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作文网

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整理2篇)

时间: 2024-07-26 栏目:办公范文

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范文篇1

关键词:陕西;城乡经济;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推进陕西城乡经济一体化协调发展的新思路

收录日期:2013年4月8日

一、推进陕西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陕西各级部门不断提升理念,狠抓工作落实,陕西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工农关系、城乡关系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由于历史条件的制约,特别是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没有根本消除,工农关系不协调、城乡关系失衡的局面尚未从根本上改变,制约科学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农业基础薄弱,生产力水平低,农民增收困难,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滞后,城乡面貌反差较大。加之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步伐的明显加快,农村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流失的速度也在加快,城乡二元结构矛盾更加突出,这已成为影响陕西国民经济各部门协调健康发展,影响城乡居民和谐共处,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阻碍因素。因此,就必须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一步打破城乡二元体制,加快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经济发展模式,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形成城乡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格局。

二、陕西城乡经济一体化面临的突出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城乡经济结构不合理,产业支撑体系不稳固。经济发展过程是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的过程,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其产业结构层次就越高。城乡良性互动的前提是处理好农业与二三产业的关系、乡村与城市的关系、农民与工人的关系,使工农、城乡、国民经济协调发展。从工农业发展看,2012年陕西生产总值达14,451.18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70.16亿元,增长6%,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9.5%;第二产业增加值8,075.42亿元,增长14.9%,占55.9%;第三产业增加值5,005.6亿元,增长11.5%,占34.6%。第三产业对陕西经济发展的贡献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并且与第一、第二产业相比,严重制约了经济的良性增长。因此,需要调整第三产业的发展战略,释放其对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带动优势。

(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陕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高潮。但由于缺乏长期投入机制,城乡基础设施还存在着功能布局不合理、设施共享性差等问题,导致农村多数地区交通、能源、水利、电力、基本农田等基础建设比较滞后。现有农田水利工程大多严重老化,农业科技推广与服务体系不健全,农业生产过度分散化,经营效率低下;交通条件落后,仍有许多行政村和自然村不通公路;不少村民尚未喝上自来水;很多偏远地区的通讯、网络仍不到位;没有建立长效的排污处理措施,环境卫生条件差等。由于基础设施的陈旧和落后,导致农业缺乏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严重制约了陕西农村经济的发展,影响了城市向农村拓展以及资金向农村转移的力度,延缓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及城乡的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三)制度体系不健全。近年来,虽然政府相继出台了打破城乡壁垒的许多政策措施,但由于制度体系的不健全,城乡两个市场仍不能有机融合。一是城乡分离的户籍制度导致农民丧失享有与城市居民一样的公平择业的机会,农民的就业无法走向社会化;二是就业、教育、养老、医疗、失业、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保障制度尚未覆盖农村,严重影响了城市生产要素到农村投资创业、经营农业,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三是农村土地制度不健全,土地市场化不充分。没有配套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法律、政策,造成了集体土地管理相当薄弱,阻碍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严重制约了城乡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实施。

(四)农村缺乏长期的投入机制。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财政支农资金占财政支出的比重逐年下降。陕西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主要流向是城市,城市发展相对较快,再加上农村土地要素、资金要素和人才流向城市,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据统计,陕西财政收入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90%流向城市;金融对“三农”的服务仍有许多不足,银行支工歧农、重工轻农,农村信用社有职无权,功能缺位,统筹城乡发展缺乏强有力的金融支撑体系;城乡建设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不协调,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用地紧缺,供需矛盾突出,已成为影响陕西统筹城乡发展布局和项目建设的最关键因素。

三、推进陕西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对策

(一)制定科学的城乡一体化实施保障机制,明确城乡统筹工作推进方向。为加快形成具有陕西特色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实现城乡规划一盘棋,建议以《陕西省城乡规划条例》为指导,各市、区、县乃至镇结合自身地域及产业特点,在广泛征求各涉农部门意见的基础上,合理制定具体规划,使全省每一处建设用地都有科学明确的规划依据,每一个建设项目都纳入规范细致的规划管理,使城乡规划真正成为指导和调控城乡建设与发展的有力手段,为消除束缚城乡融合的障碍,促进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城乡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奠定基础。

(二)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一要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强化城市与农村设施衔接。进一步加大对农村水、电、气、能、路、通讯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尽快实现硬化路面自然村和村内的全覆盖;加快农村垃圾中转站建设,实现垃圾“村收集、镇运输、区县处理”的密闭化管理;二要发展农村公共事业,着力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政府要增加农村教育投入,建设高标准寄宿制学校,加大对农村教师培训力度,提高师资水平;积极倡导城市教师进行支教,改变农村落后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建立教师激励机制;三要提高农村医疗服务水平。市、县各级政府要把培训乡村医生工作摆到重要议事日程,因地制宜制定培训计划,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做好检查督促工作,乡村医生必须持证上岗。同时,定期组织乡镇卫生院的医务人员、乡村医生到医科类院校或二级、三级医院进行培训,提高业务水平,缓解农民进城看病难的紧张局面,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三)加快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统筹衔接,实现社会保障制度的一元化。一要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积极探索如何剔除附加在户籍上的劳动、用工、住房、教育等不合理制度的约束,建立起城乡一体的户籍管理制度;进一步健全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全面建立公民社会保险登记制度,使陕西广大农民早日实现老有所养,学有所教,病有所医,住有所居,劳有所得。积极创造条件,承担起进城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的主要责任,建立相应的经费统筹保障机制,打破农村劳动力与城市劳动力在政策、制度上的隔离,让农民自由流动、自主择业,享受与城市职工同等的待遇;积极探索多种形式,加快建立农民工的工伤保险、大病或住院保险、养老保险以及应急性的救助等社会保障制度,并逐步将农民工社会保障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之中,以最大限度地减小各种风险给农民工带来的危害,更好地促进城乡劳动者早日实现平等就业。二要加大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和农村危房改造力度,切实解决城乡中低收入居民的住房困难。调整商品房供给结构,增加中小套型、中低价位普通商品住房比例及土地供应,稳步扩大住房建设规模,积极培育发展县域城镇房地产业。鼓励有条件的城镇把有稳定职业并在城镇居住一定年限的农民工逐步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三要针对城镇就业困难群体和农村贫困户实施再就业援助活动,提供减、免费职业技能培训,通过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和社区就业岗位、鼓励企业吸纳安置等手段,促进就业。四要尽快健全教育保障机制,按城乡协调、城乡结合的原则,把农村教育纳入统一的社会经济和教育发展大系统,实现城乡教育资源均等化和城镇、农村区域内部的教育资源均等化。

(四)加快农村体制机制创新,对统筹城乡一体化提供有力支持。一要加快农村土地制度创新。要明确界定公益性和经营性建设用地,坚决杜绝以公共利益为由低价侵占农民耕地,充分保障农民对土地的基本权利;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鼓励农民采取出租、入股、质押、抵押、置换等方式,积极稳妥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真正做到土地流转规范化、制度化和契约化。二要加快财政支农制度创新。扎实推进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明确划分省、市、县三级财权和事权,尤其要加大对财政困难市、县的转移支付力度,完善各级财政农村小额信贷贴息和风险补偿资金政策,加大对自我供给能力弱、财政运行困难县乡的支持力度,提高基本财力保障水平。三要加快农村金融创新。通过农村信用社和农业发展银行的深化改革,逐步建立以贴息、担保、参股和创业投资为主的多渠道、多方式的适合农村金融需求特点的现代农村金融体系;鼓励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县域增设分支机构,加快培育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金融组织;鼓励农村金融机构对农民建房、办农家店等提供信贷支持,以促进陕西经济跨越式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徐辑方,尹作敬.城乡经济一体化进程实证研究与战略对策――以山东省济宁市为例[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6.

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范文篇2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城乡一体化;评价

城乡一体化是人类从农业文明转向工业文明、从传统社会转向现代社会的必经之路。推进城乡一体化,统筹整个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进入工业化中后期,城镇化的角色发生了深刻变化,由城乡分割转向城乡融合,新型城镇化承担着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大使命。所以,对我国新型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进行客观、科学的研判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前提。

一、新型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依据

(一)新型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的内在要求

新型城镇化,是指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建设路子。而城乡一体化是一种在现代条件下,城乡互补、协同发展和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的选择;是一种城乡关系进入以互补、融合、协同发展为基本标志的理想状态的目标模式;是强调城乡互动、协同发展过程,表达城乡社会经济高度发达、高度协调的结果。二者目标的实现需要一个客观而系统的评价指标框架。

(二)现有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评价体系有偏差

我国现有体系中,工业化更加关注生产力、生产方式、产业结构的变化;城镇化强调人口的空间分布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城乡一体化是城市、乡村现代化的交叉和融合,它应该包括城市现代化和乡村现代化的内容,但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更应该强调城乡体制、制度、机会和权力的协调与公正,强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通过完善新型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评价体系,探讨城乡一体化评价方法。针对区域城乡一体化进程的特点,在充分理解城乡一体化内涵的基础上,通过设置不同的评价体系,从多角度对城乡一体化发展进行评价。因而,基于区域城乡一体化评价理论框架的构建,丰富了城乡一体化理论研究体系。

(三)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已有研究结果

对于城乡一体化的评价指标构建目前已有部分研究,如顾益康等在界定城乡一体化的6个方面的内涵的基础上提出:城乡一体化应该包括城乡发展度、城乡差异度、城乡协调度3类共42个指标为主要内容的指标体系。这一体系虽然内涵丰富,涉及到城乡发展的方方面面,但是,指标划分过细,同时许多指标之间有很高的相关性,数据采集难且工作量大。杨荣南主要从城乡融合的目标角度,提出了包括城乡经济融合度、城乡人口融合度、城乡空间融合度、城乡生活融合度、城乡生态环境融合度5个方面,共35个指标形成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从城乡对比的角度,以城乡融合为目标提出的,很好地体现了城乡协调发展的要求,但没能涵盖城乡一体化中的城乡社会经济高度发展这一特征。另外部分学者从城乡之间物质、信息、资金等各种流的角度对城乡关联程度作过探讨,但其探讨主要是从城乡联系的动态过程考虑,没能很好地体现新型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的内在联系。

二、新型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发展评价的指标体系构成框架

新型城镇化与区域城乡一体化是一个涉及空间、人口、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众多领域的研究课题,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和外延。我们通过详细的分析和论述,建立了一个系统、清晰的区域城乡一体化分析框架,便于对新型城镇化与区域城乡一体化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按照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总体目标,即全面、准确、科学地反映城乡关系发展状态,并能够进行综合评价和判断,体现城乡之间的互动、差异及协调程度,构建出由城乡协调度和城乡特色度两部分组成的指标体系。

(一)城乡协调度指标体系,

一是经济统筹。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是城乡统筹发展的基础。如果没有城乡经济的统筹、协调、快速和健康发展,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就只能流于形式,难以取得实效。统筹城乡经济发展主要包括经济水平、居民收入水平和城乡生产效率。二是政治统筹。统筹城乡政治发展就是要给全体公民特别是农村居民以切实的国民待遇,尊重其政治权利,即从政治权利、对农政策的角度判断城乡政治统筹发展度。三是社会统筹。社会统筹从城乡居民居住水平、消费水平、消费结构、健康保障水平、科技投入水平、人才水平等方面统筹发展,评价城乡社会统筹发展水平。四是环境统筹。城乡环境统筹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指标体系选取绿化覆盖率水平和污水处理水平两个关键点作为评判环境统筹的指标。

(二)城乡特色度指标体系

在“五个统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城乡及区域协调互动发展的背景下,提示相关决策者要注意新型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协调互动,根据当地实际选择合适的城乡特色度指标体系。城乡特色度是指在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城市和农村能够保持自有特色景观和文化,如乡村的田园景观,城市的现代化景观;乡村的农耕文化与城市的工业文明等能表现为城乡地域特色的指标。提出实现益阳新型城镇发展与城乡一体化建设协调互动发展的优化对策,具有现实参考价值和应用前景。

三、我国新型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发展评价的路径选择

(一)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一是可操作性对于选取的指标的数据要具有可靠来源,对于指标的计算!处理方法要科学简便,选取的指标力求体现关键的因素。二是科学性运用正确科学的研究方法,以各种理论为指导,结合实际,以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选取系统、全面地反应城乡统筹发展水平内涵的指标,建立起的指标体系科学合理。三是可比性在建立指标体系的过程中,采用界定明确的指标。运用相对合理的计算方法,建立具有横向、纵向具有可比的的指标,以保证指标的客观和合理性。

(二)指标体系的设计思路

我们将新型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建设纳入一个系统整体进行分析,从定量层面通过实证研究对二者的互动机制进行探讨,拓展了城乡一体化建设研究的视野和思路。我们从时空角度探讨我国城镇化水平与城乡一体化建设态势,采集大量的截面数据、时间序列数据和面板数据,采用空间计量方法、GIS系统等方法对中部地区进行区域差异分析,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构建小城镇和城乡一体化互动发展与其驱动因素之间的灰色关联模型,丰富了区域经济问题计量分析的方法和手段。

(三)城乡统筹发展指标集的确立

首先是作为一个整体的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的比较,对2008一2012年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全方位的横向与纵向比较,比较可能产生和存在的差异、原因、问题和特点,并加以对照分析和研究;其次是我国行政区县的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发展水平进行横向比较,并从综合统筹发展水平和分类统筹发展水平两方面进行比较,将影响统筹发展水平的主要因素的得分通过运用现代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进行分析和综合,然后进行排序。最后,在形式上,除了使用纵向分析和横向分析相结合的比较方法外,还使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分析方法,逐一对各样本城市进行定量分析、测定、比较、分类,研究分析影响各个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的主要的影响因素,针对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弱的主要影响因子提出提升策略。

参考文献:

[1]孙勤.我国城乡一体化水平测度与对策研究[J].商业时代,2009,(10).

[2]江松芳.浅谈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1,(7).

[3]孙成军.转型期中国城乡统筹发展战略与新农村建设研究.博士学位论文,2009,(5).

作者简介:

刘刚:(1982-),男,汉族,湖南益阳人,湖南城市学院城市管理学院,讲师,管理学硕士,研究方向为城市管理。

    【办公范文】栏目
  • 上一篇:温暖的秋天(收集3篇)
  • 下一篇:给水排水的区别(收集3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