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作文网

电视技术论文(收集5篇)

时间: 2024-07-23 栏目:办公范文

电视技术论文篇1

1.1可行性分析

EOC技术在有线电视双向网络的改造中很少单独使用,若是单独使用,现有的技术难以达到电视广播点数的要求,目前还未出现EOC技术大规模使用的成功案例报告,单独使用EOC技术改造容易出现EOC设备死机情况,EOC设备使用寿命很短暂,而且还存在漏电的可能性,相关的专业检测工具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突破,因此EOC技术在双向改造中一般与其他技术结合在一起使用。分析EOC技术+EPON技术改造的可行性。在有限电视双向网络的改造中,采用这两种技术的双向改造需要增加光线的适用性,另外在楼道还需要设置光网络单元等,但是从整体上分析,所投入的改造量并不是很大,用户能够接受,技术改造能够同时使用在旧楼房和新楼房的改造中,能够满足不同操作业务的宽带需求,运行安全性和可靠性都比较高。在双向网络的改造中,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因此在网络的选取中,要求网络具有高性能,而且成本要求低,EOC技术的改造能够满足这个要求。在双向网络的改造中,不需要建设专有机房,只需要采用单芯组网的方式就能实现,极大地节省了主干光纤资源,在维护中比较方便。在双向网络的改造中,要求宽带容量大,而且网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比较高,EOC技术能够满足这个要求,能够向各楼层传递千兆宽带,满足用户的不同要求,另外这种技术的应用在扩容方面具有极大地优势,灵活性很高,而且比较容易实现。

1.2EOC+EPON技术改造

在有线电视双向网络的改造中需要遵循技术成熟原则、成本低原则、产品故障发生率低原则等,同时改造后方便维护,EOC+EPON能够很好的适用。EOC+EPON的联合使用能够很好的结合数据网和有线电视网,不需用药重复覆盖线路,能够分布实现改造,入户简单异性,EPON技术改造部分主要实现数据业务以及电视回传业务等,EOC技术在改造中,将头端设备连接在EPON系统下端,在不改变原有网络结构的技术上实现双向改造,单元楼有线电视光接收机用来放置EOC头端设备,有线电视信号光接收机的受到的电视信号进行调试,然后再将这些调制后的电视信号传输到用户端。用户在连接EOC终端设备时能够通过任意的有线电视连接,得到相关的互动电视网络。通过已经完成的双向改造应用现状分析,小区全部割接到EPON技术后,光接收机所覆盖的小区用户达到了300多户,不同小区的改造情况不太一致,每个接收机所覆盖的用户也不太一直,一般不会超过100户。

2发展前景分析

有线电视双向网改造的一大目的是网络资源得到充分使用,并促进未来网络业务的发展。目前EOC技术改造已经使用在一些地区,经过改造,数字电视挽留过作为广播通道,保证了电视数据的传输,用户通过终端能够看到数字电视节目,通过以太网接口,用户能够访问网络。在有线电视双向网络的改造中,想要单独使用EOC技术实现,需要解决很多的问题,需要加强下一点广播电视网的研究,包括信道模型、编码调制技术等,为保证技术使用的标准化,需要在以后的发展中制定先进的接入网标准。在技术方便,需要充分考虑到电磁兼容以及家庭联网等。可以说任何一项技术的使用都会存在优缺点,没有最好,在以后的技术发展应用中,需要根据实际发展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促进有线电视双向改造的开展。

3结语

电视技术论文篇2

关键词:高清数字技术;电视节目;推动;影响

电视是以科技进步为依托的现代电子媒介,高清电视技术的出现必然给电视节目制作带来新的活力,自从2005年9月1日,中国第一个《央视高清》频道正式开播以来。按照国家广电总局的规划,2008年数字高清电视地面传输全面推广;2009年央视新台址全部启用高清制作系统,每天需要高清节目自产量达50h;而中国高清接收设备的发展早已超前于高清节目制作和播出,有统计资料表明,仅2005年国内就卖出支持高清电视的接收机100万台以上,中国高清时代已经大踏步走来。

一、标清与高清技术标准之对比

目前,中国执行的标准清晰度数字电视(英文缩写SDTV,简称“标清”)标准,是1982年2月公布CCIR601,现改为ITU-RBT.601《演播室数字电视编码参数》标准。分辨率720×576、总有效像素41万、画幅宽高比4:3、场频50Hz、隔行扫描。记做576/50i。2000年8月公布GYfr155—2000《高清晰度电视节目制作及交换用视频参数标准》。对应国际标准ITU-RBT.709,这是中国规定的高清晰度数字电视(英文缩写HDTV,简称“高清”)标准。分辨率1920×1080、总有效像素207万、画幅宽高比16:9、场频50Hz、隔行扫描。记做1080/50i。高清画面像素数5倍于标清,16:9画幅比标清宽了1/3。其画面细节的丰富度和色彩还原能力有了极大的提高。当我们使用大屏幕宽屏电视机观看高清节目时,那恢宏辽阔的宽幅画面、清晰细腻的逼真图像、丰富分明的层次、自然亮丽的色彩,无不带给我们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和极大的视觉享受。

二、镜头

标清镜头成像面积58.1mm2,宽高比4:3;高清镜头成像面积51.8mm2,宽高比16:9。两者具有不同的感光成像面积,使得两者的感光灵敏度不同。另外,由于镜头折射特性基本不变,而拍摄同样大小的实景转到不同面积的成像面上时,镜头焦距就要不同,这样拍摄的景深也就不同了。和标清比较,用高清镜头拍摄时灵敏度降低、景深范围缩小。另外,由于高清图像像素数5倍于标清,其像素点细小到只有标清的一半左右,而观看高清图像时一般都采用大屏幕电视机,使得图像对调焦误差非常敏感。调焦稍有偏差,立刻就能在屏幕上看出来。这样一来,高清镜头本身景深就小,拍摄的图像对调焦误差又敏感,再加上由于灵敏度低需开大一挡光圈,景深就更小了。因此,高清拍摄对聚焦操作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

三、曝光

调整光圈的目的就是准确地控制曝光量,曝光量直接影响到画面的层次、细节、色彩饱和度。只有准确把握曝光量。才能得到更完美的图像。因为高清摄像机水平清晰度提高,其画面宽容度更接近电影胶片,层次比标清更加丰富。在拍摄景物时。需认真观察被摄景物的明暗程度及明暗部分的分布范围,根据亮部和暗部的取舍及与拍摄主体的关系,确定曝光量并调整光圈的大小。高清摄像机还提供了伽马曲线的调整。当拍摄的景物高亮度部分比较大且超过了CCD所能表现的范围时,图像的高光部分就会出现泛白现象,导致高光部分层次和细节丢失。当被摄景物处于比较暗的环境中,如果超过CCD的最低照度范围,图像暗部就会层次减少甚至丢失,表现为画面一片漆黑。这时可以通过调整拐点、伽马曲线和黑伽玛曲线进行画面的补偿和修饰。为了充分表现高清晰的画面。更需要发挥照明的作用。如果光用得不好,画面上有可能会模糊不清,这类似于焦点不实的现象。特别是如何有效地利用画面水平方向的扩展部分,这就更需要合理运用灯光照明技术。在阴天或多云天气下拍摄时,需要灯光辅助以达到较好的成像效果。在亮度反差很大的晴天拍摄时,使用反光板等会得到效果较好的图像。总而言之,高清拍摄时照明用灯量要比标清多。高清拍摄时照明光线性质的硬与软对物体外观的清晰度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从画面的总体效果来说,由于硬光能勾划出被摄景物的轮廓,质感十分明显,所以使我们感到空间感强。而柔光照明很容易产生平淡的无立体感的图像,因而就不能提供最佳清晰度。但从画面的局部效果来说,可能由于硬光造成过大的明暗反差,而使物体细部的再现能力降低。而柔光所造成的细腻的影调层次,相反能提高我们对物体细部的分辨能力,故此感觉画面清晰度高。因此高清摄像照明时宜使用较软的光线,这对提高画面的清晰度是有利的。布光要均匀,光比要小,注意营造透视感。在拍摄现场为保证精确曝光,要使用专业监视器和波形监视器。波形监视器的参数值可为曝光提供客观标准,专业监视器可得到现场实拍图像的主观感觉。观看图像时要注意保持观看环境黑暗,一般采用黑布将监视器和观看者头部完全遮盖住,观看图像层次是否丰富。亮度是否适中。

四、构图

高清电视比标清电视画幅变宽,16:9的宽画幅比4:3标清横向加长了1/3,视角很宽。16:9的构图方式显的大气,而且包含了更多的信息量,这在拍摄大场面或大全景时非常有表现力。更接近电影的视觉效果。从电视画面的角度看,构图就是镜头语言,通过画面讲述拍摄者要表达的内容。在视觉效果上,需要掌握一些规律,尤其是使用16:9画幅比进行构图时。从突出主题出发,画面离不开线、形、色调、影调这四大元素。根据上述要求。在16:9的构图中,由于水平视角的增大,更需要留意线条在画面上的延伸感,形成视觉上的透视感。由于画幅变宽,景物增加,构图上要注意主体和陪衬体的合理位置,既要有对比又不失平衡,虚实的比例也要控制恰当。采用摇摄时,由于水平方向视角变大导致水平运动的物体在屏幕上停留的时间变长,若按一般速度进行横向摇摄,观众就会感觉节奏缓慢拖沓。此时适当加快摇摄速度,可加快镜头节奏及加强镜头动感。:

五、聚焦

由于高清摄像机水平视场角大,清晰度高,景深范围又比标清小。画面包容景物多,就使我们容易忽略某些细节。再加上摄像机的寻像器尺寸小,分解力低,使得我们在寻像器中看起来很清楚的画面,放到大屏幕监视器上会发现焦点并未调实。因此我们在拍摄现场要尽量使用专业监视器,而且屏幕越大越好。比如屏幕20英寸,分解力1000线以上的专业监视器就可以保证拍摄画面清晰。标清拍摄聚焦时,一般先将镜头变焦至最大推上去聚焦。因为此时景深最小,焦点是否调实较容易判断。调实后再将镜头变焦拉回来到所需景别,这样焦点就算调实了,而在高清拍摄时就不能这样了。因为变焦镜头在变焦时,普遍存在着微量的像面漂移现象,不同焦距处的最佳焦点位置并不精确一致。这在标清拍摄时不成问题,而在高清拍摄时就不允许了。因此高清拍摄时要先把镜头变焦至所需景别,把它作为定焦镜头直接在该焦距状态下精确调焦,此时当然离不开专业监视器了。在没有专业监视器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借鉴电影拍摄的方法,先直接测量调焦距离,再将镜头上的调焦基线转动至该调焦刻度值上。

六、清晰度

高清技术要求在整个制作环境、制作态度等方面要更加严谨,对每一个环节的要求也大大增加了。一些细小的缺陷,在标清时看不出来,而在高清大屏幕监视器上却非常刺眼。甚至一只蚊虫落在头上或者布景上,就会导致拍好的镜头前功尽弃。

七、兼容性

中国的现状为标清、高清两种电视标准并存。为适应由标清到高清的平稳过渡,高清节目制作也要考虑标清接收机收看的问题。除去清晰度下变换问题,主要问题还是16:9画幅如何转为4:3画幅。我们可以将16:9画面横向直接收缩为4:3画面,但画面要产生变形(变窄),此方法不可取。不变形的转换方法有两种:

7.1信封模式

也就是“伪遮幅”画面。上下用两道黑条遮挡住画面,画面完整,但不满屏。为适应这种模式,高清制作时不要将同步字幕直接制作在画面上。可以单独制作一个字幕文件,高清播出时键人到画面中,而标清播出时键人到画面下方的黑条上,以使画面最大限度地无遮挡展现在屏幕上。

电视技术论文篇3

现如今,在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的推动下,电视系统随之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其正在实行全面的数字化转换。数字电视是模拟电视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继黑白与彩色电视之后的第三代电视系统。在该系统中最为关键的两大技术为压缩编码和音视频,这两项技术的运用不但提高了电视图像的清晰度以及声音的质量,而且在业务上也更加灵活、多样,从而给广大用户带来了不一样的视听享受。所谓的数字电视实质上就是将模拟信号经过取样、量化、编码转换成数字电视信号,或是借助数字摄影器材直接产生信号,再进行相应的处理、传输。而数字电视系统则是从节目摄制、编辑、后期制作、信号传输及接收直至显示完全数字化的系统。大体上可将数字电视的特点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其一,画质提升。与模拟电视相比,数字电视的画面图像清晰度非常之高,这是因为在数字电视信号传输中运用了均衡、再生、纠错编解码等技术,从而进一步消除了噪声积累问题,实现了高保真传输;其二,频率资源获得充分利用。就目前的有线电视网络而言,其最多只能够容纳50-60套左右的电视节目。而数字电视采用的是压缩编码技术,传输信道带宽大幅度减小,这使得频率资源的利用获得显著提高,同时,信号发射和传输的成本也随之进一步降低;其三,便于对用户进行管理。数字电视用户管理系统不但支持多种业务,如声频、数据以及多路视频等等,而且还能对百余个频道、千余种节目的更新与授权进行管理,不仅如此,该系统还能完成多种限制条件的按时付费,如免费预览、交互式广告等等。

2.计算机技术在数字电视中的具体应用

现阶段,计算机已经成为各个领域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尤其是随着近些年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使其应用范围不断扩大,计算机技术的内容十分广泛,大体上可将之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计算机系统技术、部件技术、组装技术等等。计算机技术具有非常明显的综合特性,它与电子、机械工程、现代通信等技术均有着密切的关联。本文重点对计算机技术在数字电视中的应用进行研究。

2.1在数字电视用户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用户管理系统(SMS)是电视网络中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而计算机技术在该系统中的应用占据着较为重要的地位。通常情况下,SMS与CAS(条件接收系统)之间是以专用的接口进行连接,其主要工作内容为实现数字电视系统中的信号商品化定义、管理用户收看电视节目的权限以及收取相应的费用。SMS所面向的对象为电视用户,由于用户收费管理计算机为整个管理系统的终端应用,它的数据存储和处理全部都是在SMS服务器上实现的。故此,对系统的性能要求并不是很高,通常只需要普通的商用计算机便可以满足使用要求。目前,SMS与用户收费管理系统之间的连接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其一,客户端与服务器的连接,具体是指将客户机与服务器在同一个局部网中进行连接,并以该局域网为一依托完成数据交换。如果收费网点的距离相对较远,则可利用光纤来实现联网;其二,浏览器与服务器的连接。该链接方式的应用较为普遍,它的终端机主要是借助浏览器来完成终端应用,并且可与服务器之间进行数据交换,在这一基础之上,浏览器可以对计算机网络进行访问,这样一来,便无需借助局域网,换言之,采用这种方式进行连接,便于数字电视营业网点的设立,其可靠性也相对较高。必须阐明的一点是,无论采用何种方式进行连接,SMS终端客户机都需要具备一套较为完整的软件系统来实现如下功能:用户信息管理、收费管理以及产品管理等等。此外,在设立数字电视营业网点时,应当结合实际的连接方式来确定网络结构,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2.2计算机数据库的应用

从目前的具体应用情况上看,计算机数据库在数字电视中的应用多集中在与内容管理相关的领域当中。随着数字电视系统的推广普及,其节目越来越多,相关的数据量也呈几何数增长,由此直接导致了节目混乱和管理难度增大。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合理运用计算机数据库技术构建一个完善的数字电视内容管理系统。该系统的所有工作站全部都是以计算机数据库技术为依托进行设计开发,整个系统包括以下几大模块:检索与审核工作站、多次编目工作站、下载审批工作站以及系统管理工作站等等。

2.3在前端系统中的应用

数字电视的前端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信号输入与处理、编码器、复用器、加扰机、数字卫星码流接收机等等。几乎所有的数字前端设备都自带网络接口,这样便可利用互联网并通过计算机来实现相应的管理功能,如设备和节目的参数设置、系统运行情况、传输码流参数定义、故障检测与排除等等。不仅如此,在前端系统中应用计算机技术还能对设备进行科学的管理,这样有效防止了手工管理效率低且容易出错的问题,同时,还能实现远程管维,极大程度降低了前端设备的维修成本。由于计算机技术在前端系统中的应用包含了诸多内容,如在CAS、DAB(数据广播系统)、EPG(电子节目指南系统)等模块中的应用。为此,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效果关系重大,这使得该环节的应用对计算机技术的要求相对较高。在对数字电视前端进行建设的过程中,必须确保实现系统管理功能的计算机稳定、可靠,这也是保证数字电视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之所在。

2.4时钟同步技术的应用

与传统的电视系统相比,数字电视对于时钟准确性的要求相对较高,这是因为,在数字信号下,系统内部时钟是否准确会直接影响节目的编排、衔接以及用户对特定节目的浏览权限等等。时钟同步技术的应用,不但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而且还进一步提升了数字电视系统的安全性和运行稳定性。就时钟同步技术而言,它的基本工作是利用计算机系统中相对比较稳定的硬件时钟,并通过晶体振荡器来产生出相应的时间信息。但是由于晶体振荡器本身的振荡频率无法达到理想中的准确度,具体而言,该设备自身会产生一定的误差,因为这种误差无法消除,所以其会长时间持续积累,这对于数字电视系统来讲是绝对不允许的,特别是当数字电视系统与互联网相连接时,时间上的误差可能会引起软件层异常,严重时甚至会造成节目管理系统崩溃。为此,本着不对软件进行大规模修改的原则,可以利用外部时钟发出信号对晶体振荡器的信息进行修复,较为有效方法为建立时钟校正服务器,或是通过该服务器构建时标系统,在以标准的国际时间为依据,对数字电视的时间进行校对,以确保系统稳定运行。

3.结论

电视技术论文篇4

广播电视天线是无线电和电磁波之间进行转换的一个转换器,影响发射天线性能的主要参数有其极化方式、输入阻抗、增益和方向图等。如果天线的各项参数设置不合理,在信号传输过程中图像就有可能出现线性和非线性失真两种情况,声音也会夹杂各种噪声,下面我们就对上述几个参数进行简单介绍。

(1)极化方式。按照天线辐射电磁波的方式不同可以将其分成线极化、椭圆极化和圆极化三种。极化是指天线发射信号过程中其电场矢量端点随着时间变化其运动轨迹的形状、取向和旋转方向。在进行信号发射过程中,天线采用的计划方式不同,其接收的信号功率损失也不同。

(2)输入阻抗。输入阻抗是指天线在信号接收过程中其馈电端输入电压和电流的比值。当天线的输入阻抗等于馈线的特性阻抗时,信号在馈线终端不会产生功率反射现象,天线上的输入阻抗受输入信号频率变化的影响较小。为了提高天线接收到信号的质量,我们要尽可能地采用各种方法消除天线中电抗分量的大小,使其尽可能地接近馈线的特性阻抗。一般情况下,我们选择发射天线的输入阻抗为50Ω。

(3)增益和方向图。增益是指天线对一个特定方向上信号的接收能力,是广播电视中天线选择中的重要参数。相同条件下,天线的增益越高,信号能够传播的距离也就越远。方向图则是描述信号在不同空间方位下变化的图形,一般用场强和功率两种方式进行表达。通常情况下,广播电视天线以E面和H面描述其天线的方向性,其中E面指的是和天线极化方向和传播方向平行的平面,H面则是指和E面垂直的平面。

二、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的特点

广播电视信号可以按照其发射功率的大小分成中波、短波和超短波三种。如果信号传播过程中采用中波频段,那么电磁波在发射过程中具有较强的稳定性,能够保证信号发射功率的平稳性。另外信号在传播过程中,如果能够以沿着地面的形式进行传播,信号在传播过程中具有较强的抗干扰性,用户能够获得比较高的信号质量。目前我国广播电视信号的传播普遍采用短波频段,能够支持120个不同频率的波段,信号在传播过程中会受到大气中电离层的发射,增大广播电视信号传播的距离。另外,我国广播电视信号在传输过程中采用直线形式,沿着地面进行传播,信号在传播过程中受到其他信号的干扰性较小。为了提高接收广播电视信号的质量,大部分天线都被安放在较高的地方,如屋顶或者塔尖,提高了信号接收质量。同时还要加强天线防风雨和避雷的特性,因为广播电视信号采用无线传播方式,信号受天气的影响较大,严重的甚至会失去信号的接收功能。这就要求在进行天线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信号接收的各个因素和方面。

三、广播电视发射天线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越来越高,广播电视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人们每天通过广播和电视了解各种信息,及时收听和收看国内外新闻事件,提高对当今社会的认识,与社会保持密切联系。进入21世纪后,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通过不断的技术改进,现阶段广播电视发射天线也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实现了跟卫星信号的连接。为用户提供了更高质量的信号,收到了清楚和清晰的收听和收看效果,彻底解决了以前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中常见的图像不清和声音嘈杂的问题。但是由于电磁波信号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产生一定程度的危害,所以在使用过程中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相关的法律条例,实现了对广播电视发射天线场区的保护。

四、结论

电视技术论文篇5

摘要:我国的科研工作者在数字电视广播标准的研究方面作了大蚤的工作,提出了多套方案,笔者其中以上海交通大学提出的高级数字电视广播ADTB系统传愉方案和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提出的地面数字多嫌体/电视广播传愉系统((DMB-T)较为成熟,在实际的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系统中都有所试用,本文时此进行了研究。

一、上海交通大学的AD丁B一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方案

ADTB一T是一种“单载波”方案,其采用偏置正交幅度调制(OffsetQuadrateAm-plitudeModulationOQAM)采用4位或16位及32位OQAM变调方式,并在其中融入了独特的平均化技术,使用8MHz带宽,拥有SMbit/s.lOMbitls,20Mbit/s三种传输模式。ADTB方案的工作过程大致为:各种数据码流进入数据缓冲器,经过扰码、外编码(RS编码)、交织、内编码后,经过同步信号插入、导频插入、OQAM调制后形成基带信号,再经上变频为射频信号。图1为ADT’B-T方案流程框图。

其主要的技术组成和特点包括:有效的数据结构:满足灵活的综合数字业务和抗干扰要求,双导频辅助同步技术:稳健的上下导频辅助同步系统,载波恢复和时钟恢复更稳健、可靠。采用级联的交织内外码信道编解码技术。由于采用单载波调制技术,信号的峰均比低,载噪比门限低,.有利于频谱规划,做到更好的信号覆盖,对抗相位噪声的能力强,跟踪快速变化信道的能力强。强大的对抗信道衰落的均衡技术:多经和前、后向回波。更多高效的接收处理技术:普通高频头复杂的数字信号处理。大容量移动接收:移动条件下最高速率可达12Mbps。

二、清华大学。MB一下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方案

清华大学DMB一T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方案,采用了PN序列填充的时域同步正交频分复用(TDS一OFDM)多载波调制技术,有机地将信号在时域和频域的传输结合起来,控制信号以便进行同步、育旨。在频域传送有效载荷,在时域通过扩频技术传送信道估计,实现快速码字捕获和稳健的同步跟踪性能。

在技术上,针对插人强功率同步导频的传统OFDM调制方式,在传输系统的有效性、可靠性都受损失的缺陷,发明了基于PN序列扩频技术的高保护同步传输技术和巧妙利用OFDM保护间隔的填充技术,同时提高了传输系统的频谱利用效率和抗噪声干扰性能。针对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现有传输标准的信道估计迭代过程较长的不足,发明了新的TDS-OFDM信道估计技术(利用PN序列在接收端进行信道估计),提高了系统移动接收性能。应用一种新的纠错编解码(FEC)(由格状码、卷积交织码和R一S分组码构成的级联码)技术,有效地改善了采用多载波OFDM技术系统误码门限差的现实,DMB-T还采用了不同于已有数字电视技术标准的与自然时间同步的分层复帧结构,来支持单频网。单频网不但能够更好的支持移动数字电视服务,而且能够解决由单个发射机无法覆盖的盲区问题。

三、两种方案性能及特点分析

土海交通大学的ADTB一T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方案是一种“单载波”方案,清华大学的DMB一T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方案为多载波方式。本节从单载波与多载波角度对两种方案性能及特点进行分析。

单载波方式的频谱效率高,相应的减少了邻频干扰,有利于进行频谱规划。单载波方式信号峰均比相对较低,产生的非线性失真小,在同等的覆盖范围情况下,可以使用较小功率的数字电视发射机实现。单载波方式的接收灵敏度高,接收门限低,易解决弱信号的接收问题。单载波方式实现单频网相对简单,无需外部时钟信息。单载波在支持移动接收方面技术研制较晚,相应的发射机及接收机成本高。

    【办公范文】栏目
  • 上一篇:小草和大树反思回顾(收集3篇)
  • 下一篇:税务工作中的困难(整理2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