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作文网

红色革命诗歌(收集5篇)

时间: 2024-07-24 栏目:办公范文

红色革命诗歌篇1

从僻静的嘉兴南湖上朦朦胧胧的烟云雨雾至南昌城头上对反革命打响的第一枪,自挽救了危耸于生死攸关之际的中国革命的遵义会议,而又辗转到运筹帷幄的陕北窑洞;还有那歌乐山下不屈的红岩英灵,那彩旗纷扬的天安门城楼“只那一句,便成了世界的诗眼,嘹亮了东方!”

血雨腥风的年代,硝烟弥漫,战火喧嚣,一颗颗赤诚的爱国心在东方的黎明前冉冉升起,用生命、用鲜血、用智慧、用科学谱写下一首首振兴中华的壮丽诗篇。

“龙华千古仰高风,壮士身亡志未穷。”在雪花飘零的夜,疯狂的子弹,振臂的高呼,冲破云霄!罪恶的枪口张着令人憎恶的大嘴夺去了24名视死如归的共产党员宝贵而无价的生命——直到那28岁的南国姑娘倒下,剩下威武的口号回荡在耳间……“大渡桥横铁索寒。”立身于大渡河畔,那汹涌澎湃的河水似万马奔腾,光溜溜的铁索不停地晃啊晃啊……令人心惊胆颤,何况还要穿过枪林弹雨!一个一个英勇顽强的战士倒下了,后头却又冲上一群怒吼的“龙马”。他们怀着坚定的信心与必胜的决心,毫不犹豫,毫不畏惧,毫不退缩,以迅雷之势一举歼灭对岸的敌军。敌人那一双双眼睛里的惊恐在瞬间逝去,直到死才感悟到这支势不可挡的革命军拥有多么震慑心魂的威力,恐怕在奄奄之时亦嘲笑着蒋氏的无知与狂妄罢!

“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十五岁,仿若我们一般的宝贵的豆蔻年华。本应溢满深深的憧憬在那遍野红花的山岭上展望未来,却要面对悲惨而悲壮的命运。更可贵的是那在威逼利诱面前毫不动摇,毅然选择死亡的一身浩然正气。“怕死就不当共产党!”刘胡兰临死的呼喊在血泊中悠悠回荡,给予人们迷茫的心灵一次血色的庄严的洗礼。

歌乐山下的集中营里极端恶劣的生活条件始终磨灭不了众多仁人义士爱国的不屈之心。“披麻戴孝”的酷刑触目惊心。“他们用烧红的烙铁对受刑人的脊背烙烫,然后用粗麻袋紧裹在刑人背上,过一些时日后再把长在皮肉里的粗麻布全揭下来。”如此惨无人道的罪恶之刑,却埋没在暗无天日的“魔窟”里。为中华和平,国民幸福,面对残酷的杀戮,顽强的革命志士们横眉冷对,大义凛然。“为了免除下一代的苦难,我们愿,愿把着牢底坐穿!”因为不想让即将诞生的儿女们再承受本不属于他们那应在蜜罐里天真无邪、无忧无虑的年纪所应担负的责任,“愿以我血献后土,换得神州永太平!”

伴随着“红色之旅”,瞻仰着革命先烈用血肉与英魂所筑就的“丰碑”,曼延着一股滔滔的鲜红的热血,引领着后代子孙迈着坚毅的步子,沿着成千上万共产党的奋斗足迹而不断前行!

爱祖国,就要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祖国的河山,处处闪耀着革命的光芒,印记着红色的史迹。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特别是学习活的知识,学习做人的好方法。

但是毕竟不能人人在少年时代就踏遍祖国大地。

我们先来参加这“红色之旅”的读书活动,通过书本先来跨越祖国广袤的空间。

随着空间的跨越,我们完成了时间的转换,来到那火热的年代。

通过这次时空大转移的活动,我们了解的不仅是地理知识和历史故事,更了解了中国的社会,中国人的灵魂、气质和精神。

我们思考之后弄懂了:许多伟大的事件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发生的,为什么会发生,他们有什么意义。

我们将更加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路的信念。

我们将更加坚定为民族振兴、为中国人民造福的决心。

我们将更加勇敢,更加顽强,更加坚韧不拔的前行。

我们感激前人,学习前人,也要无愧于前人。

我们也将做出我们这一代人的贡献,为后人留下我们的脚印。

“红色之旅”主要历经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他们分别是:沪浙红色旅游区,湘赣闽红色旅游区,左右江红色旅游区,黔北黔西红色旅游区,雪山草地红色旅游区,陕甘宁红色旅游区,东北红色旅游区,鲁苏皖红色旅游区,大别山红色旅游区,太行红色旅游区,川陕渝红色旅游区,京津冀红色旅游区。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件。它对中国革命影响深远,意义重大。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就有了新的领导核心;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就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的解放运动就成为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让我们走进韶山毛主席纪念馆吧。韶山冲是毛泽东童年和少年生活的地方,从小热爱劳动,关心别人,懂得关心天下,是他成为中国革命伟大领袖的品质基础。

走进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吧。没有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南昌起义打响了中国人民武装反抗国民反动派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建立革命军队和领导革命战争的开始。

走进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吧。井冈山是中国共产党在全国开辟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它证明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是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它告诉人们只要代表人民的利益,革命的星星之火是可以燎原的。

走进福建上杭古田纪念馆吧。古田会议使党和军队进行了一次彻底的无产阶级思想武装,在党的建军史上树起了光辉的里程碑。

举世闻名的红军长征,是一部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中国革命史上的奇迹,世界军事史上的伟大壮举。它创造了无与伦比的英雄业绩,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革命诗篇。红军用热血和生命铸就的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经过了28年的顽强奋斗之后,终于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自己当家作主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的第一声礼炮,使天安门迎来了新生,使中华大地迎来了新生。

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的正中主席台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红色之旅到这里全部结束了。这些革命纪念地,承载着深厚的革命历史,纪录着光辉的革命事迹,弘扬着灿烂的革命精神。

红色革命诗歌篇2

《东方红》的创作成功并不是偶然、一蹴而就的,而是新中国各种文学艺术创作形式的多年积淀和薄发,说得具体点,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成功,“是在1961年由中国人民空军政治部文工团集体创作并演出的《革命历史歌曲表演唱》和由此而衍生出的1964年由上海和华东数省文艺工作者创作并演出的《在的旗帜下高歌猛进》这两个大型歌舞的基础上创作排演出来的”(同志语)。

《东方红》的前创篇――

《革命历史歌曲表演唱》

1960年,空军司令刘亚楼上将随军事代表团出访朝鲜。出访期间,朝方盛情招待并演出了一场由3000人民军将士演出的大型歌舞――《三千里江山》,歌舞由朝鲜战争年代的歌曲和舞蹈加工而成,整个演出气势磅礴壮观,给刘亚楼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归国途中路过沈阳,刘亚楼又观看了演出的一场晚会,晚会上演唱了四首革命历史歌曲,对刘亚楼启发很大。因此他决定:把这个唱革命历史歌曲的任务交给空军政治部文工团总团副团长张双虎,并具体指定由总团副团长牛畅同志来负责。随后的1960年底,团里迅速派出以词曲作家张士燮、朱正本、姚学诚、陈杰等为主的采风创作小组,赴江西等革命老区搜集整理革命历史歌曲。

张士燮等一行先后深入井冈山、吉安、永新、安福和南昌等地,搜集到许多遗存下来的革命历史歌曲,如:《工农兵联合起来》《送郎当红军》等。1961年2月,张士燮等恰好在九江市赶上观看了江西省民间文艺汇演――吉安地区演唱的一首送别红军的歌曲,它的曲调非常口语化,唱词中夹杂不少俚语、方言,唱半拍,停半拍,旋律婉转优美,充分表达了老区人民送别亲人的心情,此歌就是当时经张士燮、朱正本等连夜笔录出基调后推出,40年经久不衰的,2001年6月随24集革命历史题材电视连续剧《长征》的播出而再次红遍大江南北的赣南民歌――《十送红军》(张士燮编词、朱正本编曲)。

除了搜集整理革命历史歌曲,空政文工团还把1959年第二届全军文艺汇演中空军创作的《葵花舞》、根据油画创作的《飞夺泸定桥》、1961年战士歌舞团根据军旅雕塑作品创作的双人舞《艰苦岁月》等拿来,进行了加工创作。

后来这些歌曲和舞蹈有13处之多经过修改、提炼和加工放进了1964年创作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当中。所以,后来文艺界有不少知晓《革命历史歌曲表演唱》创作由来的专家认为:1961年创作的《革命历史歌曲表演唱》是《东方红》的前创篇,1984年创作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中国革命之歌》是《东方红》的后续篇。

1961年8月1日,《革命历史歌曲表演唱》在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堂首演,后移至民族文化宫演出,在京演出8天观众达2.2万余人,好评如潮,后又招待演出多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反复播放并组织教唱。、、聂荣臻、、、罗瑞卿、刘亚楼、彭真等先后观看了演出。刘亚楼看后高兴地说:“你们改的挺好嘛,我让你们唱歌,你们举一反三,做对了!我们空军常委请大家吃饭,祝贺演出成功。”

《革命历史歌曲表演唱》形象生动地再现了中国革命的光辉历程,赞颂了伟大的革命斗志。后为了普及革命传统教育,让更多的人看到《革命历史歌曲表演唱》,八一电影制片厂将其拍摄成彩色舞台艺术片在全国公映。

《东方红》的递进篇――

大型歌舞《在的旗帜下高歌猛进》

1964年5月23日,为迎接建国15周年,上海市第五届“上海之春”音乐会(节)举行。在上海的万人文化广场开幕式上,由上海和华东数省专业和业余音乐舞蹈工作者三千多人演出的大型歌舞――《在的旗帜下高歌猛进》充满革命激情,气势恢宏壮观,其中专业乐手就有几百人,还动用了市、区文化宫、馆的业余演员。据当时的报章报道:这台歌舞是一年来上海音舞工作者在革命化、民族化、群众化方面取得的辉煌成绩的一次大检阅,也是上海音乐舞蹈界贯彻党的文艺为工农兵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一次集中表现。另外把“上海之春”音乐会的开幕式选在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的纪念日举行,意义非常。

《在的旗帜下高歌猛进》实际上是在借鉴《革命历史歌曲表演唱》的经验基础上创作发展而来。这部充满革命激情的大型歌舞,以艺术的形式表现了中国革命的斗争历史和建国后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这样规模的大歌舞,在上海乃至全国都是第一次。

《在的旗帜下高歌猛进》这部史诗般作品的艺术风格和庞大气势,对以后中国歌舞表演艺术的产生、发展和提高,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恰巧此时,陈老总也在上海。6月18日晚,他陪同坦桑尼亚总统卡瓦瓦观看了重演。在演到第一场《东方的曙光》中《扬子江码头工人》这场戏时,陈老总想到:北京正在酝酿建国15周年的晚会,上海这台晚会不错,应该推荐上去。他随后指示:“歌舞班子不要散,我请总理来看一次。”

运筹帷幄――

既是《东方红》的倡议者,又是总导演、总策划

20多天后7月中旬的一天,上海市文化局局长孟波突然接到陈老总的一个电话,说:“你准备一下,我和明天就来上海看《在的旗帜下高歌猛进》这台晚会。”

1964年7月13日晚,刚刚从缅甸访问归来的,未来得及回北京就被元帅拉到上海,一起观看了大型歌舞《在的旗帜下高歌猛进》。观看演出后,心中酝酿出一个更大的创作设想并当即倡议:“以在京的文艺团体为骨干,抽调上海的一些创作人员和全国文艺精英,以上海的《在的旗帜下高歌猛进》为基础,搞一台颂扬中国共产党光辉历程的大型晚会,庆祝建国15周年,向国庆献礼。”这台晚会就是后来饮誉中外并影响了几代人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

回京后,立即召集、文化部、总政文化部等有关方面的负责人谈了他的设想,得到一致赞同。后又在7月18日国务院各部党组书记会上,7月20日国务院外办、对外文委、文化部、中国音协等单位负责人研究“北京音乐节”问题的会上,7月24日国务院外办、对外文委、文化部等方面负责人参加的论证会上多次提到:“要搞一部反映中国共产党历史进程的大型歌舞”,并说:“我们现在很需要表现革命的精神和新的气象,这个大歌舞非搞不可。”7月30日,在中南海西花厅自己的寓所召集有关方面负责人会议,对大歌舞的问题最后拍板。

8月1日正式通过周扬(时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以中央宣传部的名义向中央写出的请示报告(提出用艺术的形式搞一个概括表现党领导中国革命进程的大歌舞,供国庆演出),决定大歌舞立即上马,争取在国庆节上演。随即亲自“点将”,初步拟定了一个13人组成的领导小组名单和组织指挥小组名单。领导小组组长:周扬;副组长:梁必业、林默涵等;组员:齐燕铭、张致祥、陈亚丁、周巍峙、许平、吕骥等;组织指挥小组(后又称大歌舞指挥部)主任:陈亚丁(时任总政文化部副部长);副主任周巍峙、许平、李伟、时乐、胡国光等人,并就有关问题与有关同志当面敲定具体原则。

至此,大歌舞《东方红》的筹备、创作及排练准备工作正式铺开……

《东方红》的初创、排练

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是集音、舞、诗等多元化文学艺术形式为一体的世纪经典,它的创作是建国以来中国歌舞艺术的一次巡礼,同时也是对广大文艺队伍的一次检阅。在大歌舞筹备创作之初,就调集了全国文学艺术等门类的创作精英搭建最强大的艺术班底进行协力“攻关”。

1964年7月,大歌舞筹备工作启动,关于大歌舞的命名,却成了现实的问题。当时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上海搞的大型歌舞《在的旗帜下高歌猛进》,题目太长,似觉不妥;另一种说法是,大歌舞指挥部主任陈亚丁在接受的任务后,专门把牛畅找去商量。在陈亚丁办公室,牛畅谈到了这样一个细节:1962年总政文化部副部长李伟在看《革命历史歌曲表演唱》时就对名称不甚满意。当该剧以合唱《东方红》结尾时,他就曾经说过,还不如就叫《东方红》。经过商议,最后报请批准。见后,立即表示赞同,并说:“这个题目很好,既精练又切题,就叫《东方红》。”

据当时参加大歌舞创作并担任文学组副组长的乔羽先生和歌唱家李光羲等回忆:8月12日全体演员在北京西苑宾馆报到,随后全面铺开,分场次、段落几十个团责任“包干”。北京地区所有文艺团体的训练场馆,以及各戏院、体育馆、博物馆甚至旅馆大厅都用作训练用地,供演员分场次同时训练,日以继夜,加班运作。9月25日合成排练节目审查。10月2日、6日在人民大会堂公演,《东方红》从初创到形成,70多个单位,3700多人,实际上只用了一个半月(据时任大歌舞指挥部主任陈亚丁等人语)的时间,不但在艺术上创造了一个时代的丰碑,而且在演出作风上也创造了一次奇迹。参加演出的乐队、合唱队、舞蹈队等约3700多人的演出队伍,整个演出共有大大小小、中外形式的服装共4000多套,有的演员整场要换五六次服装,全部人员都以严肃认真的政治热情,完全军事化管理,在后台分一、二、三梯队上下场,从头到尾,井然有序,无一点声息,丝毫不见忙乱的迹象。晚会结束4分钟后,外国记者到后台参观时,演出人员已全部离开剧场。这种严谨的舞台作风令歌唱家李光羲终身难忘。

那时,无论前台或后台、分内或分外、直接或间接,在大歌舞背后辛勤工作、忙碌和服务的相关工作人员就有一万人……

9月25日凌晨,离当天晚上节目审查只有十几个小时。中南海西花厅,当把《东方红》朗诵词逐字逐句精心修订后,提笔在朗诵词空白处批道:“特急,即送周扬同志,请予阅正。如改稿可用,请即转陈亚丁、周巍峙两同志,如无困难,可于今晚照此朗诵……”

《东方红》横空出世,首演成功

1964年10月2日晚8时,北京天安门城楼华灯绽放,十里长安,人潮涌动。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5周年,中央人民政府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庆祝晚会:首演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盛情邀请前来中国参加庆祝活动的各国贵宾观看。出席晚会的还有工、农、兵等各业模范,少数民族、归国华侨、港澳同胞代表、来自各地的观摩人员以及首都著名人士及观众等共一万多人。首演大获成功,两个多小时的演出,全场群情激昂,观众暴风雨般的掌声将演员团团围住,激动的泪水和辛勤的汗水在演员脸上纵横交错。党和国家领导人刘少奇、董必武、、、邓小平、等观看演出后纷纷走上舞台,祝贺演出成功。据当时参加演出的胡松华、胡德风回忆:“元帅拍掌,那是双手高举过头啊”;“演出效果非常炽烈,非常澎湃,豪迈的时候,整个演出现场的观众都跟着起来了,特别是大幕关闭的一刹那,观众的掌声、喊叫声、欢呼声使整个房顶都要被掀起来似的。”

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同时也受到许多国际友人的盛赞,认为这是以歌舞艺术反映革命斗争和现实生活的一个新范例,纷纷向等建议拍成彩公映。

《东方红》在北京连演14场,场场观众爆满。北京电视台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进行了多场实况转播;中国唱片社先后发行了《东方红》唱片,音乐出版社出版了《东方红》歌曲集等相关乐谱。《人民日报》《北京日报》《中国青年报》等纷纷发表演出台本和全剧剧照,并且以显著标题和大量版面刊载评价这部音乐舞蹈史诗的文章、图片、速写和工农兵观感等文字资料。一时间,《东方红》中的每一首歌都成了最流行的歌曲,节目串连词变成了争相朗诵的范本;舞蹈成了基层文工团和各单位争相仿效反复排练的经典保留节目。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会哼上几首《东方红》中的歌曲,大街小巷时常传出人们熟悉的歌声。

1964年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舞台版共分8场:《东方的曙光》《星火燎原》《万水千山》《抗日的烽火》《埋葬蒋家王朝》《中国人民站起来》《祖国在前进》《世界在前进》。全部史诗由具有代表性的革命歌曲和舞蹈组成,新创作了《井冈山》《人民占领南京》《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等十首歌曲,其中包括舞蹈、歌舞、表演唱和大合唱三十五个,革命歌曲三十九首,还穿插了十八段朗诵,表现不同的场景三十三个。

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创作从1964年7月中旬创意筹备,8月12日全体演员报到集中排练,9月25日节目审查,10月2日公演,3700多名文艺工作者在一个半月的时间内完成了总体筹划、文学创作、音乐创作、舞蹈编排、舞台美术设计等,这一文艺作品创作成功的模式堪称世界奇迹,同时也成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文艺创作一盘棋的成功范例。

10月6日晚,中国人民总政治部举办国庆晚会,主席和驻京部队8000官兵一起观看了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彭真、等也出席晚会并陪同观看。主席看后非常满意,最后的意见是:“长了,写到1949年民主革命胜利就可结束,将来再说社会主义的事。”

10月16日下午,和刘少奇、等专门接见了参加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剧组创作的全体人员并合影留念。成功的喜悦和领袖的褒奖让全体创作人员欣喜若狂。现在回想历史,1964年10月16日这一天,确实有几件事令国人记忆难忘:当天是《东方红》中表现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30周年纪念日;当天下午,中国成功地研制和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苏共中央总书记赫鲁晓夫下台。

力排“江”意,

拍电影《东方红》,流芳百世

考虑到观看舞台演出的观众人数毕竟相当有限,面对《东方红》所产生的巨大社会效果和全国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再加上国际友人的建议,1964年10月16日晚,也就是陪同主席接见《东方红》创作人员之后,趁热打铁地把有关负责人召集到中南海西花厅,倡议将《东方红》拍成电影。他说:“这部影片拍摄成功,对全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都有教育意义。”

对于拍摄电影《东方红》,主席有过如下指示:“电影《东方红》的拍摄先拍第一部,内容到新中国为止;表现社会主义革命的节目可编成第二部,在国庆20周年上映。”因此影片《东方红》对1964年的舞台演出版本进行了删减。

从舞台到银幕创作,并不是简单的拍摄,而是要进行一次再创造。也自始至终指导了电影的拍摄工作,并多次抽时间与电影导演团和相关同志座谈研究如何拍好《东方红》。

然而,1964年12月的会上就遭到文艺革命“哨兵”――的反对。面对的非难,顶风而上,坚持一定要把《东方红》拍成电影。

随后三个半月的时间,摄制组在北京电影制片厂大摄影棚、人民大会堂和北京体育学院大田径馆三地来往奔波,交替拍摄。

1965年9月18日晚上至第二天拂晓,不辞辛苦,与罗瑞卿总参谋长和总政治部刘志坚副主任再次来到八一厂,一口气看完了全部混录双片,至此,宽、窄银幕版电影《东方红》终告胜利完成。

1965年10月1日,舞台艺术片――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如期在全国上映,随即在全国范围内又一次掀起了看《东方红》、学《东方红》、唱《东方红》的热潮。

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电影的片头字体,外界人士一直对这三个浑然天成的大字有几种揣测:是题写的?是郭沫若、?近年,据周巍峙同志回忆说:“东方红”三个字是从鲁迅先生的众多手迹中挑出来的。

舞台艺术片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诞生于“”前夜,这一点看似偶然,而实际上恰是最富历史意味的一刻,她仿佛为“”前十七年的中国艺术史画上了一个圆满而又闪亮的句号。

(压题图片:《东方红》序幕――歌舞《朵朵葵花向太阳》)

红色革命诗歌篇3

客家人源自东晋始中原汉人,为了躲避各诸侯、派系以及各国称霸之间所产生的战乱,从中原迁徙到南方地区,渐次定居于赣闽粤三角地带的一个民系。

客家民歌有着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它是客家民众之声,是客家先民在长期劳动生息中,以自然流露出来的真情实感吟唱、传唱的口头艺术。它抒发着对生活的追求,宣泄喜怒哀乐的情感,既能深刻表达客家人的爽朗豪放性格,又能委婉细腻地曲尽衷肠;既保留有中原传统音乐的韵律,又有鲜明的当地特色。其文采富丽、曲调优美、风格古朴、形式多样,为当地客家人所喜闻乐见,又为散居在世界近百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家后裔所喜爱。客家民歌是整个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民间音乐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赣南客家民歌主要有:山歌、小调、劳动号子、儿歌等。

(一)赣南客家民歌歌词结构

赣南客家民歌词风清新,有“通而不俗,土而不腐”之说。歌词基本结构为七字一句,四句为一首,可多次重复。其次是七字五句为一首,有加减字句。有时一首也有二句、三句,一句的字数可从三字到十一个字。大致上一、二、四句尾讲押,常有例外,平仄和尾韵的要求没有古诗那么严格。

(二)赣南客家民歌的表现手法

赣南客家民歌歌词受中原先进文化及文人诗句影响较为深远,一般七言诗歌所用的修辞手法在赣南民歌歌词的编唱里都能涉及到,看似顺手拈来,但其表现手法却非常丰富和耐人寻味,有赋、比喻、双关、即兴等。

二、中央苏区红色歌谣发展的背景及源流

赣南是中央苏区的摇篮,也是客家人的聚居地。当20世纪30年代初革命火种在这块土地上生根发芽时,赣南客家民歌也开始了嫁接过程。质朴亲切的客家民歌被民众用来抒发内心的革命激情,经过了历代吟唱的民歌衍变成了一首首红色的歌谣。这些歌谣既表现了客家民歌情感真挚、质朴刚健、比兴铺陈、一气呵成的特点,又表现了红土地上军民同仇敌忾、英勇奋战的壮丽图景,思想内容更广阔、形式更自由。可以说赣南客家民歌与红色歌谣之间是亲如母子的血缘关系。

在《古田会议决议》中明确指出:“红军宣传工作的任务,就是扩大政治影响,争取广大群众,达到组织武装群众,建立政权,消灭反动势力,促进革命高潮等红军的总任务。”在决议中规定要运用歌谣等形式编写教材,作为宣传革命的工具。为贯彻《决议》精神,彭湃、、韦拔群等革命领导人都曾编写民歌或运用传统民歌曲调填上新词,宣传革命道理,动员群众参加革命斗争。团中央主编的《青年实话》每周都要刊登一些“革命歌曲”。兴国山歌在当时最受欢迎,几乎传遍了整个中央苏区大地,轰轰烈烈的革命宣传强有力地推动了红色歌谣的发展。

红色歌谣是苏区广大干部群众适应革命需要创作出来的,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倡导和鼓励的结果。1934年中央苏区曾编印了一本《革命歌谣集》。红色歌谣的内容非常丰富,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有名的兴国山歌《哎呀来》,在动员参军鼓励英勇杀敌等方面起了巨大的鼓动作用。红军北上抗日,离开革命根据地时,又产生了著名的《十送红军》等情真意切的民歌,表现出人民与红军的深厚情谊。

从古代民谣、客家民歌到红色歌谣已历经了千百年。红色歌谣是客家民歌这一传统题材政治转化和嫁接的直接产物,从民间角度看,其变化发展的过程由个人情感的反映(如占主导地位的情歌),向承载腥风血雨的政治内涵一步步转化。用历史的眼光来看,客家民歌有一个漫长的演绎过程,而红色歌谣是这一过程中时代急剧变化催生的新生儿。

红色歌谣最初在革命根据地带着自发的因素,民众用民歌来颂扬苏区干部为民众服务的精神与作风,随着红军政治宣传工作的逐步展开,渐渐走上了自觉为革命战争服务的道路。它是根据地军民的集体创造,更是革命斗争的产物。它与中央苏区一起孕育成长,伴随和影响着根据地红军战士、苏区民众的一生。七十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再听这些红色歌谣,不禁发觉它们是一部生动活泼、简洁明快、酣畅淋漓的革命战争史诗。

三、赣南客家山歌与红色歌谣的音乐

表现手法和艺术特征

(一)具有代表性的赣南客家民歌,是在客家民系形成以后逐渐发展而成的,它的音调和客家语言紧密结合,音域窄,旋律平稳,节奏紧凑,字多腔少。多是以羽调式为主,以6、1、2为骨干音,特别强调羽商二音的直接连接,这可能是因为客家语中的“唔是”“毛错”、“吗格”、“歇觉”等等大量生活用语的语调都非常贴近这两个音程的缘故。以这两音为框架,其余字音均可在即兴为歌之时,自然而然地融入旋律。

(二)赣南客家民歌的结构特点

1.两句子民歌:它运用上下句不断反复而成。一字一吟,无限反复,主要是以表达歌词内容为主;

2.四句子民歌:它是在两句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其第三句引入了新的材料,第四句则仍是第二句的重复。赣南东部的大部分四句子民歌,每句句末分别落在1、5、6、5四个音上,而中部、南部及西部的四句子山歌,一般歌头有一长拖腔,每句句末分别落在2、6(5)、2、5四个音上。如:

打支山歌过横排

(三)红色歌谣在音调上与客家民歌的音调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们大都在中高音区,音域都是sol到高音re五度左右的音域,以羽商音为主。红色歌谣风格明快,曲调激昂,把新的革命词汇及革命道理融进歌体之中,并多有比兴的运用,其基本结构引用了客家山歌的曲首引句、主体四句和穿插性的呼唤句,曲首引句“哎呀嘞”,就具有呼唤对方引起注意的作用。基本形式如:

苏区干部好作风

(四)红色歌谣的节奏特征

1.多以十六分音符为主,节奏较自由;

2.主体多以四乐句为基础,也有五句体、六句体等。

(五)红色歌谣与客家民歌的内容形式的相同点与相异点

红色歌谣与客家民歌的相同点在于都是以生活事件为载体,都是在曲中采用了穿插句,以呼唤性短句增添亲切感,打破了方整性结构;客家民歌是红色歌谣萌生的土壤,是其母体和原生态;红色歌谣最基本的音乐元素、结构形式与手法均来自民歌,如《十送红军》(朱正本、张正燮收集整理)就是采自赣南客家采茶曲牌中的《送郎调》。但红色歌谣仍不能等同于客家民歌,两者间区别亦是明显的:

1.红色歌谣是时代政治的产物,它的萌生与发展始终处在党和红军战士的关注和引导下,内容带着强烈的政治倾向性。其直接的目的是为了宣传群众起来革命,扩大和支援红军,建立、发展、巩固红色政权。

2.艺术上,红色歌谣与赣南客家民歌也有许多不同之处,一方面是由不同视角,不同内涵决定的;另一方面是与吟唱的人构成成分有关。中央苏区的红军队伍人员来自全国各地,如工农红军第5军团1.7万余人就是来自北方的宁都起义的26路军,官兵大部分都是陕甘、河南、河北、山西等地人,所以被用不同方言传唱而形成其有别于客家民歌的特征。这些主客观原因共同形成了红色歌谣与客家民歌的相异特点。

四、赣南客家民歌与红色歌谣的继承和发展

赣南客家民歌与红色歌谣是研究客家人以及发生在这片红土地上的历史、文化、生活、风俗的珍贵资料。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演变,这些民歌正在消亡。加上当代各种音乐文化的迅速传播,它的范围也就越来越往边远山区压缩,并且会唱的人也越来越少了。如何迅速有效地抢救这些文化遗产,是个刻不容缓的艰巨任务。

近年来,在世界客家学研究向纵深发展的推动下和受海外客家人寻根问祖活动的影响,客家民歌也越来越多地受到各界人士的重视。其表现在:

(一)电台、电视台及文化舞台上赣南客家民歌与红色歌谣节目增多。特别是乐队伴奏为古老民歌增添了新意,为各阶层民众所喜爱。

(二)兴国县举办山歌会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民歌聚会。它既使民众有更多听、唱山歌的机会,又能发现和培养新的山歌手。

(三)客家民歌的加工改编工作正在摸索进行。经精心加工改编的民歌更具生命力,更能为新一代的听众所喜爱。关键是一要抓住歌词品位的提高,使其在保持客家朴素语言的基础上寓于更深的思想内涵;二要在保持浓郁客家风格前提下音乐元素的充分发展,从而使其更富有艺术性。

(四)笔者主持的乡土音乐课程“兴国山歌”的课题研究与实验,也试图为赣南客家民歌与红色歌谣的继承、弘扬和推广起到积极有力的推动作用。该课程对学生荣辱观的形成和革命传统教育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对故乡文化和革命先辈的情操有了深刻认识,欣赏歌曲的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对歌曲的情感把握更加准确,对其他学科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结论

赣南客家民歌是中央苏区红色歌谣最深厚的土壤,是红色歌谣的母体。红色歌谣则展示了苏区民众和红军战士在党的领导下为争取幸福、自由而浴血奋战的英雄画卷。赣南客家民歌与红色歌谣传承中起到了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教化民众、宣传鼓舞士气的重要作用,促进了客家音乐文化功能的发展。

本文得到民间艺人和苏区老同志的帮助,在此表示热忱的谢意!

参考文献

1.叶云章、黄火星《客家山歌欣赏》,暨南大学出版社1994年6月。

2.袁大位《客家摇篮赣州》,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10月。

3.温萍《客家山歌探胜》,海天出版社1992年10月。

红色革命诗歌篇4

百年前,我们的民族满目疮痍,曾有这样一群年轻鲜活的生命为国奔走,矢志不渝。一百年如行云流水,匆匆而过,但青春的希望永远值得希冀。让我们重新翻阅尘封的历史书卷,回顾那段如白驹过隙却难忘的峥嵘岁月。年轻的心从来不曾停止跋涉远方,数风流人物,还望今朝!根据学院团委2019年五四青年系列活动有关要求,现决定举办“续读名家诗词,铭记五四精神”诗会活动。

一、活动意义

为大力弘扬“五四”精神,发挥中华诗词文化特别是红色诗词的育人作用,充分展现广大学生青春向上的精神风貌,教育引导广大师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敢于担当的时代精神。通过重拾红色记忆,重温红色经典,我校将由文法学院承办“续读名师名篇,铭记五四精神”为主题,举办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续读名家诗词活动。

二、活动主题

续读名家诗词,铭记五四精神

三、组织结构

主办单位:共青团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委员会

承办单位:团委宣传部文法学院团总支

四、活动时间

2019年4月20日—2019年5月6日

五、活动地点

初赛、复赛:

决赛:

六、活动对象

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全体在校学生

六、活动安排

1.初赛:4月20日

所有的参赛队伍分为4组,通过集中抽签的方式,选中四篇章(《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新中国成立阶段》,《社会主义革命阶段》)之一,各个班级在自己选中篇章的基础上进行排练(形式不限)。在每个篇章里面选出7个共28个节目进入复审。

2.复赛:4月27日

在进入复赛的28个节目中选出20个节目进入决赛。

3.决赛(汇报演出):5月6日

本次决赛共四个篇章,每个篇章五个节目,每个节目时长5至10分钟。

①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百万工农齐踊跃,席卷江西,直捣湘和”,由原先准备好的五个节目开始表演。如《诗经·君子于役》,《满江红·怒发冲冠》,《春望》,《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渔家傲·秋思》。②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浴血东瓜守,驱倭棠吉归”,由原先准备好的五个节目开始表演。如《从军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凉州词》,《示儿》,《沁园春·长沙》等诗歌表演,传递出中华传统精神中蕴含的忧国忧民、大义担当、舍生取义等优秀品质,教育引导青年学员自觉砥砺奋斗精神。

③新中国成立阶段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狮过大江”。由原先准备好的五个节目开始表演。例如《七律·长征》,《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红色精神传千秋》,《沁园春·雪》,《歌颂伟大领袖毛泽东》。该篇章向大家集中展现了革命先辈坚定信念、坚持信仰忠诚品格,以及面对挫折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引导大家向革命先烈学习。

④社会主义革命建设阶段

“风风火火干生产,祖国母亲庆万岁”。由原先准备好的五个节目开始表演。例如《女神》,《新华颂》,《相信未来》,《放声歌唱》,《赛马》。30多年来,对神州大地发生的巨变给予热情的称颂;对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常常令人霍然愤起。引导师生们感受那段峥嵘岁月的建设,感受前辈们建设祖国的热情。树立当代大学生为祖国建设出力的高尚情怀。最后活动在歌曲《中国美》的歌声中拉下帷幕。

八、活动要求

1、

1.参赛选手表演时间不超过十五分钟,可围绕主题自拟内容。表演可以采取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要求主题鲜明,感情真挚,内容饱满。

2.赛程中秉持公正,公平,公开,透明的原则,杜绝黑幕,不泄题,不漏题,在题目公开之前,均处于保密状态。

3.表演内容必须积极健康,不得含有暴力,色情,负能量的成分在其中。且必须是原创作品,必须围绕所抽的活动主题展开,严禁抄袭,如有发现,取消比赛资格。

九、注意事项

1.引起重视,大力准备。举办大学生“续读名家诗篇,铭记五四精神”诗会活动是深入学习宣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精神,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各教学院团总支、班级团支部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确保比赛广覆盖、有实效。

红色革命诗歌篇5

论文摘要:苏曼殊是革命派文学团体南社的重要成员,苏曼殊在诗歌、小说上的造诣极高,并且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他身世的飘零,经历的坎坷,在加上身处在一个动荡、新旧交替的时代,这些都对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使得他与他的作品都充满传奇色彩的。他的《吴门依易生韵》(十一首)这组咏诗怀古中,诗人借着对吴国的兴衰的慨叹,表达了深切的爱国情怀,更多的是对于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和自身无法改变的苦闷之情。

一、苏曼殊与《吴门依易生韵》

苏曼殊一生能诗擅画,通晓日文、英文、梵文等多种文字,可谓多才多艺,在诗歌、小说等多种领域皆取得了成就,后人将其著作编成《曼殊全集》(共5卷)。作为革新派的文学团体南社的重要成员,苏曼殊曾在《民报》,《新青年》等刊物上投稿,他的诗风“清艳明秀”,别具一格,在当时影响甚大。

1911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革命党人发动武昌起义,“辛亥革命”成功,苏曼殊在国外,闻而狂喜,赋诗云:“壮士横刀看草檄,美人挟瑟请题诗”。但是袁世凯篡夺了革命果实,致使孙中山发动了二次革命。曼殊于是又奋起响应,以个人名义发表《讨袁宣言》,以笔伐之,表示:“衲等虽托身世外,然宗国兴亡岂无责耶?”然而,二次革命终究归于失败。曼殊悲愤至极,在1913年发表的《为玉鸾女弟绘扇》一诗中,写下“疏柳尽含烟,似怜亡国苦”的沉痛之句。表达了热血男儿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对自己始终未能忘记亡国之痛的悲愤情怀。

《吴门依易生韵》作于一九一三年春诗人游历苏州期间,发表于一九一四年出版的《南社》第九集上,全诗由十一首七言绝句组成,是一组咏诗怀古诗。诗人畅游吴地,吴宫深处千年的遗憾,姑苏台上月的凄皓,不懂事的红蜡泪,花钿委地无人收的凄凉。眼前景物的信手拈来,却变成了寄托情感的意象,抒发了诗人对春秋时吴国覆亡的感慨,同样也道出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

二、《吴门依易生韵》中的爱国情怀

故国的山河破碎风雨飘摇,与吴地昔日的悲剧收场有着相似的悲凉和凄楚。面对着袁世凯的复辟帝制,面对国无宁日,民不聊生的苦难,诗人的悲愤之情化为满纸的愁怨,《吴门依易生韵》(十一首)如浑然天成。

“江南花草尽愁根”,首句便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读者只觉满纸的山河破碎风飘絮,愁风苦雨扑面来。“故国已随春日尽,鹧鸪声急使人愁。”,不谙人事的鹧鸪你可知你的啼叫声愁煞了多少亡国的骚人?“春色总怜歌舞地,万花缭乱为谁开”,那缭乱惹人的万红为了谁而怒放?又有谁来欣赏和爱怜?江南的春天本应是花红柳绿,草长莺飞,色彩斑斓。然而此时的诗人却没办法将姹紫嫣红收入眼底,因为祖国经历了戊戍变法、庚子事件、辛亥革命失败、袁世凯称帝等一系列事件打击之后,他不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置身世外,爱国情怀让诗人痛苦,满腔忧愤无处排遣步入吴地,在诗人眼中这样血雨腥风的故国与风雨飘摇的吴国无异。

姑苏台畔夕阳斜,宝马金鞍翡翠车。

一自美人和泪去,河山终古是天涯。

“姑苏台”、“美人泪”、“河山”这些都是咏诗怀古诗中的经典意象。花间派词人之一的薛昭蕴的一首《浣溪沙》也曾出现过相似的意象:

倾国倾城恨有余,几多红泪泣姑苏,倚风凝睇雪肌肤。吴主山河空落日,越王宫殿半平芜,藕花菱蔓满重湖。

与这首诗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还有前蜀的欧阳炯的《江城子》:

晚日金陵岸草平,落霞明,谁无情。六代繁华,暗逐逝波声。空有姑苏台上月,如西子镜,照江城。

这三首诗词中,都有永恒不变的“姑苏台”,或多或少的红蜡“泪”,悲伤无奈的“美人怨”,这些都让人让人感怀不禁。三首咏史怀古作品中,相似的意象,不仅为各自的诗词创造出了一种优怨、凄美、清新的意境,更表达着同样的主题,同样的情感归宿。而不一样的是斗转星移,是历史的沉沉浮浮。

当年吴越之间纷争不息,求一时之胜,然而历史是永恒的,也是无情的,吴主、越王当年的山河宫殿,当年的香车宝马,当年的红粉佳人,如今只剩下落日残照,断壁残垣,故一时的欲念、利益之争,终究在历史的长河中被大浪淘尽。姑苏台空照斜阳里,河山终古是天涯。作者由古及今,以个人反映王朝的命运,以王朝反映时代的命运,走在时代的浪潮边,作者不甘随波逐流,流于平淡、平庸。因为身世的飘零已让他尝尽了随波之苦,人世的沧桑已让他饱尝了逐流之痛。

如果说吴国的覆灭是因为“红颜误国”,六朝的更迭是因为糜糜奢华,那么诗人眼中故国的风雨飘摇是因为什么?诗人在吴地的月光里写下《吴门依易生韵》(十一首)时,是否思考过这样的动荡究竟会预演着怎样的未来。

三、苏曼殊是真正的爱国诗人

身世的飘零与凄苦,隔海相望伸手触不到的亲情,这些都给诗人的敏感平添了愁怨,“故国已随春日尽,鹧鸪声急使人愁。”“故国”,那既是对家乡的思念,又是对故土的热爱,更是对祖国的热爱。

虽然遁入空门,却心系祖国。身体虽置身事外,却难逃内心的担忧与牵挂。曼殊见兵连祸结,生灵涂炭,思想趋于一种特有的忧郁与愤懑。对此,柳亚子曾指出:曼殊“其实不是真真退守,真真向后转走。我认为他晚年讲的话,实在是表示他在极端愤激。”(《苏曼殊之我观》)他内心交织着矛盾,充满了苦闷和忧伤,“无端狂笑无端哭,纵有欢肠已似冰。”(《过若松町有感示仲兄》)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曼殊是坚强的,同时又是脆弱的。曼殊是勇敢的,同时又是懦弱的。坚强是因为爱国,脆弱也是因为爱国;勇敢是因为爱国,懦弱也是因为爱国。只因为爱的深沉。

1918年5月,苏曼殊病逝,终年仅35岁。陈独秀说:“像苏曼殊这样清白的人,真是不可多得的了!”其实,出家的未必真出世,苏曼殊,分明是一位近代史上不可多得的爱国诗人。

参考文献:

1.刘斯奋笺注《苏曼殊诗笺注》广东人民出版社1981年月12出版

2.马以君编:《苏曼殊文集》(上),花城出版社1991年版

3.李金涛《略论苏曼殊的艺木创新》青年思想家2004年1月

    【办公范文】栏目
  • 上一篇:疾病预防体系建设(收集3篇)
  • 下一篇:人事的工作职责(收集5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