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骨子里是浸透了中国游戏文化的,而这文化,往深了说,便是博弈的起源。
博弈者是不可确认的人。
或许他们是高洁志士、市井小民,抑或是虚伪小人,他们都深陷在博弈中越搅越混乱,越抽离越无法脱身。
更有趣的是,在这无底的棋盘中,有人本无心棋局,恣意行走,却总是绝处逢生,成就非凡;而有人步步为营,精心部署,可愣是将一盘稳赢的妙局拱手相送。
而实际上,博弈不仅需要潇洒的游戏风度,更需要公正、真诚、庄严、崇高的游戏人格。
且不说那放达豪迈、对酒当歌的古代名士,只放眼望望那如今的诗坛,仍有不少佼佼者像一团团风驰电掣的火焰,直锲人心。
正如海子、食指,他们没有将诗歌作为博弈的筹码,又或者他们从来未曾想卷入到这场血雨腥风中,可他们还是被这社会上无法禁锢的风尚所绑架了。但他们注定不会在这场博弈中失败,他们就像是上帝的宠儿,所走的每一步都完美地与龙卷风的中心契合,安全又极富侵略性。
但他们不知自己的呐喊有如此令人歆羡、可望不可及的力量,因此,他们在博弈中往往扮演着表面无害、内心住着创造梦想的巨兽的神祗,他们不轻易放过任何一个微小的细节,总是全力用心体会着这场博弈的意义和价值。
于是,他们的诗燃烧着火色酒液,抵达灵魂最黑暗的部位,又像是锋利的斧子,屠戮腐坏和一切不公正的阴险。
可他们毕竟是少数。正如朱大可所言,天才的完整灵魂像陨石一样下降人间,在荒凉无言的大陆上跌碎了,破裂成一些次等的心灵。他们都是_褪尽铅华的圣人,负手傲立,睥睨天下。也许他们误入博弈的迷津,可他们终究掌握了逾越它的线索,并进而抵达辉煌的圣朝。
处在迷津里的人和处在圣朝里的人是全然不同的。这是博弈的两个极端,也仅存在这两个极端。实际上,命运向你伸出一只手,圣者和愚者的区别在于你是不留痕迹地被向前推了一把,还是愚不可及地被牵绊住。于是便产生了博弈的两个境界,即圣朝与迷津。
但真实情况是圣朝距离人们太遥远了,那些精神平庸的蝼蚁、赌徒和好胜者,在所有的时代都是迷津的囚徒,对他们而言,苍白失血的精神之唇只需涂抹粉色的口红便可恢复红润的文化面颜。他们浅薄的心灵,岂会流露出轻盈的哲思小语?又怎会不永远盘桓在博弈的迷津中,混杂着谦卑的敬意和虚妄的野心,目露贪婪地仰视着圣朝?
他们的博弈不再是博弈,只是一种赌博,他们丧失了参加博弈的资格。历史上作为个体的他们,企图以可怜的肉身、僵硬的舌头换取各种未来的名声,殊不知,一旦他们衰老得不能说话就会遭到上帝之手的抛弃,落入博弈黑暗的迷津中永远迷失。
而圣者在欲望的潮汐中执拗地向生命情感的深度大步推进,他们不愿持着一个抗争的脸庞,反复喊出愤世嫉俗和尖锐刺耳的声音,他们只会在无比痛楚的月光下发出摇撼人心的呼啸。他们遵从心的召唤,向世人展现一种博弈的精神,同时守住自己的本真。
无论是圣朝还是迷津,博弈犹如一条乌洛波洛斯蛇,头部衔住尾部,形成自我缠绕的圈环,生生不息,周而复始。
唯有时光,注视并裁决着这一切。
心存敬畏,和谐共处。
张全民说:“我们敬畏地球上的一切生命,不仅仅是因为人类有怜悯之心,更因为他们的命运就是人类的命运。”采猎文明时期,人类敬畏自然,那时的天空身着一件纯蓝色的连衣裙,河流身着一件碧青色的落地晚礼服,一棵棵直挺得大树是保卫自然的骑士,人们以自然和谐相处着。春游时节,人们驾一叶扁舟在水中遨游,顺手摘下一朵洁白的莲花,用双手捧在鼻尖,闻一闻它的清香;渴了,随手用荷叶盛一碟清澈的湖水尽情饮用;累了,将船靠岸,漫步在乡间小路,寻一处清幽的地方,随意躺下,悦耳的鸟鸣声在耳边萦绕,一切都是那样安详、舒适。
征服自然,称霸世界
“人类是世界的主宰,世界上所存的一切皆是为人类所服务,人类所要做的就是征服自然。”这是很多人那时的心声。工业文明时期,人类努力征服着自然,天空换上了一套灰色的连衣裙,河流换上了一套较厚的灰色晚礼服,英勇善战的森林骑士也终于成了人类的阶下囚,被人类随意宰割。一些依靠森林骑士保护而得以存活的生物经历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存法则却成为人类征服自然的牺牲品。一栋栋建筑物站起来不久又因人类而倒下,反反复复,灰尘在大气中肆意穿行,似在和大自然作对又似在嘲笑大自然的无知。食品也在受害名单之中,人类为一个个颜色各异、形态各异的瓜果沾沾自喜,这是因为他们而诞生的艺术品。
一场敬畏与征服的博弈
从生存艰难到吃饱穿暖;从步履维艰到步履轻快;从青山绿水变为灰色套装;从毫无顾忌变为小心翼翼。是继续前进还是调整步伐?如果坚持下去,不可否认,经济会_以不容小觑的速度前进,那时,每户人家都可以达到小康之上的水平,人们不用再为下顿的饭从何来而发愁;不用再为深冬没有棉衣而困惑;不用再为屋外下大雨屋内下小雨而迷茫;不用再为不行几天去一个地方而痛苦;但同样不可否认的的是在这些转换的同时,伴随着的各种环境问题:人们不再因吃不饱而发愁,却要愁这些食物和水是否被污染,脑海里浮现出:奇形怪异的蔬菜,那粘稠状的灰色的河流;人们不再因穿不暖而困惑,却要困惑这些材料的生长环境,脑海里浮现出:棉花生长在冒着滚滚浓烟的工厂附近,本该乳白色的花瓣却是灰色的,那样颓然;人们不用再为屋子漏雨而迷茫,却要迷茫居住的环境,脑海里浮现出:一辆辆汽车的鼻子努力向外喷洒着不明气体,天空是浑浊的,朋友打招呼却只闻其声,不见其人。
人们开始怀念,怀念虽然曾经吃不饱,但不会担心食物中毒;怀念虽然曾经穿不暖,但可以嗅到自然的香甜;怀念虽然曾经屋子会漏雨,但不会尝到酸味;怀念虽然曾经步履艰难,但可以欣赏到美丽的风景。
人地伙伴论
康德有言:“有两件事我越是思考越觉得神奇,心中也越充满敬畏,那就是我头顶的星空和我内心的道德准则。”毋庸置疑,人类想征服自然这个想法是天方夜谭,而且人类通过这件事也更深刻认识到敬畏自然的重要性,政府也出台了针对污染问题的各种政策。例如对污染严重的企业进行整顿或予以处罚;例如家喻户晓的单双号政策;例如开发天然气、沼气、氮气等新能源;例如倡导水力发电……自然也不计前嫌地宽容了人类。
在敬畏自然与征服自然的这场博弈中,胜负已在人们心中。
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人生就是一场永无止境的博弈……
人生一大快事莫过于棋逢对手,对手不仅能体现你的价值和实力,还可以激发昂扬的斗志,若是没有周瑜与诸葛亮的相遇,就会失去一段脍炙人口的斗智斗勇的佳话了……
除了能够遇到对手,能否能在恰当的时机迎接挑战也很重要;初遇对手,除了好奇更多的就是紧张和刺激,你会开始在心中栽种下疑惑并等待开花结果;你会默默地与他较劲并不时地与他进行对比,渐渐地,你开始因为技不如人而苦恼伤心,从原来的敬仰悄悄衍生出负面的情绪,你会在对手得意时独自神伤;你会在日益的较量中逐渐败下阵来,直至后来,嫉妒与愤懑吞噬了你的理智,你开始对一切都表现出无所谓,失去对生活的追求,并逐渐变得麻木……
真的是这样吗?所有人都是这样吗?那我们就无法进行竞争了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当然可能会有这样的经历,失去博弈的价值同样会变得索然无味,可凡事物皆有对立面——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一连串的打击会使常人裹足不前,可有些人都能在挫折中摸爬滚打,经历风霜雪雨,依旧苍翠挺劲。所以,人这一辈子,真的要甘于平庸,局限于自我吗?
孔子云:“三人行,则必有我师。”连圣人都在与别人的比较与借鉴中得知真理,试问我们又有何畏惧不能冲破自我的束缚呢?所谓博弈,就好似一台利己的机器,何为利己?_从相互竞争中所获得的对博弈更高层次的渴求,通过借鉴对手的优点来弥补自身的不足。牢记取胜才是博弈的'最终目的,为了获取更高更新的智慧,必须真正从本质上认识自己,真正了解自己后才能够更好地引导自己。
以整个青春为代价抗争不公平的种族隔离政策的南非“斗士”曼德拉1991年出狱当选为总统后,在其就职庆典仪式上,向人们特别介绍了三位特殊的客人——他被关押期间的三名看守。这三名看守在他27年的牢狱生活中,对他极不友好,令他吃尽了常人难以承受的痛苦与折磨。谈及此事,他解释说,自己年轻时性子暴躁,正是在狱中27年的磨砺中学会了控制情绪,才得以活下来。谈及出狱当天的心情时,他说:“当我走出囚室,迈过通往自由的监狱大门时,我已经清楚,自己若不能把悲痛与怨恨留在身后,那么我其实仍在狱中”。
把怨恨留在身后,说得多好啊。面对磕碰,是盛气凌人还是以礼相待,这种选择,反映了当事者非凡的修养和气度。更重要的是,实践出真知,博弈得发展。他不畏挫折,执着砥砺,历尽艰难,为废除种族隔离制度做出了杰出贡献。
可见,博弈对于每个人百利而无一害,通过自己的努力而收获,本来就是一个令人享受且期待的过程,况且在新的博弈中,增长了你的见识,开阔了你的胸襟,提升了你的修养……试问有谁不对它充满神往呢?
正如《博弈圣经》中所说:失败者把博弈当战场,胜利者把博弈当游戏,你又怎样看呢?