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岩土工程;地质灾害;实践经验;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F470.1文献标识码:A
1岩土工程与地质灾害的内涵
人类起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人类自产生以来就一直在利用和改造自然。从原始人利用天然洞穴到学会挖土造屋,时至今日,人类己能够建造高达数百米的摩天大厦、高坝和巨塔。在此过程中,由于地基处理的需要,逐渐形成了一门学科技术———岩土工程。这种技术是基于地基改良、工程安全运行而发展起来的,它缺乏环境保护的观念,缺乏减轻地质灾害的观念,说到底,缺乏地质的概念,仅从工程观点出发,从而出现了许多不但没有加固好工程地基或边坡,反而诱发了深层的更大的地质灾害的例证,如水电站、抽水蓄能电站、矿山等都有这方面的教训。为了弥补岩土工程学这种先天不足,于80年代末,90年代初,产生了一个新的学科———地质工程学。
地质工程学,是研究与解决从规划到竣工乃至工程运行后效的全过程的与地质有关的工程问题的科学。它把地质体乃至地质环境作为工程系统的组成部分来对待,这显然符合大系统工程学的思想,它包含岩土工程和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两个方面,但以后者对其特点的反映更为深刻。岩土工程是指工程建设中涉及岩土体的开挖与加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是对自然或人为作用产生的有害地质现象进行防范与防治。后者包含了更全面地对地质生态环境合理开发与管理的思想。地质灾害是指由于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或使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资源发生严重破坏的地质现象。《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规定,地质灾害包括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灾害。
在我国,大多数地质灾害现象都是人为因素引发的,据有关资料统计,近年来我国每年因地质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各种自然灾害的1/4~1/5,因此,减少或制止破坏生态环境行为、及时采取地质灾害预防和防治措施,是我国当前减少损失的首要途径。
2我国几处地质灾害的特征与危害
由于我国地理位置独特,地质构造复杂,地球生态环境多变,加之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经济较落后,承灾能力弱,所有这些叠加在一起,形成灾害类型多、分布广、频度高、强度大、影响面宽、损失严重的格局。据资料统计分析,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等种类的地质灾害在我国十分发育。其中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分布范围约占国土面积的50%,其中以西南、西北地区最为严重。
据资料统计分析,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等种类的地质灾害在我国十分发育。其中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分布范围约占国土面积的50%,其中以西南、西北地区最为严重。地质灾害的发生还导致破坏铁路、公路、航运、水库、堤坝和通信等工程设施,破坏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等。
地质灾害可分两大类:第一类主要是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质环境问题,又称第一环境问题,属自然地质灾害;这些灾害不以人类历史的发展为转移;第二类主要是由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称第二环境问题,属人为地质灾害。这些灾害常随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日益增加,据地质灾害成因分析,全国50%以上的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人类行为,尤其是人类不合理地大量挖掘能源所造成的。
滑坡: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人工切坡等因素的影响,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地或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造成滑坡的诱因有①地震;②降雨和融雪;③地表水的冲刷、浸泡;④河流等地表水体对斜坡坡脚的不断冲刷;⑤开挖坡脚;⑥蓄水排水;⑦堆填加载;⑧劈山放炮,乱砍乱伐。
滑坡发生的规律:下列地带是滑坡的易发和多发地区:①江、河、湖(水库)、沟的岸坡地带,地形高差大的峡谷地区,山区铁路、公路、工程建筑物的边坡等。②地质构造带之中,如断裂带、地震带等。③易滑(坡)岩、土分布区。④暴雨多发区及异常的强降雨区。
崩塌:陡坡上被直立裂缝分割的岩土体,因根部空虚,折断压碎或局部移滑,失去稳
定,突然脱离母体向下倾倒、翻滚,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称为崩塌。崩塌的诱因:①采掘矿产资源;②道路工程开挖边坡;③水库蓄水与渠道渗漏;④堆(弃)渣填土;⑤强烈振动。
泥石流:泥石流是由于降水(暴雨、冰川、积雪融化水)产生在沟谷或山坡上的一种挟带大量泥砂、石块和巨砾等固体物质的特殊洪流,是高浓度的固体和液体的混合颗粒流。
泥石流的诱因:①不合理开挖;②不合理的弃土、弃渣、弃石;③滥伐乱垦。地面塌陷是指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洞)的一种动力地质现象。
地面变形:地面变形包括地面沉降、地面塌陷与地裂缝。目前中国发生地面沉降活动的城镇有70多个,明显成灾的有30余个,最大沉降量已将近3m。这些城市有的孤立存在,有的密集成群相连形成广阔的地面沉降带(区)。造成中国城镇地面塌陷原因有三:①不合理地大量开采地下矿产资源引起的塌陷;②表面岩溶活动引起的塌陷;③大量抽取地下水引起地面下沉。
地面塌陷发生的规律:①岩溶强烈发育的纯可溶岩分布地带或沿其与非可溶岩的接触地带;②沿可溶岩中的断裂带或主要裂隙交汇破碎带,岩层剧烈转折、破碎的地带;③松散盖层较薄且以砂石为主,其底部粘性土层缺失或甚薄(一般不足1-2m)的“天窗”地段;④岩溶地下水的主迳流带或岩溶管道上:⑤具有潜水和岩溶水双层含水层分布地带;⑥岩溶地下水的排泄区;⑦岩沉吟地下水位在基岩面上下频繁波动的地带,或受排水影响强烈的降落漏斗中心及近侧地段;⑧临近河、湖、塘地表水体的近岸地带;⑨岩溶地下水位埋藏较浅的低洼地带。
3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主要施工技术标准及防治措施
3.1主要的施工技术标准总结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最大特点是隐蔽性(如抗滑桩)、复杂性(如抗滑桩+锚拉+挡板+冠梁)和多样性(防治滑坡可采用桩,亦可采用挡土墙),以地下工程施工为工艺特点,因此与地基与基础工程和岩土工程具有十分相近或相同的工艺流程、施工工序和施工工法。涉及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施工的技术规范和标准主要有:
(1)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现行施工技术标准和规范,如《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ZT0219-2006):
(2)各类工业与民用和市政工程建设项目的地基与基础、深基坑、高切坡、地基处理、基础病害工程防治等所涉及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均可参考使用,如《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3)各类水利水电工程的土石方、地基与基础和岩土工程所涉及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均可参考使用,如《水电水利工程预应力锚索施工规范》(DIJT5083-2004)。
(4)各类交通建设中所涉及的边坡、滑坡、危岩、塌陷和沉降等工程防治的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如《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042-94)。
3.2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实践
3.2.1做好防治工程设计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必须根据崩塌、滑坡、不稳定斜坡的成因机制、运动模式、易发性及防治目标制定。
(1)根据致灾的成因确定主要防治途径。
(2)根据灾害的易发程度、防治目标确定防治工程的强度和工程量。
3.2.2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主要工程措施
根据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设计现行行业规范,(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等技术标准及资料分析,国内防治地质灾害的主要工程类型有:排(截)水工程、支(拦)挡工程、加固工程、护坡工程、减载与压脚工程及搬迁和避让等,设计分别采用了对应的防治工程措施,见下表1所示。
工程类型设计措施主要的地质灾害类型
排(载)水工程
排(载)水沟滑坡、塌岸、地面沉降、地面塌陷
排水盲沟滑坡、塌岸
排水隧洞滑坡
排水井(孔)滑坡
支(拦)挡工程
混凝土灌注抗滑桩滑坡、崩塌
锚拉抗滑桩滑坡、崩塌
挡土墙混凝土挡墙滑坡、危岩、崩塌、泥石流
浆砌挡墙滑坡、危岩、崩塌、泥石流
加筋土挡墙塌岸
防崩(落)石滑(台)
0危岩、泥石流
拦石坝(墙、提)危岩、泥石流
拦石网与拦石柱危岩
支撑墙(柱)危岩
加固工程预应力锚索(杆)加固危岩、滑坡
格构锚固危岩、滑坡
注浆加固滑坡、塌岸、地面沉降、地面塌陷
护坡工程锚喷支护危岩
砌石护坡危岩、塌岸、水土流失
抛石护坡塌岸
石笼护坡塌岸
锚杆与土钉墙护坡危岩、水土流失
格构护坡危岩、水土流失
无塌岸、水土流失
减载与压脚工程
制方减载滑坡、塌岸
土石压脚滑坡、塌岸
搬迁和避让无滑坡、危岩、泥石流
3.2.3地质灾害工程实践
(1)工程防治措施
工程防治措施是防治地质灾害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防治措施的适用条件及方式:大多数房后切坡造成的小型土质滑坡,选用滑坡后缘地表排水、前缘支挡或削方减载护坡等工程措施较为适应;对于中型以上滑坡,应根据工程地质勘察资料选择工程防治措施。
(2)生物防治措施
生物防治措施是指植树造林,种草护坡及合理耕牧。它具有应用范围广、投资省,能促进生态平衡,改善自然环境条件,防治作用持续时问长的特点,需较长时间才能发挥其效益。根据调查区地质灾害特点和自然经济条件,泥石流区,地面塌陷区及水土流失区应采取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等防治措施,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和经济损失。
(3)避让措施
①雨天避让措施。对灾害隐患点和变形斜坡,采取雨天临时避让措施,各镇在防灾预案的基础上编制安全转移预案,雨天对受威胁户一一作转移地点安排。应根据就近原则、转移地(接受户)不受地质灾害或其它灾害威胁的原则进行操作。
②搬迁避让措施。对一些危险性大、危害性严重的地质灾害,防治费用超过搬迁费用或再建房仍然受地质灾害威胁的,采用搬迁避让措施。调查区需搬迁避让或已搬迁的灾点。
结语
随着我国国力的不断增强,在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中新技术、新方法、新材料的应用也愈来愈广,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和施工技术必将迈向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李峰.娄方旭.论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防治措施[J].今日科苑,2010-06-23.
[2]成绪光.工程地质灾害防治对策和实践分析[J].江西建材,2012(3).
【关键词】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实践经验
中图分类号:C35文献标识码:A
由于全球气候异常变化,世界范围内的降水、降雨量日渐增多,地质灾害隐患也在不断增加;特别是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和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工程建设造成的地质性破坏越来越多。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资源开发和工程建设活动等人类工程活动的力度也普遍增大,给我国本就十分脆弱的地质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地质灾害的频度和规模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1、岩土工程与地质灾害的内涵
人类起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人类自产生以来就一直在利用和改造自然。从原始人利用天然洞穴到学会挖土造屋,时至今日,人类已能够建造高达数百米的摩天大厦、高坝和巨塔。在此过程中,由于地基处理的需要,逐渐形成了一门学科技术D岩土工程。
地质工程学,是研究与解决从规划到竣工乃至工程运行后效的全过程的与地质有关的工程问题的科学。它把地质体乃至地质环境作为工程系统的组成部分来对待,这显然符合大系统工程学的思想,它包含岩土工程和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两个方面,但以后者对其特点的反映更为深刻。岩土工程是指工程建设中涉及岩土体的开挖与加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是对自然或人为作用产生的有害地质现象进行防范与防治。后者包含了更全面地对地质生态环境合理开发与管理的思想。
地质灾害是指由于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或使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资源发生严重破坏的地质现象。《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规定,地质灾害包括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灾害。
2、我国地质灾害的特征与危害
我国地理位置独特,东邻世界最大的太平洋,西靠全球最高的青藏高原,南处世界最大的环太平洋构造带与特提斯构造带交汇处,地质构造复杂,地球生态环境多变,加之,又是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经济较落后,承灾能力弱,所有这些叠加在一起,形成灾害类型多、分布广、频度高、强度大、影响面宽、损失严重的格局。
地质灾害的发生还导致破坏铁路、公路、航运、水库、堤坝和通信等工程设施,破坏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等。
地质灾害可分两大类:第一类主要是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质环境问题,又称第一环境问题,属自然地质灾害;这些灾害不以人类历史的发展为转移;第二类主要是由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称第二环境问题,属人为地质灾害。这些灾害常随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日益增加,据地质灾害成因分析,全国50%以上的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人类行为,尤其是人类不合理地大量挖掘能源所造成的。
2.1滑坡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人工切坡等因素的影响,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地或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
滑坡的诱因:
(1)地震;(2)降雨和融雪;(3)地表水的冲刷、浸泡;(4)河流等地表水体对斜坡坡脚的不断冲刷;(5)开挖坡脚;(6)蓄水排水;(7)堆填加载;(8)劈山放炮,乱砍乱伐。
滑坡发生的规律:
下列地带是滑坡的易发和多发地区:(1)江、河、湖(水库)、沟的岸坡地带,地形高差大的峡谷地区,山区铁路、公路、工程建筑物的边坡等。(2)地质构造带之中,如断裂带、地震带等。(3)易滑(坡)岩、土分布区。(4)暴雨多发区及异常的强降雨区。
2.2崩塌
陡坡上被直立裂缝分割的岩土体,因根部空虚,折断压碎或局部移滑,失去稳定,突然脱离母体向下倾倒、翻滚,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称为崩塌。
崩塌的诱因:
(1)采掘矿产资源;(2)道路工程开挖边坡;(3)水库蓄水与渠道渗漏;(4)堆(弃)渣填土;(5)强烈振动。
2.3泥石流
泥石流是由于降水(暴雨、冰川、积雪融化水)产生在沟谷或山坡上的一种挟带大量泥砂、石块和巨砾等固体物质的特殊洪流,是高浓度的固体和液体的混合颗粒流。
泥石流的诱因:
(1)不合理开挖;(2)不合理的弃土、弃渣、弃石;(3)滥伐乱垦。
地面塌陷是指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洞)的一种动力地质现象。
2.4地面变形
地面变形包括地面沉降、地面塌陷与地裂缝。目前中国发生地面沉降活动的城镇有70多个,明显成灾的有30余个,最大沉降量已将近3m。这些城市有的孤立存在,有的密集成群相连形成广阔的地面沉降带(区)。造成中国城镇地面塌陷原因有三:一是不合理地大量开采地下矿产资源引起的塌陷;二是表面岩溶活动引起的塌陷;三是大量抽取地下水引起地面下沉。
3、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主要施工技术标准及防治措施
3.1主要的施工技术标准总结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最大特点是隐蔽性(如抗滑桩)、复杂性(如抗滑桩+锚拉+挡板+冠梁)和多样性(防治滑坡可采用桩,亦可采用挡土墙),以地下工程施工为工艺特点,因此与地基与基础工程和岩土工程具有十分相近或相同的工艺流程、施工工序和施工工法。涉及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施工的技术规范和标准主要有:
(1)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现行施工技术标准和规范,如《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Z/T0218-2006);
(2)各类工业与民用和市政工程建设项目的地基与基础、深基坑、高切坡、地基处理、基础病害工程防治等所涉及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均可参考使用,如《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3)各类水利水电工程的土石方、地基与基础和岩土工程所涉及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均可参考使用,如《水电水利工程预应力锚索施工规范》(DL/T5083-2004);
(4)各类交通建设中所涉及的边坡、滑坡、危岩、塌陷和沉降等工程防治的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如《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042-94)。
3.2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实践
3.2.1做好防治工程设计
(1)根据致灾的成因确定主要防治途径;
(2)根据灾害的易发程度、防治目标确定防治工程的强度和工程量。
3.2.2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主要工程措施
根据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设计现行行业规范,国内防治地质灾害的主要工程类型有:排(截)水工程、支(拦)挡工程、加固工程、护坡工程、减载与压脚工程及搬迁和避让等,设计分别采用了对应的防治工程措施,见下表1所示。
3.2.3地质灾害工程实践
(l)工程防治措施
工程防治措施是防治地质灾害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防治措施的适用条件及方式:大多数房后切坡造成的小型土质滑坡,选用滑坡后缘地表排水、前缘支挡或削方减载护坡等工程措施较为适应;对于中型以上滑坡,应根据工程地质勘察资料选择工程防治措施。
(2)生物防治措施
生物防治措施是指植树造林,种草护坡及合理耕牧。它具有应用范围广、投资省,能促进生态平衡,改善自然环境条件,防治作用持续时间长的特点,需较长时间才能发挥其效益。
(3)避让措施
①雨天避让措施。对灾害隐患点和变形斜坡,采取雨天临时避让措施,各镇在防灾预案的基础上编制安全转移预案,雨天对受威胁户一一作转移地点安排。应根据就近原则、转移地(接受户)不受地质灾害或其它灾害威胁的原则进行操作。
②搬迁避让措施。对一些危险性大、危害性严重的地质灾害,防治费用超过搬迁费用或再建房仍然受地质灾害威胁的,采用搬迁避让措施。调查区需搬迁避让或已搬迁的灾点。
4、结语
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重而道远。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1贵州省气象防灾减灾现状
1.1防灾减灾
大自然在提供人类赖以生存条件的同时,也不断地制造多种灾难。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现象加剧,极端灾害性天气出现的频率逐渐加大,对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将会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对灾害的防御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各部门之间互相配合,明确各自的职责和业务,只有这样才能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开展防灾减灾工作,将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及国家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1.2气象灾害基本势态与气象防灾减灾
气象灾害作为原生态的自然灾害,具有种类繁多、分布范围广、活动频繁以及危害严重的特点。气象灾害不仅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影响,同时还会恶化环境,影响经济发展,气象灾害在各类自然灾害中造成的危害是最大的,因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占自然灾害比例的45%,农作物受灾面积比例占88%,而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比例占71%。
1.3气象防灾减灾行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气象工作的关注度逐渐加大。小至有无风雨、阴晴冷暖,大至全球气候变化,年内旱涝趋势,而对灾害性天气的预警预报则对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近年来,气象防灾减灾工作越来越受到贵州省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在各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不断规范气象防灾减灾法规,同时建立起了气象防灾减灾机构,使贵州省的综合防灾减灾系统不断得到完善,大幅度降低了气象灾害带来的各种损失,确保了人们生命财产的安全。
2贵州省主要农业气象灾害
2.1干旱
贵州省的干旱主要有春旱、夏旱及秋冬干旱。其中,危害程度和发生频率最高的是春旱,其次是夏旱,而秋冬旱造成的危害最小。春旱主要分布在贵州省西部,包括黔西南州、六盘水、毕节西部,春旱出现的天数要高于60.0d;轻春旱区主要分布在遵义市东部、黔南州南部和东部、铜仁市西部等地区,多年的平均春旱日数不高于40.0d。贵州省夏旱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正好与春旱的分布相反,主要集中分布在黔东南州、铜仁市及遵义市南部,多年平均夏旱日数高于60.0d;而中等夏旱主要分布在毕节、贵阳市、遵义大部分地区等;轻夏旱主要集中在毕节和安顺大部分地区、黔南州西南部,多年夏旱平均天数为30.0~40.0d。在出现严重干旱的年份中,旱季往往会导致溪河断流,使人畜饮水出现困难。根据相关部门的统计表明,贵州省由于自然水缺乏,导致农村、乡镇的缺水人口数达331万,缺水大牲畜达232万头,一些农村还出现了重度缺水的局面。
2.2低温冷害
低温冷害在贵州省农业发展中造成的影响也很大。例如,1991年出现在贵州省的倒春寒天气,具有持续时间长的特点,造成遵义地区40%的农作物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烂秧烂种。而雨凇、雪灾及霜冻也是贵州省常见的低温冷害形式。北方冷空气入侵到贵州之后很容易形成雨凇,人们常常将雨凇称为“凝冻”,对农作物造成的危害极大。贵州省在冬季常见的天气现象是降雪,因出现降雪天气时的气温比较低,也可以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降雪如果和雨凇同时出现被人们称之为“雪凝”。霜冻主要集中分布在贵州省的习水县和黔东南南部地区,多年平均霜冻日数要高于30.0d,威宁县霜冻日数高达89.0d。霜冻灾害性天气对喜温农作物造成的影响最大,是贵州省常见的农业气象灾害之一。
2.3冰雹、大风
冰雹、大风是贵州省常见的农业气象灾害之一。冰雹主要出现在春季,是全年总降雹日数的75%。大多数年份的冰雹、大风天气会影响农作物的丰产丰收,尤其是重雹天气对农作物造成的危害更大。贵州省严重冰雹区主要集中出现在六盘水和毕节市。由于冰雹和大风天气出现的时间短,地域分布呈现出插画型和跳跃式分布,所造成的危害十分明显。贵州省春季多是夏粮成熟和秋凉作物幼苗生长期,如果在此阶段出现冰雹天气,将会对农业生产带来极大的损失,轻灾年份全省农田受灾面积达6000hm2,一般年份全省受灾面积达5.3万~13.0万hm2,重灾年份受灾面积超过13.0万hm2。
2.4暴雨洪涝
贵州省各地每年每月均可出现不同程度的降雨天气,每年的5-9月降水比较集中,此时的降水量是全年降水量的70%。贵州省暴雨洪涝天气出现的频率较大,因降水强度大和降水时间集中的特点,很容易造成大范围和成片发生的特点,严重的暴雨洪涝会对农业基础设施和人们生命财产造成严重破坏。贵州省西南部地区是暴雨范围大和频率高的地区,年平均暴雨天数高达5.1d,其次多暴雨地区集中在黔西南东北部,贵州省东北部地区也是暴雨的多发区。
3农业防灾减灾对策
3.1加强重视,建立气象灾害防治工作长效机制
对于贵州省各级政府部门来说,要做好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和信息工作,成立领导机构,各部门之间要明确分工。将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积极纳入到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及财政预算中来,由政府部门部署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其主要内容包括:构建起统一领导、部门联动的气象灾害应急响应工作小组,组织好气象灾害的相关工作,确保各项工作可以顺利进行;政府部门可以组织专业人员做好大型农业生产设施项目的气象灾害风险性评估,将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降到最低,结合不同农作物的特点,不断调整种植结构。
3.2树立防灾减灾意识,提高气象灾害的防御能力
贵州省基层气象部门可以在农村建立起长效的气象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机制,将防灾减灾教育纳入到农村教育体系中。通过在农村进行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工作,可以使农村的人们熟练掌握气象灾害的成因和相关防御措施,一旦气象灾害来临,可以确保农民规范自身的行为,降低气象灾害带来的损失。另外,气象部门还要加大对从事农业气象灾害防御工作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和素质的培训工作,将应急系统建设和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的效益充分发挥出来。
3.3多学科合作,深入开展气象灾害
防御科学研究在研究气象防灾减灾的过程中,要结合多种学科,不断建立健全气象灾害预警、预报、预测能力,重点建设农业气象灾害预报指标,基于作物模型的灾害性天气预报技术等,对在气候模拟、遥感、网络、GIS等技术集成预警系统研制方面进行科技攻关,不断提升农业生产防御气象灾害的能力。
4结语
关键词:防雷减灾管理理论技术
Abstract:lightningmeteorologicaldisastershasalwaysbeenthemostseriouskind,theannualLeizaiwillbringalottothecountry'spropertylossandcasualties.Lightningdisaster-proneresidentsaroundtheminefirst,becausethelackofresilience,coupledwiththesecurityriskscausedbylightningdisaster,thecorrespondingleveloftechnologyhasnotkeptpace,whichisdirectlytotheactualworktobringmineobstacles.Thisarticlewilllightningtheoreticalbasistoanalyzetheformanddamagingeffectsandmitigationtechniquesforminecommencedfurtherexplored.
Keywords:minedisasterreductionmanagementtheoryand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TU8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一、雷电的基础理论
雷电是众多大气现象中的一种,具有极强的破坏性。雷电的过程伴随着大量的放电现象,能够促使无机物合称为各种氨基酸,也正是因为如此,很多科学家认为雷电促进了生命的起源。在地球上空有一层电离层,其中分布着很多正电荷,正是这层电离层隔绝了很多来自宇宙中有伤害的射线,让地球上的生命受到保护。这些电荷以平均1800A的电流强度向大地放电,而雷电的产生及时对于流失的电荷进行补充,使得电离层的电荷基本趋于平衡,从而维持了其保护地球的作用。
二、雷电的形式及破坏作用
雷害事故大部分都是由于输电线遭遇雷击所致,事故的形成大致经历如下四个阶段:首先输电线路受到雷电的作用,紧接着由于电压作用导致线路发生闪路,然后输电线会从冲击闪路转变为稳定的工频电压,随之会发生线路跳闸,供电也就被终断了。
近年来由于各地雷击事故而导致的输电线故障履见发生,这对线路的正常输电造成很大障碍,也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不便。雷击是一种难以避免的自然现象,是难以消除的,因此有效的防雷技术及措施是可以避免或减少损失的。
三、现代防雷减灾技术概论
雷电灾害一直以来都是气象灾害中最为严重的一种,每年的雷灾都会给各地带来大量的财物损失及人员伤亡。雷击灾害事件频发,究其原因,首先是各地区的人民在防雷意识上还较为落后,尤其是对于雷害事故的防患及防护措施,很多居民完全不了解,在很多地方的教育体系内这方面的知识普及也不受重视。这不仅造成各地居民的防雷意识极其薄弱,其次,当雷击灾害发生时,由于缺乏必要的防雷知识,事故现场完全不知道该如何应对,这也是雷害频发的一大成因。其次,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各种通讯设备及电脑、空调等家用电器在各个家庭中越来越普及,然而,存在的一个很大的问题是很多地区在架设相应的线路及设备时极不科学,线路分布随意,挂拉现象处处可见,这是雷害事故发生的一个很大隐患,也是其直接的促成原因。
想要对于雷电灾害有有效的防范,制定好的雷电灾害防御规划是很有必要的。规划在制定前各个地区要对当地的自然环境及气候特征有了解,雷灾发生的频率、时段、特点和每个地方的自然状况是有直接联系的,只有以区域气候环境为参照,才能够制定出有针对性的防御规划。同时,每个地区可以统计一定时段内的地闪数据,计算出相应的地闪密度,这可以作为雷电分布的参考指标。此外,对于雷电高发地区的防范措施要做好进一步规划,各地可以根据当地的统计数据归纳出每个地方的雷电灾害风险度,这样,也能针对每个地方的不同特征采取有针对性的防御措施。
四、防雷减灾防护技术探讨
1.直击雷防护
当带电的云层与地球上特定的一点发生迅速而猛烈的放点现象时,这时产生的就是直击雷。对于直击雷可以架设避雷线,架设避雷线的主要目的在于防止雷电直击导线,同时还能起到如下作用:首先可以一定程度分流,减少流经输电线的雷击电流,降低输电线上的电位;然后由于产生的耦合作用从而降低线路绝缘子的电压;第三输电线对于导线能够产生一定的屏蔽作用,用来降低导线上的感应电压。直击雷中另一种常见的类型是球星雷,在强雷暴时空中普遍闪电最频繁的时候会出现一种橙色或红色的类似火焰的发光球体,这种通常称为球星雷。笼式避雷网对于球型雷的防护是有很好的抵御作用的。
2.感应雷防护
感应雷的产生主要是由于静电感应和雷电电磁脉冲所致,架设避雷网将能有效的抵御直击雷,从而起到相应的防护作用。建筑物内本身就存在大量的金属材质,这给避雷网的架设提供了很多便利,避雷网不仅能够有效防雷,还能够对于建筑内的电子设备进行有效的屏蔽。
3.等电位连接
等电位连接的防雷方式是将雷电的“路”断掉,通过将分开的导电装置与相应的电子信息设备以等电位连接导体连接,从而能够减少相互间产生的电位差,进而达到避雷的目的。
4.现代建筑物防雷接地装置
接闪杆是现代建筑物防雷接地最常用的一种装置。通过接闪杆的安装,当有雷击发生时,雷电会迅速被吸引到接闪杆上,强大的雷电流沿着接闪杆而流入大地,从而避免了对于线路的雷击。在雷电经由接闪杆流入地下的过程中,雷电流周围会形成强大的磁场。而一般的自然屏蔽装置由于对于强大的电磁效应的屏蔽作用不能达到屏蔽效果,通常容易使保护区的弱电设备由此造成损坏。
五、加强防雷减灾管理
防雷减灾的管理首先需要制定防雷技术的实施细则,这是确保各项工作能够得以准确实施的保证。防雷是一项系统而又琐碎的工作,想要提高减灾避害能力,首先要对于雷电的发生做好充足的防范措施。对于各种房屋的搭建要强制加入雷电防护设备,这样才能很好的防患于未然。其次,居民在使用各种电路设备时要严格参照相关的技术细则,不能让各种线路随意挂拉,一旦发现这样的情况要马上拆除。此外,除了要加强居民的雷电防护意识外,一旦有雷电发生后要让相应的处理措施在居民中普及,这不仅能很好的避免雷击的损害,还能减少不必要的人员伤亡。最好是有相关的监督部门定期到居民家里进行检查,看看是否有违章的房屋搭建,是否有和不规范的线路挂拉,一旦有这样的情况要立刻让进行相应处理。
结语:雷害事故的发生不仅对于居民的生活造成影响,很可能还会带来不必要的财务损失及人员伤亡。想要提升各地减灾避害能力,首先要明确政府对于雷灾的管理职责及重视程度,这样才能进一步提升居民的防雷意识。其次,要制定有效的防雷技术实施细则,编制雷电灾害防御规划,这才能从技术层面提高各相关区域的防雷水平。只有从多方面共同进行防雷减灾综合管理,才能真正提高减灾避害能力。
参考文献:
【关键词】岩石工程施工;地质灾害;防治工程
1、岩石工程与地质灾害的含义
地质工程学,是研究与解决从规划到竣工乃至工程运行后效的全过程的与地质有关的工程问题的科学。它把地质体乃至地质环境作为工程系统的组成部分来对待,这显然符合大系统工程学的思想,它包含岩土工程和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两个方面,但以后者对其特点的反映更为深刻。岩石工程是指工程建设中涉及岩土体的开挖与加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是对自然或人为作用产生的有害地质现象进行防范与防治。《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规定,地质灾害包括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灾害。近年来,我国频繁发生地质灾害,并且成逐年增多的趋势,对我国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给人们生活也带来了很多不便,而这些地质灾害中大多是由于人们不合理利用开发自然资源等人为原因所引起的。由此可见,当务之急我国应该积极采取各种防治措施,减少地质灾害的产生,从而减少经济的巨额损失。
2、我国地质灾害的特点与种类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人口基数庞大的农业大国,然而我国经济还处于发展中,造成我国抵抗和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足;再加上我国地大物博、独特的地理位置、地质构造多样、生态环境多变等特点,形成了我国地质灾害独有的特征:地质灾害分布范围广、发生的频率高、灾害发生的种类多、灾害产生的强度大、灾害造成的影响和损失严重。根据我国近些年发生地质灾害的相关数据分析,我国经常发生的地质灾害有泥石流、滑坡、地裂缝、地面塌陷、崩塌、地面沉降等种类。其中分布范围最广的是泥石流、滑坡和崩塌,约占我国国土面积的一半。而在分布的位置和区域上来看,我国发生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地区为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地质灾害主要可分成两大类:第一类是指自然产生的地质灾害,可称为第一环境问题,是由于自然因素运动所产生的地质环境的变化,这类灾害往往不以人类的发展而有所改变;第二类是人为性的地质性灾害,是由于人类的行为对地质造成的影响而的地质灾害,可称第二环境问题。由于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出现了一些滥挖滥开现象,对地质环境赞成了很大的影响,据相关资料分析,人类行为是我国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占一半以上。
2.1泥石流。泥石流实质就是大量的固液混合物以非常快的速度从上到下冲下来,主要是由于暴雨、暴雪、积雪大面积融化成水等量大速度快的的降水而引起的山体滑坡并且夹杂着大量的泥沙和石块等固体物质的特殊洪流。
产生的原因:乱垦滥伐、滥挖滥开、乱扔乱放废土和废石。
2.2崩塌。崩塌是指陡坡上的岩石由于直立的裂缝作用,与母体突然分离、失去根基和稳定,向下滚动、翻转,最后在山坡脚下堆积的地质现象。产生的原因:剧烈的震荡、堆放废置的填土、矿产资源的挖掘、道路工程时造成的开挖边坡、水库蓄水与渠道渗漏。
2.3滑坡。滑坡实质是指处于斜坡的山土或者岩石,受到外力因素如地震、地下水运动、河流的冲刷等作用下,顺着特有的软弱带或者是软弱面,亦或散落地亦或整体地沿着破顺势下滑的自然现象。
产生原因:滑坡的诱因:滥砍滥伐、地震、不合理的蓄水排水、地表水不断冲刷斜坡坡脚、河流等形式地表水的浸泡和冲击、地面的降水、对坡脚的开挖、加载堆填。
2.4地面变形。地面变形主要表现为地裂缝、地面塌陷和地面沉降三种形式。到目前为止,在我国受到地面沉降影响的地区涉及70余个,已经形成灾害损失的达到30多个,并且沉降量最大的地方已经快达到3米。但是这些地区并没有呈现一定的规律性,有的是成片的灾害密集区形成面积广大的地面沉降活动区域,而有的则是独立的发生的。
2.5人为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分析。在我国大力发展经济的大前提下,很多人忽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造成由于人为因素产生的地质灾害的数量和危害程度远远高于由于自然因素产生的地质灾害。
3、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措施
3.1施工技术标准的总结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具有三大特点:复杂性、隐蔽性和多样性,同时以地下施工为主。复杂性如冠梁性+锚拉+抗滑桩+挡板,隐蔽性如抗滑桩,多样性指防滑坡可采取挡土墙,也可以采取桩的形式。由此可见,岩石工程的施工流程、工艺方法和工程顺序和基础工程与地基十分的相似甚至相同。
3.2做好防治工程的防治措施
3.2.1工程防治措施。在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中,工程防治措施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其适用的环境和方法如下:针对于大中型的滑坡灾害,可以参考工程相关的地质勘探资料来选择适当的工程防治措施;而针对于小型的土体滑坡灾害,也是最易发生的滑坡现象,应该选用滑坡后缘地表排水、前缘支挡或削方减载护坡等工程措施较为适应。3.2.2生物防治措施。生物防治措施主要是指通过合理规划耕牧、种草护坡和植树造林的方式来减少灾害的发生。生物防治的措施具有投资少、防治范围大、能够从根本上改善自然环境、促进生态的平衡、而且持续防治的时间长,但是这个方法需要一个较长的周期才能发挥效果。对于一些特定的地质灾害区域,应该根据其不同的特点采取合适的生物防治措施,如水土流失严重的区域、地面塌陷区以及泥石流频发区应该采取退耕还林、封山育林等措施,减少类似地质灾害的频发以及由此带来的经济损失。3.2.3避让措施。①雨天临时避让预案。对于一些在雨天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和已经开始变形的斜坡,采取雨天临时避让预案。也就是在雨天对于受到安全威胁的住户采取逐一转移到安全地带的方法,采取转移地不受地质灾害影响以及就近便民的原则。②搬离原住处避让措施。对于一些危害性大、危险系数高的地质灾害,防治的费用往往高于搬迁费用或者通过再建重建无法摆脱地质灾害的,应该采取搬离原住处,重新规划生活区域的避让措施。
4、结语
岩石工程施工中防治地质灾害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项需要长期努力和坚持的工作。目前,我国在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不断的引进一些国内外的新技术、新材料、新方法,将我国的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也将迈向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