机构的管理模式有关,民办养老机构为了获得更大的利润空间,他们没有提供相应的优质服务,结果导致养老人员不愿意入住。

(二)资金运作周期长

以某民办养老机构管理者所言:“民办养老机构要想收回成本需要20年左右的时间,为了维持养老机构的日常运作,其需要不断的向里面投钱”。由此可见民办养老机构资金运转周期比较长,需要的资金量比较大。一般民办养老机构获取资金的方式主要包括:一是自由资金。自有资金是民办养老机构运行的主要力量,其主要是通过养老机构法人的资金投入。其自己投入主要是依赖于自己的资产;二是银行贷款。基于养老机构的特殊性,商业银行对民办养老机构的信贷支持力度不高,而且信贷利率也比较高,因此通过信贷减少民办养老机构会造成盈利空间的压缩,从而不利于盈利。

(三)民办养老机构的融资渠道单一

民办养老机构由于很难获得财政支持,因此其资金主要是通过各种融资渠道获得,但是从实际现状看,民办养老机构的融资渠道比较单一:一是民办养老机构内部融资不足。由于民办养老机构的盈利能力相对较差,再加上其资金周转周期比较长,因此很难通过内部渠道获得足够的资金。二是外部融资渠道闭塞。银行是民办养老机构融资的主要途径,但是由于民办养老机构缺乏相应的担保,导致银行部门不愿意向其开展信贷业务。三是民间资本的介入不足。据相关部门的统计,我国民间资本现存量比较大,而且民间资本存在投资瓶塞的问题,但是由于养老领域的低盈利性,导致民间资本对养老产业的投资兴趣不高。

(四)金融市场不完善,政府配套力度不够

完善的制度规定是促进融资扶持有效实施的关键因素,目前我国对于养老服务仍然停留在以服务本身的公益性角度,而忽视了养老服务产业的经济属性,这样必然会造成民间资本不愿意投资于养老服务产业,尤其是民办养老产业的土地、财政、融资等政策的缺失,造成民间资本投资的积极性不高。虽然近些年我国加强了关于养老产业融资的相关政策等,但是与先进国家相比却存在制度设计、管理监管等问题,最终增加了民办养老机构的融资难度。

三、加强民办养老机构成本控制与拓展融资的对策

加强成本控制是实现民办养老机构盈利的重要手段,拓展融资渠道是解决民办养老机构资金短缺的主要途径,通过完善的成本控制举措与科学的融资模式对促进民办养老产业的健康发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加强民办养老机构的内部建设

控制成本就是要从机构内部建设入手,通过完善的内部建设制度,降低不合理费用的支出,提高机构的盈利空间。首先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养老机构的对象是老年人,因此养老机构必需要准确定位服务层次,将提高入住老人的满意度作为经营的考核标准,及时与居住老人进行沟通,了解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通过提供优质的服务提高入住率。其次重视机构的内部管理。由于民办养老机构获得财政的支持力度比较少,因此机构要规划内部控制,建立规范的管理机制,建立清晰的责任岗位制度,以此提高工作效率。当然最重要的是民办养老机构工作人员要树立精细管理意识,在平时的工作中要节约用电、用水等,以此降低固定费用的支出。最后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增加收入来源。收入与支出关系是民办养老机构关注的重点,支出越高,机构的盈利空间就越小,因此要提高盈利就必须要不断扩大业务范畴,例如养老机构可以开展医疗卫生服务产业,针对老人的需求与医疗卫生部门建立合作,开展“订制化”的服务,以此增加收入。

(二)建立完善的民办养老机构扶持政策

政府的扶持政策是提高养老产业发展的引导者,例如葫芦岛市通过财政补贴方式(对符合条件的民办养老机构给予建设补贴和运营补贴)促进了民办养老机构的发展,因此我国要建立完善的扶持政策:一是完善民办养老机构财政补贴政策。各级政府要逐年增加财政性资金,支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扶持政策,吸引民间资本投资养老服务机构和企业。对于民办养老机构的工作人员缺乏社会保障的问题,相关部门要建立相应的补贴机制,以此提高工作人员的稳定性;二是建立民办养老机构投入主体退出机制。在市场环境下,要进一步发挥市场的作用,通过优胜劣汰及时淘汰落后的民办养老机构,并且加强对民办养老机构的监督力度,对于违规的行为要坚决给予严厉的制裁;三是建立完善的配套设施建设。例如辽宁省对符合条件的民办非营利性、公建民营类养老服务机构给予补助投资、贷款贴息、运营补贴;对符合条件的公办养老服务机构中的地市级综合性老年人养护中心、县(市、区)综合性社会福利中心给予建设补助;对养老机构投保综合责任保险给予适当补助,各市按一定比例进行配套。

(三)鼓励民间资本投入民办养老产业领域

“十三五”规划提出鼓励民间资本和境外资金投资养老产业,民间资本是丰富与发展养老产业的重要部分,通过民间资本的介入可以缓解养老资金缺口、提高机构的运营效率。首先明确民间资本投资养老产业的性质。虽然民间资金投资养老产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但是其不能偏离养老服务的公益性,通过民间资本的介入盘活整个养老产业的健康发展;其次要积极创建有利于民间资本投资的环境。一方面政府部门要加强对民间融资干预,为民间资本提供方便。由于我国资本市场还不健全,尤其是在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融资环境还不完善,因此需要政府部门发挥引导职能,通过细化的政策提高民间融资环境,从而为民间资本的投资提供优质的政策环境。另一方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养老服务网络建设。要充分发挥民间资本的优势,大力发展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养老产业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从而提高老人的幸福指数。

(四)加强民营养老机构信用评价体系的建设

民营养老机构在融资时,之所以困难重重,与信息不畅通、自身建设不规范、管理不标准有很大的关联。因为银行或其他的金融机构,不能从企业获得足够的信息,难以更多的了解企业的信用状况,所以在处理民营养老机构的贷款申请时,往往较为谨慎。这也就说明了,加强民营养老机构信用评价体系的重要性。加强民营养老机构信用评价体系的建设,首先要确定信用评价的机构。信用评级机构的设立会有一个过程,先期考虑行业的成熟程度、信息的充分性以及成本的收益对比,可由政府多个相关部门协调成立,待市场发育到一定程度后,可由社会评级机构进入。评级机构在进行具体的业务操作时,需制定统一的行业评价标准,规范的评价程序,科学的评级结果。信用评级体系的建立反过来也会形成倒逼机制,促进民营养老机构自身的规范性经营,标准化管理,这样会形成良性循环。

总之,在人口老龄化加速的背景下,民办养老机构是整个养老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基于民办养老机构所存在的公益性与盈利性的矛盾关系,为切实发挥民办养老机构服务职能,必需要从内部成本控制和融资渠道拓展入手,以科学的成本费用支出、完善的融资机制促进民办养老产业的发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谭春贺,王迪.民营养老机构的融资困境及解决对策[J].企业技术开发,2016(9):118-119

[2]赵鑫,刘阳,夏苏苏.民营养老机构融资探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5(3):121-122

[3]萨丽娜.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辽宁省养老服务体系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2014

养老产业盈利模式范文篇2

关键词:养老金;盈利模式;太平养老,。

自2004年颁布《企业年金试行办法》和《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以来,我国企业年金市场迅速发展。截止2010底[1],全国有3.71万户企业建立了企业年金,参加职工人数为1335万人,年末企业年金基金累计结存2809亿元。以标准企业年金为代表,伴随近年来社会基本养老保障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新型的养老金产品层出不穷,对养老金业务新领域的探索也愈加深入。从2010年开始,各养老金机构开始转变发展方式,重点在养老金产业链延伸、业务范围选择、产品和服务能力建设、运营效率和盈利模式方面深入思考和探索,并形成了有益的经验和良好的发展趋势。只要中国经济发展和老龄化的趋势不变,商业化运作的加快推进、市场机构的纵深参与将是我国养保障体制改革破题的必然途径,建立正确且有效的养老金企业盈利模式,养老金行业才能在未来成为最具成长性和盈利性的行业之一。

一、国内养老金管理机构的经营环境和现状。

自2006年第一批企业年金管理机构走向市场,五年多来我国企业年金预期的“井喷”局面受政策限制和金融危机影响等因素并没有出现。2010年修订的《企业年金基金管理办法》(人社部第11号令)颁布后,对企业年金集合计划作了原则规定,托管机构管理的企业年金基金已达2809亿元,其中,由投资机构投资运作的基金为2452亿元,投资组合数1504个[2]。

从年金的供给来看,截止2011年底[3],我国年金领域共有各类金融保险机构39家。其中,专业养老保险公司5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4家,寿险公司2家,基金公司12家,证券公司2家,信托公司4家,银行10家,累计发放各类资格61个。平均每个资格对应的年金资产管理规模约在25亿元左右,其规模仅相当于一只中型公募基金的首发规模,对机构的生存状况形成了较大压力。通过表1可以看出,参加企业年金的人数与参加养老保险人员的占比普遍较低,五年中的比例均未超过6%。

造成当下国内养老金业务发展不足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大型行业或垄断行业客户占据了市场90%以上的企业年金规模。这部分客户对管理机构的综合实力和服务要求较高,但是受政策、市场不完善等因素影响,当前的盈利贡献不大;2.作为利基市场的中小企业,其本身的生存和发展并不稳定,缴费能力和市场容量整体有限;3.在市场容量有限的情况下,竞争方式粗放,“僧多粥少”,各家养老金机构竞相逐价,客户和企业获取承办高,当期收入通常较低;4.计划管理中个人选择权普遍未放开、投资品种有限,企业客户对投资短期收益要求迫切,投资管理人面临巨大的绝对收益和相对排名压力,而投资收益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管理费获取的能力。

有限的客户群、业务范围和严酷的市场竞争环境,造成我国年金单一业务线盈利周期长得现实情况,也迫使部分养老金管理机构逐渐淡出年金领域,集中精力在传统业务和其他新业务。

专业养老保险公司自2004年以来受托管管理企业年金基金710亿元,投资管理企业年金基金660亿元,投资管理的企业年金已经占投资管理业务总量的45%。专业养老保险公司在市场份额方面占有优势,但同样也面临着巨大的盈利考验和长期发展模式的选择问题;即在实现核心能力的建设和运营效率优化的同时,在基础发展方向上是选择横向多元化、还是纵向多元化。两种方式的共同出发点是通过企业年金业务获取客户资源并建立核心能力,但横向多元化更强调以客户和销售队伍为基础,向团体保险等对公金融领域扩展;纵向多元化则强调以养老金业务为基础,以向养老金业务的目标客户、业务范围、产品、服务等方面的深入延伸为路径。目前,各家专业养老保险公司仍处于对可持续盈利模式的探索之中。

二、太平养老对盈利模式的探索及经营情况。

作为第一批获得企业年金管理资格的专业养老保险公司,太平养老经历了中国企业年金发展初期的跌宕与变革,探索盈利的脚步也从未停止。从“中国最具专业和创新精神的养老金综合服务供应商”到“中国最专业和最具创新精神的养老金和员工福利保障计划综合服务提供商”,均体现着太平养老深远的战略定位调整。在中国太平保险集团的支持下,太平养老在盈利模式的探索中经历了几个阶段:一是以企业年金专业化为起步高调切入和抢占新市场;二是结合自身能力和资源横向多元化;三是在多支柱业务支撑下逐步形成可预期的盈利模式。2006年至2010年,尽管企业年金市场并未如业界预期产生爆炸式的增长,太平梯养老凭借先发优势和持续的专业创新,在专业养老金公司中始终保持行业前三甲的位置。实现新增保费按年约40%的复合增长率,累计管理资产实现100倍的增长,管理费收入实现200倍的增长,年金业务2010年的边际贡献率较2009年将近翻上一番。

三、太平养老持续改善盈利模式的主要措施。

太平养老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2011年年金业务新增缴费保持市场平均发展水平,管理费收入增长50%;2012-2013年,财务目标持续优化,在2012年实现打平盈利,年金业务增长高于市场平均增幅,管理费收入保持明显增长态势,实现1.5-2亿元的管理费收入;2014-2015年,要稳定盈利能力,年金市场保持15%-20%市场份额和市场同期增速,管理费收入随资产增速稳定增长,年金条线基本实现盈利。太平养老在快速发展中调整节奏,在业务发展的同时,对影响盈利模式的因素进行了分析、调整和坚持,在不同时期兼顾横向和纵向多元化的重点,力争持续改善盈利模式和盈利趋势。

1.推动养老金制度完善,争取改善经营环境。

在推动企业年金管理法规和税收优惠政策的同时,太平养老应继续在职业年金制度、信托型补充养老保障制度等方面,积极参与国家制度层面的建设工作和试点推动工作,为养老金业务条线的纵向深入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2.明晰客户群定位,实现客户价值最大化。

太平养老大力应开展集团内部综合开拓业务员,并推进以目标客户细分为基础的销售渠道改革,通过多渠道有效获取和维护有价值的客户,实现多业务、多产品的匹配。在未来五年的发展中争取实现70%以上客户的跨业务条线多次开发和综合渗透,持续提升客户综合经营的价值贡献,真正建立立体多元化的综合经营管理体系。

3.优化流程,提升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太平养老在未来几年中,应根据统一战略目标、不同专业特色协调高效运作的思想进行体系化建设,大幅度提升运营服务和基础管理效率。进一步推动渠道专业化管理、机构差异化管理、销售有效性、固化销售费用、非核心业务外包或实现信息的集中与共享。

太平养老置身于国家社会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和人口结构日趋老龄化的时代,成熟市场养老金管理机构的发展经验和历程表明,通过制定合理的战略并在市场经营过程中根据市场状况进行微调来实现盈利,为消费者提供更多和高质量的保障型产品与服务,发挥专业养老保险公司在构建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中的作用,实现企业和社会的共赢。

参考文献:

[1]李连友。企业年金基金运行论[M].湖南大学出版社,2006.

[2]孙建勇。企业年金管理指引[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办公范文】栏目
  • 上一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实施策略(收集2篇)
  • 下一篇:关于低碳环保生活的倡议书(收集2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