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得好“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过节的不同方式。春节,作为中华人民特有的解释,必定过得比往前的日子更热闹。家乡潮州的春节,过得却别有一番滋味。
从腊月二十四这一天开始,家乡潮州的春节就正式拉开序幕。这一天,各家各户都要备足贡品,供奉“老爷”——天神,以表示潮州人民对“老爷”对他们一年平安保佑的感激。
腊月二十五到二十九这些日子,潮州人民要备足过年时吃的,穿的,用的。好在新年显现出一派焕然一新的景象。
除夕佳节真热闹!大家都穿上五颜六色,各色各样的新衣服,家家户户的门口都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各色的年画,到处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每个人的心头总有一份说不上的激动!黄昏是否,家家户户都要到各自的租屋里几百祖先,祭拜按“长者先,幼者后”的顺序祭祀祖先,以表我们对祖先的敬重。祭拜完祖先,春节必不可少——年夜饭。除了万不得已,每个家庭的成员都要来吃这顿年夜饭。一张大大的圆形围桌,摆上热乎乎的饭菜,再为彼此道上几句新年祝福语,夹杂着几声欢笑,这是多么美好温馨的画面啊!
“爆竹声中一岁除”在响彻云霄的爆竹声中,潮州人民正式迎来了新的一年。
转眼间,春节的.又一个高潮来了——元宵节。说是元宵节,不如说是潮州人心灵手巧的表现:大街上到处张灯结彩,手绘宫灯,走马灯,“筷子”灯……各式各样的灯笼让人应接不暇。一些寺庙还举办了“猜灯谜”的活动,大家欢聚一堂,为每一位猜中灯谜的人鼓掌喝彩。
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潮州的春节在正月二十二日这一天圆满结束。潮州虽然不能算是什么大城市,但是家乡潮州的春节过得真是别有一番滋味。
小时候很喜欢过年,因为过年不但能拿到红包,还能吃很多美食。我在这个快乐的节日也闹过许多快乐的笑话。
过年喽,过年喽,过年真热闹啊!大家都赶着烧饭、买烟花爆竹、贴对联、贴“福”字......咦?真奇怪,为什么“福”字要倒着贴呢?”我悄悄把门上的“福”贴正。
“哦,这个啊!这个倒贴‘福’字的习俗,来自清代恭王府。一年春节前夕,恭王府的大管家为讨主人欢心,照例写了许多个‘福’字,让人贴于库房大门上,有一个人因为不识字,所以误将大门上的‘福’字贴倒了。为此,恭亲王福晋十分恼火,多亏那个人能言善辩,跪在地上,奴颜婢膝地说:‘奴才常常听人说,恭亲王寿高福大造化大,如今大福真的.到(倒)了,乃吉祥之兆。’福晋听罢心想:怪不得过往的行人都说恭亲王府福到(倒)了。事后,倒贴‘福’字之俗就由大官府第传入了百姓人家,并且都希望过往行人或顽童念叨几句‘福到了,福到了!’这呢,就是倒贴‘福’字之俗的由来了,明白了吗?”爸爸耐心的和我解释。
我恍然大悟,原来倒贴“福”字的习俗来自清代恭亲王府呀!面对自己幼稚的问题,我到现在想起来觉得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