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风险导向;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模式
Abstract:thefiveyearsdevelopmentprogramforlargeinvestmentprojectputforwardshouldactivelyexploretrackaudit.Atpresentthenationalauditauthorityaccordingtotheplan,mostofthemhavecarriedoutthemajorinvestmentprojectsormajormattersoftrackauditwork,partofthelocalachievedgoodresults.Butasanexploratorywork,trackauditrelatedlawsandregulationsisnotperfect,theauditprocessislargerrisk.Thispapertriestoputforwardbasedontherisk-orientedauditconstructionprojecttrackauditmode,inordertogivefullplaytotherisk-orientedauditintheengineeringconstructionareastheroleofthetrackaudit,toreducetheauditrisk,improvetheauditingquality,ensuretheauditefficiencyandeffectivenessofpurpose.
Keywords:riskoriented;Constructionprojects;Trackaudit;mode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审计风险贯穿于审计过程的始终,有什么样的审计活动就会有与其相适应的审计风险。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涉及内容多、范围广、政策性强,审计风险的存在也就不可避免。风险导向审计作为当今世界审计工作发展的一个主流方向,其与传统审计的区别在于是否把审计风险贯穿于审计工作的始终。因此,如何运用风险导向审计,更好地防范跟踪审计风险,是目前建设项目跟踪审计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建设项目跟踪审计风险的含义
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是指以建设项目为审计对象的跟踪审计。审计过程中将审计对象(项目)建设全过程划分成若干阶段或期间,审计人员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及时对各阶段或期间的审计事项进行审计,并及时作出审计意见和建议,供被审计单位纠正存在的问题。建设项目的跟踪审计与其他类型的审计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以财务报表审计或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为基础的风险评估方法,以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构成的风险评估数学模型,在建设项目跟踪审计风险评估中的运用存在极大的局限性,但就审计机关而言,跟踪审计仍然是审计机关的一种审计监督行为,传统的审计风险的定义至少提供了基本的对于跟踪审计风险的探讨和研究思路。
笔者认为,建设项目跟踪审计风险可以表述为:审计机关在跟踪审计过程中由于采用了不适当的审计程序和方法,发表了与事实不相符的审计意见或审计结论,造成审计机关或审计人员承担相关责任和声誉损害的可能性。
二、建立基于风险导向审计的全过程跟踪审计模式
风险导向审计也称“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它是以战略观和系统观作为指导思想,以被审计事项的潜在风险作为导向,以风险的识别、评估、预警和应对程序为中心,侧重于评估审计事项重大错报风险的审计模式。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在审计系统中大胆引用战略理论与系统理论,是一种全新的审计模式。这种全新模式要求独立审计师从更开阔的视角发现与报告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中的重大错报行为,从而减少审计失败的风险(谢荣、吴建友,2004)。随着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逐步深入开展,审计资源供需矛盾尤显突出,因此推行科学而高效的审计方法势在必行。
(一)风险导向审计在建设工程跟踪审计中应用的可行性
1.风险导向审计将审计风险模式运用于跟踪审计全过程。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审计人员预先确定一个可以接受的期望风险水平,以此作为风险管理的目标,在各个审计阶段以评价审计风险为导向性目标,来评价各阶段的期望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并在此基础上做出正确决策。风险导向审计将被审计事项置于大的经济环境之中,从建设项目所处的行业状况、监管环境、内控制度、业务流程等各个方面分析评估风险水平,把被审计单位的经营风险植入自身的风险评价中去,通过审计程序把自身审计风险降低到审计人员可以接受的水平。
2.风险导向审计能满足社会公众对审计人员日益增高的期望。审计担负着监管与服务的共同职能,只有不断地满足社会公众的需求,才能有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这促使审计人员必须以积极的态度,努力思考面临的各种风险。风险导向审计运用立体观察的理论来判断各种影响因素,全面动态地分析评估审计风险,能够适应这一需求。
3.风险导向审计可以降低跟踪审计成本,提高审计效率和效果。风险评估是风险导向审计的核心,审计风险的评估贯穿于审计这个过程。风险导向审计是在对被审计单位的整体风险评估的基础上,确定风险高低不同的审计领域,对一些风险大的环节多投入一些,而对于风险较小的环节缩减审计资源。通过风险评估分析,优化审计资源配置,合理制定审计计划,有效收集审计证据,从整体上降低审计成本、保证审计效果、提高审计效率。
(二)风险导向审计在建设工程跟踪审计中的应用
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风险评估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全过程跟踪审计从立项开始,历经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概算批复、招投标、施工、财务决算等各个环节,是对建设项目详细的、具体的全面审计。风险导向审计针对建设工程周期长、投入资金多、舞弊可能性大、风险高的特点,在建设前期对工程项目进行全面风险评估,判断关键点和控制薄弱点,合理分配审计资源,对高风险点进行重点审计。建立基于风险导向审计的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审计模式,可以使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取长补短、相得益彰,既能解决审计资源不足的障碍,又能全面控制风险点,进一步确保审计质量。
1.跟踪审计点的确定形式
在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慎重确定高风险点,也可以说是审计跟踪点,是关键步骤,它直接影响到审计项目的质量和效果。
第一种形式是重要的隐蔽工程。隐蔽工程是跟踪审计过程中的重点关注内容。在项目施工过程中,某些重要单位工程、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法和措施对工程质量、投资、进度及施工安全有较大影响,而这些工程事后审计难度较大或无法进行审计取证,如大型土方换填、涂装防腐、特殊施工工艺、大型机械进出场等,因此应把其施工过程作为必须审计的内容,而且应将审计跟踪点进行细化,如公路建设项目中的路堤填方段的原地面标高可作为路堤填方工程的审计跟踪点。
第二种形式是重要施工管理活动。在跟踪审计过程中,应明确需要审计参加的施工管理活动。设置这类审计跟踪点的目的是便于掌握工程项目的整体情况,并在不影响施工进度和施工程序的情况下,对投资、进度、质量控制情况进行审计,使审计工作更有主动性。此类审计跟踪点主要包括单位工程以上的工程验收、隐蔽工程验收、图纸会审、现场技术交底、设计变更审查、工程建设例会、主要材料和设备的进场检验、材料试验的取样、工程款的拨付情况等,通过对上述跟踪点的控制,从而使跟踪审计人员能迅速了解建设项目的动态变化,为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奠定基础。
第三种形式是专门为跟踪审计设定的独立于施工管理活动的程序。它设定于工程施工的连续两道工序之间,即在某项工序完成,各项检验、验收手续已经履行,下道工序开始之前。此类审计跟踪点设定后,不经审计确认一般不得逾越。设置此类跟踪点的主要目的是对建设管理、监理等工程建设有关各方的职能发挥和职责履行情况进行抽查审计,同时也可解决一些事后审计的难点和疑点问题。如在基础工程完成后,主体工程实施前,审计人员可以审查基础工程是否按规定的程序进行验收,施工单位有无自检,监理工程师有无按设计图纸和有关标准、规范进行验收,有无签字盖章等。
2.跟踪审计模式选择
跟踪审计的模式就是在进行跟踪审计时,根据被审计项目的具体情况,审计机关应采用何种模式组织审计资源,确定审计重点,进行审计实施。在实施基于风险导向审计的全过程跟踪审计时,可采用适时介入式和重点介入式审计相结合的审计模式。
(1)适时介入式跟踪审计,是选择工程建设活动的适当时段跟踪介入的一种审计模式。在当前跟踪审计的实践中,这种模式大多是把建设工程开工建设点作为介入点,对工程施工过程进行跟踪审计。适时介入式跟踪审计,若能根据项目的特点和规模选好介入时间,就能抓住审计对象的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否则就可能影响审计质量。
(2)重点介入式跟踪审计,是选择重点环节实时审计的一种审计模式。采用这种方法,审计机关事先要充分了解、分析审计对象的全貌,找出可能出问题和应该关注的环节作为重点,制定工作实施方案。一般情况下,应将施工中的隐蔽工程、变更工程作为重点。重点介入式跟踪审计,能将建设项目中审计所关注的所有重点环节纳入跟踪审计的对象,从而达到跟踪审计的目的,但由于这种审计过程有间断性,需要缜密的事前规划和组织,事中配合和协调,要求审计人员具备较高的素质,从而有效防范审计风险。
对于不同的审计对象,使用的模式不尽相同。总体而言,对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的项目,由审计机关根据项目特点和自身力量,安排每年几次或每季度一次的适时介入式跟踪审计;对一些投资规模较小、有较成熟的管理经验、市场竞争较为充分的项目,根据项目的特点,选择重点控制环节,如招投标阶段、重大设计变更、重点隐蔽工程、材料设备采购等环节,进行重点介入式跟踪审计。
3.审计整改意见的表达形式
施工过程跟踪审计必须就审计发现问题及时做出审计意见和决定,以增加审计工作的时效性,同时尽量避免施工进度受到审计工作的影响。根据跟踪审计的特点,发表审计意见和做出决定可采取三种形式,即口头、审计底稿与审计整改意见书、正式审计公文。对一般性问题,发现后有关单位立即主动整改的,以及对施工进度安排、施工组织等方面的意见,审计人员可用口头的形式向有关单位和部门发表审计意见,并视其重要程度在事后补做审计记录;对因质量问题需要停工、返工和对施工方案及投资、进度、质量控制措施等存在异议,或需要提出必要的审计建议且经初步交换意见与有关部门达成一致的,可用审计底稿和审计整改意见书的形式提出审计意见;对发现重大、有倾向性或经多次提出屡禁不止的问题,以及发现的设计方案存在缺陷的问题,审计机关应出具正式审计文书,包括审计建议函、审计决定等,同时要求被审计单位反馈整改意见。对审计机关出具的审计整改意见书应及时登记台帐,做到管理规范。
三、实行基于风险导向审计的跟踪审计模式应具备的前提条件
(一)加强宣传,正确认识风险导向跟踪审计
在国家扩大内需增加基础设施投入的宏观环境下,为了有效地控制工程成本、预防和遏制工程建设过程中腐败行为,避免“竖一幢楼、倒一批人”的现象重现,各级政府把希望寄托在审计身上,希望通过审计的全程把关来预防这些问题。建设单位、其他管理部门也都对审计抱有一些不切实际的希望,这些都可以理解。投资审计应该通过创新和挖潜,在职责范围内为国家建设项目的顺利推进努力把好关、站好岗。但是,审计机关也应该做好宣传、搞好沟通,消除地方领导和其他单位(部门)对审计的一些不切实际的期望,强调审计的局限性以及审计与其他部门职责的区别,促使投资相关单位、相关部门自觉履行职责,协同规范投资市场。
(二)强化风险意识,提高审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
质量是审计的生命线,风险导向审计要求审计人员必须具备风险分析、风险管理、数据统计等方面的知识,掌握分析宏观环境、行业状况以及建设项目经营战略的能力。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各种风险要素的评估,审计证据的收集分析,都需要依靠审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审计中的职业判断是运用相关知识和经验,根据审计准则、会计准则和职业行为守则的要求,在各种备选方案中作出决策。增强审计人员在审计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方面的职业判断能力,使其以应有的职业谨慎态度开展风险导向审计,从而有效防范审计过程中的风险和审计人员的自身风险。审计机关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合理确定跟踪审计的数量,强化跟踪审计的管理,提高跟踪审计的质量。要在实践中不断规范跟踪审计的操作,加强对跟踪审计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和廉政教育,使跟踪审计在国家建设项目的顺利推进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风险导向审计可以以全面评估工程风险为基础,从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高风险点入手,对风险高的项目和资金重点监控,加大审计力度,宏观把握审计重点,既能提高审计效率,降低审计成本,又能满足社会公众对审计人员日期增高的期望值。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以全过程跟踪审计为前提,积极开展风险导向审计,可以最大限度地将各种隐藏风险化解于前期阶段,为最终提高审计质量,防范审计风险提供了新的审计工作思路。
参考文献:
〔1〕徐伟.试论风险导向审计及其在我国的应用[J],审计研究,2004年第4期。
〔2〕马贤明,郑朝晖.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探讨[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5年第1期。
〔3〕贾新宇.浅议我国的风险导向审计[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6年第11期。
〔4〕时现,朱恒金等.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相关思考[J],审计月刊,2006年第2期。
〔5〕叶茂中.国家建设项目投资跟踪审计[J],财经研究,2006年7月。
〔6〕孔凡勤.风险导向审计在建设工程审计中的应用经济研究导刊[J],经济研究导刊,2008年第18期总37期。
关键词:拆迁安置;政策;跟踪审计;管理
中图分类号:F2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1-0-01
政策跟踪审计通过对涉及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政府决策的审计,监督政府决策过程,追踪决策执行结果,促进政府行政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以切实推进公共行政管理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审计署于2008年7月的《审计署2008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把国家重大政策措施的执行作为试行全过程跟踪审计五个领域之一。加强对跟踪审计管理的研究,是确保实现跟踪审计目标的关键所在和重要保证,同时也是更好地发挥“免疫系统”功能的内在要求。
一、温州拆迁安置政策跟踪审计实例
2007年温州市审计局在对某旧城改建指挥部审计中发现,该指挥部存在:安置房建设周期长,超期限回迁现象普遍,大多数拆迁户不能在规定的协议时间内进行回迁;安置模式单一,绝大部分采取就地安置方式,导致拆迁安置逾期过渡费支出过大且逐年增加;剩余安置房处置缺乏透明度,引起拆迁户不满,存在诱发社会不稳定因素;指挥部建设资金缺口巨大,现行的指挥部建设体制存在“花别人的钱,为别人办事”弊端,效率低、绩效差等问题。温州市审计局在以后的两年时间里,分别对另外两家城市建设指挥部和一家承担拆迁安置房建设任务的房开公司进行审计,同时开展了温州市拆迁安置过渡费支付等情况的专项审计调查,重点对本市拆迁安置情况、剩余安置房源处置、指挥部体制现状进行跟踪审计。跟踪审计结果进一步从体制、机制、制度以及政策措施层面印证了现行的拆迁安置政策和指挥部建设体制存在画地为牢、各自为政的城市建设模式问题。温州市审计局及时向市政府提出了审计建议和对策:完善现行的拆迁安置政策,改变现有的以就地安置为主的拆迁安置模式,逐步实现多元化补偿安置方式,即以货币补偿安置、外迁实物安置、现房即时安置对单一的就地实物安置(期房)进行有效地分流;对城市建设项目中多余的安置房、经济适用房,由各建设单位交由市政府统一调度;待时机成熟,对现行的城市建设体制进行改革。审计建议引起温州市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市政府出台了《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温州市区在外过渡五年以上被拆迁户住宅安置的意见》,规定:“鼓励拆迁房货币化安置和外迁安置。对被拆迁人选择货币化安置和外迁安置的要实行优惠鼓励政策。加强安置房源的统一调配,市区凡拆迁安置后的多余住宅房源,原则上统一移交市房管部门作为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拆迁安置房的房源统筹调剂使用。”同时,上述审计成果也为温州城市建设运行机制和投融资体制改革提供了决策依据。2010年10月,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调整完善城市建设管理体制的实施意见》,撤销各类城建指挥部,通过调整与整合分别组建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公司、市公用事业投资集团公司,加大政府性项目投融资力度,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和社会公益性建设项目,进一步强化了城市建设综合协调和资源整合。
二、政策跟踪审计管理的重点
笔者认为,温州拆迁安置政策跟踪审计之所以取得这么大的成效,关键在于加强了对政策跟踪审计管理的探索。温州市审计局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强化了对政策跟踪审计的管理:
1.选择合适的政策项目。政策跟踪审计项目的选择要考虑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政策项目本身的重要性因素;二是审计机关自身能力的因素。刘寰(2009)等人结合我国国家审计机关的特点,提出当前应选择那些与日常审计业务密切相关的、影响深远的、经济性较强的、评价标准易于确定的政策项目来进行评估,具体包括:(1)法定评估项目;(2)应政府有关部门要求进行评估的项目;(3)带有示范性和试验性质的新政策;(4)执行中出现较大问题的政策项目;(5)公众反响强烈、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经济政策;(6)经济效益明显、效果显著的政策项目等。温州市审计局就是从党委政府最关注的体制问题和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手,重点关注城市建设综合管理、拆迁安置、社会稳定等方面来确定的审计项目。
2.部署适当的组织形式。跟踪审计的组织方式是多样的,除了传统的跟踪模式,还可以与同步审计结合,可结合其它审计项目附带式跟踪;可以借现代网络技术进行联网实时跟踪;实施主体上也可以是社会中介组织或内部审计机构;审计类型上也可以是专项审计调查。政策执行跟踪审计一般应采取混合型跟踪审计方法,要根据跟踪审计项目的特点,灵活采取审计、专项审计调查或两者相结合的方式,机动选择专门立项和附带式执行审计或审计调查的方式,综合运用定期跟踪、多次审计等跟踪方式。本次对温州拆迁安置政策的跟踪审计就体现了这一特点。
3.确定恰当的审计时机。审计时点的选择即跟踪审计介入的时机和关键点的选择,政策跟踪审计时点的选择决定了审计方式、组织形式和介入深度、力度的选择。按照政策真正落地、发挥作用、产生效果的时间不同,政策跟踪审计时点的选择也不同:(1)对于起效快的政策,需要审计机关在政策出台的较短时间内进行跟踪审计,以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尽早加以调整。(2)部分涉及老百姓切身利益的政策在公布后、实施前甚至在酝酿阶段就可能会产生影响,需要审计提前介入、关口前移,在公布后立即展开审计工作;(3)对于一些起效的周期较长政策环境又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的政策,特别是事关国家宏观发展全局的重大经济政策,不能只进行一次审计,而应密切关注政策的实施情况以及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变化,综合考虑影响政策发挥效应的多方面因素,分阶段、分时期选取多个时点进行评估,通常在政策执行的转折时期,如从无到有的试点时期,从点到面的政策推进期,政策普及后的成熟稳定期,都容易出现各种管理漏洞,或忙乱,或麻痹,营私舞弊也会趁虚而入,最需要加强审计监督。做为关系民生的拆迁安置政策,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宏观政策的调控而断变化,应该分阶段、分时期、采取审计和专项审计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跟踪审计。
4.检查执行情况,强化跟踪审计实施管理。跟踪不仅仅是时间上的持续或者追溯,还应该坚持问题为主线,在不同单位、不同时点实施跟踪,使跟踪“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所谓由此及彼,是指对发现的问题,追踪问题漫延的程度或存在的广度,从一个单位跟踪到整个领域,从单个现象发现普遍问题;所谓由表及里,是指从通过检查政策实施情况,揭露政策执行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入手,从体制、机制、制度以及政策措施层面深入分析研究本质问题,提出审计建议和对策,促进政策的落实和完善。
5.准确定位跟踪审计职责。审计部门作为监督部门,应摆正位置,决不能越俎代庖,参与到被审计单位政策的制订、决策、管理过程中去。一方面准确定位好国家审计部门监督职责,发挥好国家经济社会运行“免疫系统”功能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有效防止其中可能产生的道德败坏和腐败风险。
6.关注审计效果,重视审计成果开发管理。及时通过信息、专报等形式反映新情况、新问题,并根据反馈信息及时调整跟踪审计工作。如上述对温州市拆迁安置政策执行、指挥部建设体制的跟踪审计,始于将旧城指挥部审计发现的情况,再通过以点带面的形式进一步对温州市拆迁安置政策执行和指挥部建设体制进行跟踪审计,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
参考文献:
[1]陈健,吴肃锋,等.跟踪审计管理研究.
[2]吴肃锋.政策绩效审计初探[J].浙江审计,2009(05):34-37.
[3]陈健,吴肃锋,等.宏观服务型绩效审计研究[J].中国审计报,2009(1447)第八版.
[4]曹俊汉.迈向评估审计新纪元:美国会计总署结构与功能的研究[J].台北:欧美研究,第三十卷第四期.
[5]时现,朱尧平,薛蓓儿.建设项目跟踪审计路径选择[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6(03).
[6]李兴山.现代管理学[J].北京:现代出版社,2002.
[7]审计署.审计署2008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2008,1.
Abstract:Thispaperdescribesthetrackingauditofthehistoricalbackground,andhousingdemolition,landacquisition,trackingtheimplementationoftheaudit,andputsforwardsomesuggestionsforthedemolitionprojecttrackingdifficultiesintheworkofaudit.
关键词:跟踪审计征地房屋拆迁难点建议
Keywords:trackingaudit,landacquisitiondemolition,problems,suggestions
中图分类号:F292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拆迁范围也伴随建设项目规模的扩展而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土地被征用、房屋需拆迁。征地房屋拆迁安置补偿已成为各方关注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拆迁资金的运用和管理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为进一步规范征地拆迁管理,提高拆迁资金使用效益,维护被拆迁人合法权益,近年来,许多重大建设项目和市政建设项目在拆迁过程中实施了跟踪审计,确保拆迁工作高质、高效运作。
1.跟踪审计产生的历史背景
1.1西方国家“跟踪审计”发展简述
1977年在秘鲁利马举行的世界审计组织第九届会议通过的《利马宣言—审计规划指南》提出:“公共当局的资金有相当数量用于承包合同和市政工程,因此,对这些资金的使用应当进行特别彻底的审计。”西方国家是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出现了“跟踪审计”(Follow-upAudit),但究其实质,它相当于我们国家的“后续审计”,以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为代表的“英美流派”的立法型国家审计机关,其公共工程项目审计的主要内容包括建设计划(决策、勘察设计等主要工作的统称)审计和投资绩效审计两个部分;时间主要是“一前一后”,“一前”就是建设计划审计,“一后”就是建设项目的绩效评估,它们较少采用与项目建设同步的跟踪审计。在德国跟踪审计主要体现为效益审计的一种方式,它是在某些问题没有得到清晰的认识,或被审计单位不承认错误,拒绝纠正错误时进行跟踪,目的是促使有关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1.2我国跟踪审计产生的历史背景
国家审计署在《2008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首次提出跟踪审计理念,要求对关系国计民生的特大型投资项目、重大突发性公共事项等项目试行全程跟踪审计。总理在《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行政权力运行到哪里,监督就落实到哪里,财政资金运用到哪里,审计就跟进到哪里。”刘家义审计长也强调指出,审计机关要充分发挥审计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审计不仅仅是核实损失,更重要的是减少损失。这对审计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也为审计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当前,跟踪审计势在必行。通过跟踪审计,以资金为主线,以项目为基点,对权力运行进行及时有效的监督和制约,可以拉长和拓展审计监督的时空距离,将问责和问效有机统一,促进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保证政策的可行性和连续性,发挥审计在服务党委、政府宏观决策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的建设性作用
1.3我市征地房屋拆迁项目跟踪审计的提出
《实施细则》(宁政发[2007]143号)规定,各区应当实行拆迁审计制度,对征地房屋拆迁项目实行成本审计,严格控制拆迁成本;在拆迁项目结束后办理报结时应当提供审计部门对拆迁项目成本审计的材料。
《关于加强征地拆迁管理,全面推进依法拆迁、文明拆迁、阳关拆迁工作的意见》(宁政发[2010]261号)规定,健全拆迁补偿、补助、安置审核确认决策制度,建立由拆迁人、实施单位、评估机构、项目监管组、审计人员等联合组成的清点核量、共同确认工作组;项目所在各区县也要相应成立领导小组,落实牵头部门和专门工作人员,组织纪检、监察、审计、建设、房产、土地、等部门对拆迁项目实施全过程监管,严把拆迁补偿审核关。
《拆迁事务办理协议》签订前,拆迁实施单位应当对拆迁总费用进行测算,同时应当明确拆迁费用结算方式,原则上采用拆迁费用总额包干方式,个别项目也可采用拆迁费用据实结算方式。从2007年以来实施的征地房屋拆迁项目情况来看,由于拆迁项目实施过程中不确定因素较多、突况较多,拆迁实施单位普遍采用了据实结算方式,因漏项、少算等事先未预料事宜产生的费用由拆迁人按实补足,这一过程就需要跟踪审计来进行监督和管理。
2.征地房屋拆迁项目跟踪审计的相关措施
2.1规范拆迁工作程序
审查拆迁工作的实施程序是否合规,是否取得拆迁许可证书,征地拆迁手续是否齐全。是否制定详实的拆迁补偿安置方案,拆迁补偿是否公告,公告是否公开、公正、透明,促进依法拆迁、文明拆迁、阳光拆迁,和谐拆迁。
2.2落实拆迁补偿安置政策
审核拆迁补偿标准是否合理合规,各项拆迁补偿安置政策是否落实到位,切实维护拆迁群众的合法权益,确保社会稳定。
2.3严管拆迁专户资金
征地房屋拆迁项目跟踪审计要始终围绕征地拆迁资金的收支、管理使用这条资金运行轨迹为主线,对拆迁专户资金的拨付使用情况进行全程跟踪审计监督,确保拆迁资金安全、高效运行,提高政府拆迁资金的使用效益。重点审查专户资金内部控制制度,资金审批支付流程是否符合国家、省、市相关文件的规定,防止挤占挪用和损失浪费。
3.需要关注的工作环节
3.1拆迁测量环节
对照拆迁项目的红线图、测量单位的测量报告,对整个拆迁项目的范围、面积、房屋的数量、地面附属物的数量进行审核,复核测量报告真实性、准确性。通过对拆迁面积和户数真实性的审查,防止违规扩大补偿面积等问题的发生。
3.2拆迁房屋评估环节
严格审核中介机构出具的评估报告,核查报告结果的依据是否充分,是否存在无依据出具报告的问题,防止出现利用中介机构出具虚假报告,骗取拆迁补偿资金等问题。
3.3资料审查环节
按照拆迁实施方案及有关文件规定,审查一户一档资料是否齐全、完整,对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合规性进行认定。审核拆迁补偿协议书、拆迁补偿清单所列补偿内容、补偿标准、补偿金额的真实性、合法性与公正性。
3.4入户现场勘测环节
对照测量报告、评估报告、拆迁补偿协议、拆迁补偿清单所列内容逐项进行入户核查,鉴定其真实性、准确性。对房屋面积测量、附属物清查核实,并进行影像取证。
3.5拆迁补偿款发放环节
监督检查迁补偿资金发放全过程,跟踪拆迁补偿资金到位情况。通过审查拆迁项目专户的银行对账单,核对被拆迁户存折,确认拆迁补偿资金是否及时足额发放到拆迁户手中,切实维护被拆迁户利益。
3.6拆迁资金决算环节
审查拆迁资金是否专户管理核算,是否及时出具拆迁项目专项资金决算报告,审核拆迁专户资金的拨付使用是否符合相关财务制度规定,审查拆迁总费用开支的真实性、合法性,资金在拨付的各个环节是否存在滞留、截留、挤占和挪用现象,确保整个拆迁项目资金列支范围真实、合规、合法,最大限度地发挥国家资金的使用效益。
4.征地拆迁项目跟踪审计的难点
4.1政策法规不够完善,补偿标准不够统一
征地拆迁过程中,涉及的补偿项目非常宽泛,既有土地、房屋等大宗财物,还有许多其他财物,如果树、禽畜之类等,例如现阶段南京市征地房屋拆迁适用的政策主要是《南京市征地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办法》及其实施细则,以及《市政府关于调整规范征地房屋拆迁补偿有关政策标准的通知》,但上述文件对禽畜的补偿标准以及一些受施工影响的房屋建筑物是否做出相应补偿及补偿标准问题未予明确,形成“补偿不规范、不补偿不合理”的尴尬局面。
此外,个别交通项目通常跨度较大,一个项目往往涉及到多个区(县),但因现阶段各个区(县)的农村集体土地征地拆迁补偿标准差异较大,从而造成同一项目在不同区(县)适用的补偿标准不一致,造成被拆迁人互相比较、攀比的现象,以致滋生社会不安定因素。
4.2部分房屋面积很难确权
随着市区各类交通建设项目的开展以及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涉及农村地区的征地拆迁项目越来越多。在农村的征地拆迁中,由于当地农村用地管理或历史等原因,大量房屋没有集体土地使用权证、房产证或其他相关权属证明资料。根据规定对于此类无证房屋经甄别后属于违法建筑的应不予补偿安置,但实际操作上各地区标准不一。
此外,对于有证合法房屋,则存在证照记载的内容与被拆迁房屋用房现状不一致的情况,对该部分房屋面积的确权也是现阶段农村征地拆迁项目的一大难点。
4.3顺利出具审计报告难度大
由于目前很多工程项目时间要求比较高,必须在限期内开工建设,拆迁实施单位为赶进度很多前期工作做得不够细致,对于被拆迁人提出的超过政策的补偿要求绕开审计人员后给予较大让步,在跟踪审计人员提出问题后往往不及时处理,留待项目结束后上报主管部门以求批复同意。
然而等到拆迁项目结束、相关问题需待解决时,却因种种缘由导致相关问题处理不及时,最终难以按期出具审计报告。
5.对征地房屋拆迁项目跟踪审计的几点建议
5.1尽快建立征地拆迁专项资金跟踪审计制度
首先,审计机关提前介入征地拆迁工作,实行全程跟踪,可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更重要的是及时提供有关信息,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其次,有利于推进拆迁管理工作规范化,及时纠正工作中的错误,促进拆迁管理工作按法律办事,按规矩办事,确保补偿资金及时发放到位,保障群众利益,维护拆迁区域的社会稳定。再次,审计部门作为第三方实施过程性监督,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拆迁单位、被拆迁户与上级管理部门的相互勾结,套取补偿资金,从而在源头上及时防范和遏制腐败行为的发生。
5.2要深入拆迁现场,尽量获取第一手资料
房屋拆迁工作量大,涉及范围广,人口多,各拆迁户房屋结构不一,面积不一。为保证审计证据的客观性,相关性,充分性和合法性,审计工作人员要不断加强相关业务学习,并深入拆迁现场,走访群众,认真做好取证材料,记好审计日记和审计工作底稿,加强依法监督,还要采用摄像的方式,记录一些图象资料。要详细了解拆迁的范围,拆迁的内容,安置补偿的标准、补偿资金的落实情况,监督补偿专项资金的使用和流向情况。
5.3要加大拆迁工作过程的透明性,把监督落到实处。
相关单位和拆迁实施单位要严格按照《市政府印发的通知》(宁政发[2010]261号),把各自的职责权限、补偿执行标准、补偿项目和补偿金额张榜公布,做到公开、公正、透明,接受社会的监督。如此,才能尽量避免拆迁资金管理出现纰漏,同时也有利于补偿资金足额发放到拆迁户手中,做到专款专用。
参考文献:
[1]李俊.关于开展跟踪审计有关情况的调研报告,审计研究简报,第9期.
[2]杜伟飞.国家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组织和实施[J]
[3]冉龙君,建设工程跟踪审计重点浅谈[J]
在2008年汶川抗震救灾款物审计取得圆满成功之后,如何尽快集中力量、转换角色、全程跟踪,及早顺利地转入灾后恢复重建审计,摆在了各级审计机关的重要议事日程上。省委、省政府及时召开会议部署灾后恢复重建工作,要求加大对灾后恢复重建的审计监督力度;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副审计长余效明分别于2008年6月、7月到陕西省汉中、宝鸡两市察看灾情,在部署抗震救灾款物审计的同时,对下一步如何搞好灾后恢复重建审计做出了明确指示;省审计厅领导成员多次深入宁强、略阳、勉县、南郑、汉台、宝鸡、陈仓、太白等市、县(区)审计机关检查抗震救灾款物审计工作,座谈调研灾后恢复重建审计问题。从2008年6月下旬开始,省审计厅根据陕西省的灾情和灾后恢复重建进程,及时调整审计工作思路,提早动手、精心安排,在广泛开展审前调查的基础上,积极主动与陕西省抗震救灾指挥部及审计署驻西安特派办、天津市审计局等相关部门联系,研究制定了陕西省灾后恢复重建审计总体方案和各专项审计方案,并专门赴审计署请示汇报陕西的灾后恢复重建审计设想和安排,审计署领导充分肯定了陕西省灾后恢复重建审计工作,对陕西省审计厅动手早、行动快、思路准确、作风扎实的做法予以高度评价。
2008年8月11日,陕西省政府办公厅将省审计厅上报省政府的《陕西省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审计总体方案》转发各地执行,省审计厅在总体方案框架下,分别制定下发了农村民房、学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水利设施、交通、城镇体系建设等7个专项审计工作方案。8月21日至22日,经省政府批准,省审计厅在西安召开全省抗震救灾恢复重建审计工作会议,要求各级审计机关把灾后恢复重建审计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列入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要以对党、对国家、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饱含对灾区人民的深厚感情,保质保量完成好这项特殊而光荣的审计任务,向党、国家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当年9月,省审计厅和汉中、宝鸡、西安、咸阳、杨凌示范区等5市1区及其40个县(区、市)审计机关均成立了由“一把手”为组长的灾后恢复重建审计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在开展审计的第一阶段,全省整合审计资源共抽调750名审计人员,组成120多个审计组,踏着大地的余震,进入灾后重建第一线展开审计,在3个受灾省中率先开展了灾后恢复重建资金和项目的跟踪审计。
2009年全省各级审计机关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继续搞好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监督检查工作”的指示精神,按照省政府提出保障灾后恢复重建不出重大问题的要求和《审计署关于加强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跟踪审计工作的指导意见》,加大对灾后恢复重建跟踪审计工作的考核和检查力度。省审计厅先后两次分别在西安、汉中召开全省灾后恢复重建审计现场会,交流经验、查摆问题、统一认识,要求建立灾后重建项目和审计项目台账,创新审计方式,突出审计重点,狠抓审计质量,针对共性问题适时组织专项审计调查。审计机关主要加强对城乡灾民住房、中小学维修加固和重建、农村医疗卫生设施、农村敬老院和饮水以及公路、水利等基础设施的抢险加固工程等灾后恢复重建项目的跟踪审计,进一步加大对重大违法违纪问题和经济犯罪案件线索的揭露和查处力度,及早安排竣工决算审计工作,切实发挥审计建设性作用,审计成果受到省委、省政府的肯定和社会各界的赞许。
2009年11月和2010年4月,省审计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的规定,按照审计署和省政府要求,分别向社会了陕西省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跟踪审计结果1号、2号公告。审计公告表明:截止2010年2月底,中央安排财政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基金陕西省包干资金为101.94亿元,已到位87.1亿元;陕西省地方财政筹措资金51.59亿元,其中省财政36亿元;社会捐赠资金23.98亿元;共计到位资金178.17亿元。自开展灾后恢复重建跟踪审计以来,我省各级审计机关先后组织1434名审计人员,组成473个审计组,对2578个灾后恢复重建项目进行了跟踪审计和审计调查,已审计项目计划总投资97.7l亿元,累计完成投资75.05亿元。
全程跟踪抓重点
刘家义审计长指出:灾后恢复重建审计是继抗震救灾资金和物资审计之后的又一次非常规审计,与日常的审计有很大区别。区别在于它不仅关系到灾区人民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而且社会敏感度极高,各级党委政府、人民群众乃至国际社会都高度重视和关注灾后恢复重建工作。针对我省灾后恢复重建审计工作量大、项目多、要求高,而且非常分散的特点,省审计厅灾后恢复重建审计领导小组根据各个阶段进展情况,及时召开会议,研究制定每个审计阶段的审计要求。各级审计机关和参审人员按照省厅确定的统一组织、统一方案、统一实施、统一问题定性和处理标准、统一汇总上报审计结果的“五统一”部署,在灾后恢复重建审计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科学审计理念,积极创新审计方法,采取省、市、县联合审计、将审计与审计调查相结合、以“同级审”为主“上审下”为辅等方式。坚持全程跟踪审计,既跟踪项目、又跟踪资金,既跟踪审计项目规划、资金筹措、资金到位、建设管理的情况,又加强与发改委、财政、建设等灾后重建管理部门以及援建地方天津市审计局的联系,要求建设单位逐月报送进度,加强日常检查。突出审计重点,着重抓好三大类重点审计项目,一类是受灾学校、医疗卫生机构、政府统建的民生工程,第二类是交通、水利、电力、市政工程等重要基础设施项目,第三类是投资额大、社会关注度高的项目;着重抓好五方面审计的重点内容,即灾后重建总体规划的落实情况,各类资金和物资的管理情况,工程建设管理情况,土地管理和环境保护情况,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
另外,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通过严把“六道关口”,狠抓灾后恢复重建审计质量。一是严把建设项目概预算执行关。审计人员以批准的项目建议书、初步设计和概预算为依据,审查项目是否按批准的建设规模和标准进行施工,是否对工程造价进行了有效控制。特别关注了有无擅自扩大建设规模、提高建设标准,造成决算超预算、预算超概算的问题;由天津市援建的陕西省宁强县南街小学北教学楼和餐厅项目原来概算投资1140万元,通过审计实际投资931万元,节约了209多万元。二是严把招投标关。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坚持全程跟踪审计、严把工程建设项目每个关口的原则,对招投标的各个过程进行审计监督,确保灾后重建工程项目招标的公开、公正和公平。三是严把材料价格关。灾后重建建设项目比较集中,需要大量的建设材料,引起了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审计组在审计材料价格中,既查看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的认质认价资料,审查施工单位的购料发票,又组织审计人员深入市场调查,确定所用材料价格的真实性。四是严把隐蔽工程关。隐蔽工程往往是偷工减料、造价舞弊的重要部位,是灾后恢复重建审计的关键环节。审计人员除了对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提供的资料,逐一核实、严格对照,从蛛丝马迹中发现疑点外,还对建设工地进行实地考察、部位查看,重点核实地基开挖和回填的真实性,对不合格的要求立即纠正。五是严把项目监理关。审计人员在对75所学校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审计检查中发现,28名监理人员有近半数人员无上岗资质证书,还有1人监理多个项目,直接影响工程进度和质量。审计组及时发出审计建议书,要求建设单位严格加强管理。监理单位按照合同约定,尽快按照规定配备监理人员,严格履行监理职责。经对有关单位的整改情况进行“回头看”,已全部符合要求。六是严把工程决算关。设计变更和工程签证是影响工程决算的重要因素,审计人员坚持到施工现场,逐点逐项核实设计变更、工程签证的真实性,对设计变更的各个要素,逐一计算审查单价的合理性。目前全省已完成决算审计项目168个,核减工程造价1175万元,核减率平均为5%左右,最高的达到20%。通过采取一系列全程跟踪审计、突出审计重点、狠抓审计质量的措施,有力保障了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工程造价真实、合理,确保了灾后恢复重建资金安全以及重建工作顺利进展。
加强整改抓落实
刘家义审计长指出:灾后恢复重建跟踪审计的一个主要目标就是,促进灾后恢复重建的顺利进行,保障灾后恢复重建不出重大问题。审计机关通过对灾后恢复重建全程跟踪审计,发现和处理一些制度障碍或管理不规范等问题,促进有关部门或单位尽快整改解决,是达到这个目标的关键,也是各级党委、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省审计厅领导非常重视灾后恢复重建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加强审计整改工作,要求对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逐条督促落实,并进行审计公告,有效地发挥了审计的建设性作用和“免疫系统”功能。2009年11月17日,省审计厅了陕西省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跟踪审计结果1号公告,时隔不到半年,2010年4月又推出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跟踪审计结果2号公告。两份公告对审计发现的部分灾后重建配套资金不落实,一些项目未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监理力量不足,有的项目资金管理不规范,个别项目中存在违规收费、垫支其他经费等问题以及整改情况向社会进行公布,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对上述问题,省审计厅向省政府及时进行报告,引起省政府高度重视,袁纯清省长、赵正永常务副省长分别做了重要批示。按照省政府对存在问题进行整改的要求,省审计厅组织召开了5市1区灾后恢复重建审计工作协调会,对整改工作做了安排部署;同时,与省政府办公厅、监察厅、发展与改革委员会、财政厅组成联合督察组,对5市1区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地方配套资金筹集使用和审计发现问题整改情况进行了检查,逐项落实了整改措施及进程。
我省市、县(区)有关管理灾后恢复重建资金和项目的部门及建设单位,采取积极措施落实审计厅提出的整改建议,加大整改力度,取得了明显成效。针对灾后恢复重建初期建材涨价加大项目建设成本20%―40%的问题,省审计厅及时向省政府作专题汇报,省政府和受灾地区采取措施,拓宽了建材供应渠道,加大了建筑材料供应力度,使得建材涨价趋势得到有效控制;针对受灾配套资金不到位的问题,市、县(区)政府十分重视,马上研究部署,多方筹集,促进了资金的落实;针对未经履行审批手续便自行开工,发生重大设计变更不报批,未经招投标选择施工、监理单位等不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的问题,涉及的县(区)和项目都制定了具体措施,加快申报和审批,积极进行整改;针对部分项目监理力量不足、由1人监理多个项目,以及部分监理人员和专业监理工程师不具备上岗资质的问题,涉及的受灾县和项目要求承担监理任务的单位,按国家规定尽快配置监理力量,确保灾后重建项目质量;针对迟拨建设项目资金、违规将资金直接汇入施工单位项目经理个人账户、违规使用大额现金支付工程款等项目资金管理不规范的问题,相关部门和建设单位立即纠正进行整改;针对部分项目建设进度慢的问题,引起相关部门和建设单位重视,积极采取措施加快建设进度。通过加强灾后恢复重建审计整改,有效地促进了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灾后恢复重建各项政策规定的落实,确保建设项目进度和质量的提高,保障了灾后恢复重建不出重大问题,很好发挥了审计的建设性作用。到目前为止,审计机关在灾后恢复重建跟踪审计中,共提出审计建议513条,已被采纳并落实整改的424条,建立健全规章制度66项。通过落实审计整改建议,纠正处理审计及时发现的问题,已节约资金或挽回经济损失788.46万元。
【关键词】高校;新校区建设;社会审计机构跟踪审计
贵州是一个欠发达、欠开放的省份,多项经济指标在全国靠后,制约经济发展的因素除历史原因和地里位置外,就是人的因素,提高人的基本素质成了当误之急,重中之中,要提高人的基本素质主要依靠教育,教育的重任在大学。目前贵州的大学大多存在硬件设施差,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需要这一特点。为了改变这一现状,省政府给出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政府无偿划拨土地、贴息及投入市政设施等一系列措施,贵州部分高校从扩大教学规模的实际出发,也都纷纷投入了大学城新校区建设的洪流中。高校新校区建设不同于一般的工业园区建设,它通常都要有这样的特点:满足每年九月份投入使用,因此通常都会要求新校区的所有工程必须在每年的八月底交付。鉴于高校新校区建设的特点加之涉及到的工程项目多、时间紧、任务重、资金紧张及需求量大,而高校自身审计力量又相对薄弱等特点,为防止“房子修起来了,而干部倒下了”的情况发生,由贵州省教育厅招标委托了审计实力相对较强的多家社会审计单位对大学城的建设进行跟踪审计,借助社会审计的专业力量来完成对新校区建设的审计监督。
1、委托跟踪审计的主要工作内容
不同学校在新校区建设委托社会审计机构跟踪审计中,由于自身内部审计力量不同,对社会跟踪审计单位的要求也不完全一样,其跟踪审计工作范围、侧重点都不尽相同。但基本目的相同:一是节约投资,控制工程造价;二是加强监督,打造“廉政工程”、“阳光工程”;三是规范管理,提高效益。就我校而言,委托跟踪审计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工程量清单及招标文件的编制、拦标价的审核、现场收方、进度审核、材料的询价、结算审核以及对一些争议问题提供咨询意见和建议。通过拦标价的审核对整个工程预期投资额度进行把关;通过对施工现场的查看,参与隐蔽工程收方和现场签证,收集掌握第一手的施工现场资料,为及时提供专业的建议和意见奠定基础;通过材料市场的调研,为校方核实材料质量价格提供参考;通过结算审核,严格把关工程造价,为高校节省投资。
2、委托跟踪审计存在的问题
1)相关的规章制度还未建立健全,目前虽然所有进入大学城的高校都委托了社会审计机构进行跟踪审计,也有一套跟踪审计的操作流程和办法,但还未建立一套规范的跟踪审计的规章制度,没有系统地上升到高校审计规范。也就是说,跟踪审计还有待于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2)权责不明。建设工程项目采取委托全过程跟踪审计就会牵涉到施工方、监理方、甲方现场代表、跟踪审计方、校方内部审计人员等多方面的部门和人员,关系比较复杂,因而通常也会出现权责不明的现象,特别是在一些没有出台相关各方职责权限规章制度的高校,这种现象表现得尤为突出。聘请社会审计机构进行跟踪审计初衷大多数是为了对工程建设提供更多专业意见和建议,达到以最少的投入,建成高标准的新校区。但实际上,不管是施工单位还是监理或是甲方现场代表对于社会跟踪审计这个新生事物都缺乏必要的了解和认知,通常在面对多方参与的现场收方过程中,对自身的责权没有清楚的认识或者是为了推脱责任。具体表现在收方过程中以社会跟踪审计单位为主导,监理和业主方现场代表及内部审计人员因为有了跟踪审计单位的介入而不能完全履行自己的职责,或者把问题都直接推到社会跟踪审计,完全不考虑自己的职责。
3)审计的独立性难以体现。独立性是审计的本质特征,也是保证审计工作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社会跟踪审计也必须体现其独立性,并且要把坚持审计的独立性放在首位。在跟踪审计实施过程中,社会跟踪审计单位派出跟踪审计人员到现场查看、收集资料,并将其建议和意见直接反馈到高校审计组,由高校审计组及时向高校工程建设指挥部反馈审计意见。而在工程建设的一些具体问题的处理上,社会跟踪审计单位只能提供专业建议和参考。另外,跟踪审计在实施过程中也会因为校方领导或机构的意见和建议而不得不在工程变更、款项支付、造价控制等方面做出妥协和让步,从而不能完全保证审计工作的独立性。
4)跟踪审计的收费问题
跟踪审计的目的是通过审计人员严格细致的审计工作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来促使相关管理单位加强管理、提高工程质量、控制工程成本。在跟踪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的工作做得越好,过程问题解决得越多,最后竣工决算时审减收费就越少,比如:经常有这样一种现象,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变更,由于施工方要按照工程变更的要求完善相关手续之后才能够施工,而建设单位的管理人员也疏于管理,抱着少签字、少负责的思想,能拖就拖,这时作为跟踪审计的单位,其职责要求发现这些问题后,应及时向相关单位提出,并且提出合理的管理建议。而这样一来,最后竣工结算时,本来可能因此出现的审减额,将不复存在了,自然,对于一味追求经济效益的社会审计单位来说,肯定愿意在跟踪过程中只记录问题而不指出问题。
3、针对委托跟踪审计存在的问题,笔者有以下思考
高校新校区建设项目委托跟踪审计的开展是一个逐步发展完善,不断向前推进的过程,高校新校区建设由于其自身的特点,使得其委托跟踪审计也应该符合高校特色。针对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得到改善:
1)建立健全跟踪审计规章制度:将跟踪审计的相关制度加以规范,职责权限通过制度加以界定,制定出符合高校实际的、切实有效的、可操作的跟踪审计办法,并针对具体的工程精心组织跟踪审计实施方案、应急预案,做到在实际工作中有的放矢,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全过程跟踪审计。
2)建立健全高校委托跟踪审计实施办法
高校需建立健全高校委托跟踪审计实施办法,明确跟踪审计实施的程序和各方的权责,让委托跟踪审计做到有法可依,各方做到各尽其职,各负其责,共同促进高校新校区建设委托跟踪审计顺利高效开展。
3)加强沟通交流,改善工作环境。
高校审计组应积极与高校工程建设相关部门沟通交流,架设高校领导、工程建设相关工作人员与跟踪审计单位的桥梁,增加他们对跟踪审计工作的了解和认识,为跟踪审计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保障跟踪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在实施中得以体现。
4)改革审计收费方法
社会审计的收费为两部分:一是基本收费;二是效益收费。对于基本收费由大学城业主方的主管部门,在进入大学城的所有跟踪审计单位之间交叉选取竣工结算审计单位,对跟踪审计单位的审计项目进行复审,当复审审减金额大于原跟踪审减金额的一定比例,需对跟踪审计单位进行处罚。基于这样的规定,笔者认为:基本收费=按该项目送审金额价款×约定比例-(复审审减金额-跟踪审计审减金额)×约定比例;对于效益收费,将效益收费改为奖励收费,可考虑在工程开工前期和施工过程两阶段增设过程跟踪审计奖;根据审计单位指出问题的多少、重要性、金额的大小予以适当的奖励。
参考文献:
[1]李季玲.高校工程全过程跟踪审计的探讨[J].山西建筑,2007,33(8):2062207.
[2]张忠林,秦洪伟.跟踪审计在高等学校工程项目审计中的作用及应用[J].辽宁工学院学报,2007(4):16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