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迎来建行股份解禁期的美国银行,是建行的最大海外战略投资者。2005年8月和10月共以30亿美元购入建行8.19%股权,2008年再从汇金公司手中增持60亿股建行股份,目前持有建行10.8%股权。
美国银行新闻发言人斯蒂克勒日前表示,上述股份禁售期解除后,美国银行仍将持有手中大部分建行股份,未来美国银行所持建行股份比例“不会较目前10.8%的比例低很多”。有关人士认为,这意味着美国银行可能会部分减持其所持建行股权。不过,斯蒂克勒表示,美国银行尚未讨论是否会出售所持有的部分建行股份。
业内人士认为,美国银行会在建行股票锁定期结束后,继续持有大部分股票,但可能会出售部分股票。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认为,美国银行现阶段将继续保持战略投资者地位。无论是分红还是股票投资收益,美国银行都不会大规模售建行股票。即使美国银行减持,也有很多机构有兴趣持有建行股份。
苏格兰皇家银行受冲击:中行未受影响
苏格兰皇家银行是中行的第一大外资股东,2005年12月以30.48亿美元持有中行8.25%股权,年末将迎来解除禁售期。
最新统计显示,曾经排在前列的苏格兰皇家银行市值已跌出欧洲十大银行之列。英国政府10月8日宣布将向英国各大商业银行注入高达500亿英镑的资金。该救助计划宣布后,苏格兰皇家银行表示,将接受政府资金对其资本结构进行调整。
有关专家认为,苏格兰皇家银行所持中行股份的解禁期还有一段时间,是否减持中行股份还得看国际经济金融形势如何发展。目前,双方的战略合作应该不会有什么变化。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认为,中资银行在这场金融危机中直接影响不是很大,但所受间接影响在一段时间后将会显现。就中行海外战略投资者而言,解禁到期,苏格兰皇家银行应该不会大规模售中行股票。即使抛售,中行也会有更多的接盘者。
高盛转型:工行评级“买入”
作为工行的主要海外战略投资者,高盛于20贴年4月以25.8亿美元购入工行4.90%股权,一直以来其与工行合作比较顺利。
据今年上半年业绩公报显示,工行以超过90亿美元的净利润成为上半年全球最赚钱的银行。近期高盛报告,对14家中国上市银行评级时,将工行维持“买入”评级。
光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康认为,高盛在中国的投资不会因为华尔街的动荡而改变,而高盛对中国上市公司的投资大部分不是控股性投资,抛售股票也不会因改变上市公司股权关系而影响其业绩。
汇丰依然为欧洲最大银行,在中国继续发展
作为交通银行的海外战略投资者,汇丰与交通银行的合作一直进展顺利。交行公布的2007年年报显示,通过在二级市场上购进股票的方式,第二大股东汇丰已增持交行股份至19.15%。
由此可见,行动学习在发展人才方面的关键作用已被众多企业所认同,越来越多的企业将行动学习视为人才发展的有效路径并优先加以使用。尽管如此,总结当前行动学习的实践和研究案例,我们仍发现行动学习在应用中出现了很多误区。
误区一:关注学员而非战略
关注学员而非战略,是指行动学习项目在进行课题选择时,只关注学员本身的需求,而与企业的战略没有挂钩。例如,某电力企业在开展行动学习项目时,由于解决的是一个学员自身在工作中关注的问题,而和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没有挂接,以至于该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由于得不到资源支持而举步维艰,最后不得不放弃。
领导力的发展一定要与企业战略发展的要求相贴合,项目所发展的能力一定是企业战略发展所需要的,行动学习选题也一定是影响到企业战略发展的重大、复杂和紧迫的问题。否则,行动学习项目就很难持续吸引发起人的关注,出现“雷声大雨点小”,一开始轰轰烈烈,到后来不了了之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
那么项目设计如何紧贴战略呢?笔者认为,在设计时需要充分研究企业的发展战略,并与高层就能力的设定和课题的选择进行充分沟通,让行动学习正本溯源,回归企业本身的需求。具体可以在出现以下时机时,将行动学习方式导入领导力发展项目,以帮助企业将战略落地。
领导力:人才培养创新;能力开发落地;加速后备人才梯队培养;
业绩:业绩明显下滑或制订了更高的业绩目标;
战略:战略不清晰或缺少共识,班子思想不统一;
创新:组织管理需要进行创新;
变革:组织变革进展不力;
士气:员工敬业度需要提升;
文化:学习型组织建设的推广;
……
误区二:领导层口头支持而非实际参与
上级或发起人是否实际参与项目的整个过程对于行动学习的实施效果至关重要,而现实情况中很多时候却非如此。例如,某通信集团下属区公司在启动提高店面营业额行动学习项目时,解决的问题虽然与战略相关,但因为与区域公司一把手沟通不足,项目小组成员并没有感受到上级的支持力度,因此,学习和实践的热情逐步低落,项目进展迟缓。后来项目的督导人与区域公司一把手进行了工作汇报和沟通,请其给全体参与人员写了一封亲笔信鼓励学员,并出席项目评审会,小组成员的热情才得以提升,项目顺利完成。
所以,行动学习项目是一把手工程,项目组织者要多汇报、多请示、多沟通,发动领导层实际参与项目,以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而作为公司高层,要实际参与项目,而不仅仅是口头支持。领导层的参与是激发学员学习积极性的重要保证,也是帮助授权学员调动资源的关键环节。
领导层的参与可以在这几个方面得到体现:在项目设计环节,提供公司的发展方向和对人才发展要求的相关信息,与项目实施方一起决定项目的选题;在项目启动时,对学员及项目组成员进行授权,赋予他们调动相关资源的权利,并赋予其使命,调动学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项目进行过程中,通过对项目小组实施指导、发起人对话、参与项目方案评审等方式,指导、鼓励学员,以持续激发其积极性;在项目汇报与推广时,参加项目汇报会,听取学员的成果汇报,并就推广方案推出建议。
误区三:关注汇报而非执行应用
一些企业在开展行动学习项目时,把向发起人进行解决方案的汇报作为最终目标,而不是具体的执行应用。例如,某快消品公司很早就开始关注行动学习,并将行动学习引入企业中,但在项目设计时,没有将应用环节进行精心设计和跟踪,结果大家感觉研讨时很热闹,但应用效果却不理想。经过两三次这样的项目后,学员对于行动学习的热情逐渐消失,认为“行动学习不就是做汇报吗”,而这也就失去了行动学习本身的意义。
所以,行动学习必须对应用环节做出相应的要求,同时要跟进检查应用的结果如何,只有这样,小组成员才能在应用中修正方案,进行再学习,进而加深对问题的认识,切实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误区四:关注“行动”而非“学习”
在行动学习项目设计中,还存在这样的现象,就是把解决问题当作了最终目标,仅仅关注问题解决本身,而忽略了项目过程中对人能力提升的专门设计(比如质疑反思和心智模式改善等),这个误区被称为关注“行动”而非“学习”。
例如,某大型机械制造企业,由于成本居高不下导致亏损,启动了行动学习项目。在项目进行过程中,大家将眼光集中在了问题解决本身,这使得行动学习项目小组成了一个问题解决小组或攻关小组,最终问题解决了,但由于没有专门对质疑反思等学习环节进行设计,学习的发生并不充分,能力并没有沉淀在企业中;而且由于只进行了单环学习,没有达到“双环”学习改善心智模式的要求,问题解决变成了就事论事,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企业对人才培养的目标也不满意。
所以,行动学习的核心在于行动,尤其要通过反思来改善心智模式,进而有相应的行动改善。而这就需要对学习中的反思环节进行精心安排。所谓反思是指回过头来看一看:发生了什么事情?我们的问题是什么?可能遗漏了什么原因?现有原因的背后是否还有更深层的原因?我们的目标对准了什么问题?目标影响范围有多大?目标有“战略”意义吗?整个过程中我们收获了什么?这些收获中,哪些是可以运用到我们的工作或生活中的?
反思是行动学习不同于一般的问题分析与解决或QC小组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过程中的反思,可以帮助学员更加清楚地看到问题的本质,看到导致问题产生的更深层次的原因,从而突破原有的心智模式,实现“双环学习”甚至“三环学习”,使学习真正发生,从而实现解决问题与培养人(企业人)的双重目标。
误区五:关注个体提升而非团队提升
行动学习是一个团队学习的过程,而少数企业却在实践中没有对团队学习过程进行设计,结果导致研讨时是“群策”,但在具体实战中,却是“单干”,没有真正发挥出团队共同学习、反馈和反思的力量。比如,某集团型企业,行动学习项目小组组员将课题完全交给组长来负责,研讨会上很热闹,但研讨会后却只有组长负责执行,中间也没有召开小组研讨会,成果汇报变成了个人成果汇报而非小组成果汇报,结果小组成员纷纷表示几乎没有学到任何东西,团队学习变成了个人学习。试想,这样做,如何能达成企业培养人的目标呢?
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对行动学习的过程进行相应的设计,学习中大家可以做好分工,让每个人都参与进来。而且项目组织方也一定要持续关注学员的学习进程,并对学员加以辅导,帮助学员克服困难、调动资源。
误区六:发展方式单一化而非混合式
行动学习是培训界的一个热门话题,于是少数企业把行动学习作为人才发展的单一学习方式,过分“神话”,不管什么样的企业需求,一概使用行动学习的方式来实现。这就进入发展方式单一化的误区。
行动学习不是万能的,在领导力发展中,不要过分迷信行动学习,不能忽视学员基础领导力技能的培养,要视企业发展状况和学员情况,融合能力测评、跨界学习、教练等方式进行混合设计。领导力测评有助于帮助学员增强自我认知水平,调整学习心态;跨界学习有助于学员扩充视野,拓展思路;相关知识技能输入有助于学员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发展有标准、认知有测评、学习有设计、实践有跟评”的“四有”目标,保证人才发展目标的战略性、针对性和实效性。而这“四有”,也可称为“ALPS混合式学习模式”(见上图)。
根据“721”理念,我们总结出了18种学习方式,企业在实际设计项目时,可根据需求进行整合性设计(见下表)。
误区七:关注局部成果而未组织推广
有些企业行动学习项目的设计忽视了项目成果推广的环节。其实,在行动学习项目操作步骤中,最后一步就是总结推广,在选题时,也要求选题本身具有推广价值。如果没有关注推广的价值,企业就会在一块石头上绊倒,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解决同样的问题。
所以,行动学习小组不仅仅要汇报业绩成果,并通过测评数据对比进行能力提升的定量分析,同时也要形成成果推广手册,尤其要将成果可视化,以沉淀组织知识,推动组织学习。
行动学习成果的可视化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一是财务成果可视化。行动学习是直接可以达到培训的四级评估的,其业务成果可以通过财务核算展现出来,如成本节约额、收入提升额等。
二是管理成果可视化。有些行动学习的选题与企业的战略转型、流程梳理、管理精细化、文化认同等有关,这方面的成果可以转化为客户认知度、客户满意度、员工满意度和文化认同度等指标进行衡量和可视化。
三是能力提升成果可视化。在行动学习项目中,领导人才的发展情况也是需要可衡量的结果的,很多企业采用前测和后测对比的方式来实现;测评可以采用360度评估方式,也可以采用敬业度测评、组织氛围测评等其他方式。
关键词:外汇储备过剩运用
中图分类号:F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770(2006)01-0040-03
一、我国外汇储备的迅速增长及其过剩
我国外汇储备自1996年末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仅次于日本居世界第二位以来,就一直是迅速增加的趋势。2004年末,我国外汇储备达6099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2066亿美元,增幅达50.5%。至2005年9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7690亿美元,同比增长49.5%。中国内地的外汇储备加上同期(9月底)香港金管局公布的官方外汇储备资产1228亿美元,共计达到8918亿美元。与9月底日本外汇储备为8435.6亿美元相比,到2005年9月底,中国(包括内地和香港)已实实在在超过日本首次成为世界外汇储备第一大国。考虑到外贸进出口顺差剧增的因素,市场普遍预测2005年外汇储备增加将不少于2000亿美元。如此,这将是我国连续第三年外汇储备增加额超千亿美元。
表1中国自1996年以来的外汇储备额单位:亿美元
中国外汇储备迅速增加的主要原因,首先是国际收支的明显改善。90年代后期特别是新世纪以来,以出口的迅速增加为基础,中国贸易收支和经常收支都是连年黑字的局面。2000-2004年,经常收支黑字中国合计为1392亿美元,其中2003年达459亿美元。其次,是来自发达国家的资本流入增加。2000-2004年中国共引进外商直接投资2545亿美元,在发展中国家中首屈一指。
外汇储备充裕,有利于增强我国的国际清偿能力,维护国家和企业的对外信誉,提高海内外对中国经济和中国货币的信心。也有利于应对突发事件,防范金融风险,维护国家安全。然而,巨额的外汇储备对资源的合理配置与资金的使用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尽管大量的外汇储备为金融安全增加了保险系数,增强了我国经济的国际信用度,但另一方面却也导致了高成本、低效率占用人民币资源。外汇储备作为中央银行的对外资产,是用人民币在银行间外汇市场上购买的,外汇储备的增加势必占用央行人民币资产,如769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就将占用相当于近6.2万亿元的人民币货币资产。大量的资产占用,会影响到经济的货币投入、货币传导及实体经济投资等方面对资金的需求,影响到资源配置的高效率。
从2004年末外汇储备占当年GDP的比重看,中国高达37.2%,超过了世界平均的9%,大大高于美国的0.7%和欧盟各国的3.2%。从2004年末外汇储备相当于当年月均进口额的倍率看,中国高达13.1个月,大大超过了世界公认的3个月左右的水平。从2003年末外汇储备相当于短期债务的倍率看,与亚洲金融危机前的1996年末相比,中国超过了1倍以上,高达5.85倍,即都处于还债有余的状况。从上述几个比例数据来看,中国的外汇储备存在过剩的现象。
由于资源的稀缺性,做任何事都是有"机会成本"的,因此,经济生活中存在一个"帕累托最优"的境界。一国持有外汇储备也不是越多越好,有一个度的界限。一个国家外汇储备水平究竟应该以多少为宜,并不存在一个现成的理论模式推导出的确切的衡量标准。特别是由于各个国家的实际情况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市场经济发展与对外经济交往的程度不同,因此对外汇储备的要求也各不相同,外汇储备水平差异很大。
从理论上说,一个国家外汇需求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是:进口付汇、外商投资回报、偿还外债、维持汇率稳定的外汇平准基金及特殊需要的外汇需求。进口付汇需求,传统理论认为保持三个月进口支付需要,现在的观点认为,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由于其货币不是国际储备货币成员,外汇储备往往不具备可替代性,具有明显刚性特征,因此建议应适当放宽,我国可以考虑保持四个月的进口支付需要,即国际储备与进口的比率为33%。外商投资回报,国外投资者一般希望有10%以上的投资回报率,我们考虑按照15%的比例预留外汇储备。偿还外债的外汇需求,根据国际经验,应保持外汇余额的10%的外汇储备,此外再保持年度外汇储备10%左右的外汇平准基金和特殊需要。根据以上思路,我们得出以下公式:
R=R1+R2(1)
(1)式中,R为外汇储备总量,R1为适度外汇储备量,R2为超额外汇储备。
其中,R1=33%W+10%X+15%Y+Z(2)
(2)式中,W为年度进口额;X为年度外债余额;Y为年度实际用外资总额;Z为外汇平准基金及特殊需要额(10%R)。
R2=R-R1(3)
按以上表达式,我们可以推算出近年来我国适度外汇储备规模及超额储备情况。见表2
单位:亿美元
以上数据表明,我国2001年以前也存在超额外汇储备现象,但是问题并不十分严重,从2002年开始三年来,我国超额外汇储备加速,从上述数据分析可以推测出我国外汇储备的适度规模应控制在2700亿美元左右。
二、我国外汇储备的运用
世界各国的外汇储备既不能放在抽屉和柜子里,也不能存款于国内的银行,投资于国内的有价证券,而只能存款于外国银行〔包括本国的境外银行和国内的外资银行〕或购买外国的国债等有价证券。由于国债等有价证券流动性强、收益性高,所以,世界各国的外汇储备大都投资于外国政府发行的国债等有价证券。由于美国是世界第一经济大国,上世纪90年代又出现了长期经济繁荣,因此在美国财政赤字扩大、国债发行增加的情况下,各国都不约而同地把其外汇储备的相当部分用于了对美国国债的投资。根据美国政府公布的数据,2000-2004年,中国对美国国债的持有额由603亿美元增加到1938亿美元,增加2.21倍,所占比重中国由5.9%提高到10.0%。鉴于世界各国持有美国国债的60.6%是公共部门持有,因此,中国用外汇储备购买的美国国债,目前至少在1170亿美元以上。
然而,中国外汇储备大量购买美国国债等的对美投资,就未必是一种比国内运用收益高的有效运用,有时甚至低于国内运用的收益。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因两位数通货膨胀的影响,中国利率一直高于美国,1998年出现通货紧缩倾向后利率虽然明显下降,与美国相比也所低无几,2001-2003年又比美国高1-2个百分点,2004年也基本与美国持平。在这种情况下,之所以明知对美运用收益不高还年复一年地大量购买美国国债等,就是因国内没有运用的对象。即使收益低也比闲置不用、没有任何收益强,仅此而已。这样一来,其实是中国把本来应该享受的本国和区域内风险投资的利润,以一种贴息的方式转让给了美国。
中国在将大量的外汇储备投资于美国的同时,国内却存在资金短缺的问题。中国自90年代以来一直是发展中国家中利用外资最多的国家。1979-2004年,中国累计利用外资总额达7436亿美元,其中外商直接投资5621亿美元。可见,中国是在资本不足、大量输入资本的情况下大量储备外汇并用以对外间接投资的。从中美两国的投资关系看,2004年末美国对华直接投资累计共为480亿美元,只相当于中国购买美国国债的1/4。如果考虑中国在美国金融机构的存款和购买的其他有价证券,则中国对美国的资本纯输出至少在2000亿美元以上或更多。
然而,中国1938亿美元购买美国国债的间接投资,能否比美国对华480亿美元的直接投资获得更多的收益,这也是一个不能不认真思考的问题。美国对华直接投资给中国带来了必要的资金和先进的技术,这是没有疑义的。但另一方面,中国以改善投资环境为中心,付出了允许美国企业享受各种优惠、控制企业经营权、开拓和占领中国市场等方面的代价,并由此产生了国家安全方面的隐患。相比之下,中国政府购买美国政府的国债,除了固定的利息收入以外,可说是什么也没有得到。更令人担忧的是,伴随中国持有美国国债等美元资产的迅速增加,就像现在日本最害怕美元贬值一样,中国也越来越害怕美元贬值了。
三、过剩外汇储备运用的出路
由于我国外汇储备迅速增长,很多人对如何化解我国激增的外汇储备问题提出了建议。笔者认为目前采取以下几种措施应该比较有效。
1.适时增加黄金储备份额
近三年来,在我国外汇储备迅速增长和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的同时,我国的黄金储备变动不大。我国的黄金储备在2002年末为600吨,约为1929万盎司,如果按照2004年12月2日亚洲现货现金报收455.25美元/盎司黄金的高位价格计算,约合87.82亿美元,仅占我国2004年末外汇储备6099.38亿美元的1.44%,这种状况和发达国家美国的56.7%,意大利的47.8%,法国的47%,德国的37.6%大相径庭,所以黄金储备在我国国际储备中所占的份额是非常低的,这种状况和一个发展中大国地位极不相称。
针对我国国际储备中黄金储备份额过低的问题,有专家提出在国际储备中应保持8%到10%的黄金储备。此方案是可行的,因为在金价稳中有升的情况下,黄金是一种有效的储备保值手段,不仅有利于抑制外汇储备缩水,而且更有利于减轻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如果按照此比例计算,我国的黄金储备量应控制在3750-4680吨之间。按照455.25美元/盎司黄金的高价格计算,约为550-688亿美元,也就是说目前我国的超额外汇储备完全能满足这个比例。但是为了实现这一基本目标,我国应灵活调整国家金、银的收放政策。
2.扩大企业支配外汇的自
贸易收支、经常收支和境外资本流入是我国外汇储备增加的重要原因。然而,贸易收支、经常收支黑字是企业的盈余,外国资本流入中除外国政府的开发援助外,外商直接投资等也大都成为企业持有的外汇。但是,我国的外汇管理体实行的是强制结汇制,即企业将持有的外汇卖给银行,再由银行按国家规定转卖给中国人民银行从而形成国家的外汇储备。我国现有外汇管理体制是在外汇紧缺时期建立的,其主要目的是国家有效掌握外汇资源。在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外汇不断充裕的前提下,要积极推进外汇管理体制改革,放宽企业和个人用汇自由度,放宽其外汇账户的限额,逐步向自愿结售汇转变。这样既能藏汇于民,分解外汇过度集中于政府的汇率风险,又能便利企业和个人的经济活动,更是经济市场化的要求。例如日本,其1996-2004年经常收支黑字累计为12993亿美元,同期外汇储备增加6494亿美元,企业和银行持有外汇转化为国家外汇储备的比率为49.98%。再如德国,其2001-2004年虽然共有1700多亿美元的经常收支黑字,但企业持有外汇转化为国家外汇储备的金额为零,即企业持有的外汇仍然保持在企业和银行手里。
3.用超额储备建立“战略发展基金”
成立战略发展基金一方面是因为中国存在超额的外汇储备,有成立基金的资金来源,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在很多战略性领域都还远远落后于许多发达国家。例如,中国的科研和开发费用目前仅占GDP的1.4%,远低于大多数发达国家。相比之下,日本的科研和开发费用占其GDP的比重在过去50年里一直在稳步地提高,90年代以来已明显超过美国,2003年达到GDP的3.4%。另外,中国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投入也相对较低,尤其是政府投入相对较弱。此外,随着经济快速增长,中国对燃料及能源等方面的需求已逐渐超过国内自然资源的储存及开发能力。基于这两个原因,笔者认为,中国政府应该用国家外汇储备成立“战略发展基金”。
“战略发展基金”主要从事两类投资:一是选择对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有重要影响的行业进行战略性海外投资;二是对中国国内的基础设施、自然资源、教育、科学研究等领域进行战略性投资。前者是以走出去的形式对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作战略投资,而后者其实是针对长期经济发展而采取的政府消费。
这两个投资方向应该有不同的操作方式。海外投资业务方面,可以以控股的形式来投资于类似于高科技及自然资源之类的战略性行业,要求取得有竞争性的回报,但所承担的风险也高于传统的外汇储备资产的管理。至于国内投资方面,战略发展基金实际上是以政府的角色来进行战略性的消费,因此也不可能对其要求直接或快速的回报。在具体操作上,此类消费应仅限于使用外汇的采购,例如购买原油来充实战略石油储备,进口高科技设备来支持科研与开发,进口先进的医疗设备,为研究人员提供出国交流或培训的经费,或者用于引进国外的专家和顾问等等。
考虑到“战略发展基金”的投资用途,其最初的资本金可在1000亿到2000亿美元之间。在将来,国家可根据国内储蓄率及国际收支的情况逐年对战略发展基金进行增资或减资,其基本参照是国家外汇储备的大致稳定。
参与文献:
姜波克.国际金融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8
者贵昌.中国国际储备的分析与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05年(5)
苏平贵.国际储备管理的国际比较[J]当代财经.1997(6)
胡庆.完善我国外汇储备管理的建议[J].西南金融.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