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清明节,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又是最有传统特色的节日之一,也是一个扫尘的日子,一大早爸爸、妈妈和我一起乘车去了乡下奶奶家,准备一起去山上墓地扫尘。
奶奶家可热闹啦!大姑、二姑都带着家人来走娘家,爷爷和奶奶忙着炸丸子,姑姑忙着包水饺,爸爸当厨师做菜,妈妈给他当助手,我就当孩子王,领着六七个小孩给他们讲我身边发生的新奇故事,忙活了一个中午,我们全家人吃了一顿丰盛团圆地午餐。
下午两点钟左右(当地风俗中午不能去扫尘),爷爷、爸爸和我带上早已准备好的祭品和香火,沿着水泥路走了二十分钟左右,穿过层层梯田,沿着蜿蜒曲折的小道一步一步艰难的奋力向山上墓地攀登。
终于来到老爷爷和老奶奶的墓地前,庄重而又肃穆的几颗四季常青松树早已在那迎接我们,我们三人都是肃然起敬,直立在他们的墓前。爸爸递给我一根已经燃烧起来的不时向外冒着缕缕烟的香,那香味是那么的浓重,使人一闻到这这股香味,马上就会感觉出一副沮丧而又难过的滋味,我们手里都拿着香,一起为在“九泉之下”的老爷爷、老奶奶鞠了一个九十度的躬,以表示我们对他们的哀悼和敬意。
爷爷熟练地把一些祭品恭恭敬敬地放在了老爷爷和老奶奶的墓前。然后拿出很多黄纸,巧妙地用两手摊成扇形,又在纸上面放上了很多一百万元和一亿元的阴间的钞票,爷爷嘴里不停的念叨"这是老爷爷的,这是老奶奶的,这是二老爷爷的……”,我听后觉得真好玩,可当时的情景又不敢多嘴问,只好跟在爷爷身后拜了又拜,才依依不舍地离开。,
在回家的路上,爷爷告诉我以前老爷爷过着贫穷的日子,像我这样大的时候,还给人家当小工混饭吃,没上一天学,凭自己的努力奋斗为爷爷创下了这份家业……。”我听后觉得很受感动,我现在有着优越的家庭,过着无忧无虑,丰衣足食的日子,却不知道老爷爷过去吃过那么多苦、受过那么多难,才为我们换来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我应该好好珍惜,在学校要好好学习,长大为社会贡献一份力量,我坚信老爷爷在另一个天堂也有这份心愿。
转眼间,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清明节了,今年的清明节没有下雨,根据新的放假制度,清明放一天假,于是我便随妈妈回老家扫墓祭祖。
“满街杨柳绿似阴,画出清明二月天”,我们带上鞭炮、纸钱,跟爷爷奶奶一起踏上了扫墓的路程。一路迎春花黄,杨柳树绿。我们踏过一个个泥坑,践过一条条小溪,走过长长的山路,终于来到了祖先的墓前。
祭过三婆之后,我们来到了姥姥墓前。我们点了几柱香端端正正的插在坟前,再把纸钱撕开点燃。烧完了的纸钱化作一片片白灰,随着风飘向远方,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也远远的传开了,同时,我的思绪也被带回了遥远的过去。
姥姥生前一直过着艰苦的生活,生下爷爷他们想必也非常痛苦。在爷爷读书时粮食紧缺,每天上学都必须自己从家里带桌子凳子,自己扛着走几公里的路到学校。有一次,姥姥送爷爷去学校的途中,一辆车子驶过,姥姥把爷爷一推,自己却被车子撞了。从此,姥姥与我们阴阳两隔,永远的离开了这个世界,离开了深爱的孩子们。后来,失去母爱的爷爷通过努力当上了一名医生。
姥姥,今天您的曾孙女来看您来了,您虽然离开了我们,但您的爱却留下来了,您的爱可以永远照耀着活的人。
这份亲情让我们心紧紧的相连,这是血浓于水的情感。无论时空怎么转变,亲情不会变,感恩的心也不会变。不是吗?
朱自清在《匆匆》中写道:“小燕子飞到南方去了,有在飞回来的时候。杨柳枯萎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就是人死了却无法再回来,亲爱的姑姑,在这冰冷的墓里,您一个人长眠在这太久太久……
有时我感觉我和您近在咫尺,却又阴阳两隔,如此遥远,我的千呼万唤也无法和您相见。这怎么不让侄女悲伤,痛苦,而又惆怅满怀呢。
记忆中清明节曾有过的快乐早已荡然无存。没有姑姑的清明节就连天都灰蒙蒙的。无休无止的绵绵细雨让我悲从心起。寒风啊,请你告诉断肠人,那样疼爱侄女的姑姑为什么就再也不回来了?
在以前,爸爸妈妈工作非常忙,都不在我身边陪我。您就陪在孤独的我身边。我的童年因您而美丽、快乐。
透过那蒙蒙的雨丝,我又看见了那熟悉的小山坡。满山的小草还是那么嫩绿,油菜花盛开了,还有那五颜六色的野花寂寞地开放着。这一切都让我感到亲切极了。景物依旧,姑姑您却早已不在了。画面再次重现,蔚蓝的天空下,一个小女生握着风筝的线轴,欢快地跑着。那个紧随其后的慈祥妇人不正是姑姑吗,她的脸色为何这样苍白,为什么不停下休息,我明白她是舍不得。
画面模糊了又清晰了,小女生在妇女那唠唠叨叨的话语中,小女生知道了清明节,清明果,仅此而已。可是粗心的小女生,你怎么没有看出姑姑眼中的忧伤,老妇人是在用最后的力量延长着小女生的快乐。最后就无奈地离开人世。
姑姑您走了,在思念和等待中,我一天天长大了。也终于明白,小燕子能再飞回来,杨柳有再青之时,姑姑您却再也回不来了,而陪我度过的却是那长长的思念和一年一度的清明节!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它大约始于周代,已经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
清明节最开始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所以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地,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所以,清明节也是重要的祭拜祖先的日子,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的就是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他是在每年阴历的4月5日,这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打马球,荡秋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的习俗。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有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以此,这个节日既有祭扫祖坟生离别死的悲伤,又有踏青游玩的欢乐,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清明,俗称鬼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清明这天,人山人海,人们以插柳条,烧纸,踏青,扫墓祭祖等活动方式来纪念死去的先人,人们通常会带烤猪和各种水果去祭拜。
这天,我不禁想起了古人的那首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虽然以往清明时经常下雨,但今年不同,天气十分的炎热,太阳高高的挂在天上,如同火球。由于太热了,有种太阳会时不时喷射出火焰的感觉!
我们这天也去祭拜,由于现在倡导无烟祭拜,所以我们不像以前带这么多的东西去。我们祭拜完后还写了一封“天堂的信“祈求逝去的太奶奶,太爷爷和外公能保佑我们,后来我们临走前还参观了一个木棉花,中间有一团机器喷射出的火焰,这是干什么用的呢?原来,是用来祭拜革命烈士们的,没有他们就没有今天这个和平安详的社会!
在祭拜先人时,必须要注意不要携带太多易燃品,包括电池,木头,纸,香等。不然没拜成先祖反而引起火灾,所以电视上许多台新闻都有报道:“为了保护环境,请尽量不要烧纸祭拜。”志愿者们还鼓励人们拿烧纸的纸钱,纸房子等各式各样祭拜的易燃品来换取鲜花,为的就是不要引发火灾。虽然很多人都遵守了规矩,但是还是有些人还是会烧纸,烧香。虽然只是烟雾比往日少了,但仍有灰色的烟时不时飘出来。虽然烧纸是一种对先祖的敬意,但是为了空气的改善,为了人们的安全,为了身体的健康,为了我们尽量不要用烧纸,烧香。
我们拜祭太奶奶,太爷爷,外公他们,表达了对逝去的太奶奶,太爷爷和外公的敬意,希望他们能保佑我们全家幸福!
清明节到了,我和妈妈出去逛街。我们来到大街上,哇,人可真多呀,真热闹呀!站在高处往下望,就像一条黑黑的长龙。
大街上,人山人海,都是来赶集的人。大街上,到处可以听到摊主的叫卖声和买主的讨价还价声,以及人们的欢笑声。大街两旁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商品,有衣服、鞋子、书籍、玩具。很多很多的商品。还有小朋友喜欢吃的羊肉串、臭豆腐、炸鸡腿,喜欢玩的跳跳床和碰碰车。
我找到玩的地方,玩了蹦床、旋转木马好多好玩的。最令我难忘的是过山车。我和妈妈坐在最前面,系好安全带,双手抓住前面的杆子。车子启动了,忽上忽下,摇摇摆摆的,就像快要掉下来似的。我紧张得心怦怦地跳个不停。
时间过得真快,妈妈说要回家了,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清明节真热闹,真好玩,真开心,我喜欢清明节!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又到了,我像去年一样和妈妈一同去为外公扫墓。在路上,我不停地追问着妈妈:“妈妈妈妈,爷爷是长得什么样子呢?”妈妈总是和蔼可亲地说:“就和妈妈一样啊!”我的外公在妈妈读四年级的时候就去世了,也没留下一张照片。每当其他同学提起外公对自己怎样好的时候,我总是又羡慕又伤心。
到了外婆家,向我们迎来的便是年过六旬的外婆。我来到房间里,折起了纸花,也把一个个思念折进了纸里。下午,太阳当头照,我、妈妈、大姨和外婆顶着烈日到山上给外公扫墓。一到山下抬头仰望,就看见满山一派翠绿的景象。大姨扛着锄头一会把这丛草给除了,一会又把那根刺藤给割了。不一会,一条小路就被我们给“开辟”出来。
来到外公的坟墓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长满青苔的陶罐,封得严严实实,只露出地面一小截,那里面装着外公的骨灰。大姨和奶奶开始除杂草,她们一会把坟墓上的小山竹给锄了,一会又把杂草给割了,不一会,展现在我们眼前的便是干干净净的坟墓。
我麻利地从袋子里取出纸花纸带,洒在了外公的坟墓上,最后把一束美丽的菊花摆在陶罐,听妈妈说,菊花代表对去世亲人的思念。这时,坟墓像变魔术似的变成了一座大花椅子。奶奶也在坟墓前摆上圆鼓鼓的鸭蛋、香喷喷的肉、红通通的苹果、香甜可口的六味蜜饯……
我们把香点着,双手举起香排成一行向外公祭拜。随后,我们烧起了纸钱,放起了鞭炮。“啪啪啪……”那炮声好像是外公在我们表示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