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高中地理;课堂作业;设计实践
高中地理课堂作业是课堂教与学的交汇点,是地理课堂教学的扩展与补充,也是学生巩固、深化课堂所学内容,锻炼相关能力的重要方法和途径。所以,不应忽视地理课堂作业的教学设计,应将高中地理课堂看作教学内容的一部分,不仅学生需积极、认真的完成,教师也应在备课时将地理课堂作业的设计纳入教学设计的要点,作为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之一。为此,本文特展开以下探讨。
一、高中地理课堂作类型分析
高中地理课堂作业是按照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地理学科的实践性、地域性和空间性特点,有计划的设计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阅读、调查、绘图、交流和实验等方式掌握教学内容,从而培养他们的地理能力。从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思维方式出发,高中地理课堂作业有以下四种类型:首先,是阅读分析类型。此类型的载体是地理文字材料的呈现,教师在课程设计时,应该从报纸、期刊、杂志等媒介上有针对性的选择相关的文字材料,作为地理课堂作业,促使学生在阅读中结合老师的讲述和教材知识来掌握材料的背景和内涵,在拓宽知识面的同时进一步理解教材知识。其次,是操作实践类型。此类型中的地理技能为学生提供了地理思考的技术和工具,促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学习能力进一步得到提升。然后,是探究钻研类型。此类型倡导学生的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学生经过不断的探索研究,整理并汇报各自的探究结果,竞争意识和自信心会逐渐增强,学习效果事半功倍。最后,是合作讨论类型。学生在学习中应该根据地理概念、事实、原理来分析论证,并进行陈述。通过大量的讨论交流,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合作意识会大大增强。
二、高中地理课堂作业的设计实践
1.文字材料类地理作业的设计例析
文字材料类地理作业,主要是让学生对地理教材中的文字材料进行阅读并分析,提高他们的想象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并逐渐建立起空间概念。例如,在常见的天气系统一节的学习中,教师要向学生介绍气团的概念。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或口头阐述来让学生了解有关气团概念的阅读材料。因为气团在特定的空间中存在,水平范围和垂直高度非常大,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对气团的存在范围进行阅读,将气团比喻成操场,促使学生发挥想象力。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也许没有提及地理空间,但利用阅读材料,学生可以有意识的建立起气团存在的地理空间范围。每一种地理事物都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存在,教师应该有目的的设计阅读分析类的地理作业,引导学生在文字中想象和感受地理空间,并逐渐具备地理空间相关概念。
2.图表类地理作业的设计例析
图像可以说是地理学科的又一种语言,能将地理信息准确的传递。地理图表主要有地图、统计图、景观图、漫画和示意图等。地图的空间性和墙,通过大量的地理信息和现象的反映,能培养学生的空间感知能力;景观图能对地区特有景象进行反映,能加深学生对区域特征的理解;统计图能帮助学生弄清各个区域的气象特征。教师在地理课堂作业设计中,应该充分考虑图表类作业,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例如,在地球运动一节内容的讲述中,需要对地图和经纬网相关知识进行回顾,教师可以设计一道读地图类作业进行练习:
题目:下图中甲地位于新加坡(1。16'N,103。50'E)的()
A、东北方B、东南方C、西南方D、西北方
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学生有如下的思维过程:首先,对甲地的经纬度继续判断。然后,通过空间定位和空间想象能力,将新加坡和甲地在世界地图中的大致位置定位出。最后,按照方位来判断并得出合理答案。此题能有效的考察学生的空间想象、空间定位以及读图能力。
3.实验模具类地理作业的设计例析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利用模拟实验演示教学可以更加形象、直观,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对地理知识的认识更加深刻。高中地理教材中的很多概念比较抽象,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水平,理解困难,例如地转偏向力。这是一个假想的力,原本不存在,能对地球的空间是时间范围造成影响,而学生对大范围和长时间下的这种现象很难理解。如果通过实验的设计,组织学生亲自观察、操作和讨论,使得地转偏向力能具体的呈现,那么学生能快速的掌握相关知识。首先,教师可以在讲台上固定一个地球仪,让学生上台进行如下操作:(1)地球仪静止时,将红墨水滴在60度N的位置,观察轨迹;(2)从西向东转动地球仪,将蓝墨水滴在相同的地点,观察轨迹和之前的相同与否。另外,在地转偏向力的作业设计中,还能选择身边的现象和事物来向学生演示,例如设计如下实验:安排一间实验室,组织全班同学将自来水打开,对落水口出的漩涡各自的旋转方向进行观察。这样一来,通过直观的让学生对所学地理知识有透彻的理解和掌握,效果良好。
三、结语
地理作业是地理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也是学生深化、巩固地理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思维的重要途径。本文首先对高中地理课堂作业设计的内涵和类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根据课堂作业类型的不同,从文字阅读类作业、图表类作业和实验模具类作业三个角度探讨了高中地理课堂作业设计的方法和策略,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提升地理教学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蒋呈云;精心设计,提高高中地理作业的有效性[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0年10期
[2]林小鸟;王宝剑;熊莹莹;试论新课程视阈下的高中地理作业改革[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3]罗赛清;科学设计学生作业提高学生作业效率[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S2期
关键词:任职教育;专题式教学;专业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任职教育作为军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未来我军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担负着越来越重要的使命。任职教育是在学历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的具有针对性的专门教育,与学历教育相比,任职教育具有时间短、任务重,岗位指向性明确,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实践性强等特点。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不同课程具有不同的特征决定了对教学方法有不同的要求。任职教育不同于学历教育的这些特点决定了任职教育必须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专题式教学法”以其研究性、创造性、实践性强等特点,较好地适应了任职教育专业课程的教学规律和特点,值得在任职教育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推广采用。
二、“专题式教学法”内涵及特点
(一)“专题式教学法”的内涵
“专题式教学法”,就是对某些教学内容进行加工整理,以专题的形式进行讲授、讨论和探索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突破了按照学科体系进行系统性和完整性讲授的传统做法,强调突出重点,着眼难点,关注疑点。它并不排斥系统讲授,也不刻意追求所有内容的专题化,而是在教学方法上强调重点难点问题,以及学科前沿问题。
专题式教学法在实施过程中,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员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打破了教材内容的章节界限,针对教学内容的特征、学员的基础和接受能力,确定一个个不同的专题。各个专题之间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构成一个基本完整的整体。
(二)“专题式教学法”的特点
1选题内容具有针对性
采用专题式教学法,教员授课的内容针对性强,主要针对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在任职教育专业课程的教学实施过程中,通过专题式教学,打破章节限制,将授课内容进行适当整合,使授课内容更贴近部队实际,具有较强的岗位指向性。
2教学过程具有探究性
传统的教学方法重教不重学、重灌输轻启发,忽视对学员能力的培养,学员只是被动接受知识的灌输,不是学习的真正主体。专题式教学改变了以往那种偏重知识单向传授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法,变“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教学过程是在教员的组织、引导下,学员主动参与各个专题内容的研究、讨论和探索活动中,充分调动了学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员的自学能力和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内容设置具有灵活性
专题式教学的授课内容不拘泥于教材的内容,而是根据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对相关内容进行结构性调整和整合,合理安排专题学习内容,以更好地突出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因此具有很大的灵活性。
4专题选取具有开放性
专题式教学的教学专题并不仅仅局限于教材,教学专题是在满足课程标准要求的基础上,密切联系部队实际,贴近任职教育学员的岗位任职需要。可以把部队装备建设和保障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炼成相关专题,及时补充到教学内容中。在教员的引导下由学员主动参与讨论和研究,教学双方共同参与整个教学过程,使学员能够及时了解部队装备的新动态,主动解决装备建设和保障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为更好地胜任任职岗位打下基础。
三、“专题式教学法”在任职教育专业课程教学活动中的应用
任职教育专业课程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专业课程应用性强、知识面广、更新速度快,与部队装备实际联系紧密。
第二,装备课教材内容中的装备结构剖面图等不够直观,学员接受起来有困难,不利于学员理解和掌握。
第三,专业课程主要讲授与部队装备有关的知识和内容,相对比较枯燥,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很难引起学员的兴趣,无法吸引学员的注意力,教学效果不理想。
因此,在有关专业课程中引入专题式教学法,灵活应用图形、图像、视频、动画等多种教学资源,增加学员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机会,进行具有吸引力互动环节,是提高专业课程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
(一)专题选取原则
1针对性与重要性原则
专题选取时要注意考虑课程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有针对性地选取专题研讨内容。例如,在导弹原理课程中,各种制导方式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比如红外型空空导弹和雷达型空空导弹在制导体制上具有本质差别,在分别精讲红外制导和雷达制导原理的基础上,将二者的差别作为一个研讨专题,让学员充分对比、发掘,能够有效提高原理内容的掌握程度,加深学员对不同制导方式的理解,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和效果。
2独立性与整体性相协调的原则
专题式教学要打破教材体系,但是不能脱离教材。专题设计必须按照课程标准要求的授课主体内容进行,围绕贯穿课程内容的主线,合理安排专题研讨的内容和时机,与课程精讲内容相互补充、相辅相成,达到更好的授课效果。
(二)“专题式教学法”的实际应用
《航空导弹发射装置》课程是任职教育的一门专业课程,由于主要涉及具体装备型号,教学内容比较枯燥,如果仅采取课堂讲授这种授课方式,学员被动接收授课内容,即使教员在讲课过程中采用了启发式、对比式等教学方法,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没有充分调动和发挥出来。学员在教学内容的掌握上不够扎实,前后内容融会贯通的程度不高,为日后新装备的学习没有打下比较牢固的基础,教学效果不够理想。为此,在经过多次的教学探索和实践之后,在本课程的授课过程中穿行专题研讨,教员对基础内容进行必要的精讲,要求学员牢固掌握,为后期的专题研讨打下基础。
根据上述专题选取原则,在《航空导弹发射装置》课程中,首先精讲导轨式发射装置和弹射式发射装置的一般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围绕“发射装置的组成和原理”这条主线,可以设计“典型导轨式发射装置”、“典型弹射式发射装置”和“航空导弹发射装置的设计与发展”三个研讨专题,具体见表1。
“典型导轨式发射装置”和“典型弹射式发射装置”两个专题根据具体内容又可细分为三个不同的小专题。在学员充分掌握导轨式和弹射式发射装置的一般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装备型号,详细分析和讨论顺序离轨式和同时离轨式导轨发射装置以及连杆式和双推杆式弹射发射装置的组成、工作原理和二者之间的异同点。因为前期已经精讲过导轨式和弹射式发射装置的一般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学员能够很容易地找到一般结构和具体装备部件之间的对应关系,其具体工作原理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航空导弹发射装置的设计与发展”这个专题充分体现了“专题式教学法”的开放性特点。教学过程中,把部队在航空导弹发射装置保障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作为研讨专题引入课堂,组织学员深入探讨出现这些问题的深层次原因,从设计的角度对问题进行分析,引导学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并提出新的发射装置在设计生产过程中应该注意和解决的问题。学员主动学习新装备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提高,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专题式教学法”的教学效果
“专题式教学法”在《航空导弹发射装置》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进行多次实践,学员反映效果较好。在每个专题的研讨过程中,学员都是学习的主体。较之按部就班地按照教材内容授课,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更高,学习过程中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效果更加明显。由于学习研讨过程中多次进行对比,学员对导轨式和弹射式发射装置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得更加透彻,教员提出“发射装置维护保障中可能出现的故障”的问题,学员根据前期的学习内容和专题研讨心得,很快分析出各种发射装置在维护保障过程中的常见故障,并能根据所学知识提出初步的排故思路,教学效果较为理想。学员具备了自学和掌握先进的航空导弹及其发射装置组成、结构及工作原理等知识的能力,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
在根据课程进度安排的装备实操环节中,学员能够结合前期所学知识,主动分析航空导弹发射装置维护保障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在掌握航空导弹发射装置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和基本维护使用程序的基础上,能够完成航空导弹发射装置的基本检测和简单排故。
四、结论
任职教育强调的是“能力本位”,注重学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采用“专题式教学法”,就是从岗位任职需要出发,注重学员学习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突出了学员的主体地位,能够真正把学员的学习兴趣激发起来、主动性调动起来,达到锻炼思维、提高能力的目的。
“中国元素”点亮巴黎航展
媒体集萃
简讯
关于持续深化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探讨
整理航空任重而道远
低空空域开放对中国整理航空市场的影响
细化整理航空运行标准
海南地区低空空域改革和整理航空发展
加强适应低空空域改革要求的整理机场建设标准研究
加快空域管理体制改革解决民航航班延误问题
亚洲公务航空会展落户上海虹桥机场
空域监视、导航技术相关问题探讨
中国在空管领域的新机遇——访波音空中交通管理副总裁尼尔·普兰泽
空客2011巴黎航展订单量创民航业新纪录
整合给我们带来了什么?(一)——浅谈中货航“两条腿走路”营销设想
航科院两科研基地通过民航局验收
民生金融租赁与湾流签订50架公务机意向订购协议
投资外国航空公司:何时出手?
上帝的?凯撒的??
中国航空馆亮相世博园
媒体集萃
简讯
关于建立国家空域资源灵活使用机制的研究
空域改革的管理机制探讨
关于低空空域管理法制建设的思考
航空发达国家的空域分类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美国治理航班延误的方法及对我国的启示
强国大民航的政府干预技巧
我国航空运输业增长还有20年的黄金机遇期
我国航空运输业竞争状况分析与结构优化的思考
未来十年民航业面临的“双重挑战”
我国公务航空发展对策研究
中外合资机场信息系统建设的探讨
数字化浪潮推动全球航空业发展
畅想未来的机场
天地之道大国之门——首都机场集团公司企业文化理念体系
民用机场建设的领跑者——中国民航机场建设集团公司全力推进科学发展侧记
全球最新航油价格(2010年5月21日)
必须建立健全国家常备立体应急救援体系海峡两岸周末包机开始运行
媒体集萃
简讯
航空维修业简讯
建立民航独立的航空救援系统——对汶川地震航空救援的反思及建议
整理航空应急救援规划思路
电子货运项目全球新增11处网点
B787结构测试取得成功
整理航空在应急救援体系中的作用——整理航空救灾启示录(二)
汶川特大地震中的成都机场应急新闻处置
国际航班降落北京机场需预报旅客资料
“新舟”600总装下线
4月全球两舱运输量增速继续低迷
国内首家机场安全管理委员会成立
国外空管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策略及启示
整理航空与奥运
加深合作共享市场——访波音公司CEO詹姆斯·迈克纳尼
研讨式教学法是一种将研究与讨论贯穿于教学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教学模式。本文探讨在高专《预防医学》课程中应用研讨式教学的必要性、实践及体会,以探索高专《预防医学》更好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
研讨式教学法;高专;预防医学
1.高专《预防医学》课程应用研讨式教学的必要性
《预防医学》是医学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内容丰富,是培养学生科学研究、论文撰写思维和实践创新能力的科目[1]。目前高专《预防医学》课程主要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不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研究性思维等。研讨式教学法最早由德国著名教育学家弗兰克提出,上世纪90年代我国也开始关注并不断地应用研讨式教学法[2]。研讨式教学是指将研究与讨论贯穿于教学过程,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研究与讨论,进行知识构建,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为目的的教学模式[3],主要包括讨论式、启发式、专题式、案例式等多种具体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模式的优势: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并且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文字及语言表达等综合能力[4]。故在高专《预防医学》课程中应用研讨式教学十分必要。
2.《预防医学》课程研讨式教学的应用实践
2.1选取研讨专题: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重难点问题作为研讨专题,也可以讨论预防医学内容相关的时事热点问题或案例,如在环境卫生章节中研讨雾霾是如何形成的及如何预防雾霾的危害、中国“癌症村”产生的原因及防制措施;职业与健康章节中可讨论工作人员怎样预防常见的职业病以及职业病病人如何维权;疾病预防与控制章节可讨论近期流行的传染病的流行过程三环节分别是什么以及如何预防、我国常见慢性病的患病情况最新数据及如何预防;医学统计学章节中要求学生查找医学论文学会分析其中的统计图表和假设检验方法的应用等。教师在选择研讨专题,要考虑其难易程度与课堂研讨的安排,并在制定教学计划时进行精心设计。
2.2课前通过网络自主学习及查找资料:由于研讨式教学的课堂研讨时间会压缩原本的讲授时间,所以教师只有把一些易理解的知识部分让学生通过网络在线学习,如我校教师可在世界大学城空间里上传相关教学课件、教学视频及布置研讨问题,并在空间里讨论区查看学生的讨论及查阅学生提交的作业等。每个班的学生以6~8人为一个小组,小组成员要交流讨论、分工协作完成专题的资料准备,并轮流发言。
2.3课堂上专题研讨:每节研讨课组织3个小组发言,各小组发言代表主要以PPT形式汇报5~7分钟,由其他组同学提问,发言组同学派代表回答,问答时间约3~5分钟。每个小组汇报、讨论结束后,教师作简要点评。课堂研讨结束时,教师进行总结性讲评。
2.4课后交流探讨及写总结报告:课后,学生还可利用世界大学城空间、QQ、微信等进行在线交流讨论,也可向教师提问及进一步探讨。每个小组就讨论的专题写出总结报告,作为平时作业交给教师批改评分。
3.研讨式教学的几点体会
3.1教学效果: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92.6%的学生认为研讨式教学法形式新颖,教学氛围更好,学习兴趣提高;专题研讨能启发思考,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了查找资料,培养自学的习惯,并增强了师生的沟通,师生共同进步。
3.2发现的问题:
3.2.1由于学生学业负担较重,查找资料及小组交流讨论的准备时间不够充分;
3.2.2有的学生习惯了传统教学模式,习惯抄笔记或害羞不敢在课堂上发言,不适应学习方式转变;
3.2.3由于学校网络及学生个人电脑、手机、平板等设备的问题,一部分学生不能坚持在网上发言或查资料;
3.2.4研讨式教学对教师的教学能力要求提高:在研讨式教学中的教师引导非常重要,不仅要引导学生从哪些方面思考,还要教学生如何去查找资料或文献;在课堂的研讨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把握讨论的时间和主题,协调好讨论的度,既要避免争论过于激烈又要避免冷场;课后还要及时参与学生的交流及答疑解惑。这些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知识储备量都是挑战,并且研讨式教学比传统讲授式教学的工作量增大数倍。
3.3研讨式教学与传统讲授的关系:研讨式教学具有启发性、创新性等优点,但研讨过程需要花费师生大量时间与精力,故在预防医学中很多内容如医学统计学知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等知识仍采用传统讲授式。因此可以把研讨式与传统讲授式教学法相结合,优化教学效果。
4.结论
研讨式教学在高专《预防医学》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扩大知识面,促进师生及同学间的沟通交流,培养学生研究性思维、自主学习能力、实践创新能力等。但由于在现阶段高专《预防医学》研讨式教学模式尚在摸索中,根据教学内容和实际情况应结合传统讲授式教学法,以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孙士杰.预防医学研究性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11:68-69.
[2]朱喜群.研讨式教学法在大学课堂中的应用探讨[J].科教文汇,2015,334:26-27.
[3]刘毅敏,张定林,周勉等.医学检验专业基础化学研讨式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35(5):640-641.
空管一次雷达是典型两坐标监视雷达,最接近于警戒/引导两坐标雷达,只是没有军事作战这样的功能指标要求;空管一次雷达工作状态采用无人值守,而警戒/引导雷达需要操纵员辅助录取及监视雷达工作状态.这些雷达的回波信号接收和信号处理过程近似相同,即雷达检测目标所采取的方法都是将信号功率提升、将噪声和杂波功率抑制,所以,在雷达天线接收回波至回波信号处理的过程中,信噪比/信杂比适合于作为空管一次雷达主线.在雷达信号处理之后的录取至雷达情报送出之前的数据处理过程中,目标的信息主要是针对点迹的建立和航迹的建立、更新,不同于人工跟踪中要求人员的熟练操作、主观判断和经验积累.自动跟踪要求在计算机及数据处理器平台基础上,采用各种已有算法、创新经验,而这些都是为了实现目标跟踪的自动化,达到无人值守的目的.由于实际环境复杂多样,设计计算机及数据处理器中的算法和经验会出现遗漏,这时,人工设置指定区域对虚警点迹和虚警航迹进行限制就是确保虚警概率在指标范围内的保证.再将所获得的点迹或/和航迹送显示器显示,并将数据向空管中心或情报中心传送,它们也是雷达工作的一部分但不便按主线归类.空管一次雷达内容层次如图2所示[1,3-4].按照3个层次展开:①目标、杂波、噪声等特性分析,点迹位置、航迹运动特性分析;②对单个脉冲及相参脉冲串处理中信噪比/信杂比提高方法的讨论和对目标跟踪算法的讨论;介绍空管一次雷达从接收回波到形成航迹的组成原理和结构;③在回波信号检测、目标跟踪过程中控制虚警概率.按照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的要求[5],具体课程内容规划有如下6个方面:1)目标探测基本原理是指采用无线电技术探测目标机理以及脉冲波形、天线波束与雷达性能之间的基本关系等;2)回波特性和噪声特性分析是空管一次雷达课程的理论基础,为后续雷达处理回波原理、雷达阵地优化技术做准备;3)目标检测与雷达探测性能主要是导出提高信噪比/信杂比的系统处理要求,描述应用好雷达与探测基本原理的关系;4)信号波形分析是深入分析脉冲雷达所采用的波形对探测性能的影响;5)雷达分系统介绍主要包括天线和射频通道、发射机、接收机、信号处理(重点讨论对回波的MTD处理技术和方法)、数据处理(重点讨论对点迹/航迹的产生、过滤技术和方法)、监控与显示(重点讨论雷达设备工作状态的监控技术和方法,雷达回波、点/航迹等显示功能).
2按主线的教学要求
因为雷达探测目标技术的复杂性,图2所示的内容层次涉及到具体多门相关课程,在学员(受训者)学过相关专业基础课程后,本课程中的部分相关内容就是一个再学习和再深入的过程[5];如果学员(受训者)没有学过相关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中的部分相关内容就是一个新内容,其学习内容也是完整的.将基础原理到应用所涉及到的内容融合在一起,对理解雷达的系统性也极有好处,特别有利于雷达使用中的参数设置和优化.从空管一次雷达培训教程编写开始就按照主线进行规划,直到雷达的应用,使整个过程在“主线”的引导下进行.考虑到目前没有现成的教学书籍,有必要编写1本空管一次雷达教材,可以使学员(受训者)一方面减少寻找众多雷达系统和雷达原理类书籍的时间和精力,而将主要精力运用在探讨空管一次雷达这种类型的雷达探测目标规律性上,另一方面避免被这些书中描述的众多雷达类型所混淆.空管一次雷达教学内容按照主线梳理编写的要点是:①雷达探测目标基础:目标特性、杂波特性、噪声特性;②雷达检测目标性能分析;③模糊函数与匹配滤波器结合进行信号波形分析;④按照信噪比/信杂比提高的要求对信号进行处理;⑤按照目标跟踪与虚警控制的要求对数据进行处理;⑥其他分系统讨论.在课程进行过程中,可以适当考虑让学员参观空管一次雷达装备或上机体验参数设置功能,在感性上认识有助于理性上的认识[8].
3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