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作文网

产业园区的发展规划(收集3篇)

时间: 2024-07-24 栏目:办公范文

产业园区的发展规划范文篇1

关键词:新型工业化工业园区可持续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明确把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大力发展工业,增强经济实力,成为全国各级党委政府的主要抓手。建设工业园区,集中发展工业是大势所趋。

一、工业园区的意义

工业园区是指由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在城市规划内设立的特色园区、创意产业、孵化基地、商务园区、生态园区、综合园区等实行国家特定优惠政策的各类工业园区。其中孵化基地、科技园区最为常见。

在我省,主要园区形式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出口加工区和特色园区。

二、工业园区的兴起

自18世纪中叶的技术革命以来,工业得到了迅猛长足的发展,工业区的发展也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分为最初的工业区形成简单的聚集阶段;随着技术的进步,第二次技术革命带来了产业的升级,工业门类增加,形成了以能源和原材料加工、机械为主导的工业结构,工业区的发展竟入了粗放式的发展阶段;伴随着传统工业区的衰落,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工业区的发展进入了集约高效的发展阶段,工业园区成为工业用地的主要形式。相对于以往的工业区更加注重工业企业的生存环境,强调可持续发展理念,公共设施的配置更加人性化,重视生态环境等。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在工业园区建设方面主要以建设高科技园区和工业生态园区为主,而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建设的工业区大都是参照国外工业园区开发的经验建设的。

工业园区作为工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其建设是发挥投资的规模效应、吸引外商集聚效应的有效途径,也是推动城镇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些市、县党委、政府能立足当地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把握总的原则和大方向的基础上,确实做足、做了结合的文章,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园区发展的优惠政策。优惠的政策和环境既吸引了一些优质、重大的项目,也增强了园区的发展后劲,实现了企业发展和园区发展的双赢。园区的发展需要规划来指导进行建设,随着工业园区建设的发展,园区规划也进入一个集中期。

三、工业园区的类型

目前各地建设的园区多为根据自身实际建设而成的,在性质、定为、规模上差异很大,也有应国家的产业政策和发展战略设立的特殊工业园区,如深圳经济特区、长三角、珠三角经济特区等。工业园区类型繁多,目前没有一个统一的划分标准,具体类型的划分,各省有自己的划分标准,一般是根据实际需要来进行分类确定。

通过调查,总结了几个划分标准如下:

(一)按国家认定园区的标准划分,可分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出口加工区和保税物流区等;

(二)根据园区批准机关的级别划分,可分为:部级工业园区、省级工业园区、市级工业园区和县级工业园区;

(三)按园区主导产业性质划分,可分为:生物产业园区、机电产业园区、信息产业园区、物流产业园区、有色金属产业园区及石油化工基地、天然气化工基地、煤化工基地、磷化工基地、汞化工基地、林化工基地等;

(四)按建设情况划分,可分为:新建、改建、扩建;

(五)根据园区规模划分,可分为:一类园区、二类园区、三类园区。

七、工业园区规划中应注意的规划要点

通过对多个工业园区进行规划,先将规划中需要注意的要点总结如下:坚持规划先行、科学决策、合理布局,做到园区规划与土地利用、城市总体规划相衔接,工业用地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工业发展提供土地保障。

(一)依据城镇体系规划,合理分布工业园区

城镇体系规划是对一定区域范围内居民点体系的布局和安排,规划从区域整体性的角度出发,在对比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明确了各城镇的产业主导方向,提出了有关生产力布局的建议,是产业区位理论在城镇体系规划中的具体运用,为各类工业园区的选址提供了宏观数据。

通过城镇布局与生产力布局的紧密结合和同步协调,不仅可以在工业企业集中布局的基础上完善城镇布局网络,还可以通过合理分布工业园区,形成以各级中心城镇为核心的城乡经济协作区,其目的就是要以经济较发达的城镇为中心,带动周围地区和农村,统一组织生产和流通,逐步形成以中心城镇为依托的各种规模和各种类型的产业园区,从而达到使分散发展的工业区在地域空间上组成一个协调的有机整体,实现土地资源的聚集效益与有效利用。

因此,依据区域城镇体系规划所确定的城镇经济区划分、城镇之间的职能分工和城镇的空间分布进行工业园区的选址、布点将有利于合理和均衡地分布工业园区,避免工业园区布局的分散化和过度集中化。

(二)依托城市总体规划,统一规划工业园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明确规定:“城市规划区内的土地利用和各项建设必须符合城市规划”。《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规划工作的通知》(国发[1996]18号)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发[2002]13号)多次强调在城市规划区的各项规划和建设活动都必须遵守《城乡规划法》,各类重大项目的选址都必须依据经批准的城镇体系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

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工业用地作为城市中主要用地和城市形态与结构演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在城市用地占有较大的比例,是城市规划重点考虑的对象。城市总体规划中确定的工业用地是工业园区的合适区位,是经过一系列基于科学性和合理性之上的选择和决策的结果。同时,工业园区的规划布局与城市总体规划也有很强的相关性,园区内的道路系统要和城市的道路系统及对外交通系统进行紧密衔接,保证园区的人流和货流可以方便、快捷地进入流通系统;园区的水、电、气的供应和废弃物的排放都需要城市提供和接纳,有赖于城市按照城市整体建设和规划的要求,需要纳入城市的各项工程系统,由城市统筹布局和规划,其总量的预测、方案的确定、系统的组成、用地的安排都需要依据城市规划来进行。

因此,如果脱离了城镇总体规划的宏观指导,擅自改变城镇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及园区的布局,将会给园区的顺利运转带来极大的障碍。

(三)注意与上位规划及相关规划的衔接

规划和建设是一个整体、长期的过程,为保障规划的严肃性和连贯性,应该做好与上位规划的对接和相关规划的衔接问题。总体规划因与国民经济计划(五年计划)、县域工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风景名胜区规划等相衔接;控制性详细规划应与园区总体规划、园区产业发展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给水排水、电力电信、道路交通、防灾减灾等专项规划相衔接;修建性详细规划应与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工业生产流程等相衔接。

(四)园区规划要体现优势,突出特色

在国家大力发展工业,走新型工业化之路的前提下,各地政府均提出“工业兴市、工业强县”等的目标,工业园区的设立如雨后春笋,数量及规模的增加速度惊人,让每个园区如何充分发挥地域、资源、技术、人才等优势,把园区建设成为独具特色,更具竞争力的园区是规划中应该着重考虑的,通过认真谋划,准确定位,将优势转化为竞争力,把特色突出出来增加吸引力。

(五)加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

城市中的任何建设行动都要依靠配套的基础设施来支撑,工业园区的建设更是离不开路、水、电、气的支持,同时也需要做好工业管廊、综合维修、交通运输、环境保护、消防、安全及劳动防护等规划。一个高起点、高标准建设的园区首先要营造的就是配套完善的基础设施环境。根据园区的产业和规模,合理、有计划的配套基础设施是非常关键的,这关系着园区建设的硬件设施,也是招商引资的主要考虑指标,所以规划中一定要仔细周全的考虑。

(六)长远打算,寻找突破

园区的建设是一个持久的过程,不可能一步到位,园区的各项条件总是在建设中逐步完善的,所以应该坚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针对实际,实行“先期建设、滚动发展”的建设方针。制定远景目标,合理安排好近期建设内容,以可操作性强,经济效益好的项目为园区建设的突破口。

(七)科学管理工业园区

在整个规划建设管理工程中,一要观念不断更新,切实增强开放意识和联动意识,从更高站位、更大区域范围内来谋划和推动园区发展,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二是政策要放开。凡是政策明确的要坚决执行,凡是实践可行的要努力推广,凡是外地能做的要积极借鉴,使园区成为汇集优惠政策的“聚宝盆”。要积极帮助企业用好用足用活政策,对已经出台的政策措施要加强跟踪问效,及时修订完善,确保落实到位。三是机制要顺畅。寓管理于服务之中,进一步健全工业园区的领导管理机制、协调服务机制,健全项目引进审批“一站式”、项目建设“一条龙”和企业投产后“保姆式”三个服务体系,加强部门配合,提高行政效率,为园区落户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九、对工业园区建设和发展的建议

工业化是人类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工业是财富积累的重要源泉、扩大就业的重要渠道、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开放、和谐社会的主要抓手。工业园区是工业发展的载体,经济发展的速度与园区建设有直接关系,调研和规划使我对如何建设和发展工业园区有了一定认识:

1、提高园区建设认识,营造良好的工业发展氛围

政府应进一步加大领导力度,明确工业园区建设过程中各相关部门的具体责任,适时出台规范工业园区建设的指导性文件,对进一步整合提升工业园区建设工作进行统一部署,力争使工业园区建设上档次、上水平。

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工业园区重要作用、功能定位和发展规律的认识。要充分认识到工业园区是发展工业的重要载体,是实施“工业兴县(市)”的重要平台,是招商引资的现实需要,想尽千方百计支持工业园区建设向规模化、产业化、专业化、生态型方向发展,推动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聚集,形成区域化生产和专业化协作的发展格局。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一切为了发展,人人都是投资环境,事事关系发展大局的观念,大力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工业发展氛围。

2、理顺园区管理体制,创新运作机制

在园区管理上进行体制和机制创新,建立一支精干高效的园区管理机构。建议进一步明确园区管委会的职责、任务和权限,实行责、权、利的高度统一。尽快配齐园区工作人员,具体负责工业园区管理、对外招商、项目申报、费收缴等事务。要运用市场经济法则,进行科学化经营管理。可以尝试公开拍卖园区公共设施的经营权、广告使用权、道路冠名权等,把园区建设变成资本运营的过程。进一步理顺园区的管理体制,加快市场运作进程,真正形成政府引导、园区和企业共同开发的良性循环发展机制,尽快使园区发挥产出效益。

3、科学合理布局,完善园区长远规划

优越的环境是“筑巢引凤”、吸引投资的首要条件。当前很多工业园区都处在边搞基础设施建设边投入运行的阶段,高标准抓好基础设施建设为重要。工业园区的建设要适度超前,坚持一次规划、分布实施的原则,按照科学合理布局适度超前抓好工业园区内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提升工业园区对外形象,不能因为资金制约而降低建设标准。

一要提高园区规划水平,坚持与城市、交通、土地利用、环境保护规划相结合,与城市建设远景规划、工业结构调整规划、本地资源利用和产业优势相结合。二要高起点、高标准抓好工业园区内部规划,按照总体规划格局,在园区内部科学合理布局,形成一批有特色的工业园和精品工业园,努力提升工业园区的品位。三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充分体现工业园区内部规划的综合性、科学性和前瞻性,使入园企业在选址、布局、产业定位、生态建设及配套设施等方面都具有科学性和超前性。四要体现工业园区的内在吸引力和凝聚力,形成工业园区特色优势。要引导小型、私营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入园,向园区集中,扩大规模,创新技术,以推动园区向产业化、特色化、协作化、效益化方向发展。构筑园区的产业龙头地位,凸现出工业园区的积聚和辐射带动作用。

4、创新融资方式,理顺投融资渠道

要通过科学经营管理,增强园区的自我运行能力,实现投入―产出―回报的良性循环,使园区建设尽可能减轻地方财政负担,降低财政风险,真正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载体和市场化运作的主体。要创新融资方式,积极推动“银(行)园(区)”合作,争取金融资本支持,同时鼓励民间资本通过独资、合资、入股等方式参与园区建设。要合理解决园区内土地权属关系问题,理顺园区内的土地审批权限。要强化土地征管,建议政府组织进行一次新增存量土地的清理,做到土地的合理利用。要按照招商引资企业的规模来落实相应的土地,使征用土地尽快产生效益,防止闲置浪费。

5、优化发展环境,营造良好的服务范围

牢固树立“投资者是上帝”、“人人都是投资环境”的观念,在投资软环境上改善法制环境、政策环境、服务环境、人文环境。各园区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借鉴外地成功经验,结合自身实际进一步明确出台园区发展的优惠政策,要对现有的优惠政策进行梳理完善,进一步加大督查力度,将土地、税收、规费收取、能源、金融、工商登记、基础设施、人才服务、贡献奖励等各种优惠政策真正落实到位。要进一步优化服务环境,清理收费项目,建议责成有关职能部门对设计园区建设的所有收费项目做一次彻底的清理,取消不合格的收费。进一步优化社会环境,政府的职能部门要转换角色,由重管理向重服务,维护园区企业的合法权益,尽力帮助企业解决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园区内要设立专门的治安警务室,配齐警务人员、保证工作经费,确保园区安全。各相关服务部门要统筹协调,互通有无,完善生产、生活、商务、创业等设施。要落实专人管护已建成的基础设施,对园区及企业提出的相关困难问题要明确专人限期落实和解决,创造良好的环境,提高吸引外资的承载能力。

6、强力招商引资、充分发挥园区整体利益

产业园区的发展规划范文篇2

一、我区周边几个工业园的发现状

二、我区工业园区建设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应当说,我区工业园区在吸引外资、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扩大城乡就业、加快城市化进程等方面,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发展中加以规范和解决。

1、园区规划定位方面。罗亭工业园缺少一整套高标准园区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园区道路建设为例,园区内三条纵路都是断头路,没有形成循环路网,由于缺少完善的路网建设规划,园区道路往往随着项目的落户而规划建设,导致部分路网地块标高不一,条块分割严重,同时,由于园区市场竞争力不强的原因,存在搞什么样算什么样,来什么项目要什么项目情况,导致现有产业分布相对分散,彼此关联度小,集聚程度低,难以形成有效的产业链。

2、园区基础设施方面。虽然我区在近几年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园区项目建设,但鉴于区财力有限,园区现有的基础设施条件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例如,园区现有的3.5万伏供电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项目进入和投产企业的正常生产运营。银行、餐饮、住宿、娱乐等三产配套服务发展略显滞后。

3、园区用地方面。现在全市各县、区用地指标都非常紧张,我区每年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仅有300亩,用于园区项目建设的指标更为有限。随着园区建设的加快,用地矛盾日益凸显,土地供需矛盾已成为限制园区发展的重要瓶颈。目前,园区江中保健品项目、东升塑编项目及园区污水处理厂等多个项目因用地指标的限制影响了开工建设,预计,明年园区用地指标缺口还将更大。

4、金融支持方面。区县级商业银行由于授权授信和地方金融生态环境的影响,园区内新办企业很难得到商业银行的信贷资金支持,企业所需的投资主要来源于企业自筹资金和创办单位的投资,企业资金链比较紧张。

5、招商引资方面。由于园区户口原因,难以争取省、市的政策支持,同时园区土地出让基准价高于周边,这些因素加大了园区招商引资的工作难度。

三、发展壮大我区工业园区的对策和建议

1、进一步完善园区发展规划。在园区规划建设过程中,必须按产业链布局规律,结合湾里区经济发展水平,以形成有一定梯度的工业经济区域为目标进行统一规划。在园区发展规划工作中,要根据规划先导,分步实施,发挥优势,提升竞争力的原则,围绕集聚化、规模化、特色化、城市化的园区建设目标,统筹规划、科学论证、合理调整工业园区产业布局。在园区建设规模上,要一次规划,留足余地,分步实施,总体上要能满足发展需要,确保园区建设有足够的发展空间,充分体现园区发展规划的超前性、严肃性。

2、进一步提升园区发展后劲。一是要及时进行土地总规修编。把工业园区建设用地纳入区、镇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土地规划和用地指标上向工业园区倾斜,优先解决入园优势项目、重点项目用地,加大土地开发治理力度,每年有计划储备一定的用地指标,实行工业园区用地占补平衡,余缺调剂。二要积极向上争取用地指标。加强于上级部门的沟通联系,形成合力,积极跑省、市争取土地指标,深入研究土地政策,随时掌握土地信息,切实做好土地报批工作。

产业园区的发展规划范文篇3

关键词:创新;科学;发展;规划;产业布局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1基本情况

我县,科技特色比较鲜明,产业优势比较明显。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基础良好,先进装备制造初具规模,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发展态势良好。结合自身产业基础优势,依靠国家和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的相关政策,以科技为统领,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全力推进产业大平台和科技生态城建设,加速经济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2规划布局依据

(1)《新昌县域总体规划2006—2023》;

(2)《新昌县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规划》;

(3)《新昌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4)《浙江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扩容区块产业发展规划》;

(5)《新昌县产业集聚新平台规划》;

3产业布局规划

3.1产业布局规划的必要性

近年来,县委县府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科学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积极寻求发展之机,实现了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但随着发展阶段、市场环境、宏观政策等等的变化,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严重冲击,工业企业发展用地紧缺,企业增长后劲乏力,抗风险能力减弱等问题越来越凸现出来。对此,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进一步发挥民营经营、县域经济、块状经济等特色优势。扎实推进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建设”。县委县府抓住我省的这一契机,立足新昌实际,提出充分挖掘和利用新昌丰富的台地资源,依托现有产业园区拓展发展空间,构筑产业集聚区,再造发展新优势的工作思路,不仅是提升我县传统产业和培育新兴产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也是发挥原有优势并增创新优势,推动存量优化和增量提升的关键之举,而且对新昌长远发展都会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3.2规划用地布局

根据我县土地资源分布特点,结合《新昌县域总体规划》、《新昌县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规划》、《新昌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浙江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扩容区块产业发展规划》等规划方案,在我县2010年编制完成的《新昌县产业集聚新平台规划》中将工业建设用地发展方向分为东、西两翼。

3.2.1东翼

具体包括五个区块:大明市黄泽江以南(山头里村、丁家园村周边)河谷平原区块;大明市黄泽江以北(藕岸村周边)河谷平原区块、大桑园区块、大市聚新昌工业园区北部区块、青山工业区年岳和拔茅砖瓦厂北地块;规划用地面积约13.63平方公里,可供工业用地面积约7.6平方公里。

3.2.2西翼

即新昌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西南部。具体指新昌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梅澄区块(以高新园区扩容区块中未开发利用土地为主),规划用地面积约10.5平方公里,可供工业用地面积约3.2平方公里。

附产业集聚新平台选址片区现状表

片区区块构成区块面积

(亩)土地属性土地开发潜力选址依据

东翼大明市黄泽江以南(山头里村、丁家园村周边)河谷平原区块8950部级良种水稻繁育基地2011年部级良种水稻繁育基地验收后,部级基地政策扶持到期,可转为一般农地,通过异地置换可转为建设用地。1、总面积约12.3平方公里,潜力空间充裕;

2、西南接青山工业区、东南连新昌工业园区,产业依托有力;

3、区位西邻羽林街道,城市功能支撑较强;

4、104国道、36、38省道穿过,距甬金高速、上三高速较近,设施条件良好。

大明市黄泽江以北(藕岸村周边)河谷平原区块2600

青山工业区拔茅砖瓦厂北侧地块和年岳地块1250农用地通过异地置换可转为建设用地。

大桑园区块2400林地为主现状耕地约400亩,王家园低丘缓坡约300亩,林地及其他用地1200亩,道路、水域等约500亩,可通过农、林地异地置换转为近期建设用地。

大市聚新昌工业园区5250农用地通过异地置换可转为建设用地。

西翼新昌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梅澄区块15810农用地和村庄用地农用地通过异地置换可转为建设用地。村庄用地可通过村庄整治和集中安置工程进行置换。1、总面积约10.5平方公里,潜力空间充裕;

2、北接新昌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依托有力;

3、东北延新昌中心城区、南接梅渚镇区,城镇功能支撑较强;

4、新磐线穿过,距甬金高速、上三高速、104国道南复线较近,设施条件良好。

4产业布局规划方案

4.1产业布局指导思想

4.1.1注重整体协调。产业发展规划是特定地域空间的综合性规划,规划应统筹区域内的各项发展,协调好区域内各专项规划之间的关系;统筹好区域内的产业发展,按照“优(优化产业结构)、新(发展新兴产业)、高(提高科技含量)、特(发挥特色优势)”的要求,促进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效生态农业协调发展。

4.1.2发挥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规划需综合考虑县域的经济基础和发展潜力,从县域特有的比较优势出发,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因地制宜,对产业、人口、基础设施等重大布局作出合理安排,制定符合县域实际、彰显县域特色的发展战略。

4.1.3体现空间引导产业。产业发展规划是对重要县域的战略规划和布局引导,必须选择出交通条件优越、产业导向明确、建设空间条件较好、符合生态环保要求的空间载体,作为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集聚的平台,要有效整合提升已有的各类开发区(园区)和各类平台(载体)。

4.1.4突出可持续发展。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需充分考虑县域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要严格保护水土和生物资源,避让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及生态敏感区。要注重集约节约,加强生态建设与环境整治,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共生发展。

4.2产业布局用地选择原则

产业布局是我县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支撑点,规划建设不仅要与用地空间拓展、产业现状基础和产业调整方向结合起来,还应与城市功能延伸、重要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布局统筹考虑。因此,产业布局选址必须坚持以下四个原则:

(1)空间开发资源充裕,且土地完整成片;

(2)产业依托有力,且产业发展潜力较大;

(3)区位毗邻中心城区,且城镇功能辐射带动较强;

(4)设施基础配套方便,且设施网络延伸便利。

4.3产业分布经济因素

4.3.1聚集因子

产业区位集中,规模经济和外部经济是主要依据和动力。它减少前后关联产业的运输费用,从而降低运输成本;提高公共设施利用率,降低分摊的相应费用;便于交流科技成果和信息,提高产品质量和科技水平。

4.3.2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不但包括为生产服务的生产性基础设施,也包括为人类生活和发展服务的非生产性基础设施,如交通运输设施、信息设施、能源设施、给排水设施、环境保护设施、生活服务设施等。

4.3.3市场因子

消费市场、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等对产业布局具有明显的指向性作用。

4.4产业规划布局选址方案

4.4.1新大线以东区块

4.4.1.1区块优势

(1)新大线以东为新昌工业园区范围,规划主要作为工业用地,有利于引导工业企业向工业园区集聚,促进和形成节约资源、功能明确、优势互补的产业空间布局,同时以优势行业和企业为中心调整企业空间分布,引导关联企业集中布局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2)该区块目前已编制完成《新昌县大明市(南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新昌县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3)根据《新昌县产业新平台集聚规划》,在新大线以东的大桑园区块和东高植物园区块,规划作为中小企业发展用地,该地块地势较为平坦、独立,王家园至大桑园道路工程已进行拓宽改造,只要水电等配套完成后即可启动建设,因此前期开发建设条件较为成熟。

(4)新大线以东区块,用地范围广,可用地面积较大,将该区块作为产业布局重点地块,有利于园区整合,保持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和资源能源的有效利用,并能强化资源集约利用,逐步形成资源节约型的经济发展模式。

(5)如对该区块进行整体开发建设,可通过整合资源来调整产业方向与布局,对给排水、供电、供气以及物流等生产条件要求相近企业就近布局,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产业发展效益。

4.4.1.2区块劣势

(1)现状基础条件不是很成熟,没用相应的市政配套设施。

(2)现状土地尚未征用,局部地块的土地征用费用较高,如大明市区块。

(3)因用地范围较大,地块间有山地阻隔,如需连片开发建设,难度较高。

4.4.2新大线以西区块

4.4.2.1区块优势

(1)交通便捷,可依托新大线的交通优势出行,便于员工上下班和货物运输。

(2)可对城北台地东侧地块的开发建设产生一定带动作用,能促进城北台地的建设。

4.4.2.2区块劣势

(1)该区块目前已编制《新昌县城北台地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主要定位为生活旅游度假区、养生休闲度假区、教育科研办公区、铁路货运物流区、台地综合服务区、园林生态居住区和生态居住示范区,因此在该区块发展工业项目,不符合规划要求。

(2)该区块内现状工业较少,村庄较多,如安排少量工业用地,不仅无法形成规模效应,也不利于资源的共享。

(3)与该区块一路之隔(新大线)便是新昌工业园区用地范围,如再设置此处设置工业用地,不利于产业集聚发展和园区建设管理。

4.5比选区块与影响因素比较

号影响因素新大线

以东(1)新大线

以西(2)区块比较

1聚集因子符合符合(1)优

2基础设施不符合不符合(1)=(2)

3市场因子符合符合(1)=(2)

5结论

产业布局的选址涉及影响因素、基本规律、演进过程和产业布局的原则、模式、政策等问题,经综合比较,从有关产业布局因素和我县产业园区建设情况考虑,新大线东侧区域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主要体现在:

(1)竞争优势。地域面积较广,产业发展空间充裕,目前可用地面积约7.6平方公里,有利于培育产业集群,发展区域经济,获取更大的竞争空间。

(2)政策优势。目前,各地区政府把工业园区建设作为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新引擎,纷纷制定政策与规划推动工业园区的发展,我县工业园区建设也将继续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工业园区具备较好的投资潜力。

(3)环境优势。该区域处于新昌台地,植被以茶园等农作物为主,环境优越,地势较为平缓,便于地块的开发建设。

(4)区位优势。因该区域紧邻县工业园区和拔茅青山头工业区,可依托现有的产业发展,带动周边区块建设,逐步推动整个区域的开发。

    【办公范文】栏目
  • 上一篇:英语教师个人辞职申请书怎么写(收集3篇)
  • 下一篇:加油站履职报告(收集5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