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作文网

职业教育论文(收集5篇)

时间: 2024-07-24 栏目:办公范文

职业教育论文篇1

(一)把握好人的发展一般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人的发展是建立在生命物质存在的一般性基础之上,具有自然界运动变化的一般特征,但在更多方面,人的发展体现出特殊性。我们必须认识到,警察的职业道德教育是建立在这种一般性和特殊性辩证统一的基础之上的,而不是忽视一般性,或者一味强调人的特殊性的片面存在。因此,警察职业道德教育必须建立在这些一般规律之上。一方面,开展广泛的职业道德普及教育,在新警培训和年度考核中加入职业道德教育内容,使每名警员都掌握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和《人民警察道德规范》,建立广泛的认同基础。另一方面,针对具有不同特点、执行不同任务的警员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确保任务执行到哪里,政治工作做到哪里,职业道德践履进行到哪里,形成良好的职业氛围。

(二)把握好人的物质属性和精神属性的关系

人是物质属性和精神属性的统一体,精神属性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特征。从根源上讲,人的精神属性依赖人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实践,是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分工协作中逐渐生成的。警察作为一个社会群体最明显的精神属性就是其意识形态属性,警察职业道德教育的逻辑起点应该建立在这种属性之上。因此,要大张旗鼓地灌输“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核心价值观,筑牢维护人民民主的思想根基。另外,人作为一种自然存在建立在物质属性的基础之上,警察职业道德教育应体现对个体生存的关注,注重解决民警的现实困难,坚持刚柔相济,实行从优待警。

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警察职业道德教育的价值维度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之上的,这里所讲的人不是抽象空洞的人,而是现实的人、进行物质生产的人、处在一定社会关系和生产关系中的人。从现实目标看,警察道德教育着眼于培养警察的使命意识、职业精神,增强对公安事业的认同,提高履行义务的自觉性,为国家的安定和人民的幸福贡献力量。从长远目标看,警察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实现警察个体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关系,把个人价值的实现同公安事业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警察职业道德教育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功能从三个方面着眼。

(一)进行思想引导,坚定政治立场

警察职业道德教育对警察思想导向的引导,最根本的目标是确保警察作为国家机器的政治立场。人作为社会关系的总和,总有一定的政治观念和倾向,社会主义国家的警察必须在政治上立场坚定,坚决服从党的领导。当前,一些敌对势力正加紧对我国人民警察队伍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思想交锋不可避免,这就需要以职业道德教育为着力点,培育警察的忠诚意识和奉献精神,打牢人民警察为人民的政治基础。另外,要充分发挥职业道德教育的导向功能。历史环境影响和客观条件的制约,决定了人对价值选择的多样性。警察作为具体的人,除了受法律的约束外,其行为还要受到道德的调控。警察职业道德教育就是在宣传核心价值观念的基础上,对警察的价值选择提供正确的导向,倡导积极的、进步的符合警察职业特点的价值取向,促进人与社会的协调,进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提高履职能力,完善素质结构

人的劳动能力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构成要素。人的劳动能力表现有很多方面,警察的劳动能力突出表现是职业技能,即警察履职能力。警察履职能力的提高,离不开素质的拓展。人的素质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思想政治、道德水平、科学文化程度及智力、体力状况等诸多因素构成的综合指标,是一个由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共同构筑的整体,其形成是以人的社会实践特别是以劳动为基础的教育过程、社会过程和历史过程综合运动的结果。[5]可以说,素质是能力的内在基础,能力是素质的外在表现。警察的素质包括身体素质、能力素质、业务素质和道德素质等,警察职业道德教育对警察素质的提高起着重要的激励作用,不仅能推动素质向能力的转化,还能促进警察个体能力转换成群体能力。在警察队伍建设中,职业道德教育对警察素质和能力的提高起到了启蒙和催化的作用。

(三)激发工作积极性,促进人际关系和谐

实践证明,只有工作积极性的提升,警员业务技能和履职能力才能提高,公安工作才能搞好。当前,在工作任务繁重的情况下,个别警员存在畏难情绪,但从全局的角度看,公安工作不能因为任务重、警力少、待遇低或者个别人的抵触而畏葸不前。在物质条件受限的情况下,更需要有效的职业道德教育去启发警察的职业精神和思想觉悟,提高他们对国家和事业的忠诚度。[6]此外,警察职业道德教育还有调解人际关系的功能。警察职业道德教育的着力点和归宿点都是现实的人,在教育的过程中必然涉及人际关系,可以说,人际关系的完善和发展贯穿着职业道德教育的始终,警察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需要警察职业道德教育的融洽。警察道德教育通过引导,使警察能够正确认识各种社会关系,进而理顺和完善自身社会关系。新的历史时期,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形势下,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应有之义。近年来,警察的压力排解和职业倦怠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依靠警察职业道德教育创造人际关系和谐的主观条件,借以提高警察对社会关系和人际交往的认识,是加强警察人际关怀的必然选择。

三、理论联系实际是警察职业道德教育的发展维度

警察职业道德教育的实践既要有高瞻远瞩的顶层设计,也要有具体形态下可行的实践路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次将“敬业”纳入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把“敬业”这一民族传统上升到公民道德准则和社会价值标准。这为警察职业道德教育描绘了宏伟蓝图,提供了具体确切的理论遵循。警察职业道德教育的发展和完善需要的不仅是坚强的理论基石,还要有不断探索、不断突破的气魄以及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根本方法。当前,在警察职业道德教育中还存在诸多困难和挑战,如职业道德教育理念滞后的问题依旧存在,职业道德理论体系构建仍需加强,一线干警工学矛盾依然突出等,这些都是警察职业道德教育急需破解的现实困境。加快理论途径与实践路径的有机融合刻不容缓。

(一)实现教育观念的与时俱进

警察职业道德教育的设计者和工作者要具备与时俱进的理论素养,要通过观念更新,使思想符合实际,丰富和完善理论设计,进而更好地指导实践。一要充分认清警察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地位。职业道德是从业者时刻遵守且信仰的理念和原则。警察职业道德教育就是培育警察良好职业操守和具体行为规范的一种长期性教育,是伴随警察职业生涯始终的教育。当前,必须走出忽视公安政治工作的误区,把警察的职业道德指标作为警察入警、晋升的重要标准。[7]二要结合生动的公安工作实践把警察职业道德教育推向更高层次。理论离不开实践,公安工作实践既为警察职业道德教育提出了问题,也检验着教育的成果。三要搞好警察培养对象的教育,把好入口关。警察学校是警察职业生涯的起点,要从端正入警动机开始,搞好警察职业道德教育,要重点考察警校大学生的职业理想和道德状况,培养他们良好的职业习惯。要以教育为引导,以监督为保障,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模式设计,尽最大可能帮助他们实现自我价值。

(二)实现警察职业道德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完善

警察作为一个特殊的职业,既有以理想信念为支撑的核心价值观,又有在具体工作中所遵循的行为准则,这样才能给警察队伍的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尽快建立以警察核心价值观为统领的职业道德体系。2012年以来,伴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立,社会上一些行业也相继确立了各自的核心价值观,对行业的从业人员起到了信念确立、职业定位和精神鼓舞的作用。显然,要发挥好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和统领作用,不仅要有核心价值观,还需要建立完善的职业道德体系。只有进一步挖掘警察职业精神的内涵,才能增强警察队伍的自豪感和荣誉感,真正使警察职业精神成为广大民警的最高理想和最高追求。

(三)实现职业道德的常德化和教育对象的层次化

职业教育论文篇2

职业教育是培养各类职业技术人才的摇篮,更是科技学习、科技创新、科技传播和科技应用的重要阵地。甘肃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在促进民族地区科技进步上,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大力普及科技知识,培养民族成员的科学精神,破除迷信,使民族地区宗教活动与社会主义建设相适应;二是产学结合,加快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竟争力、促进民族经济的结构调整和优化;三是进行职业技术培训,提高民族成员的技术水平,建设一支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能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科技队伍,为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二、甘肃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问题

(一)特殊的民族文化心理使职业教育发展缓慢,社会认可度低

甘肃民族地区教育普遍存在重学历轻技能、重普高轻职高的思想,影响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家长普遍不愿意让孩子到技校、职高去学一技之长,即是进入了职业学校,也是无奈之举,因为在他们心中只有干部是人才,而读职业学校只能成为“伺候人”的、“低层次”的普通劳动者。因此,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不高。少数民族独特的文化心理,影响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甘肃民族地区以回族和藏族为主,回族信奉伊斯兰教、讲求清真,藏族信奉藏传佛教并有自己独特的语言文字。他们在宗教、语言、文化、心理、风俗、服饰和生活习性等方面与汉族有较大的差异。他们有自己的宗教教义、饮食习惯、生活习俗和家庭观念,因而不方便或者不愿离家到外地生活与谋生,尤其不愿到东部发达地区寻求就业机会。他们习惯于当地慢节奏的农牧生活,没有接受现代职业技术教育的强烈愿望。正因为这些特殊的民族文化心理,致使当地职业教育发展缓慢,多数仍停留在低层次的水平。此外,甘肃民族地区位于甘肃西南部,地处甘、青、川三省交界处,具有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也制约了职业教育的发展。特别是甘南藏族自治州,属高原地区,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与黄土高原西部过度地段,境内地形复杂、气候多变,平均海拔3000米,平均气温1.7℃,高寒缺氧,昼夜温差大。这样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不利于职业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活动的组织实施。

(二)职业教育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力度不够

甘肃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办学服务意识不强,办学目标不明、思路不畅、方法不活、形式单一,职业学校市场观念淡薄,专业设置不合理,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力市场需求严重脱节。同时,职业学校与社会对接不畅,关门办学的现象非常普遍,职业教育与民族经济结合度低,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影响不大。调查发现,甘南州职业学校没有针对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来设置专业,而且专业设置的随意性比较大,缺乏充分的论证和必要的准备,致使一些专业,如计算机、电子商务等从一开始就在低标准上运行,课程改革滞后,教学内容陈旧,实践教学环节和教学时数达不到规定的要求,学生难以做到学以致用,毕业生就业不畅,对生源缺乏吸引力,招生困难。而临夏州职业学校为了吸引生源又通过“校校联合”的模式办学,完全为发达地区培养和输送人才,也脱离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所谓“校校联合”是指通过借助发达地区职业学校的专业教学、技能训练与就业渠道,来培养学生并实现人才输出的一种办学模式。[2]“校校联合”办学模式导致了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民族特色丧失,只能做发达地区的附庸品,也导致了人才单边流动,使民族地区人才越来越匮乏。

(三)职业学校基础办学能力难以达标

第一是办学条件有限。由于甘肃民族地区财政困难,发展职业教育的各项优惠政策不能落实到位。大多数职业学校占地面积少,基础设施不完备,办学力量分散,办学条件差,教学及实训设备落后甚至严重短缺,许多地方职教中心名存实亡,不具备办学条件。在学校建设方面,除极少量的上级专项建设资金外,地方财政投入很少;第二是职教师资力量薄弱。姚爱国:甘肃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大多数职业学校以普通文化课师资为主,专业课教师短缺,“双师型”教师几乎没有,师资队伍呈现出文化课教师多、专业课教师少、学历达标率低、职称结构低、实践技能水平低的“一多一少三低”现象;第三是实训基地建设严重滞后。由于缺乏资金、设备、场地等必要条件,实训基地建设严重滞后,学生只能“在书本上学电脑、在黑板上修汽车”,学校教学以课堂为主要场所,具有趋同性的理论课开设过多,具有民族特色的技能课开设较少,直接导致学生素质差、能力低、就业难,降低了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三、甘肃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思路

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自身的特殊规律,不仅与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密切相关,还受到民族习惯、民族文化、民族心理的影响。因此,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必须因地制宜,围绕民族特色和区域优势做文章,才能扎根民族地区,获得持续发展的原动力。

(一)民族职业教育与民族文化深度结合,实现双赢发展

文化与教育紧密联系,文化是教育的基本内容,教育是文化的传播途径。任何脱离教育的文化都是没有生命力的,任何脱离文化的教育也是不可想象的。教育必须与文化深度结合、共生共荣,才能获得发展。因此,甘肃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必须与当地民族文化相互尊重、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相互促进,才能实现二者共生共荣的关系,进而开创职业教育发展和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双赢局面:一方面甘肃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必须以甘肃民族地区独特的民族文化为基本土壤,从中获取滋养,获得发展的目标、内容、方向和特色;另一方面甘肃民族地区独特的民族文化必须以职业教育为基本传承方式,并从中获得发展、融合、扬弃和创新的动力。甘肃民族地区主要包含两大文化体系:一是以临夏回族自治州为代表的伊斯兰文化,二是以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代表的藏传佛教文化。临夏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过渡地带,是唐蕃古道的重镇,民族风情浓郁,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素有“茶马互市”、西部“旱码头”和“河湟雄镇”之称,享有中国“花儿之乡”、“彩陶之乡”的美誉。临夏也是回族的重要发祥地,由于回民聚居,伊斯兰教盛行,被称为中国的“小麦加”,具有特殊的宗教影响,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后形成的四大教派、四大门宦及其22个分支大多源自临夏。甘南是全国十大藏族自治州之一,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具有特殊的地理位置,历史上就是中原地区通往青、藏及川北的交通要道,是青藏高原社会大系的窗口,是“藏族现代化的跳板”,被誉为“中国的小,甘肃的后花园”。藏传佛教在甘南有着悠久的历史、广泛的影响,境内群众普遍信教,寺庙和僧侣数量众多。不管是回族还是藏族都在甘肃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文化,如唐卡、藏戏、藏医、回族花儿、临夏砖雕、临夏彩陶等。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市场对传统文化的需求量大幅增加。大力兴办与民族传统文化相关的特色专业,既是甘肃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之路,也是甘肃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安身立命之本,同时还能使民族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得到创新、走向市场,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进步。

(二)创新民族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实施区域发展新战略

从总体上看,甘肃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质量和效益都不高,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还没有完全体现出来。其主要原因就是缺乏整体规划和统一管理,职教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没有形成整体优势。为了使职业教育与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必须不断创新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积极实施职业教育区域发展新战略。首先,要建立“市州组团、县区成网,以城带乡”的发展模式。由地级市根据本地区社会经济和特色产业的发展情况,依托当地高等院校,重点建设几所骨干中等职业学校,同时吸收所在地区各县的职业高中,形成网络辐射优势,组建区域性中等职业教育集团,走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路子。以县为主发展职业高中和实用技术培训,以市州为主发展骨干中等职业学校,建立市县统分结合的中等职业教育办学管理体制,充分发挥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整体优势和地域优势。教育教学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学生在各县职业高中打基础;第二阶段利用市州骨干职业学校的师资和设备优势,采取“以城带乡”联合办学的方式,让学生学习技能;第三阶段利用职教集团与企业的合作优势,学生顶岗实习,并由此走上工作岗位,实现充分就业。其次,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打破旧格局,发展大职教,盘活现有职教资源,加快职业学校之间的合并或联合,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职业学校的合并或联合,必须是优化资源配置、增强学校实力、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的内涵式结合,而不能流于形式;各职业学校专业设置不宜求全,应相互配合和协作,在总体上形成相互补充的专业结构,克服以往在专业设置上既互相重复又各自欠缺的现象,共同实现本地区职业教育专业结构的平衡。同时,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办学模式也不必拘泥于传统的、固定的办学模式,可根据少数民族地区的特点,结合本地实际需要,不拘一格建立各种各样的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既要设立正规的各级职业学校,也要进行为期几个月甚至几天的短期单项培训。第三,甘肃民族地区财政比较困难,发展职业教育还必须动员社会力量,筹集社会资金。要制定并施行有关政策,运用经济杠杆调控和引导社会资金流向职业教育,要变一家办为大家办。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积极探索国有民办、民办公助、股份合作等新的办学体制,大力鼓励有关行业、企业、社会团体、宗教人士、慈善人士等社会力量举办职业技术教育,形成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投资和管理、共同分享利益的多元主体办学格局。临夏外国语学校就是由马志信阿訇与其他几位宗教人士共同创办的专门培养阿拉伯语人才的职业技术学校。该校不仅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也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在本地区乃至全国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三)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让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办出民族特色

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就是缺乏区域特点和民族特色,普遍模仿或照搬发达地区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专业设置和管理机制。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如何脱离一般化向民族特色、民族品牌发展,如何服务民族文化传承需要、为民族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这是今后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必须考虑的重大问题。因此,甘肃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应当牢固树立服务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理念,从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实际出发,积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让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真正办出民族特色。首先,专业设置要体现民族特色。回族和藏族都有着绚丽多姿的传统技艺,但这些传统技艺主要是通过民间艺人师傅带徒弟的方式来传授的,效率低下、规模有限,既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也无法真正实现传统技艺的审美、文化及经济价值,还制约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因此,甘肃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应积极开设民族传统技艺相关专业,做到取一地之材,设一地之专业,因地制宜,避免专业设置的趋同性,办出一批高水平的富有地域优势的民族特色专业。在甘南藏区应该大力兴办以下专业:

(1)藏医药专业。藏医药是祖国医学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论体系完整,医学典籍众多,疗效显著。

(2)藏戏专业。藏戏是我国4个世界级非遗剧种之一,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藏戏是以唱为主,唱、诵、舞、表、白和技等基本程式相结合。

(3)唐卡专业。唐卡是挂在墙上的“宗教”,挂在墙上的“历史”,挂在墙上的“政治”,挂在墙上的“艺术”、挂在墙上的“股票”。绘画唐卡是唐卡艺术的一种最主要表现形式,具有复杂的制作工序。

(4)民族传统工艺专业。藏族民间工艺品种类繁多,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独道的工艺特色,久负盛名,如藏被、藏毯、藏刀、藏族金银器、藏族服饰等。特别是藏毯,是当今国际市场的热销产品,但中国藏毯所占市场份额不到十分之一,国际市场主要被尼泊尔和印度所占据,其主要原因就是人才缺乏。因此必须大力兴办民族工艺专业,培养民族工艺人才,振兴民族经济,抢占国际市场。

(5)民族食品加工与制作专业,如牦牛肉深加工,酥油、酥油茶、青稞酒制作和市场化开发等。此外,还可以兴办畜牧兽医专业为藏区农牧业发展服务。在临夏回族地区应该大力兴办以下专业:

(1)民族艺术专业。临夏是“中国花儿之乡”。花儿是回族人民喜爱的一种高腔山歌,具有较高的文学艺术价值,被称为西北之魂,已被联合国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2)民族餐饮专业。回族名食甚多,如手抓羊肉、羊肉泡馍、兰州拉面、全羊宴、盖碗茶等,这些回族名吃都有待进行专业开发,促进清真食品的标准化和市场化。

(3)阿拉伯语专业。随着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贸易往来日益频繁,我国对阿拉伯语人才需求量也越来越大。目前临夏外国语学校和临夏州民族学校都开办了阿拉伯语专业,但还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阿拉伯语专业还应不断做大做强,办出特色和优势。

职业教育论文篇3

[关键词]心理逻辑;建构;职业教育课程;

Abstract:Inpresentvocationaleducationtherories,therearecontraditionsbetweencoursecurriculumandproject-basedcurriculumoracademiccurriculaandprofessinalcurricula.Eachcurriculumhasitsstrongandweakpoints.Thereispsychologicallogicintechnicalabilitytraining.Thuscurriculumconstructionofvocationaleducationshouldcomplywiththispsychologicallogic,whichofferssolutiontotheabove-mentionedproblem.

Keywords:psycologicallogic;construction;curriculumofvocationaleducation

一、职业教育课程论的两个分歧及相应的困境

(一)学科课程论与项目课程论的分歧及其不足

学科课程论主张以知识的科学逻辑为依据建构课程体系,从公共知识到专门知识、再到技能实训,体系完整,次序清晰,逻辑严谨,因此它在当前职业教育中仍然占统治地位。但它的不足是理论与实践脱离,学生对陈述性知识的机械记忆无法在工作中有效地转化为程序性知识,导致“在企业中只需几个月就能够熟练掌握的技能,学生在职业院校学习了三年后仍然不会”[1]15。

针对此弊端,专家和学校尝试实行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项目课程,“从做中学”、“从经验中学”,格式塔式地同化知识和技能,这样才可快速有效地获得某种职业能力。但它面临的质疑也是强烈的:学校终究不能改建为实习工厂,现代教育终究也不再是师父带徒弟,这在客观上不太可能,观念上也难以接受。退一步说,即使用实践培训大量取代课堂教学,操作起来也仍然存在疑问:设计什么样的项目?怎样避免项目选择的随意性?项目如何才能具有职业技能代表性(即形成图式的技能原型)?项目又应该包括哪些环节(或子项目)?对学生提出哪些要求及如何评价?环节和环节之间、项目和项目之间应如何衔接,才能使学生学习的不是各项目孤立的特定技能而是其间的内在“结构”?如何通过具体技能图式来实现心理完形?等等,如果不能较好地回答这些问题,就有理由怀疑学生掌握技能后能不能进行有效迁移,并在以后的职业发展中开拓空间。设计教学法的失败已经是前车之鉴。从我国已经进行的一些项目课程改革(如上海)实验来看,将课程单元化、实践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习兴趣,改进了教学效果,但这主要应归功于实践教学的即时性,而不是来自于工作项目的设计。

(二)文化课与专业课的对立及相关问题

这是一个困扰已久的问题,文化课和专业课孰轻孰重?“素质教育”热时,强调文化课的作用;“技工荒”来了,又强调专业课的重要性。总的学时是个定数,于是二者此消彼长、你强我弱地分割着两、三年的教学时间。

为了协调二者的矛盾,专家指出,可以“把普通文化课程内容与专业结合起来,强化它们为专业课程服务的功能”[1]16,或“以职业课程改造学术课程,是高职文化课程改革的方向。”[2]比如把语文课改造成和各自专业有关的文献的语言文字教学,把数学、英语等也改造成专业数学、专业英语。但是,这种思路不仅难以操作,即使整合出新课程,也只能是在知识层面的生搬硬套、牵强附会,恐怕无助于基本能力和专业能力的重构与提高。

其实,导致以上矛盾和困境的深层原因,是对文化课和专业课的定位、作用和关系的认识过于简单化,把二者对立起来,看作各司其职互不相干的“知识板块”、“教学模块”。文化课的作用是培养学生的文化知识或综合素质,专业课的作用则是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这种“知识与能力的对应定位论”观念,其依据是构造主义心理学,而构造主义的缺点已多被诟病,即它把人整体的意识活动予以肢解,忽略了心理活动的完整统一、相互渗透的“基本结构”或“完形”,导致学生学到一些支离破碎的知识和技能,却不能在实践中组织整合,获得有效迁移。事实也是如此,有的学生学习了专业技能却仍不能较好运用,或即使能够工作,却没有自我更新能力,而被逐渐淘汰,大量的40~50岁技术工人下岗失业就是很好的佐证。

根据建构主义心理学的原理,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并不是对立或并列的,而是统一的,是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的,甚至可以完美结合、相得益彰。同理,学科课程和项目课程也不是矛盾的,而是都统一于内在的“结构”逻辑。

依据这样的心理逻辑建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为解决以上问题提供了新思路,为重构学科课程和工作过程系统化项目课程提供了新理念,也可从一个新的角度来处理好文化课和专业课的关系。

二、技能培养的心理逻辑

千差万别的职业劳动各有其职业技能,建构主义心理学认为,这即是特定技能。特定技能又可以无限地细微化,随着其分化愈加细微,某项特定技能系统也愈加扩充;特定技能可化约为一般的动作技能,即基本技能,如各种大肌肉动作、小肌肉动作、视觉、听觉、动觉、平衡觉及其与运动的协调性等;基本技能又可化约为智力技能,如思维技能;智力技能的根源可追溯至元认知。它们之间是相互生成、相互转化的,这其中既有从外向内的内化过程,也有从内向外的外化过程(如图)。

从中可分析出以下几点规律:

1.技能具有同质同构性,是可化约的。尽管不同的特定技能的动作构成各不相同,但它们都由基本技能构成,基本技能又可化约为智力技能,并进而化约为元认知。技能属于程序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陈述性知识都是人类智力活动的产物,它们都有共同的“结构”,是这种“结构”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外化,或外化为语言,即陈述性知识;或外化为动作,即程序性知识。

2.任何技能都是可迁移的。但技能的迁移度是不同的,越是的特定技能其迁移的范围就越小,越是内在的智力技能其迁移的范围越大。但就迁移的难易程度而言,则越是的越容易,越是内在的越难。

3.一般地,技能的掌握顺序不是从内向外,也不是从外向内,而是从中间(基本技能)向两侧(智力技能、特定技能)。因为基本技能的动作构成简单,往往是在现实生活中形成的。而特定技能动作较为精细复杂,具有专业化特征,智力技能则比较内隐,无法通过视觉和语言直接传递,因而不易把握。并且,这种从中间向两侧的看似方向相反的技能获得过程并不是对立的,而是同时进行或者说兼而有之,即特殊化同时又是本质化,本质化过程中又有特殊化。

三、依据心理逻辑建构职业教育课程

依据以上心理逻辑,我们可以思考建构职业教育课程。

(一)课程的设计原则应是“为迁移而教”

职业技术教育是以培养学生职业技能为主要目标的,但为其发展考虑,所培养的职业技能就不应仅仅局限于某种特定技能,而应以其可迁移为目的。因为,一方面社会发展多变导致职场发展之不可测;另一方面现代工业愈庞大,分工亦愈细化,迁移实属必要;并且严格地说,任何技能的应用本身都需要迁移,没有迁移的技能不是技能,只是机器式的动作。所以只为培养特定技能的职教理念是不足取的。那么是不是由此就必须转向培养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并非如此,二者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它们都服务于心智技能的培养,即在心智技能的统摄下,二者是可以结合的,也就是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的结合。只有在心智技能活动下自我主动形成的特定技能才是真正“掌握”的技能,也才可以最好地迁移。

心智技能的内隐性也决定了它是不可以直接训练的。培养心智技能,其教育载体当然是某些理论知识、基本技能或特定技能,其教育结果的具体表现形式则是某些特定技能,尽管“为特定技能而教”的结果也是训练特定技能,二者看似相同,实则相差甚远,二者根本目的不同。“为迁移而教”是以某些理论知识或技能为手段,以心智技能为目的,特定技能只是外显形式或产物;“为特定技能而教”则是通过某种特定技能的强化训练,固化为“动力定型”,特定技能在此既是教学载体又是教学目的。这两种不同的理念,决定了具体课程的设计编排也是不一样的。

(二)课程的设计编排应注重知识之间的内在“结构”

这种“结构”在本质上和人的心理结构是同质同构的,只是当它成为心理活动的产物时,我们误解或扭曲了知识的结构。比如,对语文的学习,我们都顺序化为字词句篇,但其内在结构顺序则是先句篇而后词字,再比如对于几何我们都顺序化为欧氏几何投影几何拓扑几何,但其内在结构顺序为拓扑几何投影几何欧氏几何[3]。

所以无论是学科课程知识的编排还是项目课程中项目之间、项目和子项目之间的编排都须依据这个“结构”。这种结构逻辑可以弥补学科课程和项目课程的不足,体现出“为迁移而教”、“为发展而教”的目标。

具体到专业培养也是同理,比如汽车维修专业的课程体系,其设计理念也可体现出这三种不同的课程理论。根据同构化约的原则,我们可以依据不同理念设计出一个四年制的课程体系,也可以化约为三年制、两年制、……半年制甚至一个月、一天甚或一节课。假设用一节课时间培养一个汽车专业的学生,学科课程论者会在教室里给学生简明而概括地讲解汽车的构造和原理;项目课程论者会用这一节课的时间教会学生给轮胎打气。如果学制时间延长,两者的教学内容也相应扩展,前者把汽车的构造和原理的知识更加分解,讲授更加详细化;后者则安排更多的技能项目:补胎、钣金、喷漆、换三滤……。由于教学内容的同构化约性,学制的多少并不改变课程模式的性质,从教育叙事学的角度来看也是如此,叙述内容的长短多少并不影响叙述句式的结构。结果是,前者有理论而不实用,后者虽实用却无法迁移。建构主义课程论的做法则是领学生认识一辆汽车,并实践驾驶,这种做法无疑会有最好的效果。因为它尊重知识和技能的整体性,尊重学习的心理规律,能够兼顾理论与实用,注意到了二者共同的内在结构,提高了学生的迁移能力。学制时间的长短并不影响课程编排的原则,三种理念的不同可以反映在三年课程的编制上,也可以反映在一句话的说法上。

(三)文化课与专业课的重构

文化课不能理解为仅仅培养文化知识,专业课也不只是进行职业培训。二者本质上是同质同构的,它们都是人类思维的产物,其蕴涵的认知结构是一致的。所以在教学中,二者的教育目标和作用是共通的,即都服务于心智技能的培养。本质上都体现了认知活动方式,它们是认知结构在不同领域的形式化,或者形式化为命题系统,或者形式化为技能系统。认知结构不能直接传授,只能通过其产物才能实现间接授受。但问题是不能在进行知识或技能传递中失落了其本质,为知识而知识、为技能而技能,就遗忘了其服务的根本目标。

当然,即使都是认知结构的产物,二者毕竟不同,这种不同即它们在人类知识符号体系中的位置是不同的,因为认知活动的领域不同,其产物形式就不同,这其中并不太好区分为所谓文化课或专业课,任何文化知识都是某个领域的专业知识,任何专业知识在其领域不断扩展、体系愈加庞大之后,就会析出其中核心或基础部分,成为所谓的基本文化知识。

既然其位置不同,它们为培养学生心智技能服务的方式也就不同。文化知识作为人类各个领域知识析出的核心部分,往往有更高的概括性,更加接近于心智技能,它通过对信息符号的陈述,使学生直接感悟认知的结构。专业知识或技能则因为其分化和具体化而更容易掌握,知识内容也往往具有可感知性,但其结构层次也比较表浅,所以应该通过图式的修正来形成图式的上位运动,使其认知结构逐渐深化,以具有更好的迁移能力。

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之间的关系也蕴涵着人类认知的结构,如果处理得好,二者就可以顺理成章浑然一体,使学生可以看出从一般文化知识是如何衍生出专业知识的,或专业知识如何洗练为一般文化知识的。

二者之间的结构统一、位置不同而又相互衍生的关系,与人的思维结构是完全对应的,所以对于学生认知结构的培育,二者是缺一不可的。因此,课程的设计可以说是根据这一原理对所谓的文化知识、专业知识的重写或重新形式化,从知识的言说形式、数量的配置到顺序的安排等都应体现认知结构的逻辑。

[参考文献]

[1]石伟平.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中的问题与思路[J].职业技术教育,2005,(31).

职业教育论文篇4

随着学者对黄职业教育理论和思想研究的深入,研究范围越加广泛,在对黄炎培这一块研究可主要归纳为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职业教育目的;二是职业教育办学方针;三是职业教育教学原则与方法研究;四是职业道德教育研究;五是对“农村教育论”的研究;六是对大职业教育主义的探讨和研究。例如,福建师范大学黄仁贤教授对黄炎培的职业指导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他认为:黄炎培从职业教育的倡导到创办,至始至终都十分重视与职业教育和基础教育密切相关的职业指导,并且第一次把职业指导纳入职业教育教学之中,在其数十年间的职业教育理论探讨和教学教育实践中,最终形成了比较成熟的职业教育指导体系。武汉大学张建华教授从黄炎培的职业道德观着手,认为包括“敬业乐群”、“劳工圣神”、“完善人格和爱国主义”等内容的职业道德教育是其职业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黄炎培的职业道德思想对我们推动职业教育事业有着特殊的现实意义。叶凤刚教授认为,在21世纪20年代的乡村教育运动中,黄炎培是最早注意到农村教育问题的教育家,其农村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经历了由“分区立系”到“划区施教”、综合改进,再到“先富后教”、“富教合一”三个阶段的演变。此外,南京师范大学庄缇缇的硕士论文《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研究》,对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形成背景及过程、具体内容、思想特点、及其启示做出了系统而具体的阐述,就其职业教育思想的内容而言,除以上六点外,还提出了黄炎培的人性化教育制度这一内容。

二、对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比较研究

在注重对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进行研究和探索的同时,一些学者也把目光转向把其职业教育思想与蔡元培、张謇、陶行知、杜威等教育家的职业教育思想的比较研究上。例如,王彪认为蔡元培和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具有继承发展的关系,蔡元培是我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倡导者和开拓者,而他的学生黄炎培是我国近代这也教育思想的继承者和开创者。他们在职业教育思想上有着密切联系,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在实践上,他们相互支持和帮助,共同推进了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史淑丽对黄炎培和杜威的职业教育思想进行了比较研究,她认为两人在相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背景下形成了各自独特的职业教育思想,并具体从社会化、科学化、平民化三个方面来计较二者职业教育思想的异同。在杜威与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比较研究方面,张晓明也进行了相关研究。马斌也对黄炎培与张謇、陶行知等教育家在职业教育的办学目的、办学方针、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学生日常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三者提出了各具个性又相互补充、相得益彰的丰富的职业教育思想与理论。此外,姜建、马万明对张謇与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进行了比较,该文章主要从两者职业教育思想起源、职业教育实践形式、职业教育内容、职业教育原则进行比较,认为张謇的职业教育思想先于黄炎培,并为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形成提供了参考的范例;在职教实践形式方面,两者都以服务社会为宗旨,但张謇更加注重校企合作,而黄炎培更加偏重职业指导;在职教内容方面,该文在张謇“事业之所至,教育之所至”的教育理念与黄炎培的“大职业教育”理念及职业道德教育方面进行了异同比较;在职业教育原则方面,作者认为两者都注重职业教育的实用性和教育对象的广泛性,但从具体实践上看,黄炎培职教对象更为广泛。

三、对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研究

职业教育论文篇5

高职学生在校时间短,所以需要迅速完成从普通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变,这要求高职学生必须尽快明确和内化职业素质,使自己符合未来岗位要求。为实现上述目标,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为学生开设了“民航职业素质教育”课程,在课程目标、单元设置、教学方法、评价等方面都充分考虑了民航行业文化和民航类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

(一)民航职业素质教育的课程目标紧扣民航业核心文化要求民航的行业核心文化是持续安全和优质服务,民航类高职院校作为民航类教育机构,承担为民航业培养人才的任务,所以在培养学生职业素质的过程中也要紧紧把握持续安全和优质服务这两点不放松,以期能为民航业输送合格的人才。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开设民航职业素质教育课程的目标是:将民航持续安全和优质服务的文化理念深入渗透到每一位学生的认知、情感、行为三个层面:(1)认知方面。学生能够说出并理解民航职业素质的内涵、本校教育体系、分项素质板块及其对应的学校各项教育教学活动。(2)情感方面。学生喜欢职业素质教育内容和活动形式,强化学生对持续安全、高质量服务要求的认同。(3)行为方面。学生能主动投入到校内外各类职业素质教育教学活动中去,部分学生能独立制定、组织一定类别和规模的职业素质教育活动。

(二)纵横向系统设计教学章节内容课程内容方面,根据民航职业素质模块划分基本章节,教学章节依据职业素质在行业文化中的重要程度进行有重点的纵、横向设计。

1.课程教学章节设计在纵向上的结构体现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专业模块式、阶梯层进式、素质板块式的职业素质教育体系”特点。(1)专业模块式:该体系以学校的飞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民航运输专业等九大专业(群)为职业素质培养群体;(2)阶梯层进式:以年级为时间维度划分不同年级学生的重点职业素质培养任务;(3)素质板块式:将民航职业素质细分为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职业技能素质、职业心理素质、科技与人文素质五大素质板块。“民航职业素质教育”中的章节则根据学习时间节点、专业的不同,深入解读五大素质板块。

2.课程单个教学单元的横向结构依据“认识—比较—感受—实践”的设计原则。在每个教学章节中包含知识点探讨、民航特色活动分享、团队或个体的职业素质实践计划与反思。例如在《民航职业交往》教学章节中,包含民航职业交往的概念和理解、与其他职业交往的异同、训练职业交往的常规方法、学校训练民航职业交往的形式。同时结合观摩在第一课堂(课程)、第二课堂(校园文化活动)、第三课堂(校内外社会实践)中训练职业交往素质的品牌活动,组织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观摩后讨论,提升学生的职业交往能力。

(三)教法上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活动式教学法”民航职业素质教育课程教学依据“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内容需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例如案例教学、课堂讨论、视频论坛、情景模拟、角色扮演、互动游戏等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和过程的理解。在“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的运用过程中,着重体现以下四个特色:(1)参与性。具体教学的热身活动、连接方式、评价讨论都让全体学生参与。(2)体验性。由于学生缺乏实际工作体验,纯理论讲述不能达到教学效果,所以在课程中展示相关人物故事的案例视频,组织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类教学活动。(3)开放性。在课程讲授中关注学生的情感与需求,在课堂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对不同情感认知给予正面引导,允许多种结果和评价。(4)主动性。在课程主题结构和规则之下,引导鼓励学生主动发言、主动思考、主动参与各种教学活动。

(四)广泛收集民航类岗位优秀员工案例作为教学素材民航职业素质教育课程教材使用的是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的自编教材《民航职业素质教程》,该教材收集、整理了大量民航行业的发展历史及现状资料、民航企业文化资料、国内外相关民航影视视频资料、各专业岗位优秀员工资料及成长案例分析资料等,立体、形象地为学生展示民航业的风采和要求,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标杆。

(五)立体式民航职业素质教育课程教学评价民航职业素质教育课程评价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追踪,在每个教学知识点上综合运用学生自我与同伴评价、教师评价,以形成对学生的整体评价。该课程的学习结果最终以学生个人职业素质分析报告、职业素质训练方案、个人职业素质养成计划书、训练活动策划等形式呈现,放入学生电子档案并进行规范管理。

二、职业素质教育课程建设的几个关键点

要全面提升职业素质教育主导课程质量,培养学生职业素质能力,除了领导重视、思想统一外,在具体的课程建设方面有以下关键点需要重视:

(一)职业素质教育课程建设要与行业需求相结合高职院校本身就是依托相应行业所生存的,所以高职职业素质教育课程内容往往要符合行业需求。民航职业素质教育课程在开设和建设前期对民航业的空管、机场、航空公司及相关企事业单位进行关于新入职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现状和素质弱项的调查,取得行业的需求分析。同时在与行业联系调研的过程中,我们还收集大量的企业文化、岗位工作要求等资料,形成课程的背景资料库。

(二)职业素质教育主导课程建设要与具体职业技能发展相适应不同的职业具有不同的职业素质要求,所以在建设职业素质教育课程时要以具体的职业技能群为维度,具体讲解其特有的职业素质。在设计职业素质教育课程时要及时掌握专业发展的现状和前景,及时将最新的职业技能发展方向与对人员的职业素质要求联系起来。因此,在课程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就需要做好针对岗位职业群的调研和行业信息变化的跟踪工作,同时引领学生关注行业动态,养成关注行业发展、关注岗位新技能要求的职业习惯。

(三)与其他职业素质教育类相关课程有效协调职业素质教育的许多素质板块与部分公共课程方向相近,应该注意基础的协调性、统一性,但课程重点不同,设计和教授的要求也应该有所区别。在“民航职业素质教育”中有民航职业形象的章节,但它所讲授的民航职业形象内容应与“沟通礼仪”课程中的具体职业形象设计有不同侧重。以职业素质为核心的职业形象教育是要在公共形象要求的基础上,让学生明白具有行业特色形象的历史背景、旅客服务要求等要素对自身职业的重要意义,增强学生的角色代入感。与“沟通礼仪”相比,“民航职业素质教育”中的民航职业形象应该更具有行业及岗位针对性,做到将公共类科目具体化。

三、结语

    【办公范文】栏目
  • 上一篇:大专护理毕业生自荐书(收集10篇)
  • 下一篇:经典书籍影响力的读书笔记(收集2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