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作文网

肠道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收集3篇)

时间: 2024-07-24 栏目:办公范文

肠道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范文篇1

有几类人肠道益生菌比较少。

一般讲剖腹产的孩子肠道益生菌较一般孩子差。这是因为胎儿的肠道内是无菌的,当产妇分娩时,妈妈产道中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益生菌被孩子吸入,再定植在孩子的肠道中,生长繁殖,构成了一个良好的肠道微生态环境,这种细菌将陪伴终身,保卫着人体健康。可是,剖腹产的孩子由于未经过妈妈的产道,因此其肠道内益生菌就比产道产的孩子少得多、弱得多。此外,早产儿、人工喂养儿的肠道内益生菌普遍较一般婴儿少,这种孩子免疫功能差,容易生病。

第二类就是三天两头生病,又是长期不规则应用抗菌药物治疗的人,这种人肠道益生菌也很少、很弱。这是因为抗菌药物在杀灭致病菌的同时,还杀灭肠道益生菌。

第三类人是偏食鸡鸭鱼肉,动物性食物吃得多,蔬菜、水果和杂粮吃得少的人。这种人不仅呈酸性体质,而且这种人肠道也呈酸性环境,对肠道益生菌生长繁殖非常不利,所以这类人大便呈棕褐色、发黏、发臭,经常便秘或腹泻。

第四类人是中老年人。由于肠壁变薄,肠壁肌肉变弱,肠蠕动减少,肠道消化吸收功能变弱,肠腔内益生菌明显减少。益生菌减少,更不利于营养物质消化吸收,肠道蠕动弱的人便秘是常客,有时也会腹泻。

最后一类人是肿瘤放化疗治疗的病人。由于化疗药物、放疗的射线在杀灭肿瘤细胞的同时,也杀灭了肠道内益生菌,致使肠道菌群紊乱、微生态失衡。这种人经常腹泻、便秘,前者致营养物质大量丢失,后者导致肠道内毒素大量吸收而危害健康,影响病体康复,甚至被迫中断化疗。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努力,随着微生态理论的崛起,医学从抑菌时代开始走向促菌时代,“以菌治菌”,让有益菌在肠道定植,抑制有害菌的繁殖、增生,达到健康状态,这是医学上又一场深刻革命,是人类的希望。

培菲康就是以微生态理论为基础,采用仿生学技术,将与人类生命活动息息相关的肠道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粪链球菌等益生菌制成微生态制剂。它是被国家批准的药准字号的微生态制剂,是目前众多微生态制剂中的佼佼者。大量医疗预防保健实践告诉我们,应用培菲康微生态制剂能有效补充人体肠道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和粪链球菌等益生菌,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对人体健康发挥了重要保健功能。

第一,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益生菌进入肠道后,能在肠壁上形成一道“菌膜屏障”,犹如在人体肠道内构筑起钢铁长城,能抵御致病菌入侵,同时还能有效阻止多余的胆固醇的吸收,加速肠腔内有害物质和毒素排出体外,起到通便、排毒、防病、保健、抗衰老作用。

第二,益生菌在肠道内大量生长繁殖,在人体肠腔内形成绝对优势菌种,能有效排斥有害菌,抑制致病菌对人体的侵害,维持人体肠道内微生态平衡,预防、治疗肠道感染性疾病,如婴幼儿腹泻、病毒性肠炎以及肠道功能紊乱引起的慢性腹泻。

第三,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在肠腔内生长繁殖时,能产生人体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如叶酸、烟酸、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起到营养补充作用。同时还能促进蛋白质消化、吸收,促进人体对钙、铁和维生素D的吸收,帮助消化,增进食欲。

第四,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益生菌在人体肠腔内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酸性物质如乳酸、醋酸等,促进肠道蠕动治疗便秘。

肠道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范文篇2

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重庆市404000

【摘要】目的:探讨对老年患者实施中药直肠滴入的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通过2014年6月至12月在我科室住院治疗需要进行中药直肠滴入的患者56例,对其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同时进行观察健康教育的效果。结果:通过健康教育后,患者及家属均获得满意效果。体会:对需要中药直肠滴入的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以增加患者对疾病的了解及自我保护。同时健康教育让患者更加了解中药直肠滴入的治疗方法及效果,缓解患者的排斥心理,有利于自身的康复和护理工作的有效进行。

关键词中药灌肠;护理;健康教育

中药直肠滴入是中医内病外治的一种。选择适当的中药或中西药通过直肠滴入的器械滴入直肠,通过经络的作用和药物的治疗作用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治疗形式。直肠滴入疗法理论依据中医理论依据: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相表里,直肠吸收药物后,通过经脉上输于肺,通过肺的宣发作用输布全身,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通过中药直肠滴入可以有利于多种疾病治疗,如慢性便秘、结肠炎、盆腔炎等。使药物直达病灶,或是可用于不能口服及静脉输液困难的病人。是除口服和注射之外的第三种重要给药途径。然而许多患者对中药直肠滴入治疗方法缺乏了解,在护理工作中健康教育成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对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健康教育是现代医院满足患者健康需求的重要方式,开展健康教育能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和患者的健康,满足新健康概念的要求[1]。2014年6月至2015年1月对我科室56例需中药直肠滴入治疗的老年患者加强健康教育,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室2014年6月至2015年1月住院治疗中需要进行中药直肠滴入治疗的患者。总人数共56例,男性32例,女性24例,患者年龄偏老龄化,年龄在58~81岁(平均64.5-+8.7岁)。文化水平包括:大学学历6人,高中及中专学历17人,初中及小学学历23人,文盲10人。

1.2结果

通过健康教育后患者均获得满意效果。让患者更加了解药物中药直肠滴入治疗方法及效果,缓解患者的排斥心理,有利于自身康复,增加和了解自身疾病和自我保健的方法。

2健康教育

2.1健康教育前应做好详细的计划

健康教育的内容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科学、系统、个性化的方案,并随时根据不同疾病不同时期的变化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2]做到通俗易懂,适合老年患者的反应缓慢,理解能力下降,自身文化的局限性,使患者容易了解和掌握。通过直肠滴入的具体操作找到健康教育实施的有效切入点,使健康教育行之有效。

2.2健康教育根据直肠滴入的治疗过程被分为三个阶段

(1)直肠滴入前期的健康教育。主要内容是通过健康教育,详细介绍中药直肠滴入技术使患者对其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直肠滴入疗法包括以下三种给药形式:直肠滴入;直肠注入;肛肠栓剂。我科室主要对住院患者进行的是直肠滴入治疗方法。直肠滴入又称为直肠输液,是将药液或药物装入输液瓶,把输液管剪掉过滤器,接入一次性直肠滴入导管,通过直肠滴入给药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将输液瓶放入温水中加热,温度宜控制在35~40度(特殊药物除外)。灌肠前需充分摇匀,使瓶中的药物均匀,使肠道的充分的吸收。其主要意义是减轻患者和家属对治疗方法的未知而产生的恐惧心理,使其积极有效的配合治疗,消除护理操作时的不良情绪。

(2)直肠滴入治疗过程期的健康教育。主要内容是具体的操作过程。护理人员会根据患者的病情,滴入的药物,进行专业化的讲解和具体操作。同时观察患者有无不良反应,老年患者行动不便,会在床旁配置便盆,防止如厕不及导致的跌倒发生。多数老年患者括约肌松弛,避免在灌肠操作中用力挤压或是快速滴入药物,使患者产生便意。甚至有患者因这样的刺激,使得药液从肛门处排出。操作结束后,患者平躺臀部垫置中单,适当抬高下肢15~30度,预防药液溢出。延长平躺时间或选在入睡前进行。

(3)直肠滴入治疗结束后观察期的健康教育。主要内容是患者自我感觉和治疗效果的反馈。通过患者自身反应,对治疗效果具有一定的判断意义。正确的了解病情变化,掌握紧急因对措施和自我保健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3小结

通过加强健康教育后,56例中药直肠滴入的老年患者均获得满意的效果。护理体会包括:保留灌肠的操作基础知识是直肠滴入疗法的基础。通过进行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对自身病情的了解,提高该病的认知度。使患者主动配合,积极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避免不利因素的干扰和影响[2]。缓解患者的排斥心理,加强了心理护理,有利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李惠萍.走出健康教育的误区[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12):57.

肠道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范文篇3

好端端的怎么突然成了病人了?而且病得不轻:动脉硬化、高血脂、脑血栓、中风、老年痴呆、癌症……检查病因也是一笔糊涂账。不过现在人们终于有所觉醒:肠内污染可能是造成这些严重疾病的主要嫌犯之一。而且,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早衰、易疲劳、皮肤粗糙、老年斑等等这些恼人的问题,皆与肠内“吸毒”有关。这是一种不易知觉的体内污染。

按说,肠道是生命力的策源地,构成人体大厦的“一砖一瓦”都是从这里进入人体并被输送到人体各个组织、器官的。但是人们也发现,许多对人体有毒有害的物质,也正是从这里“混入”人体内部的。

我们常常忧心于食品的化学污染――农药、化肥、添加剂等等,以及环境恶化、药物滥用等外源性毒素对健康的威胁,但其实,人体内的内源性毒素更为危险。而人体的内源性毒素,大部分便来自肠道。

内源性毒素,包括体内新陈代谢所产生的废物,以及肠道废物经肠内细菌分解所产生的毒素。在健康的肠道中,粪便被迅速排出,不至于产生太多足以影响健康的内源性毒素。但是,当饮食不正常、运动不足、精神压力、疾病、药物等导致肠道健康失衡时,内源性毒素就会积累,而且运送至全身,破坏免疫系统,引发包括癌症、动脉硬化、老年痴呆、过敏症等多种病变。

肠道健康也与人体的老化息息相关。医学研究充分表明,老化从肠道开始,肠道的老化加速全身的老化。

由于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工作方式的改变,过多摄入高热量、高蛋白、高脂肪食品,运动量减少,生活压力增高,现代人的肠道健康问题已日益凸显出来。最足以显示现代人肠道健康迅速恶化趋势的,是结肠癌在恶性肿瘤死亡排名表上已经由10多年前的5~6位上升到第三位。在某些地区甚至上升到第二位。同样,与肠道健康密切相关的乳腺癌,也由第4~5位上升到第2~3位。

肠道是人体内最大的微生态环境,它的正常或失调,对人体的健康和寿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著名科学家梅契尼可夫认为,如果大肠内微生态环境失调,有害细菌产生的毒素被肠壁细胞吸收后会引起慢性中毒,导致人体的衰老。这便是“自身中毒”学说。

肠内疾病是万病之源,肠内健康是健康之本。

其实,我们的祖先对肠道健康的重要性很早就有精辟的论述,唐朝医圣孙思邈在其《千金要方》中记述:“便难之人,其面多晦。”汉朝大哲学家王充在《论衡》中写道:“欲得长生,肠中常清;欲得不死,肠中无滓”。

肠道是人体免疫“长城”

肠道长约7~8米,好像人体防御的万里长城,蜿蜒崎岖,威武雄壮,顽强地抗击着有害细菌的攻击。

肠道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之一。全身淋巴结60%~70%分布在肠道内,肠道免疫系统所产生的免疫球蛋白,占人体所生产免疫球蛋白的60%。肠道免疫系统的精致度也超乎想像,它能够精确地排除病原菌,辨别有益菌及食物。

所以说人体内的免疫力70%集中在肠道内,主要由肠黏膜表面的一层上皮细胞及紧密相连的一层以“双歧杆菌”为主体的正常生理性细菌构成。正是这一层菌膜形成了人体内的第一道生物免疫屏障,它依靠粘附在肠黏膜细胞的有利位置,对大量进入肠道内的有害菌、致病菌进行生物阻抗,并分泌大量蛋白因子、多种生物酶及多种化学物质,直接或间接杀灭有害细菌及多种致病菌,并参与降解肠道内许多致癌物质,如亚硝胺、硫化氢、吲哚等毒性极强的致癌物质,同时牢牢地固守在阵地上,不让其他有害菌占位、生存。

医学研究指出,有益菌可以在肠内产生醋酸等有机酸和乳酸,造成肠内的酸性环境,有利于自身的成长,同时控制有害菌的生长。

一旦肠道菌群失衡,有害细菌占了上风,产生很多腐臭的毒素,就会严重破坏人的免疫功能。

成人的肠内存活着大约100种左右、共100兆个细菌。研究表明,成人身体的构成细胞数为60兆个,而细菌数量多达100兆个,其数量相当于全世界人口的几万倍!细菌数远远超过细胞数!据说将这些细菌排成一列的话,可以绕地球两周有余。

在正常情况下,肠道内有益菌群与有害菌群保持一个动态平衡的关系,有益菌以绝对的优势控制着致病菌,使其不得“兴风作浪”。如果这个平衡被破坏,有益菌处于劣势,就会发生疾病。

世界上最惨烈的“细菌战”

肠道内的细菌集团像草丛一样布满了我们的“九曲回肠”,我们称之为肠内菌群。主要的菌群包括能帮助我们维持健康的“有益菌群”如双歧杆菌、乳酸菌群,还有危害我们健康的“有害菌群”,比如大肠杆菌、魏尔希氏杆菌等腐败菌群。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厌氧菌群。在健康人体内,“有益菌群”和“有害菌群”在肠道内是平衡共生的。但是,当人体健康发生波动时,有害的细菌就会伺机繁殖,产生致癌物质和腐败物质;对这些物质和有害菌进行分解和抑制作用的是有益菌,有益菌和有害菌在肠内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旷日持久的大规模“战争”。

刚生下来的婴儿肠子里面是没有细菌的,他出生的那一刻,接触了外界的环境,立刻就有细菌进入到他的体内,有很多进入到肠道内,并在那里安家落户,不断繁殖。

这些最初进入身体的细菌有“好细菌”,也有“坏细菌”,它们在肠内以极快的速度繁殖,数量不断倍增,各自占领自己的地盘。只需24小时,细菌的总数就达到了100兆。

这时肠内布满了细菌,再没有地方可占,于是好细菌和坏细菌之间的战争开始了。在这场战争中,双方投入的总兵力大约是100兆,伴随着人的一生,持续几十甚至上百年。世界上任何一场战争的规模都不能与之相提并论。

在这场战争中,如果有益菌占压倒性的优势,肠内就能保持新鲜的状态,肠道运动就活跃。在此独领的是双歧杆菌。在许多有益菌中,双歧杆菌称得上战役主力军,是能将有害菌唏里哗啦打败的勇敢善战的骁将。所以,肠内是否生存有大量的双歧杆菌成为健康的关键。

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以高度密集的形式存活于小肠下端,在大肠尤其活跃,数量更多。这些有益菌能防范有害微生物存活于大肠,预防小肠受害菌侵袭。

那么,当人体免疫功能受到损伤时,如何修复人体的生物免疫屏障?20世纪90年代初,在

日本东京召开的国际双歧杆菌研讨会上,各国专家们一致认为应当把“双歧杆菌”的多少作为衡量一个人健康水平(免疫力强弱)的标准,并强调:每个人都应充分补充“双歧杆菌”。

“肠道年龄”警讯频传

肠道内微生态环境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于是,科学家提出了“肠道年龄”的新概念。所谓“肠道年龄”,实际上就是随着生理年龄的增长,肠道内菌群势力分布变化的阶段反映,并作为一种反映体质状况的健康指数。通过肠道菌群之间的平衡程度,人们就可以判断肠道是否有老化现象。

就人类而言,婴儿出生的第5天,肠内便充满了双歧杆菌等从事肠道清洁卫生的有益菌群。断奶以后,从转入成年人饮食开始,拟气杆菌等中性的厌氧菌逐渐增多,最终达到90%,而有益菌群则剧减至10%。此后,这种格局将贯穿整个成年期,不会有大的改变。但是,在步入老年期的55~60岁这一年龄段,有益菌群数量再度减少,致使那些荚膜杆菌、梭菌、大肠杆菌及腐败性细菌乘机大肆生长繁殖,兴风作浪,产生有害毒素,肠道内硫化氢、氨、酚、靛基质等有毒物质增多,被吸收入血液后,就会对心、脑、肝、肾等重要脏器造成危害,引发多种疾病,使人体过早衰老。

对中老年人来说,由于肠道的张力和推动力逐渐减退,牙齿缺损,咀嚼食物咬不烂,加上吃的过于精细,运动量小等原因,致使胃肠道的消化、蠕动功能差,极易引起便秘,粪便在肠道停留时间过长,大量毒素被人体吸收,同时菌群生态发生改变,有害菌群增殖而影响健康。如果经常吃高蛋白及高脂肪类食物过多,可促使胆囊向肠道排泄胆汁增加,某些细菌将部分胆汁转化为二次胆汁酸,这些胆汁酸是一种促癌物质,和其它致癌物质共同刺激肠壁,易引发大肠癌。另外,早已有研究表明,动辄便秘的女性最易患乳腺癌。同样是由于肠内“吸毒”导致的。

一个健康人的肠道年龄与其生理年龄相差不大,但现在许多养成了不良生活方式、不良生活习惯的人,他们的实际肠道年龄与生理年龄产生了很大差异。近年来,都市年轻人因“肠道年龄”老化引发的“未老先衰”趋势非常明显,甚至连10~20岁的年轻人肠道年龄也已呈明显老化趋势,而女孩子尤其是白领女性的情况尤其令人担忧。有些人虽然只有20岁,但按她们的肠道年龄推断,称其60岁也毫不为过。究其原因主要来自饮食中的偏食等不良习惯,比如不科学的减肥、节食、酗酒、抽烟、过度熬夜等不良生活方式。一些中老年人,由于饮食失调,肉类摄食过多,加上抑郁情绪的影响,也会导致肠道内的菌群平衡失调。“肠道年龄”老化后常见的疾病包括急慢性腹泻、肠易激综合征、便秘等。长期便秘、腹泻及肠易激综合征会导致面色晦暗,皱纹增多,不知不觉中让人的面容呈现“老态”。许多正值花季本当是花容月貌的城市少女,脸上却布满了与她们的年龄极不相称的晦暗气色,其青春气息已远远不如面如芙蓉的农村少女。

据了解,在感冒、腹泻、便秘、消化溃疡、肝硬化等病人身上,均可发现其肠内的有益菌减少而有害菌却相对增加的现象。

30岁男人的肠道危机

一个忙碌的30岁男性白领的24小时通常是这样度过的――8~10个小时坐在电脑前;2个小时左右坐在沙发里看电视、报纸;3个小时左右在各种交际场合杯筹交错;剩余的时间本来已经不多,还要留出一大部分交给睡眠。吃得多,动得少,压力大,肠衰老。

久坐,高热饮食,缺乏运动……现代生活方式对男人的健康危害,已经构成巨大威胁。专家提醒:久坐不动和高脂肪饮食习惯联合导致了直肠癌的高发。

然而,许多男人一提起排毒,就是一脸的不屑,他们认为排毒是女人的专利,男人不用养颜也无须排毒。殊不知,男人,特别是中年以上的男人,恰恰是更需要排毒的一群人。

40岁的男人们正在经历着严峻的考验,记忆衰退、臃肿不适、精力不济、食欲不振、面色无华……这是身体代谢不畅、毒素积累的表现。一旦毒素积聚到了一定程度,就会堵塞你的血管,进入你的血液,损害你的器官,你的健康就会随之崩溃!要注意的是,这一情况还有日益年轻化的趋势。男人在三四十岁就因脑中风而入院的事随处可见。而年轻男性中由于工作的压力过大而患神经衰弱、便秘的人也比比皆是。

肠道毒素是美丽杀手

本来是可以“素面朝天”的妙龄少女却不得不靠脂粉来装点容颜。危害最大的“美丽杀手”其实也是肠道毒素。中医有“五脏六腑皆显现于面色”之说,枝繁叶茂才能开出美丽花朵,人体岂能例外?人体内部各个脏器的健康才可能造就赏心悦目的美丽面容。

健康的肠道是美丽容颜的根本。日本红十字医院对2000名19岁~26岁容颜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的“问题女性”做了调查,结果绝大多数女性的肠道年龄早已超过了实际年龄,其中一位22岁的妙龄姑娘的大肠早已衰老不堪,竟达65岁。这就好比一株木质层已经开始老化腐朽的植物,何言青春长驻的美丽容颜?

关注肠道健康也许是求美人群惟一可靠的求美手段。医学专家指出:现代人日益热衷的食物欧美化是残害大肠、损害容颜的“凶手”之一。长期单调的饮食方式也不容忽视。营养学家发现,在现代都市里,有相当大比例的人群为了应付目前快节奏的生活进程,多以高脂肪、多糖和高糖的肉制品及糕点为主要食谱,而蔬菜的比例则相对偏低。心理学家的研究则表明,在现代人群中,很大部分在心理、生理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压力,这种旷日持久的负压状况,对肠内菌群的平衡状态也大有杀伤力。这些都是摧残美丽容颜和健康的“杀手锏”。

    【办公范文】栏目
  • 上一篇:地铁专项应急预案(整理2篇)
  • 下一篇:加油站安全管理(收集5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